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90100000062

第62章 明朝(1)

刘基求雨

明太祖朱元璋起兵后,他帐下官员中出现了一个派别,即淮西集团。原来,明太祖朱元璋是淮西人,他手下有很多淮西籍的官员,如李善长、徐达、常遇春、汤和、胡惟庸等。这些人为明朝的建立做出了突出贡献,立下无数功劳。

可是,1368年朱元璋称帝后,淮西集团自认为功高盖世,就在朝中排除异己,玩弄权术。非淮西籍的官员对此很是不满,与淮西集团展开斗争。

明太祖的谋士刘基(字伯温)是浙江人,在群臣中才能最高。可是,淮西集团妒忌他,经常在皇帝面前说他的坏话。所以明朝建立后,刘基只被封为诚意伯、御史中丞。而淮西集团中的李善长却被封为韩国公、宰相。

刘基认为,元朝之所以灭亡,是因为法律得不到贯彻。一次,李善长的亲信、中书省都事李彬触犯刑律,李善长找刘基说情。可是,刘基还是向明太祖揭发了李彬的事情。明太祖很生气,把李彬交给刘基,由他处死。从此,李善长对刘基怀恨在心。

正好这一年出现旱灾,李善长对明太祖说:“李彬是该杀,可是刘基杀李彬的地点不对。他在祭雨坛处死大臣,使上天震怒,才降下灾祸。刘基应该对今年的旱灾负责!”淮西集团的其他官员也附和这种说法。

明太祖是个信神之人,他把刘基找来,问他:“今年天旱是怎么回事?是不是因为你在祭雨坛杀人,冲犯了神明?”

刘伯温早有对策,对明太祖说:“天上迟迟不下雨,是因为连年打仗,老百姓怨气冲天。如果您能办好两件事,就能使老百姓的怨气平息。第一件,要对殉国者的家属进行抚恤,让他们老有所养,幼有所依。第二件,将工匠的尸骨掩埋好,不要让他们再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了!”

实际上,老天会不会降雨与老百姓的怨气并无关系。刘基这么说,只不过劝明太祖做些善事,收拢民心。他深通天文,认为这几日定有大雨。明太祖求雨心切,就按照刘基的话做了。

可是过了十几天,还是滴雨未降,朱元璋非常气愤。这时,刘基的妻子去世,刘基就以埋葬亡妻为理由辞职。明太祖不想用他,打发他回老家去了。这时,徐达率领北伐军势如破竹,攻下了大都,元惠宗逃往漠北。满朝文武都沉浸在胜利的喜悦当中。

刘基头脑很清醒,临走时对明太祖说:“听说您有定都凤阳之意,凤阳虽是您的家乡,但没有优越的地理条件,不是建都的地方。元朝虽然失败,但王保保(即扩廓帖木儿)还有一部分兵马,陛下不可掉以轻心。”

刘基走后,明太祖左思右想,觉得刘基对自己忠心耿耿。他非常后悔,下诏宣刘基入京,委以要职。李善长眼见刘基又要得势,心里很不痛快。明太祖问刘基:“你觉得李丞相怎么样?”刘基说:“善长立有大功,而且有调和众将的能力。”

明太祖说:“李善长总是在朕面前说你的坏话,朕对他很失望。你觉得杨宪和胡惟庸怎么样?”刘基说道:“这二人都是宰相的材料,可杨宪的度量不够,胡惟庸像一匹驾车的马,就怕他半路上闹别扭。”

明太祖叹了口气说:“当年鄱阳湖大战时,形势非常凶险,多亏你运筹帷幄,我军才取得胜利。寡人从来没有忘记你的大功。善长、杨宪、惟庸三人都不能令朕满意,还是由你来当宰相吧!”

刘基知道淮西集团的势力雄厚,绝不会容忍他身居相位,就推辞道:“臣虽有治国之才,可性格过于刚硬,总是疾恶如仇,不适合做宰相。”

1371年,李善长因病罢相。1373年,胡惟庸被拜为宰相。6月,刘基辞官回乡。他在浙江青田过着与世无争的隐居生活,从来不跟人谈论自己的功劳。

可是,淮西集团仍和刘基过不去。胡惟庸在皇帝面前搬弄是非,去掉了刘基的爵禄。刘基非常难过,得了一场大病。胡惟庸派医生给他看病,在药里下毒,将他害死。刘基功高盖世,人品高贵,却摆脱不了宦海风云,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胡惟庸案件

明太祖对朝中的功臣很不放心,怕他们带兵谋反,推倒大明王朝。为了及时掌握这些人的动向,他设立了特务机构“锦衣卫”。这个机构直接对皇帝负责,专门侦查大臣们的一举一动。

有了锦衣卫,明太祖可以及时了解大臣们的行为。他喜怒无常,往往因为一时起疑心,滥开杀戒。大臣们上朝前总是愁眉苦脸地与家人离别,也不知此去是吉是凶,如果活着回来,全家人就要庆祝一番。

胡惟庸毒死刘基后,渐渐专横起来。朝廷中官员的生死、祸福往往由他一言而定,明太祖对专权之事非常敏感,密切注意胡惟庸的行动。后来,胡惟庸与淮西籍将领陆仲亨、费聚的关系越来越好,明太祖更加担心朝廷不稳。

1380年,明太祖给胡惟庸定了一个“擅权枉法”的罪名,将他抓起来处死,同时被杀的还有御史大夫陈宁、御史中丞涂节等官员。为了证明胡惟庸死有余辜,明太祖指出胡惟庸私通日本,企图造反。此案使淮西集团受到重创,其他官员也受到连累。

1381年,胡惟庸一案牵连到大臣宋慎。明太祖毫不犹豫地将宋慎砍头,还要追究宋慎的祖父宋濂。宋濂是明朝的开国功臣,又是太子朱标的老师,威望很高。他与刘基、高启合称为“明初三学士”。满朝官员听说要整治宋濂,大为吃惊。

此时宋濂已辞职回乡,住在浙江金华,已经七十二岁。明太祖派人把他抓到京城,准备处以斩首之刑。马皇后得知此事,对明太祖说:“老百姓为孩子请个先生,还得好好待他。宋濂教导太子时非常尽心,你应当对他从轻发落。”

明太祖见皇后敢反对他,非常生气,就从屋里走出去。他一边走一边说:“从古以来,妇人干预朝政没有好结果。你既然是皇后,就应该谨言慎行,不过问国家大事。我真没想到你会变成这样!”

到了晚上,明太祖仍与马皇后一起用饭。明太祖问马皇后:“今天你的气色不好,到底为了什么?我今天的话是重了些,你别挂在心上。”马皇后流着眼泪说:“宋先生辅佐你打江山,费尽辛劳。现在他年纪那么大,还要被处死,我怎么吃得下饭呢?”

明太祖一向敬重马皇后,听了她的话也深有感触,说道:“难得你一片仁厚之心,我就收回成命。但宋先生死罪可免,活罪难饶,就把他送到茂州充军吧!”可是,宋濂刚刚离开京城,明太祖就后悔了,命人追上宋濂,将他杀死。

宋濂死后,明太祖又对外甥李文忠、挚友徐达产生疑心。李文忠、徐达对明太祖的性格深有了解,遭到怀疑后惊惧不已。1384年,李文忠在府中暴卒。1385年,徐达背上生疮,明太祖听说生疮者食蒸鹅必死,竟然赐他此物。徐达不敢不食,食用后立即丧命。

1390年,有人揭发李善长曾与胡惟庸勾结。明太祖勃然大怒,将李氏满门七十多人斩首。李善长的长子李祺是明太祖的女婿,靠着这层关系,他和临安公主以及膝下的两个儿子才得以活命。

明太祖为了警示群臣,还编撰了一部《昭示奸党录》,将李善长的供词附于书中,向全国公布。至此,因胡惟庸案而被杀者竟达到三万之众。

1392年,太子朱标去世,明太祖非常悲痛,立朱标之子朱允炆(音wén)为皇太孙。由于皇太孙年幼,明太祖对各位功臣更生疑心。

燕王朱棣本有希望成为太子,但明太祖最终选择了皇孙。他在失望之余对皇帝说:“在朝功臣中,有人恣睢不法,您一定要有所警惕。不然的话,大明江山就危险了。”他所攻击的大臣,正是他的仇人凉国公蓝玉。

在此种情况下,蓝玉却不知约束自己,往往出言无状。他被任命为太子太傅时,大声喊道:“凭我的功劳,竟然连做太师的资格都不够!”一日,他看见朱元璋的轿子,就用手指点:“轿子里的人开始怀疑我了!”蓝玉的种种放肆行为,令明太祖无法忍耐。

1393年3月,锦衣卫向明太祖报告:“凉国公蓝玉要造反。”朱元璋大为恼火,将此案的调查权交给吏部尚书詹徽。蓝玉面对詹徽的逼问,说道:“你就是我的合谋者。”明太祖更加生气,将蓝玉、詹徽一同诛杀,因此案而处死者共有一万五千人。

大兴文字狱

在打江山的时候,朱元璋礼贤下士,在身边聚集了一批杰出的文人。然而在政权建立后,与残害功臣相应的,朱元璋开始了对知识分子的残酷迫害,大兴文字狱。所谓文字狱,就是从人们所写文章中挑出一些词句,在文字细节上进行挑剔,断章取义,吹毛求疵,编造莫须有的罪名,迫害作者。

古时候的人们很注重自己的出身。朱元璋虽然当上了皇帝,但他的出身并不好。他小时候给人放过牛,当过和尚,后来又参加过农民起义。他很忌讳人们提起这些事情,认为这是一种耻辱,和自己的皇帝身份不相配。

因为他当过和尚,所以不许人们写和说“光”“亮”“僧”,甚至与僧谐音的“生”也不许提。他参加过红巾军,红巾军被地主阶级骂为“贼”“寇”,所以不许人们说和写“贼”字,与“贼”谐音的“则”也不许提及。很多官员由于不知道朱元璋的这些忌讳而糊里糊涂地掉了脑袋。

有一天,杭州府学教授徐一夔替杭州知府写《贺表》,里面有“光天之下,天生圣人,这世作则”的词句。富于联想的朱元璋看后大发雷霆,大骂到:“这个穷酸的儒生竟敢这样侮辱我!”接着,朱元璋把《贺表》摔给大臣们看,大臣们看后面面相觑,谁也看不出究竟是什么地方出了毛病。

朱元璋对他们解释说:“‘光’,就是‘秃’,这是在骂我是个秃和尚;‘生’就是‘僧’,这也是在讥讽我当过和尚,‘则’和‘贼’的读音相近,这是在骂我参加过农民起义,当过贼。你们说,这样的小人该不该杀?”于是,朱元璋传出一道命令,将徐一夔斩首示众。

陈州府学训导周冕,为本州作《万寿表》,因为有“寿域千秋”一句,好端端的一句话,在朱元璋眼里,“寿”就是“兽”,把“域”又误读为“或”字,认为是“祸”的意思,于是,周冕被杀。

尉氏县教谕许元,为本府作《万寿贺表》,因为有“体乾法坤,藻饰太平”句,而遭到了杀头之祸。因为朱元璋认为“法坤”音同“发髡”,意思是骂他曾经剃发当过和尚;“藻饰”音同“早失”,“早失太平”,这不是在诅咒大明政权吗?可怜那许元,本来想说两句奉承的话,却不料丢了脑袋。

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直杀得天下读书人胆战心惊,不知所措。于是,朱元璋命翰林学士刘三吾制订了一篇《庆贺谢恩表笺成式》。从此,贺表有了固定的格式,只要照贺表的格式抄写一份就可以苟活下去了。

洪武科场“南北榜”

明朝刚刚建立时,太祖朱元璋沿袭了以前科举取士的制度,想把天下有才华、有知识、有抱负的能人志士都招于麾下,为朝廷效力,巩固大明的基业。但在洪武末年,却发生了著名的南北榜事件。

洪武三十年(1397年)三月五日,这天是会试发榜日。但是,当黄榜刚一贴出时,却群情哗然,引来纷争。原来,这次榜上共录取52名贡生,从第一名的宋琮到最后一名的刘子信,全部都是来自江南的考生,北方举子纷纷落选。

接下来的殿试,又取福建闽县的陈某为状元,这更加深了北方举子的不满。他们认为,由于主考官翰林学士刘三吾、副主考官白信蹈都来自南方,就袒护南方人而压制北方才子。

群情激奋的考生,用泥团将高悬的皇榜打得七零八落,随后召集了一些同样不满的落第学子,浩浩荡荡地向礼部闯去,要求与考官对质。一时间,南京城里糊满了大大小小的纸片揭贴。

礼部接到控诉刘三吾等人私取同乡的奏报,赶紧请来负责国家安全事务的锦衣卫,镇压考生游行队伍。然而事态越闹越大,还没有离开京城的北方考生再度组织游行示威。考场骚乱发展成一场南北对抗的政治运动,事件愈演愈烈,礼部官员不敢隐瞒,向皇帝上了奏本,陈述此事。朱元璋其实本来就对南方地主知识分子有些不满,又因为国家要加强北方边境防守,北方正是用人之际,因此知道这件事情后震怒异常,决定亲自查问主考官刘三吾。

当时,刘三吾已是85岁高龄,才学名满江南,是位老翰林,且被朱元璋委以东宫太子老师这一重任。刘三吾对朱元璋说:“北方在元朝的残酷统治下民不聊生,连年争战对当地文化教育摧残极大。历数十年来,北方举子文章远不如南方举子,这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南北同榜,必然也会出现南优北劣的局面。”

谁知朱元璋听后却龙颜大怒,当即下令将刘三吾赶出皇城,将副主考官白信蹈停职罢官,又下令翰林院侍讲张信主持会试复查。经过二十多天的锁院查卷后,张信向朱元璋如实禀告复查结果:“臣已认真查核,发现南北考生成绩相差确实悬殊,就连最后一名的刘子信,也比北方的优秀者高出许多。而且以文章定优劣,以才华定名分,是国家的一贯制度。现在北方人的试卷,仅能列为第53名,但名额有限,不能重新更动。”

朱元璋听后则认为是张信故意把成绩差的试卷拿给他看,勃然大怒,随即安排刑部调查刘三吾等人的案情。刑部先将刘三吾、张信、白信蹈等统统打入狱,严刑逼供,但毫无结果,于是又抓了三方的家人几百,在严刑逼供下终于查出了一个涉及六百多人的大型“徇私舞弊”集团,上报给了皇帝。

朱元璋明明知道是冤案,但为了平息北方士人的愤怒,于是御笔朱批道:刘三吾、白信蹈是蓝党,张信是胡党,有谋逆之心。将白信蹈、张信以及同科的试官二十多人,全部凌迟处死。刘三吾因年事已高,流邢充军,所选贡士全部罢黜,其中名列榜首的考生陈某也以行贿的嫌疑问斩,至于受牵连者不下数百人。这年的四月底,将这二十多位考官绑赴刑场执法。

五月初,朱元璋又亲自阅卷评点出61名贡生,第一为河北韩克忠,第二为山东任伯安。61名贡生中竟无一名南方举子。黄榜张出,北方举子欢呼雀跃,“南北榜”公案至此了结。

这就是有名的“南北榜之争”案。为了避免此类事情的再次发生,明仁宗洪熙元年(1425年),大学士杨士奇提出南北分卷的设想。两年后,这一设想成为现实,南北卷制度正式实施,以南北文化水平高低不同,规定南北取士分配比例为南方人十之六,北方人十之四。

厂卫的兴起

“厂卫”是锦衣卫和东厂、西厂的合称,它是明代特有的特务统治机构,它们最初是为加强专政集权而设立的,后来反而成了乱政的根源。纵观整个明朝,死于锦衣卫和东厂、西厂酷刑之下的正直人士不计其数,它间接导致了明朝的覆亡。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怕大臣对他不忠,为了加强监视,洪武十五年(1382年),朱元璋“改仪銮司为锦衣卫”,锦衣卫的首领称为指挥使(或指挥同知、指挥佥事),一般由皇帝的亲信武将担任,很少由太监担任。其职能是:“掌直驾侍卫、巡查缉捕”,成为皇帝加强集权统治的重要手段。

但由于明朝前两代皇帝朱元璋、朱棣出身的特殊性,他们对皇权的维护有其他朝代所没有的强烈欲望,这就使得锦衣卫“巡查缉捕”的职能后来被无限度地扩大了,以至于到后来,锦衣卫又拥有了自己的监狱,可以自行逮捕、刑讯、处决犯人,不必经过司法机构和正常司法程序。

锦衣卫因穿橘红色服装,骑马,又被称为“缇骑”。缇骑的数量,最少时为一千人,最多时多达六万之众。锦衣卫官校一般从民间选拔孔武有力,无不良记录的良民入充,之后凭能力和资历逐级升迁。同时,锦衣卫的官职也允许世袭。

同类推荐
  • 游戏高手大比拼

    游戏高手大比拼

    这套书抛弃了生硬刻板、枯燥乏味的灌输式智力训练模式,以轻松的笔调、有趣的智慧游戏、循序渐进的训练方法,为青少年营造了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可以有效提升青少年的思维能力,全力激发青少年的大脑潜能。让生命潜能爆发,让您体内的睡狮醒来,攀越智能高峰,最终达成人生的目的。这就是我们编辑本套丛书的目的。
  • 智商总动员——聪明游戏

    智商总动员——聪明游戏

    智力发展虽有遗传基础,但同时受环境因素的强烈影响。遗传基础只规定了智力发展的可能性,即规定了智力发展的上限和下限,而智力的实际表现则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本人的刻苦学习和社会环境等)。因此,后天教育对儿童的智力发展是极为重要的。社会、学校、家庭应协同一致,按儿童身心发育规律进行科学教育。
  • 更聪明的智慧故事

    更聪明的智慧故事

    每一粒种子在合适的条件下都会发芽,每一个孩子都是未来栋梁的种子。本书以努力用一种新鲜快乐的方式,把那些激励着孩子们健康成长的品质深深植入到他们的心田。本书是以单编的故事形式出现,每一篇文章由一则故事和“智慧箴言”组成,高深的箴言内容变成孩子们自己的语言,方便孩子们的思维习惯,从而改变一些说教的成分,改变箴言本身具备的严肃的成人化语气,更易让孩子们接受,从而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学习的快乐,以至成长的快乐!故事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个人的心灵,因此,看故事是孩子们塑造美好心灵的一种绝佳方式。这本故事书收集了让孩子更聪明的智慧故事几十个,并配以手绘图画。全书语言通俗,容易理解,适合广大青少年朋友阅读。
  • 小船,小船

    小船,小船

    本书共收录了作者7篇文章,《小船,小船》《当我还在童年》《小河流过门前》《深山的孩子们》《五(一)班的“备忘录”》《心声》《雪·太阳·村庄》。语言生动隽秀,故事引人心动,让小读者和大读者如临其景,爱不释手。你将领略到作者心中最柔软的感情、如花的风景、美妙的疼痛的成长和源自童年天籁般纯粹的声音。
  • 阅读中华国粹-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古桥

    阅读中华国粹-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古桥

    本系列图书介绍了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依靠勤劳的素质和智慧的力量,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从文学到艺术,从技艺到科学,创造出数不尽的文明成果。国粹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显示出中华民族独特的艺术渊源以及技艺发展轨迹,这些都是民族智慧的结晶。
热门推荐
  • Hey毒医小姐不好惹

    Hey毒医小姐不好惹

    Hey,这里是新人的新坑,由于这里是学生党一只,所以是周更啊周更。目前没写大纲,没定结局,最后的CP看你们的决定喽。还有本文有些小小的负能量,不喜勿喷哦。另外,不喜欢本文的人不要骂哦
  • 瀚之痕

    瀚之痕

    一个强劲实力就是饭碗的大陆异界。一个现代与科幻结合在一起的世界。一个毒舌少年誓要成为强者的信念。一个不为人知的阴谋正在布下局面。
  • 万妖笔录

    万妖笔录

    “一个因为自己的弱小而无法保护自己的族人的少年,带着对父亲许下的诺言走上了一条成为强者的道路。“轩儿你记住”在比自己强大的敌人面前,逃跑不是懦弱,“这个世界谁都可以死,我不关心,但唯独你不可以,因为你是我的女人,我不允许。
  • 神医少女转古代

    神医少女转古代

    她,是医学世家之女,号称绝世神医,一场灭门使她被迫穿越到了一个名叫弈錂国的国家,她成了艾丞相的一个丑女儿,可谁知道丑颜的背后是一副怎样倾国倾城的容颜,她亦是冷漠亦是善良。他是弈錂国最俊美的战神王爷,一道圣旨将她与他联系在一起,他厌恶她,厌恶她的无能,厌恶她的丑颜,可他却不知丑颜是她的伪装,无能是她的虚名,一张休书,任她逍遥。当他爱上她,当他知道她是他的休妻时,他不顾一切只为寻回她,可当他在寻回她时,他才发现她的身边早已是桃花朵朵开,一场游戏中到底是谁先认输。
  • 诱婚之楚少太凶残

    诱婚之楚少太凶残

    楚离笙不明白,自己订婚前一夜还远在美国的人,现在为何会出现在自己卧室的床上。而自己也不过是在婚宴前回来换个衣服,就被那笑得一脸阴翳的男人按在床上剥皮抽骨,吃得渣都不剩。最后还要接受‘他其实是受害者’这种理由,迫不得已的签下一纸婚书,在幕后做了隐身的‘楚夫人’。说好的挂名夫妻,井水不犯河水。只是......一次又一次的磋磨之后,楚离笙终于明白,什么叫男人的话信不得!......她是低调内敛的CIN首席设计师,也是海城楚家唯一的血脉。他原是被她从街上带回家的小乞丐,后来却摇身一变,成了美国联邦银行的执行总裁。......楚默从前总以为,身边那老是围着他转的小娃娃会一直守在他身后,乖巧的做他的小尾巴,只是不想某一天却忽然收到了她就要订婚的消息——呵,开什么玩笑!他瞬间失控化身成魔,不远千里赶去将她吞吃入腹,只为将她锁在身边。“楚离笙,现在除了我,你还能嫁给谁?”
  • 夺舍至高神

    夺舍至高神

    一不小心,穿越夺舍变成了“法奥世界”的至高神。永生不朽,寿与天齐。掌裂苍穹,拳碎星海,念动遮天,言出法随,几近乎无所不能。然后,大结局?NO!!!真正的故事,才刚刚开始。万里长征第一步……想知道是怎么回事?看下去就知道了……————————PS:类似种田文,不是战天战地杀神杀佛的热血文,要有心理准备。
  • 琉球国志略

    琉球国志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悲宋

    悲宋

    叶梓意外死亡醒来竟成为绑匪手中的肉票,面对谋夺家产的叔父,该如何虎口逃生?靖康风云际会,金兵铁骑之下,叶梓该何去何从?北宋灭南宋偏安,靖康耻何时灭?
  • 九元狂尊

    九元狂尊

    神秘的身世,超强的天赋,滔天的仇恨,不屈的命运,如何一层层去解开那些看似无解的谜团?如何一点点从一个废柴修炼到巅峰?如何一步步走上自己的复仇道路?又是如何从一颗棋子变成掌棋人?
  • 重生之守护幸福

    重生之守护幸福

    作为知青下乡和农村姑娘爱情悲剧的产物,在母亲去世回到父亲身边如履薄冰的日子,在自己的婚姻也不能做主所嫁非人的时候,小花重新回到小时候有爸爸有弟弟的生活。重新出发选择不一样的人生,这一次不再有遗憾,守护属于自己的幸福,找一个爱自己也为自己所爱的人好好的过日子,别无所求。--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