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75900000139

第139章 石刻(1)

安岳石刻,是县境内摩崖造像和圆雕、塔雕、壁雕、浮雕、阴刻等的总称。安岳县境内有摩崖石刻造像(含少量圆雕)230余处,3万余尊,文物保护价值较高的有149处。石刻佛经15窟,散刻佛经10余处,刻经部、卷、品80余个,32万余字。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有卧佛院、毗卢洞、华严洞、圆觉洞、孔雀洞、茗山寺、玄庙观、木门寺9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高升大佛(含千佛岩、雷神洞)、木鱼山、庵堂寺、西禅寺、佛耳岩、上大佛摩崖造像6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1处。安岳石刻被誉为“我国石刻艺术的又一伟大宝库”。

县境内大批东汉岩墓群中,有大量高浮雕、浅浮雕、阴刻的人物、动物、房屋、日、月、鱼、鸟、三角形、多边形等。自治铁佛寺东汉岩墓群中,有高浮雕伏羲、女娲、生殖器崇拜的石人、劳作的侍者、长袖舞伎等造像,证明安岳摩崖石刻之始应在东汉(公元25—220年)。安岳石刻起始时间,有梁、隋、唐三种说法。梁、隋说依据《舆地记胜》和《安岳县志》的记载。唐代说依据的是现存造像题记。

安岳石刻,盛于唐、五代和北宋,南宋以后规模逐渐减小。现存最早的摩崖造像题记,是大足县宝山乡尖子山摩崖造像唐代“永徽”(650—655年)题记,此地原属普州隆康县(今安岳县)。境内最早题记,是千佛寨的唐“开元十年(722年)”和卧佛院中的“开元十一年(723年)”。现存唐、五代、两宋题记最多的有开元、天宝、乾元、大历、咸通、干符、天复、天汉、天成、广政、开宝、淳化、熙宁、绍圣、崇宁、大观、淳熙、绍熙、庆元、淳祐等。摩崖造像主要集中在岳城、通贤、龙台、石羊辖区的乡镇,呈由北向东转南的方向发展。

安岳石刻摩崖造像题材广泛,主要是佛教中显教和密教题材,其次是道教和释、道、儒三教题材。尤具特色的是以柳本尊为首的四川密宗及其相关的地方性题材。这种全国最早、最典型的中国人成佛的独特造像,在中国佛教艺术史上是重大突破。石刻取材特点是在外来文化和古典文化的基础上刻意创新和发展,其作品却没有外来文化和古典文化舶来的痕迹。石刻造像内容,几乎囊括了佛教精典题材和道教神系中所有内容以及“释、道、儒”三教合流的内容。对传统佛教中的佛、菩萨、经变等造像,模仿而不呆板,承传而富有创新,在中国石刻艺术中独树一帜。

安岳石刻有别于北方集中开大刻造大像的特点,采取以一山一壑一石为单元,或倚崖取势,大窟大像雄伟壮观;或小龛小像密如蜂房,星罗棋布在全县各地。众多的石刻单元与大规模的石刻造像,浓缩了中国石刻艺术的精华,形成了中国南方独特的宗教文化和石刻文化艺术现象。

安岳石刻采用写实和精细的雕刻手法,显得质朴而人性化。雕刻大师巧妙地运用各种雕刻技法,点面、线面、雕塑结合,完美地雕造出来的神、佛、菩萨、金刚、力士,千人千面,无一雷同;古建、花木、走兽、飞禽、社会风貌、市井风情形象逼真,是当时社会生活的艺术写真和立体表现。一改早期佛和菩萨必正襟危坐、庄严肃穆之态,将佛刻成侧身而立,拈花微笑;菩萨刻成立则侧身,和蔼可亲,坐则跷脚,姿美可敬。石刻造像的人性化、世俗化、生活化露于体表,更加直观。这种创新的雕刻艺术,将中国的石刻艺术推到了雕塑发展的顶峰。特别是北宋开窟刻成的“川密”首领“柳本尊行化图”,从内容和表现手法上,都体现了四川独特的地方特色,图文并茂,艺术地再现了柳本尊的生平、行化、成佛全过程。雕刻艺术精美,是北宋地方性、写实性、历史性独一无二的代表作。

安岳石刻具有很高的历史、研究、艺术、开发等价值。

(第一章)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第一节)卧佛院

卧佛院位于县城北25公里的八庙乡卧佛村卧佛沟。现有龛窟通编为142号(含附号17个),其中遂宁界内有8个编号。计有摩崖造像1613躯、阴刻5尊、粗坯造像6尊、龙2条、神兽22只、佛塔5座、经幢1座、唐碑2通、宋碑1通、游记诗3首、题刻23件、石刻佛经15刻,约32万字。造像刻经分布在卧佛沟呈“几”字形的南北两崖壁和金龟石坡西崖壁。

龛刻编号7、8、16、22、40、88、91—2、94、122等9个为空龛,39、41、42、56、65、75、84、87、89、92、95、96、97、98、99、100、101、102、103、104—1、2、3、105、106、107、107、111、112、113、115、117、120、121、123、125等37个为空窟。其他龛窟均有摩崖造像和石刻。

(第1号)经文窟,唐,方形平顶,高2.80米,宽2.25米,深2.10米(以下“高、宽、深”字样略)。正壁刻《妙法莲华经如来品十二》,左壁刻《妙法莲华经》,右壁刻《妙法莲华经五百弟子受记品》第七和《妙法莲华经观音普门行願品》。竖刻,楷书,字径0.015米,风化较严重。

第2号经文窟,唐,方形平顶,2.80x2.10x2.20米。正壁刻《妙法莲华经随喜功德品》第十八,左壁刻《妙法莲华经》,右壁刻《妙法莲华经妙音菩萨品》第二十四,《妙法莲华经观世音普门品》,竖刻,楷书,字径0.015米,风化较严重。

第3号“释迦涅盘图”摩崖造像窟,唐,10.00x23.00x2.00米。造像分上下两层。

下层刻释迦牟尼涅盘像,像长22米,头东脚西,背北面南,左胁侧身而卧,双手贴身平伸,头螺髻,枕一扁形莲花石枕,眉心有白毫,身着双领袈裟,内著僧祗支,腰部侧身坐一弟子,作切脉状。足部旁一站力士,高3.00米。

上层刻释迦牟尼说法图,主像释迦牟尼佛,高2.30米,结迦趺坐,右手作说法印,左手抚膝。佛两侧站立迦叶、阿难两弟子,高2.10米。其两侧造像分前后两层,前一层左右造高2.10米的七弟子,弟子之末是高2.00米的两菩萨,11尊像均只雕出上半身。后一层左右造高2.30米的天龙八部像,部众下半身被前排造像遮没。

第4号摩崖佛像龛。南宋造像,平顶长方形,0.55x1.70x0.10米。正中坐一佛像,无头,残高0.53米,左右各站二供养人像,头部均毁,残高0.40米。

第5号“善财童子五十三参”造像龛,摩崖,南宋,平顶长方形,0.55x6.90x0.08米。造像40尊。

第6号“善财童子五十三参”造像龛,摩崖,南宋,平顶长方形,0.60x6.70x0.40米。造像21尊。

第9号摩崖游记诗2首。

第一首为侍郎刘公(宋兵部侍郎刘仪凤)的《临赋旧制》。岩断起插危栏,不负篮舆酷爱闲。

/竹马旧尝穷胜概,云山今已笑苍颜。/劫灭坐阒微尘数,色相空留?壁间。/忽亿本来生灭事,晚风斜照泪澜斑。

第二首为伏睹侍郎表丈留题继原韵承直郎雍涓惶恐:重复穷岩绕曲栏,旧游访古得清闲。/摩崖百尺传遗像,蜕迹千秋不改颜。/生灭本无人我相,逍遥长对水云间。/寄堂有语溪山重,拂拭幽栖见一斑。

第10号菩萨造像龛,摩崖,南宋,方形圆弧顶,0.80x0.60x0.55米。刻坐像1尊,高0.60米。第11号菩萨造像龛,摩崖,南宋,方形圆弧顶,0.80x0.60x0.55米。刻坐像1尊,高0.60米。第12号菩萨造像龛,摩崖,南宋,方形圆弧顶,0.80x0.60x0.55米。亥ij坐像1尊,高0.60米。

第13号菩萨造像龛,摩崖,南宋,方形圆弧顶,0.75x0.60x0.50米。亥ij坐像1尊,高0.60米。

第14号“善财童子五十三参”造像龛,摩崖,南宋,0.90x4.60x1.60米。造像9尊,第15号摩崖造像龛,南宋,平顶长方形,0.70x0.65x0.30米。造像2尊,一站一坐,头部已毁。

第16号菩萨造像龛,摩崖,南宋,方形圆弧顶,3.80x2.10x1米。刻像3尊,高0.60米。

第17号题记,南宋,1.10x0.80米。内有“绍兴”年号。

第18号摩崖佛像龛,唐,方形圆弧顶,0.95x0.55x0.3米。内刻1坐佛,头已毁,残高0.95米。

第19号观音立像造像龛,摩崖,唐,方形平顶,1.80x1.90x0.6米。像高1.40米,双手残,石坏像,高1.65米。

第20号题刻,高1.40米,宽2.90米。一“卧卜”字,长1.15米,宽1.10米。

题刻:白良佑馮佃子/功文尧年昌龄老/叟唐卿淳熙五/年正月晦日同游/。

第21号摩崖造像龛,南宋,方形平顶,1.20x2.20x0.30米。造像16尊,最高0.80米,最低0.10米,损坏严重。

第23号摩崖造像龛,南宋,方形平顶,1.20x3.50x0.30米。造像21尊,最高0.40米,最低0.10米,风化严重。

第24号摩崖造像龛,南宋,方形圆弧顶,1.65x3.80x0.80米。内刻一佛1坐像,通高1.20米。

第25号佛塔龛,唐,1.80x1.20x0.30米。塔是高浮雕,高1.60米,风化严重。

第26号摩崖造像龛,唐,双层龛,内外龛均为平顶方形,外龛1.20x1.45x0.95米,内龛1.00x1.25x0.40米。内刻一佛二菩萨立像,像高0.84米,风化严重。

第27号摩崖造像龛,唐,双层龛,外龛平顶方形,0.80x0.70x0.35米,内龛方形圆弧顶,0.50x0.48x0.15米。刻释迦牟尼说法图,正中释迦牟尼坐像,通高0.40米,左右各站一弟子、一菩萨、一力士,共7躯。弟子高0.27米,菩萨高0.30米,力士高0.27米,风化严重。

第28号摩崖造像龛,唐,双层龛,外龛平顶方形,0.85x0.70x0.40米,内龛方形圆弧,0.50x0.45x0.19米。刻释迦牟尼说法图,正中释迦牟尼结迦趺坐于仰莲台上,通高0.45米,左右各站一弟子、一菩萨、一力士,共7躯。弟子、菩萨、力士高度,风化情况与27号同。

第29号经文窟,唐,平顶方形,2.20x2.10x2.50米。正壁刻《佛名经》,左壁刻《佛名经》卷二《一切经》,右壁刻《佛名经》卷四,窟口右外沿刻《般若波罗密心经》。风化较严重。

第30号摩崖造像龛,唐,方形圆弧顶,3.40x1.40x0.52米。刻释迦牟尼初转法轮像,结迦趺坐于束腰仰莲台上,双手结转法轮印,通高2.80米。背光和头光之间刻5弟子,弟子各执莲蕾一枝。

第31号摩崖造像龛,唐,双层龛,内外龛均为平顶方形,外龛2.40x2.10x0.85米,内龛1.9x72.06x0.82米。刻释迦牟尼说法图,主像已毁,残高1.10米,左右各站一·弟子、一·菩萨、一·力士,弟子高0.80米,菩萨高1米,力士高0.80米。两力士下左右各刻一只小兽。后壁刻《法华经》中记载的16王子小像坐于有茎莲台上。

内龛坛基下刻长方形框三个,框内各一坐像。龛楣刻幔帷,龛底部外壁有浮雕装饰图案。

右壁外龛楣上刻像四排,从上至下:第一排一菩萨立像,第二排坐佛一身,第三排坐佛一身,供养人两身,第四排一菩萨立像,一菩萨坐像。立像身高0.20米,坐像高0.15米。

第32号摩崖造像龛,唐,3.70x1.50x0.50米,刻弥勒佛像,两菩萨和六弟子像,风化严重。

第33号经文窟,唐,平顶方形,2.20x2.15x1.90米。正壁刻《佛说莲华经》,左壁刻《药师琉璃光佛功德本願经》,右壁刻《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灌顶随願往生十方净土经》,风化较严重。

第34号摩崖造像龛,唐,方形圆弧顶,1.50x1.40x0.30米。内刻观音、地藏、日光、月光四菩萨站像,高1.10米,风化严重。

第35号摩崖造像龛,唐,方形圆弧顶,1.25x1.10x0.15米。内刻一佛、两菩萨三站像,像高0.95米,造像风化严重。

第36号摩崖造像龛,唐,方形圆弧顶,1x0.90x0.05米,内刻一坐佛,通高0.40米,左右各刻一菩萨,高0.50米。菩萨像下左右各刻一只小兽,造像风化严重。

第37号佛塔龛,宋,1.50x0.80x0.25米。无逢塔是高浮雕,高1.40米。

第38号摩崖造像龛,南宋,平顶长方形,0.40x2.80x0.10米,龛内刻12小像,风化严重。

第43号摩崖造像龛,唐,平顶方形,0.53x0.30x0.10米。内刻一菩萨立像,无头,双手残,残像高0.45米。

第44号唐碑,高1.10米,宽0.36米,厚0.13米。碑面无字,碑上方刻双龙交尾,二龙之间有一桃形小龛,内刻一坐佛,碑面下部刻一身穿束腰长裙的女供养人像。

同类推荐
  • 中国当代电影审美批判

    中国当代电影审美批判

    本书是一部对中国当代电影思潮发展历史进行理论批评的专著,同时分析了一些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和流派,论述了它们之间必然的本质联系。
  • 国学必读

    国学必读

    《国学必读》分上下两册,上册为“文学通论”,凡收录三十七家文章四十四篇,杂记七十五则,目的是使学生“读之而古今文章之利病可以析焉”;下册为“国故概论”,凡收录二十家文章三十六篇,杂记三则,目的亦是使学生“读之而古今学术之源流于是备焉”。全书讲解深入浅出,实乃国学入门之必备。
  • 鲁迅与山西

    鲁迅与山西

    《鲁迅与山西》这个题目,对我来说,已不新鲜了。早在七十年代末,我就想好了这个题目,并且作了动手的准备。由于研究赵村理更为急迫,我改变了方向。1981年纪念鲁迅诞生一百周年,我当时在《汾水》编评论,特地开辟了一个《鲁迅与山西》的专栏,约请王瑶先生、冈夫先生、唐诃先生以及我的朋友王峻峰,分头写了文章。
  • 中国西部博物馆论坛文集(二)

    中国西部博物馆论坛文集(二)

    本书收录的论文涉及:博物馆建设与发展、博物馆管理与服务、博物馆陈列与展示、博物馆藏品鉴赏与研究、博物馆藏品征集与保护、文化遗产与保护等六个方面内容。
  • 玛雅千年预测书

    玛雅千年预测书

    玛雅文明有其自身与众不同的风格、体制、结构和发展史,它们自成一格,自足而圆满。即使仅仅是对玛雅文明作本书这样一次简单的考察,也已经有助于改善我们对我们自己和其他文化的理解。
热门推荐
  • 异世大陆

    异世大陆

    意外穿越,从此过着不一样的人生,然而,一切,都可以崛起!在异界称王称霸!
  • 九转逆神

    九转逆神

    一个平凡的赏金猎人,因为一次奇遇,获得了万古神气传承,从此逆天改命,踏上神途!手握逆天神兵,逆天而修,踏上强者巅峰,傲视天下群雄!收上古仙剑,炼身外化身,依靠不断的奇遇和苦修,成就至尊传奇!
  • 杂纂之广杂纂

    杂纂之广杂纂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月战解剑

    月战解剑

    “我们会一生一世,白头偕老”“谢谢你晴晴,我们一定会一生一世白头偕老”是谁的誓言,回响于耳,是哪里的烈火,烧毁一切,那些嘶声哭喊的是谁,垂死挣扎的又是谁,血流成河,无所归途。
  • 物怪

    物怪

    如果有地方闹鬼,有人中了邪,你会躲的远远的,可有的人挤破头都想去那。如果有一棵妖树,路过那里的人都奇怪的消失了,你或许很好奇,可绝不会冒然去那,又很想从别人那里打听它的消息。那个“别人”,就是这两个道士。两个道士,一个为了赚钱,一个为了自己的修行:探寻“怪”的真相,即是他这道门的修行。“世间的事并非表面看上去那样。”修行的道士常这么说。“要是红运当头、阖家美满的,您走您的路,贫道管不着;要是常年惊悸、恶梦缠身、空屋有人言、无风门自开、老人迷糊尿频、小孩爱哭打人、老鼠娶亲黄鼠狼拜年、夜里屋顶飞瓦片墙头有人哭、诸事不顺邻里不安的,都过来听贫道一言。”爱赚钱的道士常这么说。家里出怪事了?快找他们吧。
  • 民女风草

    民女风草

    他是王爷,她是平民,小时候的一场,纠葛注定长大了……
  • 长城军魂

    长城军魂

    二十九军,一个光荣而响亮的番号,流传着一个个令人热血沸腾的英雄事迹。雪亮的大刀是二十九军的骄傲,令倭寇闻风丧胆!抗日经典歌曲《大刀进行曲》也由此诞生。喜峰口,是二十九军的大刀开始扬威的地方,再到后来的一系列会战中,英雄们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国门的尊严!使得二十九军的精神演绎成了长城的精神!凝聚成了“长城军魂”……(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实属巧合。)
  • 瓦罗兰群英传

    瓦罗兰群英传

    安静祥和的艾欧尼亚逐渐被硝烟弥漫,诺克萨斯战争机器究竟为谁而战,强大和平的德玛西亚暗流涌动,祖安和皮城的魔能科技竞赛,弗雷尔卓德寒冰三姐妹的恩怨情仇,虚空来客的阴谋由谁揭开,与世隔绝的约德尔人将面临怎样的抉择,第一次符文战争留下的传承,第二次符文战争铭记的伤痕,将会把瓦罗兰大陆带往何处?无穿越,无YY,最严格的考据,最正统的历史,如果你想了解瓦罗兰大陆真正的历史,不容错过!本书处于初级阶段,没有粉丝群,没有书友会,如果你有什么话想对作者说的话,可以直接加我QQ:464538566拜谢!
  • 最强弃少之龙游都市

    最强弃少之龙游都市

    他是华夏超级第一家族轩辕世家的弃子,他是黑暗世界禁忌中的禁忌-禁忌之神龙魂,他也是浩瀚星辰的主宰者-混沌执掌者。
  • 覆天盖世

    覆天盖世

    陆辰,天生的废材,在家族受尽讥言屈辱,偶然间发现一滴血,从此逆天改命,走上传奇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