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77300000031

第31章 学院篇(8)

一是积极搭建科研平台,建立科研机构。2005年成功申报建立了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循环经济研究中心”,2007年该中心升格为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此外,学院还建有校级研究机构2个(企业管理发展研究所、区域经济研究所),院级研究机构1个(产业经济研究所);二是积极加强学术交流。2005—2009年,学院主办国内外学术会议152场次。选派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110人次;三是取得了一批具有影响力的科研成果。十年来,学院教师发表学术论文979篇,其中,在经济、管理类重要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42篇,在普通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23篇。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24项,市厅级项目96项,获省部级科研奖励12项,市厅级科研奖励68项,到校科研经费400余万元,出版学术著作24部。

(四)学科建设稳步推进

十年来,学院始终把学科建设作为龙头。2003年、2006年先后成功申报“企业管理”、“情报学”2个硕士点;2008年企业管理学科成功申报为四川省重点学科。2009年又成功申报MBA专业硕士点,极大地提升了学院办学层次。

(五)研究生教育从无到有,质量逐步提高

截至2010年7月,“企业管理”、“情报学”2个硕士点已毕业硕士研究生78人。在读硕士研究生203余人,其中MBA专业硕士74人。2010届毕业硕士研究生考取南开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高校的博士研究生达16.1%。

(六)本科教学工作成绩斐然

一是专业建设快速发展。2000年两校合并初期仅有一个经济学本科专业。经过十年的发展,学院已拥有经济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和管理科学工程四个一级学科下的九个本科专业,其中工商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为重点专业。2008年,经济学成功申报为省级特色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成功申报为校级品牌专业;二是课程建设成效显著。2009年10月《管理学原理》成功申报为为国家级精品课程(网络教育课程),2009年《政府经济学》成功申报为四川省精品课程,2010年6月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团队成功申报为省级教学团队,教学质量工程建设项目取得了国家、省级的历史性突破;三是教学管理高效有序。2007年学院被学校评为“本科教学评估先进集体”,2009年学院又被学校评为“2008—2009年度优秀教学状态学院”;四是教学研究与改革硕果累累。近四年来,学院教师承担教育教学类研究课题54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3项。3项成果获四川省高教学会优秀科研成果奖,1项获一等奖。其中“借鉴工科教育理念,构建多层次、全过程经济管理学科实践教学体系”获四川省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学院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获得历史性突破。

(七)实验中心建设初具规模

2005年两院合并后,组建了经济与管理实验中心。面积仅150平方米,实验设备120台(套),总价值80万元。此后校院两级逐年加大投入力度,特别是利用中央与地方共建经费,建立和完善了经济与管理学科基础实验室。截至2010年5月,中心共拥有成建制的专业实验室11个,总面积800余平方米,实验设备450台(套),总价值317万元。学院图书资料建设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截至2010年5月,共有图书27205册,总价值715585元,期刊种类累计达到260余种,基本满足了教学与科研工作的需要。

(八)继续教育影响广泛,并成为学校继续教育的中坚力量

两院合并之前,继续教学规模小。两院合并后,为推动学院继续教育上规模、上水平,学院于2005年9月成立了继续教育中心,并秉承学校继续教育的办学宗旨,充分发挥自身学科优势,积极顺应市场需求,以“经济、实用和服务最佳化”为目标。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成教网络教育有4个本科专业,3个专科专业面向社会招生。自学考试有3个本科专业,1个专科专业面向社会招生,学员分布全国10余个省市自治区。

(九)学生素质教育成效显著

十年来,学院先后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了万余名高级经济管理人才,并在学生管理工作方面形成了“以学生党建为龙头,加强学风建设、強化素质教育与科技活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拔尖人才”的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学生工作特色,成效较显著。在学风建设方面,工商管理专业0403班获得“四川省优秀班集体”称号,代表四川省参加全国优秀班集体的评选、国贸0502的李扬美同学被评为2006年中国“栋梁之星”(全国共20名)、2006年“CCTV”杯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获二等奖、2007年两位同学获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一等奖;在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创业设计大赛中,有300余名学生共获省级以上奖励30余项,本科学生公开发表论文30余篇。

(十)国际交流与合作初见成效

学院始终坚持开放办学,不断拓展师生的国际化视野。先后选派17人次教师到日本、美国、德国、芬兰、新加坡等高校访问学习,20人次教师参加国际学术、教育教学研讨会议;与德国杜塞尔多夫应用科技大学和芬兰纳特科技大学建立稳定的交流合作关系,已接收德国学生来学院学习,芬兰学生也即将来校,同时,学院已经选送了30名大三学生赴德国、芬兰进行为期半年、一年的学习交流;目前正在与美国的马里威尔大学洽谈合作交流事宜。

二、十年办学的体会

经历十年全院教职员工的求索,学院发展快速,成绩突出。上述成绩的取得,使我们深深体会到,要办好做强经济管理学院,就必须:

(一)紧密围绕学院中心工作,务实开展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

十年来,学院党政始终坚持把开展好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与做好教学、科研、服务等工作紧密结合。注重把在教学、科研、服务等工作方面做出突出成绩的教职工及时发展为党员。无论是在国家、省级科研项目、精品课程、特色专业、教学团队的成功申报,还是在教学、服务等工作方面,正是全院干部、专家教授、党员及教职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敬业进取,奉献才智,使学院取得了十年快速发展的成就。

(二)强力推进人才强院战略、着力打造高素质师资队伍

有什么样的师资队伍就有什么样的学院。十年来,学院始终把师资队伍建设放在学院建设的首位,积极采取措施,克服各种困难,着力送培和引进高学历师资,使学院整体师资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三)审时度势、抢抓机遇,拼搏进取、提升实力

这是学院在近几年建设新学科、开办新项目时具备的起码追求。这一点,无论是从学院2005年成功申报建立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循环经济研究中心”、2008年企业管理学科成功申报为四川省重点学科、2009年又成功申报MBA专业硕士点、创建和发展本科物流管理、继续教育等新专业,还是成功申报国家、省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等方面都得到很好的体现。尽管这些事业才开展不久,却已经显现出学院办学层次的提升和核心竞争力的增强。

(四)充分发挥好学院学科及教师资源优势,积极支持和鼓励教师为绵阳科技城建设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服好务

十年来,学院不少专家教授利用工作之余及暑寒假,深入社会,面向企业、农村、市场调查研究,为绵阳及川西北地区相关政府、企业、发展农村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等献计策、办讲座、搞规划;另一方面,在办好研究生、本科生教育的同时,积极推进继续教育工作。这些工作的开展既扩大了学校学院在社会上的知名度,又为学校学院的发展、队伍的稳定、教职工待遇的提高奠定了经济基础和物质条件。

三、未来十年展望

未来十年是学院发展的关键时期。为此我们必须切实贯彻落实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审时度势,高起点思考学院未来十年的发展:

(一)强化学科建设,不断提升学院硬实力

集中优势,突出重点,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力争到2020年成功申报工商管理、应用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农林经济管理、公共管理、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为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成功申报会计、金融、图书情报等9个专业硕士点;成功申报工商管理、应用经济学为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二)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升学院软实力

为实现2020年把学院建成教学研究型学院的目标,必须把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优化师资结构作为根本。为此,将继续着力推进学院教师到名校深造,提高学历、职称层次;着力引进高学历、高职称人才及学科、学术带头人;力争到2020年专任教师副高以上职称达到80%,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达到80%,培养国家级、省级教学名师2—5名。

(三)强化科学研究,提升科研水平

学院将继续加大科研奖励力度,力争到2020年构建一批高水平的科研团队,打造一支高素质的科研队伍,形成一批具有国内影响力的高水平科研成果,培养出5—6名学术和学科带头人;力争把“四川循环经济研究中心”建成省内影响大、国内知名的研究中心。

(四)强化教学质量,继续推进质量工程建设

为此,学院将继续建立和完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机制和监控体系,继续鼓励教师积极申报国家级、省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力争到2020年成功申报国家级、省级特色专业2—4个,精品课程3—6门,教改项目1—5个。

(五)强化学生素质教育,注重学生能力培养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强力推进导师制,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继续推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工作机制,为基础知识扎实、创新和动手能力强的学生搭建实训平台,积极支持和鼓励他们参加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创业设计大赛、国家部委、省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各类学科的比赛活动,使拔尖人才脱颖而出。

(六)实施开放办学,加快国际交流与合作

学院将采取积极措施,提高教师的外语水平,力争到2020年选送30%之以上的专任教师去国外高校深造,学习国际先进的经济管理理论和教学模式,使其回院后坚持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在地方政策、行业发展、企业进步等方面,学院和教师有更强的影响力。

(七)适度控制本科生教育规模,逐步扩大研究生教育规模

力争到2020年,在院本科生规模2500人左右,研究生1300人左右,学生总规模控制在3800人以内,努力把学院建设成在西部有较大影响、特色显著的教学研究型学院。

(执笔人:陈其贵,王朝全,姚亚东)

弦歌雅韵香满园,翰墨丹青写华章

——文学与艺术学院发展之路

文学与艺术学院

穿过岁月的时空,往事如烟,岁月如歌!

八年来,特别是2005年学院合并组建成立以来,学院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特色求发展,推动文理交融,提升多方位文化综合素质水平,办社会满意的教育”的办学指导思想,确立了“文化奠基、质量立院”的办学理念,明确了“以教学为中心,育人为根本,学科建设为龙头;以人文教育、科学教育和艺术教育为载体;以提高人文素质、科学精神、艺术修养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办学目标,建立了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三位一体的文化素质教育体系。

一、理清思路,准确定位,固本清源

2005年1月学院由原文学院和原艺术学院合并组建以后,学院根据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律的要求,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院工作,在客观分析发展历史与现状的基础上,确定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办学指导思想和定位,确立了“文化奠基、质量立院”的办学理念,确立了“重德、励志、尚美”的院训,倡导“团结、求实、创新”的院风。

2007年,学院以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为契机,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方针,着力将本科教学评建工作作为全面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院可持续发展的一次历史性机遇。学院党政班子大胆提出并积极实施“哑铃型”发展的道路,即以“学科建设”和“本科教学质量”作为哑铃两端,以“日常管理”作为握柄,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大教学建设投入,强化教学中心地位,贯彻“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思想,形成了“以教学为中心,育人为根本,学科建设为龙头”的办学思路;依据学校办学定位,形成了以“培养具有人文艺术积淀、具备较高专业技能水平、具有创新潜能和协作精神的高级应用型人文艺术类专门人才”的办学目标。

这一时期,学院通过稳定规模、强化基础、整合资源、调整结构,在学科建设、专业发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校园文化和社会服务等方面迈出重大实质性步伐,实现了学院持续、健康和协调发展。

二、围绕中心,百花齐放,夯基出彩

(一)遵循学科发展规律,多学科协调发展

学院现有汉语言文学、广播电视新闻学、艺术设计、音乐学、音乐表演、对外汉语6个本科专业及汉语言文字学1个硕士点,学科门类众多,特色各异。学院始终坚持多元化标准,根据学科特色规划学科发展和专业建设。长期以来,学院始终坚持以“质量求生存,特色求发展”,遵循学科发展规律,发挥各专业特色,做强特色学科,发展交叉学科,培育新兴学科,扶持弱势学科。推进教学改革与建设,实现学科各显其长,确保不同学科专业的协调发展。

1.文学奠基

学院注重发挥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师资力量及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的引领作用,成果显著。五年来,学院先后出版了一大批学术著作,发表了大量的文学作品。郝志伦教授获得省级教学名师奖、蒋宗许教授参编了国家重大项目《儒藏》的编撰工作,郑剑平教授负责的《语言学概要》被评为2010年度四川省精品课程,对外汉语专业被评为2010年本科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同时,学生们在老师们的精心指导下创作热情高涨,2005级中文专业学生崔岸儿撰写的长篇小说《龙图腾》获得国际“霍尔拜恩幻想文学奖”,小说德文版和中文版已经在欧洲和国内出版,为学校赢得了荣誉。

2.艺术展示

同类推荐
  • 史上最牛公务员2:江山江山

    史上最牛公务员2:江山江山

    一心向往娱乐圈的史上最牛公务员宋徽宗赵佶,才艺双绝,爱古玩字画,也爱美人,就是不爱江山。他修“豪宅”陈列爱物,他把理政权杖交与臣子;他与朝臣争宠,也狎小尼姑,当然,少不了与倾国倾城的名妓李师师爱个荡气回肠,数大宋娱乐圈,一哥非他莫属。亡国之君李后主心血之作《江山》是赵佶最爱之物,他曾想将两个半幅的“江”和“山”装裱一处,却发现拼合后的裂痕吻合处下方有一缺口,乃江山之基。不知是否巧合,饶是大宋江山如画、美女如云,也挽不回赵佶国破家亡、被掳金国的结局,大宋的半壁江山和半国美女也落到了金人手中。李后主为宋太祖所囚,宋徽宗为金太宗所囚,两个“文艺皇帝”落得同一个结局,历史惊人相似地画了一个圆。
  • 论语心得

    论语心得

    国学,顾名思义就是中国之学,中华之学。自汉代以来,由于国力鼎盛,威名远播,故海外又称大汉民族之学为“汉学”;狭义地讲,国学是指两汉时期的经学学术思想,而汉代人研究经学着重于名物、训诂,故后世称研究经、史、名物、训诂、考据之学为汉学。但海外所指汉学,均指汉民族之学,即对中国的研究,特指对中国的语言文化、文学、历史和风俗习惯的研究,囊括中华全部文化范畴。
  • 兵点沙场

    兵点沙场

    兵点的心中一直有两个理想,一是当兵一是写作。每个生命都需要燃烧,所以他立志从军;每个生命都需要表白,所以他热爱写作。他的军旅文章清新自然,质朴阳光,真情实感跃然纸上。他用他充满乡土气息的生花妙笔,写田间地头,写家长里短,写青山秀水 ,写乡里乡亲。
  • 好天气谁给提名:人性的见微知著随笔集

    好天气谁给提名:人性的见微知著随笔集

    本书是仙枝的散文集,收录了在《三三集刊》上发表的51篇散文。作者围绕日常生活的主题,写身边每天都在发生的人情世故。天真烂漫的笔触里,蕴涵深厚的中国文化素养;清新隽永的描摹下,藏不住对人性的见微知著。
  •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石评梅作品集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石评梅作品集

    深夜梦回的枕上,我常闻到一种飘浮的清香,不是冷艳的梅香,不是清馨的兰香,不是金炉里的檀香,更不是野外雨后的草香。不知它来自何处,去至何方?它们伴着皎月游云而来,随着冷风凄雨而来,无可比拟,凄迷辗转之中,认它为一缕愁丝,认它为几束恋感,是这般悲壮而缠绵。世界既这般空寂,何必追求物象的因果。
热门推荐
  • 超级坑爹系统

    超级坑爹系统

    我也有系统啦!哇哈哈!!!点下神兽区,什么?系统繁忙!那点下武学区,纳尼?又系统繁忙!那这系统能干嘛......你说只能领每日抽奖?晕啊,不过...能抽奖也不错。什么?抽到一支牙膏?什么!抽到10块钱?!什么!抽到武学了?武学都点不进去,抽了有什么用。坑爹啊...
  • 重生——乱世魔王

    重生——乱世魔王

    一个生命垂危的少年,暮然间,却成为魔界统治者“魔帝”的转生。从此,他们踏上了修仙问道之路。少年命运终将如何?答案尽在[神魔——魔帝的崛起]
  • 孤记

    孤记

    孤独是不会摧毁一个人的,但寂寞会,我孤独,但是我不寂寞,我失去很多,但我还有嬷嬷,我还有师傅,我还有小夜,我还有我自己!
  • 火影之沧月

    火影之沧月

    少年在另一个世界的精彩冒险。忍者的世界是否存在真理是否拥有真正的和平,就让我们去看看少年的探险过程,少年的奇妙经历吧!
  • 独步九重天

    独步九重天

    历三灾九劫,成天地主宰,称尊宇内外,独步九重天!以一己之力,携带神秘异宝,从落魄宗门崛起,大杀四方敌,名扬修真界,开启了与天争锋的强者路。当其踏破长空,立于诸天之上,许下宏愿。我不朽,天地不朽,诸神不朽。我不灭,大道不灭,苍生不灭。从此天地,再无轮回!
  • 科普乐园·建筑师的奇思妙想

    科普乐园·建筑师的奇思妙想

    本书是一部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的关于中国古代建筑的读物。该书由古代建筑常识、宫殿建筑、园林建筑、宗教建筑、古代民居、陵园建筑和其他代表性建筑等七个部分组成,既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历史、基本风格和特征,又分类讲解了古代建筑各自不同的风格特点以及有代表性的建筑。
  • 王贵与安娜

    王贵与安娜

    六六没有去追赶时髦,或是像一些美女作家那样,去颠覆传统,张扬内体感官的体验,而是以其清丽又细腻的笔触,在日渐变得喧嚣浮躁的生活中,幽默轻松,又不乏灵动聪慧地给大家讲着常常会被人们忽视了的老百姓自己的故事。
  • 东城外

    东城外

    青城又恋爱了,女友家富可敌国。她不嫌弃他那辆廉价的黑色小别克,他不在意她那任性的公主病,恋情发展的很快,不久,他们订婚了!订婚当天,警察突然来到青城家的酒店……一个厨师失踪了!一个未婚先育的女人出现了!一个重生的机会来了!那个孩子呢?没错,也来了!
  • 人虫公主

    人虫公主

    与人世间一样,在地界的土壤中,也生存着各种各样的生物种族。但与人世不同的是,地界里的各种生物和平共处,相互依存,齐心协力共同营造着一个祥和、安宁的世界……漆黑的岩石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腥味,这气息是那么的熟悉,那么的亲切。经过人间情感历练的平妞儿感觉自己终于长大了。带着对姐姐和大雷的无限眷恋,她向着久违了的地界奋力飞去……
  • 骑砍之骑士之心

    骑砍之骑士之心

    在卡拉迪亚的战火纷飞的大陆,这个弱者就应该被强者奴役的世界。当你成为一个强大的骑士,面对金钱和利益、刻骨的仇恨、权利的诱惑、你是否能保持那颗真正的骑士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