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77300000034

第34章 学院篇(11)

十年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品牌课程建设取得明显成效。2004年12月,学校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列为学校重点建设学科。从2004年开始先后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概论》四门课程列为学校的品牌课程建设。2006年实施新方案后,原有的课程全部发生变化,学校在充分考虑课程体系变化的情况下,继续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三门课程作为精品课程进行支持建设,以推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与发展。目前,原有的四门精品课程已在课程体系的构建、教学大纲和计划的制订、题库建设、教改项目的申报等方面取得初步成效。

十年来,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积极推行教学改革,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采用讨论式、启发式、互动式、案例教学、视频教学等方法,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广大教师合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全部使用多媒体教学。在校级教学比赛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先后25人次获奖,省级教学比赛中先后12人次获奖。同时,积极开展教学方法改革与研究,共申报获准立项省级教改项目2项,校级教改项目21项,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1项。

在课堂教学管理方面不断探索和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先后建立起教学督导专家听课、领导听课、教研室主任听课、学生评教四位一体的课堂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十年建设和发展的几点体会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是前提

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仅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也是对大学生进行意识形态教育的主阵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体现。因此,坚持党委领导是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和改革的关键。十年来,学校党委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始终坚持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与建设的正确方向,把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作为党的一项根本任务来抓,建立了以科学、创新、有效为目标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强化宏观指导,推进工作合力,营造良好氛围,形成了科学、有效的保障体系,这是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和改革最重要前提。

(二)加大投入、改善条件是保障

加大投入、改善条件是确保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中央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高度重视,不断出台新举措。学校党委和行政严格按照中央要求在课程建设、管理队伍、教学实践、科研立项、办公用房、图书资料建设等方面不断加大经费投入,切实改善教学条件,为扎实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和改革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培养、造就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关键

科学完善的方案、优秀的教材和学生主体性的引导都需要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去组织实施,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亦是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关键。“05方案”明确强调“要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十年来学校采取引进和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努力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打造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讲者、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精神文明的传播者、理论水平和教学科研水平高的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目前,我校经过十年的建设和发展,一支基础扎实、结构合理、专职稳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已经初步形成。

(四)依托学科支撑是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重要条件

积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为依托,坚持学科建设、科学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三位一体”,导师、教师、研究者“一身三任”,不断以学科建设带动课程建设,以科学研究促进教学研究,特别是以马克思主义最新研究成果促进教学内容的改革和创新,能够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学科支撑问题得到切实的解决。

(五)以质量工程建设为抓手,切实加强课程建设是根本

以质量工程建设为抓手,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改革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根本。要让思想政治理论课受到学生欢迎、进学生头脑,必须进行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的改革,不仅要重视精品课程建设,更要注重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的打造。同时要不断建立和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实现了对教学质量的“动态管理”,也初步形成了自我监控、良性循环的教学管理工作新局面,促进了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

我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经过十年的改革和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面对成绩,我们信心百倍,展望未来,我们豪情满怀。我们将继续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进一步加强学科和师资队伍建设、完善教学科研管理、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努力把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真正建设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课程。

(执笔人:黎万和,赵洋,侯东成,雷磊)

潮头扬帆竞百舸,奋进崛起展宏图

——外国语学院学科专业发展历程回眸

外国语学院

西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办学历史可追溯至其前身四川建筑材料工业学院于1993年9月开设的科技英语专业专科和绵阳经济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外语系1997年9月开设的英语专业专科。

2000年8月,西南科技大学组建成立,次年4月3日成立了外语系,2002年4月更名为外国语学院。一直以来,学院始终把自身建设与学校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以课程建设、学科专业建设为主线,坚持教育教学中心地位不动摇,大力推动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研究生教育,强化科学研究能力,积极推进对外交流、合作办学和成人继续教育。现在已经建设发展成为既承担全校大学外语公共课教学,又开办英语、日语、西班牙语、商务英语四个本科专业和两个硕士点(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点、翻译硕士点),拥有教师115人,研究生和本科生近1500名的专业学院。

一、改革探索,与时俱进——学院发展历程

纵观西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走过的历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初始创办阶段——稳步发展阶段——快速发展阶段。

(一)初始创办阶段(1993—2001年)

1993年9月,原四川建筑材料工业学院招收第一届英语专业专科生,每年招生30人左右,专职教师30多人。1997年,原绵阳经济技术高等专科学校成立外语系,同年招生首批英语专科专业(含经贸英语和旅游英语两个方向)63人,教师总数20多人。在此期间,外语教师的中心任务是保障公共英语教学,同时,不断探索英语专业的办学方法和办学特色。2000年8月西南科技大学组建成立,次年4月学校成立了外语系,2002年4月更名为外国语学院。2000年11月省教育厅批复同意西南科技大学筹建英语语言文学专业,2001年9月试招第一届英语专业本科生,2001年12月正式批复学校增设英语语言文学专业。8年间,外国语学院完成二级学院建制,正式举办第一个本科专业,在完成学校大学外语公共课教学的同时,踏上了学科专业建设的征程。

(二)稳步发展阶段(2001—2004年)

2003年11月省教育厅批复西南科技大学试办日语语言文学专业,2004年9月,学院开始招收第一届日语专业本科生。2003年9月省学位办批复学校设立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点,2004年9月学院开始招收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研究生。经过4年发展,学院教职工人数发展到80多人,在校英语日语专业学生发展到500多人,在学院承担全校大学外语教学任务的基础上,成功开办了第2个外语专业——日语,也初步完善了英语语言文学学科培养体系。

(三)快速发展阶段(2004—2010年)

从2004年春季起,教育部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作为实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工程的项目之一,启动以课堂多媒体教学与学生网上自主学习相结合为中心内容的教学改革试点工作。西南科技大学成为首批全国180所高校试点单位,外国语学院就是具体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六年中,外国语学院以试点改革为契机,形成了英语教学改革的新思路,探索出符合自己校情的学院发展新模式。借2007年教育部普通高校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之机,学院的外语学科专业和大学英语课程建设水平整体提高,受到专家组的高度肯定。2007年12月成功申报的“四川外国语言文学研究中心”由四川省教育厅授牌,该中心是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之一,为四川省外国语言文学的科学研究与对外交流搭建了良好的学术平台。2008年8月学院英语语言文学专业被四川省学位委员会确认为“省级重点学科”。2008年4月外国语学院新增四川省首家西班牙语专业,成为全国为数不多的西班牙语招生教学点之一。2010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新开办商务英语本科专业,成为全国15个试点商务英语专业学校之一。2010年9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批准,学院新增为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此六年时间,学院完成了大学外语教学改革试点,新办两个本科专业,获得了两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建设了一个省级重点学科,申报成功“四川外国语言文学研究中心”,初步完成了学科专业建设的布点工作,形成有较突出的比较优势,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多语种协调发展的学科发展新格局。

二、融先进教育理念,求个性发展——学院发展特色

外国语学院能很快在省内高校外国语学院中脱颖而出,都归功于17年来校院两级领导及全体职工始终不断融合国内外先进教育教学理念,努力探索出一条适合本院发展的高质量、高效益的办学之路。

(一)创新办学模式

西南科技大学坚持开放办学,不断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十年的建设与发展形成了“共建与区域产学研联合办学”的鲜明办学特色。外国语学院坚持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人才需要的办学目标,充分利用学校董事单位的资源和人才优势,走内涵发展和对外交流的发展道路,充分发挥社会服务功能,长期为学校董事单位和其他企事业单位举办外语类培训、翻译各种资料;在办学理念上,充分依赖学校的理工特色,同时强调创新性,大胆探索、营造学院的人文环境。学院举办西班牙语专业、商务英语专业、申报翻译硕士学位授权都是这些理念和举措的具体体现。

(二)坚持教学研究与改革

外国语学院承担着全校公共外语、本院四个外语专业和俄语、德语、法语等选修课的教学工作,是学校最大的基础教学单位。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学生发展个性化的新形势下,学院一直把教学改革摆在中心地位,不断坚持,艰辛探索,十多年如一日,深入开展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以2004年首批全国180所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试点单位建设为契机,如今终成硕果。其突出表现如下:

结合社会对外语类人才水平和能力要求,学校和学院结合实际积极修订了教学大纲和人才培养方案,更加科学、系统、有个性化地进行了课程设置。同时变革教育教学模式,英语教学采用以课堂教学与基于局域网和校园网的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既改进了原来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采用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特别是网络技术,使英语教学朝着个性化学习、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的学习、主动式学习相结合的方向发展,又确立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既保证了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教学,也充分考虑和合理继承现有教学模式中的优秀部分,更使通过省、部共建的外语自主学习中心使用效率大大提高,真正实现了学生受益、教师受益的双重效能。

首先,广大教师积极参与教改,教学质量明显提升。学院先后涌现出一批严谨治学、从严执教、教书育人、教学质量高的教师。2006年获四川省第六批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称号的陈清贵教授,2007年2月获“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称号的刘捷教授是他们之中的杰出代表。2004年至今学院共获得校级及以上教改项目100余项,其中,教育部立项3项,省部级教改立项12项。目前学院建有省级精品课程《英语笔译》和《基础英语》两门,校级精品课程5门。近几年,教师在学校举行的教学比赛中共获得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教学质量奖20项。英语专业、日语专业四级一次性通过率逐年上升,2006—2009年连续三年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和全国工科院校平均水平。其次,科学研究意识增强,成绩斐然。作为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之一的“四川外国语言文学研究中心”,为四川省外国语言文学的科学研究与对外交流搭建了良好的学术平台。目前,该中心在翻译理论与实践、英美文学、加拿大研究、双语词典研究等领域取得了一批标志性成果,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具有较高的学术影响力。其中,刘捷教授译著《非洲裔美国黑人小说及其传统》获四川省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陈清贵教授主持的“四川翻译家(史)研究”获教育部人文社科2009年度立项资助。

(三)狠抓队伍建设

“名师出高徒”这是被古今中外教育实践证明了的真理。外国语学院从只有30多名专职教师为家底开始创办,17年的办学历程中,学院通过专任和兼职相结合的形式,走院内培养与院外培养相结合的师资队伍发展道路,建设了一支具有很强凝聚力和责任心的教师队伍。

学院一方面坚持“请进来”加强学术交流,另一方面坚持“走出去”提高学术水平的政策,采取“以老带新、委以重任、敢于推新,学院安排青年教师跟踪国内外名家”等方法提升教师的综合能力。近5年学院送培硕士生26名、博士生4名、访问学者13名、派出教师参加各类学术会议80余人次;晋升教授3人,副教授12人,讲师24人,学院师资学历、职称结构得到较大改善。

同类推荐
  • 静静流淌的河

    静静流淌的河

    诗歌如同音乐,富有韵律、节奏的变化,与人物的情感相呼应,产生出动人心弦的共鸣。写景时瑰奇独特,抒情时低回吟咏。晦涩的音调,神秘的隐喻表达悲哀、失望、痛苦和死亡。视觉,听觉,幻觉在字里行间起舞。沉睡的石雕,断碣残碑,空旷孤寂的草原,静静流淌的河流,令人心酸的落叶,等等,伴随着诗歌的韵律和节奏而绽放。
  • 巴尔扎克妙语录

    巴尔扎克妙语录

    本书分品德·情操、爱情·友谊、风雅·生活、婚姻·生理、文学·艺术、政治·宗教等专题,收录了法国文学巨匠巴尔扎克的大量妙语,另外还附有巴尔扎克年谱。
  • 韩愈文集3

    韩愈文集3

    韩愈,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西)。郡望昌黎,称"韩昌黎";曾任吏部侍郞,称"韩吏部";又谥曰"文",称"韩文公"。韩愈一生追求仕进,早年求举不利,仕途生涯曲折、坎壈。陈寅恪先生《论韩愈》一文认为韩愈"卒开后来赵宋新儒学新古文之文化运动",成了"唐代文化学术史上承前启后转旧为新关捩点之人物"。倡导"古文",起八代之衰而取八代之髓,从理论到实践,全面实现了文体、文风和文学语言的根本革新。以文为诗,奇崛高古,独创新境,"山立霆碎,自成一法"(蔡绦《西清诗话》),与孟郊诗一起创中唐诗坛的韩孟诗派;从诗歌的发展历史看,与杜甫、白居易、孟郊等一并被认为"实唐人之开宋调者"
  • 古诗鉴赏金典

    古诗鉴赏金典

    该书是根据新课标高中教科书、新课标高考大纲“古代诗文阅读”考点编着的。该书从读懂古诗的各种有关知识入手,细致讲解,深入浅出;紧扣考点的各类内容,以历年高考古诗鉴赏题为依据,总结出各种考查内容的答题方法和格式,可以使学生以简驭繁,以少总多。
  • 周克芹散文随笔

    周克芹散文随笔

    文学总是要经过人民大众和时间长河的双重检验的,一时的喧嚣和风光证明不了真正的价值,说明不了什么问题。我深信,经过十年百年,再回头看,二十世纪的尘埃落定,喧嚣散尽,许多现今风光一时之辈,都将伴着他们的腐花败草随风而去,消踪失影,而周克芹,这棵峥嵘大树仍将屹立在历史的荒原上。
热门推荐
  • 看的好的就是好母亲

    看的好的就是好母亲

    这是一个最好教养的时代。这也是一个最坏教养的时代。孩子们日后长大,是不是可以成为一个快乐的、有幸福感的、努力勤勉的、懂得感恩的,甚至成功的专业人士,都来自于幼年成长时期,父母给予他们的教与养。这漫漫的、不算长的十几年,奠基的,却是他们几十年、近百年的人生。所以,每一天在教养孩子们的时时刻刻,我都希望自己,看得远。
  • 尘世修真录

    尘世修真录

    一个神秘的世界,介由一次阴谋而生,持灵而生,得玉而起,凡人与仙人的纠葛,人界与仙界的渊源,现代与未来谋划,时尚与古风的结合,这是一个新世界,一切都是新的开始。
  • 热血不枉青春过

    热血不枉青春过

    青春,我们只是路过,青春,总还是一本仓促的书,我们曾低吟浅唱,但却无法改变那旋转的年轮。原来,在这段路程里,我们只是一个过客,虽然曾经在这里经过,却依旧未留下任何足迹,那矿泉水般的生活,犹如那枝丫间细碎的阳光,犹如那夏天湛蓝的天空,我们来不及珍惜,它却这样不留痕迹的在我们眼前逝去。
  • 觅觅枕边人

    觅觅枕边人

    平凡又伟大的感情世界中,于寥寥一直追随着错觉中的人和事,在年龄与历练不断成长的日子里,不忘初心到底是难能可贵还是执迷不悟。岁月的长河中,总有些人是一定要错过的。一旦错过就是一辈子的事。只是感谢,那些留下来的遗憾,让我们学会怎样对待伴侣,从而变成温柔的人。最终回归现实,一夜惊喜的人大概很难成为永远的枕边人。
  • 珠翠志异

    珠翠志异

    一次意外,让我拥有无尽的生命。那个男人到底是谁?与白琪的意外相逢,带我走进一个活了几百年都没有涉足的灵异领域。天使,魔鬼,僵尸,神邸,魑魅,魍魉,女煞,邪教,飞天玉屏上方雕刻的女人犹如镜子中的自己。猜,下一次夜幕降临时是什么在你的窗外?
  • 老妃来欺:皇上请吃药

    老妃来欺:皇上请吃药

    一次莫名的穿越任务,一串来历不明的珠石手串,缺心眼杀手居然灰头土脸变身王府二小姐,是福还是祸?盼着早日完成任务回归现代拿提成玩男人,却被人打包送给了小鲜肉天子为妃!老牛吃嫩草,一口都不少,只恨一失足沦为天下笑柄,老妃来欺,从此后宫不太平。-------司徒月的穿越日记
  • 村长和他的助手们

    村长和他的助手们

    村虽然是村民们居住的一个小单位,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里面有着无数的大小事,关系着一村人的命运。张振生被推选上村长后,历经了风风雨雨,到处是悬崖峭壁,深渊险壑,他能踏平了前进路上的沟沟坎坎,使村子朝着健康、正确的方向发展吗?
  • 杀人的人间

    杀人的人间

    武学奇才孙悟空,一心追随师父,为争得天下第一,携美女佳人,一路过关斩将,终成就一番霸业……在杀戮中生存,在杀人中取得期望的一切,这是个杀人的世界。
  • 万般皆下品

    万般皆下品

    [花雨授权]他施家“墨香坊”顶顶有名,印的书绝对雅俗共赏。可这新来的抄书师……自打捉着她的手瞧了那么一阵,他就灾祸连连,印坊被烧,官差也跑来凑热闹说他印假宝钞。他以为她多么……但她的字一点一钩,勾得他好心痒啊……
  • 石头的生命

    石头的生命

    本书收录了作者近年来发表的散文数十篇,是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和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