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004200000002

第2章 禅宗解脱之道(1)

简说禅宗要义

纠正两个常识。

一,通常人们都认为禅宗是讲“明心见性”的,其实不然。你说“明心见性”,麻烦就大了:你明什么心?见什么性?或说明谁的心?见谁的性?越讲越讲不清。因此,禅宗要义不是“明心见性”,而是“无心无性”。

二,通常人们理解的禅宗境界,其实是中国艺术的境界。禅诗禅画禅茶,最好拿来说事,但那不是禅本身。我们看佛经中,佛陀的话从来是直说,没有那么多事。因此,禅不是艺术,不是美,刚好相反,它破除了这些外相,归于空无。

所谓禅宗解脱之道就是涅槃,解脱即涅槃。

本卷专述禅宗解脱之道,围绕7个故事具体来讲。分别讲:1.禅宗“不生不灭”法门。2.禅宗“饭道”。3.禅宗“无执”之道。4.禅宗“自悟”之道。5.禅宗“舍得”之道。6.禅宗“惜福”思想。7.禅宗“空”的思想。

不变的改变一切

[任他沧海桑田,我自春耕秋收]

本章讲禅宗“不生不灭”法门

梅子熟了

禅宗公案——

法常问马祖:什么是佛?

马祖说:即心即佛。意思是心就是佛。

这是二人第一次见面的问答。不久,法常离开了马祖,到大梅山住下,人称大梅法常。法常自称:大梅即是法常,法常即是大梅。从此别人就称他为大梅。

马祖派了个和尚来试他。

和尚问:师兄在师父手下时,学到了什么呀?

大梅说:即心即佛。

和尚说:老和尚最近佛法又不同了,他不说即心即佛了,而是说非心非佛。

大梅笑道:这老和尚专门迷惑人,没完没了。随便他怎样非心非佛,我只管即心即佛。

和尚回山。

马祖很高兴,就说:“梅子熟了!”不再变了

我在家里,有时深夜无聊,就打开电视。有次我看见CCTV3播放了一个音乐电视,是“仙林青梅酒”的广告歌曲,画面很美:一群村姑背着背篼在青山绿水中嬉戏,背景是九寨沟仙境,音乐很美。

深夜遭遇镜中美景,听到缥缈的音乐,我体会到了这种酒的滋味,那是一种酸酸的惆怅。

马祖夸大梅:“梅子熟了!”他为什么夸大梅?

因为大梅的心已安定下来。

不变的改变一切。

任他沧海桑田,我自春耕秋收。

当初法常是法常,没有变化。后来法常住在大梅山,成了大梅。

当初马祖告诉大梅“心即是佛”,后来又告诉他“非心非佛”,大梅究竟听哪句?

他哪句都不听。

他只听他自己。

得道的人不再外求,只是守住自己。穷则思变,他求变、善变、能变,一次变到位后就永远不变。

2005年秋天,有一阵子我接连接到一个读者的电话,邀请我去他所在的国防大学见面。我应约而去,原来他是一位部长。部长请我吃饭,席上他向我背起了我在《说道》一书中写的一句话:“我唯一不变的是我多变的心。”看样子他很认同这句话。我与他饮酒闲谈,莫逆于心。

如今想起,此言误矣!

说什么“我唯一不变的是我多变的心”?

既然多变,哪有什么唯一?哪有什么不变!

马祖说“即心即佛”,分明是讲心就是心,寂然不动,哪有什么变化。如果你感觉到变化了,说明你在失去你的心。

什么时候你变无可变了,你就回到你的心中。

梅树开花。

梅树长叶。

梅树结梅子。

山中岁月匆匆,不经意间梅子熟了。

梅树如果一天到晚摇晃,就不能结出果子。不生不灭

多少事无边无际,多少人变化多端。

天涯即无涯,你还要跟随它吗?

《圣经》上说:“黑暗和光明,在你(指上帝)看来都是一样的。”

既然是一样的,就不要忙碌了。请允许我再说一遍:“既不畏惧黑暗,也不向往光明。”

我不知道什么是光明,我只知道我不能再变了。

不是变得不够,而是变得够多了。

不能再变了,再变就变回去了。

不变的改变一切。

任他沧海桑田,我自春耕秋收。不生不灭,是道之本原。我不曾生过,也不曾灭过。宇宙寂寂,我不知春—这是真正的春天——不被其他季节取代的春天是真正的春天。我不是“四季如春”,我根本没有四季,只有春天。这不是靠花红柳绿实现,反而因为月缺花残,我以秋之道为春之道,其道乃大。

世上最大的真理莫过于干活

[活着就要吃饭,吃饭就要干活]

本章讲禅宗“饭道”

一日不作,一日不食

禅宗公案——

宋朝著名和尚百丈禅师最热爱劳动,凡事“必先于众”,庙里打扫卫生他带头,早晚念经他带头,连出门化缘也是他带头。他不像个禅师,分明是个小和尚。有次弟子们见他太辛苦,就把他干活的家伙藏在门背后,让他怎么也找不着。

百丈找不着家伙,干不成活,一个人在那里发呆。弟子们以为他这回该休息了吧?没想到他一站就是半天。

弟子问:“吾师为何如此?”

百丈答曰:“一日不作,一日不食。”

这句名言就这样传开了。

干活事大

我们不是用吃饭来填充空虚,而是用心灵、用思考、用干活来战胜空虚,改写人生,赋予意义。

昨天我对我的弟弟和妹妹说:“你们可曾经历过‘吃再多都吃不饱、喝再多都不解渴’的事?”他们都笑了,显然在笑我的怪话又来了。其实真是这样,世上的水是不能解渴的,世上的饭是不能充饥的,你吃再多、喝再多,心里还是空虚。唯有道可以充实我们。干活就是人的道。

人不干活的最大麻烦不在于没饭吃,比没饭吃更麻烦的是空虚。

人不干活就空虚,就难受。心里长草,长荆棘,扎你自己,但不扎出血来,甚至不扎痛,它只是一下一下又一下,绵绵不断地给你放气,让你整个人空掉、蔫掉、烂掉。

干活多好!有事干的人有福。有饭吃是人生最大幸福,比有饭吃更幸福的是有事干。

又有事干,又有饭吃,叫做活人。

没有事干,但有饭吃,叫做活死人,半死不活。

又没事干,又没饭吃,叫做死人。

死人要想活过来,一要找口饭,二要找事做。要说眼前问题,当然是吃饭。要说长远,当然是做事。

饭从事出。

你不做事,哪来饭吃?

嗟来之食可耻!

比嗟来之食更可耻的是白吃白拿!

“吃饭”二字之所以具有至高无上的人生意义,全在于它体现人格。自己做事有饭吃,你就有健全人格。否则,难。

昨天是星期天,我有个老朋友到良乡来参加聚会,聚会后吃了午饭,我们在家里闲聊。

我朋友说:中国人爱问“吃饭了吗”?这有两层意思。他说一是因为过去老是闹饥荒,在中国有口饭吃不容易。二是因为“吃饭了吗”这样的问候是最中性客观的,它不涉及隐私,很尊重人,没有歧义,让人听着中听。听他这么说,我简直就要把“吃饭了吗”这句话评为古今中外第一问候语。他的话是有道理的。

同时,吃饭的意义还不仅在于以上所说的两种,它还在于以下四大意义。哈,吃饭都搞出“四大意义”来,这充分说明我是个爱吃饭的人。鲁迅当年有个学生到广州搞革命,革命没搞成,做了个厨房里的伙夫。这个学生写信向鲁迅诉苦,说他整天守着个饭锅,没劲死了。鲁迅回信告诉他:现在很多人没饭吃,你现在竟然守着一个饭锅而苦恼,真不知何意也!

吃饭的四大意义

一、吃饭让人不饿。

饥饿是人生的非自然状态,亦即不正常状态。根据《圣经》的说法,上帝创世的第三天就创造了菜疏果子,第五天就创造了鱼和鸟,第六天就创造了一切的牲畜与野兽,而所有的这些准备都是为了第七天——创造人。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丰丰满满的,应有尽有。我们是“有灵的活人”,我们不是死人。这样看来,我们没有饭吃是有罪的,因为上帝准备了好饭你却不吃,这等于说你拒绝了上帝的恩典,亦即拒绝了上帝。拒绝了上帝的人,上帝就让他永远饥饿。

因此,我们没饭吃的时候不是因为找不到食物,而是没找到那获得食物的“道”。耶稣说:“我就是道路、真理与生命。”又说:“我就是生命的粮。”找到了那“道”,就永远不饿。你说你找不到,假的,是你没去找,不敢要。《圣经》上说:“饥渴慕义的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饱足。”吃饭吃饭,其实我们吃的不是饭,吃的是道。

二、吃饭让人喜乐。

我们有饭吃,就是领受了上帝的恩典。有恩典,就有能力。一个人切莫说:我靠我的双手挣钱吃饭,试问:你的双手从哪里来的?你吃的食物、饮用的水是谁创造的?这是本来就有的吗?断乎不是!你去吃一块石头试试看,断不能饱。大自然给我们食物,又给我们获得食物的能力,又给我们分别食物的智慧,每一环节都有恩典,恩典的最后就是充充实实的盛宴等待你与家人朋友尽情享用。吃饭让人何等欢乐!

我们人类是地上所有动物植物的统治者,可以适量地享用它们。吃饭就是享受统治权。我们统治食物。同时要注意三点:不可滥捕滥杀、不可暴饮暴食、不可浪费。真正的美食家都因为“珍陪”二字品尝出了世上最好的滋味。

三、吃饭让人每日更新。

每日三餐,更新我们的生活。早餐催人上进,中餐鼓舞我们再接再厉,晚餐安慰我们。禅家提倡“过午不食”,通过节食的方式享受更多。但如果整日不吃饭,我们就无法每日更新精神,与自然同一节奏。基督教、佛教、儒教、道教都有“禁食”一说,旨在清心寡欲与道相接。禁食不是永远不食,而是准备好领受更大的天降恩赐。

四、吃饭让人认识自己。

人不能在饥饿中认识自己,人只能在有饭吃的时候认识自己。人在寻找一口饭吃时人生有意义,在一口饭到嘴时人生有意义,在饭后休息时人生有意义。人在饥饿时,感觉整个世界都是怪异的,冷酷无情的,感觉整个世界都是虚的。

饭道

任何大道理都不能改变你,一口饭就能改变你。这饭里有思哪,吃饭实乃人生最大学问。谁先领受自然之恩,谁就先得自然。吃饭一事让我有至深领悟者甚多,如:人活着要吃饭,但人活着不是为吃饭;如:人要吃硬饭,不要吃软饭;如:人要适可而止,即使富有也不能暴饮暴食;如:人与人有差别,饭与饭没差别。

饭高于人,饭永远高于人,饭是人的道,我谓之“饭道”。茶道、花道、琴道、剑道,比起饭道来都不是道了。饭道是真正的道,是唯一的道。

百丈和尚说“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就是讲人要领受那饭,就先要领受那道,就要干活,就要做事,就要做真与善的事,不可为不义的事。要悔罪,要有爱,要有爱天爱地爱人若己的心。

好的坏的都要自己领受

[别人不能替我生与死,我不能替人笑与哭]

本章讲禅宗“自悟”法门

香严参禅

禅宗公案——

香严拜百丈和尚为师,得其精髓。但他在师兄沩山那里参禅时,常常不能解。

香严问:我为何不能解?

沩山似答非答:不能解,解不能,能不解。(好家伙,这种说法就像“辣不怕,不怕辣,怕不辣”)

香严无话而去。

有一天沩山却又主动找上门来,问香严:你爹妈还没把你生下来时,你是什么样子?

这个问题问得怪,香严回去查遍了所有经书,说:我爹妈还没把我生下来时,我本虚空。

沩山摇头。

香严要求沩山把话“说破”。

沩山又说:说不破,说不破,越说越不破。

香严这次不干了,强求沩山说破。

沩山就说:我说的是我,不关你事。

香严似有所悟,回去把所有经书焚之一炬,说:我一辈子都不学佛法了,且作个长行粥饭僧(即只管吃饭的和尚),免得空费神。

随后,他就告别沩山与百丈,走了。后来他在一次干活时,偶然从地里捡起一块瓦片随手扔出去,打到一根竹竿上,发出一声清脆的声响,他突然好高兴,马上就顿悟了,当即沐浴焚香,遥拜沩山,说:“和尚大慈,恩逾父母。当时若为我说破,何有今日之事?”

自悟者悟

这个故事好,这个故事好,这个故事好。

笔者写到这里时,也忍不住欢喜赞叹。我们都曾是香严,向别人问这问那,学这学那,到头来领悟的还是自己。

人,好的坏的都要自己领受。

别人不能代替我的生与死,我不能代替别人的笑与哭。

香严自己心中有问题,却去问沩山。沩山见他湖涂,就连说了一串“不能解,解不能,能不解”,让香严明白。明白什么?——自悟者悟,问人则迷。

不能解

什么是“不能解”?

——有的事情你不要想去做,有的问题你不要想去解开。人类是有禁忌的。你不明白的太多了,想什么都知道,那是不可能的。尤其要记住:不要追问为什么。你要信就信,不信就不信。要做就做不做就不做。懂了就懂了,不懂就不懂。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就是讲有的事情你可以不知道,有时“不知道”是可贵的。“道”不是因为你“知”而成道,无论你知不知,道都是道。所谓“知道”,就是知我所知,道我所道。

作为人类,我们是有禁忌的。我们不是开锁的人,相反,我们是护锁的人。

解不能

什么是“解不能”?

——好,就算随便让你问,就算让你百无禁忌地做你想做的事情,你又能怎样呢?很多问题你还是解不开,解不开的依然解不开。从前,有个人不喜欢雾,每到起大雾的日子,他就跑到屋外边去,使劲吹气:“噗——噗——噗——”他想把雾吹开,他想把雾吹散,想把雾吹跑。这当然是劳而无功的。最后太阳出来了,大雾自然就消除了,朗朗乾坤,了无纤尘。我讲这个寓言意思是:不要做一个愚蠢的“吹雾的人”,我们应忍耐人生的大雾,要把一切都交给太阳。能不解

什么是“能不解”?

——很多事情原谅你不懂,允许你不懂,并且希望你不懂,祝福你不懂,赞美你不懂。人生有尽头,问题无尽头。因此,我们对那些问题,能不解开,就尽量不解开。解开的代价之大,绝对超出你的承受能力。小时候我们都视父母为完人,渐渐长大,我们明白了父母并非完人。但我们依然爱父母。小时候我们爱国家,渐渐长大,我们发现很多时候爱国家需要很大的勇气。但我们依然爱国家。老舍自杀前说:“我爱中国,但谁来爱我呢?”鲁迅当年从北京来到广州,来到这个“革命的策源地”,却发现革命青年竟与独裁者有同样的凶心。

2005年11月底,我在香山与一位搞理论的朋友辩论。他说他在搞“新文化”,我说:要说文化,我还可以与你说上两句。要说“新文化”,那是没有的。为什么呢?文化无新旧,文化就是文化,是固有之道。如果硬要说“新文化”,孔子讲的也是新文化。他马上追问:孔子怎么是新文化?我说孔子变官学为私学,怎么不是新文化?他无话说了。

我又说:你所说的“新文化”,早就过时了,从民国到现在一直有人喊,一直有人搞,无一能成功。为什么不能成功?因为所谓“新文化”根本就不存在!我不喜欢“新文化”,我只喜欢文化本身。那人是热衷于此的,听了我的话,自然不快。但我也并不能说自己有多懂,我越来越有个感觉积压在心里,今天吐露出来:很多问题能不解则不解,不解是福,解则有难!

荒谬有破绽

沩山故意问香严一个不可能答得上的问题,引得香严苦思冥想无所得,查书依然无所得,勉强对上,全然不沾边,只好去求沩山。香严认为“解铃还需系铃人”,其实哪有什么“解铃人”?并且连“系铃人”也是没有的!这个世界一直被系住,至于谁干的?不知道。唯一知道的就是这个世界确实被系住了。至于怎么解开,你问我我问谁去?你问来问去又有什么意思?

因此,沩山说——我说的是我,不关你事。

因此,香严回去将经书焚之一炬。

又因此,香严离开了。

又因此,香严不再追问,只管干活,吃饭。

最后,他在干活时听见瓦片击中竹子的清脆响声,一下子非常高兴。这在他,确实悟了。

他悟了什么?

原来他悟出:好的坏的都要自己领受。别人不能代替我的生与死,我不能代替别人的笑与哭。

原来他悟出:人的一生绝对荒谬,相对幸福。

原来他悟出:人的一生已被注定,唯一不能注定的是荒谬的多样性。

抓住了荒谬的多样性,就抓住了荒谬的破绽,就可以在某些时候不荒谬,做自己想做的事,就有想头。

原来他悟出:将瓦片扔出去的那一瞬间,何等轻快!和尚抛瓦片

同类推荐
  • 改变人生的88个好习惯

    改变人生的88个好习惯

    本书就好习惯对人的影响来阐述青年人要养成好的习惯来帮助自己成功,书中有大量实例,很具说服力。
  • 巴菲特与索罗斯的投资智慧(经典版)

    巴菲特与索罗斯的投资智慧(经典版)

    2008年9月14日,雷曼兄弟轰然倒下,仅仅一个月,华尔街五大投资银行尽数沉没。纽约,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金融中心正面临崩溃。谁将取代华尔街?有人乐观预测,伦敦有可能成为全球新的金融中心。但一个月之后,金融危机就蔓延到欧洲,英国最大的银行——苏格兰皇家银行不得不靠政府的200亿英镑艰难度日。
  • 练就圆融自如的处世绝学

    练就圆融自如的处世绝学

    本书将圆融处世的处世哲学与圆融处世的智慧紧密结合,给人许多待人处世的启迪和借鉴,圆融处世能及时避免别人误会你的情绪,隐藏自己的秘密,从而在处世关系中,不给自己造成不必要的压力,也不会留给对方极坏的影响,这种圆融处世的智慧,读后会让人受益匪浅。
  • 中华处世经

    中华处世经

    人生本来就是一个自我完善和提高的过程,不同的人会用不同的方式演绎自己的人生,但是如果缺少了处世的智慧,生命便会黯然失色。处世是一种哲学,也是一门艺术。处世无方者,经常到处碰壁、举步维艰;处世得法者,常能左右逢源、进退自如。在充满激烈竞争的人类社会中,掌握为人处世的技巧,会使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和了解人性,从而赢得更多成功的机会。所以,如何获得处世的技巧便成了永恒的话题。正所谓“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本书就是通过解读古代圣贤的处世哲学,揭示为人处世的智慧及人生哲理。
  • 慢动作冥想法

    慢动作冥想法

    慢动作冥想法,是最日常、简单的冥想法:慢慢地伸出手,慢慢地握住杯子,慢慢地拿起杯子,慢慢地喝一口水,慢慢地咽下水,慢慢地放下杯子……在把动作刻意放慢的同时,留意每一个动作带给你的细微感受——这就是慢动作冥想法。2600年前,佛祖释迦牟尼就是依靠这一方便法门,从压力和焦虑中获得了解脱。你可以用1分钟、甚至3分钟慢慢地喝一口水,在这期间,注意力将全然集中在身体动作和感觉上,担忧、紧张、烦躁等毫无意义的焦虑感全部退避三舍,无法再继续消耗你的能量、阻碍你的行动,瞬间回归思路清晰、执行力超强的最佳状态。
热门推荐
  • 修真大全

    修真大全

    高中生石宇意外被砸,无意间解开天书的封印,从此走上了一条牛逼哄哄的道路....萝莉,御姐,校花,警花,女老板全到碗里来。石宇:“有了这本书后,妈妈再也不担心的我学习了。”
  • 歧途修道

    歧途修道

    九千年前,太古时期,天地万物汇聚灵气生于世间,混沌已分,苍穹之下,逆天之人数不胜数,追求永生便是当时不变的主题,但确是万物的期望,终于有一天,一个手握血色巨剑之人,逆天而行,和天地展开了旷世之战,万物凋零,最后,那人死在这天地之间,天地在无生灵,天地也因崩溃,在化混沌。
  • 大救世

    大救世

    十五年前珠峰一战,他的爷爷为击退强敌,超凡入圣!现在,他必须继承爷爷的意志,以羸弱之躯挑起重担。在他一步一步变强之后,竟然发现这天地间竟然存在如此巨大的隐秘。主宰之王即将苏醒,世界又将陷入灾难。是到了他该出手的时候,因为这世界,必须有人去拯救!
  • 古剑奇谭:古剑江湖

    古剑奇谭:古剑江湖

    《古剑奇谭》的后续小说,慕容旭尧,一个聪明过人、风流倜傥的男人,却不善言语,前世和紫胤真人有过些许师徒关系,一件件危及朋友性命的事不断发生,幕后主使竟是他父亲!!!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父子两人反目成仇……
  • 哥哥,等我,不许跑!

    哥哥,等我,不许跑!

    ”哥哥,同学要聚餐我去不去啊?“宋依依歪着脑袋看着坐在沙发上的哥哥,双手绞弄着及肩短发,神情有些犹豫,想着该不该问“去吧,多和别人交流是好事”李榆阳瞥一眼女孩,端起桌上清茶优雅酌上一口“他们要是让我喝酒怎么办?”“那你先把他们干翻!”宋依依牢记哥哥的教导,于是。。。。。。
  • 豪门小媳妇

    豪门小媳妇

    她才刚准备展开多彩多姿的留学生活,老爸就来了一个电话命令她回家,否则就要冻结她的账户!没想到更惨的还在后头,爷爷竟逗她嫁给素示谋面的杜家少爷。嫁入豪门的生活还真不是人过的,可她才不会那么容易被打倒的!但他居然敢嘲笑她缺乏谋生能力,她就出去找工作赚钱摆脱他……
  • 生存者的求生之路

    生存者的求生之路

    傅珺如的记忆深处有一个很痛很痛的回忆。那是发生在她的奶奶去世的那年。原本成绩优秀的她也在那一年变得颓废沮丧。她绕进了一个死胡同里,直到某天她突然再次振作起来。振作后的她觉得人的一生碌碌无为就好,早出晚归勤勤恳恳。先存钱买房然后找个咽得下饭的男人把自己卖了,相濡以沫最好,或者相敬如冰也凑合的过下半辈子。或许她还会生个小宝宝,延续生命。可是,突然有一天。世界变了。已经在扭曲的人生观中计划好的完美人生,不可抗拒的转向了另一端。
  • 爱你一生一世:执着的爱

    爱你一生一世:执着的爱

    一生一世的爱,一生一世的情,如果你爱她,请执着下去,如果你放弃了她请离开她,这样对谁都公平不是吗?
  • 冰山公主遇上冰山王子

    冰山公主遇上冰山王子

    两位千金公主遭人陷害,被敢出家门。她们努力学习、训练,为的是有朝一日可以复仇。在这期间,她们遇到了自己的真命天子。爱情、复仇她会选择那一个。
  • 虚空神主之宿命

    虚空神主之宿命

    神主降临,异象环生,引星辰灌体,吞世界之声...开启新的轮回宿命,没有所谓的打怪升级,也没有所谓的刻苦苦修,他生来就为神。但成神,才是宿命的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