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22200000016

第16章 宋家王朝(3)

人有眼前利益和根本利益之分。在封建专制时代。对后妃来说,夫君体现着前者。儿子代表着后者。君主向她们提供了高级的社会地位,能否长期地保住这种地位。很大的因素取决于她们是否有儿子。儿子。是后妃们一笔享受不尽的财富。一个无与伦比的政治保障。在她们看来,儿子是最保险的方舟,可以把她们载向幸福的彼岸;儿子是永恒的希望之星,可以照亮她们的整个人生的旅途。她们享有儿子。最重要的意义是获得宗族的充分承认,由此可赢得女性崇高荣誉和人格尊严。母以子贵,是宗法社会对后妃的厚遇和苛刻。因有无子嗣,直接影响到皇家事业是否后继有人。大好河山属于什么人的问题。

我们知道汉代有美人声誉的赵飞燕,以不同凡响的魅力,在入宫不长的时间就成了汉成帝的命根子,尔后顺手推舟地夺走了许皇后的凤冠。当她兴奋情绪稍微平复后。面对人世间最高的荣华富贵,却产生了一种恐怖的感觉,即为她始终不曾有喜。出于确保将来的政治安全。她不甘认命,一心要改变现实,于是采用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办法,一个充满风险、一旦败露将遭灭门的办法,即专门物色一些子女甚多的低级官吏和宫仆。和他们幽会私通。以期实现借种。她深深了解爱得她死去活来的成帝,完全有把握地认为:只要她肚腹隆起,糊涂的夫君一定会把它当成龙种。然而不如意的事十有八九。她的变相出卖肉体。没有得到任何报酬,她的肚腹始终平平如故。赵飞燕在大肆借种的过程中。有个配合极为默契的搭档,就是她的妹妹赵合德。在瞒天过海上。她娴熟地做了先声夺人的工作,多次珠泪涔涔地对成帝说:“我姐姐性情刚强,容易得罪人,若受人诬陷,恐赵氏难逃灭门之祸。”由此凡有人告发赵飞燕的奸状,反而均被成帝当作诬告者予以处死。

“理才高手”荣辱参半

哈佛博士宋子文,属中国早期的海归派。他在孙中山眼里,是“理财高手”,在蒋介石眼里又是“外交奇才”。尽管他心高气傲,从内心里瞧不起妹夫,甚至与他发生剧烈冲突,但作为“当朝国舅”,他却始终把自己的命运与蒋介石绑在一起,因而官至行政院长兼外交部长,拥有近十亿美元的资产。

宋子文(1894—1971),原籍海南文昌。曾任国民政府财政部长、外交部长、行政院长等职。1949年,宋先赴法国,后定居美国。虽作为“皇亲国戚”,但宋与蒋并不和睦,宋在美国越来越具有独立性,一直在建设自己的独立王国,结识并在经济上照顾着各种势力的人物,这引起了国民党的不满与警觉,但也对他无可奈何。

1963年,宋曾接受蒋介石邀请,访问台湾。蒋仍指望借助宋对华盛顿施展影响,但无果。1971年4月24日晚,在美国旧金山的一个小型宴会上,传出一条消息:前国民党政要宋子文,因误吞鸡骨被鲠死,终年77岁。

投奔姐夫底气十足

【引语】孙中山用手拍着前额:“过去我一直认为这是属于国家的款项,现在我们自己成立了革命政府,这笔钱应该是我们的。”他真不愧是“孙大炮”,将桌子一拍,大声说:“我委任你为两广盐务稽核所总经理,去中行粤分行进行交涉,将那些盐款提出来!”宋子文得令,正转身要走,孙中山提醒了一句:“粤行的贝经理我和他打过交道,此人绵里藏针,不好对付!”

宋子文带着尚方宝剑,原以为银行家会乖乖地把白花花的银子拱手送来,殊不知,人去楼空。

【事例】1923年的阳春三月,正是广州一年中最好的时光。花树满枝,莺歌燕舞,春风无限。在广州的码头上,走出一位西装革履的年轻人,头戴礼帽,鼻梁上架着一幅浅色墨镜,手里拎着一只皮箱,踌躇满志的样子。他就是宋子文。在1912年,他以官派身份被送往美国留学,成为美国哈佛大学经济专业的高材生,后来又进入哥伦比亚大学继续深造,攻读经济学博士学位。可谓学贯中西,博览古今。

宋子文本人也是相貌堂堂,一表人才,加之二姐夫孙中山又被尊为“国父”,所以青年时代的宋子文可谓是踌躇满志,雄心勃勃。这次他是来广州投奔姐夫孙中山的,在二姐的推荐下,宋子文在孙中山身边做了一名秘书。

一天,孙中山将宋子文请到办公室,亲切地称呼他的英文名字:“保罗,我问你,什么对一个政府最重要?”

“当然是金融!没有钱,这个政府连一天也存在不下去!”宋子文毫不犹豫地说。“回答得好!”孙中山大加称赞,“我要建立中央银行,委派你做中央银行筹备员!开办银行需要有大笔的资金,你是否知道从哪里能搞来这笔钱?”

宋子文眼珠一转:“两广盐务稽核所的盐款都存放在中国银行广州分行之中,有11万元之巨,唾手可得。”

孙中山用手拍着前额:“过去我一直认为这是属于国家的款项,现在我们自己成立了革命政府,这笔钱应该是我们的。”他真不愧是“孙大炮”,将桌子一拍,大声说:“我委任你为两广盐务稽核所总经理,去中行粤分行进行交涉,将那些盐款提出来!”宋子文得令,正转身要走,孙中山提醒了一句:“粤行的贝经理我和他打过交道,此人绵里藏针,不好对付!”

宋子文接过“尚方宝剑”,带着人去了中行粤分行,出面接待他的正是经理贝祖诒。

“本人是盐务所经理宋子文,奉行孙大帅之令,来取存在贵行的盐款。”他一挥手,几个拿枪的卫士雄赳赳地闯进来,摆出一副霸王请客的架势。

“好说,好说!请随我来。”贝祖诒久混江湖,见过世面,对付上门要帐的人,很有经验,他一副绅士风度地将宋子文引入办公室,宾主落座。贝经理叫来会计主任,当面要求他将代收的盐款帐准备好,让宋子文提走。

不一会儿,银行会计主任走到贝祖诒身旁,低声用英语汇报:“盐款今天提不出来。”

贝祖诒用带有美国南方口音的英语说:“我向客人解释一下.明天我们给他们送去。”

宋子文十分惊奇,贝祖诒告诉宋子文,他对银行的高级职员都用英语,免得一些业务上的秘密被泄露。

宋子文感慨地说:“我开银行时一定学你的办法。”

第一次见面,宋子文认为贝祖诒是个难得的人才。印象好极了。加上宋子文经验不足,还显得稚嫩,便爽快地答应了。回去后一等再等,却无音讯。宋子文再次去粤分行时,哪里还有贝经理?除了几个留守人员外,已是人去楼空。原来,贝祖诒先稳住宋子文,然后来了个金蝉脱壳,化装成一位修女,不但自己携家带口逃往香港,而且将钱款、帐册都运往香港,粤行成了一个空壳。

盛怒之下的宋子文,下令拘留了该行留守广州的职员,派兵占领了粤分行的房产,同时在广东各地张榜通缉贝祖诒。

【点评】贝祖诒硬是“涮”了宋子文一把。于是,仅仅是一位秘书兼中央银行筹备员的宋子文.竟然下令“张榜”通缉贝祖诒,足见宋子文底气十足,然而他这时初出茅庐。却缺乏在理财上的交际和手腕,居然让人“金蝉脱壳”,“人去楼空”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运用】庸俗之辈无所不在,甚至在最显赫家族也不乏其人。

可以说,每个人都能在自己周围见到这些人。

人在盛怒和自满时。比冷静和心平气和时更容易产生奇怪的想法。片刻的放肆恣意,有可能铸就毕生的悔恨。阴险狡诈之人设下这些陷阱,旁敲侧击,就能侦察出对手的心思。他们撬开秘密,直探灵魂的深处。

那么你的对策呢?应该保持自我克制,尤其是对那些突发的冲动。控制冲动应该如同驾驭烈马一样。如果你在马背上能保持清醒。那么你就会事事睿智、从容。能够预见危险的人懂得向前摸索。那些在情绪激动之下脱口而出的话。对出言之人可能是轻而易举的,但听者有意,他们会仔细品味衡量其分量,给人留下很多的猜忌。

如果宋子文能做到以下几条情况也许会好些:

第一,不要颐指气使,霸道和傲慢让人不舒服。

第二.既然有“尚方宝剑”又何必带枪?这给人一种强行的意味和态势。

第三,踌躇满志是可以的。一表人材也并不是什么错误。但肚子里得有货。

第四,必须认识到钱就是商人的命,他不逃能行吗?

真真假假数次辞职

【引语】1929年8月1日,国民党军政要员在南京召开第二次编遣会议。会前曾计划将军队减至60万人,但会上又增至80万人,实际上蒋、冯、阎各派谁也不肯削减自己的军队。在此情况下,宋子文以无法应付为由,自上海电南京政府辞职。

【事例】宋子文自1928年初出任南京政府财政部长,至1933年10月最终辞去这一职务,为期近7年。在南京政府中,除孔祥熙外,宋子文是任期最长的财政部长。

但在这7年时间里,宋子文的财政部长不是一贯制的,或长或短,中间有过多少辞职,或真或假,原因不尽相同。

宋子文第一次提出辞职是在1929年8月6日。

1929年8月1日,国民党军政要员在南京召开第二次编遣会议。会前曾计划将军队减至60万人,但会上又增至80万人,实际上蒋、冯、阎各派谁也不肯削减自己的军队。在此情况下,宋子文以无法应付为由,自上海电南京政府辞职。

宋子文自1928年以来,通过各种手段,为南京政府筹措了不少经费,所以他的辞职政府不予同意。8月7日,蒋介石抵上海挽留宋子文。9日,南京政府下令挽留宋。宋子文本来就不是真心辞职。只是为军费问题给各派系施加压力,经蒋介石及南京政府的挽留,宋子文允许复职。8月13日,宋子文在上海宴请银行界,商讨再发编遣公债5000万元,由海外华侨认购1000万,其余由上海银行家负责筹募,当天晚上,宋子文返回南京复职。

宋子文另一次辞职是1931年12月20日。这次辞职,是为了配合蒋介石下野的一个行动,此前,1931年5月,国民党已经分裂、,出现了南京与广州两个政府。“九一八”事变后,1931年10月27日至11月7日在上海召开的“和平统一会议”上,宁粤双方达成一项妥协性协议,宁粤双方分别召开国民党“四大”,而后在南京召开四届一中全会,改组南京政府实现宁粤统一。但粤方坚持蒋介石下野,才去南京,在此情况下,蒋介石于12月15日通电下野,辞去国民政府主席等身兼各职,同时,国民党中党会议推林森为国民政府主席。陈铭枢代理行政院长。为了表示同蒋介石共进退,宋子文于12月20日向国民政府呈请辞行政院副院长及财政部长等所兼各职。

【点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从哲学的角度来看,政治和经济永远是密不可分的,尤其是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这一特质表现得更为明显。宋子文和蒋介石他们在各自的立场上都偶尔会向对方妥协,因为他们知道和任何一方决裂都足以遭到他们政治和经济生涯的颠覆,所以不管是真的也好,假的也好。都不外乎维护他们自己的地位及其利益。

《红楼梦》有句诗:“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有时候在政治上是需要策略的,关键是看一个度的问题,过与不及都是不成的,像宋子文这样敢于拿自己的仕途开玩笑,也是因为他在“度”的问题上拿捏得很准,因为,在这个钱与权结合的显赫家族里,缺谁都不行。

【运用】辞者之辞在于“辞”,准者之准在于“准”。

真辞假辞都在“辞”。准与不准在于“准”。

这是官场游戏,此游戏有一法则。双方必须“心有灵犀一点通”。

宋子文很知道自己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他这种恃才态度也颇令蒋介石头痛。本来。利用人才是为政者事。当政者也知道,匮乏的状态会使人产生种种更加强烈的欲望.如果能利用这种欲望来操纵他们,必能十拿九稳。

人们总是在欲望的阶梯上攀登。拼命地攀爬以达到自己的目的。政客们常常利用他人的困境。甚至会人为地制造种种困境来刺激他人的欲望。

因为他们发现。匮乏所带来的刺激,要比富有所带来的满足感还有力量。

情势越是艰难,欲望就越是强烈。达到自己目的的一个秘诀就是:维持他人对你的依赖感。

千金之子不死于盗贼

【引语】短短的半年之中,出现了4次险情,确实让宋子文担惊和恼火,本来自己只为一名文臣,不需出入枪林弹雨,生命不会有任何危险,可如今这杀手却让死神追着他不放,怎能叫他不会慌?他希望军统头子戴笠为其出力,帮助捕捉王亚樵,但却未成功。

【事例】第一次是1927年3月。

当时,宋子文任武汉国民政府财政部长,武汉租界的外国人反对国共合作领导下的国民革命运动,收买、雇佣一批打手进行破坏捣乱。其中,一名白俄分子暗藏武器,私闯财政部,被发现后对他进行审问时,他自称要杀宋子文。

第二次是在1931年7月23日,反蒋派为刺杀蒋介石、宋子文,找到了当时中国第一杀手、暗杀大王——王亚樵,为他提供20万元的价码。王亚樵利用宋子文经常往来于宁、沪之间的机会,策划在上海北火车站刺杀宋。王派人事先潜伏在南京,了解宋子文的行踪,然后用暗语及时电告上海。王接到暗语,连夜布置行动。7月23日晨,宋子文乘坐的专车抵达北火车站,停车不久,枪声突起,与宋穿相同衣服、手拿宋子文包的姓唐的秘书当场饮弹身亡,刺客误以为成功,迅速逃离现场。

免遭刺杀的宋子文,想到朝夕相处的唐秘书的死亡的惨景,心中不寒而栗,他像一只惊弓之鸟那样,充满了对死亡的恐惧,并加强了保卫工作。

可偏不巧,在他遇刺的同一天,其母倪桂珍老太太在青岛病逝。宋子文一向讲孝道,可是母亲死的不是时候,要大事操办吧,怕有危险;办得一般吧。又说不过去。

虚荣心极强的宋子文.考虑结果还是要大办。南京国民政府颁给蒋介石丈母娘一块匾额,上书“孝忠报国”。倪桂珍的遗体运回上海,从为宋母守灵到出殡,宋子文周围都实行了极严密的保安措施。8月18日宋母出殡,送葬的“党国”要人冠盖云集。怕有人浑水摸鱼,宋子文保持了高度的警惕,以防不测。

第三次是1931年11月28日,坐落在南京北极阁附近的宋子文公馆起火,因抢救及时只烧掉两间房,宋子文避过了这场火灾。

第四次是同年12月12日上午,位于南京铁汤池的财政部又起火,不到一小时就烧掉五幢楼房,有人说纵火者的目标是宋子文,而宋子文当时就在上面。

同类推荐
  • 檀香秋阁

    檀香秋阁

    唐朝末年,武将割据,天下散分。檀香秋阁,江湖共勉,檀香阁主,天下公认,左相才子。国恨家仇,在他的心中展开,大炙官途,成为他的一生所求。他不追逐名利,只愿如此安好。但是他的内心,注定他无法如此。辅佐君王,破除敌患,成为他的重任,只求心安。来时往返国家与江湖之间,愿意一人之行,利国家与江湖,求一个心安理得!希望大家可以持续关注我的作品,我也希望大家给我提出一些相关的意见。我们的一个小说群:檀香秋阁,群号码:637095009。已经上线了,还是希望所有的兄弟姐妹们,进来看一看。对我的作品提一个宝贵的意见。再次谢谢大家的支持和鼓励!
  • 大宋之独步天下

    大宋之独步天下

    宣和三年,会国术的穷小子莫名来到大宋,开始了他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梦幻之旅,这里不仅有权谋,还有热血、战争和如云的美女———内忧外患,阴阳易位,谁能力挽狂澜,看我独步天下!
  • 疯狂的汉末

    疯狂的汉末

    时光流逝,世人只会仰望成功者的光芒,却不会记得他手段的黑暗!一个普通人的厚黑成长录...一个失败者的奋斗崛起史...入关中,定天下!苦与甜,得与失,忠诚背叛,悲欢离合,爱恨情仇......是英雄?还是魔鬼?
  • 霸业征途

    霸业征途

    一次意外的穿越,使其主人公回到青铜器时代,五国纷争硝烟四起,主人公为了解救天下苍生免受战火灾难决定一统天下,用现代的军事手段训练一批精锐的部队建立了安保社和黑蛟骑兵团踏上征途,来统一自己的帝国霸业,
  • 匈汉演义

    匈汉演义

    他是约早于成吉思汗1400年的草原第一传奇人物,他的族群叫“匈奴”。冒顿单于,号“撑犁孤涂”,史书是这样记载的:滥杀部属、杀己爱马,杀妻,射父坐骑,弑父,残杀后母和弟弟,屠戮旧臣,把爱妻送给东胡王,拿月氏王的颅骨当酒杯。活脱脱一尊魔头。然而《匈汉演义》这么想:莫道其性格张力,连“爱”也绝非凡响。恰恰是早期历史记载的简约与观念局限,给文学留下了能动的演绎空间。冒顿,不输秦皇汉祖,足令无数英雄瞻其项背;再莫说广阔背景上还有色彩斑斓的草原生存和战争传奇。读懂了冒顿和他的匈奴,才足以回归秦汉,来审视我们或未真正走近的汉高祖刘邦和看似豪迈的《大风歌》,去体验不一样的中原忧思。读一读,作品看重你的视角。
热门推荐
  • 冲动

    冲动

    本书原名《散仙》,描写的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中期,闽南某小城五个年轻“散仙”的日常生活——他们赌博、走私、酗酒,但是他们友爱、真诚、执着,在不愿意过下去的生活中,苦苦追寻着所谓生活的意义。
  • 时空传说:命运

    时空传说:命运

    百里筱筱,一个呆萌可爱的女生,在一次“意外事件”中神奇穿越!来到了神秘的异次元中。在洛特斯小镇上,一切都是那么新鲜。那么,这个“意外事件”到底是什么呢?又带给她了什么影响呢?
  • 驴行迷踪之黑暗幻境

    驴行迷踪之黑暗幻境

    进入末辉山风景区的八名驴友和两名逃犯误打误撞陷入一个通过电磁波干扰人的思维产生的黑暗幻境之中,幻境中涉及到的场景包括世界上最美丽的女人、诡异的黑水、骷髅坟、秦始皇陵、欧洲的天堂等等,而且牵涉到一个神秘的机构“隐局”,最终发现这个黑暗幻境的幕后黑手就是风景区的老板秦胜,也就是通过细胞变异活到现代的嬴政。
  • 毛泽东与地名文化

    毛泽东与地名文化

    毛泽东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与影响,习俗文化也在他的文化性格上打上了难以磨灭的烙印。他对习俗文化很熟悉,在对待这一问题上,从来是持批判的继承态度,承其精粹,弃其糟粕。本书收录了毛泽东与乳名习俗、称谓习俗、起居习俗、春节习俗等16个方面的件件趣事和段段佳话。
  • 不死君临

    不死君临

    此书已经重写,不久将会重新上传!敬请留意!
  • 重生之女流医圣

    重生之女流医圣

    前世,她流落在外,本以为回到黎家是一切好运的开始,可是,却不想那是噩梦的开端。父亲欺瞒,姊妹怨恨,男友背叛,一步一步的罪恶之手将她推向深渊。生日当天,二十七岁年华姊妹断送。可老天怜她,让她重活一世。重生之后,她不会再如此懦弱,甩了渣男,一展雄风;创立公司,渣父求饶;修得道行,看得天机;一步一步,修得良缘。
  • 中国文化之美·唐诗之美:快意淋漓歌大唐

    中国文化之美·唐诗之美:快意淋漓歌大唐

    在泱泱大唐诗歌的花海中,作者简墨撷取30位极具特色诗人,以每人的一句不常见而又浓缩了诗人性情的诗句为题,以一首诗为窗,轻轻打开《中国文化之美·唐诗之美:快意淋漓歌大唐》,整个大唐朝绚烂的诗意天空映入我们眼帘。这片星野时空交错,那些闪耀着灵性与才情的诗人的一生或片段如历史剧般一幕幕倾情上演闪烁、归寂,而他们的一吟一唱却闪烁着诗意的光辉,历千百年不落。
  • 满国生香

    满国生香

    闲来无事做不如斗姨娘、天天来找茬、阴谋诡计连连看。大将军府嫡女姬姽婳自小寄养在小庄村,被接回姬府后,各姨娘、兄弟姊妹手段不穷势要置之于死地。但,姬姽婳虽单纯也不是小绵羊,任他七十二计来,我自一百零八计抵挡。实在不行,不还是有同归于尽吗?当被设计选入宫,落进阴谋高手的大网中,便是姬姽婳不幸和幸运的开始。然而重大转折下,她能否不忘初心?三国杀伐战争起,腥风血雨下她要如何不入沉沦?如何为后?如何与他终成眷属?无人不骂的十剪王妃,自寻死路的红莲,仗义勇敢的赫拉太后,温柔霸气的傅灿燃,邪魅怪异的卫沣都是她此生难忘之人。卫沣说:“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 道士行

    道士行

    他生于富贵之家,却不幸落魄流亡;他订下一纸婚约,却与她阴阳两隔。七年之约,未曾遗忘;半世修行,只为初心。这些年来,他走过南、闯过北,身负使命,徘徊于阴阳两界;最后发现,陪在自己身边的,却不是苦苦等待的人……
  • 予你一世很安宁

    予你一世很安宁

    娇卖萌耍宝,他只要老婆对他好。“苏梓然,你不要脸!”她气得大叫,他跑过去,给她顺气,“对对对,我不要脸,我不要脸,只要老婆就够了。”“苏梓然,你混蛋!”她捏着拳头对着他,他的手落在她肩膀,捶来捶去,“对对对,打是亲骂是爱。诶,老婆,你对我感情什么时候这么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