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75900000158

第158章 人物(1)

(第一章)人物传略

秦季槱

秦季槱(约1161—1238),字父宏,普州安岳人,宋绍熙四年(1193)进士。历任南宋朝廷工部郎中,秘书省秘书少监(从五品),国史院编修、实录院检讨。与魏了翁等为国家大考“考试官”。曾两次任潼川府(今四川三台)知府和出任巴州(今四川巴中)知州,后人显谟阁供职。嘉熙二年(1238)在临安府辞世。

据《潼川府志》记载:秦季槱了解民事,关心民情,大力发展农业和多种经济,利用涪江发展航运,倡导大修水利,开发矿产,所辖州县,筑堤修堰很有成效。仅鄞县就开凿盐井34口,鄞江河上所修的核桃坝堤堰遗址至今犹存。

秦季槱与魏了翁、许奕、真德秀、洪咨夔、李曾伯、乔行简、崔与之、李刘等南宋忠臣良相是挚友。交往的多是学养深厚,主张抗金、抗蒙的正直忠良之士。秦季槱三次京官外放,四次还朝履职和擢升,是一位学识渊博,政声亦佳的正直官员。南宋名将李曾伯赋诗赞颂秦季槱:“岷蜀儒英,蓬瀛人物。”

秦季槱出生书香门第,父为南宋举人,官至团练使,政声颇佳。其子秦九韶,字道古,嘉定元年(1208年)三月生于普州安岳天庆观街“秦苑斋”。绍定五年(1232年)进士,历任朝廷国史院校正、鄞县、蕲州、和州、建康、琼州、梅州等地县尉、通判、知州、沿江制置司参议官等职。他精通数学、天文、星象、音律、历法、营造、骈俪、诗词、游戏、毬马、弓剑等,所著《数书九章》达到中国古代数学的顶峰,在世界数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他创立的“大衍总数术”和“正负开方术”,世称“中国剩余定理”和“秦九韶程序”,其程序可转化为算法语言,用计算机来实现,早西方“霍纳法”572年,被誉为中世纪数学泰斗。

秦九韶恪守传统道德恕道,体察民间疾苦,反对横征暴敛,主张施仁政。南宋朝廷腐败与国难当头之际,不避世免祸,以知识服务社会,推进抗金、抗蒙,受吴潜冤案株连,贾似道、刘克庄、周密的诬陷之词,铸成奇冤。19世纪后,数学史家焦循、陆心源、郭书春等,据史辩诬,始得还真。2007年10月,近百名中外学者汇聚安岳,隆重纪念秦九韶越年诞辰800年,缅怀他对世界数学发展的杰出贡献。

周国颐

周国颐(1820—1900),字吉卿,清道光庚子(1840年)二甲进士,著名书法家,画家,名中医,安岳中医人才奠基人。

周国颐生于圆坝场(今元坝镇)。青年时研修名家书法,字迹与刘墉相国体近似,书法家何绍基称赞他为“书家第二人”。与状元、御医姚秋农为好友。姚精通《易》学和医学,双方互学,深得姚医术秘传。姚推荐周在朝廷太医院任誊录和御医。1860年,周国颐出任山西徐沟县(今清徐县)县令。他爱民如子、为官清廉、务实公正、生活俭朴,士民捐资赠送“一片婆心”巨匾挂于公堂,赞誉周公美德。周国颐勤政之余,常为士民治病,处方不取分文,广积公德,名播晋中。山西宪台白褒其为“此山西循吏,宦囊不名一文,可令为多士。”

1868年,周国颐辞官回蜀,在成都潜溪书院任主讲。几年后回故乡挂牌行医,并开办杏林书院,育出众多中医人才。门徒周即生、徒孙刘赞君等,名盖蜀中,深受民众拥戴。

周国颐推崇《内经》、《伤寒论》等经典,把《易》经八卦原理,用以解释张仲景“六经”原理,发先贤之未发,独具见解。他注重脉学,讲求实效,尤重“五行”生克制化原理,著有《医理用神》授受心法传世。1998年,杨启富等将《医理用神》整理出版,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邓明仲题词称赞:“九代相传回春术,一部济世活人书”。

谢世珍

谢世珍(1862—1918),字神,男,安岳人。20岁中解元,甲午科(1894年)进士,善书法,尤以小楷见长。曾任云南省元谋、陆良、武定、罗茨等县县令。他为官清正廉洁、仁慈爱民、受民拥戴。为官30余年为民操劳成疾,遂辞官返乡休养。安岳县政府多次请他出任安岳中学校长,推托不过,同意带病上任。但终因身体不适,3个月后告假回到解元楼(已拆,现县政府对门)养病。不久病情加重,治疗无效辞世。

禅庄

禅庄(1871—1991),俗名李海静,生于通贤场(今通贤镇)蔡家坝,幼时随父母迁邛崃县高桥(今高埂镇)读私塾。他精通四书五经,聪慧过人,善书法,工诗文。12岁到峨眉山万佛顶,拜性空法师学佛受戒,法名禅庄。18岁时,性空荐送他到云南鸡足山深造,拜虚云法师为师,精研佛学。五年后返万佛顶同性空一道,苦修梵林。后同恩师赴缅旬、泰国诵经朝佛,弘法利生;去印度、尼泊尔瞻仰佛祖圣地;到日本参访、交流,推动中日佛教友好往来。回国后,先后在浙江、宁波、安徽、南京、扬州等地参拜高僧,研习佛法。1939年回川欲返峨眉山未遂。1942年回安岳定居偏岩(今偏岩乡)岩剑坪讲经说法,广结善缘,皈依佛法者上千人。时县长方劲益亦皈依禅庄门下。1945年,禅庄在县城主持超度抗日阵亡将士,深受民众赞许。1947年被选为中国佛教会安岳支会会长。

新中国成立后,禅庄勤耕苦修、严守佛法、定心不乱、追求正觉。著有偈语一千多首,《释迦谱》长达千句。另著有《皈敬颂》、《无常颂》、《劝素食》、《祭母文》等偈语数十篇,表达他爱国、爱教、爱民,“禅净双修”,追求正觉的思想和终生夙愿。“文化大革命”中,因评说林彪被批斗、判无期徒刑。1981年获平反昭雪。1985年114岁高龄,仍兼任金刚洞寺、大林寺、千佛寺等名誉住持,奔走于各寺庙广传佛法。

1991年农历12月12日禅庄在金刚洞逝世。金刚洞寺建肉身塔葬之。

彭老道

彭老道,(1880—1984),原名李真果,著名道士,道号不虚子,中草药医家。生于观音场(今护建乡)。6岁时,父病故,田产被豪强霸占,母陈氏携子女,离乡乞讨为生。在彭家场(今云峰场)遇彭子瑜,同情其遭遇,助打赢官司,争回祖传田产。陈氏感恩,将6岁真果过继给彭作养子,改名彭雷风、号廷龙(新中国成立后改名彭泽丰)。在彭家受传统家教熏染,立定济世志向。15岁时,外出拜师专习武术。22岁加人义和团,后参加辛亥革命。1909年人遂宁道观修行,去渠县云阳拜高道王复阳为师,得道家真传,并阅读道家大量典籍。三年后,随师去成都二仙庵深造,研读《道藏》等道教经典和医药学经典。1927年正式受戒,号不虚子。此后30余年去全国名山大川参拜名师高道,研修道学、切磋武术、深究内丹、广传医药,成为道家中知识渊博、道德深厚的著名道长。

彭老道力倡三教融合、医道同运思想,遗诗中有“儒佛道也同开化,鲁语周风遍地救”名句。他尊崇张三丰的剑法、剑术和气功,参加成都“金章擂台赛”比武,获第一名。1932年回云峰,建“皇经楼”诵经布道、劝善济世、治病救人、广结善缘。他善用中草药奇方治病,尤以后来传给薛永新专治妇科病的“洁尔阴”秘方最为特效。

“文化大革命”中受到迫害,1978年得以平反昭雪。1984年10月30日,在重庆中梁山煤矿田坝双村辞世,享年104岁。

汤选卿

汤选卿(1885—1958),字鸿举,城北乡汤家湾人,知府汤绍恩第七世孙。20岁时拜名中医彭志元为师,30岁在重庆著名中医王旭村门下深造。后在县城上府街设羽仪堂挂牌行医。他医道严谨、辨症准确、施治精当,用药处方一丝不苟,每剂不超过八味,故人称“汤八味”。他善治疑难杂症,屡起沉疴,加之他诊病准、用药精、花钱少、疗效好,向其求医者甚众。每年药王会,他召集全县中医代表聚会县城药王庙(今北门口超市处),交流中医医术经验。有著述《小儿疑难症辨析》、《中医临症实录》传世。其门徒李仲权、蒋逢源、汤敬伯等皆为中医名家。

汤选卿与李宏模、李仲权等自筹资金,在兴隆街建立安岳县中医联合诊所。1956年,任中医医院中医内科主任时,捐献大洋200个,支持建中医院。帮助开办全县中医培训班,任内科教师,传授医技,培养了大批中医人才。曾被选为县中医师公会理事长、县卫生工作者协会委员、政协第一届委员。

1958年农历6月初2日,突患脑溢血,抢救无效辞世。

蒋廉三

蒋廉三(1885—1921),名德元,男,清流乡人。1903年考人潼川府中学堂,1908年考人四川高等学堂(今四川大学),1911年毕业被省总督派往叙永县为官,其祖父认为“一代官,九代牛”,辞不就。又派为酉阳县令,仍不就,遂往重庆府中学堂任教,讲授史地两科。1912年,参加“中华革命党”,剪发反清、反袁世凯窃国。1914年北上反袁,途经三峡船覆,幸免于难,去潼川府中学堂任教。1916年寒假,回家乡经射洪泰和镇咯血病发。病稍愈,赴安岳县立中学任教。1920年,任安岳中学校长,以“勤”(精勤学业)、“弘”(远大理想)、“信”(坚定信念)、“公”(公忠体国)四字为校训。由安岳名宿康与先手书悬挂于校内大厅。安中历届学生秉承教诲,学风严谨,成绩斐然。

雷晓晖

雷晓晖(1905—2005),中共五大代表。原名雷兴政、雷志烈,安岳县城人。1920年就读于成都省立一女子师范校,1922年6月,参与组织全川学生联合来争取教育经费独立的罢课、游行、请愿。同时参加李开灼(李硕勋)、欧阳本义(阳翰笙)联系的一女师同学自治会。全川师生起而响应,斗争获胜,但雷晓晖、李硕勋、阳翰笙却被学校开除。雷晓晖被迫到重庆二女师上学,在校期间受肖楚女老师影响,积极参加学生运动,进行反帝、反封建等斗争。1925年3月,童庸生、雷晓晖等10名代表到北京参加了孙中山、李大钊在北京召开的国民促成会全国代表大会。后应李硕勋之邀进人上海大学社会学系学习。在共产党人王右木、童庸生领导下成为一名较早的革命者。10月,经李硕勋、阳翰笙介绍加人共产主义青年团,12月,由青年团员转为中共党员。1927年,雷晓晖在汉口从事妇女运动,组织妇女开展反帝、反封建斗争。同年,她和聂荣臻等被湖北选区选为代表,出席了中共五大代表会。

1928年1月,雷晓晖回四川组建潼南县双江镇党支部,并组织策划四川军阀广汉兵变。“五卅”惨案后,雷晓晖参与营救工人领袖刘华未果。此后,辗转于重庆、广汉、广安等地,在白色恐怖中与反动势力作不屈不挠斗争。1932年身份暴露,面对敌人追捕,四处转移,以教书作掩护,从事革命活动。抗日战争爆发后,她组织领导师生进行“抗日救国”宣传,组织募捐等。1946年,她在广安重建党组织。后担任学生运动、妇女运动领导工作至解放。

1949年12月,雷晓晖调任广安县城关区第一完小校长,后在广安师范、广安中学任教,曾任广安两届人民代表,南充市政协常委。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调至南充市火花第一完小任教。1964年“四清”运动将其“清洗回家”。粉碎“四人帮”后,经聂荣臻、阳翰笙及其各有关方面证实,落实了政策,享受地专级离休干部政治待遇。

姚鉴民

姚鉴民(1908—1999),名家鉴,号澹园,晚号旭照堂老人,高升乡姚家坝人。1932年,毕业于国立四四川大学学艺术系,先后任教于峨嵋中学、乐至中学、安岳简易师范、安岳女子中学、安岳寿华中学、安岳中学,讲授美术、音乐、制图、刺绣、木工等课程。1960年调安岳文工团,从事舞美、道具和服装制作。

姚鉴民以国画名世,工仕女、花鸟画,有“姚美人”、“姚牡丹”之称。亦擅画虎,酷似张善子。书法学郑板桥,苍劲有奇气。晚年嗜诗词,印有《姚鉴民诗词选》行世。此外精工艺、装裱。

郑帮新

郑帮新(1911—1934年),字继贤,高升乡人。1928年,经邓雍介绍加人中国共产党。在高升乡发展党、团员,协助邓雍建立高升党支部。邓雍离开高升后,郑接任党支部书记。到群众中宣传反军阀、反封建,鼓励抗捐、抗粮、闹革命。1933年,率4名党员到县城张贴“打倒军阀,拥护红军”等标语。不久,遂安县委领导农民暴动,郑等积极筹划组织,发展游击队员,争取团练,筹备武器弹药,做军阀部队中任职亲友策反工作。因叛徒告密,暴动流产,邓雍、何子瞻等地下党员英勇就义。郑帮新冒着生命危险,联络未暴露党团员保存组织,隐蔽斗争,为牺牲的同志报仇。1934年5月,郑帮新在龙台金银垭清明寺召开党员紧急行动会议。当地一赌棍向龙台团练告密,团练包围清明寺。郑帮新组织突围,多数同志安全转移,他腿被打断而被捕。团练大队长唐际虞对他威胁利诱,不为所动。唐即连夜将他送至县民国政府报功请赏。郑伤口流血不止,最终献出宝贵生命。解放后,省政府追认郑帮新为革命烈士。

多振声

多振声(1913—2001),男,汉族,河北省阜城县人。1943年3月参加革命,曾任解放军连长、政治指导员等职,1949年随部队南下人川。1950年4月后,任筠连县税务局副局长,简阳县税务局局长,内江专署建设科副科长、科长,资中县委副书记。1964年4月后,历任中共安岳县委常委、副书记、书记,政协第三届、第四届主席。1966年7月后,任内江地区农林领导小组副组长、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等职。1982年11月离休。2001年1月23日,逝于河北阜城县城关镇。

多振声在安岳期间,积极推进农村经济发展,贯彻农业“八字宪法”,改造低产田,领导积肥运动,改革林权管理,大搞植树造林,落实农业生产计划,开展比、学、赶、帮、超。组织全县机关、学校、厂矿干部职工及社会各界出钱出力疏浚岳阳河。1965年底至1966年6月,安岳大旱,他动员干部群众抗旱救灾夺丰收,指导农村生产,关心群众疾苦。

黄世辅

黄世辅(1915—1997),男,安岳人。1941年毕业于国立同济大学电机系,留任大学助教。后在天津电工厂、重庆电工厂、一机部西南办事处、哈尔滨量具刃具厂工作。后任主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总机械师,是哈尔滨市政协常委、全国机械工程学会润滑材料学委员、哈尔滨市机械摩擦学会理事、机械工程学会理事。

黄世辅学识渊博,精通多国语言、文字。翻译出英、德、俄等多种外文文献。撰写有《机械润滑手册》,参与编写《机修手册》等书,著述80余万字。

王永梭

王永梭(1915—1990),男,龙台场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文艺、戏剧名家。中国戏曲家协会、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省第五、六届政协委员,省文联顾问,省文化厅艺术委员会委员,省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理事,中国民主同盟盟员。

同类推荐
  • 嫁衣余香录——编辑文化学研究

    嫁衣余香录——编辑文化学研究

    本书主要讲述了编辑出版业方面的内容,以期更好的让读者了解出版方面的文化。
  • 宁夏文化的纵与横刍议

    宁夏文化的纵与横刍议

    本书论述了推动宁夏文化建设的方向和措施、科学方法以及如何促进宁夏文化建设跨越性的发展,体现了宁夏文化建设方面的自觉性与主动性,对宁夏文化建设具有很强的指导性。
  • 中国的风俗

    中国的风俗

    风俗,是一个迷人的世界。中国风俗是这个迷人世界的一朵奇范,它是中国文引史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中国地方民间传统文化的宝贵立产,它以其独具特色的风姿、风貌和风采展现在人们面前形成一个色彩斑润的世界。
  • 红色文丛-体验红色旅游(四)

    红色文丛-体验红色旅游(四)

    毛泽东同志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位于广州市中山四路42号。这座红墙绿瓦、古朴庄重的古老建筑,建于明代洪武年间,至今已有600余年历史。它原为孔庙,后改为番禺学宫,占地面积63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100平方米。
  • 古代阵法

    古代阵法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热门推荐
  • 蕅益三颂

    蕅益三颂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五行修仙记

    五行修仙记

    一个山村的小子,一个五行灵根的少年,看他如何走出山村,在偶然得到一本五行修炼法诀,于是他开始在变幻莫测的修真界闯出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且看他如何笑傲修真界?仙也?梦也?这是一个山村小子的修真梦。
  • 王俊凯,再见如初

    王俊凯,再见如初

    记忆里,总是会有那个少年的影子。好像他的一颦一笑烙印在了自己的心间,永远都不会消失了。少年真的很美好,但是自己与他之间的距离真的感觉好遥远。我的喜欢会有回应吗?时间会告诉我答案吧。
  • 无聊斋趣事

    无聊斋趣事

    广寒宫玉兔下凡时与昆仑派天才道士的后代子孙,古玩店的小职员,在买卖古董文玩时不断与各种妖魔鬼怪接触,帮助他们在现代社会里学会做人的故事
  • 男神的贴身跟班

    男神的贴身跟班

    身怀绝技的诗小雨下山执行一项特殊任务保护男神,他是大明星是学校的校草集万千宠爱于一身,而她只不过是一个穷丫头,本不该产生交集的两人却因为婚约走到一起。男神:今晚先搞定她省得她烦人!诗小雨:将他带到床边已经达成又是一万到手!
  • 残梦破晓

    残梦破晓

    青春当头照,岁月催人老,往事乘风去,残梦已破晓,情感的天空,等不到岁月的荡涤,在那茫然的天地间,不知道是梦的飘渺还是现实的残酷,男男女女,说不清,道不明,回首间不再是过去的尘烟。
  • 左手牧神

    左手牧神

    身虽残,志犹在用残缺之体,演绎一段完美,用剩余左手,舞出一段传说,只待有朝一日洗去一身铅华,归田卸甲,陪你看漫天雪花......
  • 花心悍妻

    花心悍妻

    她不过为了逃婚借他的种,生个孩子罢了,怎么才走进鸭店就被糊里糊涂的关进大牢,刚刚还是鸭子的174号居然变身府尹?半夜提审,俩个人滚上床,一夜春宵桃花点点,到底谁欺负了谁?莫名其妙成了他夫人他居然出轨?好,老娘不奉陪了!
  • 绝对不要变丧尸!

    绝对不要变丧尸!

    ??(??ω???)于石的异能很牛逼??(??ω???)于石的武器很牛逼??(??ω???)于石的个性很牛逼(???╰╯???)看吧我果然是亲妈于石“呵呵,亲妈?亲妈怎么不让我做攻?”崔清影“你敢让他做攻试试!来老婆咱不理他。”阳舟泉“老婆抱抱~”于石“滚!”崔清影“呦~还这么精神,看来是我昨晚不够努力了~今晚再接再厉~”阳舟泉“老婆摸摸头不生气了哈~啊不对,今天晚上轮到我了白痴清影!”于石“……突然好想弄死这两个怎么办……”(??ω??)?主受1V2,异能出没
  • TFBOYS少年你可曾听说

    TFBOYS少年你可曾听说

    这小说纯属虚构的,请务必当真。这是关于TFBOYS的小说,他们和三位美得像仙女的女孩相遇后,共同度过了甜蜜又心痛的时光,最后,这份感情并不是完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