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06600000031

第31章 曲终(2)

这期祝寿专号乃“不识相”地言人所不敢言,发表了一些讨论、建议和批评的文字,在台湾连印七次而引起轰动,令蒋介石及其“军方”、“党方”和“团方”十分不满。1956年12月,蒋经国控制的“国防部总政治部”以“周国光”的名义发布“极机密”的“特种指示”《向毒素思想总攻击!》该指示共九条,第一条即宣布:“有一种叫做《自由中国》的刊物,最近企图不良,别有用心,假借民主自由的招牌,发出反对主义,反对政府,反对本党的歪曲滥调,以达到颠倒是非,淆乱听闻,遂行其某种政治野心的不正当目的。”指示党团员们要“站在三民主义的思想立场上”,“正视这一股毒素思想所隐藏的恶劣影响,要从思想战场上明确的确定它是我们思想上的敌人。”以党的名义要求各级组织“有计划的策动思想正确、信仰坚定、有见解、有口才、有写作绘画能力的同志,口诛笔伐。”

一时间,胡适和《自由中国》被台湾当局批成了“共产党一样的”洪水猛兽,胡适却没有一点防范意识。回到台湾不久的一天晚上,自由中国社举行宴会欢宴该社朋友。胡适在宴会上演说《从争取言论自由谈到反对党》,公开主张由知识分子来组织一个在野党,并极力表彰雷震为民主自由所作的贡献。他说:“这几年来,如果说言论自由格外普遍,我觉得雷先生的功劳最大。我说台湾应该替他造一个铜像,以表示他是真正争取言论自由的英雄、好汉、斗士。”

胡适虽主张组织一个与国民党公开对抗的反对党一一中国民主党。但当雷震劝他担任“党魁”时,胡适拒绝了,他说:“我不赞成你们拿我来作武器,我也不牵涉里面和人家斗争。如果你们将来组织成一个像样的反对党,我可以正式公开的赞成,但我决不参加你们的组织,更不给你们作领导。”

年8月13日,中国民主党在中坜举行竹苗桃三县座谈会,雷震宣布新党将于9月底或10月初正式成立。

蒋介石自然不会坐视一个反对党在自己身边悄然兴起并壮大,1960年9月4日,趁胡适去华盛顿参加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年度会议的时候,蒋介石向向《自由中国》下黑手了,他命令逮捕雷震等骨干分子,《自由中国》自此停刊。

正在美国办事的胡适从广播里得知“雷震案”发生后,大吃一惊,赶忙拍电报给陈诚说,“政府此举甚不明智”。建议将此案交司法审判,一切侦审及审判皆予公开。随后又再电陈诚说:“万望我公戒军法机关不得用刑审,不得妄造更大罪名,以毁坏政府的名誉。”在回答美国记者时,针对雷震的罪状,他说:“我相信雷震是一个爱国反共的人。”

所谓“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10月8日,台湾警备总司令部军事法庭对“雷震案”做出最终审判,雷震以“为匪宣传”与“知匪不报”两项罪名判刑14年。

蒋介石担心胡适在美国发表不利台湾的言论或不返台,此时得罪了美国也不是蒋介石的愿望,就让陈诚找任过《自由中国》总编辑的毛子水去封胡适的口。10月18日,胡适离美回台,途径东京时,毛子水巳在此迎候。毛子水劝胡适无论如何不要接见记者发表谈话,先将事情冷一冷,等蒋介石的气平息下来后大家再来进言,挽救雷震出狱。

返台后,胡适面见蒋介石,提到“雷震案”时仍难掩悲愤之情:“我在国外,实在见不得人,实在抬不起头来。所以8日宣判,9日国外见报,10日是双十节,我不敢到任何酒会去,我躲到普林斯顿去过双十节,因为我抬不起头来见人。”蒋介石打断胡适的话说:“胡先生同我向来是感情很好的。但是这两年来,胡先生好像只相信雷儆寰,不相信我们政府。”书生终究无法和“总统”正面抗衡,胡适只好软了下来,他忙向蒋介石表示:“这话太重了,我当不起。”接着他重申了1949年刚到美国时说过的那句话:“我愿意用我道义力量来支持蒋介石先生的政府。”蒋介石微微一笑,室内的气氛似乎缓和了许多。胡适走时,蒋介石亲自送至接待室门口。

此后,胡适对此事讳莫如深地避而不谈,有记者来问时,他说只有一句话:“大失望,大失望!”出于自身的安危考虑,他也没有去狱中探望雷震。报纸记者提示他:“您不去,雷震会失望的!”胡适万般无奈地说:“我相信他会知道我在想念他!”

年6月25是雷震65岁生日,这位自由主义的斗士却只能在牢中度过了。郁闷难当的胡适在病中特为好友抄录杨万里诗《桂源铺》一首,算作是给朋友的“寿礼”:

万山不许一溪奔,拦得溪声日夜喧。

到得前头山脚尽,堂堂溪水出前村。

杨万里的诗明白如话,胡适非常推崇,他曾用这首诗来描述他的家乡一一上庄村的景致。杨万里一生沉浮官场,而他在“万山”面前,从未低头。他如这溪水一般,纵使身在险境,也不忘己任,以一颗乐观的恒心,勇往直前,应对变幻莫测的政治环境。他相信,就像那万山拦不住潺潺溪流,自己的政治抱负也不会被对立势力所阻拦。

而官场又怎大得过人生?人生又怎大得过生命的传承?

在高贵的灵魂下,雷震有着同杨万里一样不屈的人格。关在黑狱里,他没有承认任何罪名,更对国民党把他冠上“资匪”罪名相当愤慨。借着有限的资料与资源,他写起毕生回忆录;在刑期届满的出狱前夕,他于牢中也写下了一幅对联:“十年岁月等闲度,一生事业尽销磨”。

当溪水选择了奔流,万山便退却了。当你的字典里擦去了退缩,你便能前进了。

两个小朋友

年十月间,胡适收到一封一两千字的长信,信中提到了一个很大的问题:英国制度和美国制度有什么分别?哪个更好一点?寄信人名叫袁瓞,胡适并无印象,读完了信,才大吃一惊,原来这封信是一位卖芝麻饼的小贩所写。一个做饼、烤饼、卖饼的小贩居然在思考这样大的政治体制问题,这让胡适感慨万千,他便亲笔写了一封回信:袁瓞先生:

谢谢你10月23日的长信。

我细细读了你的信,很诚恳的感谢你在辛苦做饼、烤饼、卖饼的生活之中写这一两千字长信,把积在心中多年的话,一直没有向旁人提起过的话写出来寄给我。

你提出的问题太大,我很惭愧,不能给你一个可以使我自己认为满意的解答。我只能说,你说的英国制度和美国制度其实没有什么大分别。你信上叙述的那个“杜鲁门没有带走一个人”的故事,也正和丘吉尔在1945年离开唐宁街10号时没有带走一个人,是一样的。

我还可以说,我们这个国家里,有一个卖饼的,每天背着铅皮桶在街上叫卖芝麻饼,风雨无阻,烈日更不放在心上,但他还肯忙里偷闲关心国家的大计,关心英美的政治制度,盼望国家能走上长治久安之路一一单只这一件奇事,巳够使我乐观,使我高兴了。

如有我可以帮你小忙的事,如赠送你找不着的书之类,我一定很愿意做。

祝你安好。

胡适。四八,十,廿五夜。

从此,小贩袁瓞便成了博士胡适的“我的朋友”了。

一日,胡适邀请袁瓞到南港的中央研究院去做客。见面的时候,胡适拉着袁瓞的手惊异地说:“你这么年轻,出乎我的意料,从你的来信中,要看你40岁以上啊”

袁瓞带给胡适一份礼物,用手巾包着,打开了,是十个芝麻饼。他捧到胡适面前,说:“先生,这是我亲手做的,送给您吃,表示我对您的敬意。”

胡适接过芝麻饼,拿起一个就吃,脸上淡开了笑容,咬得咯咯直响。

那一日,刚好有外宾来访,袁瓞怕耽搁了胡适的公事,便告辞了。临行时胡适赠送他五本书,每一本上都亲笔题名留念,并说:“你先拿去看,以后需要什么书,尽管随时来拿。”

年2月25日,美国密歇根大学校长韩奈来台湾访问,胡适应邀作陪。还未见外国友人之面,胡适忽然脸色煞白,额上出汗不止,他指着心脏,微弱地对身边人说:“不舒服!”众人慌忙将他送到医院。经诊断,胡适心脏左边心室后面的血管堵塞。

月2日,胡适终于摘掉了氧气罩,脉搏也恢复正常,但医生不叫他出院,需要休息一个星期。恰好他的朋友梅贻琦也正住院,就在隔壁的一间病房。一天,梅夫人拿了一个芝麻饼送到胡适的病房来,说:“我给你吃一样东西,这样东西我相信你没有吃过。”胡适接过来一看,见是麻饼,便笑了,说:“我早就吃过了。这是我的一个朋友做的。”众人都笑了。

胡适不明世事,以为偌大的一个台北市,做芝麻饼的只有“我的朋友”袁瓞一个人。

胡适的另一个小朋友,名声比袁瓞要大得多了,他就是狂人李敖。

许多人都记得李敖曾经说过的一句名言:“500年内,白话文第一名是李敖,第二名是李敖,第三名还是李敖。”然而,就像再强悍的动物也有天敌,狂傲至极的李敖亦有自己佩服的人,这就是胡适。

李敖对胡适的兴趣,由来巳久。早在小学时他就巳知道胡适的大名,在初中时,他借到一本《胡适文选》,读后为那崭新的思想和明白畅晓的语言所慑服,引起他“很大的狂热”。1952年10月1日,李敖在台中车站递了一封两千字的长信给他,那时他才十七岁。

胡适定居台湾后,意外看到《自由中国》发表了李敖论《胡适文存》的文章,很感兴趣,想见见作者。1958年4月26日,在弟子姚从吾的引荐下,胡适见到了李敖。当天他们就在钱思亮家里大聊一阵。胡适对李敖就说:“呵!李先生!连我自己都忘记了、丢光了的著作,你居然都能找得到:你简直比我胡适之还了解胡适之!”

李敖后来回忆说:“此后胡适一直把姚从吾老师视为‘胡适一一姚从吾一一李敖’的关系。姚从吾老师也有视一同。我相信胡适以下,显然把我看做北大系的一个传人,姚从吾老师跟我的交情,也是在这一基线上发展的。”

两人第二次见面,在1958年6月8日。那天,李敖到南港参观民族学研究所的展览,顺道去看胡适。李敖请胡适写字,胡适满口答应,并当即送李敖“一个小玩意”,是一本《易林断归崔篆的判决书》。两人分别时,胡适亲切地说:“再见。”李敖深有感触,说:“此君真是礼貌周到,亲切可人。”几天后,胡适派人送来字。

同年12月4日,李敖赴机场迎接胡适。此前胡适赴美是做身体检查的,走后,李敖曾写信一次。回来隔一日,李敖作打油诗《好事近》,祝胡适六十八岁生日。诗曰:

哈哈笑声里,六十八岁来到,看你白头少年,一点都不老。

寿星说话不妨多,喝酒可要少,不然太太晓得,那可不得了。

胡适收到信后,也回信一封,信中说:“谢谢你送我的生日诗!

你把‘喝酒’写成‘渴酒’了。我常说,凡能做打油诗的,才可以做好诗。你这首诗可以算是成功的打油诗,可以预测你做白话诗的前途。”1961年11月6日,美国国际开发总署举办的“亚东区科学教育会议”在台北开幕。胡适推不掉洋人的纠缠,应邀赴会作了三十分钟的英文讲演,题目是《科学发展所需要的社会改革》。这次演讲的内容其实仍是他几十年前的老调子,颂扬西方的现代文明,攻击中国的古老文明,以致苛酷指责我们民族的固有文化。

没想到这次老生常谈,却引发了一场中西文化大论战。这次论战不是有意识的组织,于无意间,胡适和李敖成了这场论战的发动者,而且共同作为论战一方的主力,备受反对者的指责和谩骂。

在胡适发表演讲后,有人甚至在“立法院”提出质询,要胡适辞去中央研究院院长之职。李敖随后在《文星》上发表了长文《播种者胡适》,对胡适的思想作了比较全面的整理,充分肯定了胡适对国家、民族的贡献。文章开头说:“三百年来,朝代换了,古人死了,这部书的纸张也变黄了,可是圣朝破邪的细菌并没有消失,它钻进中国人的感情里,一代又一代,随着愚昧程度的深浅而有着不同的病象:有时中体西用的谵语出现了,那好像是一场伤寒;有时超越前进的怪调出现了,那好像是一场白喉;有时义和团的疯狂出现了,那好像是一场猩红热。”这篇文章一下子把由胡适演说所点燃的火苗煽动了起来,使那场规模空前的大论战很快形成。

同类推荐
  • 南宋蒙元风云人物大观

    南宋蒙元风云人物大观

    本书分帝王后妃宫廷人物、文臣武将、起义领袖人物、文化科技思想人物和社会民间人物四类。
  • 人生当自强

    人生当自强

    本书是五年前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人生当自强》的第二辑。由省教育厅职成教教研室在浙江省中等职业学校广泛征集优秀中职毕业生的事迹,组织评选出“职教之星”,并将每位获得“职教之星”称号毕业生的创业与奋斗故事编写成案例。本书就是“职教之星”毕业生创业案例的汇编。
  • 谋略始祖——姜尚

    谋略始祖——姜尚

    姜子牙,字子牙,号飞熊,也称吕尚。商朝末年人,其始祖四岳伯夷佐大禹治水有功而被封于吕地,因此得吕氏。周文王倾商武王克殷的首席谋主、最高军事统帅与西周的开国元勋,齐文化的创始人,亦是中国古代的一位影响久远的杰出的韬略家、军事家与政治家。历代典籍都公认他的历史地位,儒、道、法、兵、纵横诸家皆追他为本家人物,被尊为“百家宗师”。
  • 草原之花——布木布泰

    草原之花——布木布泰

    《草原之花——布木布泰》为“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系列之一,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草原之花布木布泰传奇的一生。
  • 杜月笙全传

    杜月笙全传

    本书立足翔实史料,以杜月笙一生的事迹为主线,力求再现杜月笙跌宕起伏、极富传奇的一生。黑白两道纵横任我,亦正亦邪毁誉由人,20世纪初的大上海繁华兴旺,风云诡谲,许多人带着梦想赤手空拳来此闯荡,能出人头地的却只是凤毛麟角,上海滩教父杜月笙就是其中一个。他慷慨大气却又狡诈多端,为人豁达却又投机钻营,体恤民情却又心狠手辣,他的性格亦正亦邪,行事亦黑亦白,一生不曾加入任何政党组织,却始终与政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纵观三百年帮会人物,杜月笙实属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之集大成者。
热门推荐
  • 嗜血狂后:废材嫡公主

    嗜血狂后:废材嫡公主

    她,冷血杀手,一朝穿越成为朱雀大陆的废材嫡公主。他,玄武大陆的王者,紫发金眸。这一世,他们注定要站在这个世界的顶峰成为王者!
  • 帝后妖娆乱天下

    帝后妖娆乱天下

    那一年,梅林深处,白衣小少年停下撩拨琴弦的双手,侧头视着愕然的小女孩,转而似一团迷雾一般消失殆尽。躲我?血魅怒了,哪怕天涯海角老娘也要把你找出来!(殊不知,一切只是局)
  • 不在回忆里错过你

    不在回忆里错过你

    本是职场精英的高语岚遭人陷害,居然被人诬告成女同性恋,惨被公司解雇。当务之急,她得赶紧找个男人证明自己的清白。没想到,她却不小心招了“狼”。处于人生低谷的高语岚,每次遇到犀利大厨尹则,都能刷新她的倒霉记录,却在对方花样百出的爱情追跑中,收获了爱情和全新的生活。软萌受气包“小白兔”×麻辣厨神“大灰狼”擦出萌爱火花 !看情话大厨奉上妙趣横生的美食情话语录!
  • 伊人未央

    伊人未央

    她,天生体弱不堪;她,连御剑都是与人共乘;她,只会在自己的小天地里横行霸道。。。。却因着他变做一代魔君,“天下还有什么我不能为你做,你却始终不肯多看我一眼”。“并非不愿与你执手,只愿你一世安好,不枉我一生断情绝义”
  • 旷世魔刀

    旷世魔刀

    盘古开天辟地身死道消,开天斧为天下第一神器。魔神后裔龙千年得千古传承,原来盘古开天地首选武器并非开天斧,这是不得已而为之。追查隐秘千年,不幸坠落轮回道,再次睁开眼,便是他呱呱坠地。一个女人拼死要保护他,原来那是他的母亲。龙千年发誓,他要保护这个女人生生世世不受磨难!只是后来他才明白,想要保护一个人究竟有多难...
  • 绝色异能师:只做王妃30天

    绝色异能师:只做王妃30天

    身怀异能的现代女杀手,一朝穿越成为了代嫁王妃,新婚之夜相公病发吐血,王府闹鬼人心惶惶,而她也差点被女鬼活活掐死。被卷入了这一团混乱之后她调查后才发觉,原来所嫁之人曾娶过三个王妃,但结局各异,不是意外死亡,就是莫名失踪。闹鬼诡异的王府,不能人道的丈夫,颐指气使的婆婆,软弱无能的公公,阴阳怪气的管家,身份神秘的扶风公子,案情越发扑朔迷离错综复杂。为求脱身,她抽丝剥茧,步步揭开真相。然而,幕后元凶却让她大吃一惊……--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敢问敢答

    敢问敢答

    本书从录像从录音从回忆中整理出数十万字的“问答”,挑挑捡捡地在报刊上发表了一些,大获读者的青睐。用本书敢字来修饰来修饰问答,有点可笑,有点张扬,更有点故意标榜,倘若你一口气或是两口气但绝不会三口气看完这本书时,就会觉得我的这个敢字用得挺恰如其分。
  • 生而向死

    生而向死

    人生不过是一段迈向死亡的历程,它不是一个人的传奇,只是一个人为了活下去的奋斗史。都市小说,烂俗桥段。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中国古代名人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中国古代名人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唐太宗李世民曾说:“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史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一切历史剧都是现代剧,一切历史人物都折射着当代人的影子。我们现代人应从古人的成败得失中学到历史智慧和人生经验。总结其失败的教训,让人生少一段弯路,让弱者强、强者勇;从成功中吸收有益的经验,让生命多一分精彩,让勇者智、智者成,做到明史达变,鉴往知来。要达到以上目的,阅读、学习和研究古代名人传记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好的人物传记,能够系统全面再现传主的人生历程,是写的很细的历史,能给我们丰富的人生启迪。
  • 庄子原来这样说

    庄子原来这样说

    《庄子》不仅仅是一部哲学范畴的著作,它将哲学思想以一种艺术的表达呈现在世人面前。那些生动形象、幽默机智的寓言故事蕴含的不仅仅是人生大道理,更有着极其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入则孔孟,出则老庄”,现代人的自处和处世准则,很大一部分有赖于老祖宗的智慧教导,而儒家道家的思想则在其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中坚地位。当我们遇到庄子,便深深折服于他的奇思妙想,他的聪敏,他的激情,他的快乐,他的独行于世。他尖锐而激烈地面对这个世界,他淡然却又悲悯地跨过俗世红尘。他眼中的一切都那么的与众不同偏又发人深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