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34200000081

第81章

道存在于万物之中,说起来也很简单,万事万物的生成发展都有着客观的自然法则,亦即都有各自的客观规律,而这种规律是永远不变的。

道的作用:道周行而不殆,道的作用是在运动中显现出来的,这种作用是无穷无尽的。

认识道体可以归结为认识道的作用,道生万物,就是万物因道的作用而生成。

道的作用,是道的运动的表现,这表现是由逝而远而反,最后由反来完成这一运动的周期。一年四季,周而复始,也正是如此。

老子说,反者道之动,这反,是道的运动的关键,也是道的作用的关键之处,祸变福,福变祸,都是在反的这一关键之处生成的。祸由逝而远,如有一定条件,则不断产生福的因子,由反这一关键之处而转化为福。这祸转化为福的过程,也就是道的作用的过程。

所以,反者道之动,一是表明:由于道的往反周行运动,事物回复到原始;一是表明:在运动中的事物会依据一定条件向相反方面转化。

这种转化中道所起的作用,可以为现实社会所运用。祸中生成的福的因子开始是很弱小的,可以创造条件不断积累这种福的因子,立足于这种弱小,坚持不懈,逐步积累福的因子,条件完全成熟时就一定会在反的这一关键之处,由祸转化为福。这也就是老子所说的弱者道之用。

道是什么,道就是客观规律,我们运用客观规律,就可以由弱变强,运用客观规律就可以由祸转化为福。弱是什么,弱在老关于老子思想的一点简要梳理子的概念里就是初生的生命,就是生存发展的起点,运用客观规律是为了初生的生命向上成长,是为了人生事业的蓬勃发展。

进一步说,这弱是一个立足点,立足要稳。遇有祸的现状,心态要稳,可循自然之理,想方设法,由祸转化为福。初生事物,看准其旺盛的生命力,这看准就是立足之稳,循自然之理水到渠成,功到事成。

道的品格:道是至高无上的,道是万物的根源,而道的品格却是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对待万物的表现,乃容、乃公、乃全、乃天。老子把道人格化,赋予了道的品格,是为了以此来观照社会人生。道的品格是等身的,是自然法则所规定的,是一种客观的必然。因此,人们在遵循自然法则,处理社会人生的事务时,也应同时具有道的品格。

圣人功成而不居,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这种品格就是由道的品格引发而来。

认识道是为了掌握道,这就是认识客观世界,掌握客观规律。得道行道,就是掌握客观规律,应用于社会实践。老子的论道,也是在经世致用。在道的认知上,老子特别提到,必须致虚极、守静笃。这样认识才能深刻,掌握才能全面。这虚静是一种大境界,大凡一个杰出的人物,都具有这样的境界。虚静导致心清神静,在沉静的思考中,心无旁鹜;在若谷的虚怀中,全神贯注。我们不妨在银幕上去捕捉那些军事家、策略家,那些社会上的高端人物,他们在决策前那种清静无为的神态,去领略他们决策时的那种清静无为的境界。

老子很重视行道,得道是为了用之于世。所以专门有一章去搞宣传,执大象,天下往,道之所在,天下太平。

道的经世致用,突出地表现在第四章中所述的: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这对解决大小国之间的纷争,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和途径。就是对解决民间日常琐事的纠纷,解决属于内心的困惑,也有不可估量的参照价值。

天下之大,社会之广,再加上一个复杂,还有在历史的长河中,沙泥俱下,怎样从宏观上去把握道,在现实层面上又怎样去行道,这是老子极为关注的课题。怎样去解题,老子根据当时的时代特征,现实的社会状况,提出了他的思想见解。一是提出了不争的思想,一是强调了柔弱能胜刚强。

这不争的思想,是针对春秋末期诸侯纷争的现实状况提出的,诸侯纷争,争的不外是名和利,权和势,以历史的眼光作出客观的评说,其中也包含了各国诸侯为求生存和发展而纷争,但另一方面,这种纷争带来了人民的灾难,社会的混乱,孰利孰害,诸子百家评说不一。

老子认为,这种纷争的实质是争利,是与民争利。争权争势也是为了争利,所以现实社会是熙熙攘攘,皆为利往。但这利来自何方?这利就是物质财富,财富是人民创造的,所以这种争利是与民争利。

老子的不争思想,是一种民本思想。人们在社会上要有所作为,在追求自身的人生价值,就行为的表现上,还是存有争的,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为了社会的生存和发展,还会表现为争的,但在涉及到人民的切身利益,他人的正当利益,那就要强调不争了,这是老子不争思想的缘由,这种不争的思想进而引发老子哲学上的思考,上升到无为的理念。

具有无为理念的不争,对天下万事万物,也有一个善争的态度,有了无为,就可无不为。在不争的框架内,就构成了去争的范围,在不与民争利的前提下,是什么都可以去争的,这一点老子没有讲,但以他的智慧,提出了“七善”,这就是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这是在不争的框架关于老子思想的一点简要梳理内去争的智慧,目的是构建一个没有与民争利的和谐社会。

所以这种不争中的争,是一种善争,老子在第六十八章中特别讲到善为士,善为战,善胜敌,这都是善争的行为,这种行为中表现了不武(不怒(不与的不争之德。

老子讲不争,涵盖了整个社会人生。上层统治者应该讲不争,实行无为而治,下层百姓也应讲不争,下层百姓的不争,归根到底还在于上层,所以老子提出,不尚贤,使民不争。

整个社会都要讲不争,纷争由贪欲引起,不争就要少私寡欲,要去甚、去奢、去泰。甚、奢、泰都是过分的意思,老子用三层分述,是为强调,引起重视。这种极端的奢侈的过度的行为举措,都违背了自然之理,伤害了百姓的利益,造成不良的社会风气。为此老子特别指出,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不知足、欲得,往往引起纷争,纷争造成了社会的祸咎。

不争是老子的重要思想,是无为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无为是有益的,为而不争是利而不害的。我们重视老子不争的思想,更要看到不争的实质是在善争,为社会人生的生存和发展而善争,这才是对不争思想的全面理解。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不争是一种境界,不争中的善争,是这种境界内的善争,而那种所谓与之争的争是这种境界外的相争,这两者不搭界。从何争起,所以天下莫能与之争,这是老子的幽默。如果由这种不争的境界外跳到不争的境界内,则两者相安无事,可以和平共处,共同发展。

道常无为无不为。可以说,不争是无为,善争是无不为,这两者是不可分割的。

无为无不为的主要部分是柔弱胜刚强,这也是弱者道之用的具体体现。

柔弱是指事物的初生状态、起始阶段,其内部的实质是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外部形态表现为柔嫩弱小。

刚强是指事物已处在物壮则老的阶段,表面是一种坚强的状态,内部已没有活力。

柔弱为什么能胜刚强?其一,是在发展前途上,柔弱处在初生阶段,有着一定的发展空间(广阔的前景,刚强是事物走向衰老的过渡,已没有发展前途,一个是蒸蒸日上,一个是江河日下。

其二,是在能量的消长上,柔弱是在不断积蓄能量,而刚强是在不断消耗能量。

其三,是时机恰当、条件成熟之时,柔弱就能胜刚强,这时机和条件是事物发展中的时机和条件,这条件只有柔弱这一方才能积累达成,这时机只有柔弱才能把握住。

这其一、其二是无为的表现,这是自然法则所使然,其三是无不为的表现,这其实就是弱者道之用的绝妙之处。

弱就是柔弱,这柔弱自身的生命会不断积蓄能量,并有着向上发展的趋势,最后能战胜刚强,这其中都是道的作用。

人们掌握了道,并把道应用于社会人生,谋求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所以有道者守柔不恃刚,守弱不恃强,就像水处众人之所恶一样,处下不居上,这可以立于不败之地,这是生存的根本保证。

人们不但求生存,而且求发展,发展需要动力,需要积蓄能量,柔弱本身的生命力就提供了动力,这动力所产生的能量会不断增长,柔弱也是发展强有力的基础。

老子提出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就是基于柔弱是生存和发展的根本。

柔弱保证了生存的基础,引向了发展的前途,这就是弱者道之用。

同类推荐
  • 老夫子品评管子

    老夫子品评管子

    《管子》作为一部集大成之作,曾经达到“家有之”的程度。《管子》坚持朴素唯物主义的精气说,在继承气一元论的基础上肯定“气”是构成天地万物的基础。“精也者,气之精者也。”(《内业》)“精”是一种物质,即最精细的“气”。世上万事万物,从物质现象到精神现象,都是由精气构成的,一切事物都是“精气”变化的结果。《管子》不但明确指出物质性,而且认为自然界具有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但是人也能认识自然和利用自然的规律。《管子》一书中,举凡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军事、外交和个人修养、人际关系等各领域的智谋韬略,应有尽有,被众多学者们视为“百家争鸣的高潮”时期的代表作。
  • 孟子学院

    孟子学院

    如今是一个管理的时代,钻研经营管理之道,已经成为任何一个致力于拓展业务的管理人第一要务。管理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有人说,管理很复杂,确实如此。管理涉及到企业的方方面面,有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组织纪律管理、团队管理、后勤管理……也有人说管理很简单,其实,如果把所有的整合在一起实行,也确实很简单。这两种说法都正确,但关键是要能实施成功而有效的管理,把工作程序合理化、科学化,减少不必要的阻碍,使企业的利益最大化。
  • 心智时间:意识中的时间因素

    心智时间:意识中的时间因素

    里贝特的实验揭示出在任何有意识觉知之前有一个实质的时间延迟。如果所有有意识觉知之前都有一个无意识过程,那么一个必然的事实是,无意识过程启动了我们有意识的体验,因此自由的自愿行动是在觉知到该行动意图之前被无意识地启动的。这个发现对我们理解自由意志有着极为深刻的后果。
  • 一次完全读懂论语的人生智慧

    一次完全读懂论语的人生智慧

    该书语言简洁精炼,含义深刻,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视为智慧的源泉。它是儒家的经典之作,对很多文化名人产生深远的影响。本书主要通过《论语》中言语片段的引用、阐述、诠释、点评来论说孔子的智慧,将孔子的智慧之光一一领略,消化吸收,为我所用。最终,相信“至圣先师,万世师表”的智慧之师——孔子,定会让我们普通人的生活也变得智慧起来。
  • 普通逻辑学教程

    普通逻辑学教程

    本书内容包括:判断、推理、普通逻辑学的基本规律、简单逻辑方法、论证与反驳等。
热门推荐
  • 山海经密码1

    山海经密码1

    这是一个历史记载的真实故事:4000年前,一个叫有莘不破的少年,独自游荡在如今已是繁华都市的大荒原上,他本是商王朝的王孙,王位的继承人,此时却是一个逃出王宫的叛逆少年。在他的身后,中国最古老的两个王朝正在交替,夏王朝和商王朝之间,爆发了一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战争。
  • 死亡战域

    死亡战域

    金鸡凹的老人们都叫白小萌大傻,可是他并不傻,但是笨起来要人命。所以金鸡凹的凹民都消失了,包括爷爷。公元末年,纪元将初,发生了空前绝后的灾难,天朝上国生灵涂炭,人类的生死存亡岌岌可危,会是谁来重组这个世界?!在与一匹匹的僵尸中生存,一场场的战斗,一次次的诡异,踏上的是道德底线和最终的战域。不是沦丧,而是世界在变,残存的道德底线也即将崩灭。扛把子粉丝协会群:398591400,欢迎加入,不管是人是鬼是魔是神还是……可容天与地。
  • 歌德

    歌德

    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包括政治领袖、将帅英雄、思想大家、科学巨子、文坛泰斗、艺术巨匠、体坛健儿、企业精英、探险英雄、平凡伟人等,主要以他们的成长历程和人生发展为线索,尽量避免冗长的说教性叙述,而采用日常生活中富于启发性的小故事来传达他们成功的道理,尤其着重表现他们所处时代的生活特征和他们建功立业的艰难过程,以便使读者产生思想共鸣和受到启迪。
  • 傻丑娇妻美如花

    傻丑娇妻美如花

    本是两家人年轻时救命之恩的约定,可是长大后,一个帅得要死的腹黑王爷,可是一个却是人见人怕的丑八怪。原本以为她是个丑八怪,百般刁难与折磨之下的她内心里却有一颗倔强的心。可是突然有一天欧阳楚的意外发现让他觉得自己如获一宝。可是那个时候的凌素已经不爱他了,再把她强行留在身边也只是多加仇恨罢了。要是早知道会是这样欧阳楚会不会对自己好一点,可是娘为什么会叫自己要试一下他,结果就是换来了这样的人生。现在自己什么都没有了,是不是该怪欧阳楚,因为是他一手害得自己家破人亡的。可是自己是真的恨不起他,真的!现在他爱我可是自己得心已经麻木了,已经没有感觉了。要杀了他还是跟着他走这是个问题……
  • exo无法遗忘的爱

    exo无法遗忘的爱

    exo唯十二,半现实,如果看官对作者有什么意见或建议可以留言评论栗子一定会看的如果对剧情有什么意见或建议也可以在评论中留言也可以单独和栗子说。。。。。。。栗子新手一个,请多多关照!。
  • 蜜爱来袭:老公大人请小心

    蜜爱来袭:老公大人请小心

    南风语发誓,自己真的不记得是什么时候得罪了这个政商两界都叱咤风云的人物——公钰允。他说要报复自己,可是却从来都不说为什么,当她发现一不小心爱上了这个男人的时候,却被对方告知,原来她不过是他主动靠近想要得到的一枚棋子罢了。她想要得到他的爱,却换回来一具冰冷的身体,无奈,她逃开,再见面,他却告知她,南风语,我让你跑一次,绝对不会再跑第二次!
  • 双宿鸟

    双宿鸟

    开始一条黑的不归路,一直坚持下去希望大家支持~~~~
  • 新安志

    新安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破晓骑士

    破晓骑士

    这是一个草长莺飞的传说,在魔族昌盛的异世大陆,神圣的神族、龙族与人类共建了抵御魔族侵略的光辉联盟,保护没有被魔族占领的最后一片圣地。他生为人类,拥有傲天级先天悟性,却觉醒出低级的后天悟性,遭受嘲讽,却永远不会改变自己的梦想……他所具有坚强、勇敢、不畏不惧、忠耿正直、崇尚的骑士精神,一路成长、一路逆袭、颠覆异世大陆……
  • 坏坏同桌,女孩,你好嫩

    坏坏同桌,女孩,你好嫩

    只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我一眼,他便疯狂的做到了我身边女孩,你好嫩!你是我的,你永远逃不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