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095700000003

第3章 掀起“有氧信息”的面纱(2)

为什么人们更愿意看美国的《花木兰》电影而不是中国的《木兰辞》呢?

提到朱元璋,可能很多人都知道。但提到《明史》,很多人就开始摇头了。2006年,在中国最大的论坛之一——天涯社区里,一位叫做“就是这样吗”的网友(后改名为“当年明月”)创作了一篇历史帖——《明朝的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用的是再通俗不过的白话文,讲的是明朝的那些事儿。这篇帖子在天涯迅速走红,两个月内,点击率过百万,回帖过万,其飙升速度超过了当时狂飙猛进的中国A股。很快,出版商们找上门来,并正式出版了《明朝那些事儿》。

为什么人们更愿意看《明朝那些事儿》而不是更为严谨、正规的《明史》呢?

类似的事情在我们身边发生了太多太多。无论是《花木兰》的成功热映,还是《明朝那些事儿》的迅速热卖,都与我们接下来即将提到的三个魔法元素密切相关。任何信息的迅速传播都要通过这三个神奇的魔法元素来实现。尽管这三个元素往往同时出现在信息中。但它们并不总是相伴而行。极个别情况下,你只要对其中一个魔法元素下足功夫,便可以取得成功。但是如果这三个元素全部缺阵,那将意味着失败。

即便信息内容大致相同,只要更多地为信息注入这三个元素,它就会大放异彩,迅速地从内容相同的信息载体手上抢夺大量的注意力。

掌握了这三个魔法元素,你将能够轻而易举地解释为什么阅读《三国志》的人永远没有阅读《三国演义》的人多;阅读《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人永远没有阅读《时间简史》的人多;阅读《论语》原著的人没有看《〈论语〉心得》的人多。

左右我们注意力的因素以及左右我们对信息接受程度的因素,就隐藏在这些看似矛盾的现象中。在表达相同内容的信息中,我们更喜欢那些让我们易懂的,而不是费解的;我们感兴趣的,而不是乏味的;对我们有用的,而不是无用的信息。

有趣、简单、实用——就是我们前面一直在谈的神奇的魔法元素。是它们共同构成了有氧信息。尽管这三个元素看似十分平常,但它们集结在一起迸发的魔力足以化腐朽为神奇。一则从来无人问津的信息,也可以在三大魔法元素的帮助下吸引众多的眼球。也正是凭借这三种隐藏在信息背后的神秘力量,有氧信息才能够在这个信息传播过量、注意力空前紧缺的时代中屡屡脱颖而出,引发我们的关注,并迅速传播。

2.谁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还记得这句话吗?

我们总是倾向于对我们感兴趣的东西倾注极大的精力,且不知疲倦。有的人读专业书就犯困,但看起小说来却能够不眠不休;有的人看严肃的电影批评就头痛,但对于看电影本身却能乐而不疲。这种让人不知疲倦的东西,就叫做兴趣。所有的有氧信息都是有趣的。有趣——是有氧信息吸引我们的第一理由。

从理论上讲,这也十分容易理解。我们的大脑在面对感兴趣的信息和不感兴趣的信息时,工作效率和状态的差异是非常大的。在面对乏味的信息时,我们的大脑需要消耗更多的氧气来进行工作,而由此产生的代谢废物也非常多。这样的话,缺氧的大脑自然非常容易向我们的神经系统发送疲倦的信号,表现就是哈欠连天。但是,当我们的大脑面对兴趣盎然的信息时,消耗的氧气量就要小很多,而刺激神经保持清醒的物质也会从我们的大脑中分泌出来,所以我们的大脑自然能够进行长时期、高效率的工作。

有意思的是,对某件事情产生兴趣是一件十分微妙的事情。同样一件事,在一部分人看来十分有趣,在另一部分人看来却乏味得很。现在的孩子们都很喜欢漫画,但他们的父母却大多对这些漫画不感兴趣;很多人沉迷于网络游戏中,不能自拔。但那些专门做网络游戏代练的人却对那种在虚拟世界中无止无休的砍杀感到反胃。

为什么同样的信息在不同的人那里产生了如此大的反差呢?一个显而易见的答案是,大多数人的兴趣点都是不尽相同的。这种看似不可调和的矛盾也给了很多信息传播者以借口:为什么自己提供的信息大多数人都不感兴趣呢——因为大多数人生来就没有这方面的细胞,所以无法对这个领域产生兴趣。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截止到目前,易中天的《品三国》系列已经狂销了400万册。难道这400万购买了《品三国》的读者都是对历史很感兴趣的人吗?霍金的《时间简史》的总销量是2 500万册,难道这2 500万名读者都是对现代物理学十分感兴趣才购买《时间简史》的吗?

有氧信息原则颠覆了我们传统上对于“兴趣”这个词的理解。通常情况下,我们往往认为人们对一件事情感兴趣,是因为它的内容:比如人们看物理方面的书是对物理感兴趣。但我们忽视了一种司空见惯的现象:很多时候,引发我们兴趣的,不是信息的内容,而是信息的形式。甚至我们可以这样说,大多数人对事物的兴趣都是由形式到内容的——因为爱上形式,所以爱屋及乌,也对内容产生了兴趣。

这里,我想就我童年时代的两件趣事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对这一道理的感受。

第一个故事发生在20多年前,但这则信息却仍然牢牢地盘踞在我的脑海里,一直不能忘怀:那是我们小学第一次音乐课。那个时代的孩子不像现在,还没上学,琴棋书画就样样精通了。我们大多数孩子只是在收音机里才能零星地听到几首歌曲,而且也根本不懂得这些美妙的声音是怎样发出来的。我们自然也就无从知晓音乐课究竟是学什么,有什么用处。而我们的音乐老师,当年还是一位年轻漂亮的姑娘,却并没有给我们讲什么是音乐之类的大道理,而是坐在钢琴边,娓娓道来地讲了一个故事:话说秦朝灭亡以后,刘邦的军队把强大的西楚霸王——项羽逼到了垓下。项羽打算率军队死守。久攻不下的刘邦派人在项羽军队的周围唱起楚国的歌谣,项羽以为自己家乡的人都投降了刘邦,才绝望地逃到乌江,自刎身亡。

这则四面楚歌的故事现在看来,貌似稀松平常,但当时它却强烈地震撼了我们这些孩子的心灵。我们感到音乐的力量实在是太强大了,竟然可以打败不可一世的霸王和他的军队。从那一刻起,我和我的同学们对音乐产生了难以割舍的兴趣,直到今天。

实事求是来讲,那个故事和音乐的关联其实不是很大。它只是巧妙地包装了我的音乐老师真正要传递的信息——音乐知识。但是,这种信息的外在形式是如此有趣,以至于我们无法让自己的心灵拒绝其中的内容。

后来,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我才渐渐发现,很多伟大的信息传播者都非常善于用形象、生动的故事来推销自己的思想或者信息。

下面讲第二个故事:这则故事仍然发生在我的学生时代,不过比上一次发生得晚一些。那时我还在念初中一年级,当时电视里正在播放日本动画片《圣斗士星矢》,这部动画片在今天已经很少有人提及了,但在那个还没有有线电视的年代,其火爆程度远远超过今天的《越狱》,说其影响了整整一代人也不为过。

这部动画片中有个角色叫做雅典娜,是所有圣斗士的精神领袖。这个人物原本是取材自希腊神话,但当时的我们并不知道。直到有位同学在他爸爸的故纸堆里找到一本书皮已经泛黄的《古希腊神话溯源》,才发现雅典娜不是日本人(动画的故事背景是日本),而是个地地道道的西方人。而且,与动画片中所表现的柔弱主角不同,希腊神话中的雅典娜十分聪明,也十分果敢,而且十分好战。在一次语文课的演讲上,这位同学以雅典娜为主题对比了日本动画片中的人物形象和古希腊神话中雅典娜的不同。一时间同学们都纷纷抢他的那本《古希腊神话溯源》看。宙斯、盖亚、阿瑞斯等神话形象成为了我们全班的热门话题。

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要想让他们对一本成年人才去读的学术书籍产生兴趣是很难的,但有了有氧信息——“动画片”这个外壳,再晦涩的内容也能让这些孩子产生兴趣。同理,美国的《芝麻街》,还有眼下在国内如日中天的《蓝猫》系列动画,就是将动漫形象和知识内容有机结合在一起的经典案例。如果离开了生动有趣的形式,只留下具体的知识内容,又有多少孩子会感兴趣呢?

据说,比尔·盖茨当年也是在玩电子游戏的过程中热爱上电脑,并进而创建微软帝国的。如果离开了诱人的电子游戏,可能我们今天不会在世界首富排行榜上看到比尔·盖茨的名字。可见“有趣”这一有氧信息元素的威力。

还记得周星驰在《少林足球》中的那句名言吗?“我终于领悟到,要想将少林功夫发扬到全世界,是要讲包装滴。”这句话应该作为有氧信息制造者的座右铭。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领悟到,不只是少林功夫,所有的信息要想发扬到全世界,都是要进行包装的。而包装信息的第一步就是——让信息变得更有趣!只有做到形式上生动有趣,人们才有可能继续阅读,也才有可能对有氧信息的内容产生兴趣。只有这样,有氧信息才能传播得更快、更远。

3.这则信息足够简单吗?

想像你打算在周末开一个Party,你的一位朋友向你推荐了一家酒店。你打算先去看看酒店的设施,以决定你们的聚会是否在那里举行。

来到酒店门口,富丽堂皇的大门和装修让你在第一时间对这家酒店产生了好感,这正是你想要的理想的聚会场所。当你通过旋转门,来到酒店大厅时,却停住了脚步——在你脚下,是厚厚的锯末,前方不远处,是几个操作着刺耳的电锯的工人。大厅穹顶的吊灯已经残破不堪,还有一部分灯已经不亮了。通往客房的路因为缺少照明而显得阴暗且诡异。显然,这家酒店正在装修。经理殷勤地走过来,向你解释这只是暂时的装修,并不会影响客房的正常营业活动,并希望你和你的朋友能够前来光顾。你耐着性子听完了经理的话,并礼貌地收下了经理递过来的订餐卡。

当你走出这家酒店的时候,会下定决心在这里开Party吗?我相信你已经有了自己的答案。

信息的传递过程也大致如此。当一则信息已经拥有了能够激发人们兴趣的外部形象后,它只是具备了引发人们关注的起点,就像酒店富丽堂皇的大门吸引着我们走进一样。但如果信息的内部形象糟糕,它便无法继续吸引你的注意力。就像我们已经走进酒店,却因为其残破不堪的内部设施而决定退出一样。

要想持续地吸引信息接受者的注意力,你需要在信息的内部形象上狠下功夫。而这个内部形象,正是我们即将探讨的魔法元素之二——简单。

有氧信息必须是简单的,只有简单的东西才更容易被人理解,而理解是接受的前提。

霍金在写作《时间简史》的时候,曾收到过出版商的忠告:书中每出现一个公式,这本书的销量将减少一半,所以出版商建议霍金尽量减少使用公式。这位出版商真是洞悉人性,即便是阐述自然科学,人们也不愿意见到太多复杂的东西。而霍金更是伟大,他竟然将阐述整个宇宙产生、发展过程的《时间简史》中的公式缩减到只有一个——E=MC2,实在让人叹为观止。而《时间简史》2 500万册的销量也的确没有辜负霍金和出版商的一番苦心。

谈到这本书中惟一的公式——E=MC2,便不得不谈及伟大的爱因斯坦。众所周知,爱因斯坦是一位伟大的物理学家,但很少有人知道,他也是一位传播有氧信息的专家。一次,有个小女孩问爱因斯坦,什么叫相对论?爱因斯坦笑眯眯地告诉她:当你和你最好的小伙伴呆在一起时,一个小时的时间就像是一分钟那样短暂,而当你坐在滚烫的炉子上时,一分钟的时间却像一个小时那样漫长。

如此绝妙的比喻,大概也只有爱因斯坦想得到。不只是爱因斯坦,这个世界上真正最有才华、最有能力的人在表达思想的时候,往往是简单的。马云在《赢在中国》做评委的时候曾经说过:真正伟大的商业模式,都是简单的。所以节目组才只给选手们一分钟的时间去讲解他们的商业模式。

简单给信息带来的好处数不胜数。简单的信息,既可以说给专业人士听,也可以说给非专业人士听;既可以说给成人听,也可以说给小孩子听。所以受众很广,传播速度也快。

有趣的是,那些对自己所在研究领域最精通的人往往更喜欢用简单的方式表达信息,尽管他们完全可以将信息表现得更复杂。反之,往往是那些对自己的能力缺少自信、对自己的思想缺少自信的人,才着力增加信息的难度,把简单的事情说得十分复杂。有时,这种人连自己在说什么都不清楚,却敢大放厥词。美国的商业观察家和漫画家斯科特·亚当斯就专门画了一本讽刺此类人的漫画,名叫《迪尔伯特原则》。如果你正在办公室里辛勤地耕耘,我强烈向你推荐这本书。在漫画中找到你身边人物的原型后,我保证你会笑破肚皮的。

说起来也很奇怪,生活中有些人总是倾向于对自己了解的、熟悉的信息以苛刻的评价,却对那些自己看不懂、理解不了的信息顶礼膜拜。越是深奥的、说不清楚的东西,反而容易在小圈子里火起来。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后现代解构主义大师”的“诞生”。

在香港,大家都把周星驰看作是一名普通的喜剧演员,即便是影迷,对周星驰的喜爱也都在偶像的正常范围之内。而中国内地的影迷就不同。一部《大话西游》,不但赚来了无数纯情少男少女的眼泪,还赚来了一些无聊大学生的恶捧。他们把周星驰包装成“后现代解构主义大师”,把周星驰的喜剧电影定位成卓别林式的思想巨著。甚至还有些无聊的人专门把“后现代解构主义”写成了学术论文。一时间,关于“后现代解构主义”的讨论在国内传播得沸沸扬扬。

事情至此,已经非常的喜剧化了。但是谁也想不到,为这个喜剧划上句号的却是周星驰本人。当周星驰来到北京大学,被大学生们扣上“后现代解构主义大师”的帽子,在无数粉丝的簇拥下登场时,却对着媒体和学生们说出了一番很“不识抬举”的话:我不是什么大师,我只是一个演员。至于学生们所说的“后现代解构主义”,我也不懂是什么意思。

此言一出,全场哗然。无聊到可爱的学生们万万没有想到,他们日思夜想的、顶礼膜拜的偶像,竟然完全不买他们的账。这一回,这些所谓的学术精英们成了喜剧的主角,而他们的偶像——周星驰,则成了一名普通的、冷静的观众。

为什么“简单”能够成为有氧信息的重要元素?

因为我们的大脑有个突出的特点:喜欢简单、讨厌复杂。想一想那些曾经让你犯困的书籍中,有几本是简单易懂的?再想想让你读上几个小时都不知疲倦的书籍中,有几本是晦涩难懂的?

同类推荐
  • 改变你一生的小故事(增订版)

    改变你一生的小故事(增订版)

    想一想在平日的生活中,你是否因为找不到明确的人生目标而感到彷徨无依?你是否因为周遭环境的困扰而倍感焦虑,怨天尤人?又是否因为信仰的缺失而时刻感到处在人生的边缘?如此种种心灵困惑和迷惘究竟应当怎样解决呢?本书为您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野和出口。本书精选了上百个通俗易懂、发人深省的寓言及哲理故事,并在每个故事的结尾处加入笔者的体悟,力求用平实生动、明白浅近的语言阐发深刻的人生哲理,使人读后如闻金石之声,豁然开朗。
  • 世界500强企业面试实录(Mbook随身读)

    世界500强企业面试实录(Mbook随身读)

    《世界500强企业面试实录》会带你了解世界500强企业用人理念、招聘流程,最全面、最详细的500强企业面试真题解析,成功进入500强企业的行业精英口述实录,500强企业金牌HR点拔求职秘诀……为你的职业前途把脉。本书将帮助年轻人成功迈过通向最优秀企业的第一道门槛,实用性和指导性很强,是难得的面试指导书。
  • 年轻人必知的160条处世老经验

    年轻人必知的160条处世老经验

    "做人和做事是年轻人的两大要务,无论是哪一项,都需要智慧的支撑。智慧的来源在哪里?历史中的经验与教训就是其中之一。精心选取的160个生动鲜活的事例,真实地、细致入微地为您解读为人处世所必须具备的一套生存规则,全面透彻地向您揭示在复杂社会中欲获成功所必须具备的另类规律,告诉您游刃于人性丛林的圆融之道、保全自我的糊涂之法、隐藏实力的韬晦之术、忍辱负重的屈伸之功、随机应变的变通之策、掌握好进退的分寸以及“以低就高”的曲线成功之路……同时,它们还将告诉您那些人生博弈里的制胜关键、弱势状态下的生存策略,以及职场、商场、人脉、爱情、婚姻等人生各个领域的潜智慧。"
  • 让青少年受益一生的智慧故事

    让青少年受益一生的智慧故事

    本书荟萃了大量精彩的中国古代及现、当代名人的幽默故事,让青少年读者通过品读名人的智慧故事,来体会人生的处世哲学。为阅读方便,现将这些充满人生处世智慧的经典故事予以分类:利弊得失篇、危急应对篇、胸怀豁达篇、巧言妙语篇、处世学问篇。相信青少年读者在捧腹大笑或托腮沉思之余,一定会受到很多启迪。
  • 选一种姿态,让自己活的无可替代

    选一种姿态,让自己活的无可替代

    治愈系女神黄竞天首部随笔集,写给对自己不满意,却又无力改变的年轻人,你想改变,却以一种安于现状的方式生活?每天重复着生活节奏和内容的你,当你因契机,或是一句话,或是一份有时间期限的合约,或是你根据现实做出的合理推断,你清晰地看到二十年、四十年、一辈子的每一天,你便不免有些触动,选择、转变或放弃些东西。选一种姿态,让自己活得无可替代。愿你以自己想要的方式生活,不要为了讨好这个世界而委屈了自己。
热门推荐
  • 初开剑

    初开剑

    一名少年,一张卡片,一身剑术,穿越在荒芜中。本书感谢墨星免费小说封面支持,百度搜索“墨星封面”第一个就是!
  • 天命福泽

    天命福泽

    恩天命。高僧说他天命福泽。就是没说他福泽什么。
  • 人生太短,别成熟太晚:心智成熟的旅程

    人生太短,别成熟太晚:心智成熟的旅程

    也许你少不经事,做事认真,情绪多变,对事物容易耿耿于怀、斤斤计较,总是看不惯外界的种种。没有人可以永远人性,因为社会不会等你长大,生活不允许你一直天真!翻开本书吧,它会告诉你心智成熟的人会给自己清晰合理的定位,不会狂妄自大,也不会妄自菲薄,当你用谦卑的态度向周围的世界学习,你就在走向成熟。
  • 童话祭薄爱倾城

    童话祭薄爱倾城

    那年那天那个红发若火的少年,带着照亮她生命的光芒,悄然出现,可又无声消失。她路过了全世界,却在没有找到他的身影。
  • 失衡的巨龙

    失衡的巨龙

    中国当下面临着诸多经济问题,开辟经济增长的新途径一直是讨论的焦点。这条新路需要探索自己的道路,也需要从外部去寻找经验和比较。本书正是借鉴外部经验,通过中国模式与国外有何同与不同、通胀的起因与全球经济是否有关联、人民币国际化路途的艰险与荆棘为何如此多这三大问题的解读,诠释开辟中国经济增长新路径的努力和未来的方向。而这开辟增长新路径的解释,正对应了所谓“中国模式”后继乏力和经济全球化的现实。
  • 乱世之神兵三国

    乱世之神兵三国

    这是一部热血的小说,这也是一部搞笑的小说,而这只是这个小说系列的第一部,也是开始,我有一个毕生的愿望,就是重新写一次有四大名著题材的小说,我个人觉得三国应该是英雄的年代,所以这里没有太多的YY或者种马,相信会没什么人去在意,但是我只想写出一部叫做英雄的三国时代,希望大家可以期待一下或者多多给点意见
  • 唐史并不如烟第四部:开元盛世

    唐史并不如烟第四部:开元盛世

    诛杀韦后之后,唐睿宗李旦被扶上皇位,但这个和中宗一样软弱的皇帝,完全成了太平公主的政治傀儡。自认有功的太平公主野心逐渐膨胀,也开始做起了女皇梦,这自然就引发了与李隆基之间的矛盾。最终,李隆基先下手为强,亲率兵马除掉了太平公主的势力,他把年号改为了开元,一个激动人心的时代来临了!
  • 恋恋不忘,总裁,别惹我

    恋恋不忘,总裁,别惹我

    五年前,莫兮高调的在校园里追慕锦御。五年后,慕锦御满世界的追着莫兮。某天,莫兮被慕锦御骗到床上,事后,莫兮怒吼,“慕锦御,我们已经结束了!”男人慵懒的眯起眸子,淡淡的说,“乖,再来一次。”第二天,莫兮扶着酸痛的腰,大骂,“混蛋!说好的再来一次呢?!”“我本来也是想的,可是没想到事后你又中了再来一次。”......
  • 度鬼师

    度鬼师

    自从我把房子租给了一个诡异的女人,那些常人难以想象到的麻烦,就接连不断的找上了我........“说书唱戏劝人方,三条大道走中央,善恶到头终有报,人间正道是沧桑。”从古至今,打那些说书人嘴里蹦出来的故事,十有八九都是在引人向善,而不是教人误走歧途。我要说的故事也是如此。不过在我看来,这不像是在说活人的故事,而更像是一个给“鬼”洗白的故事。相信我,其实鬼这东西一点都不可怕。可怕的,永远是人心。
  • 历史名人的养生之道

    历史名人的养生之道

    本书选取了大量历史名人的养生经验和养生故事,融合知识性和趣味性,力求以通俗的文笔传达给读者丰富的养生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