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005800000002

第2章 大炮及其分展(2)

1368年,朱元璋推翻了元朝统治,建立了明王朝。从这以后,火铳就有了新的发展,其结构工艺和性能更加突出,种类也多,既有铜铸的,也有铁制的;既有轻型的,也有重型的;既有相当于现代迫击炮的短身管大口铳,也有类似现代榴弹炮的身管较长的小口铳。不仅如此,为了提高发射速度,还制成了三眼铳、七星铳、子母百战铳等多管火铳,还有采用几个子铳轮换装填火药和弹丸的方法来提高装填速度的火铳,这实际上就是最早的后膛炮。

火铳的发明是世界兵器史从冷兵器时代向火器时代过渡的重要标志,它的出现,使兵器制造技术有了划时代的飞跃。从此,火器在改变世界格局的战争中被普遍使用,并发挥了前所未有的作用,一个崭新的兵种——炮兵也应运而生。

二、西方火炮的初始阶段14世纪~19世纪

中国的火药和火器传到西方国家以后,火炮便在欧洲迅速发展。14世纪上半叶,欧洲制造出发射石弹的火炮。16世纪前期,意大利人N.塔尔塔利亚发现炮弹在真空中以45度射角发射时射程最大,为炮兵学的理论研究奠定了基础。16世纪中叶,欧洲出现了口径较小的青铜长管炮和熟铁锻成的长管炮,代替了以前的臼炮(一种大口径短管炮),还采用了前车,便于快速行动和通过起伏地。16世纪末,出现了将子弹或金属碎片装在铁筒内制成的霰弹,用于杀伤人马。1600年前后,一些国家开始用药包式弹药,提高了发射速度和射击精度。17世纪,伽利略的弹道抛物线理论和牛顿对空气阻力的研究,推动了火炮的发展。瑞典王古斯塔夫二世在位期间(1611~1632年),采取减轻火炮重量和使火炮标准化的办法,提高了火炮的机动性。1697年,欧洲人用装满火药的管子代替点火孔内的散装火药,简化了瞄准和装填过程。

到了17世纪末,欧洲大多数国家都使用了榴弹炮。

18世纪中叶,普鲁士王弗里德里希二世和法国炮兵总监J.B.V.格里博沃尔曾致力于提高火炮的机动性和推动火炮的标准化。英法等国经多次试验,统一了火炮口径,使火炮各部分的金属重量比例更为恰当,还出现了用来测定炮弹初速的弹道摆。 从火炮出现到19世纪中叶以前,大炮一般是滑膛前装炮,发射实心球弹,部分火炮发射球形爆炸弹、霰弹和榴霰弹。最初的线膛炮是直膛线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前装弹丸方便。这种火炮发射速度慢,射击精度低,射程近。为了增大火炮射程,19纪初欧洲各国进行了线膛炮的试验。1846年,意大利G.卡瓦利少校制成了螺旋线膛炮,发射锥头柱体长形爆炸弹。螺旋膛线使弹丸旋转,飞行稳定,提高了火炮威力和射击精度,增大了火炮射程。在线膛炮出现的同时,炮闩得到了改善,火炮实现了后装,发射速度明显提高。

19世纪末期,出现了反后坐装置,炮身通过它与炮架相连接,这种火炮的炮架被称为弹性炮架。1897年,法国制造了装有反后坐装置(水压气体式驻退复进机)的75毫米野炮,后为各国所效仿。弹性炮架火炮发射时,因反后坐装置的缓冲,作用在炮架上的力大为减小,火炮重量得以减轻,发射时火炮不致移位,发射速度得到提高。

19世纪末期,西方各国相继采用缠丝炮身、筒紧炮身、采用强度较高的炮钢和无烟火药等,提高了火炮性能。采用猛炸药和复合引信,增大弹丸重量,提高了榴弹的破片杀伤力。20世纪初,一般75毫米野炮射程为6500米,105毫米榴弹炮射程为6000米,150毫米榴弹炮射程为7000米,150毫米加农炮射程为1万米,火炮还广泛采用了周视瞄准镜、测角器和引信装定机。

三、红衣骑士——红夷大炮

在中国明清时期,荷兰、西班牙等国家被称为红夷(因为他们的头发是红色的)。在明朝,有很多西方传教士、商人、海盗来到中国,这些人带来了先进的大炮制造技术,其中以红夷大炮最为典型。

很多人认为,红夷大炮只是从荷兰进口的。其实,当时明朝所有从西方进口的前装滑膛加农炮,都被称为红夷大炮。这些大炮平时盖着红色的炮衣,以讹传讹,就成了“红衣炮”其实,当时明朝进口的红夷大炮,只有少量是从荷兰东印度公司进口。后来,因台湾省问题我国与荷兰关系恶化,大多数是从澳门的葡萄牙人那里买来的了。由于明朝当时的需求量很大,因此葡萄牙人还做中间商,将英国的舰载加农炮卖给中国。后来,中国以红夷大炮为样本,仿制了大量的大炮。但是由于铸造技术有限,不能和进口的相比。

红夷大炮与中国制造的大炮相比,炮管更长、射程更远。明朝前期,火铳大多以铜为原料,内膛呈喇叭状,炮管也显得单薄。以其口径而言,炮管显得太短,其外形基本上与现存最早的元代“碗口铳”相同。这种火铳,与红夷大炮相比,火药填装量更少,火药气体密封性也不够好,因此射程不够远,此外容易过热、射速慢。以铜为材质,虽然不易炸膛,但是费用很高(铜是铸造货币的金属),且铜比铁软得多,每次射击都会造成炮膛扩张,这样,射击精度和射程下降非常快。作为武器而言,寿命太短,成本太高,其唯一的优点,就是重量轻。在动辄重数千斤的红夷大炮面前,明朝前期的火铳,真是“小巫见大巫”了。

原来,红夷大炮在设计上,确实有其优点:炮管长,管壁厚,而且从炮口到炮尾,逐渐加粗,符合火药燃烧时膛压由高到低的原理;在炮身的重心处两侧,有圆柱形的炮耳支撑在炮架上,大炮以此为轴,可以调节射击的角度,配合火药用量,便可调整射程;炮身上还设有准星和照门,因此可以依照抛物线来计算弹道,精准度很高。多数的红夷大炮,长约为三米,口径在110~130毫米之间,重量在两吨以上,称得上是当时的重型大炮。

红夷大炮较为突出的优势表现在射程方面。对重型大炮而言,射程是衡量其性能的一个重要环节,这一点到现在也还是没有改变。明朝自制铁火铳的最大射程不超过1500米,而且要冒炸膛的危险。在当时来说,操作大炮是一项危险的工作;而1500千克的红夷大炮,可以轻松打到4000米之外。史料上记载的最远距离高达十里。这在当时是个相当惊人的数据。当然,也曾经有人对这个数据产生过怀疑,但是西方的同类型大炮的性能,证明了这个数据是准确的(当时西欧各国已有领海这一概念,当时的领海,是以海岸大炮的射程来定的,到16世纪末期所指的领海是三海里,约合5.5千米)。超远射程的红夷大炮,与开花弹结合,成了明朝末期对抗后金攻城的最强武器。那么当时的作战方针是怎样的呢?原来,当时的战法就是:将后金的骑兵,诱入城头红夷大炮的射程之内,然后用开花弹集中火力射击,这样的战法效果显著。

四、炮战时代

进入第一次世界大战,炮兵已经完全成为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特别是由于机枪的使用,步兵集群冲锋战术无疑成为毫无价值的自杀。因此,战争从运动模式进入阵地模式,在阵地战中,传统的枪械在碉堡和战壕面前毫无作用,而火炮却正好是它们的克星。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使用的最广泛的几种炮分别是迫击炮、小口径平射炮和高射炮,前两种主要用来对付地面隐蔽目标和机枪阵地,第三种主要用于对付空中目标。与此同时,飞机上也开始装设航空炮。随着坦克的使用,又出现了坦克炮。当时交战国除大量使用中小口径火炮外,还重视大口径远射程火炮的发展。一般采用的有203~280毫米榴弹炮和220~240毫米加农炮。

第一次世界大战无处不闪耀着火炮的光芒,从海上到陆地,火炮的身影随处可见。仅仅在凡尔登战役中,双方发射的炮弹便多达4000余万发,可见炮战的激烈程度。

20世纪30年代,火炮性能得到进一步改善。通过改进弹药、增大射角、加长身管等途径增大了射程。轻榴弹炮射程增大到12千米左右,重榴弹炮射程增大到15千米左右,150毫米加农炮射程增大到20~25千米。改善炮闩和装填机构的性能,提高了发射速度。采用开架式大架,普遍实行机械牵引,减轻火炮重量,提高了火炮的机动性。由于火炮威力增大,采用自紧炮身和活动身管炮身,以解决炮身强度不够和寿命短的问题。高射炮提高了初速和射高,改善了时间引信,反坦克炮的口径和直射距离不断增大。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大陆是炮兵和装甲兵的竞技场,火炮技术日趋成熟,种类也非常齐全,包括榴弹炮、加农炮、迫击炮、火箭炮、滑膛炮、线膛炮等大量炮种。比较著名的火炮有博福斯L6040毫米高射炮、德国88毫米高射炮、美国M7自行榴弹炮等。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飞机提高了飞行高度,于是出现了大口径高射炮、近炸引信和包括炮瞄雷达在内的火控系统。坦克和其他装甲车辆成了军队的主要威胁,出现了无后坐炮和威力更大的反坦克炮。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装甲技术的大规模运用,更是大大削弱了传统枪械的作用。不论是防空、反坦克还是杀伤兵员,火炮都成为最佳选择。

随着火炮相关技术的飞跃性发展,现代火炮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不论是在精准性还是可靠性上都和二战时期不可同日而语。

现代火炮的炮弹采用了强度更高的弹壳和威力更大的炸药,杀伤力大大增强。由于制作工艺和弹道计算机的出现,火炮可以达到在数十千米外击中只有几平方米大小的物体,而且射程也随着火药和冶炼技术的发展而增加。

进入21世纪,一些传统类型的火炮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例如无后坐力炮、加农炮、线膛炮等。即使少数国家有所装备,也不再是主流,而榴弹炮、滑膛炮、火箭炮及迫击炮等成为了当今世界各国陆军的主力炮种。

现在比较著名的大口径压制火炮有美军的M109A6-155毫米榴弹炮、德国PzH2000-155毫米榴弹炮、俄罗斯

2S19-152毫米榴弹炮等。

同类推荐
  •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寓言故事之二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寓言故事之二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寓言故事”汇集了众多的寓言故事,文笔简练、故事耐看,使读者在增长知识的基础上、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
  • 青少年最喜欢的诗话妙语经典

    青少年最喜欢的诗话妙语经典

    读书不仅让孩子得到趣味,得到成长,成为一个读书人。在浮躁的环境中,也更加可以让人保持一个安静的状态,让他的心灵家园更为丰富。同时,当他把读书当成单纯的享受,对他的性格养成和接受方式的训练大有裨益。一个阅读的孩子,思维上比较理性,比较善于主动思维,同时阅读也丝毫不会妨碍他接受新媒介。他不仅用他自己的眼睛观察,而且运用着无数心灵的眼睛,由于他们这种崇高的帮助,他将怀着挚爱的同情踏遍整个的世界。
  • 科技难题解密

    科技难题解密

    《科技难题解密》一书向大家揭示大自然中蕴藏的科学道理。世间万事万物,都有着永恒的真理孕育其中,每一个真理,都是一个由上帝亲手锁上的秘密。有一些秘密被人类所破解,为其所用,从而造福生活。但是,还有更多的秘密隐藏于世界的某些角落中,等待着有心者去探索、去追求。
  • 科普新课堂:人体密码

    科普新课堂:人体密码

    本书内容包括了人体的构成、人体大家族、神经系统的结构、脊髓和脊神经、脑和脑神经神经系统、指挥人体活动。
  • 非法居民

    非法居民

    白猫夏蒂带着她的儿子花斑猫回到了周舟家,但随后来到的一位非法居民却引起了这个快乐之家的轩然大波,他就是夏蒂的丈夫——黑猫。宠物们不满他们高贵的公主夏蒂嫁给住在垃圾场的黑猫,策划了一次又一次驱逐黑猫的计划……黑猫会怎样来应对刁难?宠物大家庭最终会接受他吗?看过这些优秀的动画片吗?《海底总动员》《玩具总动员》……但是它们没有文字版,在中国,《宠物总动员》有了文字版。
热门推荐
  • 我的媳妇九尾狐

    我的媳妇九尾狐

    玩解封;救灵狐。闹同居;搞暧昧。学修行;立霸业。哥无敌;拥佳丽。想看不一样的都市暧昧文,体验热血的男儿本色,一切尽在我的媳妇九尾狐。广邀看客、体验都市很纯很暧昧、看惯了YY文,偶尔来点小资小调的爱情插曲,会不会别有一番滋味?
  • 毛泽东评点曾国藩

    毛泽东评点曾国藩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权位显赫、作用极大、很有影响的人物,又是一个复杂的人物,近代中国人尤其湖南人,从权贵政要、志士仁人到青年学子,大多佩服曾国藩,佩服其治学为人和带兵做事。从李鸿章、张之洞到袁世凯、蒋介石,无不对他顶礼膜拜,尊为“圣哲”;从梁启超到杨昌济,从陈独秀到毛泽东,也无不表示过推崇其师法,受过其人的种种影响。
  • 亿万金宠:帝少诱妻无度

    亿万金宠:帝少诱妻无度

    《亿万金宠:帝少宠妻无度》墨圣此生最不敢相信的,就是自家杀人不眨眼的BOSS居然对一个小女孩束手无策,看着BOSS越发阴沉的脸,三十六计,走为上策,不料白冷心突然挽着他,还笑得人畜无欺。“白小姐,你先放开我行不?要不然BOSS会杀了我的”“知道就好,要不然下次你怎么死的都不知道。”白熙羽冷冷的看着不远处笑得灿烂的白冷心,有种要把墨圣杀了的冲动。“你自己看着办。”白熙羽冷瞪了一眼墨圣“你要再不让她放手,我就让你永远消失”墨圣一脸欲哭无泪,小姑奶奶,你可害死我了,谁胆子肥了,敢往枪口上撞......
  • 左手游侠

    左手游侠

    一个失去右手食指的射箭运动员在游戏里追求左手弓道的故事.....————————本书设定大部分来自一款2D网页PK游戏——暗影世界,官服暗战已经倒闭了,给大家推荐一个私服,讨论区有!或者+Q群:105895125106662355内有链接!!!!!!!!!!!!
  • 快穿:本姑奶奶看不上你!

    快穿:本姑奶奶看不上你!

    什么情况,丧心病狂的粉色主题的房间,一只自称系统38的仓鼠。咔咔咔,帮助逝者还愿?哎哎哎,我自杀试试,看看有木有人帮我还愿……宿主又发疯了……赶紧送去做任务治疗~
  • 我在下一个轮回里等你

    我在下一个轮回里等你

    宁愿相守在人间,不愿习作天上仙。惜雪,来世再续今生缘。亦寒,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来生再见。你是谁,我又是谁?如果我有前世一半的记忆,你可以弥补我另一半的记忆吗?扑朔迷离的案件,神秘古老的诅咒,看着你们远去的身影,为什么我还在这里。亲情,爱情,友情,复仇,责任......密密麻麻交织成一张网。我遇见你的那一刻,以为是幸福的开始,原来,我只是你手中一颗复仇的棋子,一步步掉入你早已设计好的陷阱。当真相揭开,这场阴谋与爱情并存的游戏终于结束。你说,你从来没有爱过我。两年来,我一直努力的忘记你,两年后,我决定接受另一段新的感情,你却又出现在我的生命中,你说,我们重新开始。一个赌约,我回到了你身边。原来,真相的背后,隐藏着一个更大的秘密。再次的轮回,再次的遇见,结局会不会不同。
  • 混社会也是一种生活

    混社会也是一种生活

    一个纵横金三角的冷血兵王莫名其妙的卷入了一场阴谋,大难不死的他起了归隐之心,便回到了自己的老家岭南凤凰镇!本想做一个平凡的人,可是社会的现实却让他不得不再次操起了屠刀!可是这一次,他却体会到了一种无法言语的情义,兄弟之情!一群可以为你抛头颅洒热血的好兄弟,一群可以为了你跟那些所谓的高官权贵动家伙的好兄弟,一群为了彼此默默付出不求回报的兄弟!兄弟,不是光靠嘴上说的,而是……
  • 安塔拉传奇(第五部)

    安塔拉传奇(第五部)

    安塔拉(525—615)是阿拉伯蒙昧时期的悬诗诗人之一,被尊为阿拉伯古代文武双全的完美英雄骑士。《安塔拉传奇》在阿拉伯世界广为流传,是一部与《一千零一夜》齐名的民间故事。由于主人公是阿拉伯族王与黑奴所生,所以被百姓视为私生子。他一生重要的活动就是向堂姝阿卜莱求婚,但因出身门第而屡遭磨难。与此同时,安塔拉武功超群,一生屡屡拯救本部族于危难之中,成为游牧民族的理想英雄。全书情节跌宕起伏,在铁马金戈、血火交织的浓郁氛围中,突出了安塔拉的勇敢和冒险意识,集中体现了蒙昧时期阿拉伯民族特有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性格特征。
  • 为了安全

    为了安全

    自然灾害避险;出行安全常识;体育活动安全常识;家庭安全常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校内安全知识;校外安全知识等。
  • 胎产指南

    胎产指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