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003000000026

第26章 欧阳修作品选(18)

或又问曰:然则三子言性,过欤?曰:不过也。其不同何也?曰:始异而终同也。使孟子曰人性善矣,遂怠而不教,则是过也;使荀子曰人性恶矣,遂弃而不教,则是过也;使扬子曰人性混矣,遂肆而不教,则是过也。然三子者,或身奔走诸侯以行其道,或著书累千万言以告于后世,未尝不区区以仁义礼乐为急。盖其意以谓善者一日不教,则失而入于恶;恶者勤而教之,则可使至于善;混者驱而率之,则可使去恶而就善也。其说与《书》之“习与性成”,《语》之“性近习远”,《中庸》之“有以率之”,《乐记》之“慎物所感”皆合。夫三子者,推其言则殊,察其用心则一,故予以为推其言不过始异而终同也。

凡论三子者,以予言而一之,则者可以息矣。

予之所说如此,吾子其择焉。

十五、策问

武成王庙问进士策二首

问:学者言三统之义备矣。然自孔子删修六经,与其弟子论辩尧、舜、三代之际甚详,而于正朔独无明文见于经者。三正,王者所以正一统,盖大法也。岂宜略而不言欤?抑隐其义以寓见诸书欤?或者经籍散缺而失之欤?自汉以来学者多增三统之说,以附六经之文。今所见者,特因汉儒之说尔。当汉承秦焚书,圣经未备,而百家异说不合于理者众,则其言果可信欤?夫众辞淆乱质诸圣,今考于六经,孔子所笔,何说可以验其信然欤,不然,商、周未尝有改欤?岂其不足为法,圣人非之而不言欤?请稽三王之旧典,考六经之明文,以祛厥疑。敢俟来对。

问“礼乐,治民之具也。王者之爱养斯民,其于教导之方,甚勤而备。故礼,防民之欲也周;乐,成民之俗也厚。苟不由焉,则赏不足劝善,刑不足禁非,而政不成。大宋之兴八十余岁,明天子仁圣,思致民于太平久矣。而天下之广,元元之众,州县之吏奉法守职,不暇其他,使愚民目不识俎豆,耳不闻弦歌,民俗顽鄙,刑狱不衰,而吏无任责。夫先王之遗文具在,凡岁时吉凶聚会,考古礼乐可施民间者,其别有几?顺民便事行于今者有几?行之固有次第,其所当先者又有几?礼乐兴而后臻于富庶欤?将既富而后教之欤?夫政缓而迂,鲜近事实;教不以渐,则或戾民。欲其不迂而政易成,有渐而民不戾者,其术何云?儒者之于礼乐,不徒诵其文,必能通其用;不独学于古,必可施于今。

愿悉陈之,无让。

问进士策三首

问:六经者,先王之治具,而后世之取法也。《书》载上古,《春秋》纪事,《诗》以微言感刺,《易》道隐而深矣,其切于世者《礼》与《乐》也。自秦之焚书,六经尽矣。

至汉而出者,皆其残脱颠倒,或传之老师昏耄之说,或取之冢墓屋壁之间,是以学者不明,异说纷起。况乎《周礼》,其出最后,然其为书备矣。其天地万物之统,制礼作乐,建国君民,养生事死,禁非道善,所以为治之法皆有条理。三代之政美矣,而周之治迹所以比二代而尤详见于后世者,《周礼》著之故也。然汉武以为渎乱不验之书,何休亦云六国阴谋之说,何也?然今考之,实有可疑者。

夫内设公卿、大夫、士,下至府史、胥徒,以相副贰;外分九服、建五等、差尊卑以相统理,此《周礼》之大略也。而六官之属略见于经者五万余人,而里闾县鄙之长、军师卒伍之徒不与焉。王畿千里之地,为田几井,容民几家?王官、王族之国邑几数?民之贡赋几何?而又容五万人者于其间,其人耕而赋乎?如其不耕而赋,则何以给之?夫为治者,故若是之烦乎?此其一可疑者也。秦既诽古,尽去古制。自汉以后,帝王称号,官府制度,皆袭秦故,以至于今虽有因有革,然大抵皆秦制也。未尝有意于《周礼》者,岂其体大而难行乎,其果不可行乎?夫立法垂制,将以遗后也,使难行而万世莫能行,与不可行等尔。然则反秦制之不若也,脱有行者,亦莫能兴,或因以取乱,王莽后周是也,则其不可用决矣。此又可疑也。然其祭祀、衣服、车旗似有可采者,岂所谓郁郁之文乎?三代之治,其要如何?《周礼》之经,其失安在?宜于今者,其理安从?其悉陈无隐。

问:古者为治有繁简,其施于民也有浅深,各适其宜而已。三代之盛时地方万里,而王所自治者千里而已,其余以建诸侯。至于礼乐刑政,颁其大法而使守之,则其大体盖简如此。诸侯大小国盖数千,必各立都邑,建宗庙。卿士大夫朝聘祭祀,训农练卒,居民度土,自一夫以上皆有法制,则其于众务,何其繁也!今自京师至于海隅徼障,一尉卒之职必命于朝,政之大小皆自朝出,州县之吏奉行而已。是举天下皆所自治,其于大体,则为繁矣。其州县大小,邑闾田井,训农练卒,一夫以上略无制度,其于众务,何其忽而简也!夫礼以治民,而乐以和之,德义仁恩,长养涵泽,此三代之所以深于民者也。政以一民,刑以防之,此其浅者尔。今自宰相至于州县有司,莫不行文书、治吏事,其急在于督赋敛、断狱讼而已,此特浅者尔。礼乐仁义,吏不知所以为,而欲望民之被其教,其可得乎?夫治大以简则力有余,治小以繁则事不遗,制民以浅则防其僻,渐民以深则化可成,此三代之所以治也。今一切悖古,简其当繁而繁其可简,务其浅而忽其深。故为国百年,而仁政未成、生民未厚者,以此也。

然若欲使国体大小适繁简之宜,法政弛张尽浅深之术,诸侯井田,不可卒复,施于今者何宜?礼乐刑政,不可卒成,用于今者何便?悖古之失,其原何自?修复之方,其术何始?迹治乱,通古今,子大夫之职也,其悉心以陈焉。

问:礼乐之书散亡,而杂出于诸儒之说,独中庸出于子思。子思,圣人之后也。其所传宜得其真,而其说有异乎圣人者,何也?《论语》云:“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盖孔子自年十五而学,学十五年而后有立,其道又须十年而一进。孔子之圣,必学而后至,久而后成。

而《中庸》曰:“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自诚明,生而知之也;自明诚,学而知之也。若孔子者,可谓学而知之者,孔子必须学,则《中庸》所谓自诚而明、不学而知之者,谁可以当之欤?尧用四凶,其初非不思也,盖思之不能无失耳,故曰“惟帝其难之”。舜之于事,必问于人而择焉,故曰“舜好问”。禹之于事,己所不决,人有告之言,则拜而从之,故曰“禹拜昌言”。汤之有过,后知而必改,故曰“改过不吝”。孔子亦尝有过,故曰“幸,苟有过,人必知之”。而《中庸》曰“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夫尧之思虑常有失,舜、禹常待人之助,汤与孔子常有过。此五君子者,皆上古圣人之明者,其勉而思之犹有不及,则《中庸》之所谓“不勉而中、不思而得”者,谁可以当之欤?此五君子者不足当之,则自有天地已来,无其人矣,岂所谓虚言高论而无益者欤?夫孔子必学而后至,尧之思虑或失,舜、禹必资于人,汤、孔不能无过,此皆勉人力行不怠,有益之言也。若《中庸》之诚明不可及,则怠人而中止,无用之空言也。故予疑其传之谬也,吾子以为如何?

南省试进士策问三首

问:昔者禹治洪水,奠山川,而尧称之曰万世之功也。盖遭大小,莫如尧;致力以捍大患,莫如禹;别四海、九州、山川地形,尽水之性,知其利害而治之有法,莫如《禹贡》之为书也。故后世之言知水者,必本于禹;求所以治之之法与其迹者,必于《禹贡》。然则学者所宜尽心也。国家天下广矣,其为水害者,特一河耳,非有尧之大患也。自横垅、商胡再决,三十余年,天下无一人能兴水利者,岂有其人而弗求欤,求而弗至欤?抑不知水性而乖其导泄之方,由《禹贡》之学久废而然欤?此当今之务,学者之所留意也。且尧之九州,孰高孰下?禹所治水,孰后孰先?考其治之之迹,导其大水所从来而顺其归,其小水则或附而行,或止而有所畜,然后百川皆得其宜。夫致力于其大而小者从之,此岂非其法欤?然所导大水,其名有几?夫欲治水,而不知地形高下,所治后先,致力之多少及其名与数,则何以知水之利害?故愿有所闻焉。夫禹所以通治水之法如此者,必又得其要。愿悉陈之无隐。

问:三王之治,损益不同,而制度文章,惟周为大备。《周礼》之制,设六官以治万民,而百事理,夫公卿之任重矣。若乃祭祀天地、日月、宗庙、社稷、四郊、明堂之类,天子大臣所躬亲者,一岁之间有几?又有巡狩、朝会、师田、射耕、燕飨,凡大事之举,一岁之间又有几?而为其民者,亦有畋猎、学校、射乡、饮酒,凡大聚会,一岁之间有几?又有州党、族官、岁时、月朔、春秋、、询事、读法,一岁之间又有几?其斋戒供给,期召奔走,废日几何?由是而言,疑其官不得安其府,民不得安其居,亦何暇修政事、治生业乎?何其烦之若是也?然说者谓周用此以致太平。岂朝廷礼乐文物,万民富庶岂弟,必如是之勤且详,然后可以致之欤?后世苟简,不能备举,故其未能及于三代之盛欤?然为治者果若是之劳乎?用之于今,果安焉而不倦乎?抑其设施有法,而第弗深考之欤?诸君子为言之。

问:六十四卦所谓《易》者,圣人之书也。今谓之《系辞》,昔谓之《大传》者,亦皆曰圣人之作也。其言曰:“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又曰:“河出图,圣人则之。”又曰:“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观于天,俯察于地,观鸟兽之文,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始作八卦。”又曰:“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幽赞于神明而生蓍,参天两地而倚数,观变于阴阳而立卦。”一书而四说,则八卦者果何从而有乎?若曰河图之说信然乎,则是天生神马负八卦出于水中,乃天地自然之文尔,何假庖牺始自作之也?如幽赞生蓍之说,又似八卦直因蓍数而生尔。至于两仪四象,相生而成,则又无待于三说而有卦也。故一说苟胜,则三说可以废也。然孰从而为是乎?。卜筮,自尧、舜、三代以来用之,盖古圣人之法也,不必穷其始于古远茫昧之前。然《系辞》圣人之作也,必有深旨,幸决其疑。

十六、祭文

祭桓侯文〔景祐四年〕

谨以彘肩卮酒之奠,告于桓侯张将军之灵:农之为事亦劳矣,尽筋力,勤岁时,数年之耕,不过一岁之稔。稔,则租赋科敛之不暇,有余而食,其得几何?不幸则水旱,相枕为饿殍。夫丰岁常少,而凶岁常多。今夏麦已登,粟与稻之早者,民皆食之矣。秋又大熟,则庶几可以支一二岁之凶荒。岁功将成,曷忍败之?今晚田秋稼将实而少雨,雨之降者,频在近郊,山田僻远,欲雨之方,皆未及也。惟神降休,宜均其惠,而终成岁功。

神生以忠勇事人,威名震于荆楚;殁食其土,民之所宜告也。尚飨!

求雨祭文〔宝元元年〕

年月日,乾德县令欧阳修谨以清酌庶羞之奠,祭于五龙之神曰:百里之地一时而不雨,则民被其灾者数千家。然则水旱重事也,天之庇生斯民者,岂欲轻为之乎!不幸而遭焉,则归其说于二者。一曰吏之贪戾,不能平民,而使怨吁之气干于阴阳之和而然也。一曰凡山川能出云为雨者,皆有神以主之,以节丰凶,而为民之司命也。故水旱之灾,不以责吏,则以告神。呜呼!民不幸而罹其灾,修与神又不幸而当其事者,以吏食其禄而神享其祀也。今岁旱矣,令虽愚,尚知恐惧而奔走;神至灵也,得不动于心乎!尚飨!

求雨祭汉景帝文〔宝元元年〕

维年月日,具官修告于汉孝景帝之神:县有州帖,祈雨诸祠。县令至愚,以谓雨泽颇时,民不至于不足,不敢以烦神之视听。癸丑,出于近郊,见民稼之苗者荒在草间,问之,曰:“待雨而后耘耔。”又行见老父,曰:“此月无雨,岁将不成。”然后乃知前所谓雨泽颇时者,徒见于城郭之近,而县境数百里山陂田亩之间,盖未及也。修以有罪,为令于此,宜勤民事神以塞其责。今既治民狱讼之不明,又不求民之所急,至去县十余里外,凡民之事皆不能知,顽然慢于事神,此修为罪又甚于所以来为令之罪。惟神为汉明帝,生能惠泽其民,布义行刚,威灵之名,照临后世,而尤信于此土之人。神其降休,以答此土民之信。尚飨!

北岳庙赛雨祭文〔庆历五年〕

古者诸侯之国,水旱丰凶,山川所祷,各即其封。祀薄秩卑,止于一国,而神所降休,亦不过其国中。岂如巨岳,四方之镇,天下之雄,天子命祀,公王之崇。而修之职,既非一邦之守,凡河北千里,上给下足,皆责于厥躬。故修之祷,非镇一州而止,自河以北,冀厥惠之咸蒙。况神之主,又非河北而已,利泽之广,宜及于无穷。既获赐矣,而又敢黩,幸神听之惟聪。尚飨!

修城祈晴祭五龙文滁州〔庆历七年〕

雨泽于物,博哉其利。及其过差,患亦不细。民劳于农,将熟而败。吏勤于职,已成而坏。龙于吏民,何怒何戾?山湫有祠,乐可潜戏。宜安尔居,静以养智。冬雪春雨,其多已太。浸润收畜,足支一岁。旱则来告,否当且待。

祈晴祭城隍神文滁州〔庆历七年〕

昨者王伦为盗,攻劫城市,州民被虐,余毒未瘳,非待修言,乃神所见。近蒙朝旨,许理城隍,所以戒往弊,防未然。惟神爱福此州,必有阴助。今兴役有期,而大雪不止,沮民害事,咎必有归。惟修不能事神治民,当有明罚。而城之成否,自系神民。惟神之灵,敢以诚告,数日之内,豁然阳开,尚不失时,在神而已!尚飨!

又祭城隍神文滁州〔庆历七年〕

雨之害物多矣,而城者神之所职,不敢及他,请言城役。用民之力,六万九千工;食民之米,一千三百石。众力方作,雨则止之。

城功既成,雨又坏之。敢问雨者,于神谁尸?吏能知人,不能知雨。惟神有灵,可与雨语。

吏竭其力,神祐以灵。各供其职,无愧斯民。

祈雨祭汉高皇帝文滁州〔庆历七年〕

维年月日,具官欧阳修,谨以清酌庶羞之奠,致祭于汉高皇帝之灵而言曰:吏有常职,来官于滁者,不三四岁而易也。神食于此,无穷已也。神与吏,于滁人孰亲且久,孰宜爱其人之深也?滁人敢慢其吏而犯吏法者有矣,未闻有敢慢神而犯威灵也。其畏信勤事于吏,孰若畏信勤事于神也?吏于凡小事犹皆动有法令约束,违则有罚,孰若神之变化不测而能与民转灾为福也?吏朝夕拜祷,弥旬越月而无所感动。神之召呼风云、开阖阴阳而役使鬼物,顷刻之间也。今民田待雨急矣,吏知人力不能为,犹竭其力而不得已,况神之易为也。况滁人畏信勤事之久而亲,神宜爱之,而又有可以转灾为福、变化不测之能也。吏谁敢与神较,而修辄以此为黩者,盖哀民之急辞也。其政不善而召灾旱,又以为黩,神宜降殃于修,而赐民以雨,使赏罚并行而两得也。民之幸也,修之愿也。尚飨!

汉高祖庙赛雨文滁州〔庆历七年〕

谨以清酌庶羞之奠,致祭于汉高皇帝之神。古之为政者,率人甚勤,备灾甚谨,而自勉甚笃。故劝农节用,均丰补败,虽有水旱之岁,而无饥殍之民。一遇天灾,则厚自贬责,务修人事之阙,而复阴阳之和。今乃不然。当无事之时,不能勤民于农,而亡备灾之具。一月不雨,使民惶惶,又不自责以修其阙,而动辄干神。赖神聪明,知厥过之在吏,闵斯民之可哀,赐之丰年,遍及远迩。

神之大惠,如何可报?吏之大过,如何可逃?惟与民永永事神,无敢懈。尚飨!

又祭汉高祖文滁州〔庆历七年〕

民常患不勤于农,农勤矣而雨败其稼;吏常患不修其职,职修矣而雨害其功。吏与民慢,则惧神罚。妨民沮吏,岂又神聪!今麦虽已失,犹有望于谷。城尚可补,敢不劳厥躬?咎难追于已往,神幸惠于其终。

祈雨祭张龙公文颍州〔皇桔二年〕

同类推荐
  • 希特勒之秘

    希特勒之秘

    希特勒留给人们的印象是残暴专横和战争狂人。即便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纳粹的一些战犯在谈起他们的“元首”时,仍然“谈虎色变”。本书对希特勒的生平、思想的演变、政治权力的争夺以及发动战争、残杀犹太人诸多经历进行纪实性的记录。
  • 马云的人生江湖

    马云的人生江湖

    王宇编著的《马云的人生江湖》一书,是以传记的方式,并以马云的经典语录点题,内容范围涉及创业、管理、经营、营销、融资、团队等诸多方面,结合他本人的人生成长历程以及商业史上的经典成功案例,针对马云的性格、品质以及在创业中的形式和作风,从多个方面展开描写,是解读马云最全面的精品读物。本书从马云的出世开始写起,对马云幼年的成长、青年求学、教书生涯、下海经商、打造网络帝国……以全面、新颖的多个视角解读了马云的一生和他的创业历程以及管理精髓,对所有与他成功有关的一切历程进行全面的解析。其中更有大量的事例案例让读者更真实、更全面地去了解马云这个传奇英雄,力图能够为读者展现一个全面、立体、鲜活的马云人生史!
  • 知行合一:沈善洪教授八秩寿庆文集

    知行合一:沈善洪教授八秩寿庆文集

    沈善洪校长生于1931年,2011年是他的八十华诞。沈校长的部下和学生决定出版一部文集以资纪念,推举现任浙江大学副校长罗卫东教授主持此事。文集定名为《知行合一:沈善洪教授八秩寿庆文集》,在向沈善洪教授致以美好祝福的同时,对原杭州大学的办学理念、教育实践和成功经验进行了总结回顾,为浙江大学尤其是人文社会科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
  • 流年碎影

    流年碎影

    中国百年沧桑变迁的冷峻思考,国学大师坎坷人生的心路坦言。自然,人有大小,事有大小,我的人和事,都小而不大,但是江河不择细流,为史部的库藏设想,作为史料,多一些总比少一些好吧!
  •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赵一曼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赵一曼

    她柔弱而坚强,纤细而挺拔。她是母亲、妻子和女儿,具有中国妇女所具备的优秀品德与情感。她是中国共产党党员,更具有共产党员的勇敢与坚毅。她就是中国著名的抗日女英雄赵一曼。
热门推荐
  • 拯救配角计划—恋爱进行时

    拯救配角计划—恋爱进行时

    这是一个有恐男倾向的少女带着一只肥猫穿梭各个小说组成的平行世界,发生一系列温馨、搞怪,又伤感的事件,不喜慎入。
  • 异瞳绝色王妃

    异瞳绝色王妃

    雪颖依,一个异瞳废物小姐,当废物小姐被天下第一杀手——雪来代替,会有什么好玩的事吗?
  • 宠物小精灵之冠军至上

    宠物小精灵之冠军至上

    云,一个只知道自己名字却不知道自己姓的青年,在穿越到神奇宝贝世界后会得到什么呢?
  • 重生一次也无妨

    重生一次也无妨

    如果你想改变你的人生,那就来看看别人的第二人生
  • 通俗爱情之我的青春只为你绽放

    通俗爱情之我的青春只为你绽放

    终于决定用文字记录下这一段成长经历,我怕再过一段时间我的记忆会被时间所模糊,一如曾经深爱的那个她在我记忆中越来越模糊。请各位看到这些文字的朋友们牢牢记住初恋带给你的痛苦吧,因为若干年后这痛苦是你最宝贵的财富,等你几乎不能记起或者忘记这种痛苦的时候,已经是你不再相信爱情的时候。所以趁你还记得这种痛苦的时候,把这种痛苦永远保存在大脑的硬盘中,永远别删除,也许这痛苦记忆在今后很多时候也变成了弥足珍贵的奢侈品。
  • 葡萄病虫防治原色图谱

    葡萄病虫防治原色图谱

    全书分为5个章节,分别为:果树病虫害防治基础知识、葡萄侵染性的识别与防治、葡萄非侵染性的识别与防治、葡萄虫害的识别与防治,农药使用规则。囊括了葡萄病虫害56种,其中病害45种,虫害11种。书中彩图123幅,所列病虫病原尽可能按新的分类系统核实订正学名。
  • 当咖啡爱上奶茶

    当咖啡爱上奶茶

    “韩枫,你今天还是喝奶茶吗?我说你啊,来我们咖啡厅喝奶茶,要不是看在你是我蓝颜知己的份上,老娘一脚提出门都会”蓝茜递过菜单又是一阵JJWW的说个不停。“哎呦,我说我亲爱的茜茜姐,你就不能休息一下嘛,每次都这么啰说,你不怕哪天你嫁不出去啊,那时候可不要说是我害你哦o(∩_∩)o,茜茜姐,我看你啊,还是准备做剩女吧!不要想着嫁人了”我边看着菜单边捂住嘴巴偷偷乐着。“你~~~你~~~可恶气死我了,哼,不理你了,自己招呼自己去,我走了”茜茜姐气急败坏的跺下脚,转身离去!
  • 花雨流歌:羽翼复生

    花雨流歌:羽翼复生

    她是Q大最年轻的教授,也是让世界为之震惊的天才。为了组织,她接受最后的历练任务去往另一个世界。异世,冰蓝色在她的眼中流转,历经无数鲜血与爱恨情仇的洗礼,她为水系控者,睥睨天下!曾经有人与她同甘共苦却极少交流,最后消失在遥远的天际。曾经有淡青色的印记在眉间闪光。而现在,她将背后的一切交给一双金色的眼眸。“记得,只交给你负责,呢。”
  • 迢迢不断

    迢迢不断

    在战乱三国的年代,上至国家下至个人,只有赢与输,胜者为王,败者为寇。身陷权利漩涡的人争的不是权利而是性命,冲向权利漩涡的人争的不是性命而是权利。而身陷权利漩涡却还不争不抢的人只会是任人宰割之辈,所谓的清高,不过是懦弱的演绎。作为从长公主死后便过继到皇帝舅舅名下的公主窦乐安,从被娄安陷害奔赴蛮夷的草原和亲开始,她才明白所谓的世事,本想苟活,结果一场战争还是送她去了西天。问君能有几多恨?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曾经的弃她去者,负她利者,伤她喜者。当她重生,一切都再次重新上演。ps:心底太过善良的筒子们慎点,女主阴暗地怕你们受不了,蠢萌设定只在我的青天白日鸡腿梦里出现过。日更日更
  • 华严经文义记

    华严经文义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