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哲人知道了这件事,感叹地说:“帮助别人,等于帮助自己啊!”
在一个大平原上,有一座低矮的小山与一群人。
小山想长高长大变成大山,成为平原的骄傲。于是,山对人说:“你们能帮助我,让我长成大山吗?”有些人虽然也是想登到高处,成为视野开阔的人,但他们不喜欢帮助别人,便摇摇头走了。剩下的人开始帮小山堆土,一年后,小山长高了些,他们登上山顶后也看得远了一些。
10年后,山长高了许多,他们所看到的地方也远了许多,他们就这样长期地帮山长高长大,而他们当然也登得越来越高,也看得越来越远了。而那些不愿帮助山的人,没脸登上山去眺望,他们一辈子也没能延伸视野,局促一生。
有位哲人知道了这件事,感叹地说:“帮助别人,等于帮助自己啊!”
请爸爸吃一回冰激凌
爸爸,今天你想要一个蛋筒冰激凌吗?我请客。
那一年我13岁,父亲经常在星期六带我出去走走。有时我们会去公园,或者去港口看看游艇。我最喜欢的是去一些旧货店,那里可以看到一些很老的电子商品。偶尔我们会花50美分买一点什么,其目的却只是为了把它拆开。
在从这些地方回家的路上,父亲通常会在皇后牛奶场停下来,买两个10美分的蛋筒冰激凌。虽然次数已经足够多了,但并非回回如此。我不能指望什么,但我还是期待着,从我们开始向家的方向走去的那一刻直到那个关键的转弯处,在那里,我们可以径直走到卖冰激凌的地方,也可以转弯然后空手回家。那个转弯意味着垂涎欲滴的激动,或是失望透顶。
有好几次父亲会一边走那条比较远的路回家,一边揶揄我,“我走这条路仅仅是因为它和上一次的那条不太一样。”当我们的车从皇后牛奶场旁边驶过而没有停下的时候,他这样说。但这只是一个游戏,我总能吃得很好,所以我从不觉得有什么痛苦。
心情特别好的时候他会问我,语调听起来很奇怪又很自然:“你想要一个蛋筒冰激凌吗?”然后我会说:“听起来真是妙极了,爸爸!”我总是要一份巧克力的,而他则选择香草味道。他会往我的手上放20个美分,然后我会跑过去买下我们通常需要的品种。我们会在车里吃完它。
我爱我的父亲,也爱美味的冰激凌———这一切就像天堂一样美好。
或许那天的一切都是命中注定,我们正在回家的路上,我像往常一样期待着并祈祷他那美妙邀请的到来。它真的来临了。
“今天你想要一个蛋筒冰激凌吗?”
“听起来真是妙极了,爸爸。”
但是接下去他说道:“我觉得听起来也不错,儿子。
今天你请客如何?”
20美分!20美分!我的心揪了起来。其实我能负担得起的。我每周的津贴有25美分,还有一些打零工的额外收入。但是存钱也非常的重要,父亲是这样告诉我的。当轮到需要我掏钱的时候,冰激凌似乎并不是一个很好的用途。
为什么我不能把它看做是一个向我那慷慨的父亲表示报答的金子般珍贵的机会呢?为什么我不想想他已经为我买过至少50个蛋筒冰激凌,而我从未给他买过一个?但是我所想的全部都只是“20美分”!
带着一点点自私、 吝啬和小气的感觉,我说了自那以后每次想起都觉得尴尬的一句话,“嗯,这样的话,我想我不吃也无所谓的。”
父亲淡淡地说:“好的,儿子。”
但是就在我们转弯回家的时候,我认识到自己犯了一个多么大的错误,然后开始请父亲倒回去。
“我会付钱的。”我恳求道。
但是他只是说:“这样就很好,我们并不是真的需要它。”他也不理会我的恳求。我们径直回家了。
我为我的自私和小气感到难堪。他再没有提过这件事情,也没表现出任何失望的表情,但是我认为他对我的印象再不会比这一次更糟糕了。
我终于认识到慷慨有两种表达方式,并且有时候感激不只是简单的一句“谢谢”。在那一天感激的代价只是20个美分,但却是我曾经吃过的最好的冰激凌。
“爸爸,今天你想要一个蛋筒冰激凌吗?我请客。”
力透纸背的爱情
一个男人应该具备许多责任心,应该包容和迁就许多事,尤其应该真心善待嫁给他的女人。即使不再爱她,也应该好好地安顿她。
俨文的改变是从影楼开业前3天发生的。俨文是我的邻居。
那天,我帮助俨文将影楼的上上下下彻底清扫一遍,俨文则坐在一个大箱子旁边,清点里面的摄影作品。突然,他的目光凝住了。
照片上的女子站在一棵大柳树下,开心地笑着,身后是无际的秋天的玉米地。秋天的金风将女孩子的头发吹乱了,有几绺飘在脸上,更平添了她笑容的甜美和纯真。
“这是你的模特还是你的恋人?”我问俨文。俨文一脸惊讶:“这是你嫂子,难道一点都看不出来了吗?”
怎么会呢!嫂子,俨文的妻子,怎么会和这个笑容灿如秋阳一般的女孩子联系在一起?嫂子非常害怕俨文,每天都小心翼翼的,她把家里的所有活计都担当下来,并且对俨文的行踪从不过问。她瘦弱、 愁苦,时常用粗糙的双手抹去眼角的泪花。她是怕俨文抛弃她。
俨文是作为知青和嫂子相识相爱的,他将她从农村带到城市。俨文从没想过让嫂子离开这个家,但在心中那块领地上,他渐渐将她遗忘了。这张照片,在岁月的箱底———一搁就是十几年。
当嫂子的父母千叮咛万嘱咐,将健康、 活泼、 一脸灿烂笑容的女儿连同丰收的白菜、 萝卜交给俨文的时候,俨文想没想过,她也是父母的心头肉,是人家疼爱的孩子?
虽然她不妖艳,不妩媚,腹中没有多少钢笔水,但她从前是一个非常快乐的人。他在娶她的时候,没有好好待她,就是罪过。
嫂子昔日的照片像一根刺,第一次扎痛了俨文的心。
面目全非,是俨文的冷落和浪荡改变了嫂子的生活,夺走了她的笑容。那个夜晚,我陪着俨文喝了很多浊酒。他说浊酒能使他清醒和反思。一个男人应该具备许多责任心,应该包容和迁就许多事,尤其应该真心善待嫁给他的女人。即使不再爱她,也应该好好安顿她。
好在,一切还来得及弥补。
洋葱里的爱
洋葱是要放在水里剥的,这水,便是由泪汇成的。
小时候,我第一次学做家务,帮妈妈剥洋葱,一边剥,一边就流眼泪。妈妈看见了,教我把洋葱放在水里剥,果然眼睛就不流泪了。从此我记住了,剥洋葱是要放在水里的。
许多年过去了,我也结了婚,没想到的是,婚后不久,妈妈却因心脏病突发去世了,葬礼上,我和妻子都哭了,可爸爸像没事一样。我想:爸爸心真硬!心里不由地生起一股怨气。
无论怎样,他是我爸爸,我是他的独生子。我和妻子经过商议,便把爸爸接到自己家里住。老人不愿意闲着,便帮着我做点家事。好几次我回家,都看见爸爸在剥洋葱,一边剥,一边流泪。
我告诉爸爸,洋葱是要放在水里剥的。爸爸笑笑,下一次,还是这样。从此,我们家一个星期总要吃上一回洋葱。
我从来不知道,爸爸原来这么喜欢吃洋葱。
儿子第一次学做家务,也是剥洋葱,我坐在客厅里,听到妻子教儿子怎么剥,我听着,不由微笑起来,想起妈妈。
一晃就是几十年,父亲早已去世,我也老了,儿子从一个黄口小儿变成了事业有成的成年人,他也结了婚,生了子。
去年,相濡以沫的妻子去世了,我变成了孤家寡人。
偌大的房间显得空空荡荡,我便常常呆呆地坐着,不知干什么好。
我不敢想起妻子,一想起来,我就想哭,可又不能哭,这么一个老头子哭,多丢人。
儿子把我接到他的家里。有一天,儿媳买了些洋葱回家。
我帮着剥洋葱,眼睛痒痒的,泪就下来了。儿子看见,告诉我,洋葱是要放在水里剥的。我笑笑,不动。
忽然之间,我明白了我的爸爸。
我希望它和书中许多精美的故事一样,能够濡染更多的心灵。
周末,独坐窗前,翻开刚从图书馆借来的畅销书———《心灵鸡汤》,一张撕有锯齿的纸条翩然滑落,显然它来自一个用过的作文本,那正面写了两行作文,还带着老师的红笔批语。翻过来,竟是一封家书。虽是用铅笔写的,字迹却十分清晰,信写得自然而又别具一格———小霞:
来信收到了,我和你妈都很高兴。我不会写信,就说几句话:
1.邮去200块钱,先用着,过两天卖了豆子再给你邮。
2.别太仔细了,一定要吃饱了,身体重要。
3.买件漂亮的衣裳,别太土气了,叫同学瞧不起。
4.天凉了,多穿点儿,你过去老爱感冒,得学会照顾自己了。
5. 抽空学学电脑,听说那玩艺神着呢,以后不会用可不成。
6. 别管毕业包不包分配,先学好本事,有本事就不愁找不到工作。
7. 还是常说的那句话——咱跟人家比别的不行,只能比学习。
8.有空多给家里写信,说说大学里的新鲜事儿。
没有日期,落款是两个字:父亲。这是我迄今所读到的最让我感动的一封家书,那朴实的大白话里面,奔涌着不事雕琢的绵绵情思,一下子就震颤了久别故乡的我———那力透纸背的深深的父爱啊,阳光一样自自然然,如此简单,又如此醇厚。
如品香茗,细细地又把信读了两遍。我先是为失落(不知有意还是无意)这封珍贵家书的女孩惋惜,进而又暗自感激这位名叫小霞的女孩,是她让我在这阳光灿烂的上午,再次感受到了亲情的魅力。
久久芬芳的是爱
那一束开放在生活枝头的纸攻瑰啊,真切地告诉我们——那久久芬芳的,正是我们心头永不凋谢的爱。
那是一对中年夫妻,两个人几乎同时下岗后,便在街头摆了一个小摊儿,经营小吃。起早贪黑的那份辛苦自不必说了,收入也仅仅勉强维持一家三口人的生活。但夫妻俩恩恩爱爱,相依相伴着风里来雨里去,硬是将窘迫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让许多人赞叹。
一天,我忽然发现生意寥落的小摊儿上只有丈夫一个人撑着。一问,才知他的妻子生病了。我轻轻地“哦”了一声,坐下来给他那天的生意开了张。
顾客都走了,那位丈夫赶紧擦净手,拿出一卷彩纸,十分认真地折叠起来。他的双手特别灵巧,不大一会儿的工夫,便折出几朵十分漂亮的玫瑰花。然后,他又取来一节竹枝,像雕琢一件精致的艺术品似的,将那一朵朵叠好的纸玫瑰一丝不苟地粘贴上去……
噢,他是在精心地制作一束纸玫瑰。
“我媳妇就喜欢玫瑰,往年去花店买鲜花,她老嗔怪我浪费,这回要送她一束特别的,就琢磨着叠了这个。”
眼里还带着一缕血丝的中年男人微笑着向我解释道。
“好,这一束玫瑰比街上卖的那些种在花圃里的还要美丽、 芬芳!”我由衷地赞叹道,禁不住俯下身去嗅了嗅,我似乎真的嗅到了一缕特别的芳香……
完全可以想像得到,当他的妻子接过这束玫瑰时,她的眼里肯定流露着我们无比羡慕的幸福。真的,在生活的风雨中始终执手向前的夫妻,只要他们心灵深处贮满爱的真情,即使没有鲜艳欲滴的玫瑰,也会拥有至真至醇的温馨。
那一束开放在生活枝头的纸玫瑰啊,真切地告诉我们———那久久芬芳的,正是我们心头永不凋谢的爱。
爱 情
在情人们的眼里,彼此就是世界的全部……
一对年届不惑、 衣衫褴褛的夫妇在城里买了散煤,用架子车拉着。他们坐在城边的树荫下歇息,汗珠卷着煤屑从男人的额头滚到脸颊,女人伸手去抹,却给男人抹了个大花脸。女人望着自己的男人开心地笑了,男人望着自己的女人幸福地笑了。两张黑脸相对,两口黄牙很显眼。
卖冰棍的吆喝声传来,男人摸了摸上衣口袋,掏出一枚硬币:“还有5分钱,我给你买冰棍儿去。”女人说:
“省了吧。”男人说:“轻易不进城的……”
男人用黑乎乎的手指捏着一根冰棍儿过来,往女人嘴里塞,女人推着要男人先吃。推让一番后,男人吸了一下流到下端的冰水,女人才肯一下一下认真地嗍,甜蜜幸福满脸荡漾。女人又让男人吃,男人执意不肯吃。他望着自己的女人吃自己买的东西,比他自己吃着还甜蜜。
女人仔细地吃完了冰棍儿。男人站起来,女人为他拍去一屁股的灰,又拍拍自己的。男人捡了片报纸,铺在煤上,要女人坐,女人说:“慢上坡,我推车。”男人说:
“你坐上,我拉着格外轻。”女人坐在煤上,扭着头格格地笑着给男人说话,男人边拉边扭着头嘿嘿地笑着对答。
两人的目光像胶粘着,一刻也不分离。大车小车、 俊男靓女川流不息地从他们身边喧嚣而过,他们不闻不见。
在情人的眼里彼此就是世界的全部……
祖孙情
祖辈人对孙辈人往往有极深厚的感情,古今中外概莫能外。陆陆续续看到一些祖孙情的故事,可以说是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尽管这些故事难免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但却值得回味,对人不无启发。
祖辈人对孙辈人往往有极深厚的感情,古今中外概莫能外。陆陆续续看到一些祖孙情的故事,可以说是“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尽管这些故事难免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但却值得回味,对人不无启发。
有一天,美国第三任总统杰斐逊先生和他的孙子一起骑马外出。路上,有一个奴隶向他们脱帽鞠躬,总统也脱帽还礼,但他的孙子不理睬这个黑人。“汤姆!”这位祖父说,“你怎么能够让一个奴隶都比你文明得多呢?”
这种祖孙情,就是在溺爱并不少见的今天,仍然是一面可借鉴的镜子。祖孙情应该体现在从点滴做起的严格教育,而不是视而不见的放纵娇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