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73500000006

第6章 礼制·民俗(1)

001封禅大典

封禅,是中国古时候统治者举行的一种祀典。“封”指聚土筑圆台以祭天帝,“禅”,就是在小山丘上积土筑方坛以祭地神。封禅就是祭天地。实质上,封禅是一种具有政治目的又带有神秘特点的非宗教性的祭祀活动。

封与禅一般都是同时进行的。封,都在泰山;“禅”一般在泰山附近的云云山、亭亭山、梁父(甫)山、社首山、肃然山,也有在会稽山举行的。封禅虽同时进行,但封的仪式重于禅的仪式。据《史记》记载,秦以前有七十二帝在泰山进行过封禅活动。

进行一次封禅,要耗费大量资财。贞观初,唐太宗要封禅,魏征进谏说:“陛下东封,万国咸萃。”“须千乘万骑,供帐之费,动役数州。户口萧条,何以能给?”仅此记载就可以看出,一次封禅,“动役数州”,真可谓劳民伤财。

既然如此,那古代帝王为什么还要封禅呢?这是因为古人认为群山中泰山最高,人间的帝王应到最高的泰山上去祭拜上天,表示受命于“天”。其实这只是为了欺骗群众,达到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目的。说白了,就是这些封建帝王,利用人们对天的崇拜,进行封禅,要人民心甘情愿地接受帝王执行“天意”的统治。

趣味链接:清代祭天大典

我国祭祀天地的活动,可追溯到公元前两千多年的夏朝,古人对天地非常崇敬,帝王自称“天子”,每一个皇帝都把祭祀天地当成一项非常重要的政治活动。

到了清代,国家专门设置了礼部,统管国家祀典及所有涉“礼”事务。礼部太常寺具体负责坛庙的祭祀。祭天大典定于每年冬至这一天举行,它分为准备和典礼两个阶段。

祭天之前,皇帝要在“斋宫”斋戒三天。“斋宫”位于西门南侧,坐西朝东,是皇帝来天坛祈谷祈天前斋戒沐浴的地方。皇帝在这里斋戒沐浴,等待着祭天那一重要时刻的到来。

祭典的前一天,皇帝起驾出宫,在众臣及护卫人员的簇拥下,来到天坛。皇帝在祭天台的昭亨门外下辇,进行一系列的视察活动,然后返回斋宫。至此,祭天大典的准备工作全部就绪。

冬至当日凌晨四时一刻,隆重的祭天大典开始。皇帝在10位大臣的引导下,登上祭天台。斋宫的大钟敲响,告诫陪祭的百官、执事人员各就各位,各司其职。

祭天大典的第一项礼仪是燔柴迎帝神,由赞引官高唱赞歌。随后,人们将火炉上的柴草点燃,把敬献上天的一整只牛犊放到炉口焚烧。皇帝登上圜丘坛,向上天汇报过去一年中,社稷的情况和自己的功过,希望上天接受自己的盛情款待,恩赐给人间下一年的风调雨顺。这时,三盏九丈九尺高的望灯照亮了圜丘,伴随着专为祭祀演奏的中和韶乐,夹杂着燔柴的香气,祭天大典结束。

002古代青年男女的成人礼

成人礼是古人生活中不能缺少的一种礼仪,现今在很多地方依然保存着这一习俗。成人礼的举行,是青年男女进入成年人的标志,大多在15~20岁时举行,各地不一。

在古代,汉族男子的成人礼叫做冠礼,它起源于原始社会,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冠礼也称为丁礼,是青年男子可以娶亲的一个标志。冠礼举行后,青年男子便可以参加氏族的各项活动了。冠礼一般由氏族长辈依据传统为青年人举行,并且还有一定的仪式。

在周代时,按照周代的制度,男子20岁行冠礼,而天子诸侯为了早日执掌国政,大多提早行礼。传说周文王12岁而冠,成王15岁而冠。

古代女子的成年礼称为笄礼,也是汉民族的传统成人仪礼。笄礼俗称“上头”、“上头礼”。笄,即簪子。自周代起,规定贵族女子在订婚(许嫁)以后出嫁之前行笄礼。一般在15岁举行,如果一直待嫁未许人,则年至20岁再行笄礼。

女子在举行笄礼时,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就是改变幼年的发式,即将头发绾成一个髻,然后用一块黑布将发髻包住,随即以簪插定发髻。另外还要给女孩修额,用细丝线绞除面部汗毛等。主行笄礼者多为约请的多子多孙的老妇。

贵族女子受笄后,表示可以结婚了,然后就要拜祖先和父母,在宗室聆听母亲的教诲。母亲一般会授以女儿“妇德、妇容、妇功、妇言”的规范,说白了也就是教女子在嫁做人妇之后的一些必备品行和道德。古人称这项工作为“教茶”。

清中期以后,青年男女的成年礼多移至娶妻前数日或前一日举行。某些地区自宋代以来,仪式简易,不宴请宾客,仅在本家或自家范围内进行。

趣味链接:因笄礼而衍生的名词

古语常说“二十而冠,十五而笄”。由笄礼而衍生的名词有如下几个:

笄年:古代女子年满15岁就要束发插簪。

笄字:古代女子可以出嫁的年龄。字,指古代女子成年许嫁时才可以命字。

及笄:古代女子到了成年行笄礼的年龄,故后世称女子的适婚年龄为及笄。

加笄:古代女子于15岁时行加笄之礼,以示成年。

弱笄:古代女子于15岁时即束发加簪,称为“弱笄”,表示成年之意。

003简说“九拜”

古代的大礼中最为人们所熟知的就是“三叩九拜”,在一般的理解中,“九拜”就是连续拜九次,而礼法上的“九拜”真是这样子吗?

所谓“九拜”其实是古代行礼时的九种礼拜方式。这九种礼拜方式分别叫“稽首、顿首、空首、振动、吉拜、凶拜、奇拜、褒拜、肃拜”。这九种礼拜方式不仅仅是名称不同,更重要的是它们的动作要领不同。

“稽首”是拜礼之中最隆重的一种礼仪,一般用在君臣之间。在古装电视剧中,朝堂之上文武百官对皇帝所行之礼即为此礼。稽首的基本要领是:先跪下,再拜手,然后手至地,首亦至地。稽首也是吉礼之中最为重要的礼仪。

“顿首”是丧事之拜中最重要的礼节。顿首的基本要领如下:即先跪拜手,然后手至地,首亦叩地。顿首与稽首不同之处在于,稽首头至于地而不叩,顿首头至于地而叩。

“空首”的动作要领为:跪而拱手,头俯至于手,与心平。

“振动”的动作要领是:先拜而后踊。踊是丧礼中最哀恸的表现,顿足,跳跃,以示哀之至也。

“吉拜”的动作要领如下:先拜手,而后重复九拜中的“顿首”动作。也是丧礼之拜。

“凶拜”是古人的凶事之礼,其要领是先做“九拜”中的“顿首”而后再拜。

“奇拜”之“奇”表示单数,在这里是拜一次的意思。

“褒拜”指拜的次数在再拜以上。

“肃拜”是女性常用的礼拜方式,拜而不跪,俯首两手下垂。

因此,“九拜”是一个非常笼统的说法,它涵盖了古时全部的礼拜方式。“九拜”中既包括了吉礼,又包括了凶礼,既包括了男人行礼的方式,也包括了女人行礼的方式。很显然,在任何一次仪式之上,都不可能穷尽这九种礼拜方式,因为,“九拜”中包含了性质完全不同的礼拜形式。所以,九拜不仅不是拜九次的意思,而且也不可能在任何一次仪式上听到“行‘九拜’之礼”。

趣味链接:“拜”和“揖”是同一个动作吗

在古代礼节中,有“拜”和“揖”两种方式,凡“拜”必先跪坐。《说文》载:“跪,拜也。”段玉裁注:“所以拜也。”就是说,行拜礼是要跪的。因为古人在汉代以前都是席地而坐的,行拜礼是极为方便的,直起身来做“长跪”姿态,就可以行拜礼了。

拜礼中还有一个“空首”礼,所谓“空首”礼,是指下跪后两手拱合,俯头至手与心平。因为头不至地而至手,所以称为“空首”,也称为“拜手”。“空首”礼是当时拜礼中最常用的一种礼节。

有时为了表示更加尊敬而行两次空首礼,就称为“再拜”。如《仪礼·大射礼》:“公降一等,小臣辞。宾升再拜稽首,公答再拜。”

而“揖”则不同,“揖”礼也称拱手礼,是不必跪的,有“立而行拱手礼”之说。《史记·高祖本纪》:“郦生不拜,长揖。”《汉书·周勃传》:天子“至中营,将军亚夫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行拱手礼时,两手掌抱成拱形于胸前,身体略向前倾斜,眼睛看着对方,嘴里说着问候或祝福的话,有时手还要摇几下。最常见的形象就是某些孔子画像中,孔子所做的姿势。

由此可以看出,“拜”的礼节比“揖”的礼节要重,由此我们还可以进一步知道,这两种礼节所用的场合也是大不相同的。“拜”礼多用于下级对上级,比如臣下对君王行拜礼;而“揖”礼则多用于平辈之间,或是用在与陌生人打交道时。

004古人崇尚“九”与“九”的倍数

在古人的观念里,奇数为阳,偶数为阴,而奇数里最大的数字是“九”,故而古人对“九”这个数字特别重视,认为“九”可以代表阳气最盛。古人还以奇数象征天,以偶数象征地,并把“九”当成是天的象征,因此有“九天”、“九重天”、“九霄”之说,紫禁城被称为“宫阙九重”,宫廷器物也多以“九”名之。

“九”之所以被人们所崇尚,除上述原因外,还因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十”是满盈之数,物极必反,满则溢,极盛必衰,故以自谨待之,而“九”为“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永远呈上升趋势,故“九”为至尊之数,为帝王所看中,皇宫建筑,多用“九”或“九”的倍数。

故宫午门上的正楼,面阔、进深均为九楹,共有九九八十一间;佛堂供物重量,不是八九七十二斤,就是九九八十一斤。《易》上讲,“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龙者,皇帝也,“九五之尊”遂为帝王之称。器物也多以“九”为名。如“九龙杯”、“九龙壁”、“九桃壶”;皇帝生日,娱乐为九“九”,即八十一种节目,“九九大庆会”,祝颂之辞也取《诗经·小雅·天保》中连用的九个“如”字句,称“天保九如”。

除此之外,“九”还谐音“久”,有长长久久的意思。民间以“九”作为最高境界,活到百岁以上,总是说九十九,以期望活得更长久。

趣味链接:民间历来较为喜欢数字“8”,是因为“8”和“发”谐音吗

以前“8”在中国大多数地区,只是作为一个偶数,取其成双成对的意思。如北方农村讲究“三六九出门,二五八回家”。但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讲究“8”这个数字,甚至在有些地方还忌讳言“8”,比如在安徽的某些山区,因殡葬抬棺须用8个人,所以他们忌讳言“8”。那“8”和“发”是怎么扯上关系的呢?其实这和“8”的粤语发音是分不开的,粤语中“8”和“发”的读音相似,因此“8”就成了“发”的代名词了。广东作为我国市场经济的先锋,首先“发”了起来,知识大军南下,商业大军北伐,将“8”炒得空前火爆,从这个角度分析,“8”又是市场经济的产物。

“8”当做“发”用,也只是用在实实在在的“发财致富”和作为贺词的“恭喜发财”上,并没有单独用做口彩语。但在有的地方还是有忌讳的,他们认为“8”谐音“巴”,巴住走不动,不能前进;再者就是由“8”容易联想到“王八”,所以他们讳言。

更为有趣的是,在有些地方待客时,不用八盘菜,他们有“三个盘子待鳖,八个盘子待王八”的说法;甚至在有些地方建造房屋时,墙根忌铺八层砖,如果铺了八层,他们就会认为不吉利,会影响以后的生活。

故而,用“8”代表“发”的用法,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因此,在与五湖四海的商人做生意时,一定要做好地域划分,切记不可滥用。

005磕头习俗的由来

在两三千年以前,中国人就以磕头跪拜来表示礼貌尊敬了。现在,虽然用得少了,但在祭祀、拜神或是婚丧大礼的时候,仍经常看到磕头的礼节。磕头是怎么来的呢?

在东汉之前,是没有椅凳的,人们都是席地而坐,下至平民百姓,上至豪门贵族甚至万人之上的帝王,一律坐在地上。区别只在于有没有坐垫,何类坐垫而已。当时,人们坐于地时,为了方便站立起来和臀部下腹不受潮湿和寒气,人们习惯两膝着地,屁股坐在自己两腿和脚跟上,类似于现在日本人的坐姿。

这样坐时,当有客人或长辈到来,或谈话中要表示感谢时,很自然地就会从跪坐变成引身而起,即上半身直立起来,变成小腿着地的跪姿,接着俯身曲背双手撑地表示恭敬,跪拜礼由此形成。再后,发展成多次俯身,即是磕头礼了。

汉代后,有了凳子、椅子,出现了双手抱拳的作揖礼,以及再后的点头鞠躬礼。但在表示最大恭敬时,人们仍沿用下跪磕头的习俗。

趣味链接:避席是一种什么礼节

先秦时期,凳子还没有出现,所设的座位就是一张坐席。在交际场合或双方谈话的时候,有时为表谦卑或对长者的敬意,常有离开坐席俯伏在地面上的动作出现,这个动作就叫避席。

《晏子春秋·内篇杂上》:“景公有爱女,请嫁于晏子……晏子避席而对曰:‘……君虽有赐,可以使婴倍其托乎?’再拜而辞。”晏子不愿意背弃自己的结发之妻,也不想接受齐景公想把爱女嫁给自己的想法,但又不能过于直接地拒绝,于是就用了这种谦卑的跪姿来表达自己的婉拒之意。

006信中的“此致”和后面的“敬礼”怎样理解

人们在写完信后,通常要在信的末尾处写上“此致”二字,然后再另起一行写上“敬礼”。“此致”后面一般不加标点符号,而在“敬礼”后面则要加感叹号。甚至现在的电子邮件也有自动添加这两句话的,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敬礼”人们一般都懂,那么“此致”是什么意思呢?《鲁迅手稿全集·书信第六册》在《1935年4月1日致徐懋庸》的结尾,鲁迅先生这样写道:“此致,即请道安。”在《1935年8月3日致李霁野》的结尾,鲁迅先生写道:“此致,即颂暑祺。”

鲁迅先生这样的用法,至少说明了一个问题,这里的“此”字,并不是针对后面的“敬礼”而言的,而是指前面书信中所写的内容。而“致”字在这里的意思是“尽”、“结束”的意思。“此”、“致”连用,表达的意思是“我要说的事情到这里已经说完了”。

在生活中,这种用法还有很多,例如,人们写回信时,末尾用“此复”;下通知时,末尾用“此通知”;发布命令时,末尾用“此令”;出布告时,末尾用“此布”。其实,所有这些都是煞尾语。所以,从惯例上讲,信件的结尾,“此致”和“敬礼”都必须单独成行。

趣味链接:何以用“鸿雁”代称书信和邮递员

人们常用鸿雁来代称书信,有时也代称邮递员。你知道这种代称的来历吗?溯其源,它的来历跟汉代的苏武有关。

汉代时,匈奴对汉朝很不友好,苏武出使匈奴时,被单于流放北海放羊。十年后,汉代与匈奴和亲,但单于仍不让苏武回汉。与苏武一起出使匈奴的常惠,把苏武的情况密告汉使,并让汉使对单于讲,汉朝皇帝打猎射得一雁,雁足上绑有书信,叙说苏武在某个沼泽地带牧羊。单于听后,只得让苏武回汉。后来,人们就用鸿雁比喻书信和传递书信的人。

007小谈祭灶习俗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祭灶的习俗,后世把每年的农历腊月二十三日定为祭灶日。每当此时,人们都忙碌着年前的祭灶送神活动。

祭灶,在先秦时就是重要的祭礼“五祀”之一。祭灶的日期,在历史上一般有正月、四月、五月、八月、十二月等几个说法,后来逐步演变,祭灶的时间演变为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

祭灶习俗分为送灶和迎灶两个部分。所谓送灶就是恭送灶王爷上天。在送灶这一天,家家都要将灶台、几案、锅碗瓢盆打扫得干干净净,在灶神像旁贴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

为什么要送灶呢?因为灶王爷每年要在这一天上天言人间善恶,如果说了哪家的坏话,哪家就必定倒霉,走厄运。所以民间把送灶活动也看得很重,不敢有丝毫怠慢。故而有的家庭还会在灶前供上一盘糖瓜,希望灶神吃了它以后,不说他们的坏话。

同类推荐
  • 中华寓言故事

    中华寓言故事

    本书从浩如烟海的寓言王国里,精选了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的179篇寓言故事,按照作品生成朝代的起始时间或作者的生卒年代来排列。尽管这只是中国文化很小的一部分,但它却散发着中华民族的气息,闪烁着中华民族的智慧,折射出中国文化的光辉。短小精悍的篇幅、通俗流畅的语言,适当地插配图片,让读者在体味中华民族智慧的同时,获得更深层次的阅读快感。
  • 文化创意产业前沿——对话:启迪与反思

    文化创意产业前沿——对话:启迪与反思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适应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战略选择。在创意经济时代,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的相互交融、相互推动,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新时期文化的多重价值和意义,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全面认识,进而增强发展文化的自觉性,提高发展文化的真本领。因此,发展和繁荣文化建设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
  • 茶苑——讲述茶文化

    茶苑——讲述茶文化

    本书介绍了茶的渊源;茶场;茶叶之道;栽培技艺;制茶工艺;茶艺之道;历代茶著;泡茶技艺;沏茶技艺;茶具鉴赏艺术等内容。
  • 弟子规新读

    弟子规新读

    《弟子规》分为五个部分,三字一句,两句一韵,具体列述了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
  • 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社交宝典

    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社交宝典

    本书主要讲述的是从以下几方面讲述社交技巧:特殊时刻、面试、与异性相处、讲坛上、邀约、送礼等等。
热门推荐
  • 符神印

    符神印

    在这个世界,符魂和符印成就强者,整篇小说中,将会以主角的人生为主线,创造一个能让读者深深迷醉的故事,来读吧!PS:第一篇小说,不喜勿喷。
  • 仙狐恋爱史

    仙狐恋爱史

    她--------原本不想进入地球,故意受伤,那知道意外的掉入了地球。他--------玩世不恭,是有名的花花公子,认识了掉进地球的她,他甚至在她的面前和别的女人上床因为一个误会,他不惜骂她畜牲后来他居然是任务中必不可少的狼少年~~~
  • 鲁班秘籍

    鲁班秘籍

    湖南西部地区的雪峰山脉是一个深山密布,少数民族聚居的神秘地域。现代社会文明的轰击,几乎未曾使隐藏在雪峰山中原有的古老文化造成致命的杀伤。二十一世纪初页,土生土长熟知湘西的老人已随时间的流逝,一个个老逝了。古老的湘西文化,随着老人们的过世变得更加诡秘。隐藏在雪峰山深山深处的古老木制建筑,也跟随年青一代涌入城市,渐渐地被埋进荒芜的深山老林之中。人们的忘却,也使雪峰山中那些木质结构成为了鲁班记忆的最后见证者。
  • 剑挑锋芒

    剑挑锋芒

    人生途路漫漫凡仙不止一念间修平心齐己家不治乱国纵天下界如纸人为色东皇绝霸水工傲英似痕时若水洗净万法孤不归不言勇勿谈名墨染此画候伊人
  • 原来是你一直是我

    原来是你一直是我

    “你这‘丑B’,老子是不可能跟你在一起的,以后离老子远点!”“同学,你是谁啊?我们认识吗?我认识的人中,貌似没有长你这么‘搞笑’的额”夜月的一句‘怒骂’,竟让他多了一份三年无处发泄的歉意,终于‘偶遇’她,得以道歉时,却换来了她一句‘嘲讽’。他心灰意冷,她却无可奈何。夜月没想到自己会喜欢上一个‘丑B’,更没想到自己也会成为小丑,如果不是那场迎新晚会….原来这都是‘阴谋’,原来并不是‘偶遇’,原来他早就爱过她,原来她一直爱着他!
  • 傲剑龙途

    傲剑龙途

    一代神剑步入仙途,龙种为基,剑种为心,为志勇闯剑道巅峰,为爱斩遍天下
  • 哈佛心理学大全

    哈佛心理学大全

    内心强大才能真正强大,心理健康才会真正健康。哈佛大学被誉为“美国人的思想库”,是诞生世界精英的摇篮,为全世界培养了众多商业名流、政治领袖和知名学者,其中包括美国总统、诺贝尔奖得主。哈佛人的成功与哈佛心理学理念密不可分,哈佛人用亲身实践启迪我们完善健康心理,享受幸福人生!
  • 独宠综漫之绯色之恋

    独宠综漫之绯色之恋

    绯箬霊,其实是一个悲哀的人。她被爱的人利用,并亲手将她送入精神病院。重生于迹部家族的她,依旧美丽而高贵。那么又有谁会真正爱她,少年们的暧昧,不允许说出的‘喜欢’。她不是万能强大的主,不能让所有人都爱她。但是,她是那么渴望,渴望有个人能够陪伴着她!
  • 触碰天堂

    触碰天堂

    人类是科玛大陆的主宰者,因为,只有人类,才能够“触碰天堂”。在所有人类中,只有极小的一部分能够看见“天堂”,而能够触碰“天堂”的,更是少之又少。齐柏聿的母亲是这极少数中的一位。他对母亲的能力既向往,又好奇。齐柏聿四岁起,就一直与母亲一起住在居于世外的灵湖岛,记事起从未涉世。十年后的一天,向来淡薄的母亲要他去大陆见那素未谋面的父亲。他只在书本中认识过大陆,却从未真正了解,母亲用“天堂”之力将他传送到父亲的宅邸前,从父亲那儿得知自己将以女生的形象进入学校,既恼怒又无奈,与女仆菲伊开始了大陆的生活。
  • 精英之旅

    精英之旅

    这是一个在身体内部发生的故事,这是关于两个精子成长的故事,这是关于异卵双胞胎孕育的故事……雾迷山脉之东存青月一族,雾迷山脉之西存谷阳一族。两族世代相隔,自天地精华孕育而出。族人生而能修炼,自幼便知读书用以开阔眼界,修炼用以强大自身,争取生机借以冲向更为广阔的世界。生之有其理,存之有其意,争之有其道。追寻存在真意之旅从一路披荆斩棘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