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023400000021

第21章 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阶庭(2)

如果连胎教都要注意,那么孩子出生以后的教育就更应该注意了。不要以为孩子无知无识、不会说话,事实上孩子一出生,一接触到外部世界,就马上开始了他认识世界的历程,像海绵吸水一样,时时刻刻在吸收在学习。幼儿学习和吸收的速度跟成人比起来要快得多,简直可以用“贪婪”两个字来形容。请想想,我们一个成年人,长大一岁,能学到多少新东西?对大多数成年人而言,几乎毫无长进,但是一个婴孩,从零岁到一岁,从一岁到两岁,他能学到多少东西?一个聪慧的小孩,一岁的时候就开始牙牙学语,碰碰磕磕地学走路了,两岁的时候已经可以正常走路,会讲很多话了,这速度简直不可思议。尤其在语言学习能力上,大人与小孩完全不能相比。颜之推引用孔子的话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这真是至理名言。好的品德一半是天赋,一半就靠少年养成;好的习惯更是需要在青少年时代加以培养,一旦青少年时代养成了坏习惯,长大了就很难改过来。颜之推接着还引用当时的一句俗话“教妇初来,教儿婴孩”,就是说,教老婆要从她嫁过来的时候就开始,教孩子要从婴儿时代就开始。为什么呢?因为在传统社会,老婆刚嫁过来的时候,年纪还轻,十五六岁,又没有依靠,在家里完全没有地位,要在夫家站稳脚跟,就必须虚心接受丈夫和婆婆的指点才行,所以这个时候教育最起作用,最容易被接受。为什么教孩子要从婴儿期开始呢?因为婴儿刚生下来,离开父母不能生存,一切都是一张白纸,这个时候教他什么就是什么,也最起作用,最容易被接受。

颜之推在这一篇中提出了教育子女的第二个重要原则,就是教育要从严,不能只爱不教。

颜之推说:“吾见世间,无教而有爱,每不能然(我看到世上有些父母,对子女不加以教诲,而只是一味宠爱,总觉得不能同意)。”还说:“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做父母的既威严又慈爱,那么子女就会敬畏谨慎,并由此产生孝心了)。”就是说,他很不同意一般人对子女只爱不教,说只有父母威严又有慈爱,子女才会畏惧谨慎,对父母产生孝顺之心。

父母对子女慈爱是一种天性,甚至可以说这是连动物都具有的本能,因为这是任何一个物种要延续自身的生命都必须具有的品性。一只母狗生了一群小狗,当陌生人走近,它便会龇牙咧嘴地发出恐吓的叫声,生怕自己的子女受到伤害。愚夫愚妇,没有受过任何教育,都知道疼爱自己的子女,所谓“水往下流”“虎毒不食子”。但对子女要严加管教,却不是每个父母都懂得的,因为这需要更高的理性,更长远的目光。教养程度不高、理性不强的人,往往不懂得这个道理,总是怕孩子受委屈,不忍心看孩子受眼前之苦,该骂不骂,该打不打,用颜之推的话来讲,就是“重于诃怒,伤其颜色,不忍楚挞,惨其肌肤(不愿意严厉地呵责怒骂,怕伤了子女的脸面;不忍心用荆条抽打,怕子女皮肉受苦)”,一些父母甚至溺爱自己的子女,失去是非准则,“饮食运为,恣其所欲,宜诫翻奖,应诃反笑(他们对子女的饮食起居、言行举止,任其为所欲为,本该训诫的,反而加以奖励;本该呵责的,反而一笑了之)”,就是说,孩子想吃什么就喂什么,想要什么就给什么,应该批评的反而奖励,应该责骂的却一笑而过。这样的结果是让孩子不懂得是非,以为应当这样,等到长大了,习惯养成,再来管教已经不起作用了。这个时候父母的责骂反而引起子女的反感,造成父子之间的怨恨,养出一些逆子、败家子来,“至有识知,谓法当尔。骄慢已习,方复制之,捶挞至死而无威,忿怒日隆而增怨,逮于成长,终为败德(等到孩子懂事以后,还以为本来就该如此。子女骄横轻慢的习性已经养成了,这时才去管教、制止,即使将他们鞭抽棍打至死,也难以树立父母的威信。父母的火气一天天增加,子女对父母的怨恨也越来越深。这样的子女长大成人以后,必然是一个没有道德的人)”。

这个问题自古以来就存在,在我们今天的社会更加严重。我们应当懂得一个道理,那就是:慈是天性,是不需要教的;而孝却不是天性,是需要教的。所以我们看传统的《十三经》里面,有一部《孝经》,却没有《慈经》,就是这个道理。康有为在《大同书》里也说过:“人之情,于慈为顺德,于孝为逆德。”“顺德”是顺天性而得到的,是无须教的;“逆德”则是逆天性才有的,所以必须教。如果我们不想自己的子女将来变成不孝子、逆子,那就请从小严加管教吧,否则将来后悔都来不及了。

颜之推在《教子》篇中举了一严一宠两个例子。一个是梁朝的名将王僧辩,母亲管教甚严,他已经做了将军,年过四十,若做错了事,母亲还会拿棍子打他,结果他成就了一番大功业。另外一个例子是梁朝的一个学士,很聪明,有点小才华,父母逢人便夸奖,有了错误则替他掩盖,结果从小养成了骄傲自大的习惯,后来做武将周逖的幕僚,因为言语顶撞,被周逖杀了,连肠子都抽出来,以血涂鼓。所以父母对儿女太过宠爱,反而会害了他们,而严加管教才是真正的长远的爱。

颜之推提出的第三个教子原则是:保持适当距离,不可过分亲密。

颜之推在《教子》篇中还提到,父母跟儿女之间,一方面要亲爱周到,另一方面又要保持适当的距离,不可以过于亲密。他说:“父子之严,不可以狎;骨肉之爱,不可以简。简则慈孝不接,狎则怠慢生焉(父亲对孩子要有威严,不能过分亲密;骨肉之间要相亲相爱,不能简慢。如果流于简慢,就无法做到父慈子孝;如果过分亲密,就会产生放肆不敬的行为)。”“狎”是亲昵,亲爱得没有分寸,没有规矩;“简”是怠慢,不周到,不细致。中国的传统观念是,父子之间首先是一种尊卑的关系,这种关系永远不可能颠倒,连君臣关系也是仿照父子关系建立的,所以叫“君父”“臣子”。这种尊卑关系必须严格遵守,否则整个社会都会乱套。所以父子之间再亲密,也不可以没有分寸没有规矩。这是为了更好地实施教育,并不是说对儿女不要慈爱,或儿女对父母不要孝顺,而是说慈爱与孝顺都要在承认尊卑上下的基础上进行,只要不破坏这个基础,慈爱与孝顺则愈周到愈好。

颜之推既提醒做父母的要跟儿女保持一定的距离,又强调父母子女之间慈孝要周到,这是很全面的看法。我们现在做父母的常常在这个问题上处理得不好,要么就是跟子女太亲密,不注意尊卑上下、应有的距离与礼节;要么就是漫不经心,关心不够。父母子女之间的种种矛盾与不睦,就是这样产生的。

颜之推教子的第四个原则是:父母对子女不可以偏爱,要平等对待。父母如果在子女中有偏爱,并且把这种偏爱明显地表现在言谈行为甚至物质分配上,就会造成子女之间的不和睦,甚至造成子女之间的仇恨,引发严重的后果。颜之推在《教子》篇中就举了好几个这样的例子,希望子孙引以为戒。

颜之推在《教子》篇的最后提出教育子女的一个根本原则:教子要有义方,身教重于言教。

他讲了一个故事,说北齐有一个士大夫,曾经对颜之推讲,他有一个儿子,十七岁了,略通文墨,他就让儿子学鲜卑语、弹琵琶,用来服侍当时的达官贵人,很得达官贵人的宠爱。因为北齐是鲜卑人的政权,琵琶是鲜卑皇族和贵族喜欢的乐器,所以讲鲜卑话、弹琵琶,能得到达官贵人的赏爱,因而就有当官发财的机会。讲完这个故事后,颜之推发感慨说:

异哉,此人之教子也!若由此业,自致卿相,亦不愿汝曹为之。

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这个人教育子女的方法真奇怪啊,如果用这种歪门邪道,就是子女能当部长、总理,我也不愿意让你们走这条路。”

在颜之推的时代,中国北方的政权都是胡人建立的,他自己也在北齐做官二十来年,所以他的话不能不说得很含蓄,但是他的感慨是明显深沉的。稍加分析,就知道这感叹里包含了三层意思:第一,对本民族文化也就是汉文化的热爱;第二,对趋炎附势、不择手段谋求利益的人的鄙视;第三,颜之推在这里其实提出了教育子女的一个最核心的原则问题,即:怎么教子女?教子女什么?天下父母个个望子成龙,望女成凤,都希望子孙发达,但是怎么样才能使子成龙,使女成凤,使子孙发达呢?这就大有讲究了。一些目光短浅的父母只看到眼前的利益、一时的权势,总想走捷径,甚至不择手段通过歪门邪道来达到目的,而不知道教育子女的根本原则是要让他们走正道,让他们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用古人的话来讲,就是“教子要有义方”(朱柏庐《治家格言》)什么是“义方”?怎样才叫“有义方”?简单地说,就是以“圣贤之道”来教育子孙,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讲,就是要教给子女正确的世界观与人生观。但是什么才是正确的世界观与人生观?这就取决于父母自身的思想境界了。这样就归结到一个最根本的问题,即教育子女的前提和根本乃是教育自己,提高自己。自己境界不高,却要教出优秀的子女来,恐怕很难。其实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更多是靠身教而非言教,自己思想境界高,堂堂正正,事业有成就,对社会有贡献,就是子女的最好榜样。如果做父母的自己不走正道,却要儿女走正道,自己天天打麻将,甚至沉溺于赌博,却要子女不打麻将,不沉溺网络,这如何办得到呢?《颜氏家训·教子》最后一段提到的那个教儿子说鲜卑语、弹琵琶的北齐士人,不难想象,他自己就是一个趋炎附势而不懂大义的小人。

《颜氏家训》出现在两晋之后的南朝,显然不是个偶然现象,也不是颜氏一家特别重视家教,而是魏晋南北朝整个士族阶级重视家教、重视门风的反映,是他们在管理家族、教育子弟方面的经验总结。魏晋南北朝以后,隋唐兴起,人才选拔的途径逐渐由荐举征辟变为科举考试,这种变化使得大士族的存在失去了社会依据,大士族于是逐渐瓦解而变成许多小士族,直到中国传统社会被现代社会(五四以后)代替之前,遍布中国各地的大小士族一直是中国社会的骨干,社会各阶层的管理人才基本上都出身于这些士族家庭。所以,像魏晋时期的大士族,后世虽然已经不多见,但中国士族的家训传统却一直受重视,不仅是读书人家庭培养子弟的规范,也是整个社会培养管理人才的重要基础,因而累世相传,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是我们民族宝贵的精神遗产。

同类推荐
  • 乱世逐鹿

    乱世逐鹿

    导游赵乐,不幸摔下山崖,竟然穿越到了一个类似于战国时期的燕国。本来,管酒楼,拥娇妻,就是赵乐穿越到了古代后,很惬意的生活。偏偏在酒楼遇到了微服出宫的大王姬智,赵乐从此卷入朝廷……国内政局不稳,天下烽烟四起,赵乐要怎样才能于乱世屹立不倒?!建不世之功?面对权臣、霸主的尔虞我诈,面对将士、侠女的正气豪迈,面对这些大国、小国的兵戎相见,面对东胡、匈奴的虎视眈眈,赵乐绝不含糊——征服!唯有征服一切,才会让天下共享太平盛世。刀光剑影,风云边关,脚踏万里山川。一路驰骋,江山如画。乱世英豪,逐鹿天下。这是一个偏离历史轨道的热血传奇故事。
  • 盛宠妖娆嫡小姐

    盛宠妖娆嫡小姐

    失恋后,失足落入水中,穿越到一个不知名时代的丞相府嫡小姐。对于在现代生活的不如意、同时又是古代痴迷狂的她,是十分欣喜的。但勾心斗角令她心伤,当娘亲逝去,她终于沉沦……
  • 好色王妃坐等王爷求被撩

    好色王妃坐等王爷求被撩

    一对姐妹花,意外被人追杀,不小心进入“学校禁地”打开一扇诡异的门穿越到古代,一场穿越,遇到意中人,白倾悠:"脑公,我要吃",无墨云:"脑婆,小心吃多没人要你╭(╯ε╰)╮"白颀悠:"没事,你要我(?????)?"夜沐倾:"要想利用我,回家去书房去,哼"无墨倾:"脑婆大人我错了(T_T)"夜沐倾:"乖啦~(* ̄з ̄)"
  • 上将潘凤

    上将潘凤

    一个未来人穿越到了汜水关外,上将潘凤的身上。大战当前,潘凤是接着被砍呢?还是想办法把华雄砍了!
  • 科技强国在古代

    科技强国在古代

    他被奸人害死,他在古代重生。看杨远怎样在古代建立科技强国,征服异族,统一全国。“大寨主,有大批官兵前来攻山。”“弓箭手准备。”“交给我吧,我这有阿帕奇武装直升机。”
热门推荐
  • 共同利益

    共同利益

    这年头,谁不信迷信谁头疼。李云朋到海平市上任的头一天,在海平市街道上碰着一个算命的,说他这个人十天后有艳遇,艳遇之后就跟着一场人生挫折,即使不翻身落马也得脱一层皮。这个年轻的副市长从不信命,可是到了十天后的上午,他竟然在海平境内的龙化县与司欣颖邂逅,事情的前前后后几乎跟算命先生说的一模一样。这是春天,春天是人和大海都不怎么安分的季节。
  • 懿纸婚约

    懿纸婚约

    任何一件事,只要心甘情愿,总能够变得简单。这是一个关于十年的故事,一个关于青梅竹马的故事,有悲伤有甜蜜,庆幸的是他们是学会了珍惜。简介无力,正文精彩。
  • 痴恋情深:爱上祖师爷

    痴恋情深:爱上祖师爷

    她是朔月门的小弟子,学习法术只为强身健体,可为嘛会遇上已做古的祖师爷?虾米,什么情况?祖师爷看上她了,而他竟然是……两人看对眼,要结婚,可为什么一个个蹦出来反对。更奇怪的是,登记结婚,为啥本子上没字……都市玄幻暖文,看祖师爷如何情深,看萌妹如何擒爱成功顺利结婚,萌宠蜜爱一对一。
  • 苍龙劫:剑侠情缘

    苍龙劫:剑侠情缘

    贞观盛唐表面国泰民安,然而冷月边关依旧大漠孤烟。他是大汗之种,如断线纸鸢,却泯灭仇怨甘为伊人堕入万劫不复的无尽深渊。素羽盟主翘首企盼他可力挽狂澜,以重振大漠雄风。他却淡然一笑,江山如画,而他只要眉间一点朱砂。
  • 传奇许家印

    传奇许家印

    本书介绍了中国地产大亨许家印的生平事迹,内容包括“英雄多磨难,鲤鱼跃龙门”、“壮志当凌云,誓做弄潮儿”、“南下寻梦人,理想是导航”、“首富初成日,恒大上市时”等。
  • 一个高校女生的二十四小时

    一个高校女生的二十四小时

    小说真实再现了当今社会对一个即将步出校门的女大学生设下的种种诱惑与陷阱,客观反映了金钱与色欲的横行泛滥,同时也对“知识的力量”的提出了疑问。
  • 魔王候选者

    魔王候选者

    一双血红的眼眸,将世界染成了红色。背后那双巨大的骨翼,足以遮天蔽日。手中的魔剑,浸满了敌人的鲜血。他,让世界为之颤抖,让诸神为之战栗,让恶魔为之疯狂。他,便是史上最强的魔王。
  • 六界衍生劫

    六界衍生劫

    (本文纯属虚构,第一次写文,勿喷)混沌世界,天地之间衍生六界,如果有一天六界将不复存在了,那么你该何去何从,被割断的红线是谁的情劫,黑暗临近,只有真正的六界之主才能解救众生。
  • 花仙子奇遇上册

    花仙子奇遇上册

    一对兄妹在小河边捕鱼时,不幸坠落到一片树林里,被花草国的二公主给救下,带到花草国中。他们在花草国中发生了许多令人有趣的故事,在一次偶然的机遇中发现了千明是花草国上一代女王失踪多年的儿子······请敬请期待。读者们由于曦的同学要改小说名,可改不了,所以名字不叫花仙子上次,就叫花仙子。表怪我。
  • 赛尔号之星辰之光

    赛尔号之星辰之光

    穿越什么的,居然让我碰上,这是坑爹呢,坑爹呢,还是坑爹呢!不过,既然选择了冒险,就让我们一起,谱写一曲欢笑与泪凝结成的赞歌吧!铃妙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