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023400000003

第3章 鸾翮有时铩,龙性谁能驯?

魏晋士人对独立人格的追求

上一章我们说过,谈到魏晋南北朝,就不能不提到士族阶级。而谈到士族阶级,就会想起名士。名士这个词用到今天,已经有些揶揄的味道了,比如我们常常把穿着不修边幅与言行不大检点称为名士风度。其实这个词在魏晋南北朝的时候是响当当的,指的是士族阶级中的精英分子。一个人要得到名士这个称号是非常不容易的,光是名气大还不行,要学问、德行、才情都足以令人折服才行。东晋文人袁宏写了一本《名士传》,从魏初到他那个时代一百多年间,才选了十八个人。正始名士三个:夏侯玄、何晏、王弼;竹林名士七个:嵇康、阮籍、向秀、山涛、王戎、刘伶、阮咸;中朝(即西晋)名士八个:裴楷、乐广、王衍、庾敳、王承、阮瞻、卫玠、谢鲲。这些都是大名鼎鼎、才华盖世、德足服人的时代精英。这十八个人中,又以竹林七贤最为有名,他们的故事在中国知识分子中流传甚广。

说起嵇康,我们很容易就想起《广陵散》。《广陵散》又叫《太平引》,“散”和“引”都是琴曲的类别,《广陵散》或《太平引》是一首琴曲的名字。嵇康是被司马氏杀的头,临刑之时从容不迫,从他哥哥嵇喜手里拿过一把琴,弹了一曲《广陵散》,弹完叹一口气说:“袁孝尼(嵇康的外甥)曾经让我教他弹这个曲子,我当时没教他。唉,从此以后没有人会弹这支曲子了!”原话是“《广陵散》于今绝矣”。所以“广陵散绝”就成了一个成语,后世诗文常常用到。今天汉语中还有两个词“绝唱”“绝响”,也是从这个故事中衍生出来的,美得不得了、从此再也听不到或没有能与之媲美的曲子,就叫绝唱、绝响,比如鲁迅就曾经称赞司马迁的《史记》是“史家之绝唱”。

因为嵇康说了“广陵散于今绝矣”这句话,许多人就认为《广陵散》真的就此消失了,但是据学者考证,《广陵散》的古曲至今还在。绝的不是《广陵散》,而是嵇康弹奏《广陵散》的特殊技法。今天重点说的不是音乐,而是嵇康这个人。嵇康为什么会被杀?他犯了什么罪?他被杀头时为什么那么从容不迫,视死如归?

嵇康这个人,真正是可以称为名士的典范的。在中国传统知识分子中,无论从哪一方面看,他都可以说是第一流的人才。鲁迅就非常喜欢他,花了很多时间亲手搜集、校对,辑成了一本迄今还是最完备的《嵇康集》。说嵇康无论哪方面都是第一流的人才,有什么证据吗?当然有。首先,嵇康是一流的思想家、哲学家,在魏晋玄学上是王弼和郭象之外最有代表性的人物;其次,嵇康是第一流的文学家,他的诗很好,散文更好,尤其说理散文几乎可以说是千古一人,韩愈、柳宗元都无法与他相比;嵇康又是一流的音乐家和音乐理论家,琴弹得非常好,还写过一篇专论弹琴的《琴赋》,他的《声无哀乐论》则是中国第一篇关于音乐理论的专文,直到今天还有影响;嵇康也是一流的书法家,书写的“五经”曾经刻在太学的石鼓上,作为当时太学生写字的范本;嵇康还是一流的美男子,《世说新语·容止》说他:“身长七尺八寸(那时一尺约等于今天的二十三四厘米,七尺八寸大约等于现在的一米八五左右),风姿特秀。”他的朋友山涛形容他:“嵇叔夜(嵇康字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嵇康别传》形容他:“龙章凤姿,天质自然。正尔在群形之中,便自知非常之器。”就是说,他无论在哪里都是鹤立鸡群,一眼便可以看出来。他死的时候才三十九岁,听说朝廷要杀他,当时三千太学生上书朝廷,请求赦免他,留下来给他们做老师。一个三十九岁的人,居然得到全国知识精英的一致钦仰,这需要什么样的学问和德行?

太学生的请愿最后帮了倒忙,司马氏一看就吓到了-一个人有这么大的号召力,如果不杀还得了?司马氏的一个爪牙钟会向他进谗言,说嵇康“上不臣天子,下不事王侯,轻时傲世,不为物用;无益于今,有败于俗……今不诛康,无以清洁王道”。这话说得很明白,嵇康就是司马氏篡夺曹家天下的绊脚石,司马氏要想当皇帝,就要先搬掉这块绊脚石,也就是所谓“清洁王道”(“清洁”在这里是动词,“王道”是宾语)。嵇康为什么会成为司马氏的绊脚石呢?不错,嵇康是娶了一位曹家的公主,做了魏国的官,官名是中散大夫,所以在政治立场上他是卫护曹氏政权而反对司马氏篡位的,但这不是根本原因。他的太太其实只是曹家一个旁系的公主,并不显赫,中散大夫也只是一个中级文官,又没有任何兵权,不统率一兵一卒,有什么可怕的呢?何况当时在曹家做官而倒向司马氏的人多得很,司马氏本身也是曹魏的大臣。许多明白人都知道曹家大势已去,以后必然是司马氏的天下。例如嵇康的好朋友,也是竹林七贤之一的山涛,就是这样一个明白人。他最终选择投靠司马氏,并且做了司马氏的大官-吏部尚书,就是专管提拔干部的官,有点像今天的组织部长。他替好朋友嵇康考虑,认为没必要为曹家白白送掉一条命,不如识时务些也做司马氏的官好了,于是向司马氏推荐嵇康来代替自己。不料嵇康不仅不领情,还特别写了一封绝交信,跟山涛划清界限,这就是历史上很有名的《与山巨源绝交书》,“巨源”是山涛的字。信中说到他拒绝做官的原因,今天读起来会觉得很滑稽,嵇康列举的九条原因(“必不堪者七,甚不可者二”)都像是开玩笑。比如他说,自己喜欢睡懒觉,每天早上要到小便快把尿脬胀破了才起床,如何能起早去上班呢?又说,自己很懒,不大洗澡,身上长虱子,老是要抓,因此不能穿官服,如此等等。这算什么理由呢?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都是乱扯淡的话,真正的原因说穿了就是一句:老子就是不跟你司马氏合作!

嵇康为什么这么讨厌司马氏呢?

说起来,司马氏也是一个一流的门阀士族,在汉初大将司马卬之后,数百年来簪缨相继,标榜儒术,但是司马懿父子在篡夺曹魏政权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虚伪、残忍、不仁不义,是完全违背儒家教导的。可以说晋朝的政权完全是在谎言和杀人中建立起来的。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父子三个以极其残酷的手段,先后发动三次大屠杀(249年,司马懿诛曹爽、何晏共八族;254年,司马师杀夏侯玄、李丰共三族;262年,司马昭杀嵇康、吕安等人),杀灭了十几个大士族,只因为这些士族是自己的政敌,对自己篡位不利。许多士族被司马氏的血腥恐怖手段吓倒,不是顺服司马氏就是不敢作声。但是硬骨头总是有的,嵇康就是一个。嵇康痛恨司马氏的残忍,尤其痛恨司马氏的虚伪,痛恨他“挂羊头卖狗肉”,打着儒家的旗号,却干着与儒家宗旨相反的不仁不义的勾当。他愤激不已,便打出道家的旗帜来与司马氏对着干,并且写下一系列矛头直指司马氏的文章,如《释私论》《管蔡论》。当他的朋友山涛想推他出来做官的时候,他不仅不领情,反而以公开信的方式与山涛绝交。表面是与山涛绝交,本质是与司马氏决裂,《与山巨源绝交书》其实就是一篇不合作主义的宣言。

这样一来,嵇康就成了司马氏的眼中钉,必欲除之而后快。用什么罪名来杀掉嵇康呢?这是很为难的。因为当时的政权还是曹家的,没办法把不忠的罪名加在嵇康的头上。这时刚好发生一件事,嵇康有一个好朋友叫吕安,吕安有一个哥哥叫吕巽,吕安跟嵇康一样讨厌司马氏,但吕巽却选择了倒向司马氏,做司马氏的爪牙。吕安的老婆很漂亮,吕巽是个好色之徒,奸污了弟媳。吕安当然很愤怒,嵇康为了吕家的名声,劝吕氏兄弟相互隐忍。吕安答应了,吕巽表面上也答应了,不料这家伙恶人先告状,向司马氏诬告吕安不孝,在家打母亲。司马氏本来就讨厌吕安,便以不孝的罪名将吕安抓了起来。嵇康看见好友被诬陷,又痛恨吕巽不讲信用,便挺身而出为吕安辩解。不料早就怀恨在心的司马氏居然借机把嵇康一起抓了起来,说嵇康为不孝的吕安辩护也是不孝,最后用完全莫须有的“不孝”罪名,把吕安和嵇康两个人都杀害了。

这件事在今天看起来不好理解,嵇康虽然聪明绝顶,毕竟只是一介书生,手下一个兵都没有,也没有组织反对党,司马氏为什么如此害怕呢?如果说嵇康有力量,顶多也就是精神的力量。嵇康也很奇怪,如此聪明的一个人,难道看不出司马氏篡夺曹魏政权的气候早就形成了吗?为什么偏要螳臂当车呢?为什么就不能学自己的朋友山涛呢?如果他能接受山涛的推荐,司马氏一定会给他个不小的官做的,但嵇康偏不。这正是嵇康令司马氏害怕的精神力量之所在,他的独立意志和高尚人格就体现在这里。他无法扭曲自己的内心,无法屈从别人的意志,宁死也不屈服,绝不让自己的人格蒙羞。后来颜之推在《颜氏家训·养生》里说嵇康注意养生,却因为恃才傲物而丧失了自己的生命,其实这是完全不理解嵇康。在嵇康看来生命是可贵的,所以要养生,但是独立的意志和人格比生命更重要。如果丧失了独立的意志和人格,养生只是养了一个没有灵魂的躯壳,就算能够长寿又有什么意义?跟一棵树、一块石头有什么区别呢?刘宋时代的诗人颜延之写了一篇《五君咏》,第二篇就是咏嵇康的,最后两句说:“鸾翮有时铩,龙性谁能驯?”这才抓住了嵇康从容就死的本质。“鸾翮”(“鸾”是凤凰之类的神鸟,“翮”是翅膀上的羽茎,这里指翅膀)是美丽的躯壳,“龙性”是高傲的灵魂。他的肉体可以被杀死,而他的精神、意志、人格是不会屈服的,其实这正是儒家的真精神。孔子就说过:“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又说:“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礼记》上说:士“可杀而不可辱也”。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所以嵇康表面是道家的信徒,其实是儒家思想的真正信奉者。而打着儒家旗号的司马氏倒是真正糟蹋儒家精神的。这一点鲁迅先生九十年前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一文中早就说过了。他说:

例如嵇阮的罪名,一向说他们毁坏礼教。但据我个人的意见,这判断是错的。魏晋时代,崇奉礼教的看来似乎很不错,而实在是毁坏礼教,不信礼教的。表面上毁坏礼教者,实则倒是承认礼教,太相信礼教。因为魏晋时所谓崇奉礼教,是用以自利,那崇奉也不过偶然崇奉,如曹操杀孔融,司马懿杀嵇康,都是因为他们和不孝有关,但实在曹操司马懿何尝是著名的孝子,不过将这个名义,加罪于反对自己的人罢了。于是老实人以为如此利用,亵黩了礼教,不平之极,无计可施,激而变成不谈礼教,不信礼教,甚至于反对礼教。-但其实不过是态度,至于他们的本心,恐怕倒是相信礼教,当作宝贝,比曹操司马懿们要迂执得多。

鲁迅说得太好了,嵇康这样的人其实是太相信礼教,是老老实实地视礼教为真理,不懂得变通,不懂得权术,太迂腐,太执着。在一个头脑灵活的人看来,嵇康的“迂执”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反正是当官,当曹家的官跟当司马家的官有什么区别呢?可是历朝历代总有这样“迂执”的人。明朝出了一个方孝孺,比嵇康还迂执。明成祖朱棣篡了侄儿建文帝的位子,要方孝孺草诏告天下,方孝孺提笔大书“燕贼篡位”四字,投笔于地,说:“死即死耳,诏不可草!”朱棣大怒,说:“灭你九族!”方孝孺说:“莫说九族,十族又如何!”结果真的被灭十族(第十族是学生、朋友),八百多人被杀。嵇康总算还争个曹家、司马家,你方孝孺争个啥呢?都是朱家人当皇帝,是叔叔当还是侄儿当关你什么事?所以方孝孺的脾气简直比嵇康还要犟。但正是这犟脾气闪耀着人格的光辉,什么叫“威武不能屈”?这就叫“威武不能屈”,这才是大丈夫。岳飞、文天祥、史可法……历代死节之人大抵都有这样的犟脾气。文天祥说得好:“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人最终都有一死,与其跪着生,不如站着死。

当然,嵇康不是人人都可以做的,也不是人人都必须做的。在重大的历史事变面前,基于种种原因,不同的人会做出不同的选择,也是可以理解的。竹林七贤是七个好朋友,都很有才华,经常一起喝酒、清谈,开始时志趣应该都差不多,但后来就选择了不同的道路。阮籍跟嵇康差不多,但没有嵇康那么刚强,对司马氏只敢软拖不敢硬碰。刘伶和阮咸虽然满腹牢骚,但只能喝酒装疯。向秀最后还是选择出来做司马氏的官,至于山涛和王戎,就不仅当了司马氏的官,而且当了大官。很难说谁对谁不对,各人有各人的想法,各人也有各人的苦衷,有的人选择体制外的抗争,有的人选择体制内的改良,这都是可以理解的。不过,如果仅仅是为了谋取权位而背叛原来的初衷,放弃独立的意志,甚至贬损自己的人格,恐怕总是不会被后人瞧得起的吧。前面说过的颜延之作《五君咏》,就是咏的竹林七贤中的五个人,而把山涛和王戎从七贤中除名了。颜延之距离七贤的时代才不过一百多年,七贤的地位在人们的心目中就不一样了。今天我们都还记得嵇康、阮籍,而山涛和王戎尽管官做得很大,已经不大有人提起了。这就是历史做出的评判,而历史常常是不体谅人的。

同类推荐
  • 春秋之江山国色

    春秋之江山国色

    春秋末,诸侯争霸,夫差、勾践、孙武、范蠡、文种、伍子胥、西施等等历史名人纷纷出现。穿越成为历史悲剧人物白公胜,他是否能在历史潮流中扭转命运,是否能带领着危在旦夕的楚国走出困境,踏上争霸天下之路?请看春秋之江山国色!
  • 清初三大疑案考实

    清初三大疑案考实

    本书为《太后下嫁考实》、《世祖出家事考实》、《世宗入承大统考实》三部分组成。孟森先生以史家之严谨,慎密考证了一直为民间广为流传的“太后下嫁”、“顺治出家”和“雍正即位”这三大疑案,剥开裹挟在历代档案、史料中的重重迷纱,寻求历史的真相,极富趣味。
  • 英魂风云

    英魂风云

    为救稚子,寻求前路的小道士踏入一去不返的神秘洞,没想到却进入历朝历代群雄争霸的战火世界,为此,他将会合群英,大战各路枭雄。
  • 狸仙逗牛

    狸仙逗牛

    我的老婆是贴仙子,夫人是狸女王;我儿子是圣婴大王,女儿是盘丝女仙;我兄弟是蛟龙魔头,姐妹是白骨妖首。……你问我是谁?神了,我只要轻轻一跺脚。诸神齐聚,万妖来拜。……
  • 明末三国传

    明末三国传

    一群高中生穿越去了明末,有的投靠了李自成,有的投靠了满清,还有的则苦苦维持着大明,他们的到来,改变了明末的格局,这就是明末三国列传
热门推荐
  • 来自地球的法神

    来自地球的法神

    地球来的,魔法瞬发是必须的!地球来的,身体受强化是必然的!地球来的,7系魔法一个都少不了的!地球来的,完全可以不遵守规则的!这么多丰厚的条件都有了,难道你还不想穿越?明显,到异界就是当神去的嘛!
  • 陪伴孩子成长系列神话传说故事

    陪伴孩子成长系列神话传说故事

    在很早很早以前,宇宙中天地尚未形成的时候,世界上没有美丽的花草、树木,也没有高高的山岭、茫茫的草原、深深的河谷,更没有活泼的小兔、小鹿和……
  • 那个谁也不知道的世界

    那个谁也不知道的世界

    何不二一直认为自己很普通,直到那一天到来,他开始变得不普通,因为....他死了
  • 记忆不止七秒钟

    记忆不止七秒钟

    “下个月我要去美国做手术了,你别忘了我行么?”“傻瓜,我不会忘记你的,我会在圣米贵族学院等着你的。”“好,一言为定!”于是,一等就是10年。。。
  • 傲天帝君

    傲天帝君

    少年越寻忍辱负重,一路苦修。天道循环,他究竟如何逆天改命,成为皇者?
  • 桃花树下的约定

    桃花树下的约定

    (本书名为:爆笑宠妃;夫君,求放过)苍天呀,穿越就穿越。可是为什么别人都是穿越成世家千金,最怎么差都是到豪门之女。可是我怎么成了宫女!!!呜呜呜,宫女就宫女,可是为什么有这么多美男在身后追着跑。美男GG,求放过............
  • 纵意天下

    纵意天下

    故事的起因还是那么的老套,一个人从现代到了大唐的世界,可是这已经不是双龙发迹的时代了,时间已经是二十年后的贞观末期。这的时代是中华民族最为自豪的年代,它让世界为之颤抖,可仍然是个多事之秋。李世民的三次高丽征途,皇权的更迭,异族的不甘寂寞,魔门的瓜葛纠缠……其实出现这样的情节也是受原书和其他黄易系列影响,但大家不要多想,本书其实以武林为主,少不了猎艳,武斗,冒险,情仇,老一辈的宗师邪王神威俱在,新一辈的双龙跋锋毫不逊色,这应该是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
  • 浴血重生之我是女王

    浴血重生之我是女王

    虐渣男,护家人,看凤凰浴火重生绽光芒。如果没有如果,如果我不曾认识过你,如果我不曾爱过你,是不是我会有不一样的生活,是不是我的亲人都还在我身边,如果我可以在早一点发现你的真真实面目。白岚捂着肚子,狠狠的瞪着的看着那个毁了她的人生的那个人,身子下的血看起来那么渗人,“如果有来生,我会让你跪在我脚底下求我放过你”,说完就断了气。一觉睡醒发现自己住在一个很简陋的房子里,没有有钱的父母,没有势力的爷爷奶奶,有的只是爱她宠她的父母。她发誓要守护自己的家,要让父母过上好日子。看我白岚怎么虐渣男,护家人。某总裁霸道说道,“妞,爷要和你结婚”。某女翻白眼说:“我不需要男人养我”。从此某总裁踏上了追妻之路。
  • 卫生管理心理学

    卫生管理心理学

    本书包括人性假设与卫生管理、社会知觉与卫生管理、个性与卫生管理、态度与卫生管理、需要与动机、激励理论、群体心理的一般问题、群体中的人际关系等十三个章节。
  • 我在异界搞娱乐

    我在异界搞娱乐

    一言不合就穿越,二话不说就得系统,那给我娱乐系统有什么用?这是异界文不是都市娱乐文!从此主人公蓝雨走上争霸(娱乐)之路让精灵族当演员,让海妖族当歌星,让魔法师们打网游,让兽人们当快递员,所有种族哭着喊着要为蓝雨娱乐业服务写小说,拍影视剧,搞动漫,办综艺,做游戏,打打杀杀这个是不要地欢迎加入读者群630199062,一起讨论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