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69500000062

第62章 应化非真分

须菩提。若有人以满无量阿僧祗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 善女人。发菩提心者持于此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其福胜彼。云何为人演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何以故。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佛说是经已。长老须菩提。及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佛,无时不在演说

这一品的内容,我们前面已反复讲过。这里稍加重复。

如果说还有“法”可说的话,这就是三十二品所说“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菩提心者持于此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其福胜彼。”

“若有”二字非常重要。“若有”二字,表明不是你想不想发菩提心。南老讲“内圣外王菩提心”一节时,恰恰忽略了这两个字。

菩提心,觉悟之心,大彻大悟,为什么必然和大慈大悲的大慈悲心是一体的呢?在南老的书中语焉未详。

南老说“以佛家的道理讲,菩提心是体,大彻大悟成道,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般若波罗蜜多,形而上道,证道。菩提心的用是大慈大悲,爱一切众生,度一切众生……"

南老认为读《金刚经》有没有感应的关键在于:“你就要注意自己有没有发心立志”。

一切都颠倒了。

连释迦自己也从来不说是他自己发了菩提心。释迦在《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中说“世尊对阿难曰:彼法藏比丘,为度十方世一切有情,虽起超世愿修无量大行。是本久远实成本有法身常往。无量寿佛以不可思议威神力故,遍满十方世界。或为刹利国王、转轮王,或为地狱鬼畜生修罗身,常以四威仪化作一切。阿难,彼久远实成法身常往无量寿佛者,岂异人耶!今日世尊我身是也。愍念汝等一切有情无明大夜暗故。从彼安养无为界,示现此恶时恶世界中,迦耶王舍等,说彼佛名号不可思议功德因缘。”

连释迦本人也不过是“久远实成法身常往无量寿佛”的幻化身、示现身,我们这些人怎么可能主动发什么“菩提心”呢?

“若有”二字表明,在“久远实成法身常往无量寿佛”的安排下,该谁发菩提心,他就是阿弥陀佛的显化身。其实,一切众生早发了菩提心,因为菩提心是法身本有。

大慈大悲的菩提心,正是“宇宙—生命”系统本有的“久远实成法身常往阿弥陀佛”本有之心。

用我们中国文化的话说,天地本有大仁,“仁”就是佛学中的大慈大悲。释迦牟尼佛的名字,如果意译就是“能仁”。

所谓“发菩提心”,并不是自己去发一个大慈大悲普救世人的心,那只是妄想,你必须明白,菩提心发与不发,你都本有具足。发,也不是自己这个“我”发的,是阿弥陀佛令我发的。《金刚经》不是说“我皆令(一切众生)入无余涅而灭度之”吗?不发,发不出来,这也没有什么问题,因为你已经知道本自具足菩提心,发与不发,纯是一个形式,并没有什意义。

发不发菩提心,并没有如南先生所说那么严重的意义,似乎不发菩提心,就不可能对《金刚经》有感应。对于“感应”这玩意,我以为和一个人会不会打呵欠没有什么两样。打不打呵欠,和一个人是不是生命,并没有什么绝对的必然的联系。有人每天每时都可能打呵欠,有人甚至有打呵欠的毛病;也有人几乎不打呵欠,这两类人都是生命,什么也影响不了。许多人会读会讲《金刚经》,但与《金刚经》缘分并不密切。有人可能是一闻,便明白,这是如来令我成佛,我想不成也不行,这个人与《金刚经》的缘分便太大了,虽然他一句经文也不会讲,当然也不会懂什么叫菩提心了。

发不发菩提心,对于我们只是个形式。能明白菩提心是我本有具足,读了《金刚经》能明白, 不管我发不发菩提心,这个心我早发过了, 这种人才是真明白了“为人演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的道理。

“为人演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就是告诉你不必管何时何地何种对象,对象反对、拥护、惊讶、怀疑、 咒骂……或者无动于衷都没有关系,关键是对方“知”了“闻”了,这个过程就过去了。这个过程完结了之后,对象本身或惊,或疑,或悲,或不理……都是“知见立知”,对第一个过程没有什么作用。把这两个过程拴在一个“人”、 一个“我”身上, 正是由相续心生出的“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这种东西非因缘,非自然,是一种虚枉不实的东西,便是《楞严经》中讲的“知见立知”,这是无明之本。

“何以故”——所以释迦说“知”、“闻”之后的那些东西,惊、疑、悲喜、怒、斥责、不理…… 都是“一切有为法。 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 应作如是观。”你看,这和前面我们的说法不是完全一致吗?

在这里要注意两个非常微妙的差别,懂了这微妙的差别你就会明白,我们平日用心错在什么地方了。

前面说了,闻了《金刚经》就是实相,“你”必定成佛。那么,你的“疑、惊、悲、喜、恐、反对、斥责、不理……"是不是实相呢?也是实相。问题的毛病出在你把这两个“实相”连接在一起,认为是“我”的思想,这个随之生出的“我”就不是实相了,而是一种虚妄,因为这个“我”不起作用,没有实际效益。“闻”、“知”之时,便是你成佛之时,后面的“惊、疑、怒、悲、喜、恐、反对、斥责、不理……"已经不对你起作用了,也不是你了。你非成佛不可,它们都是“如露亦如电”“如梦幻泡影”。但是,如果不从“我”相说,而是从“宇宙—生命”系统的整体来说,这些“惊、疑、怒、悲、喜、恐、反对、斥责、不理……"它们还是实相,它们也都是要向整体的各个方位、各种因缘辐射出去,直到无边、无量、无界,这便造成了一切众生成佛的过程的千差万别、千奇百怪、千姿百态……这也便是《金刚经》所说的“实无众生灭度者”的真实相况,也就是说,众生成佛的过程还是“诸行无常",“诸法无我”。

人们看看今天的人类社会是不是如此?

和三千年前相比,人类无疑是产生了巨变,这是原始人做梦也想不到的巨变。但是整体看世界还是麻烦多多,困难多多,污七八糟、不堪入目……这种状况还会维持下去,但“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历史照样前进、发展……极乐世界在不停止地向我们走来……这个过程是没有终结的。

所以,一切信了《金刚经》的人,闻了《金刚经》四句偈的人,只需要你“为人演说”, 不要管效果如何, 就是“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你和梦幻、露、电斗什么气?不必和幻相计较。

如果有人要问,如闻了《金刚经》的人都疑、都反对……不对人说,那又该如何?

这是你的“假设”,毫无意义。如来本愿已经说过“我皆令入无余涅”,这个愿是“本愿”,是否定不了的。闻了的人早晚会全相信、全拥护。因为是“因缘”生法啊!至于闻了的人现在是好说,是歹说,是迟说,是早说,是反对着说,拥护着说,是批判着说,是贬责着说……那是毫无意义的,反正你得“说”。说了就有人“闻”,“闻”了就成佛,成了佛就非说不可……

一石投入湖中,荡起万层涟漪,这涟漪不触到岸边是不会停止的。

“宇宙—生命”系统何处是岸?处处是岸,处处无岸。

于是,“佛说此经已。长老须菩提。及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对于这段经文不可简单放过去,这段经文就是第三品的翻版。

第三品说:“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灭度者。”

第三十二品,说的是“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

这个句子应这样断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

正如南老告诉我们的,“世间”在佛学中有三世间、 四世间之说, 三世间是指“器世间、国土世间、有情世间;如果是四世间,就有一个圣贤世间即佛世间。”“一切世间”正是囊括了上述三世间,归为佛世间。正如《佛说无量寿经》所说:“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号。至心信乐。愿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金刚经.第三品》的:“我皆令……”

《金刚经.第三十二品》:“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佛说无量寿经》:“至心信乐。愿生我国。”

完完全全是一句话。佛皆令,众生必乐,众生必生,众生必成佛。因为众生本无众生,众生是佛——因缘所生。如果这个道理都不懂,那就干脆不要谈佛学。

如果不懂这一点,就会把“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神化,变成人世间之外的神神鬼鬼了。

这一段经文就是讲的如来本愿会一直流传下去,流传到十方,度尽一切众生。一切众生不管你自觉不自觉,信佛不信佛,都是“信受奉行”而成佛。这便是“无为法”的厉害。这里的“无为法”、“无所住”、“善护念”都不是哪一个个人的事,是“宇宙—生命”系统本有之德呀!

南先生是本末倒置了。

这便如同今天的世间人说的,把“唯物主义”完全解为“唯心主义”了。

到了把这个颠倒再颠倒过来的时候了。

同类推荐
  • 六祖讲《金刚经》

    六祖讲《金刚经》

    《六祖讲金刚经》所录文本,以日本《卍续藏经》本(第二十四册)为底本,参照《禅宗全书》第二十三册所收《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五家解》(日本花园大学藏本)校勘。在此基础上,增加“六祖略传”与“现代注释”两部分白话。《六祖讲金刚经》一书,力求通俗易懂,加入大量《坛经》的禅故事,使其成为目前最权威的解读《金刚经》读本。
  • 细说中国佛教

    细说中国佛教

    佛教初传入中国内地的确切时间,历史上很难考证,一般认为在西汉哀帝时。西汉末年,西域与我国内地有所往来,西域派来的外交使节和商人中,有一些是佛教信徒。
  • 根本没烦恼

    根本没烦恼

    本书作者辜琮瑜透过唯识学,侦察出“烦恼”的真面目以后,有了这样的灵光乍现!如果能够明白各种烦恼的身世由来、性情特征,是不是可以化敌为友,转烦恼为菩提?本书希望能萃取佛教的千年智慧,就着唯识学的烦恼分类法,让这些烦恼贼一一现形。作者不但以“透视烦恼”短文,揭除了三十一种烦恼的面具,让我们认识它们的真面目;更以六十篇心灵随笔,分享她与这些烦恼互动的种种心情故事。不论是做为优美的散文品读,或是实用的炒药解烦,本书都能把烦恼融化为清凉甘露,那就根本没烦恼啦!
  • 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

    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

    本书着重从文化角度探索中国佛教的内容及其与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先是从佛教的历史、典籍、教义、仪轨制度和寺院殿堂多个侧面,阐明佛教构成诸要素,以揭示佛教作为文化实体的基本内涵。然后着重从政治意识、伦理道德、哲学思想、文学、艺术和民俗六个方面,探索佛教与传统文化的关联,以阐述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规律。内容充实,雅俗共赏,为读者提供了解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的基础知识,是了解中国佛教文化的入门书。
  • 净空法师讲《金刚经》

    净空法师讲《金刚经》

    净空法师是现代净宗大德,七年来,亦恒以《金刚经》为功课,持诵不辍,得大受用,并现身说法,愿意对同修“以七年持《金刚经》的经验保证!”。这里,特别摘录净空法师《金刚经》讲记中的部分精髓内容,供同修持诵《金刚经》参考。诵《金刚经》,既得智慧,又修功德,实是两全其美的方法!日诵《金刚经》三部,现世眷属平安,自己衣食无忧……好处多多!
热门推荐
  • 糜战

    糜战

    未来,由于人口爆满,统治者们决心实施屠杀计划,将人们放逐到游戏之中。成精也是其中之一,看他如何步步为营,最后粉碎东皇跟邪神的计划,坐拥众美!阴阳家,墨家,黑魔导只要是妹子,都是朕的!
  • TFboys:那年季未微凉

    TFboys:那年季未微凉

    小时候,我们哭着哭着就笑了,长大后,我们笑着笑着就哭了,在这个世上生活真的很难,忍受着自己喜欢的人对别人温柔,自己还要装作一副全然不知的模样,我真的受不了,我戒不掉你,真的。对啊,我是傻,傻到为了你放弃一切,我是傻,傻到呆呆的看着你对她好却什么也做不出,我是傻,傻到天天夜夜想你,我是傻,傻到不知道怎么说爱你,我是傻,傻到,喜欢上了你。现在的我只是想让你知道,我安念,一生一世只喜欢你啊……
  • 假婚隐爱:无你不欢

    假婚隐爱:无你不欢

    他低调、冷酷、无情却能宠她上天,他温柔如棉,却如一把刀捅着她的心,她无心无肺的活着却偏偏又执着得要命。他苦涩地弯弯嘴角垂下眼眸,暗哑地说道:“那我等你一辈子,或者我们就这样过一辈子。”“这样的话你太不划算了……”他的脸一寸寸深沉下去,如泼了墨的黑,“什么划不划算?娶一得二,怎么个不划算了?”
  • 太空堡垒

    太空堡垒

    当人类的灵魂与超级机械体融合,会发生怎样的事情?“燕狂”一生为病痛折磨,却成为一代杀手之王!一次任务,伤痛与病痛让他失去了生命5当他再次醒来之时,却发现自己成为了机械统领!一个超级拟人类机械体!我的梦想不但是要带着智慧机械战士屹立于宇宙之巅,我还要重新拥有血肉之躯。一场惊天的星河大战因为机械统领的重新苏醒拉开了帷幕……赛亚人,圣灵人,变异人,蓝特人,智能人……在宇宙星河之中演绎出一幕幕血腥战史……
  • 无处告别

    无处告别

    以前也这么想,但是看着他一天天长大,我知道他早晚会离开我。现在我觉得什么都无所谓啦。以前我认为那句话很重要,因为我觉得有些话说出来就是一生一世,现在想一想,说不说也没有什么分别,有些事会变的。我一直以为是我自己赢了,直到有一天看着镜子,才知道自己输了,在我最美好的时候,我最喜欢的人都不在我身边。如果能重新开始那该多好啊!
  • 霸道人类恋上我

    霸道人类恋上我

    他,霸道夺走了她的初吻,傲娇的对她宣布:“你只能属于我。”山盟海誓后,竟是利益争夺?他,仰望星空,只愿再睹她的容颜......生死相随,两人于天地却只能存一人,ta终究是用自己的命换取TA得永生.....此生能否再相见,再相偎?
  • 妾何聊生之穿得不是时候

    妾何聊生之穿得不是时候

    女主秦宛珂好身材高学历,却被异母姐妹上演夺夫戏码,想放纵自我,却酒后遭劫,痛受一刀过后异世重生,这时间,这地点,竟在花烛洞房时!何等悲屈……侯府生活平淡却有奇,爱恨交加,妾耐何以聊生?恩怨情仇,幕幕上演,移情换景,快如走马观花。别恨离情,深情何所寄?侯门贵府,她无法安身;皇宫高床暖阁,不是她今生所求;亡命天涯,叹她不是狂徒;世外仙境,非她归宿。此生最终的缘分,能与谁续求?
  • 绝色武尊

    绝色武尊

    重生于异界,尊武修之道,乱乾坤,动苍穹。
  • 风中凌乱

    风中凌乱

    醉卧流云:“MM,上次跑的好快~”风凌乱:“—0—?”醉卧流云:“呵呵~老虎肉~”风凌乱:“厄……那个……”醉卧流云:“本来还想帮你刷……可是你跑的太快了……”
  • 这叫愿者上钩

    这叫愿者上钩

    ★★★★★★★★★★★★★★★★★★★这是一个女主自己作自己,作到掉进狼窝的故事。这是一个女主自以为智商在线,但总被人玩得团团转的故事。这是一个女主“被逼上梁山”的故事。男主:甭管什么故事,她是我的就成。女主:???????爱情,不是形势所迫,从来都是愿者上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