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074500000005

第5章 人物宗教(4)

唐高宗是个懦弱平庸的人,他即位以后,把朝政大事交给他的舅父、宰相长孙无忌处理。后来,他又立武则天为皇后,武则天权力欲很强,逐渐掌握了朝政大权,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名墨,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人。她的父亲武士彟原来是一个很有钱的木材商人。隋末时弃商从戎,成了一名府兵制下的鹰扬府队正。李渊起兵反隋,武士彟转而参加了李渊的军队,后来在唐朝廷为官,官至工部尚书,封应国公。武则天九岁时,父亲死去。14岁时,已经近40岁的唐太宗听说她长得很美,便选她入宫,赐号武媚,人称媚娘,后来又封为才人。唐太宗死后,她和一些宫女依旧制被送到感业寺去做尼姑。李治当太子时曾与她有暖昧关系,于是让她蓄发入宫侍寝,封为昭仪。但武则天心里还不满足,想进一步夺取皇后的位子,于是武则天千方百计想陷害王皇后。

武则天生了一个女儿,有一天,王皇后来探望,爱抚地摸了摸,逗了逗。王皇后走后,武则天竟狠心地把女儿掐死,用被子盖好。当高宗来看时,她便诬陷是王皇后杀了她的女儿,使王皇后有口难辩。唐高宗因此大怒,从此动了废王立武的念头。

到了公元655年9月,唐高宗不顾褚遂良、长孙无忌等人的反对,正式提出废王皇后,立武则天为后。

有一天,唐高宗问李勋:“我打算立武昭仪做皇后,褚遂良他们坚决反对,你看这事该怎么办呢?”李勋看见高宗废立决心已下,便为武则天说好话,他说:“废立皇后,这是陛下的家事,何必一定要得到外人同意呢?”许敬宗也说:“乡巴佬多割十斛麦子,尚且想换个新媳妇,何况天子富有四海,立新皇后没有什么不可以的!”于是高宗决定,废王皇后为庶人,册封武氏为皇后。

武则天当皇后以后,很快形成了自己的势力集团,参与朝政。她利用高宗与元老重臣之间的矛盾,在短短几年内,就杀了长孙无忌,罢免了二十多个反对他的重臣。武则天对拥护她的人全都重用,李义府、许敬宗因而青云直上,当了宰相。到了后来,武则天甚至同高宗一起垂帘听政,当时朝臣并称他们为“二圣”,即称高宗为天皇,武后为天后。武则天作威作福,高宗一举一动都受她约束。唐高宗很不满,就秘密把大臣上官仪找来,让他起草废武后的诏书。消息传到武则天那里,武则天怒气冲冲地去见唐高宗。她厉声问高宗说:“这是怎么回事?”唐高宗十分害怕,没了主意,就结结巴巴地说:“我本来没有这个意思,都是上官仪教我这么干的。”武则天立刻命人杀掉上官仪等人。从此大小、政事都由武则天一人定夺。

唐高宗感到武氏一派的威胁越来越大,担心李家的天下难保,就想趁自己还在世,传位给太子李弘(武则天的长子)。但是,武则天竟用毒酒害死了李弘,立次子李贤做太子。不久,又把李贤废为平民,改立三儿子李显为太子,弄得唐高宗束手无策。

到683年12月,唐高宗病死,太子李显即位,就是唐中宗。武则天以皇太后的身份临朝执政。后来,她容忍不了唐中宗重用韦氏家族的人,又废了唐中宗,立她的四儿子李旦为帝,就是唐睿宗。同时,她不许睿宗干预朝政,一切事务由她自己做主。

唐宗室功臣看到武氏家族弄权,人人自危,于是激烈的斗争便公开化了。最先起来反抗的是李唐旧臣徐敬业、唐之奇、骆宾王等人。他们以拥戴中宗为号召,在扬州起兵反对武则天,在朝廷内部获得了宰相裴炎的支持,内外呼应,一时间聚集了十余万人马。骆宾王乘讨武军浩大的气势,慷慨激昂地写了一篇着名的《讨武曌檄》。武则天派出30万大军讨平了徐敬业,杀了倾向徐敬业的宰相裴炎等人。

690年9月,67岁的武则天自称圣神皇帝,改国号为周,以洛阳为神都,降唐睿宗为皇嗣。

名相狄仁杰

武则天对那些反对她的人进行残酷地迫害,对那些有才能的人不计较门第出身,破格任用。她手下有许多有才能的大臣,其中最着名的是宰相狄仁杰。

狄仁杰,字怀英,太原(今山西太原)人。祖父狄孝绪,贞观年间做过尚书左丞,父亲狄知逊做过薹州长史。狄仁杰在少年时热爱读书。有一次县吏下来询问一桩案情,他周围的人都争着向县吏说出自己的想法,惟独狄仁杰聚精会神地读书,不理不睬。县吏责怪他,狄仁杰说,我正和书中圣贤对话,没有工夫和凡夫俗子搭腔。

676年初,狄仁杰升任为大理丞。大理丞是负责掌管案件审判的官员。当时积压了许多纠缠不清的案件,狄仁杰以卓越的才能,一年内处理了1.7万余件,件件都处理得公平合理,没有一个喊冤叫屈的。

唐高宗知道狄仁杰这人不但有胆气,而且有才识,便擢升他为侍御史。

侍御史是负责监察弹劾百官的官员。狄仁杰常常置个人安危于不顾,与那些有权有势的贪官进行斗争。

武则天当上皇帝后,更加赏识狄仁杰的才干,不断提升他的官职,最后让他当了宰相。692年,酷吏来俊臣诬告狄仁杰谋反,狄仁杰被捕下狱。狄仁杰为了不被冤死,等待时机,就承认自己谋反。来俊臣还要逼狄仁杰供出另外一些同谋的大臣。狄仁杰怒不可遏,气愤地把头向柱子撞去,血流满地,以至来俊臣不敢再审问。后来,狄仁杰乘看管松懈,偷偷写成一幅冤状,放在棉衣里转给儿子。儿子接到冤状急忙向武则天上报,引起武则天的注意,武则天亲自召来狄仁杰,问他为什么要造反。狄仁杰回答说:“如果不承认造反,我早死在酷刑之下了。”武则天又问他为什么要写谢罪表。狄仁杰说:“没有这样的事。”武则天这才知道是来俊臣阴谋陷害他。

后来,狄仁杰又恢复了宰相官职。这时,武则天在立李氏为太子还是立武氏为太子的问题上犹豫不决。武则天的侄儿武承嗣、武三思为谋求太子地位,在暗地里频繁地活动,曾多次让人劝说武则天立武氏为太子。他们大肆宣扬自古到今从来没有一个皇帝立异姓为太子的。狄仁杰趁武则天还没有拿定主意,便劝她立李氏为太子。他说:“陛下您想想,姑侄的关系和母子的关系哪个亲。陛下立儿子为太子,在千秋万岁之后,配食太庙,享受祭祀,承继无穷;如果立侄儿为太子,就没有听说太庙中供姑姑的!”狄仁杰的这些关键的话触动了武则天的心。

狄仁杰作宰相,善于推举贤才。先后推举的有桓彦范、敬晖、窦怀贞、姚崇等数十人,均官至公卿,有的后来成为宰相。

狄仁杰善于用人,能够让他们发挥各自的才能。就是已经归降的少数民族将领,狄仁杰也能使他们充分发挥作用。如契丹部落的两员大将李楷固和骆务整,骁勇异常,屡次打败唐朝军队,许多唐朝将领死在他们手中。后来,这两个人都来归顺唐朝,大臣们纷纷上书,要求处死它们。最后,武则天接受了狄仁杰的意见,赦免了他们的罪过,派他们到边境驻守。这两人驻守边境,尽忠守职,从此边境平安无事。

狄仁杰晚年的时候,武则天更加敬重他,尊称他为“国老”,而不直接叫他的名字。

700年,狄仁杰病死武则天非常悲痛,罢朝三日,追封他为梁国公。以后,每有不能决断的大事,武则天就想起狄仁杰,慨叹地说:“老天为什么要那么早夺走国老呢!”言语中,对狄仁杰充满了无限怀念之情。

郑和为何七下西洋

郑和,世称三保太监,是我国明朝初期伟大的航海家。郑和本来姓马,是云南省昆阳(今云南晋宁)人,幼年时期入宫后改姓郑。明成祖选中他负责远航是因为他既有能力,又是穆斯林。

1405年郑和第一次下西洋,船舶长44丈、宽18丈的就有60多艘,所载人员有2.7万多人,规模之大,前所未有。从1405-1433年,郑和率领着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船队,克服了重重困难,率船队七次出海,进行大规模的远洋航行,途中经历了无数艰难险阻,总共到过南洋、印度洋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南到达了爪哇,西北到了波斯湾和红海,最西到达非洲东海岸,是历史上人类征服海洋的空前壮举。这些船队给所经过的国家带去了大量的中国瓷器、铜器、金银和各种精美的丝绸、罗纱、锦绮等丝织品,也带去了我们博大的中华文化,同时换回了亚非各国的许多特产,如胡椒、象牙、宝石、香料以及长颈鹿、金钱豹等珍稀动物,广泛地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的经济交流。

郑和历尽千辛万苦,七下西洋究竟是为了什么呢?对于这个问题的争论向来是各家各执一词、莫衷一是。

流传早的一种观点认为是政治原因。《明史·郑和传》记载:“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郑和像异域,示中国富强。”朱棣派郑和下“西洋”,是找寻建文帝的下落,以消除政治隐患。建文帝,名朱允坟,又称惠帝,明太祖朱元璋的长孙。朱棣的皇位是发动靖难之变后,从侄儿建文帝手中夺得的。在“靖难之役”后,朱允炆出走,不知去向。这在疑心很重的朱棣看来,自然是一块心头大石。残忍成性的明成祖在“靖难”之后,杀戮建文的臣子约数万人,是不会放过建文帝的,朱棣怀疑他逃到海外避难去了,怕他将来东山再起,会对自己的皇位构成威胁,所以派郑和下西洋暗中侦察建文帝的踪迹,以杜绝后患。但是,也有些学者认为:建文帝为人忠厚软弱,被朱棣从帝位上赶下台后,即使逃到国外也不会再有翻身之日,朱棣没有必要大费周折派人去探寻朱允炆的下落,而且有不少迹象表明,建文帝在南京城陷落前就已经葬身火海,不存在再寻建文帝之说。他们认为郑和下西洋寻找建文帝之说实在是难脱牵强附会之嫌。

另一种观点认为,明成祖派郑和七下西洋是为了“耀兵异域”、“教化异族”,使海外诸国“宾服中国”。明成祖朱棣登上皇位时,明朝已经建立了二十多年,“靖难之役”并没有对农业与人们的生活产生不良的影响,中国广州等沿海的大都市都发展得十分繁荣。在这个时候,发展海外交通和海外的贸易已经是十分现实而且迫切的事。另一方面,和历代功利主义的封建帝王一样,朱棣也是一个功利主义者,自认为是“奉天命天君主天下”的“供主”,要海外各国都来朝贡,他要宣扬国威,向外示富,想利用对外的活动,展示自己的势力,并建立自己的声望。于是,明成祖朱棣决定组织一支强大的船队,前往“西洋”诸国。郑和下西洋便可以在国外显耀兵力,向海外各国夸示中国的富强,宣扬明朝的威德。此外,他还想借扬军威、示国力来缓减一部分人对他用武力夺得皇位的不满。

还有人说郑和七下西洋是经济原因,是为了发展对外贸易,为了打开封闭、僵化的外交大门,在经济上与其他国家实行贸易往来,增强自己的经济实力。明王朝刚建立时,附近的小国常常来朝贡,朝贡在当时是交换物产,番国进贡,明王朝每每恩赐,赏赐的常常大于这些小国所进贡的。但是由于经济拮据,明太祖下令限制进贡,于是由一年一贡改为三年一贡,有些国家还限制为十年一贡,于是明朝的外交关系几乎断绝,经济贸易几乎停顿,导致走私活动猖獗,明王朝的声势日下。明成祖为了迅速改善这种状况,发展对外关系,扩大贸易往来,派遣郑和出使,剿灭海盗势力,清除不安定因素,并且宣布明朝已经“咸与维新”,封赏周邻各国,扶正祛邪,发展与各国的友好往来,欢迎各国前往明朝观赏进贡。派遣郑和统率巨大的船队到“西洋”各国,船队以中国的手工业品换取各国的土特产品,使各国都为中国的精美、巧夺天工的手工业品所吸引,从而愿意来中国。

而近年来海内外探索郑和下西洋的原因的角度又有所改变,认为郑和下西洋的任务随时间的推移而有所不同。郑和第一次出使是为了安抚邻近小国,减轻异族异国对中国的侵扰压力,以后几次主要为了发展外交关系,促进明朝与周边各国的友好往来。

不管郑和七下西洋是出于何种原因,所起到的作用却是毋庸置疑的,它促进了中外文化、经济的交流,让更多的国家了解中国,正视中国的存在,在中国航海史上是一个壮举,在世界航海史上也是一个创举。

屈原自沉汨罗江之谜

屈原(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战国末期楚国人,名平,字原,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丹阳(今湖北秭归)人,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也是一个学识渊博、目光深远的政治家。屈原在担任三闾大夫和左徒期间,心系苍生社稷力主改革朝政、联齐抗秦,由于在内政外交上与楚国腐朽贵族势力发生尖锐的矛盾,遭到上官大夫等人的妒忌、诬陷,最终导致与楚怀王的疏远,两次遭到流放,被逐出郢都。但他始终念念不忘自己的祖国,希望楚怀王和后来执政的顷襄王召回自己,为国尽力。最后在楚国郢都被秦国将领白起攻破之后,他不忍心看着祖国灭亡,投汨罗江自尽,用生命谱写了一曲千古悲歌。关于屈原自沉汨罗江的原因,历来有诸多说法,却都相差甚远,恐怕是因所选择的分析角度不同所致,总括起来看,主要有四种。

“殉国说”

“殉国说”以清代学者王夫之和现代历史学家郭沫若为代表。王夫之在《楚辞通释》中认为,屈原所以写下着名的诗章《哀郢》,是由于哀叹郢都的陷落,宗庙社稷成为荒丘废墟,人民流离失所,顷襄王不能拼死抵抗秦军,楚国灭亡指日可待。据此,现代的屈赋研究者大都认为,屈原投江是因为秦军攻破楚国都城,屈原不忍亲眼目睹国家灭亡,故而投江殉国。郭沫若在《屈原考》中写到:“就在郢都被攻破的那一年,屈原写了一篇《哀郢》……他看不过国破家亡,百姓颠沛流离的苦状,才悲愤自杀的。”他在《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中写道:“屈原的自杀,事实上是殉国难。”

“殉道说”

“殉道说”以近人曲沐为代表。他认为“屈原的自杀原因无非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社会政治的黑暗、一是性格的刚直,是生命在与现实的撞击中而毁灭”。“屈原是出身于华族贵胄的政治家,其理想中的‘明君’、‘哲王’已不复存在。面对楚怀王、顷襄王这样的昏君,其抱负与志向无法实现,加之群小的谗言,因而愤懑不平,牢骚罹忧。”屈原是战国时代应运而生的一位别具特色的“士”,他的人格力量在于他坚持“人道自任”的理念和对自身的“内美”、“修能”的不可动摇的认知,义无反顾地坚持理想。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所以只身赴死,以求得精神上的圆满。

“尸谏说”

“尸谏说”以近人王之江为代表。持此说的人认为屈原看到楚国“党人”潢行,百姓看不到希望,朝中没有忠良之臣,国家没有守备外敌的力量,楚国将面临亡国大祸。满怀救国大志的屈原却遭谗言而被流放,报国无门的他没办法身谏楚王,哀叹报国之志无法实现。绝望的屈原决心以死来震醒昏君。屈原在《离骚》篇未有“吾将从彭咸之居”。彭咸是殷朝有名的贤士大夫。他曾忠心劝谏国君,遭到漠视,最后愤然投水而死。由此看来屈原之死是“尸谏”,是向彭咸学习而来的。

“洁身说”

同类推荐
  • 世界经典神话故事全集——妖魔鬼怪的故事

    世界经典神话故事全集——妖魔鬼怪的故事

    我们编辑的这套《世界经典神话故事全集》包括《开天辟地的故事》、《神迹仙踪的故事》、《妖魔鬼怪的故事》、《鱼龙精灵的故事》、《荒诞不经的故事》、《奇异自然的故事》、《万物有灵的故事》、《鸟兽灵异的故事》、《英雄传说的故事》和《风俗源流的故事》10册,内容囊括了古今中外著名神话故事数百篇,既有一定的代表性,又有一定的普遍性,非常适合青少年学习和收藏。
  • 懂得回报的感恩故事

    懂得回报的感恩故事

    每一粒种子在合适的条件下都会发芽,每一个孩子都是未来栋梁的种子。本书以努力用一种新鲜快乐的方式,把那些激励着孩子们健康成长的品质深深植入到他们的心田。本书是以单编的故事形式出现,每一篇文章由一则故事和“智慧箴言”组成,高深的箴言内容变成孩子们自己的语言,方便孩子们的思维习惯,从而改变一些说教的成分,改变箴言本身具备的严肃的成人化语气,更易让孩子们接受,从而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学习的快乐,以至成长的快乐!故事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个人的心灵,因此,看故事是孩子们塑造美好心灵的一种绝佳方式。这本故事书收集了让孩子更聪明的智慧故事几十个,并配以手绘图画。全书语言通俗,容易理解,适合广大青少年朋友阅读。
  • 寻访闻所未闻的秘境

    寻访闻所未闻的秘境

    本书囊括了峡谷洞穴、高原戈壁、江河湖泊、海洋岛屿、风景名胜、历史遗迹、原始部落、神秘现象几部分,以新观点、新材料为标准,详细介绍了地球上最具玄幻和最具神秘氛围的地域,再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 启迪青少年的100个足智多谋故事

    启迪青少年的100个足智多谋故事

    观今宜见古,无古不成今。从故事中,我们能够熟悉历史,认识人物,懂得道理,明白人生。故事教育我们,我们听着故事成长;故事鞭策我们。我们看着故事奋斗,故事也在提醒我们,我们讲着故事自察。
  • 蓝色童话书

    蓝色童话书

    《蓝色童话书》是一本26篇童话组成的小集子,由著名学者、童话创作人安德鲁·兰编著。收录了著名童话《海厄辛思王子和可爱的小公主》《艾哈迈德王子和帕里巴诺仙女的故事》《菲莉西娅与石竹盆花》《金发公主的故事》……那些美丽动人的想像伴随多少人走过他们的童年?那些扬善避恶、催人进取的情节是多少人认识世界的第一步?在这个集子中安德鲁·兰先生将为我们展现他的彩色神奇世界。
热门推荐
  • 战国将

    战国将

    大丈夫当修三尺剑立不世功,越来越发达的科技让战争变得更加简单血腥,这种愿望也只能放到游戏中实现,虚拟游戏应运而生,没有历史进度,完全的新生乱世
  • 虹销雨霁

    虹销雨霁

    历史的巨轮始终毫无迟疑地向前,但逝去的岁月和尘封的痕迹却并非一无是处,而更应回味与珍惜,以史为鉴而知兴替,正是此理。当世之人论及当年之事,或遭天机的蒙蔽,或受史料的限制,或纯粹欲托物言志而以比喻之,其真几许,其假几何,实难述说,故当世人论当年事,亦真亦假易偏执。然事或假而理却真,若当真从浩瀚史实中求了个一鳞半爪的真相,悟了个只言片语的真谛,也算对得起前贤的在天之灵,而于冥冥中或能得见前贤的抚须轻笑,或能闻听前贤的喟然长叹——“吾道不孤”。
  • 灵界仙域

    灵界仙域

    王曦晨,原本生活在一个偏僻的不能再偏僻的村落,但是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的修炼,最终登上了王者之巅!
  • 我事火星人后裔

    我事火星人后裔

    火星地球得近邻,它神秘莫测。在这颗不同寻常的行星上在地质史上的某个时期,人类想象的“火星”人也许就站在我们发现的“火星之城“和”广场“上,观看地球在佛晓时分冉冉升起,接着太阳便魔术般地出现在天空,下午得阳光照射出火星之城主金字塔尖锐又宏伟得轮廓。灾难不可避免的发生了,一部分火星人选择永远留了下来,金字塔内部全部是一排排的房间,每间房都有一个沉睡的火星人。它们的身体和营养设备相连,以这种方式来静候春天的到来。还有一部分火星人选择了离开,开始迁移到了火星的存在水源的极冠。在地下延续了他们的文化、科技。
  • 紫竹林之战

    紫竹林之战

    冷锋学术,一路上替天行道,斩妖魔,入古墓,寻神器,识道友,千里迢迢去到一片紫竹林,究竟是为了什么?又会遇到怎样的危险,一路上又会经历怎样的磨难,看完此书,你便知晓。
  • 重访锦城

    重访锦城

    你疼吗,重访锦城,我们的草莓河,要么进来,要么出去,像幽灵一样飞。我想说爱。
  • 开始我的灿烂人生

    开始我的灿烂人生

    我不愿相信我的人生只是这样,所以我做出了另一个选择,创造我另一个不一样的人生,我不信命,我宁愿去相信那个心底里的另一个我......
  • EXO之重生复仇逆袭

    EXO之重生复仇逆袭

    我若是离开,你们是不是特别高兴,就差唱欢乐歌了吧。可是我就偏偏不如你们愿,我楚漠熙重生了。我会把我所受的伤害加倍的讨回来!
  • 皇天后土

    皇天后土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我写下传说为你轻唱,怀念失逝去的点点温暖,当文字也开始哭泣,青丝发,血红衣,江山如画没入红尘融入无痕,皇天在上,后土在下,雪薇剑的,白薇星尊情以何堪,白莺的星盘能否步入正轨?文风亦如此,如天马行空云波诡谲。
  • 魅力法则

    魅力法则

    穿越之后,萧川开启了“魅力系统”。在这个世界之中,萧川必须根据任务,去成功追求上百名"女神级"人物。这些"女神"或是学校的学生,或是社会姐,打工妹,白领,上市公司老板,以及电影明星等等。。任务:与“沉默女神”李蕊相约吃饭一小时。完成任务后可获得魅力值xx。。可增加女神好感度xx..更神奇的是,每名女神竟都拥有着非凡的身份。萧川在达到一定女神好感度后,还必须开启女神的真身觉醒,才能完成最终极的任务。近百名性格各异的女神,总会有你所爱。本书书友群:460948316。来的,就是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