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69500000018

第18章 大乘正宗分(2)

第二是“常乐我净”。本来可以不讲这些佛学的专用名词,对于一般人确实不好懂,但是对学过两天马克思主义的人来说,问题并不复杂。只是由于多年来佛学理论贵族化了,成了一些大法师、大师们的私产,他们似乎对这些专用名词有特授的垄断权,想怎么说就怎么说,越说得云山雾罩,越能吓唬人。在这方面南老是伟大的,他从来不这样做,总是希望把佛学讲得通俗易懂,但是他是以道教思想解佛学,所以也是麻烦层出不穷。

“常乐我净”,依南老的观点,莫过是一种“境界”。“境界”者,心理状态也。其实,“常乐我净”就是我们现在的生活、现实、历史。生活、现实、历史……不管他多么奇特,都必须是因缘合和而显示在“宇宙─生命”系统的窗口——“心”上的。以佛学的观念,在人的眼耳鼻舌身意窗口显示的只是幻相,而不是因缘本身,因缘本身是“宇宙─生命”系统整体的无常运动,这个整体本身“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不生不灭”,也可以称之为“常”、“乐”、“我”、“净”。我们引一位儒家的学者观点来说明这一点。

王阳明在《传习录》中说:“天地生意,花草一般,何曾有善恶之分?子欲观花便以花为善,以草为恶;如欲用草,复以草为善......”

天地的无善无恶,与人的分善分恶原来是一回事。 那么,我们也就知道了,“常乐我净”与人类众生的“苦、空、无常”本来是一回事,一刀两刃,缺一刃也不是刀。这在佛学中是一个极重要的道理。包括南老在内的许多法师、高僧、学者,往往不由自主地把二者打成两截,说着说着就说偏了。只有一面刃的刀还算刀吗?

“宇宙─生命”系统中生生灭灭的众生,被无常的因缘所左右,恰如山头的火(连火也不是,火的形成也是因缘所致),东风来了西倒,西风来了东倒,风大了就灭得只剩一团烟,当然是“苦”,本身无自性当然是“空”;因缘无常,诸行无常,绝无安定可说。但是正是由于万事万物乃至无量众生是这般如此、如此这般的“苦、空、无常”的生生灭灭;其整体,“宇宙─生命”系统本身正好是“常乐我净”。“常”者,永恒的无常运动。“乐”,生生灭灭即是生生不息?其乐无穷。净者,无善无恶、无美无丑,只是“至善”。没有它,众生何以生生不息?宇宙何以生气勃勃、繁花似锦?孔子把这种德称为“仁”,是“泛爱众”的“仁”。佛家称之为“至善”、“至德”的阿弥陀佛。中印文化不同,称谓不同,实际含义极为类似。儒家有这种整体观,但缺少辩证运动的观点。佛家关于“莲花”的提法就充满了穿透过去、未来三世的辩证精神。“莲花”生于污泥之中,正是生生灭灭的众生的苦、恶、无常、空,生出了“佛”的西方极乐的“莲花”。“石板上是生不出莲花的”,这句话送给南老正好,他把“常乐我净”当成一种境界,如果真的只是心理上的境界,也是需要那苦、恶、空、无常去滋生的。既然如此,你个人还“善护念”什么?去养成一颗“清净心”吗?如果人“心”真的可以清净,就无异于“青石板”,莲花何处生?

愿力身与业力身

当我们的书写到这里时,人们可能会产生这样的误解,似乎这个世界是不可改变的,人类只能消极忍耐这“苦、恶、空、无常”的人生。如果不愿忍受这种这种境况,就只有奋斗。奋斗有几种:一种是现代人类改造自然的斗争,一种是“善护念”的改造自的修炼,即神通;一种是“善护念”的改造自我心态。纵观今日的人类文化,西方人走的是前一条路,东方人则是走的后一条路。综观今天的社会现状对照历史,西方文化看来是正确的,东方文化中成功的只是那些成仙得道的人们,绝大多数人还是要走西方人的路。于是,就出来了一批东方文化的卫道士们,大声疾呼:红尘翻滚,人类跌到“人欲”“肉欲”的肮脏海洋了,正在毁灭着人类自身!他们希望用东方文化去补充西方文化,或者说用东方文化去改造西方文化。一时之间东西文化的对比研究热闹了,什么“新儒家”“新佛家”,什么“互补说”“碰撞说”……充斥了整个文坛、论坛。

对于这一切我们都表示欢迎、赞赏,但是我们反对人们依自己的一己之见建立什么“理论体系”,甚至说自己说的就是东方文化乃至佛学的真谛。

佛家思想的可贵在于他明白,以“业力身”去改造“业力身”是办不到的。

作为有身有相的“业力身”,可谓之幻相,因缘所成,空无本性,何改之有?何造之有?何“护念”之有?人们“善护”自己的“念”,莫过是一种幻想而已。“苦、空、无常”何以自护?

如果以现代人可以理解的语言说,人也好,其他生命也好,万事万物,皆是在一个巨大的层层相联网络中结构中生存的,在“十方三世网中网”中,一“动”也“动”不了,除随波逐流别无他法。人类苦于不理解这一点,反而更是痛苦。西方现代派哲学所反映出来的西方人的“失落感、隔膜感、绝望感”,是佛学早就发现了的人类无法逃离的苦境,两千年后西方现代派的哲学大师才刚有所体验,并且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怪工业社会,怪大自然的改造,怪宇宙太空,怪上帝遗弃了人类……正如孩子饿了,冷了,全怪父母。

作为以小农的田园经济村社文化为主体的中国人来说,对现代工业社会中人们的深层心理情绪不太理解,认为西方人是无病呻吟,其实对此漠然无知是更大的苦。在这里应该提一下共产党人,虽然他们犯过许多错误,有过许多幼稚,但是他们相信整体的力量,人类只有作为一个整体才是有力量的,分散的个体不如一株草。历史的进步永远是整体的进步,历史越向前发展,人类越会明白这个道理。孔子提出的“克已复礼,天下归仁”正是一个整体模式。“克”者,完成也;“礼”者,和谐也。每个生命充分完成自我,在整体上归复于和谐。天地——“宇宙—生命”系统对生命个体的“仁”便明明显显体现出来了。

孔子提出了一个理想的模式,但对于如何实现这个模式,语焉未详。孟轲继承了孔子的学说,荀况的学说正好可作孟轲的补充。

马克思主义作为学说,与东方文化的古典作家的学说有极类似之处:整体地看历史,历史永远在整体进步。但是如何具体把这个学说落实到社会生活中,看来还有一个艰苦的摸索过程。孔孟学说也是在实践中摸索了数百年,直到隋唐才最后成形的,李世民、李治、武则天三人功不可没。但是现在,这个学说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它只适用于以小农田园经济村社文化的古老中国,对于现代中国并不完全适用。所以,历史在中国选择了社会主义这样一种新的道路。现在的问题是社会主义在中国还有一个摸索过程、成熟过程。再者,由于宋明理学之后,孔孟学说的真谛在中国荡然无存,基本精神完全贵族化、庸俗化了。当代的社会主义者不能直接从孔孟、老庄学说中继承积极而正确的东西。“五四”以后,人们对传统中国文化批判流于粗暴、简单,没有看到有两种截然不同的东方文化。没有看到古典的东方文化有大量的东西与马克思主义是天然的伙伴,不认真吸收东方古典文化的宝贵财富,社会主义在中国就很难最后成熟。

我们的话题看来离《金刚经》太远了,其实并不远。东方文化作为一种极重视“宇宙—生命”系统整体关系和辩证运动的文化,其“有为法”的典型就是孔子的“克已复礼,天下归仁”。即,每个生命充分完成自我,整体自然和谐,天地的至德——“仁”,自然落实到世间。作为“无为法”,《金刚经》提出的“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而灭度者”就是另一个典型。

释迦这个思想在《长阿含经》中就有萌芽,不知是怕弟子们接受不了,还是当时的释迦还没有完全摆脱“四禅八定”的小乘思维,释迦在表达类似于《金刚经》的观点时,在《长阿含经》中的提法是以四禅八定为前提说的。意思是,只要“宇宙—生命”系统中有一个人得了某种禅乐,整个“宇宙—生命”系统就进入这种禅乐,先是人,后是地狱众生、畜生、阿须伦、四天王、忉利天……等等,在命毕后皆会依次来人间修行这种禅乐。

这个观点当然与《金刚经》的大愿有一定的差别,但内在的基本思想是一致的。

第一, 在“宇宙—生命”系统中能有一人修出了某种禅乐, 决不是他一个人的力量,而是“宇宙—生命”系统本有这个特点,即佛学说的“法身本有”,法身本无的东西就不可能出现。

第二,如果“宇宙—生命”系统中生出了一位修成某种禅乐的人,不仅证明这种“禅乐”是“法身本有”,也说明在“宇宙—生命”系统的无常因缘运动中,这种“禅乐”的因缘已经熟了。

第三,这位修成了某种禅乐的人,必然“即踊身上升于虚空中,住圣人道、天道、梵道高声唱言诸贤,当知无觉无观第二禅乐,第二禅乐。时世间人闻此声已,仰语答言:‘善哉,善哉’唯愿为我说无觉无观第二禅乐……”理解这段经文,一定要剔除其象征性的神话外衣,这是古印度文化习惯所使然。“虚空”不是指我们今日的“空中”、“天空”的概念,应是未诉诸于耳鼻眼舌身意成就“幻相”之外的因缘未熟阶段。这种因缘一旦存在,必然成熟。成熟之时,就是众生求之为之说法之时。从因缘到因缘,“幻相”的出现只是作为因缘中的一个过程,一个刹那,一个环节,这便是“无为法”。由于是法身的“本有”在起根本作用,所以不管出现多少曲折最终必然遍一切处,入一切众生心。至于这种因缘入了众生心——“宇宙—生命”系统的窗口——眼耳鼻舌身意,显示为什么样的“幻相”,众生对这些幻相作出什么样的判断,得出什么结论,那是第二义的事, 佛学称之“妄想”。众生的苦的成因就在于这种“妄想”的存在,它是“本来”的扭曲反映,“本来”无苦无不苦之说。

弄清了这个原理,对《金刚经》第三品的“所有一切众生之类……我皆令入无余涅而灭度之。实无众生而灭度者”的道理就好懂了。

所谓无余涅,不是剔除“妄想”,即许多修行人所说的只“护正念”。“念”无正无邪,“念”无妄无不妄,消融到整体中皆是正念,妄自认为是“我、人、众生、寿者”之念皆是妄念。这是佛学《金刚经》辨别正邪、正妄的唯一标准。佛学的无数经典对此都有明确的说法。世间人的正邪观、善恶观只是一种虚妄不实的东西。举一个例子,吃好喝好的,这对佛教徒来讲是恶的一种,粗茶淡饭可饱即可,中国的佛教徒还专门强调“素食”,违背就是大逆不道,就是恶行。其实这些佛教徒不知,若是为了“自己”成为超人式的佛,食素比之食肉是更大的恶行。佛教经文中提到不少魔也是食素的,可见“食素”并不是成佛的标准。你再看《佛说无量寿经》的四十八大愿是如何描绘“西方极乐”人饮食的:“若欲食时。七宝钵器。自然在前。百味饮食。自然盈满。虽有此食。实无食者。但见色闻香。以意为食。色力增长。而无便秽。身心柔软。无所味着。事已化去。时至复现。”注意,四十八愿是对一切众生说的,是“愿”十方三世一切众生,包括“焰摩罗界三恶道中”众生都达到这种“食法”。

释迦把人类的“饮食之美”推到了极致,并且遍愿一切众生皆如此,这个“贪”也就算是很可以的了。但这是“正法”,是“至善”不是恶,不是邪,不是犯戒。

释迦的“灭度”一切众生,令一切众生“皆入无余涅”,就是要求一切因缘回归“宇宙—生命”本体。这种“无余涅”,这种“灭度”的具体化、具象化就是四十八大愿描写的。整个一部《佛说无量寿经》的前半部不厌其烦地描绘这种“愿力”的具体内容,这种“愿力”就是释迦本人真正的存在方式,生命以这种愿力存在就叫“愿力身”,也可以说是“佛身”,入一切处,入一切众生心,但是他的变化却是无穷无尽的,作为因缘中的一个缘分, 随顺众缘,显化诸相,这个“愿力身”本身则是永不变异的。其原因是:

第一, 凡“愿力”皆不是某一个人的大脑所创造的, 能在释迦这个幻相身中显示出来,就应是法身本有,不存在“无中生有”。这个愿准确地说,可以叫“本愿”。

第二,释迦老子能讲出《金刚经》、《无量寿经》,全面系统阐述“本愿”,这也说明“宇宙—生命”系统中,“本愿”的因缘已经成熟,即使不由释迦老子讲出,也会由别人讲出。仔细研究一下道家、儒家的古典学说,你会发现大半都包含了“本愿”的萌芽。孔子说“宇宙—生命”系统对众生“泛爱众”的“仁”,以及孔子关于“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的理想,都应是“本愿”内容的不完备的反映。老子关于“道”的学说则是“本愿”运动的规律性的描述。如果推而远之,其他宗教、学说,关于人类大同、天堂,包括马克思描绘的共产主义的观念,也应是“本愿”的另外一种形式。“宇宙—生命”系统中的“本愿”因缘熟了,谁也挡不住,生命体从思想到实践都必然向这个“矢量”发展。

第三,“本愿”的发展、运动,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需要教育、宣传、传授,成立一个派别、一个宗教。《大方广佛华严经》说:“文殊法常尔。法王唯一法。一切无碍入。一道出生死。一切诸佛身。唯是一法身。一心一智慧。力无畏亦然。随众生本行。求无上菩提。佛刹及众会。所见各不同。诸佛及佛法。众生莫能见。佛刹法身众。说法亦如是。本行广清净,具足一切愿。彼人见真实。明达知见者。随顺众生欲。诸业及果报。各令见真实。佛力自在故。佛刹无异相。如来无憎憎。随彼众生行,自得如是见。”这就是无为法。从正方向说,众生的无量欲望之行,无对无错无是无非无善无恶无美无丑统统形成一个合力,这个合力,可称“矢量”,矢量就是“本愿”。从反方向讲,“矢量”统帅一切“标量”。“本愿”作为因缘,入一切众生心,与众生因缘形成幻相的众缘合和。众缘随生随灭,而“本愿”则是永远如一,凡有缘皆与之相合,“随顺众生欲。诸业及果报”,众生的无常诸行中,真假善恶美丑不管是什么行为都无处不渗透着“本愿”的力量。“各令见真实,佛力自在故”。

第四,“宇宙—生命”系统无来无去,无始无终,无边无端。“本愿”成熟之时,即是众生皆成佛之时。这个道理不太好懂,详细剖解如下:“本愿”是“宇宙—生命”系统的“矢量”,不管众生之缘、之欲显相如何,作为一缘早已都必然归入了“矢量”——成佛。如果把问题倒过来看,众生必然成佛,未成佛这一段的“贪嗔痴慢疑、杀盗淫妄酒”,就只不过是诸佛到人间来游戏一番并普度众生的方便。以这样辩证的观点看,如果从人们可以意识到的历史前进方向来看,“宇宙—生命”系统中发生的一切无非是教化,修行,修炼。我们大可不必对自然科学的进步,西方人的肉欲横行,大发感叹。如果站在“矢量”的终极——西方极乐世界来看, “宇宙—生命”系统发生的一切莫过是西方极乐的诸佛接引众生的方便游戏。那么,真理在哪里?不是没有真理、道德、美这些美好的东西吗?请不要操心,佛的愿力,历史的矢量,会自动淘汰一切邪法、恶法、丑法的,杞人不必忧天。看看今日之世界,“天眼通”、“天耳通”、“神足通”……不正成为普遍的现实吗?至于说到宗教徒们最关心的道德,你看世界大战不正在转化为“奥运会”、“世界杯”诸种赛事吗?不正在转化为自然科学、经济发展的各种竞争吗?和谐中的竞争、 竞争中的和谐, 不正是“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的体现吗?当然这个过程远远没有达到终极,但未来必定会更美好。再说“美”吧,看看今日的人类比起原始人美了多少?看看今日人类的住宅可以和原始人的洞穴茅棚相比吗?只有神经有毛病的人,才会再回到往日茹毛饮血的茅棚中去纳想“清福”。

同类推荐
  • 佛眼看人生

    佛眼看人生

    佛法,就是智慧。生活中处处皆是佛法,只要你用心,就会发现佛法的妙处:如果把“明心见性,本来清净”用在人生上,每个人都能享受天伦之乐;如果把“回归自然,返本还元”用在生活上,遇到挫折我们就能泰然自处……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佛法的妙用,使佛光普照在南赡部洲,让更多的人早日摆脱痛苦的煎熬,也为了继承大德们弘法利生的事业,我们编写了这本《佛眼看人生》。在编写本书的过程中,我们借鉴了大量佛学大师的语录、开示、演讲录、文集等。
  • 西藏的心灵智慧:宗喀巴大师经典著作译解

    西藏的心灵智慧:宗喀巴大师经典著作译解

    西藏的心灵智慧:宗喀巴大师经典著作译解西藏的心灵智慧:宗喀巴大师经典著作译解西藏的心灵智慧:宗喀巴大师经典著作译解西藏的心灵智慧:宗喀巴大师经典著作译解西藏的心灵智慧:宗喀巴大师经典著作译解西藏的心灵智慧:宗喀巴大师经典著作译解西藏的心灵智慧:宗喀巴大师经典著作译解西藏的心灵智慧:宗喀巴大师经典著作译解西藏的心灵智慧:宗喀巴大师经典著作译解西藏的心灵智慧:宗喀巴大师经典著作译解西藏的心灵智慧:宗喀巴大师经典著作译解
  • 寒山寺佛学(第五辑)

    寒山寺佛学(第五辑)

    《寒山寺佛学(第5辑)》是以刊发近现代汉传佛教专题研究的论文为主开拓的一块佛教研究园地,包括教下研究、敦煌佛学论丛、佛教文化研究三个专题。
  • 禅里禅外悟人生全集

    禅里禅外悟人生全集

    本书对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禅人禅事、禅思禅语,进行深入的挖掘。精选了数则流传千年的佛学故事,进行了精当的评述,篇篇隽永,字字珠玑。阐释佛禅智慧,探讨人生哲理。
  • 中国历代政权与伊斯兰教

    中国历代政权与伊斯兰教

    本书首次从中国历史发展整体上,对历代政权的伊斯兰教政策进行了大跨度的系统研究,依时间顺序阐述了唐、宋、元、明、清、民国等各个历史时期伊斯兰教与政治的关系,尤其是明末清初以来伊斯兰教与西北地区社会安定的密切关系。
热门推荐
  • 绝爷独宠娇妻:惊天七小姐

    绝爷独宠娇妻:惊天七小姐

    看她21世纪的金牌女特工,如何玩转异世大陆,谁说她是废物,一根手指捏都厉害,天下奇才懂不懂,身后有着一直隐藏的妖孽,她想逃,结果被发现。“娘子,别忘带了我!”“谁是你娘子!”“╮(╯▽╰)╭娘子,表闹~”加.3218777215
  • 超越末日

    超越末日

    2012年已经过去了,但是世界末日迟迟不来。五年后,网游大发展时代,曾经在幻想之中出现的游戏头盔、游戏舱终于面世。七年之后,跨时代完美网游《末日》上市,勾勒出幻想中的,2012之后的末日世界,让人体验末日的感觉,一个没有法律,没有道德,只有弱肉强食的完美末日世界。但是对于主角刘大刀来说,这个游戏带给他的,并不仅仅是快乐和疯狂,还有真正强大的力量友情推广:感谢中国作者素材库免费封面支持
  • 独倾绝恋:傲世离湮

    独倾绝恋:傲世离湮

    “湮湮,我有个东西不想要了。”“嗯?什么东西”"唔,我不想要你了。"没关系,我要你就好。附有磁性的声音传入她的耳朵,男人随即将她扑倒...她,盛家废材三小姐,亦是影临宫宫主,甚至有着一层不为人知的身份。他极为神秘,在外的身份是大陆第一世家的唯一少爷,传闻他冷血无情,当冷血无情的他设下精密情网,使她对他的牵恋之情据为强烈。然而——当以不同的身份产生碰撞时,便注定了他们有缘无分。两人从来不信天,更不信命。一场疯狂而又执着的爱恋中,几乎遍体鳞伤。爱情却如飞蛾扑火,至死心甘如怡。逐渐心死之时...似迷茫,似绝望,似不舍。但,兜兜转转,还是顺了天意。“既然如此,我便灭了这天。”得知一切时,她该何去何留?
  • 大逆为道

    大逆为道

    自盘古开天辟地伊始,世间万物皆与天竞,日流月转,沧海桑田,一代代逆天行者消逝无踪。然天下奇人异士无数,功法传承不绝,千宗千法,万人万道,非时间可磨灭穷尽。逆天之逆,非倒行逆施,实乃大道,敢逆天而行者,无一非大勇断,大智慧,大机缘者莫去。万物万法,莫出于道,道者,于心,于立,于非,光之明,无暗而不暖,秋之硕,无春而不实。何为天地,皆为囚笼,所在之意,无非锻锤,待逆天者破之……
  • 我De空气女孩

    我De空气女孩

    杨若溪绝对是324000000000克拉纯汉纸,跆拳道高手的她,学了一身防狼术,跟她拍拖简直就是等于慢性自杀,在一次偶然相遇对苏域一见钟情,之前还说男人是身外之物,现在恨不得把苏域变成贴身之物,可是一次意外她却变成了鬼,在神棍毛古一的帮助下附身在了充气娃娃之下,之后和毛古一,苏域发生一系列搞怪之事○(作者友情提示,已满十八周岁的成年人请在小孩的指导下进行观看以免造成成年阴影!谢谢!)
  • 霸爱成瘾之诱妻入局

    霸爱成瘾之诱妻入局

    大学四年同窗却未曾有过任何接触的两人,却在大学毕业酒会上偶然邂逅,经过了一夜缠绵,醒过来的时候他竟然问她是谁?从皮夹里掏出一叠钱递给她,她苦涩的嘲笑着自己,爱了一个男人四年,他却连她是谁都不知道,竟然还把她当成了出卖身体的小姐?接过钱直接甩在他脸上,这种男人不配拥有她的爱,更不配剥夺她的第一次。直到上班那天才知道,自己的boss竟然就是这个没品总裁,她装作不认识他,他却对她百般戏虐,最终毫无防备的恋上这个女人的身体,一次交易换一次自由,从此她消失了在他的世界里,而他却像是失去了全世界般疯狂找她。
  • 玄机珠

    玄机珠

    一个调皮少年偶然遇见少妇被人以一块豆腐击杀而死,呼救作证之下反被冤入狱,狱中得遇奇人传授武功,却又遇见鬼魂攻击,从此人生中波涛迭起,风云奇诡。狱中以一泡童子尿逃过一劫,忽而为男,忽而为女,生活变得奇妙多变,生活中也变得恐怖······
  • 女王陛下:酷拽校草爱养成

    女王陛下:酷拽校草爱养成

    一朝被灭门,她发起毒誓:伤我家人者,我定让你生不如死!!--背负着血海深仇的她,隐忍着生活在这吃人不吐骨的豪门,每天要面对是弑亲凶手的舅舅,暗地里早已建立起了自己渗透全球的势力。被迫到了国外,她卧薪尝胆。一次意外,她和妹妹救了Y国女王,被封公主,Y国成了她最强的后盾。皇室突变,她受命为新任女王,她又如何抉择?
  • 凯之源来我玺欢你TFboys

    凯之源来我玺欢你TFboys

    本文主要是讲TFboys和三位千金的爱情故事,当三个青春懵懂的少女和当红小鲜肉TFboys之间会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但和明星交往总会付出代价,何况是几个未成年的孩子,答应过粉丝25岁之前不谈恋爱的小凯,几个被家规束缚的女孩,他们怎样争夺自己的爱情与幸福。三女孩会怎样对付反派,反派女配角与三女孩的关系是什么
  • 仙魔六界

    仙魔六界

    天地分为仙、佛、人、妖、魔、鬼六界。其中,佛界独立,人界、鬼界为仙界统治,然而魔界一直和仙界对立,而且收服了妖界。天地如此多娇,然而也是杀气暗涌。天地可以有无数个英雄,然而天地的统治者只能有一个。因此千百年来,仙魔两界纷争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