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31400000017

第17章 特定时节特定行为——节令禁忌(3)

鬼节里的禁忌

中国人信鬼神,所以对于“鬼节”这一神秘的节日会产生无限的遐想,在传统文化中对于这一天的禁忌也就有很多。

忌外出。人们认为七月十五这一天是鬼月中阴气最浓的一天,据说这一天的子夜时分,如果在荒郊野外的话就会看见百鬼夜行的情景。百鬼从奈何桥上走过来,冥司点起大红灯笼引导他们,朝着离开已久的阳界浩浩荡荡而来。一般人如果真的看到这种奇观的话,即使不被这些鬼缠上,也会吓得半死。所以人们认为这天晚上还是不要外出的好。通常到这天晚上,人们都是早早上床;假如是出门在外的人,这一天也会停止赶路给鬼让路。

忌晚上晾衣服。因为湿衣服潮湿,容易让游离电波附着在上面,所以许多人就把鬼跟湿衣服联系在一块。他们认为鬼自阴问来,属阴,一定喜欢阴暗潮湿地方,如果在鬼魂四处游荡的鬼节里,在家中晾晒衣服,无异于设陷阱抓鬼。抓鬼不是我们这些一般人能于的活儿,还是不要招惹为好,所以人们都不在这天晚上晾衣服,假如觉得晚上干不了,白天也就不要洗。

忌轻易地回头。在鬼节这天,如果你不得不经过荒郊野外或人烟稀少的地方,可能会感觉有人在后面喊你。这在科学上可能属于幻听的范畴,也可能由于心理紧张造成的,但是在民俗上讲,这可能是鬼在喊你。这时候你切记不要轻易地回头,如果你回头的话,鬼会趁机把你的魂魄叫走,然后取而代之。

忌夜游时喊人名字。有人爱晚上成群结队地出来活动,特别是在农历的七月。我国大多数地区还是普遍高温,人们有出来走走的习惯。

但是在这一天要更加注意,在走路的时候不要喊对方的名字,最好以代号称呼。据说这天鬼出来得比较多,撞上鬼的可能性比较大,如果喊名字,可能会被鬼记住。假如名字被鬼记住了,即使这一天侥幸不会有事,难免以后会有鬼叫魂的事情出现。

忌说鬼字。中元普度这一天,鬼魂差不多倾巢而出,无处不在,尤其是普度法会的当场,一定是“鬼”满为患。所以在中元普度时,最好言行谨慎,除了忌说“鬼”字之外,也别口不择言胡乱讲话,小心鬼魂就在你旁边!

忌游泳。据说假如在这天游泳,会有鬼跟你玩鬼抬脚的游戏。传说中鬼本领都是比人大的,如果与鬼玩游戏,不但会输,而且一不小心,小命还会被鬼抬走。所以,从民俗上看,这一天是非常不适合游泳的,不然会有性命之忧。

忌乱看。据说鬼这东西总是爱躲起来吓人,而鬼节是他们的节日,他们会成群结伙地来到阳问庆祝。在高兴之余,会时不时地跟人类开个小玩笑。对他们来说是小玩笑,对我们来说可就会危及性命了。如果这天晚上你东瞧西看的话,难免看到一些不该看到的东西,吓也会被吓死。

忌熬夜。有些人爱熬夜,白天精神委靡不振,到晚上却有了精神。

但是从民俗上说,在鬼节这天夜里千万不能熬夜,因为传说深夜是人气最微弱,鬼气最强盛的时候。在鬼节这一天群鬼都出来活动。俗话说得好,恶虎架不住群狼,更何况是在“虎”最虚弱的时候呢?如果鬼在这个时候攻击你的话,真是易如反掌,所以还是躲着点儿好。

忌随便勾肩搭背。据古人传说,每个人身上都带三把火,头顶一把,左右肩膀各一把,只要熄了其中一把,就容易鬼“上身”。勾肩搭背,则表示灭了其中的两把火,后果不堪设想。

忌乱踩冥纸。中国人有个传统,到鬼节的时候会给去世的祖先送些“零花钱”。在祭奠祖先的时候,人们为了保平安,也会给他们深信存在的那些孤魂野鬼烧些冥纸。冥纸是人们送给鬼魂的祭品,在焚烧时,鬼魂们会聚集在四周抢拾,如果你在焚烧冥纸的时候乱蹦乱跳,难免阻止到他们的行动,这些家伙可不是懂得感恩的,只要你阻碍了他们,谁管这些“钱”是否是你送的,他们会对你下黑手的。

除了上面提到的之外,还有很多禁忌。如,忌把拖鞋头朝床的方向摆。据说鬼会看鞋头的方向断定主人在哪里,如果鞋头朝床头放,那么鬼将会上床和你一起睡。忌靠墙。传说鬼平时喜欢靠在冰凉的墙上休息,此举很容易引鬼上身。忌捡道边的钱。据说这些钱是用来买通牛头马面的,如果触犯了他们的利益,就很容易被他们制伏。忌披头散发睡觉。鬼日时,到处都是游荡在外的孤魂野鬼,如果披头散发,小心被他们误以为是同类,非要叫你起来聊天。忌半夜庆生。七月半生的人让人可怜,在晚上庆生时可能会出现一些不相识的“人”一起唱生日快乐歌,还是改到白天庆祝为好。

中秋节

关于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中秋节是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八月十五正在秋季的中问,故谓之中秋节。我国古历法把处在秋季中间的八月,称为“仲秋”,所以中秋节又叫“仲秋节”。

中秋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

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根据史书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变成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纪》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兴盛始于宋朝,到明清时,已与春节齐名,成为我国的重要节日之一。

中秋节是个传统的节日,祭月赏月是节日里的重要内容。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仪,民间也有中秋祭月之风,到了后来赏月重过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娱乐。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兴盛,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宋代、明代、清代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为隆重。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很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的古迹,北京的‘月坛”就是明嘉靖年问为皇家祭月修建的。每当中秋月亮升上天空,于露天摆案,将月饼、石榴、枣子等瓜果摆于桌案上,拜月后,全家人围桌而坐,边吃边谈,同赏明月。现在,祭月拜月活动已被规模巨大、丰富多彩的群众赏月游乐活动所取代。

中秋节里的禁忌

中秋节虽是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节日,关于这个节日的禁忌却比春节少许多。

忌男子拜月。在中秋节这一天拜月亮时,男子最多在旁边看看,不得进行拜月活动,有的地方还要求男子回避,因为月亮是阴柔之物,所以拜月完全属于妇女之事。俗语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禁忌,男子不得拜祭阴性之月,犹如女子不能拜祭阳性之灶。

忌果饼不圆。当中秋的月亮升起时,人们设坛烧香,摆设月饼瓜果等拜祭月神。各家会朝有月光之处、在月出之时拜祭。拜祭完毕,焚化月光纸,摆下供月食品,然后分给家人。中秋节全家应围在一起吃月饼,月饼又叫做团圆饼,吃了全家不分离。为了团圆,祭月的果饼必须是圆的,即使把瓜果月饼切开来也必须是月牙瓣的莲花状。

忌吃乱月饼。在有些地方流传这么一句俗语:“吃乱了月饼死公公。”就是说新媳妇假如婚后第一年在婆家过中秋节的话,就要连续几年都在婆家过中秋节;假如婚后第一年是在娘家过中秋节的话,那就连续几年在娘家过中秋节。这样免得在过中秋节的时候吃乱了月饼,假如吃乱了月饼的话,她的公公会有不幸降临。

重阳节

农历九月九日为我国古老的重阳节,又称“老人节”。古老的《易经》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

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然形成,到了唐朝,重阳被正式立为民问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流传下来,直至今日。

在我国,重阳节有登高的传统。金秋九月,秋高气爽,此时登高远望可达到心胸开阔、健身祛病的作用。和登高相联系的有吃重阳糕的习俗。“高”和“糕”谐音,作为节日食品,最早是庆祝喜获秋粮、喜尝新粮之意,之后民间才有了登高吃糕,取步步高的吉祥寓意。

关于重阳节的传说

关于重阳节的由来,还有一个传说,广泛流传在关中地区。

很久以前,在骊山下有个庄户人家,全家人都很勤劳,日子过得很滋润。

有一天,这户主人从地里回来,半路上遇上个算命先生。因为天要黑了,这先生还没找到落脚处,这个庄户人就把算命先生带到了自己家里。由于庄户人家里很小,只有个草棚房子,于是就在灶房里搭了个草铺,让妻子儿女都在草铺上睡,自己陪着算命先生睡在炕上,凑合着过了一夜。

第二天天亮后,算命先生要离开,庄户人叫醒妻子给先生做了一顿好饭,又给先生装了一袋干粮。算命先生出了门,瞅了瞅庄户人住的地方,嘱咐他说:“到九月九,全家往高处走。”

庄户人想,自己平日没干什么坏事,又不想做官,上高处走做什么啊?但又一想,人常说算命先生上知天文,下晓地理,说不定自己住的地方会出什么事故,到时就往高处走一走吧,权当欣赏风景。

到了九月九,庄户人就带着妻子儿女带上花糕香酒,登上骊山高峰去游览。等他们上山后,半山腰忽然冒出一股洪水直冲他家,把他家的草棚子一下子就冲走了。不大一会儿,整个一条山沟都被泡了。庄户人家这才明白算命先生为何让他全家九月九登高。

这事传开后,人们每到夏历九月九,就扶老携幼去登山,后来形成传统,一直流传到今天。

重阳节里的禁忌

忌煮饭。有些地方在重阳节不让煮饭,规定重阳节这天要吃蒸粑粑。过去传说“重阳不蒸粑,老虎要咬妈”,因重阳节是老人节,这天要让母亲休息,不能因做饭、做菜累着,当时没能把这个道理讲明白,就拿这一俗语来糊弄人。

忌行房事。中国传统的思想,把男女分归为阳、阴,男归阳,女归阴。男女交合方可生下后代,所谓“孤阴不生,孤阳不长”。然而,男女交合必以时,才能达到阴阳协调。否则,阴阳不调,不但不利于后代的孕育,还会生出许多祸端来。九月九日称“重阳节”,也许是因阳盛阴衰,也许是因“重九”是阳数之巅峰,恐过后则转而为阴数了,所以禁忌一切冒险的行为,小心行事,包括夫妻生活也在禁忌之列。

忌出嫁不满三年的女儿回娘家。在重阳节这天,有的地方忌讳出嫁不满三年的女儿回娘家,要回去盼活会给婆婆带来灾祸。有谓:回家过重阳,死她婆婆娘。

腊八节

农历十二月初八,民俗谓之腊八,此后“年味”渐渐浓郁起来。腊八有吃腊八粥的风俗。

关于腊八节的传说

腊月初八,我国人民有吃腊八粥的习俗。据说腊八粥传自印度。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儿子,他见众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满当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便舍弃王位,出家修道。初无收获,后经六年苦行,于腊月八日,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在这六年苦行中,每日仅食一麻一米。后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难,于每年腊月初八吃粥以做纪念。“腊八”就成了“佛祖成道纪念日”。

同类推荐
  • 话说中国-古代服饰

    话说中国-古代服饰

    系统地展示我国古代服饰的特点,希望大家能了解和感受中华服饰艺术的真谛。
  • 中国神话史

    中国神话史

    本书是中国第一部神话史。中国古代神话,一向以零散不成体系著称,致使我们这个拥有神话资料最丰富的国度,国一度被外国人误解为缺乏神话、乃至没有神话,袁珂先生首次将散落在群籍中的吉光片羽遴选、缀集起来,用简练、通达、优美的文字将从上古迄于明清时代的神话材料,作了纵贯的系统的论述。对少数民族神话则联系汉族神话,作了横向的分类的鸟瞰式介绍,勾勒了中国神话的历史全貌。此外,本书还专章叙述了中国神话研究的历史状况,神话对历代文学的种种影响,等等,材料丰富,剖析透彻。
  • 山海经大全集

    山海经大全集

    本书以图文并茂的方式,记载了五百多座名山、地理位置,三百多条河道的名称、河流发源地及流向,四十多个国度以及远方异民的习俗,一百多个神话人物,一百多种药用动植物,四百多种神灵怪兽,并保存了大量珍贵的远古神话传说。本书给读者提供了准确的注释和译文,并配以各个朝代精彩的插图。原典、注释、译文与插图有机结合,使读者毫无障碍地阅读这部经典,畅游在《山海经》的神妙世界中。
  • 不可不知的民俗禁忌常识

    不可不知的民俗禁忌常识

    追本溯源,知古鉴今,民众禁忌无声的述说着人们对于生活中的各种现象的认识和理解,细心读之不仅可以开拓视野,升华境界,丰富自己对生活现象的客观认知,同时增强我们的判断能力。
  • 细说中国民俗

    细说中国民俗

    编者应用“细说”理念,通过编写体例、图片和艺术设计等多种要素的有机结合,从民俗起源、传承演变、文化内涵、地域特色等多种角度,全面地、深层次地解析中国民俗,立体展现中国民俗的来龙去脉和精神特质,让读者在提高阅读效率的同时,获得更多的审美享受、想象空间和人文熏陶。
热门推荐
  • 鬼眼天医:老公,要戒色

    鬼眼天医:老公,要戒色

    我是一名普通的大学毕业生,吃饭睡觉打豆豆是我生活最真实的写照。不知何时开始,我的右眼可以看透世间魑魅魍魉,看穿城市阴影下游魂野鬼。鬼婴,千年厉鬼,血尸纷纷袭来,祸却从未单行。一块碎玉,轻启宿命之扉,轮回千年的爱恨初现端倪。是坠落九幽,亦或是救赎?我踏上寻找答案的路,却是不归路……【故事治愈,放心入坑。】
  • 都市王朝录

    都市王朝录

    一条贱命,在社会的地城苦苦挣扎,柯泽,一个一无是处的人,怎么一步步,一点点的去建造属于他的王朝!!!1
  • 风云七少

    风云七少

    年仅十五的豪门之子余陆七被逼远走天涯,历经磨练,五年后挟王者之势归来。世界就是一个江湖,执手泪眼凝望,不若相忘于江湖。我不想,谁能迫!我所想,谁能阻!这就是余陆七所写的江湖。
  • 禅宗杂毒海

    禅宗杂毒海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将梦想置顶

    将梦想置顶

    《将梦想置顶》汇聚了《读者》《青年文摘》《意林》《格言》等国内著名刊物最知名的签约作家的最新力作。这些作品,涉及方方面面,它们有些直指心灵,在阅读中悄然渗入心田,给内心带来震撼;有些灵气十足,让你回味值得典藏的温暖和感动;有些睿智凝练,给你带来直接的启迪,得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有些深情感人,直达灵魂,让你不禁为之潸然泪下……这些故事,将让你体验前所未有的心灵盛宴,获得终身受用的人生智慧,给你带来感动和快乐,以及直面生活的正能量。
  • 爹地给钱,妈咪求带走

    爹地给钱,妈咪求带走

    绑架总裁这种事都能干,温柔这个女人疯了。六年后,温柔亲眼看着自己的亲儿子被一个男人拐走,这男人和儿子好像!“龙凯哲,还我儿子!”“这也是我的儿子”
  • 异界屌丝科学家

    异界屌丝科学家

    本文属于慢热,前期的慢热只为后期的厚积薄发。凌峰开始的梦想很简单随便找份不算累收入一般的工作,和一个不算美也不算丑的女人结婚,生两个小孩,然后健在的父母帮自己带孩子,自己与老婆白天出去工作,晚上回家一家人乐呵呵的过日子。孩子独立之后,退休,每天悠闲地下棋隐居。但这么简单的理想屌丝也难以做到。。屌丝想逆袭怎么办,请看异界的屌丝科学家怎么翻身农奴做地主的。
  • 混在民国

    混在民国

    胆小。怕死,贪财。他,没有宏图大志,更没有改变世界的雄心。他,穿越百年,却不知历史,只想吃喝玩乐。他,遇到危险,第一个念头便是自己逃命,什么国家、民族,远远没有自己小命重要。在这个乱世,种种巧合之下,他竟然飞黄腾达,实现很多英雄志士没有实现的梦想。
  • 神能变丹师

    神能变丹师

    三国末年,身损五丈原的诸葛亮不甘失败,意外投胎重生异世,借助前世记忆,修仙炼丹,无所不能,智多近妖的诸葛武侯又会演绎怎样的神话呢?
  • 寻找真理的马小寒

    寻找真理的马小寒

    在这里唐伯虎劈腿秋香姐,恋上祝英台。在这里月老鏖战丘比特,爱情连连看。在这里白雪公主长得黑,白马王子没有马。在这里五指山下压着白素贞,断桥残雪会曹操。在这里八仙过海险淹死,装逼需谨慎。在这里孙悟空除了悟空,还要悟真理。在这里有你的快乐,也有我的快乐。本书主要讲,主角马小寒在穿越后,对生活、对爱情、对人生等等的感悟,在嬉笑怒骂中慢慢成长的故事。现实生活中有许多的压力、无奈、苦闷,希望此书能带给你一丝欢乐,一丝精神上的享受。我们的口号是:笑一笑十年少,笑一笑老来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