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052700000030

第30章 血性狼道(15)

1995年,华为员工已由最初的6人发展到800多人,这时,当人力资源部经理把每人的薪酬数字报给任正非时,由于人数太多,他已不可能对每个人的绩效都熟悉。于是,任正非就要求人力资源部拿出一个薪酬方案制度来。人力资源部成立了薪酬设计小组,专门研究此问题。薪酬设计小组在三个月内开了十几次会,而且会中每次都争论甚至“吵架”,但每次都无法得到最终的结果。随着会议的召开,他们甚至开出个“唯心主义”来:因为老是在西丽湖开会,所以肯定就会“稀里糊涂”,于是赶紧换个地方,到了银湖,结果两次搞定。其实,小组人员都明白,他们就是在这十几次会议和“吵架”中找出了问题,积累了经验。当然,还有一些问题没有弄明白,最后还得请香港的咨询公司来做。

但几次“吵架”也得出了一个很好的结论,那就是设计薪酬体系框架时,一定要把人与职位分开。其间还总结出了“三要素评估法”,即知识能力看投入、解决问题看做事、应负责任看产出。经过这样的评估后,把计算出的每个职位的分数制成职位系列表,从而得出哪些职位等级是平行的,哪些职位是重叠的。在平行职位上的就可以实行薪酬相等制度,这在科研公司里有利于消除官本位思想;有职位重叠的就合并,以便节约成本、压缩管理层级,这就能有效地解决企业的内部公平性问题。

到1999年,华为目前延用的人力资源管理架构基本形成三位一体的形态,即绩效管理体系、薪酬分配体系和任职资格评价体系,三者三位一体,互通互联,形成动态的结构。

这套标准的优越性在于,华为对员工的评价、员工的待遇和职位不一定具有必然的关联性。在摆脱利益裙带关系之后,职位只是企业中员工做事的一个简单标志。任职机制去除了官本位后,员工上升通道自然打开,于是才有了这样的“神话”:时年23岁的李一男,在进入华为第二周就一跃成为高级工程师,半年后任中央研究部副总经理,一年后升任中央研究部经理,次年成为华为最年轻的副总裁。

企业要让员工在工作中首先有公平感,因为公平感会使广大员工心情舒畅。否则,会使员工积蓄怨懑,影响工作,甚至这会成为企业巨大的隐患。任正非强烈要求设计薪酬体系,就是为了让所有的员工都能够受到公平的待遇,调动大家的工作积极性。

66.轮岗制:我的成长不能没有你

俗话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但如果让员工在企业内部流动,这句话就可以反过来说成“流水兵铸就铁打的营盘”了。轮岗制就成功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因此受到了许多企业的青睐。

人们用“树挪死,人挪活”来形容换工作带给个人的机遇,但从企业的角度讲,这意味着人才流失和再度招聘与培训的高昂成本。“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既然人才流动是种必然现象,那么企业不妨试试让员工在公司内部流动。俗话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但如果让员工在企业内部流动,这句话就可以反过来说成“流水兵铸就铁打的营盘”了。轮岗制就成功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因此受到了许多企业的青睐。据了解,目前国内外一些大型高科技企业如海尔、联想、西门子、爱立信、柯达等,都在一定程度上采用这种人才管理策略。不过,它们施行的具体目的和在具体实行中使用的方法又有所不同。

华为的轮岗制更多是在干部层中施行的。在华为,最早提出岗位轮换的是前华为副总裁李一男。当时他给任正非写了一个报告,建议高层领导一年一换,这样不容易形成个人权力圈、造成公司发展整体不平衡。该建议得到了任正非的认可,并立即在华为推广开来。华为公司明确规定,要为干部提供机会,为其创造能担当重任的条件,高中级干部层实行制度性轮岗。

随着任正非的敦促和公司的发展,华为的岗位轮换制日益成熟起来,它主要发挥了四个作用:

首先,有意识地安排员工轮换做不同的工作,可以让员工取得多种技能,更快地成长起来。同时各部门也能挖掘出各职位最合适的人才。

其次,避免员工因在同一岗位所处时间太长而产生“老大”思想,有效避免了官僚主义风气的产生。

第三,有效解决了企业内部部门之间在交流合作中出现的问题。企业内部部门与部门、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和相互协作经常会出现问题。用企业员工自己的话说就是:“总部制定政策的部门不了解一线客户需求,出台的政策很难执行,瞎指挥。服务部和事业部有隔阂,话说不到一块儿去。”没有切身的体会是很难做到换位思考的,而实行轮岗制正是解决这个问题的良方。

最后,让人才流动起来,有效地解决了工作中的惰性问题。中国有句古话:“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这句话用来形容“轮岗制”在企业中的作用再合适不过了。华为员工对此的评价是:“任何人在工作中都需要挑战和新鲜感,在一个岗位太久,就会形成惰性,而轮岗制则会使人对工作充满新鲜感。”

张爱东是华为员工中受益于轮岗制的典型。1996年从浙江大学到深圳的张爱东成为华为公司培养的第一批博士后中的一员。他进入公司最初的研究课题是虚拟现实,但是他很快发现在华为做这个课题还不现实。一个月后,他开始研究H产品急需的T120协议,成为一名开发经理。

1998年,中研总部对H产品线进行了一次大调整,张爱东开始负责软件工作。当时,他所在的软件开发团队开始了一个月的“软件攻关集中营”生活。他们切断NOTES系统,切断电话线,与外界断绝联系,学习建立软件版本库并进行版本控制。他们首创提出了“虚拟MCU”、“虚拟终端”等大网组建思想,并一一付诸实施,解决了福建、云南等地的组网问题。

1998年7月,张爱东接任产品经理,开始了扭转市场形势和开发新型产品的征程,但华为最终在H产品上失败了。华为人有一个传统:项目可以失败,但人不能失败。从一线战场上败下来后,迎接他的是公司含意深远的培养。1999年5月至9月,张爱东在研发特别工作小组做技术任职资格工作,制定并推广工程师级别标准,从中锻炼了自己,亲身体验到哈佛MBA教程中“权力与影响”的区别。9月至12月,他被派到浙江做货款回收工作。在货款回收支援工作中磨炼了意志,重拾了自信。从催款的“战场”上回来后,他又立即投入到新一轮的会战中一一到X预研项目组。从产品线的摸爬滚打到更高层次的研究开发,张爱东的个人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在岗位轮换上,华为执行副总裁毛生江的职业经历极具代表性。毛生江1992年进入华为,到2000年升任执行副总裁,8年时间,他的工作岗位横跨了8个部门,职位也随之高高低低地变动了8次:1992年12月任项目组经理;1993年5月任开发部副经理、副总工程师;1993年11月任生产部总经理;1995年11月调任市场部代总裁;1996年5月,任终端事业部总经理;1997年1月任“华为通信”副总裁;1998年7月任山东代表处代表、山东华为总经理;2000年1月,被任命为公司执行副总裁。

现在,通过实行轮岗制在华为内部形成了劳动力市场,通过岗位调换实现了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了人才的合理流动。

不过,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岗位的“流动”和公司的整体“稳定”之间必然存在矛盾,那么如何确保轮岗制形成“稳定的流动”,从而避免人员流动给公司业务造成损失?任正非和公司的其他一些员工进行了思考。

他们总结了五点经验:1.在实施之前编创完整实用的各项职位的岗位说明书以及作业流程书;2.轮岗多限于干部层,而且有些工作性质完全不同的职位是无法轮换的,如人事、财务人员调到技术开发部门,这是行不通的;3.有的职位过于敏感或有高度机密性,也不适合经常调动;4.调动之前要征求员工意见,对于不愿意换岗位的员工也不要勉强,否则一旦调动他就辞职,公司反而要损失人才;5.推行岗位轮换制的出发点是从企业的长远利益考虑。

李一男提出的轮岗制之所以能够得到任正非的认可并付诸实践,那是因为任正非看到了轮岗制的优越性。一个优秀的企业家不但要善于发现良好的管理方法,也要善于接受其他员工的合理建议。轮岗制对于员工来讲能促进个人的成长,而对于华为来讲,则能提升经济效益。

67.不要老是想做惊天动地的事

任正非一向注重人才的实际能力,以务实的态度来评价员工。他十分看重那些能踏踏实实做好“小事”的员工。那些能潜心做好本职工作的人,永远会得到奖励、赢得很高的评价。更让人感到可贵的是,如今这种“务实”理念已渗透到华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方方面面,华为人从实际出发、从小处着手,一步一个脚印地推动着企业的轮盘向更长远的目标前进。

古人云:“得千金易,得一士难。”的确,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人才对于任何一个集团来说都十分重要。在竞争激烈的现代商战中,人才可以说是企业成功最重要的资本和基础。不过,不同的企业因经营特点不同,对人才评价的尺度也不同。比如,松下集团创始人松下幸之助认为:“人才可遇不可求,人才的鉴别,不能单凭外表,人才效应不能急功近利,领导者不能操之过急。”联想选拔人才则看重人才两方面的素质:一是诚信、正直的品质;二是踏实的工作状态。对此,联想集团柳传志的说法是:“不仅需要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更需要脚踏实地、认真做事的联想人。”

任正非一向注重人才的实际能力,以务实的态度来评价员工。他十分看重那些能踏踏实实做好“小事”的员工。那些能潜心做好本职工作的人,永远会得到奖励、赢得很高的评价。1999年,华为员工杨玉岗在深入100A电源产品的实践中发现,该电源主变压器成本高、体积重量大,其磁芯全球只有某公司一家生产,全球也只有华为一家采用。于是,他和同事陈贵林一起对该电磁元件进行了技术改造,以消除独家供应商为突破口来降低成本。通过理论分析和多次实验测试,杨玉岗等人研究出了优化设计方案。这种方案减少了变压器的体积和重量,使每个变压器的成本由原来的750元降到350元,每年可为公司节约成本250万元,并对公司的产品战略决策提供了依据。对于这次小小的技术改进,任正非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亲自点名,并对主要参与人员进行了奖励。

相反,那种没做好“小事”却满脑子做“大事”的人,在华为是很难有发展机会的。比如,在外界曾传有这样一件事:有一位员工刚入职华为,可能是想为公司做出更大的贡献或更多地展现自己的才华,他给任正非写了一份几十页的发展战略书。任正非看完后,把人事部门主管叫到面前说:“去查下这个人在哪个部门,看他是不是有病。如果有病,就送神经病院,没病就辞退。”这件事不论是真有还是讹传,至少反映了华为务实为本的人才观。关于这一点,任正非有这样解释:

“能提大建议的人已不是一般的员工了,也不用奖励。一般员工提大建议,我们不提倡,因为每个员工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要老是想做出惊天动地的变革,而是要从小事做起,老老实实地把任务完成。”

基于这一点,在人才的培养上华为也十分务实。在华为,任正非要求所有刚毕业的学生都得到基层去,但是公司会让他拿该拿的工资。大学生拿着工资到基层并非只是去体验生活。首先,基层一去就是数月甚至经年;其次,那个工作就是你的,只有把这个工作做好才能谈及其他,这同实习绝对不是一回事。大学生最初进华为时的确有个工作意向,比如说做市场、做研发。不过,华为不会去理会这些,先去装机,装完了再考核,考核合格也不一定就去做市场、做研发,还得经过综合评定。

在这一点上,没有学历之别。不管本科生、研究生,还是博士生都要过这关。比如,华为常务副总裁郑树生、高级副总裁徐直车最初进华为时都是刚毕业的博士,就是因为他们在一线开发时做出了杰出贡献后才被提拔的。否则,他们除了在实习期因博士身份工资稍微多些之外,与其他人没有什么两样。

另外,华为的所有干部都可能被下派到基层。而且到基层绝对是去任实实在在的职,从来没有任何虚衔让某些“领导”去体验生活。任正非说:“蜂王想体验生活去当工蜂,那蜜蜂世界就乱了套了。”所以,

“蜂王”去当“工蜂”的时候,它必须舍弃所有“蜂王”的殊荣。

而且前面我们提到华为有轮岗制,所以其干部以及员工到基层工作,也多是制度性流动。有不少企业也会把自己的干部“实实在在”地派下去,但更多的是把他贬下去了。华为在很多时候则是有意识把你“贬”下去,一是培养之需;另一方面这已经是例行的了。中高层领导人人都要过关,甚至要过几次关。只不过无论是培养你还是例行的轮换,那个岗位就是你的,决不是混个经历的事。华为的中高层一般都有若干相关部门的经验。这些经验不是你走动走动就可以得到的,需要在实干中积累,否则走着走着你就走丢了。我们前面提到的毛生江、张爱东等人是成功的例子,还有不少人就没能成功地把握机会。

如今,“务实”理念已渗透到华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方方面面,华为人在任正非的带领下从实际出发,从小处着手,一步一个脚印地推动着企业发展的轮盘,向更长远的目标前进。

68.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易经》说:“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说的是当形势发生变化时,做事的策略、方法也要随之改变。对于一个组织来说,任何模式的管理结构都具有阶段性。环境在不断变化,组织结构也要适时而变。华为目前的组织结构模式正是在“变”中形成的。

《易经》说:“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说的是当形势发生变化时,做事的策略、方法也要随之改变。对于一个组织来说,任何模式的管理结构都具有阶段性。环境在不断变化,管理模式也要适时而变。华为的组织模式正是在“变”中形成的。

在发展初期,由于员工数量较少、公司内部门比较单一、产品的研发种类也比较集中,华为采用的一直是中小企业普遍实行的直线式管理结构。

任正非直接领导公司综合办公室,而综合办统一领导下属几个系统,各系统中任何一个部门的管理人员只对其直接下属有直接管理权;每个部门员工的所有工作事宜也只需向自己的直接上级报告;主管人员在其管辖的范围内,有绝对的职权。这种组织模式权责分明、协调容易、反应迅速,使公司最高领导者任正非下达的命令和战略部署更容易得到贯彻,帮助华为迅速完成了最初的原始积累。

同类推荐
  • 马云:我的世界永不言败

    马云:我的世界永不言败

    本书全面讲述马云从出生至今五十年间的奋斗历程,展现一个商业传奇人物的精彩故事。首批披露马云创业前默默跋涉的艰难岁月、鲜为人知的家庭生活,他的喜好、性格,甚至直面其心境。马云的一生充满曲折与励志色彩,又极富传奇,50年间,跌宕沉浮,起起落落,一直贯穿其间的是他永不言败的坚韧理念。从两次高考失利到进入大学校园,从四处求职无门到终于当上老师,从创业初始无人相助到公司逐步走上正轨,从力排众议创建中国黄页到经营阿里巴巴帝国,从淘宝危机到赴美上市……
  • 名人传记丛书——郑成功

    名人传记丛书——郑成功

    郑成功是明末清初著名的军事家,也是为后人称颂的民族英雄。他从荷兰侵略者手中收复了沦陷三十八年的宝岛台湾,维护了祖国领土的完整。这里从他的父亲开始讲述郑成功的一生。
  • 正谊明道:上医院士如是说

    正谊明道:上医院士如是说

    本书是由18位上海医科大学院士校友的故事所编撰而成的。一方面是为了展现上医院士们的思想和精神,传播上医文化的精髓和力量;另一方面也为了向上医创建八十五周年庆典活动献礼。
  • 嘿!我最喜欢的名人故事

    嘿!我最喜欢的名人故事

    本书选取了一百多个名人故事,并将其划分为品德篇、求知篇、智慧篇、励志篇,名节篇、交往篇、成功篇、天才篇,让小学生在读的过程中,陶冶情操、激励斗志、了解历史、感悟人生。
  • 孟子:敢于选择自己

    孟子:敢于选择自己

    一辈子多长?一百年够长了。它代表什么?100乘以52周,等于5200周。再乘以一周7天,等于36400天。或者接近90万小时。成功人生是需要策划的,一个懵懵懂懂的人,他始终不会找到自己的方向。其实,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都有可以立即支取的能力,只要我们下定决心要有所改变,那么长久以来所做的美梦便可以实现。
热门推荐
  • 机动王师异界纵横

    机动王师异界纵横

    万年前,获得六芒星方舟反应堆传承的杨千重意外降临在指环王的世界,参与到魔戒战争之中,成为了魔戒远征军的第十人!万年后,当杨千重重临这个世界时,却发现指环王世界已经焕然一新。大陆上除了魔法与斗气之外,居然还多出了使用‘灵力’的第三主流职业——戒灵师!戒灵师分类:器物型、寄生型、种族型、结晶型、神纹型!虽然如今全世界都是满大人,但身怀六大核心科技的杨千重,依旧很淡定!头部热感仪使暗杀者哭泣,前臂核弹头让魔法师落泪。用反浩克铠甲砸死黄金比蒙,拿反雷神战衣虐杀雷电泰坦……异世界种族再多,我的钢铁战衣和机甲皆能完美克制!不一样的钢铁侠影,更强悍的机战王者,当科学与魔法交汇之时,异世界的传奇物语也自此开始!PS:本书QQ群号:9807574,加入时请添加‘起点书友’认证,谢谢!!!
  • 顶级游戏人生

    顶级游戏人生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楚风意外得到一款游戏。从此,他便在现实与游戏中穿梭,各种游戏物品用于生活。人生自然如戏、精彩绝伦!游戏在手,天下可行!
  • 四个世界的穿越

    四个世界的穿越

    开始是我和我的同学经过时光隧道到某个世界,后经历过一件件事后随我和我的同学一起穿越到其它世界,更多精彩内容,请观看本书!
  • 天宫传说

    天宫传说

    存在于异界,灭绝于来世,天道的终结到底是什么?当毁灭与守护并存,谁又有能力守护这片大陆。你是否想过,你的身躯内存有两个灵魂,他们思想迥异,却不得不为了一个身体去同心协力?然而,有一天,又注定要互相争斗。
  • 高冷殿下的平凡邂逅

    高冷殿下的平凡邂逅

    一个平凡的女孩,样貌平凡,身世平凡,学习成绩却格外优秀,进入贵族学校之后,一个贵族少爷改变了她的命运主角自叙:我知道车祸因你而起,但我还是要谢谢你,谢谢你告诉我一切真相!
  • 摄魂灵徒

    摄魂灵徒

    鬼蜮城死里逃生,大荒漠寻亲谜团,楼兰死亡冒险,罗布泊海底巨墓,夜郎古族小王子……是命运的安排还是上天的注定!这一切的缘由都来自灵异的妖魔鬼怪,玄学的等级制度,古时的人物设定,史家的独天理念,甚至还有科幻的大片感觉……【史上最杂乱,最牛逼,最有感觉的灵异小说,不要问我为什么,点进去看看你就知道了!】
  • 异界丹圣

    异界丹圣

    主角带着轩辕皇帝炼丹成仙的丹鼎来到了斗气魔法的世界,本来认为能学些轩辕皇帝的功法称霸天下,但是他没有想到的是,这个破鼎里面除了一本份丹方和炼制之法之外竟然连一本修炼功法也没有!而且这炼制之法竟然还需要特殊的火焰!悲摧的主角只有老老实实的修炼起魔法来,他希望借由火系魔法发出炼丹所需要的火焰。结果他竟然成功了!当他真正练出第一颗丹药的时候,他知道他的好运来了。因为天才在他眼中再也不算什么,一颗洗髓丹就能够造出一位天才!魔武界限又算什么,一颗阴阳丹就能够让你魔武双修!他将以绝世强者为兵,征战天下,笑傲世间!
  • 我所认识的民谣

    我所认识的民谣

    民谣民间流行的、富于民族色彩的歌曲,称为民谣或民歌。民谣的历史悠远,故其作者多不知名。民谣的内容丰富,有宗教的、爱情的、战争的、工作的,也有饮酒、舞蹈作乐、祭典等等。民谣既是表现一个民族的感情与习尚,因此各有其独特的音阶与情调风格。如法国民谣的蓬勃、意大利民谣的热情、英国民谣的淳朴、日本民谣的悲愤、西班牙民谣的狂放不羁、中国民谣的缠绵悱恻,都表现了强烈的民族气质与色彩。
  • 明镜珠弦

    明镜珠弦

    帝国之内,各方权谋交织成网。长姐香消玉殒,姐夫皇权加身,却强行将她封妃。她,芮连弦,宫廷争斗中一颗微不足道的棋子。那么她不要再当棋子,她要成为那个下棋的人!“宫里人人都在算计,别人能的为何我却不能?我不要再有无奈,我要他们所有人都向我臣服!”他,文琅竟,纵使坐拥天下,却不能一报杀妻之仇。“如果可以选择,我宁愿只是一介布衣,与她一世长相厮守。”为了皇权,可以放下仇恨?为了荣华富贵,可以摒弃本性?“不!这不是我芮连弦,也不是你文琅竟!”皇权之争从来都是你死我活。只道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 爱回到起点

    爱回到起点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