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091200000055

第55章 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

人物档案

所在朝代11宋朝

生卒年月927-976

在位时间960-976

人物简介

赵匡胤,父赵弘殷,涿州(今河北省涿县)人,匡胤从小喜习武艺,公元960年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史称“北宋”。

“陈桥兵变”

后周显德七年(公元960年)正月,镇州(今河北省正定县)和定州(今河北省定县)有人来汴京报告说,北汉和辽国的军队要联合南下攻击后周。

后周符太后和宰相范质、王溥等不辨真假,慌忙派赵匡胤统领大军北上御敌。甲辰日,行至陈桥驿(今河南省开封市东北)驻扎宿营。

第二天黎明,陈桥驿四周突然呼声大起。赵匡胤酒醉方醒,走出卧室,只见众将一个个手执兵器,列队站在庭前,以赵匡义和赵普为首齐声说道:“诸将无主,愿请都点检做天子。”众将不等赵匡胤回答,便把准备好的黄袍披在他身上,然后一齐下拜,高呼“万岁”。

这就是历史上着名的“陈桥兵变”。

接着,赵匡胤带领大军返回汴京。后周大臣韩通听闻赵匡胤兵变,忙从内廷飞奔回家,准备组织兵力对抗。可惜走到半路,被赵匡胤部下杀死。宰相范质、王溥投降。

正月初五下午,赵匡胤废去后周恭帝柴宗训,自己称帝,建国号为“宋”,定都汴京,史称北宋,建年号为“建隆”。

赵匡胤建立北宋后,又击溃了后周残余势力李绮、李重进等的反抗,然后采取“先南后北”的统一中国的策略,先后消灭了荆南、湖南、后蜀、南汉、南唐等割据政权,同时又加强了对北方契丹的防御。

杯酒释兵权

建隆二年(公元961年)七月初九晚上,赵匡胤宴请禁军将领石守目等人。

当酒宴进行到一半的时候,赵匡胤说:“要不是靠众将拥立,我不会有今日。但是,当了天子日子也不是那么好过,还不如当节度使逍遥自在。如今我几乎没有一夜能睡得安稳。”

奏章。一个太监急匆匆地赶来传旨,说皇上召他快快去万岁殿。他急忙赶去,只见赵匡胤在床上气喘急促,一时讲不出话来,只是睁大眼睛望着门外,不知是什么意思。

赵匡义命令在床边侍候的太监退出。

太监们在门外远处站着,只听见殿内似乎是太祖在和赵匡义说什么话,声音隐约,时断时续,难以听清。过了一会儿,又见殿内烛光摇曳着映在墙上,时明时暗,像是赵匡义在躲闪着什么。接着有斧子戳地的声响,继而是太祖激动的声音:“你好好去做!”这时,赵匡义跑到门口传呼太监即速去请皇后、皇子前来。皇后、皇子赶来时太祖已经死去。

后人对太祖的死因有种种猜疑,有的说赵匡义进殿后,趁太祖昏睡时去挑逗在旁陪侍的太祖妃子费氏。太祖醒来,见状大怒,抛出斧子去击赵匡义,赵匡义闪开,斧子戳地;有的说太祖觉得有鬼缠身,令赵匡义替他舞斧驱鬼,所以有斧子着地之声;有的认为是赵匡义谋杀了太祖。至今这“烛影斧声”仍为千年疑案。赵匡胤死后的庙号为太祖。

石守信等人忙问道:“陛下如今贵为天子,还有什么忧虑?”

赵匡胤道:“我这个位置,谁不想坐啊!”

石守信等听出话中有话,忙表白说:“如今天命已定,谁还敢有异心?”

赵匡胤苦笑着说:“你们虽然不会有异心,但是,假如有朝一日部下将黄袍披到你们身上,你们即使不想做皇帝,恐怕也不行吧!”

石守信等一听,大惊失色,慌忙下跪拜叩说:“我们实在愚蠢,没有想到这一点,请陛下为我们指出一条生路。”

赵匡胤说道:“一个人的寿命,就像白驹过隙那样短促;人生在世,不过是为了荣华富贵,享受安乐罢了。我为你们打算,不如交出兵权,去地方上当官,购置些良田美宅,为子孙后代留下份产业,自己也可以天天饮酒作乐,快活过日子。我再与你们联姻,君臣之间两无猜疑,上下相安,岂不是更好吗?”石守信等人听了这一番恩威兼施的话,第二天就知趣地称病辞职,交出了兵权。

太祖死因之谜公元976年10月,太祖病倒,一切军政要事都委托赵匡义代理。赵匡义白天处理朝政,晚上去万岁殿探望兄长。

癸丑日傍晚,天上下着大雪,赵匡义还在御房批阅宋太宗即位后,继续推行统一大业,并鼓励垦荒、发展农业,一大业,并鼓励垦荒、发展农业编纂大型类书、设考课院、审官院,加强对官员的考使权力,力图改变武人当政的局面,确立文官政治。

为宋朝的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生产,扩大科举取士规模、编纂大型类书察与选拔,进一步限制节度使权力,力图这些措施顺应了历史潮流,为宋朝的稳定南征北战宋太宗即位后,利用其政治上的优势,于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年),先后迫使吴越王钱俶和盘跟于津、泉二州的陈洪进纳土称臣。

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五月,宋太宗亲临太原城下,督诸将四面攻城。北汉王刘继元孤城无援,又众叛亲离,无奈之下,被迫奉表出降,北汉灭亡。宋朝又得到了10州40县。至此,五代十国分裂割据的局面结束。

为了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宋太宗在位期间尽罢节度使所领支郡,并将各节度使调至开封,解除他们的兵权,使节度使成为一种虚衔,彻底消除了其拥兵割据之患。后来,宋太宗还曾两次率军攻辽,企图收复燕云十六州,但均遭失败,从此对辽采取防守的策略。

“重文”修书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三月,宋太宗使文臣开始纂修巨着《汰平御览》,该书由翰林学士李昉奉命主纂,扈蒙、王克贞、宋白等门人也参与其中,太平兴国八年(公元983年)十月方告完成。全书1000卷,分55门,引书浩博,多至1690种,5363类,共4784000字。

太平兴国二年,即在《汰平御览》编纂的同时,另一部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着作《太平广记》也开始编纂,由李响、扈蒙、李穆等奉命编纂,于次年完成。全书500卷,另有目录10卷,共92大类、150余小类。

太平兴国七年(公元982年),宋太宗再命编纂《文苑英华》,由李昉、徐铉、宋白、苏易简等20余人奉命共同编纂,于宋太宗雍熙三年(公元986年)完成。全书1000卷,分39类。

此一系列文学巨着的编纂,一时间令朝野上下文风日盛,极大地强化了“重文”之风,进一步加强了文官政治的政治氛围。

开卷有益《太平总类》编纂完成,宋太宗对这部巨着非常喜爱。他规定自己每天必须阅读三卷。有时候由于政务繁忙,他没能按计划阅读,以后一有空就补读。侍臣们见太宗阅读这部厚厚的书太劳神,劝他休息。宋太宗对他们说:“开卷有益,朕不以为劳也。”

由于宋太宗每天阅读三卷《汰平总类》,学识十分渊博,处理国家大事也十分得心应手。当时的大臣们见皇帝如此勤奋读书,也纷纷努力读书,所以当时读书的风气很盛,连平常不读书的宰相赵普也孜孜不倦地阅读《仑语》,有“半部《仑语》治天下”之说。因为《汰平总类》是皇帝读过的书,所以后来就改名为《汰平御览》。

后来,“开卷有益”便成了成语,形容只要打开书本读书,总有益处。

王小波、李顺起义四川一带自晚唐起就十分富庶。但入宋以后,朝廷对其征加赋税,又设置禁止商旅私自买卖布帛的“博买务”之职,官府和兼并势力为了牟取暴利,趁机贱买贵卖,鱼肉百姓,地狭民稠、耕稼不够供给的四川黎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淳化四年(公元993年)二月,王小波、李顺等在青城县(今四川灌县南)揭竿起义。王小波宣称:“我们都痛恨今世的贫富不均,从今天起,我们誓要平均财富。”王小波这个“均贫富”的口号,得到了广大贫民的拥护,起义队伍迅速壮大,短短几个月便增至数万人。

十二月,起义军于江原县与官军激战,王小波身受重伤战死,义军由其妻弟李顺为头领继续斗争。由于起义军纪律严明,李顺又善于收用人才,队伍发展到数十万人。

淳化五年(公元994年)正月,起义军攻下成都,建立了大蜀政权,李顺为大蜀王,改元应运。宋太宗急令亲信宦官王继恩领大军攻占了剑门关,经找道长驱入川。五月,王继恩攻破成都,杀死义军3万余人,李顺战死。十一月,李顺余部被击溃,起义被镇压。

佶继位。赵佶任用奸相蔡京,吏治腐败。在位期间,爆发了宋江、方腊等农民起义。公元1125年金兵南下,宋徽宗传位于其子赵桓(钦宗),自称太上皇。公元1127年为金兵俘虏北去,后死于五国城。宋徽宗是一个败国皇帝,但却是一个艺术家和书法家,他工画花鸟,书法首创“瘦金体”。

初登基,赢得一片称赞公元1100年1月,宋徽宗赵佶在宋哲宗灵柩前即位。即位之初,徽宗表现出了一位有为君主的姿态。他首先诏告天下,让天下百姓批评朝政,提出建议,一时上书言事者络绎不绝。这些奏疏多集中在如何清除奸臣上。

当时朝中着名的奸臣有:章惇、蔡卞、蔡京等。徽宗因章惇曾反对他即位而心存不满已久,但仅凭一纸奏书就惩办一名宰相,又恐遭人非议,于是派章惇负责哲宗的安葬事宜。章惇不小心使灵车陷入泥沼中,花了一天时间才拖出来,由此被大臣弹劾对先帝不恭,又有人举报他任宰相时陷害宣仁皇太后,于是被徽宗贬官雷州,随后又流放睦州而死。

蔡卞是蔡京之弟、名相王安石之婿,也与章惇狼狈为奸,祸害百姓。徽宗为顾及大臣体面,让蔡卞自己上疏辞职,后降为秘书少监。蔡京也被弹劾夺职,闲居杭州。接着,吕嘉问、吴居厚、徐铎、叶祖洽等一群奸臣也相继被罢黜,朝廷初步呈现一派清明景象。

徽宗除严惩奸臣、驱逐邪恶外,还大量任用忠直之士。他即位一个月,便果断地任命大名府知府韩忠彦为吏部尚书、李清臣为礼部书、右正言葵履为资政殿大学士兼侍读。这些人均为人正直,朝野有口皆碑。任命消息一出,百姓欢呼雀跃,都认为徽宗用人取舍合乎公义。

紧接着,徽宗又任用正直之士龚任为殿中侍御使,陈灌、部浩为左、右正言,江公望、常安民、任伯雨、陈次升、张舜民等皆居台谏之职。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虽为旷世奇才,却始终为小人所阻,获罪降官,被贬惠州。徽宗赦免其罪,让他提举成都玉局观,迁居常州。

在韩忠彦的倡议下,文彦博、司马光、吕公着、吕大防、刘挚等人均被追复了原职。哲宗孟皇后无端被废,徽宗为她恢复名位。这些积重难返的公案,徽宗都一一予以解决,恢复了社会公道与正气,受到朝野的一致称赞。

徽宗对行之已久的规章制度,只要是不合理的,都毫不犹豫地予以废除。他还下令将贮藏在大内专用来杀害不敬大臣的毒药焚毁,主张宫廷建筑不要过于豪华。这与后期讲求奢华的徽宗,简直判若两人。

蔡京专权,国运衰退徽宗即位,蔡京被贬至杭州后,恰逢供奉官童贯奉一时,他千方百计巴结童贯。童贯带了他许多的书法和绘画作品到宫中,并在徽宗面前对他极口称赞。

徽宗也颇富文才,于是惺惺相惜,对蔡京逐渐有了好感。再加上曾布怀着想援引蔡京对付韩忠彦的目的而极力推荐,蔡京于是得到提拔,任尚书左右丞。但此时韩忠彦已罢相,蔡京就借故排挤曾布。不久曾布罢相,蔡京出任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从此,蔡京一人独揽朝政。

崇宁三年(公元1109年)正月,蔡京请求铸当十钱。自宋建国,有折二、折三、折五钱,从来没有铸过当十钱。如今铸造这种大面额的货币,不亚于对百姓公然抢掠。蔡京又请求建立管理纸币的专门机构。

此外,蔡京还制定了针对伪造交子的有关刑法,规定:凡是知情、转用以及邻人知而不告的都有罪。私造交子纸的,罪至徒刑和流刑。不久,又命天下除闽、浙、湘、广以外,全部使用另一种纸币钱引。纸币的大量印制和流通,造成严重的通货膨胀,使宋朝的经济体系遭到严重破坏。

后来在蔡京引导下,徽宗开始穷奢极欲起来。有一次宫中举行盛大宴会,徽宗拿出他收藏的玉卮、玉器具,说道:“我本来早就想使用这些餐具的,但又怕别人说这些东西太过奢华,惹人非议。”蔡京马上进言:“陛下贵为天子,理当享尽天下荣华富贵,受万人供奉,这区区玉器,又算得了什么?”

在蔡京等人的极力怂恿下,徽宗再也无所忌惮,终日纵情享乐。朝廷为此专设应奉局、御前生活所、营缮所等,为皇室娱乐和享受提供全面服务。朝廷的左藏库以前每月支出仅需费用三十六万贯,后来经费竟然达到一百二十万贯。

宫中还大兴土木,先后兴建了明堂、保和殿、延福宫、万岁山、九成宫等大型建筑项目,极尽奢华之能事。

宋徽宗还笃信道教,大建道观,设置道官,自称教主道君皇帝,经常请道士看相算命。他的生日是5月5日,道士认为不吉利,他就改称10月属狗,为此下令禁止汴京城内屠狗。还听信道士刘混康的胡说八道,如果将京城东北地势填高,就可以多生儿子。于是,徽宗和道士按八卦方位的艮位进行测量,修建了假山艮岳。艮岳的规模比延福宫更加宏伟,其周围十多里,最局的一峰90尺,主峰的石头千奇百怪,雄伟峻峭。艮岳中还修建了许多宫室楼台,栽种了多种树木。

宋徽宗的昏庸激起了尖锐的阶级矛盾,农民纷纷起义,其中规模较大的有方腊、宋江等农民起乂。

靖康之变公元1125年,金军兵分两路大举侵宋,一路由粘宇统率,进攻太原,一路由斡离不统率,进攻燕京。两路金军计划在宋都东京会合。

此时,徽宗已将皇位传于其子赵桓,即宋钦宗。

同年12月,粘罕派使臣到太原去见宋朝权臣童贯,要求宋朝割让河东、河北地区,童贯不知所措,吓得急忙逃回东京去了。金兵没有遇到丝毫抵抗就开到了太原城。斡离不的军队迅速抵燕京城下,宋将郭药师不战而降,且指引着金兵转攻东京。

公元1126年12月15日,金军攻破东京,大肆搜刮金银绢帛,废赵佶和赵桓为庶人。公元1127年3月底,金帝将徽、钦二帝,连同后妃、宗室、百官数千人,以及百工技艺、法驾、仪仗、冠服、礼器、天文仪器、皇家藏书等押送回金国,东京财物被掳掠一空,北宋灭亡。这次事变发生在北宋靖康年间(公元1126-公元1127年),历史上称为“靖康之变”。

公元1135年4月21日,心力交瘁的徽宗病逝,终年53岁。

同类推荐
  • 风云起伏

    风云起伏

    大清开国功勋,一代明主,睿亲王多尔衮,郁郁而终。伴随他的,是无尽的相思,还是无尽的惆怅,满腹经纶,却无处可施。上苍本有好生之德,世间奇事比比皆是。关于他的神话,却在另一个空间内上演,不得不说,造化弄人。
  • 秦白

    秦白

    秦白者,字少白,世代将门秦家之后,秦丰琉之孙,秦方书次子。三岁习文,五岁已能通读全文,十二岁博览全书。十三岁之时,其父兄战于西北,数月而无寸果,兄秦鸿私书以战况详尽于秦白,白阅之以一锦囊回复。秦鸿观之锦囊所述,献计于元帅,帅观之大悦,以秦鸿所呈,大破敌军。敌军大败逃窜,其情形皆以秦白锦囊后续所述一致,秦鸿大惊,即刻将秦白锦囊呈于元帅。帅观之巨震,喝秦鸿陈述锦囊过往,鸿不敢隐瞒,一一述说,帅责罚鸿无视军令,且立即下令以秦白锦囊计策追敌,果军全灭。鸿虽被责罚,但其弟秦白却名声大噪,闻于天下,莫不震惊。至此,两军对垒但凡无策之时,统帅皆以战况加密加急送至京城秦白观阅,白皆以良策复之。时称神将秦白!
  • 重生之西南风云

    重生之西南风云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昭汗青。”李东行走在山间的马道上不停的感叹,突然两旁山道冲下一群蒙面大侠大喊“此路是我开,此树是我载,若想从此过,留下买路钱”,李东行愣了一下,随即指着带头蒙面人道:“小肥啊,今天晚上你就不用吃饭了,吃西北风吧。”带头蒙面人立即哭丧着脸,“少爷,不带这么玩的吧...................
  • 乱世桃缘

    乱世桃缘

    阿郎出生在一个以战争和杀戮为主题的年代,却在一个与世隔绝的世外仙境中成长。最终引领着这支与世无争的力量,陷入了世俗的泥潭。之身仗剑报血仇,绝世英明保一方。只道深情曾辜负,险将真爱丧身旁。(贱笑了,各位。)
  • 重回民国

    重回民国

    讲述是一个现代人穿越时空,来到民国。经过穿越人不断努力,将中华民族这个多灾多难的民族带进新的历史起点。文章内容精彩,故事情节跌宕起伏。
热门推荐
  • 冒牌王妃要爬墙

    冒牌王妃要爬墙

    老总没有错,错就错在被我一不小心撞见了,而且,老天爷居然惩罚我,下个楼梯也能摔穿越?遇到一群流氓,稀里糊涂被抓到了一个莫名其妙的地方,迷乱的男女,凶猛的野兽,好怕怕!混乱中,还有人打架!咦?那个不是抓我来这里的帅气小将么?喂,你们打,不要伤及无辜啊!什么世道,那个臭男人,不认识也不能见死不救啊!就算我是穿越过来滴冒牌货,你也不能这样冰冷无情吧?还要强行霸占我?哼!警告你,对本姑娘好一点,不然红杏爬墙给你弄顶绿色的帽子戴戴!【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毒品的危害与戒毒治疗

    毒品的危害与戒毒治疗

    本书介绍了禁毒的历史和现状,毒品对健康的危害及对社会家庭的危害,海洛因及其成瘾的治疗,西医、中医戒毒治疗,吸毒者的康复与回归社会等问题。
  • 殿下独宠大牌丫头

    殿下独宠大牌丫头

    她,本应是一个无忧无虑的女孩,可命运捉弄,让她的家庭破裂,母亲背叛了父亲。她,被迫嫁给了他。而他,邪魅一笑:“嗯?有意思。”
  • 仙体种魔

    仙体种魔

    大道五十,天衍四十九,独留一线生机。千年修行,成就大罗金仙不死不灭之体,却没想是为他魔作嫁衣裳。林夕自爆之下,无意觅得那一线生机,来到华夏一刚被打死的少年身上
  • 我要当巨星

    我要当巨星

    刚中了双色球的秦煊发现周围的世界改变了,变得既熟悉又陌生。“那些我爱看的书哪去了?逼我自己写啊。”“那些我爱听的歌哪去了?逼我自己唱啊。”“那些我爱看的电影哪去了?逼我自己拍啊。”“这些都不是关键,关键是我中的双色球啊,同一期啊,怎么就不是一样的号了,坑我啊!”
  • 英雄联盟之王者争霸

    英雄联盟之王者争霸

    大学生王麟在帮胡凯在LOL上教育了小号美眉金颜之后从此自己的生活轨迹出现了分叉。高校联赛!百城争霸!职业联赛!世界电子竞技大赛!竞技从梦想出发!此书承诺绝不TJ保证完本!请大家放心看。欢迎多提意见与建议,莫悔虚心接受。在此先谢过!!(想看王麟如何从一个菜鸟如何变成顶尖的职业玩家,就从这里开始)意见Q群:176835975亲。求关注哦!!!!
  • 唯有深海与你同眠

    唯有深海与你同眠

    苏予唯的男友江裴突然失踪,无助的予唯开始踏上漫漫寻人路。此时,她遇到了金融才俊黎昕臣。黎昕臣对独立坚强的苏予唯产生好感,在寻人的路上,予唯遭遇种种挫折,无一不是黎昕臣向她伸出了援手。后来予唯慢慢知道了这些劫难背后的阴谋,同时她得知了黎昕臣深不可测的家庭背景,于是自卑的她选择独自离开。一个月之后,江裴打听到予唯在山区里支教,同时得知,黎昕臣在去往山区的路上,遭遇了泥石流……
  • 神探的日记

    神探的日记

    她是我最好的朋友,也是我崇拜的人,她经历的所有事情我都了如指掌,但是她的性格我永远琢磨不透……破案时激动的她、百思不得其解的她、不为别人,只为自己活,的更好的她……到底哪个才是她。我也因为一场案件和她矛盾过,那一次,我与她分离之后,再也没见过她,有人说她去接案子,有人说她离开这座城市了,可是我却觉得她是去追逐自己喜欢的日子。
  • 狂傲医妃,王爷请低调

    狂傲医妃,王爷请低调

    慕情,古医世家传承人,为了拯救家族,自毁丹田。魂归异世,却是痴傻愚钝。无良的渣爹,白莲花一样的庶妹,无情的未婚夫,让她决然脱离家族,创立丹阁。她为使命收集神龙传承,踏寻人魔两界,阻止三界浩劫。何其有幸,一路有他的陪伴。他说:“我娶你一次,你错过了,我就娶你第二次,第二次错过了,那就娶第三次……反正你只能是我的。”她说:“曾经你给我十里红妆,我错过,换我给你十里红妆迎娶你。”【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移民修真界

    移民修真界

    地球濒危,本以为就此等死之际,一条超时空传送通道出现。全球幸存者大移民,穿梭到一个新的世界——修真世界。当崇尚科学的地球人学会修真之后,将会与原住修真者发生怎样的碰撞与火花?原住修真者:一群土鳖,我们有丹道大师、炼器大师,你们有吗?地球修真者:一群土著,我们炼丹、炼器都是批量制造,出货量都是以秒计算。霍元野:我去,这里的生活质量太差了,因此——我们要革命修真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