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074500000012

第12章 民俗风情(3)

商汤建国时,最早的国都是亳,也就是今天河南的商丘。这里处在黄河下游,经常闹水灾,灾后损失惨重,皇宫内部、王公大臣和贵族之间也是矛盾重重,常常有内乱发生,到皇位传到能干的盘庚手里时,他决定改变这种混乱的状况,以促进国家的稳定和发展,于是他决定再次迁都。但是迁都的过程很不顺利,他的这一举动遭到了许多王公大臣和贵族的反对,盘庚只好对他们晓之以理,声称自己是“视民利用迁”,“承汝俾汝,惟喜康共,非汝有咎,比于罚”,即他不是为了处罚那些贪图权力的人,而是为了人民的利益,为了让商朝更加稳固才决定迁都。而对那些反对迁都的人,盘庚威胁说要将他们人斩尽杀绝,不让孽种留在新邑。但是,还是有大多数贵族固执地不肯搬迁。盘庚坚定地表明自己立场:“我主意已定,不会再改变了。”众大臣敌不过盘庚的坚持,终于同意迁都。于是盘庚带着平民和奴隶,渡过黄河,搬迁到殷(今河南安阳小屯村)。盘庚迁殷以后,在那里重振朝纲,缓解了王室内部的矛盾,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使衰落的商王朝又出现了一派繁荣的局面,以后200多年,一直没有迁都。盘庚也因此被称为“中兴”之主,并为武丁盛世的到来,打下了基础。

经过三千多年的漫长岁月的洗礼后,商朝的国都已沦为一片废墟。近代,人们在安阳小屯村一带发现了大量古代的遗物。安阳位于河南省最北部,北临漳河水,西依太行山,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重要发祥地之一,殷指的就是今位于安阳西北郊的殷墟。在殷墟遗物中有十多万片龟甲(就是龟壳)和兽骨,而且上面还刻着很难辨认的文字,记载了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情况,这些文字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甲骨文。另外,在小屯村还发现了大量的种类繁多、制作精巧的青铜器皿和兵器,司母戊大方鼎就是在这发现的,它高130多厘米,重875公斤,上面还刻有富丽堂皇的花纹,冶铜的技术和艺术水平十分高超。而那里至今保留的宫殿宗庙建筑遗址、王陵墓地、星罗棋布的居住遗址,繁华的手工业作坊所体现出的宏大规模和王者气派都能证明那里曾经是商朝国都的遗址。

但是也有不少史学专家和学者认为盘庚并不是迁都于安阳殷墟,《殷本纪》中记有“帝盘庚之时,殷已都河北,盘庚渡河南,复居成汤之故居……乃遂涉河南,治毫”,他们认为盘庚迂回了故都所在地--商丘。成汤帝于公元前1711年灭夏,建都于商丘南亳。据《史记》记载:成汤五世孙仲丁迁都到河南郑州,仲丁弟河澶甲迁都到今河南内黄东南,六世孙祖乙又迁都于今河南温县东,八世孙南庚把都城迁到了今天山东曲阜,九世孙盘庚“渡河南,复居成汤之故居”。所谓“渡河南”,就是从黄河以北迁往黄河以南。所谓“成汤之故居”,就是指成汤建都南毫之前所居住的商丘县北部的北亳。也就是说,盘庚又回到了先商的祖先居住地--商丘。《竹书纪年》记载:“盘庚十四年,自奄迁于北蒙,日殷,十五年营殷邑。”而学者们认为把盘庚所迁往的北蒙的殷,说成是今天安阳的殷墟,这显然是错误的:第一,安阳没有被称北蒙和亳的说法,第二,成汤和帝喾从不曾在安阳居住和建部。所以“渡河南,复居成汤之故居”所指的并不是安阳。至于在安阳小屯发现了商代出土文物和遗址,则是因为成汤的十三世孙武乙迁到了安阳小屯。晋代以后,由于个别史学家把北蒙的“殷”和“殷墟”混在了一起,所以后人才会误以为是安阳,以讹传讹,才有了今天的殷墟之说。

盘庚是不是迁都于殷墟,至今还没人能够下定论,有待专家学者们寻找更有说服力的史料和证据来证明。但是,不管史实如何,盘庚迁都后商朝社会的稳定和繁华显而易见,他为商朝的巩固和发展所建立的伟大功勋也是不可磨灭的。

历史上有无徐福东渡日本之事

徐福去过蓬莱仙岛吗?“蓬莱”因秦始皇遣方士徐福率3000名童男童女去寻找长生不老之药而得名。自唐开元年始,它就被命名为“蓬莱乡”,风景秀丽,有“海上仙境”的美称。据说秦始皇十分憧憬得到服后可以成仙的仙草“养神芝”,与天地同寿,与日月齐庚。于是授命徐福东渡为他寻找不老仙药。

《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注明徐福是个读书人,除了读儒书外,同时也阅读了大量关于阴阳五行、修真炼丹等方面的书籍。他交游非常广泛,当时和齐国的侯生、燕国的卢生交情甚好。

然而,历史上对徐福东渡到底到了何方却有争论,有人说去了日本,有人说去了南洋,也有人说到了美洲,更有人说到了海南岛。这当中,呼声最高的是说徐福当年东渡去了日本。

《史记》和《汉书》是中国历史最有权威性的两部史书,这两本史书中都有记载徐福东渡日本,其可信度还是相当高的。此外,五代后周时期义楚和尚所写《义楚六帖》中说:“日本亦名倭国,在东海中,秦时,徐福将五百童男,五百童女,止此国也,今人物一如长安,又东北千余里有山,名富士,亦名蓬莱。徐福止此,谓蓬莱,至今子孙皆日秦民。”证明徐福东渡地是日本。而宋代欧阳修和司马光文集等都有相似的记载,他们也认为徐福东渡到日本,明初,日本和尚空海到南京,向明太祖献诗,还提到了日本的徐福祠。民间传说就更多了:徐福东渡是公元前中国历史上的壮举,秦始皇派徐福三次东渡求仙药,徐福求药不成,却把秦帝国高度发展的造船、航海技术和政治制度、文化艺术、生活方式,还有冶炼、农耕、建筑、医药、文字、货币、宗教、武术、服饰、瓷器和当时世界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带到了日本,还带了一批谷物种子粮食等,对于开发、发展日本的生产力的影响十分有利,3000人繁衍生息的同时,也传播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对此,日本也有大量的史志记载:《富士古文书》:“徐福一行奉秦始皇之命,到富士山取不老长寿药,因以居也。”《国文通考》有如下记述:“今熊野附近有地日秦住,土人相传为徐福居住之旧地。由此七八里有徐福祠……”颇具说服力的是,当时徐福的东渡出发点千童镇有一项名闻遐迩的民间文艺活动“信子”,在偌大中国是独此一家,而在日本也有,只是名叫“尸子”;而现在仍保留有徐福墓、徐福祠的日本新宫市,至今每年都要举行大祭仪式。此外,还有人根据古代中国和日本的海上往来,海船的营造规模和古文物发掘,推测了徐福东渡到日本的路线。

徐福在日本的地位很高,从九州到本州的二十多处地点,流传着有关徐福的登陆地点、活动遗迹、祠庙和墓葬等传说,同类遗迹往往重复地见于多处地点,并且长期以来成为民间信仰崇拜的对象。尤其日本各地民众,称徐福为“王”,并尊他为“弥生文化的旗手”。日本现有徐福陵墓5座,祭祀庙祠37座,因徐福登临而得名的蓬莱山有13座,各种遗址和出土文物数以百计,各地历代传承和近代成立的徐福纪念组织和研究机构就有90多个,祭祀节典和仪式多达50多个,以秦和徐为姓氏的有17个。在日本的佐贺、新宫、富士吉田这三个地方,祭祀徐福不仅是当地民众的重要信仰,而且已发展成重要的文化和旅游产业。参加徐福祭祀和纪念活动的,不仅有工、商、学、军和各界着名人士及民众,还有政界官员等。

徐福出海并东渡日本这一伟大历史事件,历来为中日学界所重视。中外文献对徐福航海并东渡日本对中日文化交流的重大贡献,都给予肯定性评价。

但是有些中日学者也对徐福东渡日本提出了疑问他们认为,秦始皇灭六国后,中国人为了逃避秦始皇的暴政,大量移民日本,但是这其中并不包括徐福及其率领的童男童女们;徐福的故事只不过是民间传说而已,找不到可靠的历史文献来证明;更有人认为,徐福东渡日本的传说,是日本10世纪左右的产物,并非最先由中国人提出来的,徐福当时到的只是渤海湾里的岛屿,他在日本的事迹、遗迹、墓地,均属后人虚设;还有学者认为新宫市的徐福墓和其他遗迹都是后人伪造的。有的日本学者还做了实地调查,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点。他们认为,徐福东渡日本的传说,是由于汉唐以后,日本和尚常到中国散布徐福的故事,被人不辨真伪地记人书中,发展到后来,人们就对这样的传说深信不疑了。

另外,又有学者认为,徐福东渡是历史事实,但不是去了日本,而是去了美洲,因为徐福东渡的时间与美洲玛雅文明的兴起相吻合,檀香山遗留下带有中国篆书刻字的方形岩石,旧金山附近有刻存中国篆文的古箭等文物出土,这些古代文物当是徐福这批秦人经过时所遗留的。

迷雾茫茫,徐福东渡究竟是不是去了日本,至今仍然是一个解答不出的谜。

黄鹤楼的名称因何而来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这首诗你一定不会感到陌生,它是唐代大诗人崔颢游黄鹤楼后所作。后来,诗仙李白也登上了黄鹤楼,他放眼楚天,胸襟开阔,诗兴大发,正要提笔抒发豪情时,却看到了崔颢的诗,自愧不如只好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崔颢题诗、李白搁笔,黄鹤楼从此名气大盛。

黄鹤楼虽建于三国,但屡遭破坏,各个朝代也不断修复,然而还是屡建屡坏,最后一座黄鹤楼初建于清同治七年(1868),毁坏于光绪十年(1884),此后在近100年之内未曾重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81年10月,黄鹤楼的重修工程破土开工,于1985年6月落成,闻名遐迩的黄鹤楼再一次出现在人们的眼前。新修的黄鹤楼以清朝的同治楼为蓝本,但是在此基础上更加高大雄伟,飞檐5层,攒尖楼顶,金色琉璃瓦屋面。楼外还铸有铜制的黄鹤造型、胜像宝塔、牌坊、轩廊、亭阁等一批辅助建筑,将主楼烘托得更加壮丽。

黄鹤楼的名称究竟因何而来,还是个谜,没有定论。关于黄鹤楼名称的来历,有很多神话传说。最多是从崔颢的“昔人已乘黄鹤去”中的“昔人”一词化来。这个“昔人”就是所谓的黄鹤仙人。但是这个黄鹤仙人又是谁呢?有三种说法。一种是说仙人子安曾经乘黄鹤在此处经过,黄鹤楼因此而得名,另有一种是蜀国人费袜成仙后,曾骑着黄鹤在此休息,此楼由此称为黄鹤楼。还有一种说法是苟叔伟曾见仙人下降,并在这里摆宴设饮而得名。但是,这几个故事都没有交代黄鹤楼因何而建,由谁而建。倒是另一则“辛氏酒楼”的传说交代得最为完整。

古时候,有个姓辛的妇人在山头卖酒。一位道士经常路过此处,饮酒但却分文不给,辛氏也不予计较。在一次饮酒之后,道士为了感谢辛氏的千杯之恩,就在墙壁上画了一只仙鹤,并对辛氏说:以后客人一到,你就拍手引仙鹤下壁,它就会翩翩起舞,为客人祝酒。一说完,道士就不见了。后来,道士的话果然灵验,这个小酒铺一时宾客盈门,辛氏也由此成了富翁。十年后,道士故地重游,临行时,吹奏铁笛。随着悠扬的笛声,白云、仙鹤飘然而至,道士跨上黄鹤直上云天。辛氏为纪念仙翁,筑地起楼,取名“黄鹤楼”。

这些神话传说,给黄鹤楼增加了很多浪漫色彩,但是黄鹤楼究竟名从何来,一些专家、学者还是有不同的看法。很多学者认为,黄鹤楼是以地方而命名的。黄鹤楼所在的地点叫做“黄鹄山”、“黄鹄矶”。有人考证,黄鹄山就是黄鹤山。唐代李吉甫在《元和郡县志》中说:“江夏(今武汉)城西南角因矶名楼,为黄鹤楼”。

但还有人认为黄鹤楼是以人名命名的。《礼部诗话》一书载崔颢在诗中自注道:“黄鹤乃人名也。”其诗云:昔人已乘白云去,此地空余黄鹤楼。云乘白云,则非乘鹤矣。……当以颢自注为正。也就是说黄鹤是人名而不是山名。

还有人认为黄鹤楼的来历既不是人名,也不是地名,而是根据形状而命名的。从楼的纵向看各层排檐看起来像展翅欲飞的黄鹤,所以才取名黄鹤楼。

自古以来,黄鹤楼名称的由来就是家家有说法,人人不相同,然而正是如此,黄鹤楼才有了这么多奇妙和神秘之处,引得无数人一睹它的风采,感念“白云千载空悠悠”的情怀和美丽。

凤凰的原型之谜

龙飞凤舞,是典型的中华文化的象征。尽管龙和凤在客观世界里根本不存在,它们是先民们幻想的产物,但龙和凤却又确实有着现实的依据。它们是现实中某些形态的升华。那么,凤凰的原型是什么呢?

有的说是鸵鸟,有的说是极乐鸟,有的说是某种早已灭绝的巨鸟。但是,鸵鸟之类,我国没有,也就很难令人相信它是凤凰的原型。某种早已灭绝的巨鸟,也语焉不详,不足为据。另有一种意见为比较多的人接受,认为凤凰的原型是孔雀,其主要依据是凤凰和孔雀在形态上比较相似。

但是,最近有人提出凤凰的原型不是孔雀。理由有二:一、综观有关孔雀的资料,没有一条是来自先秦的,最早记载孔雀的是秦汉典籍。这表明,在先秦时代,黄河流域与长江中下游,没有孔雀。否则,活动于那一带的先秦文人,绝不会不记下珍奇的孔雀一鳞半爪的。只有当秦汉势力扩展到盛产孔雀的云南等地,孔雀才开始输入长江中下游、黄河流域,为这些地区的人们所见所闻。于是,在民间文艺里,在文人着作里,才有孔雀的出现。这样,黄河流域的上古人民所创作的凤凰,当然就不会以他们从未见过、听过的孔雀为原型。二、从形状看,两者也有差别,孔雀最显着的特点,是长大、华美的尾羽;可凤凰的尾羽,从原始陶器到今天的工艺品上所表现的形态,绝大多数是修长、雅丽的,并不同于孔雀。尽管孔雀与凤凰在某些方面相类似,古人却极少说凤凰像孔雀。

既然凤凰的原型这也不是,那也不是,那究竟又是什么呢?于是有人提出,凤凰的原型主要是雉类(即俗称的山鸡、野鸡、锦鸡),“凤凰以雉类为主体,融合了鹰等许多种鸟的典型形象,是以雉类为代表的艺术结晶。”论者提出,凤凰与雉类在形貌上十分相近,凤凰的羽毛五彩斑斓:“凤之象也,五色备举。”(《说文》)雉类也如此:“丰采毛之美丽兮有五色之名晕。”(《文选·射雉赋》)雉类首如鸡,颈如蛇,凤凰也同样:“风,鸡头,……蛇颈。”(《广雅》)尤其是凤凰与雉类的尾羽,均修长而雅丽。战国时楚国的一幅帛画描绘有一只凤凰,其整个体态宛如雉类。(见《人民文学》1953年第11期)卜辞中的一些象形“风”字,也与雉类相近。唯其如此,所以《山海经》:“说有鸟焉,其状如晕,而五采文,名日鸾鸟。”(《西山经》)按鸾鸟,一说是凤凰的别名:“有五采鸟之名,一日皇鸟,一日鸾鸟。”)一说是凤凰的左右:“鸾鸟者,……凤凰之佐。”(《后汉书·孝章帝纪》章怀太子注引《瑞应图》)说法虽不一,但反正是凤凰之属。

同类推荐
  • 泰山复仇(人猿泰山系列)

    泰山复仇(人猿泰山系列)

    人猿泰山系列是一部让中小学生开阔眼界、丰富想象力的书,是一部教给孩子动物是朋友、大自然是家园的温情冒险小说,是一部中小学图书馆和孩子的书架上不得不放的书,是父母与孩子共同阅读的睡前故事。小说情节奇谲精彩,主人公强悍而无畏,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充满着浪漫英雄主义的丛林世界大门。译者的话:上世纪四十年代,我们在读初中时,《人猿泰山》作为世界名著,曾经风靡一时。每逢课间十分钟,同学们几乎满教室争说泰山。当时,这部奇趣曼妙的小说,已经在我们心里扎根了。1988年,我俩六十岁退休后,曾到各地旅游,顺便到各省大图书馆、大学图书馆查询此书,不但译本遍寻不得,连原文本也没有了。
  • 让青少年受益一生的巧联妙对

    让青少年受益一生的巧联妙对

    本书收集了大量的对联故事,具体版块为“自律劝勉篇”、“睿章妙对篇”、“嘲讽贬虐篇”、“情趣逗乐篇”,“施才显智篇”、“名胜楹联篇”。
  • 最美丽的语言

    最美丽的语言

    《冰心儿童图书奖获奖作品:最美丽的语言》两个故事、猎人和野狼、两把宝刀、护林员老杨、康乡长的忙、老人与天鹅、风景、河南小伙、找工作、儿子大学毕业了、我们是一家人、有关市长的几个片断、行贿、老板没给工钱、匠心、算账、拜年、两个红包、夙愿、一双黄胶鞋、红灯停绿灯行、拜天地、欺骗、八月十五云遮月……
  • 昆虫记第8卷:昆虫的几何学

    昆虫记第8卷:昆虫的几何学

    中国唯一全译插图本跨越两个世纪的传世经典献给所有敬畏生命、热爱生活的读者它们捕猎、相爱、生儿育女,它们诈取、被杀、朝生夕死……昆虫的世界从不绝望,它们永远生机勃勃。卷八:昆虫的几何学在本卷中作者主要针对昆虫的筑巢习性做了详细的观察,记录了胡蜂所搭建的六角形蜂房,以及它的计算达到了何等符合几何学的精准度!此外,法布尔也研究了香树蚜虫、蜂蚜蝇、彩带圆网蛛、纳博讷狼蛛等昆虫的习性。
  • 猫武士成长励志馆2:向阳而生

    猫武士成长励志馆2:向阳而生

    由于工作的变动,唐歌不得不转学到七中。面对新学校中经常出现的特殊身影,她感到非常恐惧。美丽的米米老师带着她一点一点走进这些学生的内心,化解他心中的偏见与不安。就在这时,一场从他出生之前就埋下的灾难骤然降临。命运之手将她所有的幸福推翻,肆虐着她整个生命,当她带着迷茫和困惑去向米米老师询问答案时,才发现这个答案早已种在了自己的心底.......
热门推荐
  • 古墓迷津

    古墓迷津

    一块看似朴质无华的家传古玉,却隐藏着一个怎样的惊天秘密。传承了千万年的中华龙玉文化,又是有着怎样的渊源。余飞,一个普通的上班族,一次意外的探险经历,走上了一条非凡的修行之路。然而,当上古神墓的封印被开启,这一切,究竟是福是祸?谁终又能知?
  • 双君缘

    双君缘

    前世,他负了她。两人的姻缘也终究是黄粱美梦醉一场。今生,她与他再次相认,性子却与前世大不相同。两人是否能解开两世悲剧与情结?
  • 恶魔系列女王小逗比的小丫小男神

    恶魔系列女王小逗比的小丫小男神

    ‘啪啪啪’一阵刺耳的高跟鞋声音传入青青的耳内,她因恐惧已经僵硬的脖子一顿一顿的回头...当他看到一身性感劲装的晞月那冷酷的笑容的时候...青青豆大的泪水终于不受控制的一颗颗落下来,他崩溃的跪下来,双手颤抖的死死揪住晞月的衣角:“不要...不..不要...我求求你...我...我求求...求求你...不要这么残忍...我...我以后不再出现在你的面前.....不要...不要....“青青的话还没有说话晞月就已经一枪射入青青的脑中,凄凉又带几分冷笑的说了句:“现在说这些....太。晚。了。”随后摆着妩媚的身子踩向青青的尸体向前走去....谁说配角没有女主的命,咯。当我不是人么?哼~
  • 仙乐尽朝夕

    仙乐尽朝夕

    江湖权势,尔虞我诈,修仙之人,玩弄着世间苍生。修仙之人,觉悟不曾高于那些极恶之徒。芸芸众生,却也有着朝夕尽乐的生活。为了改变那已经被谱写好的宿命,我选择杀尽那群阻我大道之人。跟随着我,一起走进纵横交错的修仙世界。
  • 浮世红尘:千年若梦

    浮世红尘:千年若梦

    千年之前,她是他弹断的琴弦。穿越时空,她带着残留的记忆转世,只为与他相遇,没想到他已不曾记得她了。为了他,她耗尽了力量和百心,甚至连命都可以不要,可他始终无动于衷,一心扑在她身上。最终,她灰飞烟灭。那一刻,她笑言:浮生不过一场梦,梦醒,缘灭。
  • 陌

    追忆星星年岁,命陌;轮回双生血缘亲陌;破碎生命信仰友陌;轻描拾荒之旅尘世陌;这四出戏剧般的情节点燃了一个坚强女孩的生命,让她活得如此丰盛。人生如戏,还是戏如人生。我们所走过的路皆是如此,却都在当时只道是寻常的惶惑中,迷失,忘记。
  • 转了又转

    转了又转

    知道了开头,你猜到结尾了吗?打开你的脑洞,预测一下结尾吧!本书有多个小故事组成,内容全部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我的总裁男友

    我的总裁男友

    讲述了生活在婚姻里的男女,有种寂寞和冲动,被禁锢在婚姻里那蠢蠢欲动的激情、压抑的情感,在次对爱情的向往,最终走向开放自我的一种人类最为前端的思想理念和爱情婚姻的一连串纠结的故事。
  • 我虐师傅千百遍

    我虐师傅千百遍

    盛春花落,枯凝万骨;天生煞气,大劫濒临。睥睨六界,绝世风华,他是仙门至高无上的尊者,高高在上,任人仰望,却不容亵渎。冥冥之中,她慢慢地走向他,成了他的徒弟。天生煞气,注定成魔。她只想在他身边,生生世世地陪着他就好.......
  • 文人相轻

    文人相轻

    他是一个生在改革前,成长在改革开放后的孤儿。他在六岁时,便能写出令文协领导相形见绌的“新潮诗”。究竟是什么勇气,让他放弃了学业,拜了一个“疯子”当老师?又是什么,让他在受尽白眼中,逐渐成为文坛的一颗璀璨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