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31500000006

第6章 不争的智慧:把功劳“让”给下属(2)

CFO离职了,不到两个月竟跑到同行的公司做得不亦乐乎;CTO离职了,半年后竟然开了一家与现公司经营范围一模一样的公司。为什么会这样?

公司给予的支持和奖励太少,奖励不应该单纯是物质奖励或精神奖励,而是两者的结合。物质奖励是让员工直观地感觉到付出的回报,而精神奖励则是提高员工在公司中的地位和话语权。如果让员工感觉做好与做不好没有差别,做好也得不到回报;老总不是“伯乐”,自己这匹“千里马”无人可识;为公司打拼了几年、十几年,结果却什么都没得到,反而被公司耽误了最好的年华……那么离职、跳槽,甚至自立门户就成为最好的选择。

项羽失败之因:被磨平的“官印”

项羽是历史上评价最高的战神之一。“力拔山兮气盖世”、“力能扛鼎”都是项羽的真实写照,但项羽却败在了“盲流之辈”的刘邦手中,失掉称霸天下的机会。这是偶然,但也是必然。项羽的失败源自他的为人处事和性格。当下属战败时,项羽会亲自视察,甚至会为下属的战伤而流下眼泪,《道德经》中的“仁”项羽做到了。但是对于那些取得胜利的将军,项羽却“把官印角都磨平了”还是不舍得进行封赏。而且项羽始终以“大丈夫”、“君子”自居,不把任何人放在眼中,乌江自刎更是项羽自负的写照。当项羽只剩下二十八骑跟随者时,他曾对下属说:

“从起兵之日起至今已八年,大小七十余战,从未曾败北,遂称霸天下。

今困于此,非不会打仗,而是天要亡我,今日与诸君痛快一战,必定要胜三次,为各位击溃包围、斩将、砍旗,让大家知道不是我不会打仗,是天要亡我”。项羽在被汉军重围的情况下与汉军交战,仅仅自损两骑。

不可否认,项羽是战神、英雄。但是历史不会只关注谁是英雄,而更重视谁是胜者,胜者为王。最后项羽本有东渡乌江,卷土重来的机会,但他还是选择了放弃,只是因为不想“玷污”了霸王的英名。

项羽失败的原因是只懂得抚慰,却不懂得奖赏;失败在时刻以“霸王”自居;失败在自负的境界中不能自拔。“天下都是我的,天下莫能与我争,英雄宁死不败北”,于是文武双全、力大无穷、伟大的军事家项羽却败在了“小混混”出身的刘邦手中。

再看看刘邦的封赏之道。刘邦规定是谁攻下城池,就封地给谁。本来打仗就是为了生计和荣誉,胜利了就可以得到封地和金银,下属当然会拼死一战,为胜利付出鲜血和生命也值得。以虎狼之势作战的军队又怎么可能不胜呢?

换个角度想,如果项羽不是“战神”,不能“力拔山兮气盖世”,甚至于只是个胆小怕事的人,也未必败在刘邦手中,他恰恰是因为自己的“小气”和“荣誉感”才失去天下。

老子说:“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道德经》三十四章),意思是圣人不以为自己很伟大、了不起,反而让大家觉得他非常伟大,所以正因为他的不争,反而显示出他的大气。项羽败北,就是“自为大”,而不能降低地位。而刘邦的胜利则是“夫唯弗居,是以不去”(《道德经》第二章),因为不占有,所以才不会失去。刘邦懂得“谁有功,功就是谁的”,而不是说“攻下城是我的指挥或属于我的荣誉”,所以最终取得了天下。

团队的凝聚力建立在有共同的奋斗目标,而奋斗目标建立在完成目标后所得到的荣誉和财富。如果领导者时刻以自我为中心,争夺集体的荣誉为己用,往往会失掉民心,凝聚力就荡然无存。聪明的管理者会懂得调动团队的积极性,并对按要求完成任务的员工给予奖励,超额完成的员工给予更高的奖励或荣誉。更关键的是可以让团队为了同一个目标而奋斗,并且达不到目标誓不罢休。

6.管理者的“中庸之道”

真正的管理高手应该懂得平衡中庸之道,能在上级领导中留下干练的印象,能让下属产生真诚知遇的感觉。如果只懂得获取上级的理解和认可,忽略下属的感受,可能会被认为“只知拍马溜须”,没有真才实干。

而如果一味地支持理解下属,忽略了公司的规章制度及奖罚章程,又会给领导办事不力的感觉。

能做好管理工作的人,往往对人才的选用有独到经验,能在领导前承担错误的主要责任,懂得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并给领导留下“此人真诚”的感觉;在超额完成任务时能把功劳推给下属,这样会让下属感激不尽,让下属觉得“此人可交”。所以真正的高手是“对上有策,对下有方”。

老子说:“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道德经》第二十九章)意思是说“天下”是神圣的,不可以勉强作为,也不能用强力去争取,如果想要有所作为,就会失败;如果想用强力获取,就会失去;所以圣人从不妄自为之,所以不会失败;从不强行把持拥有,所以不会失去。

在这里可以把“无为”和“无执”分为对上级和下属的两种关系。

对上级要“无为”,让上级认为功劳是下属共同努力的结果,留下谦虚好学的态度;而让下级感觉到“无执”,并没有强迫要求必须完成怎样的标准,不会让员工有太大的不必要的压力,就可以尽心地做事。

西汉张汤的“平步青云”

西汉张汤曾以“酷吏”和“清廉”两者着称,由于个人树敌太多,最终招来杀身之祸。但张汤在处理上下级关系上却有自己的独特方式。

张汤经过自身努力终于取得汉武帝的信任,当他发现当时汉武帝正推崇儒家学说,于是就开始研究《尚书》、《春秋》等,以此作为判案标准。而每当遇到可疑之处,都会预先找汉武帝分析原委,皇上认为对,就接受并记录作为日后判案标准,并颂扬皇帝的圣明。如果在处理事务中遇到错误,张汤就主动认罪,顺应皇上的意思,并一定会举出正、左右监的功劳,说:“他们本来也向我提出和皇上您一样做法的建议,但是我却没有采纳,笨到这个程度请皇上恕罪”,而皇上却往往宽恕张汤。

而当他提出的建议比较好,并得到皇上的赏识时,他会说:“我也写不出这么好的方法,是正、左右监他们想出来的”。在张汤审理的案件中,如果皇上想宽恕轻办,张汤就交给执法较轻的监史办理;而对于皇上要重罚的案件,他就交给执法严厉的监史。

对上,张汤让皇上从内心认可;对下,张汤让下属感激涕零。这就是张汤能从长安的一个小官吏,升至御史并获得宠信的道理,这也是张汤为人处世高明之处。

7.“后身而先,外身而存”

老子说:“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道德经》第七章)意思是把自己放在众人之后,反而能得到大家的推崇;把自己置身度外,反而能保全自己。张汤始终把功劳让给皇帝和下属,而从不跟皇上邀功,也不会跟下属抢功,所以能让皇上开心并取得皇帝的信任,也可以让下属尽心尽力得把事情做到更好。

对上级推辞功劳,可以体现个人品德,领导一般会更喜欢这样谦逊的人。既然得到领导授权,那就证明领导对你能力的认可。荣誉确实是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但更重要的是“群龙之首”,领导作战的人才是取胜的主要原因。正如作战打仗,如果没有士兵的一鼓作气,奋勇作战,肯定不会获得成功。但假如没有将军正确的指导,即使士兵再有斗志,方向错则步步错,照样不会成功。作为中层管理者,当取得成功时,上要感谢领导的识人用人之策,下要感激员工的同心协力,一鼓作气,聪明地把功劳给予领导和团队,这样会给领导留下不居功、不自我的印象,进而让领导认为自己没看错人,对你委以重任。

相反,如果在完成公司的要求,获得领导表彰时居功自傲,把所有功劳全揽到自己身上,甚至以此“威胁”领导加薪,就会让领导觉得此人“有能无德”,就非常危险了。如果能让领导自己提出加薪或嘉奖,不仅可以彰显出领导的人性化,还可以体现出中层管理者的智慧和德行。

8.别糊弄你的下属

对下级不抢功,是可以让下属更努力拼搏奋斗的“催化器”。把所有功劳都安在自己身上,不舍得分给同自己一个战壕的下属,往往会激化与下属间的矛盾。在下次合作中,下属会因为领导的“无德”、“自彰”

而放弃努力,任务完成的时间和质量会大打折扣。

“士为知己者死”,管理者应该让下属清楚地认识到他“所做的、所说的、所想的”都是在为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即使下属因此犯了错也应该帮下属揽下责任。比如说“自己没有把正确的方式告诉大家,所以出错”或“因为领导无方、粗心大意而出错”。没有谁想故意错或永远错,当管理者把责任归在自身,甚至受到领导处罚时,下属会深深自责,并为下次的不犯错而谨言慎行,因为处罚自己的管理者远远比处罚自己更让下属不好意思。

对于团队的荣誉,管理者应该让下属知道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功劳:“今天我们这个团队获得了荣誉,这个荣誉是属于大家的,虽然现在站在舞台上的是我,但我只是代大家领奖,这个奖杯中包含了我们部门所有兄弟姐妹们的汗水,是靠我们一点一滴的努力拼成的,我相信下次的奖杯仍然属于我们,因为我们是不可战胜的团队,我们是不服输的团队,我们是永不停止、永远拼搏的团队,因为我们是一家人,有一起拼搏的方向和共同的志愿!”

管理者这样的话语会激励下属,让其为成为集体的一分子而骄傲,干劲十足、摩拳擦掌地为下次的任务而尽全力拼争!

空话奖励VS物质奖励

除了上述的精神激励之外,还需要实际奖励。一般情况下,大多数的企业都会把奖励直接分配到管理层,而不会落实到下属。很多管理者声泪俱下地讲完话,把下属的情绪调动到高潮,但是讲完之后,奖金却装到自己的口袋,奖杯摆在自己的办公桌。说荣誉是集体的,却把荣誉据为己有。这样的管理者就会给下属留下虚伪的印象。

宁可不调动下属的斗志,也不要调动斗志后没有共同分享成功的奖励。说得很让人感动,却没有任何实际行动,这会彻底伤害到团队的激情和斗志,长此以往,团队就成为“管理者一个人在战斗”。中国有句俗话叫:“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一个管理者的能力再强,失去了下属的拥戴和支持,也会像一只光秃秃的树干,毫无用处可言。

9.掌握好你的“底线”

这里采用老子的“不争”法则是为了“收拢人心”,让员工信任、感激。但“不争”并不是一味容忍或妥协。对于荣誉奖励应该主动想到并肩作战的员工,对一些有情可原的错误或无心之失也应宽大处理,但如果有违反公司规章制度或硬性规定的行为,作为管理者一定要有“铁腕”。很多“不争”过头的领导者由于执行手段过软,导致在员工面前没有震慑力,员工做事阳奉阴违,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把领导当做“傻子”,这种“柔性不争”的管理手段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并不少见。作为领导懂得让功不争是一种美德,但如果涉及到管理手段等方面,还是要有领导者权威的,否则很容易带出无规矩、无约束、无纪律的“三无团队”,这样的团队战斗力肯定大打折扣。

而在为人处世上,对于一些原则性的问题也应该据理而争。鲁迅先生曾说过:“哀其不幸,怒其不争”,鲁迅先生所塑造的很多人物都是由于过于安分守己、逆来顺受,才导致不断遭受到不公平不合理的待遇,甚至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社会不断发展进步,人性依然难测,并不是我们自己本分,就不会招来无妄之灾,有时候不争和容忍会使欺辱我们的人变本加厉。如果我们敢于据理而争,反而会让他正视或另眼看待,甚至反贬为尊。因此必须掌握好“不争”的原则和底线,才能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

本章精华: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道德经》第八章)意思是:最善良的人就像水一样。水滋润世间万物却不与万物相争,她总是处在所有人都厌恶的低下之处,所以也就最接近于“道”。上善之人要像水一样,安于卑下,思想深沉、宁静,结识善良的人,说真诚可信的话,为政善于治理,做事发挥特长,行动能把握时机。正因为圣人像水一样与世无争,所以才不会有过失。

管理者也应该像水一样,水滋润了世间所有的事物,包括人,却从来都不彰显,反而聚集在人人都厌恶的低下之处。正因为水不与万物相争,所以才不会有过错。

像水一样的管理者,在现实中并不多见。从来不犯错的管理者,也绝对少见。管理者如果能做到“不争”、“不居功”,即使犯错也不会有太多的人指责,反而会因为勇于承认错误,不推卸责任而获得大家的好评。

所以老子说:“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圣人不勉强作为所以不会失败,不用强力掌握就不会失去;“夫唯弗居,是以不去”,因为不居功,所以他的功绩才不会淹没失去;“夫唯不争,故无尤”,因为不争,所以不会有过错。

细心的朋友可以发现,在《道德经》中老子强调“不争”的篇幅较多,由此可见,老子对于“不争”的重视。所以把“不争”作为本书的开头,也希望大家可以从中有所感悟。

延伸思索:

1.你对水的理解

2.你对“不争而争,争而不争”的看法

3.你在本章的收获

同类推荐
  • 开一家赚钱的小酒吧

    开一家赚钱的小酒吧

    本书内容包括:“走近”酒吧、前期准备要充分、全方位设计小酒吧、做一个全面的经营者、人员管理与质量管理桕结合、为客户提供最优质的服务、不可忽视的宣传与销售、合理采购与控制成本相结合、安全卫生不容忽视。
  • 推特风暴

    推特风暴

    中国大陆讲述推特的第一书,向您揭秘推特发展的全过程。看新一代社交网络如何从微弱鸟鸣发展到震惊世界,看商人、明星、团体如何利用推特打响新一轮的互联网之战。在网络急速发展的今天,微博作为一类杰出的网络应用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悉和喜爱,它所代表的不仅是一种产品与技术,更是一种服务与生活的态度。
  • 开店创业与科学经营

    开店创业与科学经营

    本书系统阐述了开店创业的策划与筹备、装修与设计、物品采购、商品陈列、营销策略、服务策略、经营管理、员工管理、连锁店经营、营销竞争及科学经营各种专业店的知识、技巧,既适合于初次开店的创业者,更适合于有志于科学经营的老店主及其员工。
  • 沉住气·成大器:领导者做人做事的5项修炼

    沉住气·成大器:领导者做人做事的5项修炼

    “沉住气,成大器”,这句话体现了中国人特有的聪明。它并非是老于世故、老谋深算者的处世哲学,而是对任何普通人尤其是身处要职的领导者都适用的生存智慧,是现代生活在人性丛林中的人必须遵守的法则。《沉住气·成大器:领导者做人做事的5项修炼》围绕这个主题,提炼出成功的领导者做人做事的5项修炼,比如行为得体,言谈到位,处理各方面的关系得心应手等,赢得了人心便赢得了一切。
  • 票号鼻祖雷履泰

    票号鼻祖雷履泰

    雷履泰(1770-1849)山西平遥人,中国票号创始人。出身经商世家的雷履泰,虽遭家道衰落,但一颗高傲而永不言败的心始终在苦苦追寻着某种希冀,虽然不能考取功名光宗耀祖,然朱陶公的经商之道也可孜孜追求,无奈在“有钱方为贵”的世界里实难施展才华。
热门推荐
  • 冷少爷的克星

    冷少爷的克星

    他,冷酷,面无表情,凡是看见他双眸的人,都会被冰冷的双眸,冻结的无法动弹全身,或是胆怯的逃离。除了她:平果果,见到他的第一眼就说喜欢他,还敢胆大的触碰,他冰冷的手臂。他冷冷的斜视她,她除了会咬着手指,朝他傻笑,还会让他掏钱,买零食给她填肚子……
  • 一句承诺误终身

    一句承诺误终身

    千古地魔最终复苏,挑起六界风波,民不聊生,哀鸿遍野,赤地千里。乱世中称王称霸,一统“昆仑界”,建立战帝国,六界之内,无人是他的对手。(谁才是那个真正的是救世主?)而她,一个娇弱女子,只想在这乱世中与自己爱的人厮守一生。可惜,命运捉弄,她一心寻爱,却意外被迫接受“虚无神力”。六界以为对抗地魔、拯救苍生的重担就此落在她的肩上。-------然而,她却被情所困。她与他命中注定三世情缘。前世,他负了她;今生,他该如何弥补,是否会让她独自担此大任;来世,他会如何选择。--------地魔无情却对她有意,她自也是个多情之人,此生,只和她爱的人在一起。地魔再无法挽回她,以苍生为赌注,肆意玩弄,称霸天下。
  • 绊魔

    绊魔

    这是一个极尽璀璨的世界,光怪陆离,一滴血可填无边大海,一捧沙可演化三千世界,诸天生灵更是拥有着无比伟岸的力量,挥手可遮盖苍穹,弹指间星河破碎。一切玄奇,尽在绊魔
  • 守你一座空城

    守你一座空城

    万劫不复,相思入骨,眉眼如初,岁月如故……
  • 招只妖精当丫鬟

    招只妖精当丫鬟

    妙龄少女莫名变成月季花妖?成妖精也就算了,还非要被逼着和一窝花妖去征丫鬟!靠之,以为现代选秀啊?“在下对任何人有企图,也不会对你!”某女火大了,顺手操起手边的扫帚就扔了过去,“姓月的,我对你有企图不行啊?我就是赖定你了,你怎么着吧?!”总之,这是一个立志要令江湖闻风丧胆,鱼肉江湖的妖精,和她的主人——炼妖师“侠义”江湖的故事。
  • 五行奇侠

    五行奇侠

    “自古以来,世间修炼之士层出不穷,各种修炼法诀千奇百怪五行相生亦相克,天地不灭气永存。”白小凡偶然得到一本记载着从未有人修炼过的法诀古书为解开自己身世之谜,白小凡踏上了寻亲之路。然而到最后,他发现这一切都与天有关!正与邪到底谁对谁错?天地大劫突降临,一剑修成五行剑。逆转乾坤天地变,仙魔只在一念间!
  • 假如生活没有遇见你

    假如生活没有遇见你

    假如生活没有遇见你,我们的生活是否还会像现在的样子?到底是命运的玩弄,还是冥冥中的注定?
  • Over the Sliprails

    Over the Sliprail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花间清和

    花间清和

    静心探春色,写意画清和,花郎采撷间,兰香润梦泽。一个司天台小天官在绮丽绯靡的京城开始了她的花间盛诗。荀榛随哥哥初到京城就乔装打扮误打误撞遇到了礼部尚书府失火案件。但似乎真相并不是失火那么简单。在调查期间荀榛遇到了各式各样的人物,清秀绝伦的莲家兄弟,风流倜傥的大理寺正梅子青,青青少年兰家七子,甚至是有着最美王子之称的紫溪。周旋在各派别之间,而敌人的面目却尚未清晰。看似繁华的盛世下究竟有着什么样的巨大阴谋?
  • 野狐岭

    野狐岭

    百年前,西部最有名的两支驼队,在野狐岭失踪了。百年后,“我”来到野狐岭。特殊的相遇,让当年的驼队释放出了所有的生命记忆。于是,在那个神秘的野狐岭,一个跨越阴阳、南北、正邪、人畜两界的故事,揭开了序幕…《野狐岭》的故事里有一个自始至终不现身的杀手,一个痴迷木鱼歌的岭南落魄书生,一个身怀深仇大恨从岭南追杀到凉州的女子,一个成天念经一心想出家的少掌柜,一个好色但心善的老掌柜,一个穿道袍着僧鞋、会算命住庙里的道长,一个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沙匪,一首末日预言的凉州古谣,几位经验丰富艺高胆大的驼把式,几匹争风吃醋的骆驼,还有一些历史人物如凉州英豪齐飞卿陆富基、凉州小人豁子蔡武祁录,更有岭南土客械斗等历史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