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019800000032

第32章 非洲和大洋洲考古发现(6)

领导这支考古队的是法国国家科研中心的资深考古学家阿兰·兹维。2001年11月,这支考古队在位于尼罗河流域沿岸、埃及北部的塞加拉村发掘一个古埃及陵墓。那座陵墓的名字是“Maia”,在古埃及语是“勇者”的意思,是为了纪念古埃及法老图坦卡门的奶妈而兴建的。

由于年代久远,这具动物遗骸受到了相当程度的破坏,可是考古学家们肯定这是不折不扣的雄狮木乃伊,那头狮子的遗体经过了特殊处理。兹维博士认为,尽管上面没有发现通常用来包裹木乃伊的亚麻布,可是从它出土的遗址、遗骨上的着色情况、牙齿空穴中残存的牙组织碎片,都可以看出它与此处先前出土的猫木乃伊一般无二。

一直以来,虽然众多古典文学作品在讲述古埃及故事时都提到了一种古老的风俗一一把狮子当作宠物喂养,在它们死后将其制成木乃伊,人土时为其举行隆重的宗教仪式。可是上述说法此前未得到过证实。法国考古学家的发现无疑为此提供了证据。

雄獅系自然死亡

法国考古学家在整理一些动

古埃及人“爱猫及狮”

专家们认为,埃及人可能“爱猫及狮”。因为古埃及人信奉神话中的猫神贝斯特,对猫非常崇拜,猫死后要被厚葬,甚至被制成木乃伊保存。时至今日,在尼罗河畔古埃及寺庙的壁画上,还可以看到一种带斑点的猫的形象。也许是沾了猫的光,狮子也受到人们的供奉。兹维博士说长期以来,关于古埃及法老豢养狮子的传说层出不穷,可是发现如此完整的狮子遗骸尚属首次。”

物和人体遗骸时意外发现了这具狮子木乃伊。兹维博士介绍:“2001年11月,正当我们发掘陵墓主墓室时,惊讶地发现这具显然属于猫科动物的木乃伊,其遗骨保存得相当完整,而且骨架更是史无前例的巨大。经过一番研究,我们确认这是一头成年雄性狮子,死时躺在一块岩石上,脑袋朝着北方,身体则朝着东方。”

韦兹博士说:“X光对骨骼的检査结果表明,与陵墓中先前出土的许多猫木乃伊相比,这头狮子显然是自然死亡,绝非幼年即遭宰杀’这一点从它牙齿的磨损情况可以判断出来。还有一点可以肯定,它长期处于圈养状态,没有活动自由。”

金字塔地道网之谜

一个国际考古小组在埃及金字塔下面发现一个迄今为止尚未被人发现的庞大地下建筑群。著名的埃及吉萨高地占地约50平方公里。

几千年来,它一直以众多的金字塔、狮身人面雕像和多处古庙宇的残垣让人们叹为观止。来自世界各細考古学家还不断有新的发现。他们在金字塔下面发现了一个迄今为止尚未被人发现的庞大地下建筑群,在世界上引起了轰动。考古学家们认为,金字塔地下的地道网有可能伸展到好几十公里开外。

事情经过是这样的:一名埃及考古队员在发掘一座陵墓时,无意中往墙上一靠,石墙随即坊塌,人们便发现一条不知有多深的黑地道。因为科学家们都知道,金字塔周围是个大坟场,这里埋有法老们的近亲和忠臣,因此得出结论,整个吉萨高地的下面都可能穿透了地道。现在,当地和外国的考古学家正在忙于绘制金字塔下面地道的地图,既在地面上开展工作,也求助于空中摄影。人们都坚信,通过对地道的研究,可望进一步揭开吉萨地区众多金字塔的秘密。

古埃及人靠风筝修建了金字塔,这个说法听起来十分荒谬,但美国加州理工学院一位飞行学教授证实,这很可能是真的。

埃及金字塔建于几千年前,但无人知道它是怎样建成的。传统的说法是,成千上万的奴隶用雪橇运送石头,但这一说法并没有证据。首先提出风筝修建金字塔的说法是加利福尼亚一位软件顾问莫琳·克莱门斯。她在翻阅一本有关古埃及建筑物的书时发现,一幅象形图画上画着一排人以奇怪的姿势站着。他们手握类似绳子的东西,通过某种机械装置与天空中的一只大鸟相连。她认为,这只鸟有可能是一个巨型风筝,这些人在用它来提升重物。

在听说了这个设想后,加州理工学院的莫尔塔扎·加里卜教授和他的学生埃米利奥·格拉夫决定对此进行研究。他们首先尝试只靠风的力量将一块45米的石条从水平提升到垂直位置。他们最初的计算和风洞的比例模型试验使他们相信,不需要很强的风就能提起35吨的石条。就算是不大的力量,只要持续时间足够长,也可以做到。关键是用一个滑轮装置来加大应用的力量。他们在平卧的石条一端上方装配了一个帐篷形状的脚手架,脚手架的顶端悬挂有滑轮,设想当石条的一端提起后,基底就会随架空的滑轮在地上滚动。

2001年初,他们将克莱门斯的设想投人了试验,用一个40平方米大的长方形尼龙“翼伞”篷,“风筝”将石条完全提离了地面。加里卜说我们完全被惊呆了。伞篷张开用风筝修建金字塔之谜的一刹那产生了一股强大的力量,仅40秒钟,石条就被笔直地提了起来。”

当时的风速仅为16至20公里每小时,只比他们预想风速的一半多一点。他们没有料到的是风筝打开时的力量。加里卜说当时立即产生了一股巨大的力量,即是稳定状态下力量的5倍。”这说明风筝的确可以提起重物。加里卜说有40个左右的人再加上四五个风筝,300吨的石条也可以被提起来。”因此克莱门斯的设想是正确的:金字塔的建造者们可以利用风筝将大块的石料搬运到位。

利用风力的所有材料--绳子、伞篷和滑轮--可能在几千年前就腐烂了,而且加里卜认为,主管金字塔建造的祭司完全有理由保守风筝的秘密。驾驭自然的力量是一种神圣的特权。他说这是一种使他们凌驾于普通人之上的秘密神圣的知识。”克莱门斯说,许多埃及神圣的象征物可能都有其建筑上的根源。埃及的十字架就是放飞和控制风筝线的好方法。

对于这些缺乏有力证据的推测,一些研究埃及问题的学者感到无法接受。洛杉矶加利福尼亚大学埃及学副教授维勒克·文德里希说没有现存的证据表明他们曾使用了风筝。”曾参与吉萨高原测绘项目的工程地质学家科林·里德则比较委婉:“我认为风筝理论最大的问题,就是史料中从未提及风筝以及其他相关的飞行。”

不过里德承认,确实有实物证据显示古埃及人飞行很感兴趣。在塞加拉阶梯金字塔上发现的木制工艺品很像个奇特的滑翔机模型。尽管它只是公元前几百年的产物,但它复杂的结构说明,埃及人可能很早就有飞行的构想了。

加里卜认为,其他古代文明也可能利用风筝来修建纪念碑。他说前提条件是有合适的风力和放飞的技巧。金字塔以及安第斯山上的印加人纪念碑都可能是利用风筝的杰作。”

獅身人面像之谜

提起古埃及的文明,人们马上会联想到獅身人面怪物--司芬克斯。

在古埃及文明的发祥地有众多的司芬克斯,最古老最著名的要算是吉萨地区的大司芬克斯卧像。有关大司芬克斯的建造年代至今还无法确定。

从在其两爪之间竖立的图特斯四世的碑文来看,即位前,这位国王在狩猎途中困倦了,就在沙漠上打瞌睡,意想不到的是在他的旁边恰好卧着被沙子埋没的司芬克斯。传说司芬克斯出现在梦中,对他说如果将我从沙中挖掘出来,那么你将成为一国之王。”

姑且不谈传说之真假,从碑文中可以肯定司芬克斯是在这个时代以前建造的,但是确切年代,学者们众说纷纭,至今尚未做出定论。

号称埃及学研究鼻祖的英国学者皮特里指出:“不早于第四王朝第二代胡夫王,但也不迟于第三代卡夫勒王。”其根据是卡夫勒王第二金字塔的甫道两侧有许多坟墓,唯独在甬道上什么东西都没有。

法国学者马斯佩罗最初则说建造可以追溯到史前时代(约公元前3000年),但是,后来他又说是卡夫勒王建造的,而且大司芬克斯的容颜是临摹了卡夫勒王的肖像。他还认为大司芬克斯是国王的金字塔墓与神庙的守护神。

埃及学者萨里姆·哈桑从1935年开始对吉萨地区进行了4年的发掘,最终他认为是卡夫勒王建造的。

他的根据有以下几点:

第一,大司芬克斯的甬道两侧有沟,这表明是建于胡夫王之后的时代;

第二,远离第三个金字塔,显然也不是孟考拉王建造的;

第三,卡夫勒王的金字塔与神庙的配置,对照大司芬克斯,是一个整体的设计。

日本早稻田大学考古队自1966年以来,历经了20年的考察,作为考古队主要队员的吉村对这些学说持有另外的看法。

吉村在长期仔细的观察中发现,从建筑的石料来看,卡夫勒王神庙多半是花岗岩,大司芬克斯是石灰岩;从建筑的式样来看,卡夫勒神庙沿袭古王国时代的式令样,可是就在与甬道连接的部分,不仅偏北,离开了原先的式样,而且甬道不是在卡夫勒神庙的中央,而是对着金字塔构成锐角。

这一切使吉村产生了一个疑问,如果两个神庙同时建造,显然这样的配置很不自然,何以会这样呢?唯一的可能是,其北侧已经有大司芬克斯神庙存在,致使设计者在设计时必须加以考虑,不得不做如此改变。由此,吉村推断大司芬克斯在胡夫王建造金字塔之前已存在。

灯塔谜团

埃及最大海港城市亚历山大,公元前332年是希腊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的都城,公元前304年又是统一埃及的托勒密王国的国都,公元前30年成为,罗马行省的首府。当时人口曾达40万,与罗马、君士坦丁堡(今伊斯坦布尔)并称为世界三大城市。

今日亚历山大拥有250万人口,夏天有100多万人来此避暑。港口年吞吐货物量2760万吨;海角立有一座新灯塔,但比古灯塔大为逊色。滨海大道延伸26千米,一边是豪华旅馆,一边是海滩浴场。

1892年由避暑行宫改建的希腊--罗马博物馆,收藏着本城零散的文物,展示亚历山大饱经沧桑的悠久历史。奇怪的是,这里古希腊、古罗马时代的文物荡然无存,连遗址也找不到了。硕果独存的因建于罗马庞贝大帝时代而得名的庞贝大石柱,高28米,底径28米,顶径2米,孤零零的竖在一人高的石座上。其他文物跑到哪里去了?特别是闻名世界的最高灯塔和历代王宫,怎么杳无踪迹呢?脍炙人口的亚历山大灯塔,其真面目如何?到底是怎样失踪的?

最权威的记载应数公元前2世纪罗马哲学家安蒂培特的著作。他亲睹过灯塔的盛况,将当时埃及、希腊、巴比伦和七个建筑并称为“世界七大奇迹”。后人对亚历山大灯塔又有进一步的描述,并画出精细的图样。

灯塔总高134米,比现代最高的日本横滨灯塔还高28米。塔分4层,全部以纯白色大理石砌成,缝隙用熔化了的铅液浇铸,坚如磐石。

底层是四方形的基座,高约69米;第二层是八角形塔身,高38米,每面有精美的雕刻;第三层是圆形环廊,中间置一大铜盘,燃烧柴火,靠大陆一侧廊边架设一面大铜镜,将火光反射到海洋上;第四层是雕像,用圆柱在环廊上托着塔盖,顶端屹立海神波谢伊顿的全身像。塔身外围筑环形驰道盘旋到炉室,供马车拉运燃料。这灯塔实际上也是一座五摩天大楼,内设300间厅室,供管理人员和卫兵居住。

灯塔建造年代是公元前285年到公元前247年,监督者是托勒密国王普图莱梅·菲莱代夫,设计师是希腊人。建造空前绝后的灯塔,一是航海的需要,一是显耀亚历山大王的赫赫战功。自从亚历山大海角尖端的法罗岛有了它以后,塔顶的薪柴燃烧不息,地中海航船有了导航方向,夜航海难事件大大减少。它一直工作了15个世纪,即使亚历山大城多次地震,大片房舍被毁,灯塔仍岿然屹立。

公元1302年的大地震,亚历山大毁灭,灯塔也不能幸免,顶截坍落。1375年[又一次猛烈地震,全塔毁坏。随着地层沉陷,法罗岛连同附近海岸地区慢慢沉入海底,千古奇观从此烟消云散。

没有见到实物,终归是一个谜。谁敢相信两千多年前能够造出那样庞大的灯塔?许多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海洋学家不断追寻灯塔的踪迹。

1978年到1979年,美国和埃及的考古专家历尽艰辛,在当地巫师的帮助下,从城东海港的水下找到灯塔的遗骸。经过大规模的清淤、发掘,灯塔渐露端倪,证明历史上记载的亚历山大灯塔绝无夸大不实之词。

更大的收获还在后面:灯塔附近还发现了公元3世纪地震时沉人海底的一批文物。其中有托勒密王朝末代女:正克里奥巴特拉的王宫,她的情夫--罗马统帅安东尼的宫殿,许多小型的人面狮身石像。

在伊西丝·法里亚神庙残址上,发现更多的雕刻品。此庙的女神是古埃及三大神之一,形象是头戴牛角王冠、手执权杖的裸女,专司人间生育繁殖事宜。

灯塔的遗骸是找到了,然而古人用什么方法造出如此宏伟的灯塔,这还是一个谜。

斯瓦希里文明之谜

从前镶嵌瓷器的壁龛,如今野鸟在那里哺雏孵卵。

这是一位斯瓦希里诗人咏叹已消失了的中世纪斯瓦希里文明,“斯瓦希里”

1词既是语言和民族的名称,也可表示东非海岸中世纪形成的一种文明。

这种文明形成的历史包括斯瓦希里语的产生和演变;奴隶制城邦制国家的形成;与印度洋北缘贸易的兴起和繁盛;东非海岸本土文明与东亚、东南亚、印度、波斯以及阿拉伯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在伊斯兰教未传人东非沿海地带的7世纪以前,东非沿岸文明是由班图等族创造的以农耕为主,辅之采集、狩猎和商业的文明。7世纪后,随着伊斯兰教的传人和阿拉伯人等外族的移民,逐渐形成斯瓦希里人的文明。

这种以商业城邦为特色的文明在13~15世纪到达极盛;至15世纪,沿肯尼1亚至莫桑比克海岸兴起的比较大的商业奴隶制城邦即达37个,如一串明珠散布于东推海域。这些城市与阿拉伯、印度、波斯和中国进行贸易。从东非出口的商品有黄金、象牙、肉桂、乳香、玳瑁、琥珀和奴隶,进口的有来自中国的青瓷、丝绸、漆器,中东的织品、铁器,印度的宝石。商业十分繁荣,城市建筑也很壮丽。

14世纪的著名旅行家俨本·巴图塔称赞基尔瓦是世界上建筑得最好的城市。郑和船队下西洋时记载其城市濒海而居,堆石为屋,四五层高。”它的农业与园艺业也达到相当高的水平。16世纪还有人称赞:桑给巴尔、奔巴等地区,土地富庶,食物充足,种植稻米、小米、小麦,栽培桔子、柠檬、石榴、蜜果等等。其语言文学、宗教信仰和政治制度也达到相当高的水平。16世纪随着葡萄牙人的闯入和浩劫,其文明发展才戛然而止。

斯瓦希里文明的创造者是谁呢?这一直是学者们争论不休的一个谜。

一些学者认为,斯瓦希里人的祖先来自伊朗的设拉子地区,东非海岸是“伊斯兰教的前哨站”,斯瓦希里文化受外来影响而成。到14世纪达到顶峰。

同类推荐
  • 红颜有毒

    红颜有毒

    本文是个坑,慎跳…………………………………………
  • 决战三国

    决战三国

    一次意外,更是一场宿命,天若选你,你又何以拒之!乱世之中,尔虞我诈,人心叵测,亦有真情真爱。真真假假,韩辉带你走过不一样的三国王者之路,从弱小走向强大,坎坷也罢,疾苦也好,举起手中长剑,为这腐朽不堪的汉室送葬,若为天下苍生,我愿逆天而行,决战三国!
  • 长安梦断

    长安梦断

    她是“色既倾国,思乃入神”的才女;她是“花间词鼻祖”温庭筠的知己门徒;她是雏妓、弃妇、道姑。一个冷风萧瑟的秋天,她沦为死囚。后世关于她的评价冰火两重,有人说她是才媛中之诗圣,有人斥其为秽乱道观的淫妇;有人赞其为仙貌长芳又胜花的绝色佳人,有人骂她是冷若冰霜的杀人凶手,一切都源起于那个暮春的长安。梦起于斯断于斯,似真似幻,晚唐的残阳如血,虽然残酷却美到极致......
  • 张子房

    张子房

    张良字子房,不过是很普通的一个名字,就像蒋平字富成一样的普通,但!如此的普通的名字,却孕育了如此不普通的人,把那所谓的强秦、强汉,都拿捏于股掌之中,真真演绎了一段旷世的历史传奇。《史记》汉高祖刘邦言“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诚哉斯言!
  • 汉家日月

    汉家日月

    风雨飘摇的明末,一个穿越青年的愤然雄起历程。
热门推荐
  • 猴皇

    猴皇

    重生成猴,最大的优势,拥有人类的灵智,口吐人言,身行人事。且看,一个身披猴皮的人,如何利用自身的优势,在斗兽大陆混的风生水起吧!兽类阶位等级:猛兽,凶兽,魔兽,妖兽,灵兽,幻兽,圣兽,玄兽,地兽,天兽。
  • 七界天

    七界天

    凡俗一世几度春秋,仙魔转眼万古成空。唯我不灭,七界,混沌,我为天。
  • 异界之装备强化专家

    异界之装备强化专家

    穿越者已死,有事请烧纸。修魂为主的天魂大陆,已故穿越者的几点灵魂碎片,以及一本位面规则之外的技能书,会给这个世界带来怎样的风浪呢?看一个普通的平民少年,如何走出一条自由之路。
  • 控兽帝王

    控兽帝王

    主角应言而降,宿敌妖祖随之降世,为应战宿敌,主角堪破生死,历经劫难,引出道家,佛家,在世俗商界沉浮,只为打败宿敌,闯仙界,破神界,战妖祖,却不料,另有玄机……
  • 邪魅重生

    邪魅重生

    天道显,规则变,亦正亦邪的残念重生,意念随心,修行无尽,终在万般虚幻之中,寻得真我,达至真境!
  • 天才顽少

    天才顽少

    美女来袭,天才发现自己是个“牙签”男,怎么办?生到这个世上,出门对不起祖国,入户对不起祖先,上对不起父母,下对不起儿孙,不对,根本就没有儿孙……不凡奇遇,洗尽了男人羞丑,还变得异常强大,出生入死,屡建奇功,酬我男儿热血!驰骋官场,尽展胸中奇志,方显英雄本色!
  • 家常烧烩菜

    家常烧烩菜

    本书对家庭常用的烹饪技法加以重点讲解。书中精选了近300种菜例,原料取材容易、操作简便易行、营养搭配合理,每道菜肴不仅配有精美的成品图片,更针对一些重点菜例加以多幅步骤分解图示予以说明。
  • 跑了又能怎么样还不是得回来

    跑了又能怎么样还不是得回来

    “湘湘,丝婷,我们,好像穿越了。”“不,不会吧?”“靠,真的!”、“王爷,王妃跑了。”{薄野冥战、薄野冥轩、薄野冥氼}“什么!”“回家!”【齐】"呜呜,丝婷,湘湘,下次见了!“大家放心,无虐文,请大家多多支持!!
  • 佛说宿命智陀罗尼

    佛说宿命智陀罗尼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来世不当穷人

    来世不当穷人

    有人说,人穷不要紧,关键是心灵不穷就行。我呸!有人说,我们虽然改变不了我们的出身,但可以改变我们的命运!我呸!有人说,谁谁谁小时候很穷,但后来经过自己的努力成了了不起的大人物!我呸!还有人说,人穷不要紧,只要善良就好,我呸!有人说,小伙子不要这么极端,我跟你讲讲道理。我只想说,你TMD给我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