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19600000007

第7章 徽商的行业(2)

徽州典当商属于徽商中的“上贾”,资本极为雄厚,在当时激烈的商帮竞争中,他们联合族人乡党集中于一地同治典业,以较低的典利排挤其他商帮而占领市场。明人周晖在《金陵琐事录》中称:“当时南京的当铺总有五百家,福建铺本小,取利三分四分。徽州铺本大,取利一分二分三分,均之有益贫民。”在取和予上,徽州典当商很注意掌握分寸,在“予”时好象吃了亏,而在“取”时却终究能占大便宜。明代休宁人程锁在江苏溧水开当铺,“使得细民称便,争赴长公(程锁)”,他本人也从一个资本不大的典当商,成了“累资万金”的富翁。

徽州典当商在内部管理上很有特色,主要是分工精细,制度严明。据清末民初老当铺客介绍,明清时期,一般规模的典当店铺里,都设有“柜台先生”二至三人,鉴别顾客典当的货物,评估价钱;写票二人,专写当票;中班六人,有正有副,负责货物打包;挂牌二人;学生10余人,按能力大小依次排成序号,序号1至6的学生分别协助各管事料理业务,序号7以后的学生负责跑包楼,送包取包;管事若干人,分管包房、钱房、首饰房和账房,人人各有所司,各司其职。“柜台先生”统称“朝奉”,原来在封建社会里,凡是典当店铺开业,必经朝廷核准,也就是“奉旨经办”,谁也不得借题滋扰。“柜台先生”对货物鉴别眼力极高,古玩字画、珠宝玉器、苏绣宁绸,皮棉衣物样样精通,一眼就能作出准确判断。不仅如此,他们还老于世故,与社会上各阶层人物打交道,很会察言观色,相机行事。从“柜台先生”收当货物到存入包房,每经一手,各人都需认真仔细地对照验点,一旦出了差错,就层层追查,谁出的差错,由谁照价赔偿损失。因此做生意时,人人谨慎负责,谁也不敢打半点马虎眼。

现代的典当行已经脱胎换骨

徽州典当商对典当取利以及满当(典当满期)后因顾客无力赎取而转销的货物盈利,并不全由老板独得。一般规定字画古董,包当包销,即由“柜台先生”取当,满当后无人赎取,由柜台先生经销,除当银外,盈利归“柜台先生”所得,老板从中抽取一定比例的利钱。如果收当了假货,亏损亦由“柜台先生”自负。铜锡器满当后的存留货,则由中班经销,盈利归中班。其他金银首饰以及衣类等满当后的存留全由老板经销,盈利归老板所得。另外,老板还根据生意情况,奖赏伙计一定的小费。同时,业务能力强的学生可以升入中班,中班也可以升入“柜台先生”。随着职位的升迁,不仅能获得较好的待遇,而且有更多的获取额外收入的机会。这些措施关系到伙计的切身利益,所以促使伙计努力钻研业务,提高鉴别货物真假优劣的能力,也使伙计乐于为老板效力。

经过徽州人的苦心经营,使典当业发展成为了徽商四大店业之一,其数量之多,规模之大,资本之雄厚,是其他商帮不能比的。有的由典当起家,后来还成为钱庄资本家。在上海9个钱庄资本家中就有1个是徽州人。

(一)徽商典当铺会票

古代典当的情景

清代徽商会票实物已经《文献》杂志几次公布,但由徽商典当铺签发的会票此前未见报道。安徽省博物馆藏有徽商许道善典会票4张、许道丰典会票4张,立票日期在清道光九年1829年至十年之间。就此略作介绍,以见古近代中国民间金融业之一斑。

明清时期徽商开设的典当铺遍布全国。明末仅河南一省就有徽典213家。清代徽商更是在“大江南北开质库”,典当业成为徽商的主要行当。清代典当业有准金融的性质。这些会票反映了徽州典商之间资金流动的情况。

徽典会票书写在便笺上,诚如扬州盐商所言:“只一封书是货财”。典会票代替实银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票为竖式,内框长19厘米、宽10厘米。8张会票有7张是会到“恒记”名下,1张会到“广记”名下。“某记”者,即典当铺之名号也。典当会票使用的平砝是“典平”,与乾隆十九年徽商吴若千所立会票使用“徽平”不同,说明供贷双方均为典商。会票票面金额较大,3张为1000两,5张为500两。这决不是典商向一般客户放贷所为。借贷期限全都约定一年,“期至对周”是也。但不难看出,当时规定还贷的时间并不十分严格:道光十年正月初七许道善所立会票约定,“期至冬间,本利一并归还”。冬季有三个月,究竟应该在哪一天还呢?这反映了当时民间金融业不成熟,不像现代金融业计算利息那样,一天不差。

从徽商典当会票所反映的利率来看,8张会票中7张约定“每月壹分贰厘行息”,月利12%,年利14%左右,比较适中,不是高利贷。徽商资本来源有的即是借贷而来。明末徽州人金声说:“徽商‘挟资行贾,实非己资,皆称贷于四方之大家,而偿其什二、三之息。’”这里说明称贷于“大家”的资本年利率在20%~30%之间。若徽商用借贷来的资本去开典当铺,必然要谋取高于此的利润方可生存。因此,明代徽典取息有的年利超过30%也就不足为奇了。从道光会票所反映的徽典资金拆借情况也可看出,清代资本利率较明代总体呈下降趋势。

当然,明代徽商也常常以较低的利率来争夺市场。如《休宁率东程氏家谱》载:明代徽商程锁“中年客溧水,其俗春出母钱,秋倍收子钱。长公程锁居息市中,终岁不过什一,细民称便,争赴长公”。此前,溧水县有“倍收子钱”的高利贷资本;程锁以“什一”之利经营,取胜是意料之中。又如《金陵琐事剩录》载,明代南京“当铺总有五百家,福建铺本少,取利三分四分,徽州铺本大,取利一分二分三分,均之有益贫民。人情最不喜欢福建”。典商利率的高低与其经营的规模效益相关。福建典商资本小,必依赖于高利率方能生存,而随着市场的逐渐成熟,规模偏小的高利贷资本必然要被淘汰。明清两代官方对典当利率有原则规定:“每月取利,并不得过三分。年月虽多,不过一本一利。”月利三分是明清典商对外经营的一般分寸。上面介绍的清道光时徽商典当铺会票月利皆在一分二厘,是典商内部资金拆借的利率,即典商资本的成本利率。

有研究者认为,明清典当商以高利贷盘剥人民,不劳而获,坐享厚利,无风险可虞。其实不尽然,尚需具体分析。通过清代徽典会票可以看出:典商资本的成本利率为月利一分二厘,对外放债时月利三分,典商所获一般为月利一分八厘。这应是正常的商业利润。且典商也存在着巨大的经营风险,如销毁呆帐——“焚券”者大有人在。从许道丰典所立会票的批注来看,典商的经营及其资本运作已难以为继。清道光九年十二月二十三日所立会票原约定:“来年秋间本利一并归还”,而批注云:“十一年十二月收还本乙千两。息未收。”清道光十年正月初九日立会票,原约定时间为“对周”,而实际还贷已经两年,利息分文无收。这反映了鸦片战争前夕徽商金融资本的窘态。

徽州典商签发会票,在异地划拨资金,实现资本流动,是一项经常性的金融业务。笔者见到一份《道光二十六年汪氏典业阄书》,其产业按四房分析,并定有析产十四条。第八条载:“各亲友附记存本墨议,均已载清。此外四典并无会票在外。”这是清代徽典普遍签发“会票在外”的确凿证据。会票广泛运用于资金流动,表明业内已建立起良好的商业信用。此汪氏四房典业在分析产业之前已经将会票账目结清。汪氏典业大房阄分得资本共足钱五万五千二百四十七千八百三十文,其中亲友等存款四项达一万五千二百七十九千九百七十三文,约占总资本的28%。其具体数字为:“收公项拨来生息本足钱肆千柒百千文;收各亲友存公项拨来生息本足钱叁千五百千文;收自亲眷存公项拨来生息本足钱陆千五百千文;收本典各友附生息本足钱五百柒拾玖千玖百柒拾叁文。”由此清晰地看到清道光年间徽典的资本构成。将生息资本存入典铺的“亲友”“亲眷”“典友”等客户,大约不出徽商血缘和徽州地缘的范围。显然,与明代徽商资本“皆称贷于四方之大家”相比,清代徽州民间金融投资阶层更加扩大。受徽商的影响,徽州民间金融意识较为普遍,即使农民签定承当赋役合同,亦言定违约者充赔“照依当店起息算还”。

许道善典和许道丰典所立会票,中人同为“见会许晴川翁”。道善、道丰可能是同宗兄弟。徽商所立会票和借贷券一样,须有中人担保。担保人一般家道殷实,人品较好,有信用;在票券上署作“见会”、“凭中”、“中”等。许晴川同为两典作“见会”,表明他是许氏家族中一位信誉度颇高的长者。作金融担保要承担连带责任,在金融担保中甚至有债务人不能清偿而由担保人代为偿还的例子,这表明徽州民间金融业务发达,而商人的契约意识则更强。

通过以上简析可见,徽商典当铺会票具有丰富内涵,是商业信用的产物。在跨入近代社会门槛之前,作为中国最大商业集团之一的徽商,其信用经济已经构成。俗谚云:“无徽不成镇”,徽商集团支持了信用经济的形成。

(二)“钱生钱”的好生意

号称江淮第一当铺——李鸿章当铺

徽商中有不少人出身贫寒,最初的经营资本来源于自家房屋,或者妻子的首饰,甚至是衣裙的卖价。做了几笔买卖之后,又想把生意做大,有的只好向典商去借贷。有了当初千辛万苦的经历,后来发了大财,也就有了放债的强烈欲望,这毕竟是“钱生钱”的最佳途径之一。他们放债的主要方式就是经营典当业,其实就是高利贷,城镇出现的当铺、银号都属于放债取息的经营方式。

明清时期,徽商经营典当业是不遗余力的。尤其是休宁人,几乎把典当业视为他们的专门职业。休宁的商山吴氏,自明中叶以来就经营此业,以致“家多素封”,声势煊赫,是休宁著名的望族。明代小说《初刻拍案惊奇》中描写商山吴氏有个大财主,拥有家私百万,号称“吴百万”。这个财主就是经营典当业的“大朝奉”。歙县商人也多热衷于经营典当业。歙县的岩镇,在明末就号称子钱家之薮,致使该镇成为富甲一方的都会。徽州其他各县以典当为业者也不乏其人。

明清徽商之所以如此痴迷于广开典当铺,其原因主要还是在于典当业风险较小、获利丰厚。要明白这一点,必须首先弄清当铺的制度。

当铺收当物件,首先要由当商进行估价,估价时当商都尽量压低该物件的实际价值,当物人明知估价过低,为了急于借贷银钱,也不敢争辩。当铺惯例,“值十当五”,即所当物件如果估价10两银子,只能借贷5两银子,这借出的银子又是按月计息的,如清初有的当铺就规定:

十两以上者,每月一分五起息;一两以上者,每月二分起息;一两以下,每月三分起息。贫民衣饰有限,每票不及一两者多。隔一二年,本利合算不能取赎,每多没入。

贫穷者借了高利贷,哪里还会有“翻身”的机会,拿去典当的东西,大多有去无回。而典当老板则是以半价形式变相收取各种抵押品,如果有人想赎回,则往往是要支付高于原价几倍的价钱。

由此看来,典商与行商相比,因其经营的不是一般商品,故不用担心随着市场行情的波动,商品有积压贬值的风险。只有人求于己,罕有己求于人。

另外,典当业税额极低,也是刺激徽商投资典当业的重要原因之一。投资开当铺与投资买地相比,至少有两个优点:买地佃人也能坐享其利,但得利多少却与年成丰歉大有关系,而典当却旱涝保收;田地要缴纳赋税,而且赋税往往越来越重,而典当虽也纳税,税额却低得惊人。以清代为例,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全国共有当铺18 075座,收典税90 375两;清嘉庆十七年(1812年),全国共有当铺23 139座,收典税115 695两。平均每座当铺一年只收税银五两。一个有数千金至数万金资本的当铺,每年只纳数两典税,不能不谓之极低。

(三)典肆遍布全国

遍布全国的当铺

明清时期,徽人开设的典肆遍布全国,其数量之多,规模之大,资本之巨,都是其他商帮所难以比拟的。他们从中获取的丰厚利润,可以通过俞樾《右台仙馆笔记》中记载的一则故事来验证:

许翁(名不详),歙县人,由于世代经营典业,因此家中巨富。到许翁这一代,在江浙间已开有典铺40余所。许翁不善言辞,但为人极忠厚,商誉日隆,生意日盛。如果他的后代能够继承这份家业,生意规模自然会越做越大。

遗憾的是他的儿子们不争气。三四个儿子在金钱中长大,浆酒霍肉,锦衣玉食,奉养超过了王侯,蓄有家僮一百数十人,马数十匹,青骊彤白,无色不具。这些儿辈们每次出门,均前呼后拥,炫耀于闾巷之间,自然常常干出些违法的事来。

一天,官府以“豪横乡里”的罪名派人持文书来逮捕这几个儿子,他们才害怕起来。于是上下打点,行贿求免,费了不少金钱,官府总算网开一面,饶了他们。

按说,经过这次教训,许翁的儿子们应该改邪归正,重新做人了,可是他们却在一起商量:“看来,家乡不可呆了,何不出去远游呢!”于是,各人备了舟车,出游江浙间。凡是家中所设典铺的地方,他们都无远不至。每天都拿出纸条到典铺取钱,取出就花天酒地一番,花完再到铺中索取。铺中掌柜如加劝阻,他们即发怒道:“这都是我家的钱,不关你的事。”更有甚者,他们还让自己曾逍遥过的娼家妓院径自到典铺取款,不给则闹。总之,他们每到一处,该处的典铺就要遭殃,各处掌柜纷纷派人送信给许翁,告知此事。

由于这些儿子野性难改,根本不服管教。许翁无奈,只好写信通知各处典铺,定于某月某日,同时关闭,企图以此来阻止儿辈的任意挥霍。

可是这样一来,典铺中的掌柜、伙计们不满了。他们认为许翁这样做,岂不是叫他们一个个都失业了吗?于是许翁索性解散典铺,自管事到伙计每人赠送若干银两,打发他们另谋生路。当时规定,按典铺之大小,管事者每人给1000两至2000两银子,以此递减,至厮役扈养也皆有份,最少者也给钱10两。最初,许翁未曾仔细计算究竟需要多少银钱,便做出了这项决定,待到会计按籍簿人数发款时才大吃一惊,许翁共有40多所典铺,人数及2 000,由于各人都如数拜领而去,因而致使许翁“数百万之资,一朝而尽”。

三、徽茶香飘海内外——茶商

徽州地处亚热带,重峦叠翠,雾色空檬,土地肥沃,气候温和,宜茶宜林,茶叶便成为徽商赖以发迹的主要行业之一。

大清茶商

据史料记载,徽州商人四出经营茶叶,始于明代。而徽州的茶叶买卖是很早的。唐元和十一年(816年),诗人白居易的著名诗篇《琵琶行》中曰:“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说明原属祁门之浮梁,远在1100多年前就已成为茶叶的集散地。唐咸通三年(862年),歙州司马张途著的《祁门县新修阊门溪记》中所载:“千里之内,业于茶者七,八矣。由给食、供赋,悉恃祁之茗,色黄而香。贾客咸议,逾于诸方。”可见当时祁门茶市相当兴隆。宋代《贡茶录》所说的:“早春英华,来泉胜金”,诸名茶皆出自徽州。

同类推荐
  • 局

    本书选录了在商业史上的十五场商战实例,包括纯黑色的较量、360度激斗贩卖、运动赛场龙虎斗、拖延就是胜利、胜者成就规则、胜者制定规则、天空的主宰等。
  • 智慧促销术(现代人智慧全书)

    智慧促销术(现代人智慧全书)

    本书介绍了199种独特经典的促销方法:促销的基本功、促销经营的宗旨、促销的广告艺术、促销一张“嘴”、商品的包装艺术、商品的价格定位、智慧促销术、促销成功的秘诀。
  • 管得少才能管得好

    管得少才能管得好

    管理要简单,要少制造管理行为,才能把事情做到极致。本书从多方面入手,向读者讲述互联网时代企业组织变革和人事管理的发展趋势,内容精彩、案例新颖、理论透彻,是领导者不可多得的参考书。
  • 应收账款管理、催收、回款与客户关系维护

    应收账款管理、催收、回款与客户关系维护

    本书阐述了应收账款管理知识、列举催收账款经典案例、剖析逃避回款行为征兆、讲解开发维护客户技巧等内容。
  • 做最棒的店长

    做最棒的店长

    本书针对目前加盟连锁门店的现状,结合作者多年的培训及实战经验,总结提炼出卓越店长的个人修炼方法、门店经营中的实战技术、标准化销售模式、店务流程的精细化运作模式及门店人员管理技巧等实战技能,是专为企业组织培训及店长、经理个人提升量身定制的实用教材。
热门推荐
  • 调教王爷

    调教王爷

    因为一场误会,她穿越了时空,紧接着就被逼迫,嫁入了殷王府,成了一个陌生男人的王妃,还是一个不被喜欢的王妃。几日后,另一个女子找上门来,嚣张的命令她:“把他还给我,我才有资格做他的王妃!”只是世事难料,男人送走了女子,拉着她一路逃亡,在路上,他们一点点的了解、信任,乃至知心。在她以为会幸福的时候,却变故陡生……【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谁的青春不作梦

    谁的青春不作梦

    一群青年人的青涩回忆和追梦启航,一段甜蜜的追梦旅程
  • 笑傲武林1

    笑傲武林1

    你有没有爱过一个人,有没有恨过一个人,我们一起创造属于我们的武侠世界
  • 终极魔武圣

    终极魔武圣

    一个乡村穷小子历了冰火九重天的的少年,在这太平盛世之中怎样成为一个绝世奇才呢?他是成为英雄,还是恶魔呢?还有他的精彩而又刺激的冒险之旅将会是怎样的呢?
  • 意外的穿越之丫鬟会长

    意外的穿越之丫鬟会长

    只是一次意外的穿越,却不料砸了别人的房子,砸昏了别人床上的女人,随之而来可怕的结果就是被骗签卖身契做了丫鬟霸道又风流的主人;深潭一般的淡漠公子;爱耍宝的俊俏少爷;像谜一样男女通吃的绝色哑巴花魁身陷在其中,却不知自己的心遗落何处?
  • 卷残烟

    卷残烟

    一场肆虐的大火吞噬了天朝九皇子的王府,谁是这场火的幕后之人?宰相纳兰德被罢黜游历山河,数年后病逝,其妻安顿好唯一的女儿之后,自缢离世。两年后姑苏城中宋府的两位小姐宋红姗、宋嫣中秋出游,偶遇痞子拦住了去路,被连江将军的儿子连靖相救。连靖养伤宋府,阴错阳差的与宋府的宋红姗联姻,而连靖在陪宋红姗回门时发现,自己想娶的是宋嫣。穷追之下,宋嫣的奶娘带着她回到健康。连靖见无法获得宋嫣芳心,心灰意冷,出兵打仗。宋嫣得知其对其用情至深,纯属误会,独自离家,解除误会,却经历了一段离奇的经历……
  • 将门嫡女

    将门嫡女

    诸葛夕颜,诸葛后人,神门门主,一场恶斗之后,她穿越到了这个以武为尊的世界,成为将军府不受宠的嫡女,废物三小姐宋珩。一朝醒来,她不再怯懦,走上强者之路。面对阴险的二娘,恶毒的姐妹,冷漠的父亲,且看她如何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保护哪些爱她的人,打压哪些居心叵测的贼人,告诉这个世界,谁说女子不如男!十四岁名动天下,绝世倾城,白衣蹁跹,宋家阿珩,倾世无双。这一世,她要恶整奸人,剑挑天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末世女配革命记

    末世女配革命记

    什么?她穿越了,并且还穿在一本末世小说的炮灰配角身上!女主杀手穿越,空间灵兽金手指,后宫男神还能再少点吗!!为嘛她爱国爱民,一身正义,五讲四美的小刑警要落得被丧尸分尸的悲催结局?叶紫不服!#论如何在前有女主追杀,后有男配堵截的恶劣环境中生存##再论如何摆脱剧情君,升级加薪,打败天命女,迎娶美男纸,走上人生巅峰#叶紫想想还有点小激动呢……
  • 重生之女王归来

    重生之女王归来

    女王是什么,女王就是女王,傲视人间一切的女子,当女王重生为娱乐圈小透明是受人欺负还是再次踏上娱乐圈的巅峰?小白兔的外表,狐狸一样的内心。装可怜是强项,扮猪吃虎是拿手好戏!敢动她?地狱等着吧。一朝重生,前世之仇,咱们就好好算个清楚!
  • 迦丁比丘说当来变经

    迦丁比丘说当来变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