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86200000010

第10章 辉煌时期(1)

一、巧计结盟

公元前509年,蔡昭侯制作了两件极其精美的裘皮大衣和两件精雕细刻的玉佩,他带上这几件宝贝去朝见楚昭王,以表达两国友好相处的愿望。当楚昭王看见这碧玉澈透、精雕细刻的玉佩及做工精致、完美无瑕的裘皮大衣时,眼中顿时放出了奇异的光芒,不住地赞叹其是真正的宝贝,爱不释手地拿在手中。于是,楚昭王决定设宴款待这位贵客。当蔡昭侯得知楚昭王要盛情款待自己时,为了表示对楚昭王的尊重,也表示对两国国君的身份平等,蔡昭侯就把自己所带的另外一件裘皮大衣穿在自己身上,也把另外一块玉佩挂在自己的腰上。

第二天,当两国国君同时来到宴会厅时,所有的官员都惊呆了,他们没想到两位国君会穿戴一模一样的衣服、饰物,而且两人的衣服、饰物没有丝毫区别,真是巧夺天工。这么显眼而且宝贵的东西当时就引来了众官的一致赞赏,君臣上下气氛十分热烈。楚昭王的爱臣囊瓦一直用一双贪婪的眼睛死死地盯着蔡昭侯,几次三番表示想要蔡昭侯身上的饰物。蔡昭侯对于这么直白地向自己索要东西的人非常讨厌,但又碍于楚昭王的面子,不好意思直接拒绝,只是一直装作听不懂的样子。

当宴会渐渐接近尾声时,所有的大臣官员渐渐离去,囊瓦早已急红了眼,他是不拿到东西誓不罢休,最后,公然在众人面前索要。这时,一向明事理的蔡昭侯气愤非常,生气地拒绝了他的要求。囊瓦恼羞成怒,一直存心报复蔡昭侯。待到蔡昭侯将要回国的时候,他编了一个莫须有的罪名,让楚昭王将其扣留在楚国,沦为人下的日子一过就是三年。无独有偶,唐国的国君唐成公也遭遇到了与蔡昭侯同样的命运。公元前506年,前去拜见楚昭王,不料囊瓦竟然看上了随行队伍中的一匹叫“肃爽”的骏马,而这匹马是唐成公的爱物,怎么也舍不得就这样拱手想让。

半个月过去了,唐国的大臣依然没有盼到国君回国的消息。春去秋来,花开花落,唐国的大臣都不知道唐成公在楚国究竟怎么样了。三年时间,不能再这样等下去,于是就开始想方设法救其出来。首先,唐国派人劝说唐成公同意囊瓦索要骏马的要求,可是唐成公宁死不从。无奈之下,他们又想出了另外一个办法。唐国派人到楚国说,跟随唐侯的人太久了,能否让他们更换一下。楚国答应了。派去的人就用酒把跟随唐侯左右看马的人灌醉了,偷偷地把这匹“肃爽”马献给了囊瓦。囊瓦认为唐侯回心转意了,就十分“大度”地送唐侯回国了。偷马的人回国后自己把自己囚禁起来说:“国君因为玩马的缘故,使身体失去了自由。臣下们请求帮助那个养‘肃爽’马的人再找两匹与这相同的马。”

唐侯一听,马上自责道:“这都是寡人的过错,与大家无关。”说完对他们都给予了奖赏。

唐成公被释放了,可蔡昭侯依然被楚国扣留着。当蔡国的大臣得到唐侯被释放的前后经过后,一致认为要救出蔡昭侯,惟一的办法就是满足囊瓦的私欲。不久之后,蔡国派人将两件宝物献给囊瓦,囊瓦听了之后,非常嚣张,大骂蔡国使臣不懂规矩,而且骂蔡昭侯不识时务,如果早日了了他的心愿,恐怕早就回国了。蔡国使臣为了救回蔡昭侯,只能委曲求全。囊瓦发足了脾气,消了气,就放了蔡昭侯。

蔡昭侯越想越气,本以为只要自己坚持下去,肯定会有一个好的结果。最后,还是满足了囊瓦的私欲。这时,蔡昭侯刚好经过汉水边上,他的心情就如愤怒的江水,波涛滚滚,汹涌向前,蔡昭侯看着自己手中的美玉,毫不吝惜地将其投入湍急的汉水中,愤怒地发誓:“寡人今后若再南渡汉水去楚国朝贡,那我就像这块玉一样,永世葬身大川之中。”

蔡昭侯回国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了解当前的具体形势,然后找一个强大的国家来依靠。因为他明白,依靠本国的实力,根本抵抗不了强大的楚国,最好跟其他国家结盟,共抗楚国。于是,他首先向强大的晋国表达了结盟的愿望。

公元前506年,晋国诸大夫为求蔡昭侯手上的宝物,说服周王朝的上卿刘文公出面,在召陵大会诸侯,集晋、鲁、宋、蔡、卫、齐、陈、郑、许、曹、莒、邾、顿、胡、滕、薛、杞、小邾子共十八国诸侯,商讨为蔡侯伐楚雪仇之事。结果晋大夫苟寅却被蔡昭侯身上都宝物所吸引,并向其所要,遭到拒绝。而卫灵公也因在诸侯座次排列上,位居蔡国之后而相争不让,使蔡、卫翻脸,关系陷入僵局。恰与此时,连降大雨,潮阴湿霉,军中疾病滋蔓,因此各诸侯国借故退兵,使召陵盟会无果而终。

蔡昭侯见各诸侯国都撤军了,心里非常气愤,在撤军回国路过沈国时,蔡昭侯怨沈国不支持其伐楚,派兵袭灭其国,杀其国君,以泄私愤。楚国早就想攻灭蔡国,这时,就以蔡国侵灭沈国为由,出兵攻蔡,将蔡昭侯团团围困于新蔡(今湖北上蔡)。蔡昭侯在对中原诸国完全失望的情况下,只好另谋出路,把求援的目光转向了迅速强大起来的吴国。

蔡昭侯在楚国住了三年,对楚国的情况多少有些了解。他知道,楚国虽然外表强大,事实上内部矛盾重重。自从楚昭王即位以后,朝中的卿大夫之间就开始了你争我夺,矛盾越来越激烈。而吴国政治、经济迅速发展,迅速强大起来,还有孙武、伍子胥、伯噽这些谋臣智士,而伍子胥与楚国的父兄之仇世人皆知,所以吴国与楚国之战即将展开。

分析清楚了当前的形势,蔡昭侯就派自己的儿子公子乾和大夫的儿子到吴国作人质,请求吴国出兵拯救危难中的蔡国,替蔡国报仇雪耻。

当蔡昭侯的儿子和大夫来到吴国之后,吴王阖闾不知究竟该如何对待这件事?于是,他召来了孙武、伍子胥一起商讨对策。孙武为吴王分析了当前地形势,说:“我认为,现在的形势对我们是非常有利的。楚国令尹囊瓦,不顾国家的存亡、人民的疾苦,一味贪得无厌,他的贪欲连天下的诸侯都已无法使之满足,因此诸侯痛心疾首。今年三月齐文公在召陵大会十八国诸侯,就清楚地说明了这一点,这么多国能聚集在一起,本身就已十分能说明问题。特别是其中的齐国、蔡国、陈国、许国、胡国、顿国,原来都是楚国的盟国,现在也公然参加反楚联盟,说明楚国在天下的地位已急剧跌落。更令人寒心的是,唐、蔡两国国君,稍有不从,竟然在楚国被扣留长达数年之久。这种奇耻大辱,哪有不报之理。所以唐公昼夜想要洗刷耻辱,君臣每天谋议此事。蔡侯也亲自带上自己的爱子和大夫的爱子,到我们吴国来结盟。唐、蔡两国对楚国恨到了极点。如果大王您下决心兴师与楚国决战东南的话,联合唐、蔡这两个国家,同仇敌忾,定能彻底击败楚国,大获全胜。”

吴王、伍子胥都非常赞同孙武的分析,然后伍子胥补充道:“楚国囊瓦扣留蔡侯三年,蔡侯为此事发了誓,现在楚军围困蔡国,是师出无名。蔡国无辜而屡受耻辱,楚国无理而横行霸道,这真是天怒人怨呀!大王如果真想破楚图霸,现在是时候了。”

吴王阖闾听完孙武和伍子胥的议论,兴奋异常,于是,吴王就接受了孙武的建议,遣使入蔡转达吴王伐楚的决心,与其结成反楚联盟。为了表示自己的诚心,吴王还和蔡昭侯联姻,将自己的妹妹嫁于蔡昭侯为妾。然后又派人以同样的方法说服唐国,使吴、唐、蔡结成三国攻楚联盟。吴、唐、蔡攻楚联盟的建立,一方面撤屏断援,孤立了楚国;另一方面也为吴军从楚的侧背作远距离战略迂回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联手伐楚

吴、唐、蔡三国已经协商好了要联合起来共同伐楚,他们加紧训练部队,为随时作战打好基础。但是,楚国兵力三四倍于吴、唐、蔡三国联军的兵力,要想以寡胜众,困难仍然很大。所以,他们都没有轻举妄动,而是静观其变,等待佳机。没有多久,时机终于来了。

自从吴、唐、蔡联盟讨伐楚国之后,陈、许、顿、胡这些楚国以前的忠实盟友都弃楚从晋。这时,楚国出现了长期的干旱,粮食歉收,百姓生活极其困难。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吴国真个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田野上辛勤的农民在劳作着;街市熙熙攘攘,热闹非常;而吴国君臣上下团结;吴国将士上下一心,种种迹象表明,进攻楚国的时机已经成熟了!

在这种情况下,孙武请示吴王阖闾下达作战命令。吴王大喜,当即批准了他的作战计划。于是,著名的柏举大战拉开了帷幕。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吴国以楚国为首要进攻对象,乃是吴楚之间长期恩怨纠葛、兵戎相见的必然结果,也是孙武、伍子胥等人高明战略决策的逻辑归宿。

吴国虽然在对楚长期战争中逐渐占据了主动地位,但是就两国整体实力而言,楚国对吴国而言还具有一定的优势。这主要是因为楚国拥有一支相当规模且实战经验丰富的军队,数量达二十万人之多,兵种齐全,装备先进精良,有“楚之为兵,天下强敌”之誉。其次,就是被孙武等人预作为攻取目标的楚都郢城,雄伟坚固,易守难攻。孙武还有一个顾忌,那就是兴兵伐楚,攻打郢城,就必须深入楚国腹地,行师千里,“劳师袭远”,历来就是兵家之大忌。吴军只有数万之众,要顺利完成既定战略计划,更是难上加难。

孙武洞若观火,知道这次战争非比寻常,必须仔细谨慎,他对吴楚双方政治、军事、地理等各方面的情况进行了系统、透彻的分析,对吴楚战争的结局做出了科学的预测,决定采取步步为营、各个击破的战略来赢得最后的胜利。

战争伊始,吴军遵循孙武“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作战指导思想,“以迂为直”,实施大规模战略迂回。

首先,他们溯淮水浩荡西进,进抵淮油(今安徽风台附近)。然后舍舟登陆。孙武带领精兵3500人,在唐、蔡两国军队的配合和引导下,兵不血刃,迅捷神速地通过了楚国北部的大隧(黄岘关)、直辕(武胜关)和冥厄(平靖关)三个险隘,穿插挺进到汉水的东岸,占据了有利地形。

楚昭王得知吴军抵达汉水后,心急如焚,立即派遣令尹囊瓦、左司马沈尹戌、武城大夫黑、大夫史皇等人统率楚军,昼夜兼程奔赴至汉水西岸进行防御,两军遂隔着汉水互相对峙。囊瓦等人最后决定把所有的楚军分成三部分,囊瓦统率楚军主力沿汉水西岸阻击吴军的进攻,从正面牵制吸引吴军,而左司马沈尹戌率领一部分军队从方城(今河南方城县境)迂回到吴军的侧后,毁坏吴军的舟楫,阻塞三关要隘,以切断吴军的归路。最后,再由与囊瓦所率的主力实施前后夹击,一举消灭远道而来、立足不稳的吴军。从表面看,这是一个非常完美的作战方案。可是,事实并不像囊瓦他们想象的那么顺利,当他们的完美计划还没有来得及实施的时候,孙武便采取了后退疲敌、寻机决战的方针,主动由汉水东岸后撒。囊瓦误以为吴军怯战,想乘胜追击。结果,从小别(在今湖北汉川东北)至大别(今湖北境内大别山脉)间,孙武屡派部队不断阻击追来的楚军,小战无数,导致楚军疲惫不堪。与此同时,吴、唐、蔡联军一鼓作气,直逼汉水天堑。

三国联军越战越勇,士气高昂,以破竹之势,深入楚地,直逼郢都,楚军人心惶惶,自挫其志,军队疲惫,军心动摇。如果继续与三国联军交战下去,恐怕只有狼狈溃败。

左司马沈尹戌非常明白当前的形势,于是就向令尹囊瓦建议:“此时,双方军力不仅仅局限于数量上,也在人心上。此次决战直接关系到郢都的安全,国家的存亡,不能不求取万全之策。眼下之计,只能请令尹率主力依托汉水加强防御,阻止吴军过江,确保郢都安全;一部分兵力轻装简行,迅速北上,征调方城(楚长城)以外抵御晋军的全部楚军,抄袭吴军后路,焚毁淮油吴军所有船只,然后还军扼守三关,断其归路,造成关门打狗之势。这时,令尹再率领大军过汉水正面迎击吴军,另外一部分则从侧后进攻,形成南北对进,前后夹击之势,陷敌于两面作战的境地,方可大败吴军。”

此时的吴军只是驻守在汉水一带,驻足不前,也不见有任何轻易的举动。楚军并不知道吴军的真实意图,再者眼前情势危机,只能按照沈尹戌的建议行事。楚大夫史皇为人奸诈、凶狠,根本不懂得用兵之道,又气量狭小,非常妒忌沈尹戌的军事才能,平时两人就不和,今日,看到沈尹戌北上搬兵,惟恐其独揽头功,这样就会不利于自己,所以,为了自己的私欲,抛弃大局,挑拨沈尹戌与囊瓦的关系,怂恿囊瓦改变沈尹戌的计划。

无独有偶,武城大夫也是一个小肚鸡肠的人,惟恐沈尹戌独揽头功,动摇自己在楚国政坛的稳固地位,又害怕沈尹戌趁机除掉自己,所以不如先下手为强。他与史皇一唱一和,推波助澜,说服囊瓦改变沈尹戌的计划,他们建议说:“吴军路途遥远,将士身心疲惫,立足未稳,表面正在固守待援,实际上是养虎为患,所以我们应该趁机立即出击,速战速决,绝不应该给敌人喘息的机会。如果让吴军调整过来,鼓舞了士气,重新开战,那么我们就很难应付自如了。”

囊瓦与武城大夫、史皇同为一丘之貉,利欲私心,贪得无厌,根本不会全面考虑,只是为自己的一时的私欲而不择手段,不计后果。今见二位大夫所言,预感到沈尹戌对自己的威胁,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于是,就擅自改变了原来的作战计划,命令早已疲惫不堪的军队强渡汉水,企图同吴军决战。

孙武看到楚军渡水而来,正中下怀,积极地准备一场漂亮的歼灭战。

三、血战柏举

柏举,位于今湖北麻城东北,因柏子山和源出龟峰山的举水而得名。柏举,靠近直辕,便于吴军实施后方补给,是一个进可攻、退可守的战略要地。吴军到达柏举后,立即摆兵布阵,设营筑垒,与强渡汉水而来的楚军形成对峙状态。

公元前506年冬天,一切作战准备都已经就绪,双方军队都虎视眈眈,随时准备主动出击。十一月十九日,天色阴暗,沉闷的气氛笼罩着整个柏举。

吴王阖闾已经为战争做好了一切准备,可他一直在犹豫着,不知是否真的已经稳操胜券。阖闾的弟弟夫概不知哥哥还在犹豫什么,多年一直强国练兵为的就是今朝,还犹豫什么呢?因此,他当即请求率兵出击。

夫概是吴王阖闾的同母兄弟,自幼聪明好学,勤奋刻苦,精通用兵之道,曾随其兄转战疆场,屡建功勋。阖闾即位后,夫概虽贵为王室之胄,然而并不安于现状,常有觊觎王权之心,对此,阖闾时有所虑。因此,当夫概请求主动出击时,阖闾没有立即答应。夫概对阖闾的犹豫不决深表不满,他说:“统军作战,临机决策,必须以国家的根本利益为重,做到进不求名,退不避罪。”

同类推荐
  • 雷军:人因梦想而伟大

    雷军:人因梦想而伟大

    人生充满着期待,梦想连接着未来。雷军一直有个梦,就是建一个受世人尊敬的企业。他不仅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受人尊敬的企业,也在帮助别人实现心中的梦想。
  • 影响你一生的世界名人——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导师下

    影响你一生的世界名人——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导师下

    本书主要总结了最具影响了的经济导师。罗纳德·科斯。乔治施蒂格勒、莫里斯·阿莱、列昂尼德·康托罗维奇、康托洛维奇·利奥尼德、米尔顿·弗里德曼。理查德·斯通、奥尔本·菲利普斯、威廉·维克里。
  • 康熙:君临天下六十年

    康熙:君临天下六十年

    爱新觉罗·玄烨,是清朝的第四位皇帝,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他奠下了清朝兴盛的基础,开启了康乾盛世。康熙在位期间,清朝国家统一,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人口快速增长,仍是当时世界的强国,并开启了康乾盛世。本书以康熙的一生经历为脉络,从不同的角度来认识康熙,力图还原历史上真实的康熙,为读者朋友们呈现一个复杂、多元的康熙皇帝。
  • 五味人生:杨宪益传

    五味人生:杨宪益传

    "这本书介绍了杨宪益传奇的一生,杨宪益是一位德披天下的著名翻译家。杨宪益还集传统与自由知识分子的品质于一身。他娶英国妻子戴乃迭,成就了一段异国婚姻佳话,本书还将杨宪益和戴乃迭的爱情故事融入其中。展现了杨宪益性格中的热情、勇敢与真挚。他德披天下,集传统与自由知识分子品质于一身。他译遍中国,一生作品之丰,无人能望其项背。他娶英国妻,成就一段异国婚姻佳话。在那样颠沛流离的生活里他是怎样用那一支笔译出一篇篇精彩的作品?翻译大师的五味人生和经典译著的诞生过程。《五味人生:杨宪益传》会告诉你答案。"
  •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45辑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45辑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丛书,自发行以来深受广大教师、师范专业学生、教育工作者欢迎,成为很多地方教师培训用书,获得了较高的社会评价。丛书共有50辑,介绍了许多教育学家的教育思想和办学事迹。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有一流的教师,才有一流的教育。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关心教育家的成长。
热门推荐
  • 帅气贴身保镖

    帅气贴身保镖

    “这是一个弱者强食的时代,所谓的口舌之争只是强者冷眼旁观的笑话。如果你觉得你不够强的话,装孙子是理所当然的。但是如果你觉得其它人都是废物的话,那就把别人变成真正的废物吧。”【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
  • 心灵暗示

    心灵暗示

    由真实故事改编;一个小女孩独自走在无人的街道上,身后的冷风吹得很响,很冷可她还是无动于衷,只能坐在路边等待家人的到来。她有着双重的性格,但没人知道她的秘密;白天阳光,傍晚腹黑,对于不一样的自己她是否能够找到战胜内心的黑暗面向未来?
  • 经义考

    经义考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白色冬天

    白色冬天

    她是刖茹镶,在一个意外下突然死去后,来到了冥界忘川河,却又因为一个意外,被撞下人间,从此,永世不得超生。她成了真正的幽灵,无法与人交流,只能作为一个旁观者来面对这个世界。在这个空间里,她看到了人最脆弱的一面,最邪恶的一面。她在默默无闻中感受着朋友的背叛,却无力反驳,直到那个人的出现......
  • 人生误会:复仇的真相

    人生误会:复仇的真相

    有许多的秘密都源于六年的那个迷雾。“程洛阳,你为什么要骗我?”穿着婚纱的新娘哭的撕心裂肺,在雨中像一个无助的小孩。然而当六年以后一切的一切一步一步走向真想的时候有些东西已经彻底离这个美丽的新娘而去。包括新郎的那一声,我说不是我你会相信吗?也从此在这世界上消失了。希都从此没有了那个美丽的新娘和新郎。
  • 西游记(青少版名著)

    西游记(青少版名著)

    《西游记》是中国古典神魔小说中的巅峰之作,书中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一路降妖伏魔,历经整整九九八十一难取经的故事。作者细腻而深刻地塑造了四个极其经典的形象:慈悲、宽厚但软弱、迂腐的师父唐僧;富有反叛精神、神通广大的孙悟空;自私狡猾、好吃懒做的猪八戒;任劳任怨、忠心耿耿的沙僧……他们怀着不同的目的走上了同一条取经路,面对各种难以想象的妖魔鬼怪、险恶绝境,他们既有矛盾,又有合作与情谊。
  • 那年,我们浪费的青春

    那年,我们浪费的青春

    她叫莫晓暖,他叫苏陌。她以为,他对她是特别的,原来,他对谁都这样好,她的一厢情愿,换来的是他的毫不留情。她伤了,他笑了。小果皮我第一次写,希望你们能喜欢?
  • 天朝田亩制度

    天朝田亩制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若你还爱我:情深

    若你还爱我:情深

    世界上的三个字。我爱你。是你的谎言吗?我想你。是你的敷衍吗?我陪你。是你的厌倦吗?
  • 独离洛笙

    独离洛笙

    爱,你配么所以呢,你爱我,这就是爱?我不想再辜负自己,只好辜负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