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31600000012

第12章 推动世界的“微”力量(3)

举个例子来说,如果我想认识临近单位里上班的一位新来的帅哥,由于我不认识隔壁单位的人,那么我要做的首先是在我的单位里找到一个中间人,由这个中间人将我引荐给隔壁单位的工作人员,然后再由对方找机会把我介绍给那位帅哥。当然,如果能直接找到认识那位帅哥的人做引荐,步骤可能还会更简略些。在这个过程中,由于目的相对单纯,并且我和想要结识的对象之间社会身份差异不大,因此中间人比较容易找到,并且也乐于帮忙,这种结识的目的也就易于达成。但是如果我想认识的是市长或者别的什么非常着名的公众人物,这种引荐过程就会因为可能存在的功利性而变得复杂和困难。因为对方是一种相对稀缺的社会资源,很多人都想与其建立人际链接,但对于他们来说,真正有效的人际链接却是少数,如果不加选择地接受所有可能的关联,那他们的生活将无法正常开展。也正因为这样,作为连接点的中间人也不愿意承担介绍的任务,因为他们清楚这种行为需要付出的高昂代价——一旦给双方介绍,必然会消耗这种稀缺的人际成本,但是从何处寻找可以弥补这种消耗的替代品还是个未知数。从这个角度来看,现实生活中的人际联系远远不像六度空间理论描述的那样简单和美好,阻力是客观存在的,并且有些时候,这些阻力是无法跨越的。这就是人际关系中的阻力现象。

阻力现象的存在,一方面使人际关系无法按照六度空间的理论假设有效开展下去,另一方面又保证了人际关联的有效性。如果没有阻力的存在,人际六度链接就可以任意发展,这种发展的后果是相当可怕的,人们将被淹没在来自数量庞大的“好友”传递的各种信息之中,社交的爆炸将扰乱人们的正常生活。很多名人都是社交爆炸的受害者:一旦他们的电话、住址等私密信息遭到泄漏后,外界与其达成联系的阻力会因为这些信息的公布而变小,获得这些信息的人可以打电话给这些名人或者直接登门造访,但这种联系大部分是无意义的,很多人仅仅是为了表达一种结识的意愿,但对于这些名人来说却是不胜其扰。因此,在人际关系中设置适当的阻力是必要的。杰克·多西等人在建立Twitter之初是想将Twitter打造成一款即时的移动社交网络服务。但很快,他们便发现了人际关系中不可忽视的阻力问题。

一方面,如果任由阻力自由发挥作用,人际关系将无法得到有效拓展,而这并不符合Twitter作为一款优秀的Web2.0产品的本质。

另一方面,如果完全消除阻力,用户个人的利益又可能受到损害,毕竟谁也不想淹没于没有边界的纷乱而松散的人际网络信息之中。

要怎么做才能取得平衡呢?杰克·多西和工程师们展开了讨论。

善用阻力

既然人际关系中的阻力现象是客观存在的,那就必须正视它,并且找到驾驭它的办法。首先是尽可能地减少人际关系中的阻力。

与现实社会不同的是,在Twitter等微博客服务上,每个用户注册和使用服务的状态是公开的。由于Twitter主张用户使用真实身份,当一个社会公众人物注册时,系统就会显示这个人注册并使用Twitter的消息,这样,其他用户就可以比较方便地找到这个名人。

这就相当于你已经知道你想结识的那个人“住”在哪里了,可以省去现实人际交往中的很多中间环节——不必再费尽心思寻找一层又一层的中间人来获知对方的信息——他就在那里,你可以“走”上前去直接“拜访”或者打个招呼。这样的设定使人际关系变得更简单,人们可以方便地找到自己想结识的人,并通过一定的手段与他们建立关联。

其次,设置适当的阻力。如前文所述,如果任由人际链接任意发展,很可能会损害人们的现实生活与切身利益。尤其对于作为社会稀缺资源的名人们而言,无阻力的人际链接简直就是个灾难。因此,杰克·多西和工程师们决定设置适当的阻力来实现人际与生活的双重优化。他们想到了有别于其他社会网络服务的一项设置——单向的人际链接。因为大部分人都想结识社会名流,而对于社会名流们来说,值得他们付出时间和精力来维系的优质人际关联是相对有限的,因此Twitter设置了单向链接的模式——普通人可以通过服务链接去关注他们想关注的人,但被关注的人可以不必付出社会成本来进行回应。这种设置是现实生活的一种翻版——公众人物们总是被他们所不曾悉知的人们关注着,而他们所要做的仅仅是对整个关注的群体而非个人做出回应和表示,当然也不排除偶尔会在特定的场合对幸运的关注者进行回应。这种看似简单的单向链接其实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关注者获得了心理上的满足,被关注者则节省了大量时间与精力。在运行中杰克和工程师们很快发现了这种设置的高效性,于是推而广之,形成了Twitter独特的社交模式——Follower与Following。用户尽可以通过关注的方式与自己想接近的人形成关联,并不需要经过对方的同意。但被关注的人可以选择自己的信息要不要让关注者知道。这样双方的利益和需求都被兼顾,达到了某种程度的均衡。

第三,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转变消息模式。随着人际关系的不断扩展,人们接触的信息量也在不断扩大,但是伴随大量低效人际关系而产生的无用信息可能会给用户带来困扰。当人们面对纷繁复杂的巨大信息流时,表现的不再是喜悦,而是信息过载带来的疲惫与不堪。尤其是对于Twitter用户而言,用户大量增长的同时产生了多层次的人际链接,如果采用以QQ、MSN等为代表的即时信息模式,人们将在疲于回应各种信息中度过。但如果采用论坛的非即时信息制度,消息的滞后性又降低了Twitter的速度和效率。为了兼顾效率与效益,Twitter在发展移动平台的基础上做出了一些调整,由早期设定的实时信息模式改为准实时信息模式,将Twitter建设成为一款中继(中继,指允许大量的用户在一个小区内共享相对较小数量的信道,即从可用信道库中给每个用户按需分配信道)聊天客户端。

准实时信息模式主要致力于信息的快速传播,而不是信息的回应。在这种模式中,通过信息的异步传播,用户可以选择对信息的态度——如果你愿意,你可以即时回应,因为 Twitter的传播速度是堪比实时信息的;如果你不愿意,你可以选择默默关注,这并不会妨碍你与对方保持联系并获知他的最新消息,但却可以为你节省更多的时间。

通过准实时消息模式,Twitter超越了阻力的限制,使社会网络更有效率和效益,成为引领现代社会网络的先行者。

关注而非围观

Follow作为一个动词,可以译为“跟随”或者“关注”,是Twitter用户的一个重要动作。每个用户在 Twitter上基本都有两个状态——follow别人,或者被别人 follow。

在 Twitter上,follow某个人时并不需要对方的许可,如果我想关注你,只要我知道你的账户名,找到你,然后设置一下 follow就可以了。简单来说,如果我是奥巴马的支持者,那么我只要 follow一下 Barack Obama(巴拉克·奥巴马)这个 ID就可以知道他目前的即时消息。我可以对他发出的各种信息表示赞扬或者提出质疑,当然,如果他有空的话可能会给我回复,这样,我与奥巴马之间就可以通过 Twitter直接沟通而不需要其他人的介绍。无论在何时何地,仅仅通过手机,我就可以随时看到奥巴马的状态与更新消息了。此时我们的关系很奇妙,从表面上看,我好像是一个围观者,在默默地关注着他身边发生的事情,但是这种关注很“亲密”,奥巴马每时每刻上传的信息与更新我都可以第一时间获知,就好像他在直接对我诉说一样。并且我并不是隐形的,奥巴马同时也可以看到我的存在,当我转载或者评论他的更新时,他也可以第一时间了解我的动作。如果他觉得我的评论很有思想的话,他也可以转过头来“看看”我,当他发现我也是如此的令他感兴趣时,他同样可以方便地follow我。如果奥巴马真的选择follow了我,那么我就被follow了。整个过程很简单,但是却有着非凡的意义。

杰克·多西在提出Twitter的创意之初,follow的设定是为了方便用户与朋友之间的联系与交流,它是人们现实社会关系在网络上的延伸。现代科技的发展扩大了人们发展的空间,于是人们的活动不再囿于在局部地区进行。所谓“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只要有市场、有需求、有实力,人们可以借助现代交通工具的帮助方便地行走于世界的各个角落。物理空间距离的拉大给人们的沟通与联系带来了难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人们做出了种种努力与尝试,联络方式也经历了从纸质信件到E-mail,从电话到即时聊天工具,从到博客到微博客等一系列发展历程。尽管一对一的联络有助于加深人们之间的感情,但是在信息飞速发展的今天,一对一的联络方式会消耗人们大量的时间、精力与财力。因此,杰克·多西想到了一对多的联络方式——你可以将你的信息直接发布出来,然后所有与你建立联系的朋友都可以获知你发布了消息,并且方便地阅读它。这就好比在朋友之间设立了一块告示板,每个人在上面发布的消息默认是公开的,可以展示给所有想读并能够读到这块告示板的人看。

这个创意极大地简化了社会交往程序,将人们从繁琐的一对一的人际联络中解放出来,既节约了成本,也提高了效率。也正是这个原因,Twitter在诞生之初被广泛用于工作小团队内部之间的联络——它的便捷与有效令人刮目相看,的确是团队之间非常有效的联络工具。而一旦现实的朋友慢慢加入进来,就可以成立一个属于自己的“亲友团”,团队里的人与自己都是认识并且有一定交情的,尽管他们可能不在你身边,但这并不妨碍彼此之间的互动,而对移动平台的支持使这种联系变得更方便、更及时,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随心、随性地发表信息,多面化、生活化的信息超越了传统费时费力的模板式的寒暄,让人际交往变得更人性、更有趣。

威廉姆斯、杰克和比兹等人都非常坚信小巧便捷的Twitter可以带来人际交往的新革命,成为现代社会的首选。因此当2007年春天美国德克萨斯州州府奥斯汀举办SXSW会展和嘉年华时,他们不惜冒着极大的风险,整个团队一起出动,带着新生的Twitter来到了德州。

抓住每一次展示的机会

此时SXSW作为知名的盛会,从1987年创办之初,经过20年的发展,不论是在内容、形式上,还是在规模、技术手段上,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几百人参与到5000人的盛会,SXSW的影响力与日俱增。但伴随参会人数的剧增,会议的规模如滚雪球般变得越来越庞大。以前那种小范围的面对面的私人交流被分离的平台所取代——在奥斯汀会议中心接近8.4万平方米的场地中,大会设立了3个相对分立的集会平台,在这些平台中,人们可以对音乐、电影、媒体以及各类新闻事件展开讨论,思想的碰撞常常会带来灵感的火花。尽管大会并没有对与会者做出限制——如果你的精力和体力非常充沛而且时间充裕,你可以随意地游走于3个平台之间,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和话题。但现实情况是,没有人能凭借一己之力完全超越这个看起来并不算大的时空限制——8.4万平方米对于个人来说实在不能算个小数目,况且与会人员众多,当你发现你正在参与的平台并不能足够引起你的兴趣而想穿越1公里或者更远的距离跑到下一个平台时,那里可能早就人满为患了!如果你不甘心地继续赶向下一个平台,很遗憾,通常的情况是那里也不会比这里更好。这样频繁地奔波一方面效率低下,可能错失很多精彩的内容,另一方面也给当事人带来极大的体力和心理负担。

在人头攒动的盛会之中,想要寻找到一个朋友的难度无异于大海捞针。尽管人们可以用电话、短信、网络等方式进行沟通,但一对一的联系无疑是低效而昂贵的——如果你需要联络10个朋友,你可能就需要拨打10个电话或者发10条信息,而这些朋友如果此刻并不能聚到一起而你又想和他们每个都保持联系,那么很遗憾,你只能频繁调度可能已经很疲惫的身体游走于人群之中,或者通过有些拥堵的网络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一一联络。

威廉姆斯、杰克等人看到了这一点,并确信这是Twitter展示其与众不同的绝佳场合和机会。但此时他们面临一个巨大的挑战,在2006年的SXSW上,Dodgeball作为一款非常有效的点对点通讯工具赢得了大会的头筹,成为人们交流的首选工具。如今,Dodgeball得到了Google支持,意欲再次大展雄姿。该怎么样避开Dodgeball的锋芒,将Twitter带到众人面前呢?雇用媒体进行宣传与推广么?或者开一场专门的发布派对来吸引客户?威廉姆斯和杰克等几个人看看已经有些干瘪的口袋——差旅费已经所剩无多了,显然这些传统的推广方式并不适合如今这个略显窘迫的团队。那么来一些新花样如何?几个人略加商议,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将剩下的钱买两块高清大屏幕,在SXSW期间进行现场实时播报!

他们将屏幕搭建在奥斯汀会议中心人流密集的走廊中,来来往往的行人只要抬头就可以看见这两块不断变换的“展板”。屏幕上没有华丽的广告,没有炫目的特技效果,只有推客们发布的精练简短的信息。

起初,人们对于一行行快速刷新的简短信息并没有多大兴趣。

这些信息看起来有些散乱,并不是一个连贯的内容或者完整的体系,有的是向人们介绍正在进行的会议内容,有的是与会者发表的感想,有些是朋友之间的招呼与询问,还有的是说一些正在发生的琐事……很多人对这种纷乱的信息表示疑惑,他们不知道这个东西究竟是什么,应该怎么用。

同类推荐
  • 你是最好的保险经理

    你是最好的保险经理

    团团建设:在一个销售团队,领头羊的位置很重要虽然主管在管理团队中具有很重要的位置,但如果没有一个健全的绩效管理机制来协助,对领头羊来说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作为领头羊,你必须让团队中的每个成员时刻牢记自己的目标和任务并对他们的工作过程实施有效的监控和指导,还要根据他们目标任务的完成情况实施考评,对业绩好的员工要及时奖励,对混日子的员工要加强约束和淘汰,只有对细节和过程实施精准管理才能促进团队进步。
  • X光下看腾讯

    X光下看腾讯

    一场3Q大战把一度为中国市值最高的互联网公司——腾讯推到了风口浪尖上,也因此掀起了关于互联网行业生存业态的讨论。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同时,很多问题也被暴露出来。互联网处于变革前夜,名为“诊断腾讯”的论坛邀请了来自互联网、政法、新闻、学界等70多位专家和意见领袖,望闻切问,从公众责任难题——“公众美誉度”、行业责任难题——“垄断与开放”、领袖责任难题——“山寨与创新”三个角度,通过给互联网领军者腾讯的把脉,分析了整个互联网行业已经或者即将遇到的问题。《X光下看腾讯》【本书出版方只授权部分章节供您免费阅读,请购买正版实体书阅读全部内容】
  • 采购案例精选

    采购案例精选

    通过研读案例进行学习现已逐渐成为国内外教育和培训的一种重要渠道,“以例激趣——以例说理——以例导行”。为了满足广大学习和从业者的迫切需求,本书由国内知名专家精心编著,细心挑选了66个国内外大中型企业的经典现有采购案例,结合国内外先进的采购理论、方法,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全方位反映了企业采购活动的基本规律及实际操作经验,谨供读者学习和参考。全书共8篇,分别为采购战略与采购组织结构、供应商选择评估管理的标准、采购库存和VMI、采购成本分析与控制、招标采购、多种采购技术应用、供应商质量管理和现场管理及采购反垄断和托拉斯。
  • 商用三十六计

    商用三十六计

    本书结合当前的商业事例,多层次、多角度地阐述了三十六计所蕴含的内在哲学思想。包括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和败战计。
  • 谁是我们的成功榜样:跟全球顶尖管理大师学管理

    谁是我们的成功榜样:跟全球顶尖管理大师学管理

    本书阐释了山姆·沃尔顿、比尔·盖茨、沃伦·巴菲特、杰克·韦尔奇、卡莉·费奥莉娜等十一位全球顶级管理大师的成功智慧。
热门推荐
  • 前世今生——幽

    前世今生——幽

    你与我冥冥中相遇,却于半途分离。旷世情缘,终究意难平。
  • 成语中的科学

    成语中的科学

    本书既有古人对科学知识朴素的认识与总结,也有古人对科学知识有意无意的智慧利用。使读者在有趣的成语故事中不知不觉中学到科普知识,开拓视野的同时,对相关成语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在语言实践中能正确灵活地运用。看《成语中的科学》让我们在轻松愉悦中了解成语的本意,并从中体会出前人的智慧,让它成为我们走上成功的奠基石。
  • 新还珠格格燕飞翔

    新还珠格格燕飞翔

    故事从新还珠格格永琪和欣荣结婚写起,永琪母为让子圆房,用带毒的迷情酒使欣荣怀孕,但永琪却因此死去。小燕子苦练并迷恋小提琴,天才的她不久随班杰明去大不列颠国剑桥大学留学,学小提琴专业。在异国他乡大受追捧。东方大清的公主,美倾剑桥,誉满剑桥,被乔治三世认作干女儿。与班杰明结婚生子,学成回国。自我创业办燕儿西式学校。故事浪漫深情,遥远思念。
  • 红方蓝方

    红方蓝方

    军事小白写的小说。在帖游吧玩贴游,贴游~~开了个贴,根据玩家们的表现写的。因为游戏是周更,所以小说更新不会很快。因为基于玩家,所以未来的剧情我也不知道哦。
  • 重生之护花兵王

    重生之护花兵王

    玉石齐出天下乱,世间难断遇红颜。饕餮现世浩劫定,神霄五雷济苍生。成熟知性的姐姐,任性刁蛮的大小姐,泼辣可爱的二小姐,冰山美女的学姐,大胆开放的女闺蜜,呆萌娇羞的俏萝莉…………等等十二名大小美女齐上阵。PS:QQ群(195172629)
  • 圣诞老人与麋鹿

    圣诞老人与麋鹿

    《圣诞老人与麋鹿》圣诞老人简直是神圣的存在,可惜她不是圣诞老人他老人家的孙女。《结绳,消失在午夜》时当日昳,阳光的色调有些奇怪,一架银白色的飞机在这样的天空下准备缓缓启降,听得见能扬起灰的航轨噪音。《两本情事》我把这两本天涯海角浪迹完了终于落叶归根的书放到卧室的矮几上。看他们老实呆得多久
  • 网王之平凡之路

    网王之平凡之路

    【网王封笔之作】【少女蜕变史】那本破旧的本子终于被她发现,上面的字迹很是潦草,可是她却视如珍宝。我爱你,即使你迷路,找不到回家的方向,那就由我当你的眼睛,牵着你的手,回家。/越前龙马[虐心大作][我爱你时,你不知道我;我不爱你时,你忘记我;我爱你时,在一起过;我们约定之时,你离开我——究竟怎样我们能在一起?](文文很少涉及网球情节,不喜勿看。)
  • 闯荡隋唐

    闯荡隋唐

    他,无意来到群雄并起的隋末,天生神力,却不是李元霸!他,不是王伯当,却例无虚发,箭箭封喉,群雄闻风丧胆!他,凭着一柄长弓一把铁剑,闯荡于千军之中,所向披糜!他,本想浪迹于江湖,却给历史的洪流推入隋灭唐兴的风雨之中,为了生存,他不得不奋力拼搏,倾力推动历史的车轮!
  • 爱上调皮妃

    爱上调皮妃

    是王爷怎么了?是王爷就可以这么厚脸皮吗?给了休书还带往回偷的!不就是骗了他一张休书吗?却被抓成把柄,被胁迫留在他身边,既然你要来阴的,就休要怪本姑娘来狠的!说她对他不屑一顾,哼,她就要对他不理不睬,除非他先承认爱上了她!
  • 卿本惊华,痞女太嚣张

    卿本惊华,痞女太嚣张

    一舞惊魂昭阳殿,两眼迷离,三生石上刻谁名?四流相汇,五宫凝神吹安曲,六点连心不知何所为?七月七夕话柒寒,八子垂泪,九天揽月黄泉碧落皆不见,十骨相思,百般煎熬,千里婵娟终离散,万年之缘,千千碎梦不解结,百年不遇是离人,十鬼花开漫彼岸,九曲回肠采朱颜,八股挽尊初尘,七七四九得与容若,六点风情不及夕子情澈赤色心,五魅子离余心悸,四方天地沉鱼落雁不归鸿,三两云云做锦绣,两处相思难御寒,一世无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