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45200000021

第21章 时光的礼物(3)

《荒漠甘泉》中,有这样一段意味深长的话:“你是不是正在艰难的环境中,四周的人都不同情你,都不遂你的心意,都不把你放在眼里?‘这事出于我,’我是管理环境的神。你所处的境遇并非偶然,都有我的深意在其中。”这话岂不是针对我们而言吗?看看我们的遭遇,可不正是如此?由于姑息主义的甚嚣尘上,低荡气氛越来越重,举世都为图眼前的近利,把公道正义践踏在脚下,欺善怕恶,趋炎附势,一切一切的现实态势,无不证实客观环境是在跟我们作对。可是,只有饱经忧患的人,才知道如何去担当忧患;愈是置身于惊涛骇浪的人生海洋上,才愈显得伟大;越是处于动荡的时代,也才越能干出扭转乾坤、惊天动地的伟业。因此,我们对于当前汹涌泛滥的社会逆流,要无所畏惧,而且要感谢它所给予我们的激励,使我们能够更加振作起大无畏的精神,勇敢果决地迎向一切横逆与打击,而与之奋战到底,一较长短。

人生札记

一个六人组成的考察队在可可西里无人区突遇暴风雪,迷失了方向。天渐渐黑下来,老队长神色凝重地告诉大家,如此恶劣的天气。营救工作根本无法进行,我们必须设法熬过今晚才有获救的可能。大家的心一下子跌到了无底深渊。谁都明白,这里夜间温度将达到零下37℃,要想在野外熬过一个晚上几乎是不可能的。

最后,他们发现一块上部凸出、下部凹入约一米的巨岩。大家一齐挤进去。六个人背靠背,蜷缩着,用彼此的身体取暖。

这时,一个队员猛然发现,他们栖身处的岩缝里竟萦绕着许多干枯的灌木枝!大家激动不已,把目光齐刷刷投向全队的烟民——老队长。老队长心领神会,从怀里掏出一盒火柴。遗憾的是,火柴盒里的火柴仅剩几根了。

这里海拔数千米,氧气稀薄,肆虐的寒风无孔不入。大家用身体挡着风,一根、两根、三根,火柴“哧”地一亮便熄灭了,腾起一缕青烟。仅剩下最后一根火柴时,老队长不敢再划了。他清楚地知道,如果这根火柴再不能把柴火点燃的话,他们将魂断高原。

气氛骤然紧张起来,老队长拿火柴的手开始颤抖。狂风裹挟着雪粒打在脸上,六条生命,一根火柴,上演着与死神对峙的悲壮一幕!

深思熟虑了许久,老队长命令大家把臃肿的外衣脱下,拥在各自胸前,然后用身体围成一个圈,将老队长划火柴的手围得密不透风。在火柴擦向磷纸的刹那,每个人都竭力屏住了呼吸。“哧”地一声,火柴绽开一朵绚丽的火花,将浓重的夜幕撕开一角。老队长忙将自己的帽子点燃,放在树枝下。一堆篝火疯狂地燃烧起来!那一夜何等漫长。生死之间,大家看到了自身的渺小,同时对那根救命的火柴产生了近乎崇拜的敬意。天亮了,沐浴着温暖的阳光,人们的眼里闪烁着泪花。

5.人问的瑰宝

亲爱的哈伯德:

忠议是人类至高无上的德行;天地间最为贵重的瑰宝;为孕育伟大文化、产生璀璨文明的母体。

人的形体,圆颅方趾,与其他动物完全不同,然造物主造人,不仅赋予其优美的形体,最重要的是予人以特殊的禀赋。西哲凯布拉艾根有言:“生而为人,诚为莫大幸运,可别让我们浪费了宝贵的生命。”进一步说,人不去发挥其高贵的天禀,碌碌无为的空过一生,显然是人的最大悲哀。

世上各色各样的种族,除在皮肤色泽上显出区别,或是体能上稍有差异之外,就性能而言,其实并没有区别,为什么有进步与落后之分,在于是否充分发挥人类天生的特殊禀赋,展现人类超特的情操,彰显人类崇高的德性而已。

苏格兰历史学家卡莱尔说:“文化即是人性的表现。”然而,在人性的各种德行之中,又有它们的不同层次,而与文化息息相关的,是忠义莫属。所谓高风亮节,都是出于忠肝义胆的胸怀,是人类超特情操的表现,为历来一些英雄豪杰、志士仁人完成其伟大抱负的最高道德行为。倘若把历史上所有这些与日月争辉的史实除掉,人类的文化便不值一提,这几千年来的人类历史,便会是一片空白。

你的父亲

阿尔伯特·哈伯德

(编译者语)中国先贤有言:“竭身命以殉国,经夷险而一节者,忠臣也。”纵观中华民族的历史,忠臣义士,无时无地不是举足轻重的关键所在,他们心存忠义,关注社稷安危,面临国家民族生死存亡关头,辄能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竭力尽忠,在紧急危险之际,发挥其扭转乾坤的力量。即使在当时未获成功,其遗风余烈,也和民族的文化融成一体,历久弥新,扬溢天地之间。

忠义的性质,最为单纯,最为质朴,所以古人称忠为令德,义为至行。一位忠义之士,其肝胆可以照人,言行绝对一致。在国家太平无事时,勤瘁奉公,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矢志不挠,死而无憾。因此坚持忠义,也就是通向成功人生的最直接的大道。

中华民族是世上现存最古老的民族。其能历劫不灭的缘故,就是有忠义的民族精神。中国人所谓的春秋大义,数千年来融合在人民的生活行动中。即使是妇人与子女,也知道这个道理。商朝箕子谏淫逸的纣王不听,披发佯狂而为奴,因为不欲以无故舍去而彰君之恶。伯夷叔齐在商亡之后,耻食周粟而饿死于首阳山下,固然是忠义之表现;而明末大儒顾亭林之母王太夫人,于清兵陷昆山时,年已60,也不甘受异族统治,竟绝食20余日而死,其临终前告顾亭林日:“我虽妇人,与国俱亡,义也。汝勿为异国臣子,勿负世之国恩,勿忘祖先遗训,则吾可以瞑目于地下。”

语云:“贞一之道,存乎诚节,逆顺之理,着于艰危。”忠义是每一公民所不可缺的重要气质,民族的命脉,国家的前途,完全视国民是否忠义。

人生札记

这是一个在台儿庄一带流传甚广的故事,《读者》杂志上曾刊载过这个故事。

台儿庄大战那年,峄县望族苏家住进了一位姓丰的国民党军官。

临开战时,军官交给苏焕文老先生一块玉玺,说是洪武皇帝朱元璋的印,乃无价之宝,让苏老先生代为保管,打完仗他来取。

苏老先生看过玉,深感责任重大,不敢接。丰军官单膝跪下说:“此玉自祖上传至鄙人手上,鄙人一直视若生命,未有一分一秒不带在身上,但鄙人此去战场,生死未卜,最担心的就是这块玉落入敌手,所以托付给苏先生。生,我来取玉;死,玉归您。望勿推辞。”

苏老先生见他言词恳切,不便再推托,只得收好,并许诺说:“你放心打仗去吧,人在玉在,人不在玉也要在。你的玉,等你来取。”

台儿庄大战历时十余日,惨烈异常,双方军人战死无数。大战结束,丰军官却未来取玉。苏老先生叹了口气,以为丰军官已战死,把玉取出来,看了又看,不知该如何处置。想了半天,只好把玉装在一只铁匣子里,在大门外挖了一个深坑埋了,又在上面载了一棵芙蓉树。

又过了几年,峄县一带闹土匪,一天夜里,一伙蒙面恶人闯进了苏家,把苏老先生绑起来,用绳子拉到树上,点名要那块玉。苏老先生摇了摇头。

为首的土匪阴笑着在苏老先生脚下架起了柴火。

苏老先生的儿子苏树玉哀求父亲说:“那位军官也许已经战死了,他说过,如果他死了,玉任你处置,你把玉给了这些人吧。”

苏老先生瞪了儿子一眼说:“我答应过人家的事,就要做到,纵死无憾。记住,我们苏家衍生数百年,从未失信于人,我死后,一定守好玉,直到完璧归赵!”

苏老先生被土匪活活烧死,玉仍无恙。

转眼到了“文革”,一伙造反派听说苏家给一位国民党军官保存过玉,就给苏老先生的儿子扣了一顶“内奸”的帽子拉去游街,造反派头子垂涎那块无价之宝,把苏树玉叫去,说只要他交出玉,就既往不咎。

苏树玉学着父亲摇了摇头。

造反派头子就命手下人狠狠打他,打了一夜,苏树玉已经奄奄一息,仍是摇头。

抬回家,苏树玉只给儿子苏守玉交待了一句:“那块玉上有你爷爷和你父亲的血,守好玉,我们苏家不能失信于人……”就咽气了。

十几年后,苏守玉做了一家公司的老板,他深知那块玉的价值。有一年,他做生意失败,欠下银行巨额贷款,为还债,一天夜里,他伐倒老宅门前的芙蓉树,想卖玉翻身。

这时他想起了爷爷与父亲的惨死,想起父亲临终前的那句话,不由痛哭失声。

天明,他没卖玉,而是把传了数代的苏家老宅卖了。

又过了几年,忽然从台湾来了一位老人,几经辗转找到苏守玉。苏守玉看了他的证件,二话没说就把那块历尽劫难的玉交到了老人手上。

他只字未提苏家为了这块玉所付出的代价。

老人颤巍巍地说:“孩子,为什么不告诉我你爷爷和你爸爸为了守玉而牺牲自己的事呢?”

苏守玉学着父亲那样摇了摇头说:“都是过去的事了,还提它干吗?再说,我们一家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当初的诺言。”

老人老泪纵横,把玉交给苏守玉:“这块玉应该放在你们苏家。”

苏守玉坚拒,仍然把玉还给老人说:“我们苏家有一块玉,那就是做人的诚实和信用。”

老人对着苏守玉跪了下去。

他找回了玉,同时,他还找到了比玉更无价的东西。

为了一句话,为了一块玉,苏家三代人,历经半个多世纪的磨难,置生死于不顾,终于实现了自己的诺言。

没有一种东西比诚信更为宝贵,无论在任何年代,做人的诚实与信用都是我们不能缺少的。人无信则不立,一个没有信用的人。是一个品质低劣的人,这样的人是难以成大事的。

同类推荐
  • 做人做事的“心计”全集

    做人做事的“心计”全集

    对于个体来说,与众不同的地方肯定就是你做人的方式了。如果你不懂做人的“心计”,不知提防别人,不知道何为“难得糊涂”,不知道何时“该出手时就出手”,不知道怎样与上级、下属、同事、朋友,乃至爱人、家人相处融洽,就会处处碰壁,屡受挫折,不仅影响你与他人关系的和谐程度,还影响自身事业的发展。然而有心计常常不是天生的,需要后天学习,需要我们认真观察生活,观察周围人群之间细腻复杂的关系,学习那些在各种社交场合如鱼得水之人的经验和教训。相信通过阅读本书,你的“心计”和谋略必当受到启发,玲珑变通的处世之道将引领你走出困境,迈向卓越的顶峰。
  • 做个圆滑的老实人

    做个圆滑的老实人

    本书通过大量的贴近两年生活的事例和精炼的要点,从圆滑处世,做个成熟的人,在人际交往中保持适度的弹性;把握好说话的分寸,学会委婉和含糊;明智地推托掉自己不想干的事;面对想干的事要执着也要会变通;保护自己的利益,避免别人的伤害,积极化解矛盾等方面,生动地展示了老实做人、圆滑处世的实用方法。从而真正做到老老实实做人,做一个遵守法纪的人,活得永远坦荡,永远无愧于人民,无愧于社会。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是为人的最高境界。
  • 超越自我(影响你一生的成功励志书)

    超越自我(影响你一生的成功励志书)

    心态决定一切!智慧创造一切!这是一个人人追求成功的时代,心智的力量具有创造成功态势的无穷魔力!即具有成功暗示的随着灵感牵引的成功力。
  • 信念力:打开职场大门的一盏明灯

    信念力:打开职场大门的一盏明灯

    本书就是想告诉身在职场的人们,无论你现在处于什么境地,都不能缺少信念,并阐述了信念力驱动着我们的肉身,它可以像催化剂一样的激发我们内心最深处的潜能,然后让我们变得健康而有活力。书中还指出,坚信自己的是一个优秀的人,拥有这样信念力的人更容易走向成功,变得富有,以及如何拥有坚定的信念力。
  • 老师推荐给学生的哲理故事

    老师推荐给学生的哲理故事

    本书选取的故事通俗易懂,便于记忆,以独特的视角,零距离地进入学生朋友的内心,成为滋养学生朋友的一道精神食粮。将乐观、信念、热情、正直、勇气、决心等以一种鲜活的方式植入心田。
热门推荐
  • 异界之倾城掌门

    异界之倾城掌门

    别看我只是其貌不扬的小姑娘!要知道我的专长可以易容术!虽然在组织里负责的是“偷鸡摸狗”,但也算是学有所用!可是,为嘛偷样东西,都会穿呀……穿也就算了,为嘛还是一个冷僻门派的掌门……的女儿呀!身份崇高?与我无关!实力权利?都是浮云!不行——我要做最强者,我不要被欺压!看我成为异界之倾城掌门,人人听我的!
  • 哈利波特之后代崛起

    哈利波特之后代崛起

    继《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之后,伏地魔被彻底击败。十九年后,哈利与金妮的孩子都长大了,他们与罗恩和赫敏的孩子们也都成了好朋友。他们已经成为了霍格沃茨魔法学校的学生,他们将面临与他们父母所经历过的更加充满新奇
  • 不经历坎坷的人生哪会幸福

    不经历坎坷的人生哪会幸福

    木槿是一个刚刚都够着四级的残疾人,在经过工作和感情的重重的打击以后,不在敢接近任何人……炎焱一个有颜值有能力的高富帅。儿时就被木槿吸引,但因为一些原因放弃了。多年以后再次相遇,彼此还是相互吸引,而炎焱是否还会选择放弃……
  • 位面文化商人

    位面文化商人

    如果这世界上有什么科学解释不了的事情,那一定是你知道的还太少…如果这世界上有什么事情是一颗核弹解决不了的,那就再来几颗…如果某天你看到星河倒转,宇宙重塑,那就证明,我已经成功了…身携位面交易系统,带领华夏文明走向宇宙之巅!群号427820204
  • 鹿晗之少年爱我别走

    鹿晗之少年爱我别走

    喂!商业排行榜上打着两个问号的那位倒是吱个声啊!当李安心第一百零一次咆哮时,终于发现了一个秘密,一线大腕排行上第一名是鹿晗?虽然不认识,But确确实实是个超级大美男!可冰可热,某天他说“我爱你!我们结婚吧!......”
  • 羽释轮回

    羽释轮回

    两人的轮回,两世的繁华,如今的两人,是兄妹,是伙伴,是挚友......今世的结局是创造还是毁灭?今世的历程是艰难还是顺利?一切的一切也许只有今世的一步步历程才会揭示。
  • 穿越西元3000后之影子

    穿越西元3000后之影子

    离博士本来是要去接瑶瑶的,却不知怎么就到沙漠了,还碰到一个小女孩,自称夏雪......两个瑶瑶,两个季风之隐,怜美为何不记得我们了?一个神秘的组织......“瑶瑶,葳斯基已经死了,对么?”季风之隐的淡淡问着瑶瑶。“对”他对面的女孩,及其冷静地说...“用我来换一个他,不挺好吗?”瑶瑶对对面的男孩说。......“瑶,隐,你们别吵了”旁边的怜美弱弱地说。不管轮回多少次,不管付出什么代价,哪怕只剩一次,我也要你活着......活着......
  • 纳魂石

    纳魂石

    上古大战,妖魔界之主修炼奇异灵石——纳魂石,吸取亡灵魂魄,炼化成为鬼兵,为己所用,盘远大神拼尽神力法术,夺取纳魂,妖魔界之主与之相拼不下,运转纳魂,两人和纳魂消失在空中。3560年后,盘远法会上的一场战斗,让人在意,比试台上的两人在战斗,附近的亡魂却被吸引到场。是否是消失千年的魔物,重现人间?还是另有原因?
  • 雏鸟奋斗记

    雏鸟奋斗记

    普通青年版:小丫头黎湘菱某天在抱怨工资惨不忍睹的时候,被莫名红云带到一处仙境桃源般的中原之界,还在愣神中的她,却误打误撞让路过的萌系正太落子殇打捞上山,两个极其不靠谱的“小雏儿”到底能不能褪毛成鹰、翱翔天际呢?文艺青年版:一个人,究竟退到那里才不算是江湖;一个人,到底避至何处才算得上清幽。2哗青年版:跟着正太捡元宝!!
  • 十二月之花

    十二月之花

    1813年,年轻的贵族军人叶夫根尼与谢尔盖追随他们的皇帝亚历山大来到德国北部。他们并不知道,与他们一河之隔的莱比锡,一双锐利的眼睛正窥视着他们的一举一动……本小说描写的是19世纪初发生在俄罗斯的十二月党人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