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往往是和“利”联系在一起的,对于企业来说,名就是企业的品牌,利就是企业的利润,只有先立了“名”,“利”才会尾随而至。对于这一点,胡雪岩研究得非常透,做得也非常到位。他之所以敢于并舍得用自己的钱财来“扬名”,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了“立万”。往大了讲,这是一种舍得的智慧,往小了讲,这是一种精明的“胡氏商术”。
创金字招牌,揽滚滚红利
一个企业要想有好的经营效果,没有响亮的招牌是不行的。胡雪岩深谙招牌在市场竞争中的重要性,他说:“我想做生意的道理都是一样的,创牌子最要紧。牌子好听,叫得响了,生意自然也就来了,滚滚红利不怕不来。”
了解一下
胡雪岩既然知道招牌对于生意的重要性,那么他在创办钱庄,乃至药店的时候,又是如何创立自己的金字招牌的呢?
一、在招牌名称上讲究遣词用字。
胡雪岩在创办自己的钱庄时就为了招牌的事大费心思。胡雪岩虽然不知道题写招牌的遣词用字,但他知道题写招牌该有一番讲究,并特意要王有龄亲题。当王有龄告诉他题写招牌自己也是头一遭,还不知道怎么题法,有些什么讲究时,胡雪岩毫不犹豫地就摆出了题写招牌应该注意的几条原则:“第一要响亮,容易上口;第二字眼要与众不同,省得跟别人搅不清楚;第三与钱庄有关,更要吉利。”
根据这几点要求,王有龄为胡雪岩选择了“阜康”两个字,取这两字“物阜民康”之意,可以说是完全符合了胡雪岩的要求,因此胡雪岩将这两个字念了两遍之后,立即欣然同意:“极好!极好!就是它。”
二、要为招牌树立良好形象。
阜康钱庄刚刚开张时,就通过认购户部官票,树立了钱庄的良好形象,实实在在地实现了名声扬起、实利落怀的效果。
胡雪岩在胡庆余堂开办之初,就决定义务送药。同时,还在药店如何开法、怎样用人、怎样进料、怎样炮制等方面,定下了两条不变的原则:
第一,方子一定要可靠,选料一定得实在,炮制一定要精细,卖出的药一定要有特别的功效。按胡雪岩的说法:说真方,卖假药最要不得。”
第二,药店档手除能干之外,更要诚实、心慈。不诚实的人卖药,尤其是卖假药,用料不实,分量不足,病人用过,不仅不能治病,相反还会坏事。而只有心慈诚实的人,能够时时为病人着想,能时时注意药的品质,这样,药店才不会坏了名声,倒了牌子。
三、向公众展示实力,打响品牌诚信度。
阜康钱庄开业那天,胡雪岩通过各种关系渠道将杭州城内官商两界的知名人物统统请了来。胡雪岩明白,堂皇的门面、非常的气派,常常是赢得一般人信任的极重要的外部条件。胡雪岩本人并不认为门面上的功夫是在装阔,而是在树立自己的招牌,向公众展示自己的实力,以吸引客户的注意,获得客户的信任。
同样,在创办胡庆余堂的时候,胡雪岩同样通过让顾客知道本药店选料实在,绝不瞒骗顾客的方式,切切实实地赢得了顾客的信任。
牌子创出来了,生意自然源源而来。正因为如此,胡雪岩才不放过任何一次能够扬名的机会。
思考一下
企业的招牌就是企业的整体形象,招牌响亮,企业形象就好,生意也就好做。如果招牌没有打响,不但没有人愿意相信你的企业,即便是合作,也会吃暗亏、哑巴亏。胡雪岩正是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在自立门户的时候,特别注重品牌的创立。
可是有一个问题就出现了,无论是创立“阜康”的招牌,还是创立“胡庆余堂”的招牌,胡雪岩所做的都是作为企业主最起码应该做到的,可是为什么他的招牌就是金字招牌,而同行的招牌就没有那么响亮呢?在这个方面,胡雪岩又有什么精明的商术在里面呢?
一、胡雪岩不仅做到了,还说到了。
什么是做到了?即胡雪岩确确实实是按照最基本的要求去做的,钱庄要讲究信誉、药店要卖真药……那什么是说到了?说到就是宣传,即让顾客知道胡雪岩的店铺是这么样去做的,而不是偷鸡摸狗的做法。无论是做到,还是说到,对于一个品牌的创立同样重要。很多胡雪岩的同行虽然也做到了,但是他们没有说到,顾客并不知道这些店铺暗地里是怎么操作的,所以他们不敢信任他们,而只信任胡雪岩。
这就是典型的企业品牌运作,不仅要做,而且还需要宣传。以企业捐助慈善事业为例,同样是捐助慈善事业,同样是捐助10万块钱,A企业对此做足了宣传,而B企业则显得有些“默默无闻”,对于不了解实情的顾客、普通老百姓来说,对谁的印象要好一点呢?毫无疑问是做足了宣传的A企业。
二、注重开业时的门面。
无论是阜康钱庄的开业,还是胡庆余堂的开业,胡雪岩都尽最大的努力请一些有头有脸的人来撑场面。这些人可以是官场老爷,也可以是行业的龙头老大,甚至是各种帮派的掌门人,这样一来可以显示自己交际广泛,二来可以借这些人的威来收服老百姓不信任的心。因为在老百姓的心目中,官老爷愿意去的地方就一定是好地方,更何况官老爷、行业老大、帮派老大都对这家店铺趋之若鹜呢?
这就是一种现代社会“明星代言”的最早雏形,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之下,官老爷、帮派老大、行业的龙头老大就是老百姓心目中的名人,他们的一举一动老百姓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虽然这些官老爷并没有真正的“代言”胡雪岩的店铺,但是只要他们往那里一站,老百姓就记住了:这家店铺官老爷来过,应该不错。
在今天这个社会,无论是明星代言、明星广告还是明星剪彩已经见怪不怪了,甚至显得有些老套了。那么如何才能将店铺的招牌创立起来,扬出名去?这是一个值得每一个营销人士思考的问题。特别是在今天,“明星效应”、“明星价值”快速下滑的年代,我们是不是可以换一种方式,换一个媒介进行品牌宣传呢?
学习一下
任何一家成功的企业,都必须具备强有力的招牌力量,或者说是招牌号召力。比如说麦当劳、必胜客、星巴克、娃哈哈、阿里巴巴、联想……这些招牌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价值和吸引力,不仅仅吸引顾客的光顾,也吸引同行与之合作经营。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对企业来说,创立招牌应该就是一个开始,可是对于创办之初的企业来说,该如何打造自己金字招牌?
小公司如何塑造品牌?
一、树立品牌之前,先夯实产品的基础
在品牌没有基础的时候,切不要为品牌作“烧钱运动”,所谓“开水不响,响水不开”,必须夯实产品的品质和基础,没有品牌的小型企业,产品的过硬品质与卖点是留住客户的仅有的最关键行销资源。所以在企业创办之初,要遵循“市场调查→产品创意激发→可行性分析→试作、打样→行销组合启动→商品上市整合战→市场情报追踪并反馈”的流程,切实让自己的产品与众不同。
二、品牌低成本传播
小型企业塑造品牌,可以利用的资源有限,无法跟大牌抗衡,可以按八比二原理,如果说产品占品牌创建的80%,那么,剩余的20%就是品牌传播了。如何用最有效的资源将品牌传播得最为广呢?最有效、快捷的办法莫过于利用新闻事件了。小型企业可以想方设法让自己的产品和一些新闻事件挂钩,达到顺势营销的效果。
三、抓住时机,草船借箭,借壳生辉,闪亮登场
这种营销说得俗点,是一种“揩油营销”,但往往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比如2008年,很多企业抓住“人文奥运”的机会,将自己的产品从历史和民俗的文化沉淀中寻找创新的灵感,将产品作为载体传播人文奥运的理念,从而抓住了奥运商机,狠狠地上升了几个台阶。
四、品牌定位,将产品卖出个性,卖出不同来
品牌需要定位,定位好,有个性,起点就顺,要找到好的起点,这样品牌才起步,继而起飞,如何让产品卖出不同来,而避免拼成本,拼价格,这种不同从哪里找呢?其他行业成功的营销案例会给我们一些启示:真诚的服务让海尔卖出了不同,航天牛奶成就了蒙牛,本行业也有一些成功企业在营销做出了不同来,圣帝罗阑皮鞋推行全质量服务,打造皮鞋的产品个性,业界一提到圣帝罗阑皮鞋,都有口同碑:鞋有个性!这里,全质量服务成就圣帝罗阑的成功,个性成了圣帝罗阑皮鞋的代名词,而忘记了圣帝罗阑是温州鞋,将市场明显地区分出来了。
创办义渡,扬名取利一举两得
胡雪岩生活的年代,桥梁业并不是特别发达,特别是在江南多雨的季节,桥梁被冲垮是常有的事,所以舟渡成了当时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之一,也是老百姓人人需要接触的事物之一。胡雪岩仅仅抓住这一点,创办了义渡,让人们一坐上船就会想到胡雪岩的名字,自然而然,胡雪岩不仅扬了名,也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利。
了解一下
胡雪岩是当时杭州城内有名的“胡大善人”,不过说起他创办义渡的事情,还有一段小小的插曲:
当年胡雪岩因为口袋里没有散银子不能渡江,最后无奈之下到一个叫花子那里借了六文钱,并且写了借条。很多年时间过去了,这六文钱利滚利,本息已经达到几亿两银子了,胡雪岩自然还不起了。当年的这个叫花子此时已经是一个有名的客商了,因感到出行不便,便和胡雪岩商量,当年的账一笔勾销,而胡雪岩则创办一个义渡,供钱塘人免费出行。
有这样的好事胡雪岩自然愿意去做。而此时的胡雪岩正在创办胡庆余堂,经过一番地理考察之后,胡雪岩认为如果设立义渡,对自己的药店经营也有很大的好处。为什么呢?因为由于地理的原因,浙江绍兴、金华等“上八府”一带的人进出杭州城都要从西兴乘坐渡船,到望江门上岸。当时杭州城有一个著名的药号——叶种德堂就设在望江门街上,生意非常兴隆。而胡庆余堂只能靠杭嘉湖等“下三府”的人光临,生意一直没有叶种德堂好。胡雪岩随即决定兴建义渡,让“上八府”的人改道由鼓楼进入杭州城。
为了解决钱江两岸旅客渡江的困难,胡雪岩当时捐银10万两,主办钱江义渡,并立下誓言说:“此事不做则罢,做则一劳永逸,至少能收益五十至百年。”
那时,胡雪岩曾亲自到码头向船工们调查。当时一位船工脱口而出:“要让上八府的人改道进杭州城,除非是你把这个码头搬个地方!”言者无意,听者有心,胡雪岩决定要把码头搬到胡庆余堂的店门口,改变地不利的劣势。
胡雪岩又沿江实地考察,了解到从西兴上船过江,航程远,并且江上风浪大,容易出危险。胡雪岩选择了三廊庙附近江道较窄之处,决定在这里投资兴建“义渡”,把船码头“搬过来”,让“上八府”的人从此改道由鼓楼进城。
码头很快就修好了。胡雪岩又出资造了几艘大型渡船,不仅可以载人,还可以载车和牲畜,全部实行免费渡江,又快又稳又省钱,“上八府”的人闻讯无不拍手称好。这一来,胡庆余堂在“上八府”顾客中的知名度提高了。由于“上八府”的旅客改道由鼓楼进城,胡庆余堂的地理劣势转为优势了,而叶种德堂的生意随着“义渡”的开通却迅速冷落,真可谓“一石三鸟”之举。
思考一下
企业做善事、行义举在现代社会并不少见,但是却很少有像胡雪岩创办义渡这么成功的。甚至有的企业做了善事,不但没有得到好的名声,反而爆出一系列的黑幕,让人更加鄙夷,企业形象、品牌形象大打折扣。
那么同样是做好事,胡雪岩为什么能如此之成功呢?他的义举和别人的义举有什么不同之处呢?
一、胡雪岩的义举针对的基本上都是所有的人,而不是一个固定的群体
都说胡雪岩是杭州城内的“胡大善人”,甚至是人尽皆知。为什么胡雪岩有如此之大的名气?很大的一个原因:胡雪岩的善举针对的是所有的老百姓,无论是胡庆余堂送药给需要的人,还是胡雪岩创办义渡,甚至是后来的收拾太平军的尸体等,几乎让所有的人都享受到了好处,这一点是难能可贵的。
可是纵观现代的企业,所做的义举仅仅是针对个人或者是某一个群体的人,这种目标群体的局限性也导致了口碑相传的局限性,达不到人尽皆知的程度,自然对于品牌力的提高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A企业所做的义举仅仅是面对残疾人的,那么他的品牌传递仅仅在残疾人、残疾人身边的几个人中间传递,达不到人尽皆知的效果。这样的义举对于提升企业的品牌力并没有多少的好处。
二、胡雪岩的义举能达到口口相传的效果
胡雪岩创办了义渡,任何一个坐上义渡的人都能知道胡雪岩的名字,这就是口口相传的效果,那么和胡雪岩有关的事情自然也能口口相传,比如说胡雪岩的阜康钱庄、胡雪岩的胡庆余堂、胡雪岩的生丝生意、胡雪岩的典当生意……在这种口口相传中,胡雪岩的生意能不好吗?虽然古代的经济并不是特别发达,但是胡雪岩的生意只要比同行做得好就是一种胜利。
那么在现代商场之上呢?我们的企业能不能通过一次义举来达到口口相传的效果呢?至少到目前为止,并没有一个企业能做到这样,这一点是非常遗憾的,更遗憾的是很多企业并不是通过善举来达到口口相传的效果,而是通过恶举来达到这个效果,自然反面效应也是强大的,对于品牌力的损毁也是严重的。
在这里,我们需要搞明白一个逻辑关系:口口相传的目的是什么?毫无疑问,是提升企业的品牌力。可是很多企业却通过口口相传来损毁企业的品牌力,这不是南辕北辙吗?
三、胡雪岩的义举真正落到了实处,而不是出钱了之
既然是做义举,就应该“做”出来,让人们知道你做了,而不是简单的出钱就完了。在这一点上,胡雪岩同样做得非常好。以创办义渡为例,他不仅出了钱,还出了力,甚至还通过询问船工将码头安放在哪里比较好,这样一来二去,胡大善人的善举必定全城皆知,达到“义渡未办,而人尽其知胡大善人之举”的效果。这同样是提高声势的一种方法,即不仅出钱,而且还要落到实处。
在现代很多营销人士的心目中,善举仅仅就是出钱一种模式,似乎只有出了钱才算完成了善举,也认为只要出了钱,就完成了善举。事实是这样的吗?看看胡雪岩的行为我们就可以知道,现代营销人士的行为和理解出现了偏差。做好善举,不仅要出钱,还要将这些钱落到实处,切切实实给老百姓的生活带来便利,达到预期的效果。这好比当年红军帮助老百姓一样,不仅仅是出钱,而且还帮助老百姓播种、收割、保卫家园等,正因为如此,红军开始声名远播,越来越多地老百姓投身到军队中来。
学习一下
企业之所以要扬名,之所以要树立品牌,目的就是为了获利,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可是,很多企业扬名之后并没有获利,甚至因为扬名而亏了本,这又是怎么回事呢?换一句话来说,现代企业如何通过扬名来获取利益呢?
一、控制扬名费用的投入,用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品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