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77300000028

第28章 学院篇(5)

一个学校要做的不仅是培养好学生,还要承担起服务社会的责任。环资学院的广大教职工,在努力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也积极走出校园,走入社会,努力在矿床资源的勘探与开发、资源加工与利用、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等领域走出了一条具有鲜明特色的“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用自己的知识和才干,服务社会,贡献社会,赢得广泛的社会赞誉。

“加工超细粉体,创造无限价值。”学院院长陈海焱教授,不仅潜心教学,承担十余门研究生与本科生课程,培养多名研究生,还在科研上面向国家重大科技需求,承担了多项国家及教育部等重点项目。同时,他还十分注重产学研的结合,注重工程实践,所取得的科研成果已经在五粮液集团、陕西兴化集团、甘肃稀土集团等国内外100余家单位得到应用。他本人所独创的射流超细粉碎设备已经应用于江油光巨玻璃微珠原料的加工,使得该公司三年内从400万元的年销售收入发展到销售收入上亿元的规模,成为国内玻璃微珠最大的供应商,射流粉碎设备技术因此在行业内得到广泛应用。开发的金刚石粉碎设备已在以黄河旋风集团为代表的金刚石企业中广泛应用;开发的应用工业余热制备超细粉体技术,已经由华润集团投入资金,利用玻璃厂余热加工煤粉与石油焦,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碧海明珠”屹嘉峪。我国甘肃省的嘉峪关市,屹立着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而在嘉峪关市东湖风景区中轴线广场上还有一座同样宏伟的现代建筑,那就是“碧海明珠”气象塔。“碧海明珠”气象塔是国内目前最高的气象塔,由裙楼和外观为钢结构“海豚”造型的塔楼组成,运用先进的多普勒天气雷达及探测分析技术,具备准确地监测预警大风、雷暴、冰雹等灾害性天气的能力。由于工程技术要求高、难度大,环境与资源学院被委托负责安装测量与定位工作。这是一项具有创新和难度的工程,并且没有任何资料和经验可供借鉴。以学院测绘专业李玉宝老师为首的科研团队,凭借深厚的专业知识和精湛的专业技能,历时半年,与安装方紧密合作,从理论再回到实践,终于完成了这一国内绝无仅有的复杂钢结构安装工程,不仅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也为地方、企业以及学校的发展赢得了良好的声誉。

“走出蜀道天堑,建设燕赵通途。”地处燕赵大地的张家口至石家庄高速公路为河北省的重点工程之一。其中涞源至曲阳段内有9处跨越陕京天然气管线。陕京管线是为北京输送天然气的主要管道,一旦发生泄漏,极其容易引发大规模火灾、爆炸等特别重大的事故。同时,将影响北京市的生产生活,具有极其重要的政治与经济意义。为此,以学院交通专业苏华友教授为首的科研团队,凭借过硬的专业知识和娴熟的振动监测技术,历时近一年,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紧密合作,完成了目前国内唯一的、复杂的高速公路桥梁桩基冲击施工与爆破施工对超高压力、大管径地埋天然气管道振动影响的监测与分析。在整个监测试验工作中,所有教师和学生不畏严寒和酷暑,高质量地完成了现场监测任务,得到了张石高速公路筹建处、中石油北京天然气管道有限公司及施工单位的认可和赞赏,树立了学校的良好形象。

俗话说:“十年磨一剑”。十年来,环资学院通过狠抓机遇,励精图治,紧紧围绕“夯实基础、突出特色、内聚能量、外扩人脉、纵横开拓、共谋发展”的思路,努力推动学院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为学院的跨越式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回望过去不平凡的十年,我们心中充满了骄傲,展望未来更加美好的十年,我们心中充满了期待。我们相信,在今后10年间,西南科技大学必将顺利实现跨越式发展,而环资学院也将在学校跨越式发展过程中快速成长,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作出更大的贡献。

(执笔人:张志贵,陈健)

艰苦奋斗铸精神,与时俱进塑卓越

——记发展中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自成立以来,全体教职工坚持“艰苦奋斗、拼搏创新”的学校精神,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充分把握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及“建设绵阳科技城”的机遇,服务地方经济建设,脚踏实地、厚积薄发,全面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学院的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成绩斐然。

一、忆往昔峥嵘岁月

1983年,原四川建筑材料工业学院成立硅工系,1993年更名为西南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系,2000年西南科技大学正式挂牌成立后,原西南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系与原绵阳经济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应用技术系合并成立了西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学院成立之初,以本科教学为主、研究生教学为辅,并有少量的专科教学,科研工作开展较少,属于典型的教学型学院。学院学科方向单一,除传统优势学科无机非金属材料外,其他专业方向的培养层次主要为本科,学科力量薄弱。教职工中,正高职称10人、博士学位1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人,师资力量亟待加强。

学院教职工不为条件所限,充分发挥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材料学科被确定为四川省本科人才培养基地,1999年材料学专业硕士招生,尤其在建筑材料方向培养了大量的优秀人才,在西南地区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

二、看今朝迈步从头越

西南科技大学的挂牌成立,以及国家高等教育的大发展,为材料学院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学院以国家教育方针为指导,以学校目标为出发点,经过长期的探索与实践,明确了学院定位和发展目标,即坚持以教学为中心,提高科研水平,提升学科在西部及全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实现学院的持续发展与新跨越,力争将学院由教学型学院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在国内具有较高知名度的教学研究型学院。

(一)以人为本,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学院党政班子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不断加大内培外引的力度,努力营造环境留人、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的良好氛围,在学院形成爱才、惜才、重才、用才的良好风气。2000年至今,学院引进教师91人,其中博士36人,硕士39人,本科16人,正高职称4人,副高职称5人,送培硕士13人,送培博士24人,送培博士后6人,国外访问学者11人,国内进修5人。学科队伍结构得到明显的优化,整体实力得到大幅度提升。特别是学术队伍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等方面明显提升,现有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3人、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7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3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四川省杰出青年学科带头人2人,四川省教学名师1人,教师中有正高职称的31人,具有博士学位的55人。一支结构合理、适应现代高等教育发展需要的师资队伍基本形成,为学科的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人才基础。

学院积极引进人才,加大师资培养力度,同时还建立了科学合理的用人机制。加强了科研、教学团队的建设,通过在实验室建设、人力资源等方面的倾斜政策,鼓励团队聘任,更好地发挥了人才的作用,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取得了“1+1>2”的效果。同时发扬材料学院互帮互助的优良传统,通过老教师“传、帮、带”,将优良的师德师风、科学精神和治学经验传授给青年教师,帮助青年教师尽快成长,形成了互帮互助的和谐院风。

(二)加强学科及平台建设

为了更好地集中精力、发展优势学科,学院调整学科布局,规划专业设置,将生物工程、生物技术、过程装备与控制专业分别调整至生命学院、制造学院,撤销装饰材料方向,整合资源,将原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按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设置招生,下设无机非金属材料、电子信息材料、高分子及复合材料、金属材料方向。根据博士点建设需要,确定了六个重点建设方向,以点带面,促进学科的全面健康发展,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学院现有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应用化学二级学科等7个硕士学位授权点以及工程硕士专业材料工程、化学工程两个授权领域,应用化学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招生专业于2009年获得批准。材料学专业于2004年、2008年两次被遴选为四川省重点学科的重点建设项目,材料物理与化学被2008年遴选为四川省重点学科,应用化学专业2005年成为西南科技大学重点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学位授权建设点于2008年获国务院批准立项建设,以博士点建设为依托形成了生物质材料加工、建筑及防护材料、碳纳米材料、纳米复合材料、材料电化学加工与表面技术、新型无机功能材料6个特色研究方向。

为了给予教师更好地发展平台,更好地开展教学科研工作,学院依据平台建设的指导思想,突出传统建筑材料特色,同时发展高分子材料、功能材料、复合材料以及相关化学学科,注重学科交叉,统筹规划,建成了不同层次的材料学科平台和化学学科平台。如今学院拥有了先进建筑材料四川省重点实验室、生物质材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四川省生物质改性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生物质化学衍生物四川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四川省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核废物与环境安全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联合)、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联合)7个省部级学科平台,尤其是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四川省非金属复合与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以及与东方绝缘材料公司联合共建的国家绝缘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更是大大提升了学院的平台建设。学院还与企事业单位建立了高压材料科学与技术联合实验室、综合热分析联合实验室、干混砂浆联合实验室、玻璃纤维与玻璃联合实验室、新型建材联合实验室、特种陶瓷联合实验室、极端条件下物质特性实验室7个联合实验室,成立了西南科技大学生物质化学衍生物与环境友好材料研究所、纳米技术研究与开发中心、新材料研究所、新型建筑材料研究所、应用化学研究所、四川省纳米技术检测分中心6个研究机构,学科环境和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

(三)营造学术氛围,提升科研创新能力

为了更好地营造学术氛围,学院了成立了教授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参与学院的各项工作,淡化行政,突出学术,明确要求行政人员要全心全意服务教师,使教师全心投入到教学科研工作中,形成教学科研为主、行政为辅、相辅相成的工作模式。在广邀国内外知名学者来院做学术报告的同时,学院坚持举办博士论坛,每星期由一位博士做学术报告,促进教师之间的学术交流和学科交叉融合。

通过学科结构的整合、学科布局的优化、学术队伍和学科平台的建设,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科学研究和科技开发能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科研项目、可支配科研经费大幅度增长,科研项目的级别以及科研成果的水平显著提高。2007—2009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3项、“863”项目7项、“973”预研项目1项、国防项目8项,国务院其他部门项目1项,国家级项目总计达到30项,省部级项目17项,横向项目77项。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为第一单位发表学术论文526篇,三大检索收录185篇;成果鉴定5项;成果获奖8项;申请发明专利29项;获授权发明专利7项。科研成果在数量和级别上都有了突破性进展,高显示度科研成果逐年增加,尤其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863”项目及成果获奖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的突破。

(四)以科研促进教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高等学校教育以育人为本,学院坚持“科研与教育并举、出成果与出人才并重”的方针,始终把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大学生作为首要办学使命,努力营造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和身心健康成长的育人环境。根据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办学目标,学院在学校率先实行了导师制,通过导师的言传身教培养学生的求实创新精神。学院每年举办“材科杯”大学生课外活动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高等数学及英语竞赛、化学综合实验设计大赛,大力拓展素质教育。学院还开设了创新人才班,旨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领导才能的优秀人才。随着学院社会认可度的提高,新美陶瓷公司、利森水泥公司、拉法基水泥公司、峨胜水泥公司、国际复合材料公司等企业在学院设立了奖学金和创新基金,为学生创造了更好的成才环境。学院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积极拓展就业渠道,把提高毕业生就业率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使学院一次就业率连续保持在90%以上。

随着学科建设的不断深入、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的不断提高,学院深入开展教学改革,进一步修订本科生及研究生的培养方案,以本科教学为中心,着重发展研究生教学,进一步完善培养层次,教学工作硕果累累。材料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入选国家特色专业。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应用化学两个专业入选四川省特色专业。化学综合设计实验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晶体学、化学综合设计实验、材料工程基础、无机及分析化学、应用矿物学入选四川省精品课程。无机非金属材料核心课程教学团队建成省级教学团队,获省部级以上教学成果奖1项。3名硕士研究生的毕业论文被评为四川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学生参加科技活动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四川省第九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中取得1金、1银、2铜的佳绩,在四川省第十届“挑战杯”大赛获得2个三等奖;2007级硕士研究生刘锋荣获第六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我院组队参加2010恒耐杯首届中国水泥轻舟赛并荣获季军及最佳论文奖、最佳创意奖、男女混合200米短道赛亚军。

(五)积极开展交流合作,服务地方经济建设

同类推荐
  • 季羡林散文精选(典藏本)

    季羡林散文精选(典藏本)

    学贯中西的季羡林先生的也是散文大家。他在70余年的时间里,笔耕不辍,写出了大量的优秀散文。这些散文,淳朴、隽永、评议、深邃,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本书精选季先生的62篇散文精品,都由季先生生前亲自选定。这些散文,无论咏物、忆旧,还是叙事、写景,均表现出了作者观察事物、认识世事的独特眼光和深刻思想,抒发了作者的真情实感,给人以深刻启迪。
  • 李白诗歌语言研究——并列式复合词

    李白诗歌语言研究——并列式复合词

    本书全面统计出李白诗歌中共有复音词14563个,其中有并列式复合词1223个;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联系唐代文化背景和全唐诗的语境,通过艰苦的考证和分析,相当准确地解释了其中218个并列式复合词的语义,包括一些宗教色彩颇浓的词语;分析了构成李白诗歌并列式复合词两个语素之间的各种语义关系;论证了这些复合词是以上古单音词作为语素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归纳出这些并列式复合词意义的类聚特点,揭示李白诗歌中并列式复合词应用的鲜明系统性以及李白诗歌用词“无一句无来历”的特点。
  • 培根人生论蒙田随笔集帕斯卡思想录(超值金版)

    培根人生论蒙田随笔集帕斯卡思想录(超值金版)

    文思流畅,清明如水,与《蒙田随笔集》《培根人生论》一起,被人们誉为欧洲近代哲理散文三大经典。《墙根人生论》一部与《论语》相媲美的欧洲近代哲理散文经典,自问世以来,历四百年而不衰,处处体现了培根对人生世态的通透理解。全书语言优美凝练,充满哲学的思辨,堪称世界散文和思想史上的传世瑰宝。《蒙田随笔集》蒙田是文艺复兴后期法国人文主义最重要的代表,很少有人能像他那样受到现代人的尊敬和接受。《蒙田随笔集》于1580-1588年分三卷在法国先后出版,它开创了近代法国随笔式散文之先河。全书语言平易通畅,妙趣横生,充满了作者对人类感情的冷静观察。《帕斯卡思想录)》是帕斯卡生前尚未完成的手稿,
  • 做证的石头

    做证的石头

    新锐作家余显斌的《作证的石头》,所讲述的故事,总是波云诡异的,如云,罩着山尖;如雾,缭绕不散;如时间的叹息,在文字的夹缝中,悠悠传出。读他的故事,是一种想象,一种发现,一种热血沸腾的参入。在故事叙述中,经常,作者会骑着一匹想象的马,纵横驰骋。希望读者能在这本书的阅读,展开想象的翅膀,翱翔天宇,俯视苍生,关注生活。本书收录的故事,内容广博,人物众多。其中人物有官场之人,平民百姓,富商老板;涉及内容,包括贪污受贿,尔虞我诈,还有人性的真善美。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峰回路转,详略得当,层次分明,使读者在故事欣赏的同时,也受到美的熏陶,得到精神的升华。
  • 莫言散文新编

    莫言散文新编

    本书从属于《莫言美术馆系列》,由莫言发起,汇聚“当代最富影响力的美术家、收藏家、设计家,以文字表达对艺术的感悟、思考与创作中的得失。描写了艺术如何既偶然又必然地改变了他们生命的道路。”这是延伸在美术馆之外的修辞空间,是感知艺术创作的“现身说法”。而莫言心声系列正是其中的一套书,包含《莫言散文新编》、《莫言讲演新篇》、《莫言对话新录》三本。小说之外的莫言,思维睿智、谈吐文雅。文章在天马行空般的叙述和陌生化的处理中阐述作家莫言的思想情感。本次收录丛书完整展现了小说之外的莫言。尊敬的书友,本书选载最精华部分供您阅读。
热门推荐
  • 逃脱黎明

    逃脱黎明

    一个关于丧尸的故事,一个学生的逃亡之路。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个问题。
  • 老宅异事

    老宅异事

    一些比较偏僻的农村总是或多或少的流传的一些恐怖离奇的怪事!让人心生恐惧!
  • 你的那个她并不是最初的那个她

    你的那个她并不是最初的那个她

    人生一站又一站,每一站都有一段故事一个人,当我们迈过那一季的青春伤痛后,再回首,却也是风轻云淡。之于青春,之于爱过的那个人,不再悲伤!三十个身边的青春爱情故事,与君共享!
  • 腹黑总裁求放过

    腹黑总裁求放过

    事情的开始来源于一段孽缘。误打了总裁一巴掌,郝凰平淡无聊的人生彻底终止。总裁腹黑毒舌爱记仇,郝凰萌蠢傻气总犯错。总裁霸道专横占有欲强,郝凰招花惹草搞不清状况。“昨晚是我不对,总裁要亲要抱悉听尊便。就算现在要我奉献自己坚守二十五年的贞操,我也会眼睛都不眨一下脱下衣服就英勇就义。还请总裁大人高抬贵手,大人不记小人过,留我一条命,让我继续为这个社会发光发热!””郝凰。“总裁微微一笑,纤长的手指点了点桌子,”你说的。“……郝凰同志,节哀!
  • 画妖图

    画妖图

    也许,你看到的小说,并不是小说,而是真实发生过,许多人都问,世上真的有鬼怪吗?连科学都无法解释。因为没见过的人以全盖偏,才导致了许多真正经历过的人避而不谈,也许,你看的小说,真的在发生着……。学会认真对待,才能让自己感受更多,相信你会很期待,说不定有一天,应该说有幸还是不幸的你也经历起来……
  • 佛骨情殇

    佛骨情殇

    他,黑发长剑。她,蓝衣古琴。就在这命运的深处,悄然相遇。他,长衣潇洒。她,一笑倾城。就在这红尘动荡里,浓浓依恋。他为她倾尽天下,长剑染血,只为在那千军万马之中,绽放一场鲜红的烟花。一点思恋,溅起千年的涟漪。古琴飘渺,长剑挥舞,君临天下!看不透的恩怨仇杀,一只浸过鲜红的飞矢,划过悲哀的痕迹,绽放了一朵悲凉的血花。“天怡!”痛苦的哀号,掩盖了血腥的风雨。“啊!”剑似狂,血流成河。长柳依依,折下半支思恋,耗尽三世,一座晶蓝的棺,她依旧如花。“我的爱如山,也不过十万大山!”将军台上,檀香长案。古琴依旧,而北宫皓月却是一头白发。“我要将你这千年爱恋留下。哪怕无尽的厮杀!”“劫以起。佛骨现世,千年,只是我要结果!”
  • 仙剑魔情

    仙剑魔情

    心有私欲,就会去追求,如果最求不当,心如同着魔,引来宿命。
  • 贴身美女攻略

    贴身美女攻略

    从赌坊里被人踢出来的彭亮,得到了一颗神奇的骰子,这颗骰子竟然可以实现任何的愿望,但只有六分之一的机会,如果许愿失败了,骰子上将会让彭亮随机去做一件非常猥琐的事,譬如说,调戏下少妇,逗一下小萝莉,总之都是耍流氓
  • 末日奥术师

    末日奥术师

    末日来临,王炎幸运地得到了一位大奥术师的传承,踏上了追寻不朽的路。
  • 江山如画,美人如殇

    江山如画,美人如殇

    待我君临天下,许你四海为家。待我了无牵挂,许你浪迹天涯。待我半生戎马,许你共话桑麻。待我功成名达,许你花前月下。待我名满华夏,许你当歌纵马。待我富贵荣华,许你十里桃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