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69500000014

第14章 善现启请分(3)

这就是“本愿”的威力,如果你说是如来的威力也行,你说是释迦的威力也行,反正都是假名,问题是不要迷信,把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当成是外在于世间的佛、神、上帝、主。

也可以说四十八愿成形之日,一切众生都是善男子、善女人。

依四十八大愿的第十八愿说,一切听见过“南无阿弥陀佛”的生命都是善男子、善女人。千万不要被现在世间人的外相,即美丑、善恶之类迷了眼睛。如果局限于某一个生命,这是极难理解的。如果把一切生命当成一个生生不息的生命流程,这个过程的趋向明显是向“极乐世界”前进的,历史的长河本身在证明着生命的整体都是善男子、善女人。历史的辩证法是整体的看历史、历史的看整体。这是我们与南老观点的根本分歧之处。

以世人的眼光,意识对此确实难以理解,如果懂一点辩证法,把“宇宙—生命”系统当成一个无起点又无终点的,普遍联系的,环环相扣的因缘运动的整体,这一切也就好理解了。只要一个“点”——某生命的“知”——能显示出来的东西,必是整体因缘成熟了的表现。孤立的个体本来是“空”,无有自性,什么也显示不出来,也无所谓显示也无所谓不显示。一旦有显示,那就是整体的,在整体中的个体都必与此有联系。正是由于此,在四十八大愿显示出来之后,一切生命都可以说是善男子、善女人,早晚要了知“宇宙—生命”系统的这个最后的本有的奥秘:不仅自己要“大自在”, 也希望一切众生“大自在”。 这也就是儒家说的天地之“仁”的具体体现。反过来说,只有一切众生都“大自在”了,“我”才有真正的“ 大自在 "。 一个生命不自在,我也不自在。 所以佛经中的一切愿力都是指向“一切众生”的。《金刚经》的灭度“一切众生”的大愿正是这样来的。大乘佛学正是在这一点上区别于东西方一切学说。这便是所谓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整个“宇宙—生命”系统缘缘相扣,无尽无休,非此谈不到“改造”、“进步”。

南老的《金刚经说什么?》比我们这本书要好懂得多,原因就在于我们要揭示《金刚经》的辩证本质,论述起来是要借助读者自身对辩证法的悟性。对于国内的读者,尤其是了解一些辩证法的初步知识的读者来说,对高科技、高等数学有一定基础的读者来说,理解起来不会有太大的困难。

权威不说“有”与“无”

按照《金刚经》的原文,照我们的理解,“权威”“主宰”这些概念不该在第二品讨论,应是第三品“大乘正宗分”的核心问题。南先生在这里提出这个话头,我很明白,南先生认为“善护念”三字是《金刚经》的“金刚眼”、“正眼法藏”,所以就必然引出一个谁是权威、谁是主宰的问题。

依一般佛教徒的观点,“佛”类似于神,是主宰一切的权威。这个观点当然是错的。以南先生的看法,佛学只是人们自己明白道理,然后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自己修炼成佛,自己是主宰,是权威。这个观点实在够时髦的。中国文人喜欢禅,大半是由于这个原因。

南先生是反对封建宗教迷信的,这不能说是不正确的。但是,佛学是不是就只是道德教育呢?南老说:“佛不大管你这个闲事,佛会告诉你保护自己的方法,这一点与中国文化精神是一样的,自求多福,自助而后天助,自助而后人助,自助而后佛助……”

这番话如果是作为社会教育,当然没有什么错误,但是我们不是在讨论教育、道德之类的学问。我们是在讨论《金刚经》,《金刚经》说的是究竟法,是“宇宙─生命”系统的根本规律,也可以说是东方文化的基本思想。用现代理论家的术语说,是在探讨宇宙观、生命观问题。

如果简单反驳南老的观点,那是很容易的。依佛家的基本观点,南老的看法明显是“落边”了。如果引《金刚经》原文,也完全可看出南老的提法不符合《金刚经》的原意。

“权威”“主宰”不能说没有,不能说无。因为《金刚经》明确说:“所有一切众生之类……我皆令入无余涅而灭度之……”“我皆令”三字不是明明白白说“佛”是“主宰”,是“权威”吗?

但是,《金刚经》原文又说:“如是灭度无量无边无数众生。实无众生而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同时,释迦牟尼佛在《金刚经》中,一再声称他无法可说,若认为他有法可说,便是谤佛。释迦还明确说,诸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既然是无“我、人、众生、寿者相”,既然是“无为法”,你说没有“权威”,没有“主宰”也是对的,但无为法也是法,就又会有权威、主宰了。

但是,我们说的没有权威、没有主宰,和南先生所说的无主宰、无权威是不一样的。南老是说,人要“自求多福”。南老举西藏强盗的例子说:“自心不净,佛是不会感应的。”这个观点是和佛学的基本观点相背离的。

“我”本“无我”,因缘假合为“我”。人们总以为自己是自己的主宰,这是一种幼稚、天真。用佛学的话说是“相续心”作怪,产生了一种幻觉,才认为有“我”在。事实上,这个以眼耳鼻舌身意为存在方式的“我”,只不过是“宇宙─生命”系统无常运动的显示器,一个窗口、一面镜子。心头万念,善、恶、美、丑……之类的文化概念,它本身总是运动、运动……不是心念在运动,而是“宇宙—生命”系统在运动,因缘合了,“显示器”——“窗口”、“心念”上就会显出各色“相”。这些“相”都是因缘相对稳定时的幻相。因缘散了,这些幻相也就灭了,所以万事万物皆是缘起性空的。

我以为像南老这样的大学者,自然不会不同意我们这样的观点,因为这不是我的看法,而是释迦牟尼的最最基本的观点,我们只是用了现代人可以理解的语言表述出来。

南老也许会说,我们这种说法是“拨无因果”,是邪论,是邪法。但是我会回答,民间流传的“三世因果经”之类,如果真是释迦的手笔只能是关于因果的初级教材,不会是因果的真正相况。因果,永远是整体的,整体的因造整体的果,这个整体就是法身。个人求福修行只是一种妄想。如果个人求福修行真的可以“善因结善果”,为什么五六千年前人类总体的境遇,会那么差,再善良的人也只能茹毛饮血?而今天,不管是否行善的人,都会有一碗白米饭吃,大半还可以听广播、看电视、坐汽车。当然,我们这种浅显的举例,未必可以使南老及广大读者信服。现代人都知道简单的二值逻辑的因果律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现代人中稍微有一点学识的人都懂得,凡举因果必是多维的、多元的、多因的,佛学则是从总体出发,整体说因果。

十方三世网中网,哪一路英雄能自己逃出了“宇宙─生命”系统这个无边无际的因缘运动网络?佛学中的“帝网珠”正是对这种相况的生动比喻。

个人的作用不是一点用没有,这要看你的心量如何了。但即便是心量如释迦,释迦自己也承认,他不过是阿弥陀佛的幻化身。他的心量再大,也是“宇宙─生命”系统给予他的,是“宇宙—生命”系统本有的“明明德”的显化,他还是什么也没有,连自己也没有。

到底有没有主宰,有没有权威?确确实实是有的,那就是“宇宙─生命”系统本身,既不在“自己”之外,也不在“自己”之内,在哪?哪都在。

是人,就会有烦恼,完全断了烦恼就不是人。佛学说断烦恼,绝对不是指当世修行的事,必须是灭度自身之后,回归本体之后,才可以说断烦恼。这又是极复杂的问题,还是留在下面说。

“宇宙─生命”系统整体是永恒的无常运动。从究竟位上说,“宇宙─生命”系统本身就是权威, 就是主宰。 如果再说到具体的阶段上,落实到具体的生命体上,“主宰”与“权威”也是有的。上文我们曾借马克思主义的说法说明了无常因缘运动的特征,这种运动大到整体、小到每个人心——“窗子”内,每一个历史阶段,每一个民族文化,都是一种平行四边形的合力结构运动。人能意识到的只能是“标量”,而“矢量”呢?在!但不可说,不可说,凡可说皆是“标量”。“宇宙─生命”系统是“帝网珠”似的关系,层层无尽,网网互联,谁也不知“矢量”在哪,永远是“剪不断理还乱”。但是不管如何乱,“标量”总是被矢量主宰着,虽然是相对而言,矢量还是标量的权威。

在这里顺便说一句,释迦的博大精深,佛家“无为法”的厉害,就在于释迦是最终发现了“宇宙─生命”系统“矢量”之所在的人。这个“矢量”与人类的恶行、贪嗔痴是一回事,又有区别。会得么?南怀瑾先生。请对照《妙法莲花经》、《佛说无量寿经》、《佛说阿弥陀经》、《佛说大乘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金刚经》讲的也是同样的道理,可惜人们充耳无闻,非要说《金刚经》的金刚眼是“善护念”。这就与释迦牟尼的本意失之交臂了。

还是要说,“权威”、“主宰”不能说有与无,永远是“知”与“不知”的统一,当人们真正懂了上述诸经,就明白了我们的说法。其实,就一部《金刚经》已经是说得很明白了,可惜是烦恼障眼,相逢不相识。

心在何处住?

我们是步步紧随南老之后来解《金刚经》的。本来“心”这个东西住与不住?在哪里住?能不能住?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但在南老的《金刚经说什么?》中“此心如何住?”一节中问题似乎是十分简单的。我们也同意“住心”也可以是十分简单的事,不过我们说的简单,和南老所说的简单是完全不一样的。

首先,我们一步步随南老走。南老说:“心里乱七八糟的,烦恼妄想怎么能降伏下去?古今中外,凡是讲修养、学圣人、学佛,碰到的都是这个问题。”

南老所说的“心”是极难住的或者说根本不能住。“许多的烦恼妄想,如何降伏下去?这是个大问题。”照南老这个意思是这个“意识心”还是可以住的。这里就有一个什么叫“住”的问题,意识心停止不动吗?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有“人”这个生命体存在,这就是办不到的事,“末那”识的特点就是常转不歇呀。正如南老了解的, 即便是修四禅八定之类入了大定的人, 也不是“住”,最多不过是一种“劣定”。从佛学的基本观点说,这种“定”是不真实的。释迦绝对不要求人们去学这种“住”,这种“定”。因为他说过,诸行无常,这个“行”就是“宇宙─生命”系统的因缘运动,它是永不会停歇的, 永无固定形态的。人的“意识心”,只是这“行”的反映、映射、显示。举一个例子,现代社会生活中,各国都有巨大的电网,一般一国一个电网,有的多国一个电网。电站有各色的仪表显示器,这些仪表显示器能有一刻的“住”吗?一刻“定”吗?除非与它相关的电网整个毁灭了或是停止输送电力了。“意识心”的功能就是显示“宇宙─生命”系统的无常因缘运动的,它不可能“住”,也不可能“定”。人们现在所谓的“住”、“定”,只不过是注意力集中于一处,如念佛号,如念咒子,或作导引,其实质是注意力集中、再集中,但是, 再集中, 不管集中到什么水平,毕竟还有一个‘我’与集中的那个“注意点”。我与“注意点”完全一体,即人们所说的“能所两忘”,通过练功是不可能达到的。南老在下一段还特别提出了“持名念佛”这个法门, 依南老的意思是要念到“忘了自己,忘了身体,忘记了一切的境况,勉强算是有一点点一心不乱的样子。做到了专一,一心不乱的时候是止,念头停止了,由止就可以得定了”。(南书38页)

南老的意思再明白不过了。“住”就是尽一切力量止住“念头”, 即是止住“意识心”。

不管净土法门的祖师们是如何说的,南老关于“持名念佛”的观点完全可以有自己的创见,不必尽如祖师。我们也不能因为南老和历代祖师说的不一样,贸然断定南老是错的。时下净空法师宏扬的夏莲居的念佛法门,和南老说的不一样,他们不求定,不求止,黄念祖说这是“无为法”,黄念祖先生是大大错解了“无为法”。只要人们还有法可用,这个法就不是无为法,而是如梦如幻的“有为法”,就是虚妄。对夏莲居的法门我们不去提他,只说南老的“止住持名念佛”与释迦老子的原意也相去甚远。《楞严经》中借文殊(智慧)之口明确评价了大势至菩萨的“持名念佛”,说“念念元生灭。何以得圆通。”这就是说,修行走到第二十四步,到了持名念佛之时, 还不是究竟, 还得不了圆通,不要说前二十三步了。(详见《楞严经》关于二十五菩萨的修行)

南老的水平当然是极高的,他老人家基本上是否定了那种机械的“止”,机械的“住”,机械的“定”。他引用苏东坡的名句“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这确实是很具禅味的名句,但苏东坡太少了一点历史辩证法,太少一点系统论的常识。因缘不会因你知万事万物“了无痕”便就无痕了,该有什么因果还是什么因果。释迦老子在《金刚经》中的原句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苏东坡的“了无痕”只是破解了“应无所住”四字,“生其心”三字,没有着落处。用南老自己的话说,“烦恼的自性本来是空的,所有的喜怒哀乐,忧悲苦恼,当我们在这个位置上坐下来的时候,一切都没有了,永远拉不回来了。”

且住!南老先生,只要我活一日,烦恼还是要来一日,烦恼是客观存在的,并不因我知他是“了无痕”而少一分。“一切都没有了”是不可能的。南老,应该说,虽然你坐下来了,然而一切还都是可能的。真是“一切都没有了”,那不是《金刚经》断然否定的“断灭空”吗?

我在前面说过南老先生是掉到一个怪圈里了,他老人家一方面说《金刚经》的金刚眼、正眼法藏是“善护念”,一方面又说只要了知万念皆是“了无痕”便万事大吉了, 心也就降伏了, 不需降而降伏了。既然是“了无痕”,又有什么“善护念”?善护一个“空”念吗?善护一个“了无痕”吗?既然是“空”、“了无痕”,还护什么?谁又护念谁?

这不是南老一个人入了怪圈,六祖以后的许多禅宗大佬皆坠入了这个怪圈。憨山、莲池、藕益诸高僧,大概已经体会到了这个怪圈,极力想跳出,这才皈依了净土法门的。本文不想去评价这些大祖师,因为许多佛家弟子太崇拜他们了,评价他们会大伤净土行者的感情,但是,也正如南老所说,《楞严经》所言,“持名念佛”,也不是什么究竟法。

人们,还是少一点个人崇拜,多一分思考的好!

南老,我以为,即便知道万念皆是“了无痕”,还是要再进一步读《金刚经》,《金刚经》到这里还没有进入正题呢!

不管你知道不知道“了无痕”,该来的还是要来的。苏东坡这两句诗不知是何年月的手笔,大半不是临终的手笔,也就是说当这位前世开了大悟的大禅师,知道了一切“了无痕”,他后半生还是让王安石整得够呛,整得半死不活,烦恼难断,一切有痕。因缘永不断灭,因果终是因果。

我不想对南老的观念冠以“潇洒空”、“豁达空”之类的大帽子,我们只知以意念对意念,以为“空”了,却是空不了的。现实还是现实。

恕我直言,南老比之铃木大拙之流是高明多了,但还是没有通达究竟。

“究竟”也并不神秘,只要读到《金刚经》的第三品便会全明白了。南老把问题搞玄了,即便是从语文的角度看,第二品也只是第三品的前奏、铺垫,并没有南老解释的那么玄。什么须菩提不解佛意,不知“句下”便是降心,等等,只是禅宗末流的游戏。到第三品,问题才是明朗的。任何一个粗通中国语文的人都可以看出,第一品交待时空,第二品提出问题,第三品是回答,以后各品是对第三品“大乘正宗分”的阐解,也就是说,第三品“大乘正宗分”是《金刚经》的金刚眼、正眼法藏。

同类推荐
  • 烹禅煮佛

    烹禅煮佛

    《烹禅煮佛》的所有篇章,都是作者构思原创的,不是引经据典的那种。成书之前,其中的部分篇章,已经在《读者》原创版、《青年文摘》、《佛教文摘》、《报刊文摘》、《格言》、《知音》、《思维与智慧》、《语文报》、《语文周报》以及《2011高考语文作文素材精选》(苏教版)等报刊教材上广泛传播。毋容置疑,禅是一剂灵丹妙药,救治迷惘失落的心灵。
  • 圣经故事(第三册)

    圣经故事(第三册)

    《圣经》是世界上流传范围最广、对人类影响最大、在全球发行量最多的一部书,它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整个西方文明的基石,对西方社会、政治、教育、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成为全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圣经故事》尝试用浅显的故事形式让一般读者对这部典籍能有个大致的了解。本书分《旧约篇》和《新约篇》两个部分。其中《旧约篇》讲述了创世之初,上帝耶和华创造亚当、夏娃以及他们的后人如何形成以色列民族,并在“上帝应许之地”建立和发展自己的王国等故事。《新约篇》讲述了基督耶稣的诞生、传播上帝福音和被犹大出卖并被处死以及使徒们传教等故事。
  • 往事百语(二)

    往事百语(二)

    回想我的一生,曲折多变,苦难连连,往往因为长辈的一句话,或是师友的一句话,若有所悟,牢记在心,继而活用,成为我一生待人处世的格言,从其中得到了无尽的般若宝藏。即使面临山穷水尽的困境,仍能坚忍不拔,无怨无悔。令我深深体会一句话所散发的力量。
  • 心若莲花,爱如菩提(李叔同作品精选)

    心若莲花,爱如菩提(李叔同作品精选)

    本书精选了他从风华才子到云水高僧的传世名篇,配有法清法师意境高远画作,文中有情,画里有禅。诗情画意,美不胜收。
  • 步步莲花

    步步莲花

    红尘滚滚,何处安心?瑜伽,是一条静心修行、寻找生命真谛的路径。这不是一本教你如何习练瑜伽的书,而是深入心灵,描述瑜伽与生活相融合的散文“心经”。《步步莲花》作者借鉴佛学术语,以“色”——瑜伽于身体、“受”——瑜伽于心性、“想”——瑜伽态的阅读与观影、“行”——瑜伽态的行走与寻觅、“识”——瑜伽于灵魂,记录瑜伽带来的沉淀和变化,启发读者寻找属于自己的方式,感知神秘力量,感知宁静与温暖。
热门推荐
  • 神魔战尊

    神魔战尊

    哈哈哈……我又回来了!权势、美女、宝物,通通都到我碗里来!
  • 雪袍子

    雪袍子

    据说,蛇的一生要蜕很多次皮,每蜕一次皮,它就长大一些。我们的主人公,在十三岁那年,发生了一些事情,让他感受到比蜕皮更难以忍受的疼痛……一个原来对什么都觉得新鲜,喜欢在街边、在高处看风景,喜欢读书的孩子,由于一次意外事件,仓皇流浪。人贩子,老鼠窝,大城市的声音,相依相惜的同伴,像冰激凌,带着些许甜蜜,强烈地刺激着他……他做各种各样的梦。梦告诉他所有事情,给他这样那样的提醒;音乐也帮助他,帮助在地震中失去亲人的孩子,把忧郁带走……他逃脱后,作为一名“孤独勇士”,解救了所有被控制的孩子。成长在一些瞬间发生了,从镜子里,从阳光带来的膨胀的快乐里。--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诸天圣者

    诸天圣者

    一个穿越而来的地球人,重生在一个废物身上。觉醒战神之魂和战神之剑武魂,从此逆天崛起,破苍穹,战九天。
  • 山海玄甲录

    山海玄甲录

    山海九洲,百族林立,王朝更替。瀛洲东夷人复兴了千年前的禾斗术,制造了庞大的飞艇、战舰、机甲,一次又一次的冲击着古老的轩辕王庭。王庭帝都依旧歌舞升平,权斗的洪流在暗中涌动;道门流传四千年的玄气术已经走向没落,豪侠却只为了玄门恩怨而战。少年韩栩,机缘巧合下习得了禾斗、玄气、玄击三门奇术,在末世的烽火洪流中,如何成就一代传奇。
  • 俏医生偶遇偷心盟主

    俏医生偶遇偷心盟主

    我可是天才的,漂亮的女医生,怎么会来到这个要手术刀只有杀人刀,要止血纱只有棉花的落后年代。物质缺少我忍,可是竟然还让那个卑鄙无耻,杀人无数的屁武林盟主偷走了我的心。这叫我真是忍无可忍。
  • 七色寒梅

    七色寒梅

    七朵梅花,七个梅花男子,与一个丑陋女子,共同去除邪恶。苏紫是来自现代的灵魂,却附身在了四王爷的身上,凑巧的是,这个四王爷也同样叫苏紫。在很多年以前,发生了一场天地变动,梅花仙子私下凡间,和一民间男子有了宝宝,却生下了七个儿子,这七个儿子天生异能,有常人所不及的才能,身上不同的地方有着梅花暗记,可是,天界的人没有放过梅花仙子,展开了一系列的杀戮…..
  • 仙魂道

    仙魂道

    看起来只是一块很简单的玉坠而已,但就是这个很简单的玉坠却成功的开启了一个青年再世为人不断追求巅峰的那一生。让我们一起走进一个崭新的修真世界……
  • 缘来是红妆

    缘来是红妆

    她出生在蓝颜世家,爷爷父亲哥哥都是绝世大帅哥。她家的男人们太逆天,惹来了皇帝的忌惮,眼看着自家哥哥要被坑,她果断女扮男装,代兄出征。却不料,这一去,便是天翻地覆……她巧笑倩兮:“帅哥,搞基吗?”他咬牙切齿:“你这个妖孽!”她收起笑容:“你这是不从?”他悲愤地闭上眼睛:“我从!”
  • 武落巅峰

    武落巅峰

    “邸哥儿,这个‘生死博’再给我讲讲。”高阳博满脸哀求。“先生,这个‘无为心简’我还有些不懂。”断刃静静的道。“小兄弟,看我这‘苏云剑’完善没。”苏云摩挲着剑柄。“邸阙,接我一手‘长虹一剑’。”段薇手持长剑笑盈盈的道。“好,好,好,都别着急,等我睡过一觉再说。”邸阙慵懒的一翻身,安然入梦。身具‘入梦’金手指的邸阙说,我有入梦我怕啥。
  • 红警之末世争霸

    红警之末世争霸

    末日来临,丧尸病毒危及全球。苏渊意外获得红警基地车,在混乱的末世坐稳一席之地,但一个真相渐渐浮出水面,“我的基地车不是唯一的?”红警基地的乱斗,谁能独霸天下,谁能主宰沉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