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93100000019

第19章 北史(9)

宇文化及在江都杀害炀帝,王世充和太府卿元文都、将军皇甫无逸、右司郎卢楚尊奉杨侗为君王。杨侗任命王世充为吏部尚书,封爵郑国公。杨侗用元文都、卢楚的计谋,任命李密为太尉、尚书令,李密就向杨侗称臣,又率兵在黎阳抵抗宇文化及,派遣使者战胜进奉俘虏和战利品。众人都很高兴,只有王世充对其属下诸位将领说:“元文都这类人,只是撰写公文和诉状的人罢了。我看这种形势,一定会成为李密的俘虏。况且,我们的军队经常和李密交战,杀害其父兄子弟,前后多次,一旦成为他的部下,我们就没一个人能够活得了。”王世充说出这些话,用来激怒众将。元文都知道后十分害怕,与卢楚等人商议,准备利用王世充入宫的机会,将王世充杀掉。日期已经约定好了,将军段达派遣女婿张志把卢楚等人的阴谋告诉了王世充。王世充夜里率兵围住宫城,将军费曜、田世阇等人在东太阳门外与王世充大战。费曜等人被打败,王世充就攻入宫城门。皇甫远逸单人匹马而逃。卢楚被杀这时,宫门还关闭着,王世充派人敲门对杨侗说:“元文都等人想把皇帝抓起来投降李密,段达知道后告诉了臣。臣不敢造反,只是要诛杀反叛者。”元文都得知发生了变故,入宫奉杨侗到乾阳殿,列兵保卫杨侗。命令将帅利用宫城来抵抗,军队被打败,杨侗命令打开宫门让王世充进来。王世充派人把宫中的侍卫全部替换下来,第二天入宫谒见,对杨侗说:“元文都等人无礼,阴谋残杀,事情紧急不得以才如此做,不敢背叛国家。”杨侗和王世充盟誓。不久,王世充又派遣韦节等人劝杨侗,任王世充为尚书左仆射、总督内外诸军事。又授任王世充的兄长王恽为内史令,进入宫中居住。

不久,李密打败宇文化及而回,精兵良马大多战死,士兵都很疲倦。王世充想利用李密士卒疲惫之机,打击李密军,恐怕人们心中不愿军心不齐,就假托鬼神,派遣巫师张扬说:“周公想令仆射急速讨伐李密,会取得很大成功,不然的话,士兵都要因瘟疫而死掉。”王世充的士兵大都是楚地人,风俗迷信妖魁荒诞,所以就说出这些话来迷惑士兵。众士卒都请求作战,王世充精选训练精壮英勇的士兵2万多人,马1000多匹,在洛水南岸安下营寨。李密的兵马驻扎在偃师北山上。这时,李密刚刚打败宇文化及,正是得意之时,有轻视王世充的意思。王世充派遣200多名骑兵,悄悄进入北山,埋伏在山谷中,命令士兵喂饱马,早晨不等起床就在寝席上进食。一切准备就绪,夜里渡河,人马疾驰,到了天亮的时候就接近了李密的营寨。李密出兵应战,还没摆好阵势,两军就战在一起。伏兵借助山的隐蔽而上,偷偷登上了北原,从高处冲下,驰压李密的兵营。营中大乱,没有人能够抵挡,伏兵就进入营中放火。李密的军队十分惊恐,就四散溃败,其将张童儿、陈智略投降。进军攻下偃师。当初,王世充兄长和其子玄应跟随宇文化及到东郡,李密俘获他们,囚禁于城中。至此,都全部获得。又俘获邴元真的妻子儿女,司马郑虔像的母亲和李密诸将官的子弟,都加以安抚慰问,让他们各自偷偷地呼唤他们的父兄归附。军队到了洛口,邴元真、郑虔象等人献仓城以应王世充。李密带着几十名骑兵逃遁,王世充收罗众兵而回。

王世充又令韦节劝杨侗,任命自己为太尉,设置官署和属官,把尚书省作为自己的官府。不久,自称郑王,派遣部将高略帅师进攻寿安,交战不利而回师。又帅师围攻谷州,3天就退兵了。第二年,王世充自称相国,接受九锡,准备帝王仪仗队所用的器物。有一道士名桓法嗣,自称能解图谶,王世充亲昵他。法嗣就上《孔子闭房记》,画的是一男子手持一杆驱赶羊。法嗣说:“杨是隋朝的姓。干字加一,是王字。姓王的在姓杨的后面,明摆说是相国代替隋朝成为皇帝。”又取《庄子》中的《人间世》和《德充符》二篇上奉王世充,法嗣解释说:“上篇说的是‘世’,下篇说的是‘充’,这就是相国的名字。应当恩德遍及人间,应符命而成为天子。”王世充非常高兴地说:“此乃天命啊!”再次拜谢。随即任命法嗣为谏议大夫。王世充又用罗网捕获各种鸟,把书帛系在鸟颈上,自称上应符命而把它们放回天空。有的用弹弓射得鸟而来进献,也授官封爵。接着废除杨侗,将他私下杀害,自己超越本分即皇帝位,建元日开明,国号为郑。

大唐太宗率军围攻王世充,世充频繁迎战,屡战屡败,许多城池相继投降。王世充十分困窘,派遣使者向窦建德求救,窦建德率兵救援。兵至武牢,太宗大败其军,擒获窦建德来城下。王世充出城投降。到了长安被仇人所杀。

发愤十六年潜心著二史——李延寿

李延寿与敬播都在中书侍郎颜师古、给事中孔颖达手下担任书记工作。因为家中已有南北史的旧稿,想继承、实现先人的愿望,补出齐、梁、陈、周、隋五代部分所未写的部分,所以在编辑工作之余,昼夜抄当。到贞观五年,因家中丧事而离职。服丧期满后,从官到蜀,把所得材料进行整理。但所缺材料尚多,未能完成。贞观十五年,任东宫典膳丞的时候,右庶子、彭阳公令狐德棻又启用李延寿修《晋书》,因此再次得以勘校研究有关宋、齐、魏三代还没有得到的材料。贞观十七年,尚书右仆射褚遂良当时以谏议大夫的身份奉皇上命令修《隋书》的十志,又获得了皇上的批准召李延寿参加撰录,李延寿因此有机会进行广泛阅读。当时五代史尚未公开,李延寿不敢使人抄录;家中素来贫穷,又无能力雇人书写。魏、齐、周、隋、宋、齐、梁、陈诸正史,都是李延寿自己抄写的,其中本纪是依司马迁的体裁。连缀起来。又在这八部正史之外,参考了1000余卷杂史,将原来正史中没有的记载,都编入书中。对它们烦冗的地方,就删削掉。南北史从开始到修成,共用了16年。从刘宋开始,共八代,分为《北史》《南史》二书,合计180卷。其中《南史》先写完,呈送给监国史、国子祭酒令狐德棻,承蒙他从头到尾读完,并将其中的错误作了改正,将二书向各宰相讨教后,就向皇上上了表。表文说:

臣延寿说:臣听说设置史官,由来已久,执简记言,必须借助直笔。所以《典》《谟》记载叙述的,唐尧、虞舜的风范尤为突出;《诰》《誓》所陈述的,殷代、周代的伟绩特别显著。有了鲁国的《春秋》,鹿门之会给臧孙留下了借鉴;晋国的史书《乘》没有隐讳,赵桃园杀君赵盾受到了讥讽。大约圣哲的君王治理国家,交通贤人树立榜样,惩罚告诫的方法,都是由史书中引出的意义。到了秦朝大量焚烧书籍,周代的典籍尽被毁掉。后来司马迁创造纪传体,五帝三代都完全写入了本纪中,不同的事情归记于不同的体例记载,纲目清晰。此后,这段都被后人作为效法的对象。虽然左史写史,每一时代都不乏其人,然而微隐委婉所传的,只有班固和范晔得到称赞。其次有陈寿写的《三国志》,也被称为名家所作。这些著作都被前代修史的人所重视,不必在这里再评论赞扬了。

五代更替,大约有300年。元熙年以前,就总归于晋朝,著述这段历史的士人,虽多达数家,但没有听说其中有完美的。我大唐太宗文皇帝神资睿圣,天给了他英明灵气,对此事哀恸冲襟,经多方体察。深深地为这些史书的芜秽而嗟叹,于是决心删削而完成新著,此作既悬之于日月星辰,就成为了流传不朽的著作了。但是,北朝自元魏以后,南朝从刘宋以后,朝代迭变,当时的风气喜欢诋毁前朝,每个朝代都有史书,人多好事,从篇目上看。史书不少,但各人都陈述自己的见闻,同异甚多。而一些小说短书,易被湮灭散落,其中的脱文或者残落之处,找不到地方去校勘。一则是因为王道颓丧,朝廷与市场不断变换,资料渐失其真,怎么判断它的真假?二则是道德修养达到最高境界的人的高尚事迹。通达之士的重要的教导,因此就不能听到了,这是令人伤叹的。三则败坏风俗的巨蠹,犯有如夏桀一样滔天罪恶的人,不记载下来加以贬责,用什么人作为样板来进行鼓励和引导人们呢?

臣下我的生命虽然轻贱但有幸侍奉千岁,贞观以来,屡次忝入史局,不自量力,私自修撰了前代史。起自北魏登国元年,到隋朝义宁二年止,共三代244年,又兼写了东魏天平元年,到北齐隆化二年,共44年的行事,总编为本纪12卷、列传88卷,称为《北史》;又起南朝宋永初元年,到陈祯明三年,共四代170年,为本纪10卷、列传70卷,称为《南史》。总共8代,合为二书,计180卷,用以模拟司马迁的《史记》。以上八代之中,梁、陈、齐、周、隋五代史书,是贞观年间奉皇上之命撰写的,因为所写的十志没上奏,这些书都未公开。但这些书及志,从开始到来尾均为臣下我所写。臣下我本来就一直追慕古事,又完全得到了研寻闻见的条件,便私自抄录,共用了16年,所涉猎的书,有千多卷。连缀改定,只靠一人之手,所以拖的时间很长,到现在才完成。我只是搜集遗书逸事,用来增加不同的见闻,分朝代进行编辑,把它们统编在一部书中;删除冗长的地方,保留它们的精华。假如原文妥贴,就不修改加以采用,不敢以我的愚顿,自发管见。虽然此书粗疏朴野。大惭于先哲,但在搜寻材料方面也有所得,我私下认为还是详尽的。其中的《南史》删改修订已是定稿,《北史》修改校对仅初步完成。南北史既然是私人修撰的,所以不敢沉默,又没有上奏过皇上,也不敢流传。臣下我轻率地陈述,伏地颤抖等待皇上的裁决。臣就恭敬地说以上的话。

识怀短浅奢侈优游——元雍

高阳王元雍,字思穆,少年之时便倜傥不群,多变而不恒。高祖元宏说:“我也不能测度这个孩子的深浅,但看他任真率性,也许是大器晚成。”太和九年,封为颖川王,加侍中、征南大将军。有人劝元雍说:“各王都接待士人以营造声誉,为何只有您不如此呢?”元雍说:“我是天子的儿子,位为诸王,用声名干什么?”过了一段时间,拜为中护军,领镇北大将军,改封为高阳王。奉诏将七庙神主南迁到洛阳。以五等开爵建国,食邑二千户。

高祖率军南伐,元雍行镇军大将军,总摄留守事宜。迁卫尉,加散骑常侍,除使持节、镇北将军、相州刺史,常侍如故。高祖训诫元雍说:“相州原是旧都,不是朝中贤才或德高望重者便不能居于此位,所以让你到这里任职。为方镇长官之道,也难也容易。其身正,不令而行,这便是容易;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便是难。还应当爱护贤能之士,讲求信义约束,不要只因别人的言语而轻易地实行赏罚。”进号为镇北将军。

世宗元恪初年,元雍迁为使持节、都督冀相瀛三州诸军事、征北大将军、开府、冀州刺史,常侍如故。元雍在这两地稍微有点政声。后人拜为骠骑大将军、司州牧。世宗有时行幸元雍的家,元雍都尽家人的礼节。迁司空公,议定律令,并常参与重要决策。转太尉公,加侍中。当时,元雍因为天下发生旱灾,再次上表返位,世宗优诏不许。除太保,领太尉,侍中如故。

世宗在全国推行考陟官吏制度,元雍上表说:

臣私下认为,夏、商、周三代考绩的办法为百代不变的通典。如今,任上、中等官职的人,三年升一阶,由散官而入第的,四年登一级。闲散的官员本来不是虚置,或者因贤能而升进、或者因积累勤绩而上举。如果此人无能,便不应备列在这些位置上。原来以才能提升的官员,或者是在外戍守任职,或者是出使到绝域、或催督欠逋课税,察检州镇,都是散官,而所任却是重任。说到考陟,他们却被排除。检察散官的人,不一定都是庸才,即使称职的人也未必都是贤能之人。但以年代多来考闲,而课烦却以少岁,上乖天泽的均平,下生不公平的苦处。又遵循景明时的格式,有折考的文字;正始年间的上奏,又有与夺的级别规定。这说明参差互考本非皇上本意;改易常典常法,乃是有关部门的私意。又有关考级的奏折多委于任事人的手中;而涉及议列科勤之文,却绝于散官之笔。这样,使在事的人得以展其自勤之能,而散官之辈却没有申诉之所。而且,以上下之闲,限以旨格之判,致使近侍禁职抱槃曲之辞而难诉;禁卫武夫怀不申之恨而

难说。如此而想克平四海,怎么可能?又散官在职,一点小错即成污点,一点过失即被治罪。治罪不以他们闲于本职而优待;庆节的赏赐又不以他们俸禄微薄而加赏。罪殿之犯,不因任事不同而有别;考陟之机却要推论年阶而不同。臣听说君主有所举动,史官都要记录。君主举动不合于法,于后代何观?《诗经》说:‘王事靡盛,不遑启处。’又说‘岂不怀归?畏此简书。’依依杨柳,以叙征役之苦;霏霏雨雪,又申振旅之勤。如果折算往来的时日,便是《采薇》一诗当废,《林杜》一诗也该罢。又任事的官吏,遇有吉凶之事要请假,回家省亲扫墓,每次要超过十旬,有的因患难深重而请假,动不动就要一年。征役在途,与留守安泰之劳相差百倍。苦乐的差别,责不在任事之人;在家私闲,又不是理政之日。论优语剧,先应当折算。

武士本挽上格为羽林,次格者为虎贲,下格者为直从。有的累纪征戌,无所不涉;有的带甲连年,负重千里;有的在战场上受伤;有的年老衰竭。现在试以本格,责求他们像当初一样,有一点不符,便要退阶夺级。这是要求他们永不衰老,于理说不通。另外,出外蕃使的人,必抽调朝中俊才。有的历险千余,有的履危万里,登程便有死亡的忧虑,却心怀身死异乡的哀戚,魂骨奉忠,以尸将命。先朝的赏格是酬之以爵品,如今却只涉及阶品劳绩。折以代考,有乖使者之望,这不是奖励《皇皇者华》而敦崇《四牡》出使之意。

又按正始年间的格式:凡后任事上中的人,三年升一阶;凡后任事上中的人,六年进一级。三年一考,是自古通用的办法。现在以凡前六年便升一级,而不管有无愆失,到年份便提级。以此推之,明明是以泛代考。新除一日,便同沾阶荣。下第之人因泛上提,上第之人却因泛而退。

臣又见部尉资品,源居流外,刊之于明令,而行之已久。但近来因为里巷多有盗贼,因为他们威望不够而难以肃清。想进品清流,以压奸宄。甄琛上启说:‘为法的人施行而观察之,有不便则改动。’臣私下认为此言有理,可以采用。呈上明察,请提高宰尉的品秩。

现在考格刚刚公布,而怀怨的人众多,臣也以为不妥。只要有光国典,改动又有何难!”

世宗见表后,便引元雍共论时务。

肃宗初年,诏令元雍人居太极西柏堂,谘询参决重大政务。配给亲信侍从20人。又下诏元雍为宗师,进太傅、侍中、领太尉公,王位如故。又另外命将作大匠营造国子学寺,让元雍在其中居住。领军于忠擅权专恣,仆射国祚劝元雍将于忠贬出去。予忠大怒,假造皇帝诏令杀掉了国祚和尚书裴植,废掉元雍之权。让他以王归第。朝中有大事,派黄门郎到元雍家中谘询。不久,于忠又假造诏令,想杀掉元雍,以此事去问侍中崔光,崔光拒绝,于忠便没有下手。

不久,灵太后临朝执政,贬于忠为冀州刺史。元雍上表说:

同类推荐
  • 霸血枭图

    霸血枭图

    男人流血不流泪,铁铸筋骨不下跪,抬头九霄风云动,脚踏九州山河碎。诗一样的悲歌,酒一样的醉人。且恋最美的人,饮最烈的酒,霸业皇图,枭血河山,且与我重铸九州,鼎立乾坤!
  • 侠义书生

    侠义书生

    简介侠与义的结合,情与爱的纠葛。原本只想平凡的沐生不得不走上侠义之道,在情与爱的纠葛中他该何去何从,一切尽在书生当中。
  • 民国大盗传奇

    民国大盗传奇

    民国年间,一代大盗雷老虎烧杀掳掠无恶不作。谁知其祖上乃是太平天国天王。为报家仇,雷老虎搅的元城两大世家不得安稳。压力之下,元城县长用计招降雷老虎,而他这次能否逃过生天呢?
  • 旧河山

    旧河山

    建炎三年,正月金军攻破徐州,轻骑千里奔袭扬州,高宗仓皇南逃,三月五日“苗刘兵变”高宗禅位皇子赵旉,四月一日,高宗复位,赵旉立为太子五月,金兵迫袭隆祐太后,七月末,金兵再次南侵,八月太子赵旉卒.......肖文渊,一名普通编辑,在一次意外中死去,灵魂却穿越千年,复生于宋高宗唯一的子嗣赵旉身上,然而此时他将要面对的却是山河破碎,风雨飘摇南宋朝廷,大金攻灭北宋,兵锋直指江南;蒙古诸部落依旧征伐不休;被击败西辽正在暗自舔舐伤口,且看他如何面对,收拾旧河山,朝天阙
  • 玩在北宋

    玩在北宋

    沈炎一个以盗取古玩字画的家伙,一个偶然的机会来到了宋代,在这里他见到了各种名人,可古人的生活确让他危机四伏,看沈炎如何利用智慧应对危机。
热门推荐
  • 野蛮新娘

    野蛮新娘

    她:生为副校花的蓝羽却在一失足之下,变成了蓝昕羽。在刚刚为自己的幸运而暗暗鼓掌之时却传来噩耗什么?嫁给他?凭什么?既然扭不过命运,那就即来之则安之,井水不范何水。可是~~~~,可是~~~,他怎么这么不让人省心啊。他:被皇帝下令迎娶一位体弱多病的女子,可她怎么看都不像体弱多病啊,她竟然要休夫?她竟然要跟自己比武?她竟然`~~~~,这是什么新娘啊?故事情节跌宕起伏,轻松活泼,让你在工作之余,来一次轻松之旅。
  • 和道姑捉鬼的日子

    和道姑捉鬼的日子

    明月几时有,抬头自己瞅。而我,古月,只能瞅见一堆又一堆的妖魔鬼怪。我是道士?不是。我是和尚?还没娶老婆呢,哪能看破红尘啊。我是-----谁?站出来!刚才谁说我是神棍的?你见过这么帅的神棍吗?我只是个普通人。至于为什么捉鬼,都是因为我开了天眼。为什么我会开天眼呢?只因为我撞到一个女道姑的胸脯-----记者:“后来呢,后来呢?”我:“后来,就过上了没羞没臊-----”花满楼:“古月,赶紧给老娘回来,买根儿黄瓜你跟记者扯什么淡。”
  • 刀剑风雨

    刀剑风雨

    这是一个关于追悔的故事……里面有刀光剑影铁血情深,也有美人如玉纸醉金迷,得与失,痛与乐,忠诚与背叛
  • 将军的漫漫寻夫记

    将军的漫漫寻夫记

    一只忠犬伪攻将军受带着三只拖油瓶,从凡间再到修真界,再一步步走上仙界,找寻自家妖娆美人攻的故事~
  • 暮雪上的星空

    暮雪上的星空

    “茉,我们真的回不去了吗?”“我们回不去了!”她!从美国回来的音韵公主。他!学院里的校草级人物。彼此遇见,并爱上对方,但是却一次次质疑,一次次背叛,使感情有了裂痕。她有了新的朋友新的圈子,男孩渐渐的不再是她感情的羁绊,而他呢,他已经慢慢后悔,可是他没资格后悔,更加有资格说累。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
  • 那个名叫爱情的事

    那个名叫爱情的事

    爱情这种东西,看不见摸不着,我曾经以为我抓住了,然而在现实面前,我才发现原来我根本没有接触过它。缘起缘灭,花开花谢。我叫李健,这是我的故事。
  • 细语说经年

    细语说经年

    每个人的青春都不一样,但是每个人都会做那么一两件让自己发笑的蠢事。那些年,我为你做了那么多小事,我不求你知道,只求我心安。那是因为,我喜欢你。
  • 霸天邪尊

    霸天邪尊

    神秘少年,握极致之火,掌乾坤灭万物。宗族血洗,爆至尊邪体,破苍穹踏生死。站至巅峰,傲视群雄,一念风起云涌。领悟天道,成就至尊,世间唯我称雄!
  • 精灵小老公,快到碗里来

    精灵小老公,快到碗里来

    一次倒霉遭遇,让萧婕遇到了来自异时空的精灵王子斯塔,斯塔为躲避家族同胞的追杀,赖在萧婕家里不走,萧婕平淡的生活被打破,被学校开除,被陌生人侵犯,被抓入狱,丧母,逃狱,然后跟着斯塔开启了一次奇妙的探险旅途,这还不够,还要穿越到精灵王国,变身成为最伟大的精灵王妃,来吧,亲爱的精灵小老公,快到我的碗里来吧!
  • 复仇者之特种兵王

    复仇者之特种兵王

    在华夏大地上,有一个军队名曰“龙巢”其中精英济济执行无数的3s任务,一次任务改变的这个孤儿的命运,让他开始了疯狂的复仇,这是为什么?_?详情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