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06200000002

第2章 禹里(1)

1.一个有“洁癖”的学生

北川出产优质绿茶,但名埋深山,鲜为人知。

兰辉的父亲兰甲正、母亲王培玉都是北川佛泉茶厂的工人。

兰甲正是回族人,身材魁梧,干活认真,一看就是那种有担当的男子汉。王培玉秀丽端庄,皮肤白晳,有人说她年轻时美如观音,有一颗极其善良的心,对子女影响很大。她嫁给了兰甲正,一切习俗就随了丈夫,真是难能可贵。

他们膝下有四个子女:兰辉排行老三,上有一个哥哥、一个姐姐,下有一个弟弟。

茶厂为藏族同胞生产“团结牌”砖茶。制砖茶工艺复杂,仍采用手工生产的方式,特别是成型环节,属重体力活儿,其强度并不亚于土窑上的工人脱坯、烧砖。

兰辉从小就目睹父母的辛苦。

屋外寒风凛冽,冰天雪地,屋檐挂着长长的冰凌。车间里雾气蒸腾,兰甲正光着膀子挥动铁锤,浑身的肌肉强健有力。按工序,必须把一块又一块经高温汽蒸的茶砖砸紧实。

茶砖三公斤一块,一块块码成了小山。兰甲正满脸是汗,一甩一大把,咸咸的汗水常刺得他双眼眯成缝,颈项上的汗水如细流顺着脊梁往下淌。

配合兰甲正干活的师傅总是说:老兰,你抹一下汗水嘛,都溅到我脸上了!

三人一组,一天要锤出五百块砖茶,每天至少要干十小时,月工资三十二元。兰甲正是劳动模范、车间主任,意味着比普通工人付出得更多。

春茶上市,王培玉通宵加班炒茶。厂里发给夜班工人每人两个苞谷面菜包子,王培玉舍不得吃,揣回家中。等到天亮,四个娃娃每人便能吃到半个菜包子,为早饭增添些许美味。

四姐弟喝着父母的汗水长大。一家人和和睦睦,清贫度日。对孩子的教育,父母不喜说教,也不用棍棒。

兰辉戴一副眼镜,腼腆得像个小姑娘,躲在妈妈身后。这是曲山小学老师,后来成为作家的母碧芳对兰辉最初的印象。

这个腼腆的学生,不到六岁就可以从一写到一百而无差错。一年级才读了半期就“跳”班读二年级,二年级又才读了半期就“跳”到三年级。那时,兰家住在老县城危家巷。

兰甲正下班回来,总会看到兰辉伏在一张石桌子上做作业。

外面一群群娃娃在疯耍,喊他、叫他,兰辉总是说:做完作业再耍。他似乎从小就练就了一种定力。

那时北川县家家户户烧柴灶。经济宽裕的人家在集市上买硬柴。兰家烧不起硬柴,兰辉就跟哥哥姐姐到沟里去捡干柴,到河坝去捞水柴,拾来的柴火整整齐齐码在屋檐下。假期里,若能到工地上去背火砖,到茶厂去择茶叶,挣点小钱贴补家用,兰辉总是高兴得很。

老师们发现,兰辉这个学生属于内秀型,平时不太活跃,甚至沉默寡言,但需要他“亮相”时绝对身手不凡。长大成人后,老北川人都知道,兰辉能歌善舞,是无师自通的文艺全才。

兰辉和五个女同学表演《我有一盒小蜡笔》,那天真烂漫的表情,让同学们数十年后仍记忆犹新。

排练休息时,五个女同学叽叽喳喳,一起起哄:哪个敢“攀”一下“小眼镜儿”兰辉?所谓“攀”就是搂一下肩膀,这在当时算是一种亲昵的动作。推推搡搡,最后还是范玲玲最勇敢,冷不防就紧紧“攀”住兰辉,吓得“小眼镜儿”大惊失色:你们在搞啥子名堂啊!

五个女同学笑得前仰后合。窗外,有个大眼睛的小姑娘也看得很高兴,她叫周志鸿,后来成了兰辉的妻子。

七岁那年,兰辉走进了县图书馆,满架的图书极大地刺激了他渴求知识的胃口。2012年6月12日,兰辉在微博中回忆道:四十年前的今天,北川老县城。图书馆阅览室,一间破旧的穿斗架子房中,昏黄的灯光下,我开始认识外面的世界。

从通俗读物起步,他的阅读兴趣很快转向了文学。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正是文学的火红年代。上初中的兰辉最喜欢读《人民文学》《当代》《钟山》。借上一本厚厚的文学期刊,悄悄钻进茶厂仓库,躺在茶叶箱砌成的小山上,听雨敲瓦,借亮瓦透入的光线,闻着墨香吸着茶香,沉浸在文学的世界之中——多年后,他仍非常怀念那段读书的日子。

在古今中外的诗人中,兰辉最喜欢杜甫。杜诗沉郁、写实的风格,忧国忧民的情怀,深深感染着他、影响着他。

不出意料,兰辉考上了高中。

兰甲正早就有言在先:我家的娃娃,只能读完初中。

别问为什么,揭开锅看看吧,那是一锅稀饭。兰甲正夫妻就那么点工资,连买菜都要等天黑了去买别人挑剩下的。

新鲜菜贵,买不起。

三十二年之后,笔者与兰甲正聊到兰辉上德阳孝泉师范学校那段时间的事,老人家还叹息说:实在没法,对不起娃娃啊!兰辉的哥哥也是初中生,成绩好,写得一手好字,考上高中也读不起,早早地断了升学的念头。那时候,能吃饱稀饭就不错了。

读不成高中就上不了大学。命运给了少年兰辉一记重拳,那隐藏在心上的痛延续了好多年。

接受老师的建议,兰辉考入了德阳孝泉师范学校,因为读师范免学费。

创办于1945年的德阳孝泉师范学校,坐落在历史文化名镇——德阳市孝泉镇。校址原为“姜孝祠”,是为祭祀东汉时的“一门三孝子”而建。名列“二十四孝”中的《涌泉跃鲤》,以及由此衍生的《安安送米》的故事就出自此地。从东汉起,孝泉便以孝名扬天下。

每逢镇上选孝子孝女活动,川剧团来演《安安送米》,兰辉都伙着同学去观看。他曾对照着鲁迅的文章读“二十四孝”。剔除封建的糟粕,他最喜欢《安安送米》所表现的母子深情。

有一次,兰甲正去成都开会,回程顺道去德阳了解一下儿子在校的情况,兰辉的班主任将兰辉夸成了一朵花,说:

你们养了个好娃儿!

兰辉学习用功,品行端正,深得师生信任。但让班主任称赞的另外一件事是,学校的公厕墙面上,总是被调皮的学生用烧过的火柴头乱写乱画,有些不堪入目的涂鸦,简直是发臭的文字垃圾。然而,隔一段时间,总会有人用石灰抹了那些字画。调皮学生再写再画,又有人去抹。学校查了好多次,兰辉才承认是他提着石灰浆去抹的。他说:我看不下去。

好一个“看不下去”!

对这种涂鸦,有人一笑了之,有人熟视无睹,更有极少数人臭味相投。而兰辉,不但不能容忍,还采取了行动。一件小事,表现出他对低级趣味的深恶痛绝和不同于常人的道德“洁癖”。这种少见的“洁癖”,在当上干部之后表现得尤为突出,并贯穿于兰辉的一生。 2.遥远而又快乐的白坭

白坭在哪里?

当地有一句民谚:漩坪、白坭、金凤湾,二十四道水不干。

上世纪八十年代,公路只通到漩坪,从漩坪到白坭的二十多千米山路,全靠“甩火腿”(两条腿走),上坡下坎,蹚过二十四道山溪才能走到。

1983年7月,十八岁的兰辉从德阳孝泉师范学校毕业,分配到不通公路,离县城很远的白坭公社小学教书。

兰辉背着行李,走了大半天才走到白坭公社。墙上“共产主义是天堂,人民公社架桥梁”的大幅标语赫然在目。

山沟中的山沟,夹着一小块狭长的缓坡。缓坡上的白坭小学背靠一座青山,面对一条清澈的小河。扔块石头过河,就会惊飞对面山林里的一群山雀子。学校全是泥墙青瓦,虽有些破旧,但还算是北川农村小学中条件较好的。

老同志教他:吃粮靠马帮。把全月二十八斤粮票和五元钱交给过路的马帮,请他们把米驮回来。每个老师和学娃(当地乡亲把“学生”叫“学娃”)都要到山林里拾柴火,交给学校食堂煮饭。

到校头一天,习惯了睡前烫脚的兰辉问哪儿有热水,老同志告诉他:你要适应冷水洗脚。兰辉后来对朋友说:脚刚伸进冷水,一激灵,啥子瞌睡都没得了。那水刺骨头,用手使劲搓搓脚,越搓越热和,多洗几次也就习惯了。

开饭了。几层大蒸笼热气腾腾,学娃们排队领取食堂热好的午餐。家境好点的,是一搪瓷盅盅“金裹银”(掺和了大量苞谷的米饭);家境差的,是两个红苕或几个洋芋。为了不至于拿错,各自把红苕或洋芋用竹丝拴在一起。

学娃们红苕洋芋吃得狼吞虎咽,兰辉端着白米干饭发愣。

兰辉跟朋友们说起初到白坭的感受:从学娃带的食物看四周的山民,祖祖辈辈就是这么过来的,比我苦得多。小娃娃没到过县城,好些老人最远也才走到漩坪。一年四季,苞谷、洋芋、咸菜,能吃上一顿白米干饭就是打牙祭了。不好生教书,对不起这些纯朴的孩子。

这个十八岁的“眼镜儿”老师瘦得像一根藤,看着真让学生家长心疼。这家送几棵菜,那家送一篮洋芋。乡亲们动动手,苞谷秆编成挡风墙,黄泥巴砌了个土灶,给兰老师建了个可以改善伙食的小厨房。

更让兰辉感动的是,一到冬天,学娃们都提着小火盆上学。小火盆本应放在各自课桌下的。兰辉一走上讲台,小火盆就会围着他,形成一个半圆,烤得他从身体到心里暖烘烘的。

大概是不适应当地的海拔,兰辉常流鼻血。学生家长便扯来苦蒿,切碎了给他塞鼻孔,血一会儿就止住了。

兰辉每天都要面对着四十二双纯洁、清澈的眼睛,那是山区孩子渴望的眼睛。他绘声绘色地讲,又让孩子们跟随他朗读课文。从《燕子飞回来了》到《数星星的孩子》,从《刻舟求剑》到《农夫与蛇》,稚气的嗓音带着乡土的味道,在山村回响着,自然而亲切。

负责学区教学工作的左上荣听白坭小学的老教师反映:

新来的兰老师很爱读书,并经常随堂听课,虚心学习老教师的教学经验;他备课认真,对学娃要求严格,班风非常好。

由于路途遥远,兰辉极少回县城,在白坭的日子快乐而充实。

那年月,就像费翔有首歌唱的:年轻的朋友在一起,比什么都快乐!白坭小学设有“戴帽”的初中部,二十多个老师,再加上公社医院、兽防站、武装部的,全都是年轻人。

放了学,打篮球——架子是几根棍支起的,篮圈是钢筋扎的,篮板是竹篾编的。比赛一打起来,场内场外,又吼又叫,气氛非常热烈。

晚上黑灯瞎火,没有电视可看。点上蜡烛,二胡、小提琴,加上碗、盆等“打击乐器”,一场“交响乐”演奏会便开始了。

朝更深的山里走八千米,是金凤人民公社,兰辉喜欢到那里去度周末。几个年轻人聚在一起,弄点菜,喝几口苞谷酒,谈天说地。兰辉能说会唱,性格活跃,是大家心中的“欢喜豆”“开心果”。

有位老师有台磁带录音机(当时叫“饭盒子”),能播放音乐。因为是小水电站供电,电压低且不稳定,邓丽君唱得拖声拖气,成了“山寨版”;好不容易听一曲《三套车》,正入迷,最后那高音,竟断断续续,兰辉便一嗓子吼上去:你看那匹可怜的老——马——,它跟我走遍天涯……老师们不由得开怀大笑。

大家都说兰辉的定力最好。那年,漩坪电影院放《少林寺》。金凤、白坭两校的几个年轻老师请假结伴去看电影,兰辉说什么也不愿意耽误给学生上课,没去。结果,老师们看完一场《少林寺》还嫌不过瘾,又看了第二场才回来。往返四十多千米不觉得累,扎堆挤在兰辉的寝室里,手舞足蹈大谈观后感,把兰辉馋得不行。个个埋怨:哪个喊你不去请假呢?罚!

罚兰辉煮饭,罚兰辉炒鸡蛋,罚兰辉喝酒,折腾到半夜。来自金凤的老师把学娃的课桌拼一拼,当床睡,比多年后睡的席梦思还舒服。

人到中年,每当兰辉与老朋友们回忆起在白坭教书的日子,都觉得奇怪:为什么在物质匮乏的深山沟里,奢侈不过是“一把花生,一碗酒”,却活得那么开心?

因为那是中国发生巨变的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眼见着“人民公社”的牌子摘下来,联产承包责任制唤醒了沉睡的生产力,农民们喜气洋洋,干劲儿十足。广播里,每天都传送着激动人心的好消息。年轻人忙着考大学,读电大,你追我赶,对未来充满信心。

兰辉说:快乐,是因为心中有理想!

3.在白坭,看到了共和国的根基

2014年早春,笔者乘越野车来到大山腹地、白云深处的白坭乡。接待的老教师许发坤,花白头发,教书三十四年了。他说,当年的老校舍和农民给兰辉打的柴灶全拆了,看不到一点影子了。正好,兰辉的几个学生在镇上办事,我把他们叫来摆摆龙门阵吧。

三个壮汉——余运波、张志福和经大春先后来到乡政府,争先恐后地说起了他们的老师兰辉。

经大春虎头虎脑,说话中气十足,快人快语:我们几个都“费”(形容调皮)得很,偏偏遇上兰老师严得很。别看他戴副眼镜,样儿斯文,把我们几个“费头子”硬是整得服服帖帖的。

咋个整?夏天中午,按规定在学校睡午觉,我们几个偷偷跑到河里洗澡。兰老师批评了好多回,我们硬是不听。有一天中午,兰老师在河边看到我们,不喊不叫,悄悄把我们的衣裳裤儿抱走了。我们上了岸,一个二个全是光屁股,咋个进校门嘛!只好躲在茅厕里闻臭气。那蚊子一群一群扑过来,把我们咬惨了。上完一节课,兰老师来了,问我们感觉如何,我们都低着头不回答。兰老师就说,你们现在看河坝挺平静,上游下暴雨你们根本不晓得。如果“涨偷水”,跑都跑不脱。还有,上头那个水凼凼,最深的地方有四五米,你们晓得不?大概是中午受了热,说着说着,兰老师突然流鼻血了。血呛进了嗓子里,不停地咳。我们都急了,忙说:

兰老师,我们再也不让你操那么大的心了!我一趟子跑回家,抓了一把苦蒿,揉烂后往他鼻子里塞才把血止住。

张志福说:兰老师比哪个老师都管得细、管得紧,我们班上没有出过任何安全上的问题。一下雨,兰老师就背我们过河。

许老师说:我们白坭小学有个很好的传统,只要涨洪水,老师就会分成几个组到大坪河、构枝河和金泉河去接学娃。家长把学娃送到河边,排成队,老师就蹚水过去,一个一个背过来。河水又凶又猛,深的地方淹过了肚脐,如果踩虚了,摔了跤,很危险。放了学,又把学娃一个一个背过河。兰辉特别注意天气情况,只要头晚下了一夜雨,就会早早起床,在河边等学生。

余运波说:我们现在都是四十一岁的人了,兰老师背我们过河的情景还记得一清二楚。他对我们充满了爱心,课堂上相当严,下了课相当活跃。滚铁环、打篮球、做游戏,完全跟我们耍得到一起。有时,我们忘了带午饭,他就主动给我们端饭,还给我夹菜。

自称“费头子”的经大春咯咯地笑着说:要说“费”,莫得哪个比得上我。要说端饭,兰老师给我端得最多。他经常到我家家访,跟我爸很摆得拢。我爸说,春娃子“费”得很,不听话你随便打,莫来头。兰老师只是嘿嘿一笑。他教我们以后,我的成绩一下子就提高了……他有一种魔力,让我们几个“费头子”口服心服。

几个“费头子”还讲起一件有趣的事。

有一天课间,一只红嘴玉飞进了教室。同学们把窗子关严,经大春几个“费头子”跳上桌子去逮,闹得沸反盈天。

兰辉听见,连忙进了教室。只见那只雏鸟躲在房梁上簌簌发抖,学娃们个个闹红了眼睛。

兰辉问:你们逮鸟做什么?

有的说:拿来吃!

有的说:拿来耍!

兰辉说:吃?你们四十二个人,咋个吃?没得二两肉的小雀雀,清炖还是红烧呢?

学娃们大笑。

兰辉又问:耍?这只嫩鸟鸟,离开了妈就活不成!你们咋个耍?

教室里一下静下来。

兰辉说:如果你们一两岁的时候,走迷路了,被人贩子拐去卖了,你们的爸爸妈妈着急不着急?

学娃们听懂了兰老师讲的道理。窗外,有鸟飞来飞去,苦苦鸣叫。学娃们迅速打开所有的窗户,让那只小小的鸟儿扑棱扑棱飞入了鸟群。

同类推荐
  • 隋唐历史人物狄仁杰评传

    隋唐历史人物狄仁杰评传

    本书从思想、信仰、品格、心理、君臣关系、同僚关系等方面,对狄仁杰进行了研究和评价。全面客观地写出了狄仁杰曲折坎坷又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
  • 长征英雄谱2

    长征英雄谱2

    描写了二万五千里长征中红军所经历的故事,在这漫长的艰辛征途中红军所表现出的种种英雄气概,记载了他们为祖国的解放所作出的种种牺牲,献身于革命的伟大精神,以及打过的一个个漂亮胜战的精彩片段,记叙了他们所立下的不朽的功勋。
  • 名利丹青:吴冠中说吴冠中

    名利丹青:吴冠中说吴冠中

    《名利丹青:吴冠中说吴冠中》内容包括:换个角度看大师、艺术家的成功与艺术的成功、好的艺术品才会流传吴冠中访谈录、吴冠中采访侧记、十个关键词盖棺论定吴冠中、《吴冠中画作诞生记》札记、吴冠中的成就得失与性格心理——七卷本《吴冠中文丛》阅读随感札记……
  • 青山见我应如是:柳如是

    青山见我应如是:柳如是

    她能歌善舞,诗词歌赋样样精通。12岁被卖入相府,因周道登贪图其美色,最终再度轮落红尘。而后亦师亦友的李代问,因世俗观念抛弃她。梦中情人张溥,只是她人生路上的匆匆过客。再恋宋徵舆,让她再度深陷苦海。而最爱陈子龙,在她心上划下深深伤痕。花甲老人钱谦益,给了她依靠,却非她所爱……她是“秦淮八艳”之首,也是中国一代文人的红颜知己,更是秦淮河畔传为佳话的红颜传奇。透过柳如是的一段段非常的经历,托举出了那个斑驳岁月里的薄命红颜。
  • 货币王朝(下)

    货币王朝(下)

    天,几乎没有人不知道花旗银行,但是却极少有人知道罗斯柴尔德家族。这个犹太家族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国际金融集团,并且曾经一度统治欧洲金融界。据说。到1850年,罗斯柴尔德家族就已经积累了价值60亿美元的财富。因此有人大胆测算,今天的罗氏家族资产应该超过了50万亿美元。在世界首富比尔·盖茨之上。究竟谁是罗斯柴尔德?如果一位从事金融行业的人。从来没有听说过“罗斯柴尔德”这个名字,就如同一个军人不知道拿破仑、研究物理学的人不知道爱因斯坦一样不可思议。
热门推荐
  • 寻梦澳洲土著

    寻梦澳洲土著

    一个旅游华人艺术家的文化历险!他九次深入荒漠丛林,历时十五年,终于叩开土著人的历史门扉,澳洲土著的“梦幻时代”成为他的精神乐园。本书是他游历澳洲、感受土著文化的游记,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荒漠上的小镇、土著画家杰米、丛林里的神秘家族等等,感受生活在世界第一大岛上的澳洲土著人悠久璀璨的文明。澳洲土著人自古以来就在世界第一大岛上繁衍生息,其悠久文明与中国文化同样璀灿,都是人类共有的宝贵财富。由于没有文字,土著人的口头文化特别丰富。
  • 天魔岭

    天魔岭

    世界无限大,你有无限可能....一个意外一处陌生的世界一次惊变一处无上的机缘一次战斗一次惊艳的收获.....
  • 将军的女人

    将军的女人

    他们都有一个美丽的名字,来自古诗十九首的经典传说。他们是一对青梅竹马的恋人,奈何命运作弄,让他们经历了生死离别的痛苦。一枚神秘的波斯钻,牵扯了多少爱恨纠葛。一次偶然的经历,彻底改变了他们的命运。灾难和迫害一次次向他们袭来,猛然间他们发现自己卷进了一个巨大的阴谋之中。
  • 心语随笔

    心语随笔

    喜欢或不喜欢,于你,于我,皆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记忆里是否存在一些曾经令你感动的场景。我要做的便是,唤醒你的回忆。
  • 美丽无界

    美丽无界

    乡土乡情,看一个乞丐王子命犯桃花的凡尘往事。
  • 蓝宇传说之牧家八子

    蓝宇传说之牧家八子

    家族大难贵为皇子却重伤垂死狂野重生于地球一步一步将仇人毙于剑下!地球的安宁帝国的复兴家族的崛起一并扛下又如何!待我完成使命,我便带你遨游宇宙去看最美的星际,品尝宇宙无敌美食!江山虽好而你才是我的唯一!
  • 微信摇出个五千年

    微信摇出个五千年

    微信摇一摇,看看把谁摇出来了。靠,能不能别忽悠我?年?这个是表示距离的单位么?还荆轲?你大爷的,你如果真是荆轲,我特么就是盖聂!
  • 终于

    终于

    “柒柒,你是心中唯一。”——裕景“无论发生什么,我在。”——华觞曾经,他们给过慕柒柒最美的童话,却也亲手将她推向万丈深渊。在爱与被爱的边缘,退一步,都是万劫不复。童话始终是童话,多年后,终于明白,情之一字,悔不了.
  • 封神剑道

    封神剑道

    执剑逍遥斩风尘,魅影缥缈醉浮生。侠义肝胆昆仑重,浅笑红颜一倾城。悠悠岁岁道无尽,逆天跨越生死门。百战乾坤何所惧?再破日月碎星辰。一夕天才变废人,剑武大陆第一天才的苏星墨,在影罗殿的追杀下,虽侥幸不死,但识海被毁,从此沦为废人,之后虽再拜入宗门,却是受尽屈辱,饱受折磨,几次险遭身死,然而天道无尽,剑道不死,在一次事故中,苏星墨意外解除了体内神剑的封印,开启了全新的剑道,从此命运的齿轮也发生了偏转。。。。。。。。。
  • 盛世娇宠:腹黑老公不靠谱

    盛世娇宠:腹黑老公不靠谱

    一岁的顾天心想吃糖。凌辰是最大方的流氓,“味道不错,来,我吐给你!”“……!”五岁的顾天心疯玩一天,像个泥猴。凌辰是最好心的色狼,“脏成这样,来,我帮你洗澡澡!”“……!”十六岁的顾天心参加比赛,伤了胸。凌辰是最殷勤的禽兽,“疼的难受,来,我给你揉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