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73400000002

第2章 沧桑巨变下消失的古国(2)

洪水泛滥说。三星堆遗址北临鸭子河,马牧河从城中穿过,因此有学者认为是洪水肆虐的结果。古蜀国所在的成都平原,有数条河流经过,受到气候的影响,极易发生突发性的洪水。肆虐的洪水可能让古蜀国的人民四处逃亡,因为无奈他们的家园已经成为汪洋泽国。考古学家也曾在遗址中发现一些洪水留下的沉积层。

山崩地裂说。有专家认为,在三星堆附近发现的洪水沉积层,只在局部地区存在。而其他地方的文化层都还存在,不可能是大规模的洪水。三星堆出土的文物几乎都有不同程度的灼伤痕迹,说明以前曾经发生过火灾。古人生活的木房屋在地震时极易发生火灾,由此导致了古蜀国千百年的文明成果在一片混乱和大火中离奇消失。

异族征服说。在三星堆遗址中发现的器具大多被事先破坏或烧焦,似乎它们是在一片战乱中被破坏殆尽。考古学家从器物类型的角度分析发现,具有三星堆文化风格的陶器原本十分流行,但是到了后来,另外一种造型风格的生活生产器物开始盛行,而生产这些器具的乃是川东和鄂西地区的巴人,巴人逐渐将古蜀人的势力范围侵占,直至用武力将其驱逐出成都平原,最终,古蜀国文明也随风而逝。

政治中心转移说。还有部分学者认为,三星堆文明消亡的根本原因是中华文明随着政治中心北移而变迁了,一部分三星堆人也被迫上山独自发展了。三星堆文明比较发达、政治上占据主动的年代应该与商朝同期,而逐渐消失和被遗忘、被同化的时间在西周晚期。这时期被称为“文明大迁徙”时期,从这个时期开始,中华文明开始以北方为中心发展,而上古的三星堆文明逐渐失去了原有的地位,受到外来文明的吸引力的影响,古蜀国也渐渐失去了往日的优势地位,政治上的强弱变化导致了战争的开始,而且几百年后的秦国更是一举灭蜀,古蜀文明更因外人的进入而逐渐被淡忘。

三星堆古蜀国究竟缘何消失,尽管我们暂时无法透过重重迷雾发现真相,但它留给我们的巨大遗产,也足以引发无限遐思。

知识链接

三星堆遗址文化,与长期以来历史学界对巴蜀文化的认识大相径庭,有些地方甚至完全不同。例如历史学界一向认为,与中原地区相比,古代巴蜀地区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地方,与中原文明没有关联或很少有交往。而三星堆遗址证明,它应是中国夏商时期前后,甚至更早的一个重要的文化中心,并与中原文化有着一定的联系。三星堆的发现证明了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同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

古庸国起源何处寻

在我国自有文字记载以来,庸国是最古老的国家之一,庸人也是最古老的氏族之一。由于史书缺少记载,庸国的地位曾长期被人误解,有的称其为“楚之附庸”,说庸人就是楚人等。实际上,这些都是对历史的误读。

关于庸的起源,古往今来众说纷纭,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

一是“容成氏”之说。对于容成氏的身份,又有两种不同的看法。《博物志》载:“容成,黄帝之臣。”而《庄子·胠箧》则说:“昔者容成氏、大庭氏、伯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畜氏、轩辕氏、赫胥氏、尊卢氏、祝融氏、伏羲氏、神农氏,当是时也,民结绳而用之。”对于《庄子》的记载,有学者曾表示怀疑,但上海地区出土的简牍中,对容成氏进行了相似的记载。上古时期,“容”与“庸”通用,因此有人说容成氏就是庸成氏,容成氏就是庸国的先君。

二是“祝融”说。对于祝融的身份,也有多种说法。一是说祝融是上古三皇之一,《礼》中说:“伏羲、神农、祝融,三皇也。”又说:“祝者,属也;融者,续也,言能延续三皇之道而行之,故祝融也。”《庄子》中记载,在神农之前祝融就已经存在。还有一种观点,祝融就是上古三皇中的燧人氏,因为他发明了钻木取火的办法,为人间带来了温暖,因此人们尊称其为祝融。有学者研究认为,“融”与“庸”音近,“庸”即“融”演化而来,因此,庸人就是祝融氏的后代。

上古历史已经苍茫不可考了,但是,无可置疑的是,庸文化具有完全独立的体系。庸国在春秋之前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岁月,它在夏代,或者最迟在商代时就已经形成了较为统一、相对稳定的国家,并且逐渐发展出了自己的独特文化,如饮食文化、服装文化、丧葬文化、婚姻文化、语言义化、巫术文化等,惠及后世。

知识链接

在湖北汉江最大的支流堵河上,正兴建一座规模仅次于丹江口水库的大型水利工程——潘口电站。考古工作者在库区淹没区开展抢救性发掘,一个被世人忽视的神秘古国——庸国,遂揭开了面纱。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历史地理考古研究所所长徐少华介绍称,商代以后已有关于庸国历史的明确记载,其核心地区在现今的竹山、竹溪县一带。庸国虽然处于崇山峻岭中,但在经济文化上至少与中原的商、周有联系。它是3000多年前川东鄂西一批小国家的“领头羊”。庸国是制陶大国、诗歌大国、乐器大国、筑城大国、营建大国、冶铸大国、造历大国、农业大国,它完全可能是领先跨入文明门槛的国家。我国着名建筑学家张良皋先生说,先秦时代许多文化之谜包括四灵、五行、十干、八卦及楚文化等均与庸国息息相关。古庸国文明被史学界低估了。

古庸国有着独特的丧葬习俗

古庸国的久远历史虽已如茫茫丘墟,但今天的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却能够从数千年前留下的各种遗迹来复原古庸人的生产和生活场景,他们发现,庸国人有着独特的丧葬习俗。

庸国丧葬文化的独特性之一是岩葬,也就是我们一直视为神秘奇观的“悬棺文化”。悬棺历来是史学家研究的重要课题,有些迷底长期无人揭开。古庸国人有岩葬的传统,在竹溪河流域,两岸悬崖上至今仍保留着一些洞穴,当地人称之为“老人洞”。最近在水坪镇洛家河一洞穴中还发现了完整的人骨。这些洞穴即古人丧葬之用。有岩屋的地方直接把棺木放进岩屋内,没岩屋的地方将悬崖凿个洞穴放进去。

庸国故地(今湖北、陕西、重庆、湖南交界处)还流传着一种传说:古人见人老了便死,而蛇在洞中蜕一层皮就变年轻了,觉得不公平,请求上天变“人死蛇蜕壳”为“蛇死人蜕壳”。上天答应了人的请求。于是人老了睡进洞中蜕一层皮又重返年轻。不料这样一来变得人满为患,古人只好又请求上天恢复原样。以上的民间传说与竹溪岩葬风俗有紧密联系,老人洞事实上就是老人死后的丧葬之地。

古庸人最初风行岩葬,后来变为人造洞穴,再后来逐渐演化为土葬。而岩葬的棺木、尸体大多年长月久风化烟灭。岩葬文化一直延续到明、清时代,甚至到现代其风俗仍未完全破灭。了解了庸人有岩葬的风俗,就不难理解,庸国立国千年,却未发现古庸人的王室墓穴。

庸国丧葬文化的另一个独特之处是“打夜锣鼓”,又叫“唱孝歌”。打夜锣鼓一般有两人或三人,一人系鼓,一人提锣,围着棂柩迈着曼曼的舞步,边走边唱,一应一对,或后随一人跟唱。发现于神农架林区的《黑暗传》,现被称之为汉民族第一部叙事史诗,实际上是流行于江汉中西部地区民间的打夜锣鼓歌词唱本。《黑暗传》并非出自某一人某一时某一地,而是古庸国人世代文化延续的结晶,但是,关于《黑暗传》的形成过程,却一直成为史学界和文化界的难解之谜。

知识链接

《黑暗传》由神农架林区文化干部胡崇峻于1984年发现,曾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重视。它是民间歌谣唱本,被称为汉族首部创世史诗,从明、清时代开始流传,生动形象地描述了世界形成、人类起源的历程,融汇了混沌、浪荡子、盘古、女蜗、伏羲、炎帝神农氏、黄帝轩辕氏等许多历史神话人物事件,并且与我国现存史书记载的有关内容不尽相同,显得十分珍贵;它作为远古文化的“活化石”,对于研究我国古代神话、历史、考古、文艺、宗教、民俗等都具有重要价值。

庸人的最终归宿在哪

创造了独特灿烂文化的古庸国,由于其离奇地消亡,导致史籍无载,后世更是难以探知其文化之曼妙神奇。那么,古庸人最终到了何方?

公元前611年,楚国遇上严重灾荒,饿死不少百姓,楚庄王只得韬光养晦,一心修整内政,在对外政策上大大收敛。楚国的四邻认准这个时机,乘其危难群起攻楚。当时的庸国国君遂起兵东进,并率领南蛮附庸各国的军队会聚到选(今枝江)大举伐楚。楚国危在旦夕,楚庄王火速派使者联合巴国、秦国从腹背攻打庸国。楚与秦、巴三国联军大举破庸,庸都方城四面楚歌,遂为三国所灭,楚王实现了“一鸣惊人”的壮志。

庸国占有逐鹿中原而问鼎的最佳位置,但伐楚未成反成楚之附庸,使楚得以窥中原之虚而入之,实在是“庸人自扰”。这才是“庸人自扰”这一成语的真正来历。

庸国灭亡后,秦楚两国疆域相连,在两大强国近四百年的拉锯战中,庸国故地陷入水深火热之中。早在灭国之时,庸人就开始了悲壮的迁徙,去寻找新的家园,在四面强敌的虎视下,他们的迁徙路线没有更多的选择,只有沿着武陵山脉,进入到清江、澧水流域,而这些区域,正是现在土家族的主要分布地。

从流传于今的张家界、湘西的地名中可以看到,从遥远的庸国迁徙而来的是一个庞大的族群,在与当地族群经过了最初的冲突后,他们融入了土家族的先民中,并为我们留下一系列地名:庸州、大庸溪、施溶溪、大庸滩、大庸坪、大庸口、庸水、武陵江……庸人与当地族群和谐共处,并将大庸开发成为避秦遗世的武陵仙境,成为后世诸多隐士的梦境之地。一代又一代的有名、无名隐士,在隐逸中成就完美的隐逸人生,也使得庸人留下的隐逸文化逐渐发扬光大。

知识链接

早在庸人举族南迁之前,与庸人同宗同族的赤松子就已归隐于大庸。在庸文化的早期源起中,伏羲画八卦已经发展出儒道两宗,赤松子是道家的开山人物。他淡泊人世,隐居大山,修炼长生之道,首创辟谷养生法。采百花为食,极山林之乐,是中国道家一脉的开创者。炎帝女儿对他极是爱慕,随他四处云游修道。后来,赤松子归隐大庸,开中国隐逸文化的先河,也为后世庸人南迁指明了一条道路。

赤松子之后,鬼谷子也隐遁于大庸,其后,汉留侯张良同样归隐于大庸。这三人是我国历史上大有名气的人物,他们的归隐自然是万众瞩目。与这些文化名人相比,更多的隐者已然湮没于历史的清风里,在无名中成就了真正完美的隐逸。

楼兰古国因何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1900年3月,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沿塔里木河向东,想寻找行踪不定的罗布泊,然而却意外地发现了一座古城,这就是今日令无数探险旅游者心驰神往的楼兰古国。

对于楼兰古国消失的原因,有人认为是因为丝绸之路的变迁。两晋之后,丝绸之路改走北道,中原在楼兰的驻兵和屯田事业也从此向北转移,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楼兰古城便慢慢被废弃,最终销声匿迹。

但也有人认为这种看法忽视了楼兰古国自身的原因,并提出是战争摧毁了楼兰。作为军事重地,历史上匈奴、吐番、月氏等国都曾统治楼兰。在楼兰城周边的多处墓地可以看出,墓地中葬有不同的人种。有可能是楼兰被占领后,占领者实行了屠城,然后撤离,楼兰因此慢慢被风沙淹没。

从自然气候方面提出的假说认为,楼兰古国的消失是源于全球气候环境的变迁。楼兰地区自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涉足,青铜器时代这里恰值高温期,罗布泊湖面广阔,环境适宜,人口繁盛。但此后就进入了降温期,水土环境变差,河水减少,湖泊缩减,沙漠扩大。距今约2000年前,楼兰地区急剧旱化,楼兰古城的消亡大约在公元前后至四世纪(中原的汉朝到北魏时期),而这一时期正与该地区旱化加剧的时期相重叠。其实,在这一旱化过程中,不仅造成了楼兰古城的消亡,由于沙漠扩大,先后发生了尼雅、喀拉墩、米兰城、尼壤城、可汗城、统万城等古国古城的消亡。因此,楼兰古城的消亡是在中国北方乃至整个世界的气候出现旱化的大背景下发生的,它并不是一个孤立事件,只不过由于楼兰处在干旱内陆,自然环境的变化对人文环境影响更显着罢了。

不管是何种原因,辉煌灿烂的楼兰古城永远地从历史舞台上消失了。滚滚黄沙遮盖了昔日的繁华,留给今人的只有神秘的海市蜃楼和愈发离奇的传说。

知识链接

《史记·大宛列传》和《汉书·西域传》记载,早在公元2世纪以前,楼兰就是西域一个着名的“城廓之国”,它东通敦煌,西北到焉耆、尉犁,西南到若羌、且末,属西域36国之一,与敦煌邻接,公元前后与汉朝关系密切。古代“丝绸之路”的南、北两道就从楼兰分道。古代楼兰的记载以《汉书·西域传》、法显以及玄奘的记录为基础。《汉书·西域传》记载:“鄯善国,本名楼兰,王治扦泥城,去阳关千六百里,去长安六千一百里,户千五百七十,口万四千一百。”法显谓:“其地崎岖薄瘠。俗人衣服粗与汉地同,但以毯褐为异。其国王奉法。可有四千余僧,悉小乘学。”玄奘在其旅行末尾作了极其简单的记述:“从此东北行千余里,至纳缚波(Navapa)故国,即楼兰地也。”

匈奴的起源是怎样的

匈奴是我国古代北方的民族,战国时分布于燕、赵、秦以北地区,汉初以后势力逐渐强盛,统治大漠南北,建立奴隶制军事政权,屡与中原王朝征战,曾经大败汉军于平城(今山西大同东北),迫使刘邦缔结和亲之约。

汉武帝即位后,多次派卫青、霍去病、李广等名将进军漠北,扭转了屈辱忍让的局面。东汉建武二十四年(公元48年),匈奴内部纷争,分裂为南、北两支。南匈奴人居内地,南北朝时成为逐鹿中原的“五胡”之一,曾先后建立前赵、北凉、夏等国。

北匈奴屡为东汉和南匈奴所败,部分西迁,引起欧洲民族大迁徙,间接导致了罗马帝国的崩溃。

然而,这样一个对于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都产生过巨大影响的民族,学术界尚未能确论其起源和来历。

自汉魏以来,关于匈奴的起源一直存在两种不同的见解。歧义产生于《史记·匈奴列传》的一段记载:“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唐虞以上有山戎、猃狁、荤粥,居于北蛮,随畜牧而转移。”一部分学者根据这段文字的前半部分认为,匈奴是夏之后代,意即夏的后裔淳维,在商时逃到北边,子孙繁衍成了匈奴。

还有一说认为,移居北地的夏之后裔,是夏桀的儿子。夏桀流放三年而死,其子獯鬻带着父亲留下的妻妾,避居北野,随畜移徙,即为匈奴。近代学者吕思勉、金元宪等,也持类似看法。

另一部分学者根据《史记》记载的后半段文字,认为匈奴原是山戎、猃狁、荤粥。《孟子》(赵岐注)、《毛诗》(郑玄笺)等均持此说,到了近现代,关于此说的论述更为精密。

王国维在《鬼方昆夷猃狁考》中,认为商时的鬼方、混夷、獯鬻,周时的猃狁,春秋时的戎、狄,战国时的胡,都是后世所谓的匈奴。梁启超、方壮猷的意见也与王国维一致。

还有一说,把鬼戎、义渠、燕京、余无、楼烦、大荔等史籍中所见之异民族,统称为匈奴。

同类推荐
  • 回到元末打江山

    回到元末打江山

    Word天?一觉醒来我成了小明王?朱元璋来了?把他给我捆起来沉到江底。陈友谅把我大哥结拜徐寿辉杀了?大哥,你放心,我会好好照顾你手下的猛将的。张士诚,你老实攒钱,我晚点过去抢。交流群:606320036,欢迎大家前来交流。
  • 故乡旧事

    故乡旧事

    本书收集了作者近年来在各种报刊上发表的散文60篇。作者以朴素的语言描写了家乡——灵武的风土人情,讴歌了家乡人民在这古老的土地上生生不息的奋斗历程,表达了自己对家乡、对亲友的觉悟与热爱,抒发了自己对人生的理解与感悟。
  • 回到唐朝去篡位

    回到唐朝去篡位

    一个初次告白失败的宅男,因一个短信不幸身亡。然而,他有一个神奇的机会可以让他复活。那就是回到唐朝去篡位!如果,能回到古代再活一次,也不错呀!即使,华丽的狗带。。。
  • 中国通史:第二卷

    中国通史:第二卷

    本书全方位介绍中国历史的基础知识,内容涵盖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外交、科技、法律、宗教、民俗等领域,书中将中国上起原始社会、下至民国的历史进程划分为四卷来讲述。
  • 汉末仗剑行

    汉末仗剑行

    大梦忽醒来往事已千年一个爱好三国历史的现代普通青年,突然要面对一个千疮百孔的迟暮帝国。是该随波逐流,成为历史浪潮中的一名看客;还是逆流而上,当一名斩破大浪的历史投机者?
热门推荐
  • 青山录

    青山录

    一卷书来,十年萍散,人间事,本匆匆。当时并辔,桃李媚春风。几许少年俦侣,同游日,酒与情浓。而今看,斜阳归路,芳陌又飞红。
  • 海韵

    海韵

    作者热爱生活,热爱大海,热爱山水。在他的诗里,一草一木,一山一水,无不透露着诗歌的灵气。大海更给予他创作的源泉,写海的诗思绪万千,哲理深邃,情感丰富。写爱情的诗灵动缠绵,别具一格。《海韵》是他的第一本诗集。诗集分:上辑,大海放歌,童年的记忆,中辑,放牧春光,故乡的思念,下辑,爱的旅程,山水寄情。
  • 三国杀大皇帝

    三国杀大皇帝

    屌丝平民,穿越三国杀游戏世界,身为主公,成就大皇帝之路!
  • 穿越之黄金减肥手

    穿越之黄金减肥手

    这年头,穿越的,重生的,不带个空间,老天不附赠个金手指就不好意思出来混。修个仙,什么炼丹,什么炼器,什么阵法,不会个几样都不好意思说自己修仙。杨木穿越了,她也是有金手指的,只不过……和别人的有点不同……(╯3╰)帮!胖!子!减!肥!道友你好,我看你骨骼清奇,乃修炼奇才,不如和我回家减个肥?绝对绿色无公害,不反弹,还可以塑造出傲人上围,帮助你走上人生巅峰。
  • 异界封天武君路

    异界封天武君路

    当少年林寒轩穿越到封天大陆到底会发生神马呢?到底是站在修炼界巅峰之上还是默默泯然众人之中?变强!变强!再变强!在封天大路上,美女小公主,俏丽炼丹师,萝莉小狐妖……都蜂拥而至!回地球后,女神校花,娇蛮科学家,柔弱女警花……也投怀送抱!就连传说中的亚特兰蒂斯公主,岛国天照,雅典娜姐妹……也无法避免!嘿嘿!还有赛亚人公主,超级人工智能御姐,精灵皇族美女之类的也让你们意想不到!总之一句话,额……好吧,不止一句。一路变强,一路艳遇!我身边的美女我不动那是因为哥喜欢顺其自然,但如果他人想染指的话我定灭他九族!虽然哥也不知道九族到底是哪九族。
  • 我与新世界

    我与新世界

    在一次海上运输中,遇到暴风雨,逃亡一处荒岛,然而这座岛上,有着危机四伏,有着从未见过的凶兽,那荒岛也并未是荒岛,而是一块不再世界地图里出现的大陆。这是一个新的世界,为危险,也有机遇。他的目的,生存,活着,回家。
  • 刀剑长安

    刀剑长安

    江湖之深,尽折腰;庙堂之高,不胜寒。欢声背后,是数不清的悲欢离合;繁华之下,是看不见的累累白骨。天圣二十二年,张临舟来到了长安,连带着的,还有他……
  • 清穿故事

    清穿故事

    一个女人的一生是否可以由自己来掌控?一段我生君已老的忘年恋如何相知相许?
  • 家里有妖怪

    家里有妖怪

    租个房子都能遇到变态妖怪,谁能告诉我妖怪不是吸人精气而是色情狂的吗?洗澡被偷看,做饭也会被非礼,晚上睡觉还要十道门锁防止他偷偷爬上她的床,做保姆做到这种份上我也是醉了。但是别忘了他是谁,区区十道锁能挡住他吗?他可是妖怪。俗话说人妖有别,拥有前两世没有结果的因缘,这一世他们能否有一个结果??
  • 闯仙

    闯仙

    村民们膜拜的仙人,却是毁家灭族的祸首。亲眼目睹奇祸的林轩,意外获得神秘玉片之后,凭借着那时不时浮现在脑海之中的仙诀妙术,一步一步走到巅峰。修仙界的奥秘之门,随着他的步伐而不再神秘。埋葬仙骨的险境,迷蒙难渡的死海,万妖汇聚的妖殿……都留下了他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