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77300000018

第18章 发展篇(11)

我校在材料科学、信息科学技术、环境科学技术、农学等方面都有着明显的学科优势。为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我校充分发挥学科优势,整合科技资源,使之依托的企业具有更强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潜力。

一是以传统优势学科——材料科学为依托,发展材料产业。充分发挥我校在先进建筑材料、先进陶瓷材料、新型精细化工材料、生物质化学衍生物与环境友好材料等方面的科技优势,在非金属材料开发、工业尾矿及废渣的综合利用、新型建材、环境友好材料等方面形成自己的科技产业特色。

二是依托环境科学技术、安全技术及工程学科的优势,整合原有公司,组建成立新的绵阳凯瑞特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与西部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组建成立绵阳西科爆破有限公司。

三是以农学学科为依托,探索和实践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水稻新品种产业化推广新模式——校企协作。

四是以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技术和计算机科学技术学科为依托,将控制理论、计算机控制和信息处理等研究成果应用于筑路机械、建材行业、环保、国防等特色领域。

五是以土木建筑工程学科为依托,成立西科建设监理公司、西科大建筑设计公司,开展土木建筑工程设计、建设监理等业务。

五、跟踪科技成果,重点培育产业化项目

为组织实施学校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和学校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公共服务体系(科技成果转化及效益)建设规划,加强大学科技园建设,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增强社会服务能力,产业处每年在全校征集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经相关学院、部门推荐,报学校审定,对最后确定重点跟踪的科技成果进行培育,强化了科技项目产业化的转化力度。

六、完善产学研体系,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我校“区域产学研联合办学”与“共建”特色鲜明,成效明显。近年来,校办产业坚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科技为先导,紧紧依靠学校学科、科研、智力和人才优势,加大科技投入,坚持对学校科技成果项目进行产业化重点培育,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逐步提升了企业的科技含量,实现了学校企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并形成了以下几种模式。

(一)校办企业模式

由学校投资创办企业,直接开展科技成果孵化和转化。目前,我校有参控股企业15家,涉及新材料、电子信息、农学、环境与资源、土木建筑工程等领域。

(二)校企合作模式

通过与相关企业紧密而有效的合作,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

一是水稻新品种产业化协作组。学校组织成立了水稻新品种产业化协作组,建立“育、繁、推”与“产、学、研”一体化的平台,大力推广学校选育的水稻品种,逐渐形成水稻品种产业化体系,打造水稻品种“西科”品牌。通过协作组和其他合作的种子公司,学校选育的水稻新品种已在全国15个省(市、自治区)得到了推广,面积达600万亩,直接增产2.4亿公斤,为农民增收近3亿元人民币。2006年,B优827.红优2009.B优0301在汉源进行水稻高产示范,均突破了四川省的最高产量纪录。10月11日,《四川日报》第3版以“开创天府水稻新纪元——西南科技大学产学研结合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为题进行了专题报道。杂交水稻培育与产业化唱响了西南科技大学的品牌,也树起了学校科技成果产业化的一面旗帜。

二是与西部矿业和宝新容科的合作。我校与西部矿业在科研、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达成了全面合作协议。拟在我校组建高水平的开放性联合实验中心——西部矿业研发中心。与西部矿业进行多个横向科研项目的联合开发。“生物冶金”、“矿冶重金属废水生物质吸附材料的研制与应用”等项目已产生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三)项目联合开发模式

通过与企业、科研院所的合作,承担企业的技术创新、设备改造、项目攻关等,同时实现了学校科技成果的转化及产业化。如对粉煤灰的综合利用、微机配料集散控制系统等,有效解决了企业的环保、自动化控制等技术难题,在建材系统企业得到了广泛应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四)大学科技园模式

以西南科技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为依托,进行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实现产学研结合。园区实行“市校共建,以校为主”的管理体制,实行“政府支持、依托大学、市场机制、企业运作”的运行机制,形成校区、园区、社区三区融合、联动发展的新格局,实现产学研结合,服务地方经济建设。

七、产业和大学科技园的发展有力促进了学科建设

我校在不断推进产学研一体化的进程中,依托学校的优势学科,校办产业的发展得到了有力的推动,而随着企业和科技园的发展,又有力带动了学科建设。两者相辅相成,形成了良性的互动,主要体现在:

一是丰富了教学实践基地,开拓了奖(助)学金来源。通过学校产业处,在学校参控股公司的15家企业建立了教学实践基地,每年接收学生1000余人次实习实践。此外,有4家公司和个人设立了奖(助)学金。

二是促进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通过西科高分子材料、西科大环宇科技、西科监理等公司,开展新材料、环境工程、安全评估、岩土工程、建设监理、建筑设计等业务,锻炼了一批教师,培养出一批具有相应资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现有近20余位教师获得相应资质。同时鼓励和吸引教师到科技园区创业的措施也带动了教师将科技成果进行转化。

三是市场需求有力推动了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的提高。随着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的建立,教师参与到学校参控股的企业和合作企业的技术创新、生产管理、市场开拓等活动中,开展科学研究更有针对性。同时,针对市场需求培养的学生更能满足企业需要。

八、发展方向

在全省奋力推进“两个加快”的进程中,我校将牢牢把握历史机遇,深化产学研一体化的办学模式,形成产业发展、教育教学、科学研究良性互动,齐头并进的生动局面。

一是发挥产学研优势,构建和完善特色产业集群。在依托学校学科优势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资源,调整结构,培育和发展一批具有竞争力的企业,构建和完善以水稻与小麦、环境治理与安全、土木建筑设计与咨询、环境友好材料、建筑材料、电子信息等为特色的产业集群。

二是努力建好国家大学科技园。学校将通过成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科技园管理公司,负责科技园的日常建设与管理工作,实行“政府支持、依托大学、市场机制、企业运作”的运行机制。争取3—5年时间,把我校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成为创业孵化基地、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创新人才培养基地以及融资平台,尤其是要建设好大学生创新基地,鼓励和吸引在校学生在园区内进行创新创业活动。形成校区、园区、社区三区融合、联动发展的新格局,实现产学研结合,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我们将整合校内外资源,建设好主园区、研发区、产业区、培训区四大区,形成四区相互依托,相互联动,共同发展的格局,打造西南科技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特色品牌。

三是努力争取通过校企合作,建立更多的教学实践基地,获得更多的横向科研项目,让更多的企业设立奖助学、助教基金,培养更多的“双师型”教师和高素质学生。

(执笔人:赖举,王雅军)

努力建设现代化图书馆,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图书馆

2000年,随着西南科技大学的诞生,西南科技大学图书馆开始了新的征程。面对新的形势与要求,图书馆全体同仁开始了全新的思考和审视,也开始了新的建设与提高。

一、艰苦奋斗,拼搏创新,努力提高服务能力与水平

西南科技大学图书馆成立后,随即组成了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原西南工学院与绵阳经济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的同志也很快融合为一个团结的集体,在摸清家底的基础上,确定了工作方向,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踏踏实实地开始了全新而繁重的建设工作。

十年建设,成就卓著。新增馆舍一座,馆舍面积从1.3万平方米增加到3.6万平方米,阅览室座位从1095个增加到4923个,文献资源总量从61万册增加到458万册(2009年统计数据,不含资料室),十年增加7.5倍,中外文数据库从1个增加到29个,读者人数从不足5000人增加到26757人,外借图书从不足10万册/年增加到55万册/年以上,同时还有大量的网络服务,图书采购2000年仅为9000余册,2009年则达到了36万册,用于现代信息服务的网络资源采购年均经费200万元以上。通过十年的努力,图书馆已成为一个服务机制快捷顺畅,内部管理科学规范,服务能力全面提高,资源建设持续有效的现代化图书馆,在学校的历次重大事件中均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因而受到读者的好评、上级部门的表彰、省内外同行的赞许以及校内外领导的肯定,获得四川省高校优秀图书馆、四川省高校图书馆抗震救灾先进集体、四川省高等学校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建设评估优秀图书馆等多项荣誉称号。

二、扎实建设,夯实基础,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

图书馆建设工作是琐碎而繁重的,从馆舍建设、功能布局、环境配置到资源规划,各服务要素要有机结合才能形成特色,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图书馆十年建设正是如此。

(一)基础环境建设突出硬件与软件的统一

图书馆最终形成一个完善的学习、交流服务平台,应坚持以提升服务手段和服务质量为出发点,在管理系统及模式、现代化服务手段、环境设施建设方面不断完善提高,使服务效能不断提升。

1.以形成现代服务模式为目的,大力加强现代化服务平台建设。学校图书馆管理,经历了从20世纪50年代手工卡片管理到1994年使用DOS版文津系统,再到1995年使用DOS+Netware系统,以及1996年7月使用NT4.0+TCP/IP+web版文津系统(SQL)的发展。2000年,随着新馆建设的开始,图书馆抓住机遇,构建新的性能稳定、技术先进的管理系统,2003年启用了汇文lib2000(Oracle)管理系统,2006年升级为汇文3.0版本,2010年完善提高为4.0版本。在该系统的统一管理下,全校的两馆和14个学院资料室形成了一个整体。

2.加快信息资源协作平台的建设,提升图书馆现代网络信息的结合服务功能,服务于全校教学科研的信息交流、获取以及管理。通过不断努力,该平台从简单的网页起步,经过5次改版,3次升级,目前成为信息发布、查询、读者交流、论文提交、信息推送、特色库建设、课程管理以及内部协作等功能全面的综合平台。

3.不断完善升级网络存储系统、信息服务基础设施。从1996年CIDA计划起步,建成24门光盘塔开始,始终坚持不断改进现代化服务设施。1997年9月建成250G磁盘阵列,1999年更新服务器并建成480G阵列。随着西南科技大学的组建成立,学校进一步加大了信息化服务设施的建设,2000年建设了超星数字化图书镜像站、CNKI镜像站,2006年建成SAN方式光纤阵列共15T,2010年建设完成总存储容量55T,高端PC服务器15台套,形成了工作站60个,查询终端超过30个,百兆到桌面的完整工作服务平台。

4.不断优化服务环境,形成环境育人的良好氛围。特别是以迎评创优和灾后重建为契机,大力改善服务环境,先后进行了中心馆自主学习环境专项建设、人性化服务设施建设、系列特色阅览室建设、工学馆灾后改造工程、门禁系统建设以及信息播报系统建设等环境建设,使图书馆服务环境不断完善,强化了图书馆作为学习中心、读者交流中心的地位和作用。

十年建设,成绩显著,馆舍服务能力全面提升,改变了过去服务手段单一,服务模式落后,服务设施陈旧,服务水平滞后的状况,形成了具有特色的网络化、信息化、现代化管理模式。传统服务全面提升,实现了全开架,分区管理运作,周开放时间达105小时。文献借阅、电子阅览、信息检索、学科导航、文献传递等服务全面开展。网络数据库、本地数据库和自建数据库构成完善的现代化信息资源构架。全面的信息服务延伸到读者的书桌上,极大地促进了学校教学、科研工作的进步。据统计,仅中文数据库的年下载量就达600万篇,包含期刊、图书、专题资源等29种中外数字资源深入影响到学校发展与进步的方方面面。

(二)馆藏资源建设,强调数字资源与传统资源的均衡发展

图书馆坚持按照学校学科建设需求,进行特色化建设,合理分配建设资金,努力增加和提高馆藏资源数量与质量,形成了服务于本校各学科的特色文献保障体系。

1.加强传统资源建设,扩大馆藏规模,不断满足读者日益增长的阅读需求。十年来,图书馆始终将传统图书购置放在核心地位,充分利用有限的购置经费,通过公开招标、竞争性谈判等方式提高采购效率,使图书资源增长迅速。同时,重视纸质资源和电子资源的合理配置,在保障纸质资源合理增长的同时大力拓展电子资源,包含中外文期刊、报纸、图书、学位论文、统计数据、标准、成果库、专题数据、音乐、艺术、教参、语言学习等品种,坚持不断与相关数据商协调,获取大量的试用,不断进行培训等活动,开阔读者视野,提高读者信息技能,使广大读者了解图书馆,更好地使用图书馆资源。

2.保证重点学科,形成馆藏特色。图书馆针对重点学科建设开展专业化、多方位、多途径及深层次的学科文献信息建设与服务。现有图书资源分布虽然涉及理、工、医、管、法、经、文等各门类,但由于经费限制,只能采取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建设策略。购置的电子图书、期刊、外文资源,包括ScienceDirect、EBSCO、ProQuest、EngineeringVillage2等一系列高质量国内外数据库,其特色均突出了材料、资源、环境、计算机、电子、机械、建筑、农学等本校重点学科。

3.积极开展资源共建共享,努力提升综合服务能力。近几年,通过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信息中心合作,改善了学校国防专业、化学类、物理类、材料类、电子类等专业资源的获取途径;通过与国家图书馆、中科院、四川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图书馆和情报所开展馆际互借及文献传递服务,开展高效率的知识集成推送,为读者提供了高质量的图书信息服务。

(三)人才队伍建设及管理

同类推荐
  • 我们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我们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如果你和父母分隔两地,每年你能回去几次?一次几天?算一算,这辈子你到底还能和父母相处多久?有人说100天,有人说25天,无论多少天,答案都是让人那么心酸。趁父母还健在的时候,去尽自己的一份孝心吧,哪怕是父母累时端上一杯水,寒时送上一件衣,痛时的一句贴心话,也会让我们操劳一生的父母感受到欣慰和幸福。
  • 天地颂(第一部)

    天地颂(第一部)

    “两弹一星”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创造的历史奇迹,不仅是增强国威的科学技术成就,也是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财富,以一种永恒的创造之魂铸成中华民族不朽的丰碑。作者以强烈的责任感和永不言老的革命激情,历经千辛万苦,经过十年打磨,推出了洋洋洒洒的巨著《天地颂——“两弹一星”百年揭秘》,为我们留下了又一红色记忆。"
  • 避免受到伤害的途径

    避免受到伤害的途径

    文字清丽、平易而富有感性,同时涵有女性的精致与细腻,是朱文颖这本作吕的最主要特色。作为20世纪70年代作家的群的代表之一,读者更多了解的是她在小说中创设的优美竟境,本作则以散文随笔和对谈两种形式,从作家对生活的感悟、对文学的理解和阅读习惯等多重角度的为我们展示了其鲜活立体的内心世界。
  • 反攻柏林

    反攻柏林

    库尔斯克战场上演大逆转,全线大反攻另有内幕?南路,北路,中路!进攻进攻!柏林被围,盟军内部可能大分裂?是希特勒的美梦,还是事实真相?仆从国联照瓦解谁是最后的盟友?谁在上演反戈一击?大军压境,目标柏林!最后的西里西亚!希特勒开枪自杀,乘胜追击,直指布拉格!1945年4月16日凌晨5时,朱可夫下了攻击柏林的命令,苏军的炮弹呼啸着飞向德军阵地,整个大地都在可怕的颤抖之中。
  • 山水的启迪

    山水的启迪

    这套丛书由8本书构成,是国内文学和语文教学论方面的知名学者优势互补,为中学生提供的“青春读书课”。它克服了文学专家文选式读物可……
热门推荐
  • 仙君难逑

    仙君难逑

    他是凌霄仙山的紫羽真君,“揽月清辉玉颜色,墨笔难描子风姿”她是柳府的三小姐,“清水芙蓉笑嫣然,道是娇憨道是谋”逃亲路上为了安危,耍赖缠着他,日久生情喜欢他怎么办,很简单.....桃花妖建议睡了他,原以为只是一场情动却不想早就前世有缘。她是他心上的一粒朱砂,是开在他心海的解语花,纵使遭受天道惩罚断了情根也初心不改。天界仙宴素手战白蛟,帝君赏愿,她说:“我要他”,这百年的苦修终不过是为他。此一生不做那花叶永不相见的彼岸花,碧落黄泉与君同行。
  • 逆风仙影

    逆风仙影

    热血少年寻仇敌,救美女,得仙遇,交兄弟,斩妖魔。恩怨情仇畅快逍遥。
  • 哈佛口才课

    哈佛口才课

    哈佛大学有着全世界最为出色的沟通学大师霍莉·威克斯、谈判专家巴泽曼;哈佛学生的人际关系心理测评、话语艺术测评的分值都远远高出美国其他同类学府的学生。
  • 纯情校花毒保镖

    纯情校花毒保镖

    他浑身是毒,平时只能维持着小孩子的形态,但却有无数痴心美人常伴左右,不离不弃。他没有常识,经常好心办坏事,让人哭笑不得,但大家还是一样关心他爱护他。书友群168840211
  • 胡作妃为:归心之奉旨逃婚

    胡作妃为:归心之奉旨逃婚

    皇上给他指婚?听说未婚妻是朝堂隐士兵部尚书之独女,有朝廷第一美女之称,可是他南宫曜的妻子必须是自己喜欢的,哪能由着皇上决定?第一次见她,她的美貌,机智,淡定,从容不迫勾起了他的兴趣。从严姜手中把她救出,她就该是他的了,不过得把皇上这边给辞了……可是这个从现代来的小女人压根不买他的账!原来她竟是自己的未婚妻?既然这样,他南宫曜又怎能让她逃走!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心似莲花开:星云大师给世人的14堂人生课

    心似莲花开:星云大师给世人的14堂人生课

    星云大师开示人间大智慧,对人生、学业、事业、生活及修养心性诸方面进行分析和指导,启发众人如何面对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和事,摆正自己的位置,以历史上的成功和失败为例证,结合大师言论解说了如何正确对待金钱、物质、名誉、地位,以及如何处理个人与家庭、群体、社会,群体与群体之间的相互关系等。本书风格清新质朴、别具一格、直指人心,突破了过往对佛法的解说和刻板的传统。是难得的励志经典。星云大师佛心禅意,开示人间大智慧。心似莲花开,身随菩提落。
  • 灵主降世:邪女成妖

    灵主降世:邪女成妖

    前一世,她是暗门顶级高手,为了妹妹能过上平凡快乐的生活,日日犹如生活在炼狱,是双手染满鲜血的妖。这一世,她是东方家神秘传承的命定之人,主宰大陆沉浮,保家人护亲友,闯龙探虎穴,屠万千生灵,救人于水火,她是火光中立起的魔。大军前,她铿锵而立,“我用这条命陪着你们,死而不屈……”绝情处,她轻笑相对,“我把这一身血肉给你,用我的命付你的情……”灵主降世,风雨飘摇,异世大陆,将掀起如何一场血雨腥风。
  • 男神万睡:大牌娇妻不太乖

    男神万睡:大牌娇妻不太乖

    他高冷总裁。叱咤风云、冰冷淡漠,看穿了她最灿烂外表下的孤苦无依,只对她一人温暖。爱上就绝不放手。她颜值女王。明媚灿烂、内心孤寂,自闭而又温暖的混血女神,只对他敞开心扉。你对我好我便倾尽我所有。人的一生会遭遇无数次相逢,有些人是你看过便忘了的风景,有些人则在你心里生根发芽。所谓永恒的爱,就是从红颜到白发,从花开到花落,你不走我就一直在。
  • 岭外代答

    岭外代答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钟情一生,总裁独宠甜妻

    钟情一生,总裁独宠甜妻

    她,柴糖糖纯属一个吃货。他,沈逸辰商场上出了名的冷酷,他从来就不缺女人,但因柴糖糖的出现,他逐渐变地温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