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75900000021

第21章 农村

(第一章)农村布局

(第一节)民居布局

安岳农村居民多依山傍水而居,修建住宅一般都请阴阳先生择地基、看风水考察山川地理环境,宅址以“后有靠山,前有水源”为最佳,寻求山水环抱的风水宝地。

农村民居也因时世不同而变迁。新中国成立前农民有房居者少,大多租住地主房屋,加之时有匪患发生,故多以群居。一个姓氏,一个家族合住柏木穿斗式屋架的大院子,少许特穷农民或居山中岩框(即岩洞),或在山边搭茅屋而居。1950年初,多数农民分得地主的房屋居住,仍多以大院落集中居聚,散居单家独居者少。此格局延续到70年代末或80年代初。这期间,多数农户拆去大院子的房屋,搬到离自家承包地近的山边或河坝择基修建居所。仍多为木料穿斗式屋架,多以石壁或泥墙为主,屋顶盖瓦。也有部分建草房居住。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对农民的限制放松,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部分农民外出打工挣钱。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务工农民开始回乡修建砖房洋楼,有的搬进场镇修建房屋居住。90年代末期以后,全县民居发生极大变化。小场镇建设和城市建设步伐加快,部分外出打工和经商办企业的农民有钱后,离开农村住进场镇或县城。随着交通运输的发展,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小康新村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农民建房多转向公路沿线,且由过去的单家独户散居向社、村集中建房居住发展。建造房屋一般都是砖混楼房或别墅式楼群。同时,沼气、自来水、电和通信、电视网络同步配套。农村宅址选择的风水观念淡化,经济考量更多,旧时安岳农村民居深厚的农耕文化烙印渐少。

(第二节)自然村布局

县境内的自然村多数都因山脉、水域走势等形成的山湾沟谷、河坝而成。有的一个山湾,一个山沟,一个河坝就是一个自然村。自然村则以山湾、河坝或以宗族姓氏或宗族祠堂而命名。如李家湾、藕田坝、谢家坝、张家祠堂等。有的是以相连的几条沟、坝而形成一个自然村,而有的河坝较大,也有一个坝因宗族、姓氏或地势的不同而形成几个自然村的。自然村与宗族姓氏虽然关系密切,但同宗、同姓的很少。主要是新中国成立后打土豪,分田地和以后合作化、人民公社,修建水库移民搬迁,使不少宗族大院、同姓沟坎迁进了多外姓农户。

(第二章)农村道路

(第一节)乡村道路

一、村道

1985年县境内有机耕道658.3公里。1986—1999年,随着交通运输的发展,采取民桥民路建设补助,民工建勤和一事一议等办法,由村、社组织新建机耕路2200余公里。2001年全国第2次公路普查,将路基宽4.5米,路面宽3.5米的机耕道纳人村道统计范围,全县共有村道2556.48公里。村道虽能通行汽车,但绝大部分晴通雨阻。2002年,省、市每公里补助2000元,其余由村、社投劳筹资,改造村道126公里。2003—2005年,交通部和省交通厅实施村道通达工程,将村道纳人农村公路建设范围,每公里补助2万元,全县改建、新建村道379.4公里。到2005年11月,全县有村道1 381条、2940.45公里。其中建成水泥砼路面的7条11.06公里。村道最长的是龙台镇龙龙路14.11公里(经花果村、石壁村、玉池村至双岗村),最短的是两板桥镇东堰村小新路0.14公里。最宽的是文化镇枣塘村渣石路,路基宽7米,路面宽5米。最窄的是文化镇燕桥村燕桥路,天林镇李子村李子路,南彬村南田路,路宽1米且无路面。

二、村间道路

(一)靠国、省、县道的村全县紧靠国、省、县道的村,其村间道路按照通村公路的形成和质量、技术标准,与国、省、县道连接通村。偏远的村与村之间,是一个村或几个村的道路相连接。

(二)未通村级公路的村主要是以石板大道,土路大道,历史形成的田间道路连接。

(第二节)庭院小道

一、一般庭院小道

全县庭院小道的质量不高,依山就势多,弯道多,林间道路多,一般都是土路,且坑洼不平。

院坝小道属农民自建,没有统一规范。有的院坝小道连接通村公路,路面宽在3~4米之间,购有农用车辆的农户,在通院道路上建有错车道。有的借用田间作业道、田埂、土埂直通院坝。一般通院小道宽0.8~1.5米。

二、文明新村的小道

2005年,全县开展以文明新村建设为标志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后,对农村庭院小道建设制定了技术标准,要求路面宽1~1.2米,混凝土路面,厚度为6~8厘米。由农民自建,国家每公里补助1万元。到同年底,全县建农村庭院小道240公里。

三、院坝与小道

小道与院坝连接是丘陵民居的显著特点。院坝的类型或混凝土院坝或石板院坝或土院坝。院坝面积一般在10~50平方米之间。院坝与小道相连接。

(第三节)田间作业道

一、规范的田间作业道

主要用于耕作、运输、收获、抛秧、插秧、开沟播撒等农业机械的运行,提高农业机械化作业程度。其技术要求是路基宽不低于3米,路面宽度不低于2.5米,水沟宽度不低于0.3米,深度不低于0.3米,以泥结碎石路面为主。到2005年底,全县在进行了国土整治的乡镇规划田间作业道,设计里程28.6公里。

二、坡地作业道

路宽0.3~1米不等,一般宽度为0.6米左右,窄的0.2~0.3米,农民称为“羊肠小道”。上坡下坎处,设有方便上下的梯步,有的用条石建成,有的用石板铺成,有的依照地势,挖掘成梯步。

三、水田作业道

水田作业道要宽于坡地作业道,一般在0.3~3米之间。1米左右的作业道一般用于耕作、施肥、收获使用,3米以上的作业道常见于山平塘的坎埂。

(第三章)农村运输

(第一节)运输工具

一、机械运输工具

1986年,全县有各型拖拉机849台,7797千瓦,以个体经营为主。农用三轮车(又称变形拖拉机)、拖拉机(含液压式自卸方向盘拖拉机)投人农村运输市场。随着农村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和农民收人的增加,机械运输不断发展。2005年,全县拥有各型拖拉机2255台,5.07万千瓦。其中运输型拖拉机1418台,3.92万千瓦;小方拖548台,8532千瓦;农用三轮车198台,2772千瓦。小功率的手扶式拖拉机仅剩9台,其余已逐步退出农村运输市场。机械运输工具成为农村运输的主要工具。

二、半机械运输工具

全县有架车(俗称板板车)和独轮车两种主要半机械运输工具。1985年后,架车结构改进,由以前的木制结构改为铁制车架,车轮由橡胶改为充气带,使用更轻便。1985年末,全县架车仅有15辆。随着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和短途运输的发展有较大增加。2005年,全县架车1800多辆,独轮车600多辆。

三、人畜力运输工具

扁担、箩筐、背篼、粪桶、抬杠、千担等家庭使用的运输工具,主要用于田间作业和赶集少量物资的运输。在交通不便较偏远的李家、忠义、护建、护龙、白塔寺、两板桥等乡镇,有少量“马帮”,以驴、骡、马从事畜力运输。

(第二节)运输方式

一、机械运输

1985年以后,全县农村的大宗运输皆以拖拉机、农用汽车、农用三轮车为主。以上运输车辆以其载重量、车速、成本低于一般载重汽车又高于一般拖拉机的优势逐步进人农村运输市场。以农民个体经营形式,主要承运县外、县内区乡(镇)间的农业生产资料、建筑材料、农副产品、生活资料等物资,成为农村运输的主要工具。随着全县农村公路建设快速发展,短途物资转运量加大,小型方向盘拖拉机迅速发展,成为转运土石、砖瓦、水泥、河沙等建筑材料的主要工具。个体经营的农用三轮车具轻便、灵活、载重量小等优势,主要承运乡村、社间和农民赶集小批量物资,颇受农户欢迎。凡是有公路的地方,都有不同的机械运输工具作业,机械运输承担农村生产生活资料、农副产品80%的运输量。

二、半机械运输

1985年前,使用架车和独轮车的较少。80年代中期以后,农村建房量增加,农民生活水平提高,日常生产生活物资的需求量增多,以及村社道路建设的发展,架车、独轮车逐步发展,成为机动车不能通行路段小批量物资转运的工具。

三、人畜力运输

人力运输以人肩挑、背托、两人或两人以上抬的方式运输。1990年前,在交通不便的村社,农民以肩挑的方式送公粮或运送生产、生活物资。90年代以后,随着农村公路建设的发展,粮食、物流体制改革以及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基本再无人力长途担运物资。仅有田间劳作和赶集,石料开采等的短途作业才采用担、背、抬的方式进行搬运。畜力运输主要以马、骡为运输工具,在运输机动车不能通行路段运送肥料、粮食、种子、日常生活用品等采用,均是个体经营,量小分散。

(第三节)运输效益

农用汽车、农用三轮车、运输型拖拉机,在农村实行个体经营,运输价格由经营者与业主洽谈。单车年收人可达6万元,除去油料、维修、养路、运管、保险费及杂支外可获毛利2万元左右。小型方向盘拖拉机1985年前主要短途承运农村生产、生活资料。单车年收人可达1.8万元,除去成本,毛利可达8000元。农用三轮车单车年收人可达1.2万元,毛利约4000元。

架车主要是自用或短途临时经营性搬运少量物资,收益较小。独轮车基本上是自用或互助性短途运转物资,不属于经营性,畜力运输虽属经营性,但量小、分散,收益不高。人力运输属家庭田间作业,或农户间换工。半机械运输和人畜力运输主要是减轻劳动强度,方便生产生活。

(第四章)新农村建设

(第一节)小康村建设

1995年,县委、县政府开始启动农村小康村建设,提出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科技为动力,发展“两高一优”(高产、优质、高效益)农业,加快农村两个文明建设。要求在2000年前将75%的村建成农民物质生活比较丰裕、精神生活比较充实、居住环境改善、健康水平提高、公益事业发展、社会治安良好的农村小康村。年底,经市委、市政府验收,良种场关新村、龙台镇马头村、岳阳镇解放村达到小康村标准。1997年全县累计有437个村达到小康标准,1998年建成89个小康村,1999年建成99个小康村。2005年全县累计有小康村625个、小康乡镇13个。

(第二节)文明新村建设

2003年县委、县政府为加快农村住房建设,决定2003—2005年新建改扩建农村住房5万户。在国道319、省道216沿线首批建12个农村居民小区示范点和5个文明新村示范点。给予农业综合开发、以工代赈、救灾、优抚、红层找水、生猪家园、农村能源建设、农村道路建设等项目配套,统筹安排等项目的政策、资金扶持。

各示范村均修筑通村、通社、通户的硬化道路。住房按建设部门的规划设计进行修建,因地制宜、一片一景,各村都有一项优势产业。2003年9月龙台镇大桥村、石桥铺镇烽火村开始建设。2004年岳阳镇船形村、石桥铺镇烽火村、城北乡陶海村、通贤镇四方村、鸳大镇五凤村、人和乡三学村、龙台镇大桥村、毛家镇燕坡村、岳新乡沙水村、永丨顺镇玉康村、镇子镇治水村、周礼镇田坝村、兴隆镇小东村13个文明新村建设启动。2005年冬又启动建设岳阳镇水观村等6个文明新村。农业综合开发项目随之启动。五凤村发展优质桃,水观村建桑园、柠檬园,船形村发展枇杷、柠檬,易红村发展养殖业,陶海村建千亩柠檬标准化示范园。石桥铺镇烽火村是文明新村示范村典型。率先以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示范和项目建设为支撑,利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对耕地进行改造。新建蓄水池40口,山平塘14口,提灌站一座,择瞿渠8000米,对0.87公顷囤水田筑了护埂,改善了耕地排灌条件。引进德盛、正邦等业主建柠檬科技示范园116.67公顷,养猪家园28户,稻鱼工程8公顷,办起农家乐5户。2005年建新房42户,美化改建农房120户,由建设部门按照地势设计,每户一院,依山傍水、星罗棋布,相对集中,房屋外墙进行了装饰,房前屋后都植树栽花进行了美化。家家户户通电,有电视、电话。基本上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生态改善、治安良好的目标。

(第三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005年,县委、县政府决定以文明新村建设为突破口,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围绕“发展新产业,建设新民居,创建新机制,培养新农民,塑造新风貌,建好新班子”六个重点开展创建工作。年底,首批启动30个村的创建工作。

(第五章)农村民主政治建设

(第一节)村党支部委员会

1986年,全县有中国共产党村党支部委员会(简称村党支部)937个,党员2.35万人。各村党支部组织党员开展党员“三带”带“三户”、“红旗村”、“小康示范村”、“小康示范户”、“党员先锋工程”、“五好”村党支部、“文明新村”建设活动,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村党支部在抓好自身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的同时,负责村级组织、合作社和村办企业干部的教育,培养、选拔、推荐和监督,领导村民委员会、村合作经济组织、共青团、妇女、民兵等组织,支持、帮助他们依照法律和各自的章程独立负责地开展工作。1990年县委整顿全县84个后进村党支部,村党支部班子结构有所改善,村委、群团组织的领导力量得到加强。此后,对村党支部的整顿形成制度,每年进行一次。2002年,龙台镇玉池村基层组织建设实现由乱到治的情况,受到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和省委书记周永康的重视,并作出重要批示。中央电视台及时派出人员到现场采访。同年6月22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玉池村的故事》,专题报道该村干部作风转变、干群关系明显好转的事迹。2005年,全县共有村党支部927个,党员2.93万人。农村党支部建设紧紧围绕全县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把文明新村建设、丘陵农村党建综合示范带建设结合起来,以助农增收为目标,实现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有机对接作为主要内容,制订出开展活动的规则。

同类推荐
  • 图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学在民间

    图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学在民间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联系民族情感的纽带和维系国家统一的基础。
  • 金文与青铜时代

    金文与青铜时代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纪信故里

    纪信故里

    辉煌西充,忠义之城,将相故里,人杰地灵。扶龙纪信,紫崖王云,育恐育鞫(生于恐惧困穷之际),炳炳麟麟(光明刚直)。四位宰辅(赵彦昭、何金、何贱、徐恺),八大将军(纪信、谯登、侯瑱、王霁、马骧、袁谏、李乾德、徐占彪),百一进士,百六举人。名垂青史,雁塔题名,丰功伟业,震古烁今。
  • 中华民俗文化中华禁忌

    中华民俗文化中华禁忌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中国民俗,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它是一种创造于民间又传承于民间的世代相习的思想和行为的传承性事像。它以有规律的活动约束人们的行为和意识,这种约束力来自习惯势力、传袭力量和心理信仰。这是一个神秘的、个别的、直接的、功利的、保守的、多样的、复合的、无权威的、无系统的、迷乱的世界:治学者从中窥见智慧的闪光;
  • 多少风物烟雨中——北京的古迹与风俗

    多少风物烟雨中——北京的古迹与风俗

    本书作者用兼具理性和诗意的笔触,淡淡地向人们诉说着老北京的古迹和风俗以及那些逐渐远去的故事。
热门推荐
  • 尸祖的男宠

    尸祖的男宠

    她为他毁天灭地,他为她袖手江山,可有一天,他却发现,她居然是只僵尸,还是僵尸始祖!尼玛,原来他一直在和僵尸滚床单?那,还要不要继续?原以为他是她的主人,孰不知他早已沦为她的宠物,一只僵尸的男宠...--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相府三小姐之嫡女不废柴

    相府三小姐之嫡女不废柴

    她与他注定此生无缘……她以为他爱她,可她没想到最后在背后捅刀子的却是他;他以为他不爱她,却不曾想在看到她倒在怀里的那一刹那心如刀绞……她以为他爱的不是她,可没想到他为她而送命……红尘漫漫,纠纠葛葛,究竟谁才是谁的谁~
  • 大王叫我来巡山

    大王叫我来巡山

    身为苍山的一只小妖,我一直以大王的话惟命是从。可是等等,为什么大王叫我嫁给他?嫁还是时不嫁?哎呀有选择症的我在不知道如何选择时果断的……逃跑了,然后……后果可想而知~
  • 青春难道就是用来谈恋爱的吗

    青春难道就是用来谈恋爱的吗

    本文是由日本作家渡航的《我的青春恋爱物语果然有问题》改编而成的同人文,里面讲述着一名本是出于孤独之中的男高中生渐渐改变心态敞开心扉,是他与那些改变他的人们的故事。
  • 巨兽异兽之谜

    巨兽异兽之谜

    本套书主要介绍古今中外关于人类诸多未解的社会、自然现象,包括《中国自然遗产之谜》、《星球宇宙之谜》、《巨兽异兽之谜》等20个分册。
  • 转世朱颜

    转世朱颜

    朱颜死了,然后穿越了。然后又死了。没想到这贼老天,还是不让她好好地死一死,她又重生了!朱颜:天啊,让我安静地死一下不行吗?还是我什么时候得罪阎王了?这是一个转了两世的女人为报前世恩救了个男人,最后被男人以身相许的故事!
  • THE TRAGEDY OF PUDD'NHEAD WILSON

    THE TRAGEDY OF PUDD'NHEAD WILSO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衣衫薄心事长

    衣衫薄心事长

    胆小内向、喜欢学习的季银,因为喜欢班上的文婷,从而想变坏,可一切似乎并不是他要的样子,他不知道,原来一直有个人在默默地关心着他、喜欢他…
  • 逆天神妻:黑帝的绝宠

    逆天神妻:黑帝的绝宠

    21世纪华夏派继承人,一朝魂穿,成为毫无灵力和武力的将军府大小姐。一席之变,靠着绝世医术,随便出手一颗丹药,就能将人从奈何桥上拉回来!本想逍遥自在的过活,岂不知已经惹上人见人怕,鬼见鬼躲的男子。他惊绝妖孽的美貌,震慑天地间的气势,挥手间便是一场腥风血雨。唯有身边的女子,对他的可怕……免疫了!!!
  • 睁天

    睁天

    不求万古长存,不欲功名利禄,只求--我是谁。。。。。天不仁,近黄昏。吾道,朝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