登陆注册
6872000000054

第54章 中国学术之趋势(8)

我所谓:“印度人直走到甲点止,绝不回头。”是指小乘而言,指末流而言,若释迦立教之初,固云“不度尽众生,誓不成佛”。原未尝舍去世界也。释迦本是教人到了甲点,再回头转来在人世上工作。无如甲点太高远了,许多人终身走不到。于是终身无回头之日,其弊就流于舍去世界了。老子守着乙点立论,要想出世的,向甲点走,要想入世的,就回头转来,循序渐进,以至庚点为止。孔子意在救世,叫人寻着丙点,即回头转来,做由丁到庚的工作,不必再寻甲乙两点,以免耽误救世工作,此三圣人立教之根本大旨也。

孔子的态度,与老子相同。印度厌弃这个世界,要想离去他。孔子则“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患难,行乎患难,素夷狄,行乎夷狄”。这个世界并不觉得可厌。老子把天地万物,融合为一,孔子也把天地万物,融合为一,宇宙是怎么一回事,还是怎么一回事。所谓“老者安之,少者怀之”,“天地位焉,万物宁焉”。就是这个道理。

曾子(曾参)说:“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古代求雨的祭礼),咏而归。”这几句话,与治国渺不相关,而独深得孔子的嘉许,这是甚么原故呢?因为这几句话,是描写我与宇宙融合的状态,有了这种襟怀,措施出来,当然人与我融合为一。子路可使有勇,冉有可使足民,公西华愿为小相,只做到人与我相安,未做到人与我相融,所以孔子不甚许可。

宋儒于孔门这种旨趣,都是识得的,他们的作品,如“绿满窗前草不除”之类,处处可以见得,王阳明(王守仁)“致良知”,即是此心与宇宙融合,心中之理,即是事物上之理,遇有事来,只消返问吾心,推行出来,自无不合,所以我们读孔孟老庄及宋明诸儒之书,满腔是生趣,读斯密士、达尔文、尼采诸人之书,满腔是杀机。

印度人向后走,在精神上求安慰,西洋人向前走,在物质上求安慰。印度人向后走,而越来越远,与人世脱离关系,他的国家就被人夺去了。西洋人向前走,路上遇有障碍物,即直冲过去,闹得非大战不可,印度和西洋,两种途径,流弊俱大,惟中国则不然。孟子曰:“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又曰:“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对于物质,只求足以维持生活而止,并不在物质上求安慰,因为世界上物质有限,要求过度,人与人就生冲突,故转而在精神上求安慰。精神在吾身中,人与人是不相冲突的,但是印度人求精神之安慰,要到彼岸,脱离这个世界,中国人求精神上之安慰,不脱离这个世界。我国学说,折中于印度与西洋之间,将来印度和西洋,非一齐走入我国这条路,世界不得太平。

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惭愧)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中国人寻乐,在精神上,父兄师友间,西洋人寻乐,大概是在物质上,如游公园、进戏场之类。中西文化,本是各走一条路,然而两者可以调和,精神与物质,是不生冲突的,何以言之呢?我们把父兄师友,约去游公园、进戏场,精神上的娱乐和物质上的娱乐就融合为一了。中西文化可以调和,等于约父兄师友游公园、进戏场一般。但是不进公园戏场,父兄师友之乐仍在,即是物质不足供我们要求,而精神上之安慰仍在。我们这样设想,足见中西文化,可以调和。其调和之方式,可括为二语:“精神为主,物质为辅。”今之采用西洋文化者,偏重物质,即是专讲游公园、进戏场,置父兄师友于不顾,所以中西文化就冲突了。

中西文化,许多地方,极端相反,然而可以调和,兹举一例为证:中国的养生家,主张静坐,静坐时,丝毫不许动,而西洋的养生家,主张运动,越运动越好,二者极端相反,此可谓中西学说冲突,我们静坐一会儿,又起来运动,中西两说就融合了。我认为中西文化,可以融合为一,其方式就是这样。

有人说:“孔门讲仁爱,西人讲强权,我们行孔子之道,他横不依理,以兵临我,我将奈何?”我说:这是无足虑的,孔子讲仁,并不废兵,他主张“足食足兵”。又说:“我战则克。”又说:“仁者必有勇。”何尝是有了仁就废兵?孔子之仁,即是老子之慈,老子三宝,慈居第一,他说:“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假使有了仁慈,即把兵废了,西人来,把我的人民杀死,这岂不是不仁不慈之极吗?西洋人之兵,是拿来攻击人,专作掠夺他人的工具,孔老之兵,是拿来防御自己,是维持仁慈的工具,以达到你不伤害我,我不伤害你而止,这也是中西差异的地方。

孔老讲仁慈,与佛氏相类,而又不废兵,足以抵御强暴。战争本是残忍的事,孔老能把战争与仁慈融合为一,这种学说,真是精粹极了。所以中国学说,具备有融合西洋学说和印度学说的能力。

西洋的学问,重在分析,中国的学问,重在会通,西人无论何事,都是分科研究,中国古人,一开口即是天地万物,总括全体而言之。就返本线来看,西洋讲个人主义的,只看见线上的丁点(我),其余各点,均未看见。讲国家主义的,只看见己点(国),其余各点,也未看见。他们既未把这根线看通,所以各种主义互相冲突。孔门的学说,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以贯之。老子说:“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孔老都是把这根线看通了,倡出“以天下为家,以中国为一人”的说法,所谓个人也,国家也,社会也,就毫不觉得冲突。(以天下为一家二语,出《礼运》,本是儒家之书,或以为是道家的说法,故浑言孔老。)中国人能见其会通,但嫌其浑囵疏阔,西人研究得很精细,而彼此不能贯通,应该就西人所研究者,以中国之方法贯通之,各种主义,就无所谓冲突,中西文化,也就融合了。

印度讲出世法,西洋讲世间法,老子学说,把出世法、世间法打通为一,宋明诸儒,都是做的老子工作,算是研究了两三千年,开辟了康庄大道,我们把这种学说,发挥光大了,就可把中西印三方文化,融合为一。

世界种种冲突,是由思想冲突来的,而思想之冲突,又源于学说之冲突,所谓冲突,都是末流的学说,若就最初言之,则释迦孔老和希腊三哲,固无所谓冲突。我想将来一定有人出来,把儒释道三教、希腊三哲、和宋明诸儒学说、西方近代学说,合并研究,融会贯通,创出一种新学说,其工作与程明道融合儒释道三教,成为理学一样。假使这种工作完成,则世界之思想一致,行为即一致,而世界大同,就有希望了。

就返本线来看,孔子向后走,已经走到丙点,老子向后走,已经走到乙点,佛学传入中国,不过由乙点再加长一截,走到甲点罢了,所以佛学传入中国,经程明道一番工作,就可使之与孔老二教融合。

孔老二氏,折身向前走,由身而家,而国,而天下,与西人之由个人而国家,而社会,也是同在一根线上,同一方向而走,所以中国学说与西洋学说,有融合之可能。

西洋、印度、中国,是世界三大文化区域,印度文化首先与中国接触,经宋儒的工作,已经融合了,现在与西洋文化接触,我们应该把宋儒的理学,加以整理,去其拘迂者,取其圆通者,拿来与西洋学说融会贯通,世界文化就融合为一了。

(三)中国学术界之特点

有人问道:“西洋自由竞争诸说,虽有流弊,但施行起来,也有相当效果,难道我们一概不采用吗?”我说:“我国学术界,有一种很好的精神,只要能够应用此种精神,西洋的学说,就可采用了。”兹说明如下:

鲁有男子独处,邻有嫠(寡)妇亦独处,夜雨室坏,妇人趋而托之,男子闭户不纳,妇人曰:“子何不学柳下惠?”男子曰:“柳下惠则可,我则不可,我将以我之不可,学柳下惠之可。”孔子闻之曰:“善学柳下惠者,莫如鲁男子。”这种精神,要算我国学术界特色。孔子学于老子,老子尚阴柔,有合乎“坤”。孔子赞周易,以阳刚为贵,深取乎“乾”,我们可说:“善学老子者,莫如孔子。”孟子终身愿学孔子,孔子言“性相近”,孟子言“性善”。孔子说:“我战则克。”孟子则说:“善战者服上刑。”孔子说:“齐桓公正而不谲(欺诈)。”又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又曰:“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袵(衣襟)矣。”孟子则大反其说,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又曰:“管仲曾西之所不为也,而子为我愿之乎。”诸如此类,与孔子之言,显相抵触,然不害为孔门嫡系。我们可说:“善学孔子者,莫如孟子。”韩非学于荀子,荀子言礼,韩非变而为刑名,我们可说:“善学荀子者,莫如韩非。”非之书,有《解老》《喻老》两篇,书中言虚静,言“无为”,而无一切措施,与老子全然不类,我们可说:“善学老子者,莫如韩非。”其他类此者,不胜枚举。九方皋相马,在牝牡骊黄之外。我国古哲,师法古人,全在牝牡骊黄之外。遗貌取神,为我国学术界最大特色。书家画家,无不如此。我们本此精神,去采用西欧文化,就有利无害了。

孟子曰:“规矩方圆之至也,圣人人伦之至也。”规矩是匠师造房屋的器具,人伦是匠师造出的房屋,古人当时相度地势,计算人口,造出一座房屋,原是适合当时需要的。他并未说:“传之千秋万世,子子孙孙,都要住在这个屋子内。”又未说:“这个房子,永远不许改造修补。”匠师临去之时,把造屋的器具,交给我们,将造屋的方法,传给我们。后来人口多了,房屋不够住,日晒雨淋,房子朽坏,既不改造,又不修补,徒是朝朝日日,把数千年以前造屋的匠师痛骂,这个道理,讲得通吗?

中国一切制度,大概是依着孔子的主义制定的,此种制度,原未尝禁人修改。孔子主张尊君,孟子说:“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又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又说:“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孔子说:“入公门,鞠躬如也。”孟子曰:“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堂高数仞,榱(椽子)题数尺,我得志弗为也。”孔子尊君的主张,到了孟子,几乎莫得了。孔子作春秋,尊崇周天子,称之曰天王,孟子以王道说各国之君,言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那个时候,周天子尚在,孟子视同无物,岂不显悖孔子的主张吗?他是终身愿学孔子的人,说:“自生民以来,未有圣于孔子。”算是崇拜到了极点的。他学孔子,未及百年,就把孔子的主张,修改得这样厉害,孔子至今两三千年,如果后人也像孟子的办法,继续修改,恐怕欧人的德谟克拉西,早巳见诸中国了。孟子懂得修屋的法子,手执规矩,把孔子所建的房屋,大加修改,还要自称是孔子的信徒,今人现放着规矩,不知使用,只把孔子痛骂,未免不情。

从前印度的佛学,传入我国,我国尽量采用,修改之,发挥之,所有“天台宗”、“华严宗”、“净土宗”等,一一中国化,非复印度之旧,故深得一般人欢迎,就中最盛者,厥惟“禅宗”,而此宗在印度,几等于无,惟有“唯识”一宗,带印度色彩最浓。此宗自唐以来,几至失传,近始有人出而提倡之。我们可以得一结论:“印度学说,传到中国,越中国化者越盛行,带印度色彩越浓者,越不行,或至绝迹。”我们今后采用西洋文化,仍用采用印度文化方法,使斯密士、达尔文诸人,一一中国化,如用药之有炮炙法,把他有毒那一部分除去,单留有益这一部分。达尔文讲进化不错,错在因竞争而妨害他人,斯密士(今译亚当·斯密)发达个性不错,错在因发达个性而妨害社会,我们去其害存其利就对了,第一步用老子的法子,合乎自然趋势的就采用,不合的就不采用。第二步用孔子的法子,凡是先经过良心裁判,返诸吾心而安,然后才推行出去。如果能够这样的采用,中西文化,自然融合。今之采用两法者,有许多事项,律以老子之道,则以违反自然之趋势,律以孔子之道,则以返诸吾心而不安,及至行之不通,处处荆棘,乃哓(形容争辩的声音)哓然号于人曰:“中西文化冲突,此老子之过也,此孔子之过也。”天乎冤哉!

(四)圣哲之等级

同类推荐
  • 梦向北川

    梦向北川

    此书是《跟着本书游天下》系列丛书之一。祖国的大好河山,美丽如画。那里,是离心灵最近的地方。那里的风景是美丽的,是生动的。每一处,你都是美妙的音符,我们聆听着动听的音乐。每一处,你都是精彩的图画,我们欣赏着恢宏的画卷。这里给予了我们美丽多彩的视觉盛宴,也给予了我们丰美的精神盛宴。
  • 冰上舞蹈的黄玫瑰

    冰上舞蹈的黄玫瑰

    全书共分四卷,第一卷是失乐园,包括了失乐园、北京的平民主义、冰糖葫芦、去北海吃信膳、花鸟人生、与毒蛇拔河、方言、祈雨、香水、最初的鹰、踏雪寻梅、抚摸苏州、北京文人的书房、时装与时代、面前的艾青、火星四溅、馋、黑匣子等。第二卷介绍了古典英雄,包括古典英雄、青春无敌、西部诗人、骑手的天堂、轮盘赌等。第三卷介绍插花,第四卷是最后一个乡下人。
  • 守望最初的月亮

    守望最初的月亮

    在诗境中美丽着——读王玉婷诗集《守望最初的月亮》在我认识的女诗人中,王玉婷是个例外。《守望最初的月亮》,宁静、素朴而诗品独高。大多的女性诗人,爱情是其诗歌的主调。而在她的诗集中,爱情只是窗前的风,去了就去了,很少在诗中回旋。根植在她思想深处的,是生活的方方面面对诗歌触觉的浸润,更有诗人对现实嬗变、人生跌宕的感悟。简约、率真、入境、随心。
  • 名家亲情散文精选:两情久长时·浓情卷

    名家亲情散文精选:两情久长时·浓情卷

    亲情是与生俱来、恒久不变的一种情感,也是人世间最无私、最崇高的情感,更是人们渴求无偿付出的一种高尚品质。本书精选了包括许地山、郁达夫、庐隐、柔石、梁遇春以及托尔斯泰、萧伯纳、罗素、尼采、泰戈尔等二十多位中外著名作家的亲情散文,所选作家都以自己特有的直觉,表达了我们在生活和生命中随时能够感受到却无法表现的真情实感,并将他们的激情与柔情倾注于笔端,在有限的篇章里,浓缩了无限的情感,使内容更加艺术化和人性化。
  • 世道

    世道

    这本书的文字,好看到一口气读完都不肯善罢甘休。这些围绕世道来书写的精短挂钩,为变幻莫测、虚实纷呈的世道,求证着不变的精神和情绪,用以温暖和慰藉人心。
热门推荐
  • 圣天斗

    圣天斗

    上古洪荒时期,界王开天辟地造就风斗国宗三个大陆海洋板块——古国城马、亚鲁王国和卡萨大陆,风斗国宗地域共有二百多个国家。界王没想到自己的一举引起了魔界的争议,魔王狮驼络带领全部妖魔鬼横穿整个风斗国宗,人间一时无道,生灵涂炭。界王深为自己的行为深感愧疚。
  • 一世缘半生休

    一世缘半生休

    斟酌良久,做出了选择,拿命去换取,无所谓值不值得,赌的就是那一颗心。眼泪已经流干,她终于死而无憾。。。
  • 惊世毒医:腹黑四小姐

    惊世毒医:腹黑四小姐

    她是西宫国的小废柴,而她,是二十四世纪的第一杀手兼第一毒医。一朝穿越,她变成了她而遇上了他。初次见面,她对他说:“我救你,你保我。”﹎﹎﹎﹎﹎﹎﹎﹎﹎﹎﹎﹎﹎一年之后,他问她:“如果哪一天我变心了怎么办?”“如果那个人不会伤害你,那么我会成全你。但如果会,那我会把她杀了。但是你觉得,你的心都是我给的,我会让它爱上别人吗?”她答到。﹎﹎﹎﹎﹎﹎﹎﹎﹎﹎﹎﹎﹎魔神大战结束后,他对她说:“现在我把心还给你,答应我一定要活下去。”
  • 星空航海时代

    星空航海时代

    无限宇宙,诸天位面,当道法的末劫走到终点,一个被称为神话时代的后黄金时代悄然降临。远古先祖的馈赠,神话时代的传承,纪元大劫的威胁,燕楚以信念为锋,意志为法,力量为行踏上宇宙巅峰。
  • 三公主玩转圣黎学院

    三公主玩转圣黎学院

    性格淡漠的白昕宁、文雅淑女的白昕彤、活泼调皮的白昕语、三位小姐在父母的逼迫下进入了皇家圣黎学院,同时三位家族继承人的公子们也在皇家学院,在这高大威武的学院究竟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在毕业之后他们之间是否还会有联系?
  • 群星帝国

    群星帝国

    讲述世界形势日趋紧张,天下统一迫在眉睫,由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为导火索,也是人类生死存亡之关键,因局势之需要,天地造就一伟人,一统天下,成立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超级帝国“群星帝国”,帝国制只限国家政府,不存在于人民。此人之伟绩被天下传诵,号称“天地之王”继位“神皇大帝”。自六百年后,天下大乱,帝国根基动摇,“天地之王以号为“光”在次出现,救危机,平暴乱,抗外敌,治经济,取政权,灭强敌,扩版图。与两个星球的恩怨情仇激烈战争。群星帝国后人为开国第一帝,写诗歌颂千秋伟业。千年造就天地王,一统天下震四方。天地孕育宇宙王,平定寰宇扩洪荒。平定后在次隐退,让位于“弘“。
  • 暖阳日记

    暖阳日记

    恋爱应该是简简单单的,和自己心爱的人牵手,撑着同一把雨伞,雨天也会是阳光那般温暖,暖进心底。季暖阳,她的阳光,却与雨天般的同他名字一样的他相遇——杨冷决。都说他们名字相克不可能在一起,可是她想试一试,说不定她可以将他温暖,融化他的冰冷(暂停更新)
  • 美人如丝

    美人如丝

    废物重生,展露光芒,精才艳艳,原来,她只是蒙了尘的珍珠。废,是她吗?丑,是她吗?看被称为天和第一废物的慕容静,如何在这古代混得风生水起。PS.慕容静突然停下脚步,两眼放光的看着墨意遥,“墨王,您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车见车爆胎,一枝海棠压梨花都压不过的在世潘安,您一生气,这天下灾难都升了一级,您回眸一笑,这天下冬天都暖和了!我不能说你帅,那是侮辱你,你岂止是帅,简直就是帅的掉渣!我对您的敬仰,犹如涛涛江水连绵不绝,我对您的崇拜,又如大河泛滥般,一发不可收拾。”墨意遥听到慕容静噼里啪啦说了一堆,错愕了半晌,突然放声大笑,“哈哈哈哈,没想到小丫头如此敬仰本王。”
  • 童话公主都市寻爱记

    童话公主都市寻爱记

    童话中的公主意外复活,跟在送餐员紫苏的身边,在都市收获了美好的爱情。傲娇公主和失忆男之间的故事。都市版睡美人。
  • 特警穿越之最强婢女

    特警穿越之最强婢女

    【相对正经版简介:】她是国家特警队的顶尖人才,拥有读懂人心的超能力,亦擅长武术格斗,最不缺的便是坚忍抗压力。一朝穿越成为武安侯府内年仅八岁的三等小婢女,侯门深深,婢女的小命堪比蝼蚁,想摁死便摁死,不值一提。婢女同行排挤她,管事嬷嬷刁难她,姨娘看她不顺眼,庶小姐欺她命贱,侯夫人笑里藏刀,侯爷大手一挥,嘴角动动便要置她于死地……她冷冷一笑,敢动姐?很抱歉,你们道行还不够!前世破案抓犯罪分子,今世宅斗虐尽大鬼小鬼。姐已准备就绪,are—you—ready?【一向不正经版简介:】虐着虐着,她就出名了——传闻,京城内号称芝兰玉树,俊美无匹的五位公子中有三位都对她产生了浓厚兴趣;传闻,江湖上神秘的神机宫宫主莫名对她青睐有加;传闻,就连英明的皇上也不自禁地舔了舔了好看的嘴角,皇太后见状大惊失色:儿啊,你若是敢与自己的外甥抢新娘,哀家,哀家就去死……传闻……于是有一天,某男怒气冲冲地找上她:“你这女人怎么回事?我都说要明媒正娶你为妻,一生一世一双人了,你还给我拈花惹草,招蜂引蝶?”她淡扫他一眼:“很抱歉,我只对五岁以下纯萌小正太有兴趣,至于你嘛,想法太低俗,妄想忒龌龊……”某男抓狂,于是经过一番激烈的内心斗争之后,原本冷傲邪魅的一张脸霎时装傻充嫩扮作清风明月楚楚惑人疼的纯萌假正太,但见他两眼水水盈盈闪:“澜澜~”尾音拉长极致发嗲,“人家其实也很纯的……”噗?——她一口老血喷出来。佛曰,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没办法,为了匡复正义,为民除害,她决定收了这枚冒牌假正太!【这是一篇婢女成长记,虽然是宅斗女强,却是非典型的,作者这货一向轻松小白温馨暖萌惯了,脑容量有限,不要期待太过高深莫测的阴谋阳谋,如果狗血了,亲们千万要稳住,请多多支持,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