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075500000010

第10章 神骨鲞附录(1)

神骨鉴识人用人典故

一身精神,具乎两目,一身骨相,具乎面部贵贵毫骨有色骨有质,以冰为,面以青为头以联者为鉴,明察秋豪。

曾国藩用道德的标准要求自己,用品德操守的标准来选拔人才。他的《笔记》中有一篇题为《才德》的文章,曾经谈到了这一点。文章说:“司马温公说:“才德俱全,叫做圣人;才德全无,叫做愚人。德超过才,叫做君子,才超过德,叫做小人。”我说德和才不可偏重,‘才’好比是水,在‘德’的润泽之下,‘才’能作载货运物、灌溉田地之用。‘才’好比是木,在德的作用下将曲取直,“才’能作舟船、栋梁之用。‘德’若是水的源泉,‘才’就能使水起波澜。‘德’若是木的根,‘才’就能使木枝叶繁茂。只有高尚品德而没有才干相配,那几乎是愚人;只有才干而没有高尚的品德来支配,那几乎是小人。世人多数都不愿意以愚人自居,所以都自认为自己是有才干的人;世人多数都不想与小人交朋友,所以看人常常好选有高尚品德的人。比较起来,二者如不能兼有,与其无德而近于小人,还不如宁愿无才而近于愚人。”

识人用人要坚持德才兼备。那么在德与才之间,按照大家熟知的说法,就是统帅与被统帅的关系,两者都很重要,但德尤为重要。司马光认为,取士之道,当以德为先,其次经术,其次政中,其次艺能。在他看来,选用人才的原则,应当把德行的考核放在首位,然后是经术,然后是政事,再就是艺能。反映了司马光选用人才的思想,把德行放在第一位。

唐代杜佑也认为,若以德行为先,才艺为末,必敦德励行,以伫甲科,岂舒俊才,没而不齿,陈鹖长者,拔而用之,则多上雷奔,四方风动。这就是说,如果以品质节操为首要,以才能技巧为其次,选用人才,必定会使人们加强修养,勤奋学习,以伫立于科举最优之列,怎么会使俊杰之才迟迟不能发挥作用、受到埋没而不被录用呢?通过排列比较这些人才,选取拔尖的人加以任用,一定会使许许多多人才受到震动,而被吸引,从四面八方来响应;这里主要是强调以德行为科举取人之本,认为取人才艺为次之。

识人观人以德为先,次之才学。就是要防止重才而轻德的现象出现。有才而缺德,这样的人只能是奸才,歪才,邪才,刁才。当然,只有德而没有才也不是我们所需要的人才。缺才之德的人,是忠厚、老实人,辛苦人,正派人,但才气没有了。这样的人是人,而不是我们所需要的人才。

按照人才学的基本原理,在处理和看待德与才的关系时,任何机械的、僵化的观点和行为都是十分有害的,必须运用科学的、辩证的观点和方法,对德与才的关系,作出实事求是的新的阐释。

识人观人选之有三,一日德,二曰量,三曰才。所谓德者,刚健无私,忠贞自守,非碌碌庸庸,无毁无誉而巳。所谓量者,能受善言,能容贤才,非包藏隐忍、持禄保位而已,所谓才者,奋发有为,应变无穷,非小慧辩捷,圆熟案牍而已。备此三者,然合胜股肱之任。也就是说,在通常的情况下,我们强调德应重于才,但在这前提下,又要注重量与才的问题。坚持德量才三者的统一。坚持选拔人才的标准有三条,一是德,二是量,三是才。德,即刚直无私,忠诚廉洁,而不能只是庸庸碌碌,无人诽谤也无人赞扬。量,指能接受正确意见,容纳贤才,而不能只是城府深,能忍耐,保住俸禄和地位。才,指奋发有为,能随机应变,而不能只是耍小聪明,口齿伶俐,办公文熟练。符合这三条标准才能担当重任。

要评估人,无非德才两者。德的内涵包括个人品质、伦理道德、政治品德;才指才智、才干、才华,等等。

人才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学问型,一种是事业型。而人才的形成是靠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因此,德才兼备的人的成长需要不断的学习和实践。

要发现人才,主要是根据其德才的表现。但要认识人则需要时间的考验。如人的政治品质,平时难看出什么问题,在非常时期则好坏分明,古代的忠臣义士大都是在危难时刻涌现的,所以,有人将之总结成一句格言:疾风知劲草,板荡识忠臣。才能也需要考验,有些人能说会道,在实干时却很窝囊;有些人平时默默无闻,但在实践中却才能毕露。

用人以德才兼备最好,但在大量需要人才的时候,只能以掌握现有的人才资料,按其德才而任用。古代英明之主驾驭人才,是待之以诚,纠之以法,赏功罚罪,使之向上,不敢为非,这是爱护、培养、发展人才的根本法,至今仍很值得借鉴。

识人须明德才兼备为标准,就是说,要知其人,必须考察其德才,而以德为其灵魂,重在其实践。

强调德才兼备。周朝吕尚在《六韬龙韬论将》中讲到:将有五才,“勇、智、仁、信、忠也。”它解释为勇则不可犯,智则不可乱,仁则爱人,信则不欺,忠则无二心。”

春秋初期管仲在《立政》篇中说:“君子所审者三:一曰德不当其位,二曰功不当其禄,三曰能不当其官,此三本者,治乱之源也。”就是说,朝廷选拔人才,需要审慎地掌握三个条件:一是道德品质是否与他所处的地位相称;二是功劳是否与他所享受的薪金待遇相称;三是才能是否与他所担任的官职相称。“德、功、才”是三个带根本性的问题,也是我国古代比较早、比较全面的人才标准。

孙武说:“将者,智、信、仁、勇、严也。”东汉王符在谈到军事将才时说:“将者,智也,仁也,敬也,信也,勇也,严也0是故智以折敌,仁以附众,敬以招贤,信以必赏,勇以益气,严以一令。”在古代人才思想史上影响比较大的是曹操提出的“德识才学体”五德皆备的思想。

三国时的刘劭着的《人物志》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保留下来最完美的人才专着。在这部着作中把人分为“兼德、兼材、偏材”三类,即德行高尚者、德才兼备者与才高德下者三类。作者明确推祟德才兼备的人是最高尚的。对德才关系做了较为全面、较为精辟论证的,是宋朝的司马光一他明确指出:“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就是说德与才是不能分开的,德靠才来发挥,才靠德来统帅。从德和才两个方面出发,司马光把人分为四种:德才兼备为圣人,德才兼亡为愚人,德胜才为君子,才胜德为小人。在用人时,如果没有圣人和君子,那么与其得小人,不如得愚人。因为“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而愚者虽欲为不善,但智不能周,力不能胜。”这就是说,有才而缺德的人是最危险的人物,比无才无德还要坏。司马光还说,人们往往只看到人的才,而忽视了德。自古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都是才有余而德不足。司马光是封建社会的思想家,自然有他的思想局限性,但是就德才关系本身的分析来看,论述比较深刻,有重要的历史学术价值。

诸葛亮以其“隆中策”预见天下三分,显示其大才;以其“鞠躬尽瘁”尽忠汉室,显示其大德。其人如此,其择官也以德才兼备为准则。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向刘禅上疏,即《前出师表》,说:“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刘备)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桓帝、灵帝是东汉末年的皇帝,先后兴起第一次、第二次“党锢之祸”,杀戮敢于直言的李唐等贤臣;二人都信任宦官,使宦官得专政,朝政腐败。桓帝封单超等五宦官为侯,任其专横胡为。灵帝公开标价卖官,敛财私藏,上梁不正下粱歪,贪污风盛,民不聊生,致社会动荡不安,终于激起黄巾造反。之后群雄攻战,从而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诸葛亮上《前出师表》时,刘备已去世,由他执政辅佐刘禅,故在出征前总结了先汉与后汉兴亡的经验教训,谆谆告诫刘禅,不要学桓、灵二帝“亲小人,远贤臣”,要学先汉“亲贤臣,远小人”,才能使蜀国兴隆,以复兴汉室。

诸葛亮还在《便宜十六策》里指出治国之道,务在举贤。若夫国危不治,产安居,此失贤之过也。夫失贤而不危,得贤而不安,末之有也。”因此,诸葛亮在治理蜀国时特别重视选拔德才兼备之士。

诸葛亮推荐董允为侍中,领虎贲中郎将,统宿卫重兵,负责宫中之事。刘禅常欲增加后宫嫔妃,董允认为古时天子后纪之数不超过十二人,今已足数,不应增加。刘禅宠爱宦官黄皓,皓为人奸佞,想干预政事,允上则正色匡主,下则数责黄皓,允在时,黄皓不敢胡为。

蒋琬、费讳、姜维都是诸葛亮精心选拔为他理政、治军的接班人。蒋琬入蜀初期任干都县长,刘备下去巡视,适见蒋琬饮醉,不理事,大怒,要杀他。诸葛亮深知其人,为之说情蒋琬,社稷之器,非百里之才也。其为政以安民为本,不以修饰为先,愿主公重加察之。”刘备敬重亮,听其言,才不加罪。后亮提拔琬为丞相府长史,亮每次出征,琬都足食足兵以相供给。亮常赞琬人“忠雅”,可与他辅佐蜀汉王业。亮死前,密表刘禅:“臣若不幸,后事宜以付琬。”亮死,琬执政,其人大公无私,胸怀广阔,能团结人,明知时势,做到国治民安。蒋琬病,荐费讳代之,费讳为人明断事,善理事,知军事,他在任时边境地虞,魏人不敢正窥西蜀。姜维继诸葛亮复兴汉室之志,屡次北伐,虽无大胜,但魏兵也不能侵人。及司马昭派大军伐蜀,刘禅昏庸不听姜维派兵扼守阴平之议,邓艾得以偷渡而直捣成都,刘禅出降,并令姜维降,姜维想假降待机杀钟会以复兴蜀汉,其宿愿虽不实现,足见其忠烈。

刘备死后,有诸葛亮及其后继者蒋琉、费讳、姜维等辅佐,刘禅这昏庸之主才得安坐帝位达四十一年之久。而曹操死后,其子曹丕篡汉,魏立国虽有四十五年,但早在十七年前司马懿就发动政变夺取曹爽的军权,魏政权已归司马氏,魏巳名存实亡,魏政权存在实际只有二十八年。孙权死后,孙亮立为吴帝,内部不和,国势日弱遂被晋灭,孙权后人掌权只有二十七年。三国相比,蜀汉政权较稳固,无内部互相倾轧、争权夺利之事,这是因有德才兼备臣辅佐之故。

元世祖忽必烈与赵孟谈话,问叶李、留梦炎两人优劣,孟答道梦炎,臣之父执,其人重厚,笃于自信,好谋而能断,有大臣器;叶李所读之书,臣皆读之,其所知所能,臣皆知之能之。”忽必烈说汝以梦炎贤于叶李耶?梦炎在宋为状元,位至丞相,贾似道误画罔%上,梦炎依阿取容,叶李布衣,乃伏阙上书,是贤于梦炎也。汝以梦炎父友,不敢斥言其非,可赋诗讥之。”孟所赋诗,有“往事已非那可说,且将忠直报皇元”之语,忽必烈颇赞赏。《元史赵孟传》

忽必烈是元朝的创建者,是个有作为的皇帝。他任总领漠南汉地军国庶事,开府于金莲川(在今河南结源)时,已任用汉儒为其谋士。及灭宋后,广泛搜求宋朝名士任官,为之理政治民。宋魏国公赵孟是宋太祖子秦王德芳之后,宋亡,家居,后被召人朝任官。

忽必烈对叶李、留梦炎的评价与孟鹡是不同;孟赞许留梦有大臣之器,对叶李则认为其才能与己相当;忽必烈却认为叶李贤于留梦炎。这是以两人对贾似道误国罔民的不同态度而定优劣。公元1258年,忽必烈奉蒙哥大汗命进军围攻鄂州,宋派贾似道率军前往救援,而忽必烈因其兄蒙哥死急于回去争帝位,适贾似道派使来求和,忽必烈便顺势答应并率大军北返。贾似道却谎报“鄂州大捷”,说蒙古兵已肃清,这事虽说欺骗宋理宗,贸似道得以人为相,但朝野上下是清楚的,留梦炎却依附之以取悦于贾似道。时叶李只不过是一个太学生,愤贾似道害国害民,便带头与同学八十三人,伏阙上书揭露贾似道的罪恶,责其“变乱纪纲,毒害生灵,神人共怒,以干天谴。”贾似道大怒,知书是叶李所定,使其党人逮捕叶李,叶李便逃匿。适宋亡,叶李归隐富春山。忽必烈多次派人征召不出,后不得已才人见。忽必烈劳问:“卿远来良苦!”又说:“卿往时讼似道,联尝识之。”言下之意,是对他表示敬意。忽必烈向他请教治国之道,叶李陈述古帝王的得失成败,忽必烈赞许,命他五日一人议事,后任资善大夫、尚书左丞。叶李在宋不过是一布衣,忽必烈却如此破格重用,是因赏识其人忠直敢弹劲误国欺上的贾似道。而对留梦炎这个宋朝丞相和有名的状元,虽赏识其文才,却认为其人有私心而缺德行,便降级使用。由此可见,忽必烈用人重才学,也重德行。

“唯才是举”,早在战国时的苏代巳有此意,刘邦图天下就如此用人,曹操根据东汉末年的实际和总结前人的用人经验,提出了“唯才是举”的用人方针。

历史事实说明:能否成事,决定于有无人才。古代逐鹿中原者,人才济济的则取得成功,缺乏或无人才辅佐的则招致失败,而人才的有无,究其原因,决定于能否唯才是举而用之。

不仅在乱世需要唯才是举以用人,在治世也应如此,当然,乱世和治世所需的人才着重点有所不同,乱世主要需要图天下的人才,治世主要需要建设的人才。

其共同点是,都需要众多的人才。

在这里提出唯才是举而用之,并不是说治世都需要讲德才兼备,用人才总是要衡德量才而用之。但人是在发展,其人也在变化,有德否要经考验才知。关键在于如何用人,如治世以法,明于赏罚,有功者赏,违法者罚,则可鼓励人向善,不敢为非。这不仅能保护人才,更重要的是能培养众多德才兼备之士,为国为民做出更大的贡献。

《战国策燕策一》记载:苏代对燕昭王说:“今有人于此,孝如曾参、孝己,信如尾生高,廉如鲍焦、史蹈,兼此三行以事王,奚如?”燕昭王说:“如是足矣。”苏代说足下以为足,则臣不事足下矣。臣且处无为之事,归耕于周之土地,耕而食之,织而衣之。”昭王问何故也?”苏代答道孝如曾参、孝己,则不过养其亲耳;信如尾生高,则不过不欺人耳;廉如鲍焦、史鳟,则不过不窃人之财耳。今臣为进取者也。臣以为廉不与身俱达,义不与生俱立。仁义者,自完之道也,非进取之术也,’

苏代在燕昭王的谈话中,论述两种人的不同作用:一种是品行好的人。孝如曾参、孝己,信如尾生高,廉如鲍焦、史,当然品行好的人。但是苏代认为像曾参、孝己这样的孝子,只不过是善养其父;像尾生高这样讲信用的人,只不过是不欺骗人;像鲍焦、史鳟这样廉洁的人,只不过不偷人钱财。一种是有才能的人。这种人有进取心,想有大作为,苏代说他就是这种人。苏代将两种人进行对比,他认为前一种人,只是在德行上自我完善,却缺乏进取之术。而具有进取心的人,才有建功立业宏愿,才能辅助君王成大业,有利于国于民。

苏代是战国时的纵横家,《史记》《战国策》都说他是苏秦之弟,但有人考证他活动早于苏秦,应是苏秦之兄,他是反对“连横”,从事“合纵”游说的。当秦以“连横之策分化六国而约燕昭王人秦通好时,苏代便到燕游说,终于阻止了燕昭王入秦。也许在这时,他与昭王讨论如何用人的问题。战国时期,是个互相兼并,尔诈我欺的时代,君主为卫国图存,或为称霸于天下,所需要的是有进取心的才能之士。苏代强调这一点,是为引起燕昭王对自己的重视,使能用其才,实行其“合纵”之策,以破秦的“连横”分化六国之术。苏代等纵横家,在当时政治舞台上曾起重要的作用。

同类推荐
  • 菜根谭:华夏文化传世经典(第二辑)

    菜根谭:华夏文化传世经典(第二辑)

    《菜根谭》是明朝道家隐士,还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世集,成书于万历年间。作为一部富有汉民族生活伦理思想的著作,它深刻的体现了汉族传统道德生活化的倾向。儒家通俗读物具有儒道真理的结晶,和万古不易的教人传世之道,为旷古稀世的奇珍宝训。对于人的正心修身,养性育德,有不可思议的潜移默化的力量。其文字简炼明隽,兼采雅俗。似语录,而有语录所没有的趣味;似随笔,而有随笔所不易及的整饬;似训诫,而有训诫所缺乏的亲切醒豁;且有雨余山色,夜静钟声,点染其间,其所言清霏有味,风月无边。
  • 伦理学概论

    伦理学概论

    本书作者以中国传统伦理学的研究思路为逻辑依据,从人性问题开始探讨伦理学何以必要和何以可能的问题,在经过对道德起源、道德本质和道德修养等诸问题的探讨之后,以理想人格的塑造作为理论的逻辑归宿,其理论显示了相当的完整性与独创性。
  • 持平常心修生活禅

    持平常心修生活禅

    自从有了佛陀拈花,施加微笑,便有了蝉的诞生,蝉宗就是这样开始的。蝉的宗旨是从佛教传下来的,已经有2500年的历史了。它在印度出生,在中国成长,在日本开花,如今,蝉文化作为一门炽手可热的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形成了一道奇特的文化风景,因它涉及的是人生名中实实在在的东西,被人们推崇为“一种探究生命意义的及高智慧”。
  • 世界大师思想盛宴:康德谈道德哲学

    世界大师思想盛宴:康德谈道德哲学

    本书集中了康德关于道德哲学的论述:关于人的意识、道德的力量、行为的准则、实践的智慧、道德与体验、人性的善恶、伦理与法理、道德与良心等。
  • 蔡礼旭大学演讲录

    蔡礼旭大学演讲录

    本书是蔡礼旭老师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汕头大学等地的演讲集。按内容分一生圆满的智慧、创造人生好因缘、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等几大部分,深入浅出,将圣贤教育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和事例讲解出来,深受听众欢迎。本次结集出版,删除了重复部分,保留了每次演讲的精华,是一本针对青年读者进行品德教育的好书。
热门推荐
  • 问仙证道

    问仙证道

    一方本源界,下面三千大世界,一千小千世界,下方三千小世界!本源末年,元气枯竭,本源世界一战,人族从此没落,本源战以后,人族没落,万古过,六皇出,平局事,时光匆匆,今世间已绝仙,乡村少年莫天因与一狗妖斗法受伤意外获得传承记忆,以本源子觉醒强势崛起,拜上古仙人为师,斩万族,平天下,成仙得道,名垂青史!书友群:417523738。
  • 重生之进击的巨人

    重生之进击的巨人

    主角是全身谜团的强者,即使在那个世界...一周4-5更,状态好加更,有事忙就少更1-2章
  • 圣灵仙子

    圣灵仙子

    这是一个梦幻的国度,每个人都拥有神奇的能力
  • 眠花宿柳

    眠花宿柳

    不就是在网上种种花养养鱼偷偷菜不就是网速快多偷了那么几棵菜贼老天至于那么正义一脚把她踢到古代去么好吧,穿了她也认了照样可以过她的平凡清穿日子来吧,排除万难,去种种花养养鱼偷偷……菜……可是,天啊地啊,这时代竟然是没处偷菜的……人生,一片灰暗
  • tfboys之爱情萌发

    tfboys之爱情萌发

    他们,她们。通过一次次信任危机。一个个情敌相继出现。他们能有情人终成眷属吗?本书告诉你答案。
  • 恒古歌

    恒古歌

    百余年前,赤罗大军入侵恒古大陆。恒古九皇率领恒古联军与赤罗大军激战于屏风半岛。最终九皇陨落,赤罗三王四祖亦陈尸其中。荒诞诡异的战争之后“恒古之盘”一闪即逝,惊起至尊联盟与魔域强者的争夺。“谋人和、得地利、尊天时、破法令、化真人、参天诀、掌自然”苍茫辽阔的恒古大地上,百年太平破碎,一曲恒古歌,一个不一样的奇异世界。%>_<%新书一本,求支持,求收藏,求推荐!
  • 三公主的血色复仇之路

    三公主的血色复仇之路

    冷漠是她,妩媚是她,可爱是她,她们本是天使,却被家人伤害,从此走上复仇的道路...........
  • 神陆

    神陆

    未来的世界,人类探索的脚步迈向无垠的星空。星际探险家们发现了拥有神灵和魔法的图坦星,由于存在着不同的法则,主世界的科技在这颗星球上完全失去了作用,人们唯有通过意识传送才能降临到这个奇特的世界生活、冒险和战斗,因此诞生了“神陆”。在地球上挣扎求存的落魄佣兵苏阳,降临到神陆成为了一名小小的新手猎人,开始他成为传奇的第一步!--------------------新人新作,倾力打造玄幻版的阿凡达!
  • 糖果恋人

    糖果恋人

    这世间幸福的事,是在最好的年华,遇到一个可以让你任性的男人,而比这更幸福的是,时间匆匆,你转过头,那个人还在那里,他要把最好的自己送给你......所以要等待。
  • 七之末

    七之末

    他落魄不堪,游走在都市的灰色地带,只为活着她出身豪门,对富贵荣华却视若无睹,一心求死当他撞破了她的秘密熟悉的城市变成了未知的世界。一切都在失去控制,一切都在分崩离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