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新媒体引发新革命
网络把年轻人弄走了,看传统电视的只是中老年人。
等他们变得更老,可能没有太多人补充到电视观众队伍里来了。
消费决定市场,市场决定产业的发展与倒退。
新兴媒体的发展方兴未艾,羽毛渐丰,
开始瓜分和蚕食传统电视的市场。
前边我们做过分析和介绍,现在电视台的电视人们不管怎样想尽办法、努力勤奋地工作,但留住的电视观众也多是45岁及以上年龄的观众(60后、50后、40后),而70后、80后、90后及00后进入中老年时,也许也不会再回到传统线性播出电视节目的电视机前了,到那时“电视”也许是个“变异”的东西——集互联网、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于一身的显示器,是个能打可视电话、能当阅读器、能看各种视频的家庭多功能电视电脑显示器。
我们通俗地讲,电视,或说传统电视就是你家里的电视机接收到的广播性的视频节目;而从互联网和通信网上接收的双向传输的节目叫“视频”。
我有一位朋友,是电视台的老电视人。有一天他邀请我去他刚刚装修好的新居。对于他家的装修,我只礼节性地称赞了一番;但对于他的家庭影院和视频系统,我则由衷地夸赞。他把电脑网络与他的家庭影院和LED电视连接在一起,能收看电视台的节目、DVD大片、网络上的各种视频节目,电视剧、电影、综艺节目、纪录片都能下载或实时地看到,而且画面和声音信号非常清晰,虽说不一定是高清的,但画面质量都是在DVD以上的。他对我说,他们家自从接通了这套系统,看电视台的节目少了,改为收看网络电视,不受时间限制,不用按时按点等自己要看的节目,即使电视台播过的节目当时没看到也不用遗憾,网上一搜就可以随时看到,电视连续剧从网上看就更方便。
我这位中年的电视人朋友,已经被网络电视俘虏了。过去做电视、看电视的习惯终于被改变。
我问过很多我在电视台当记者、当编导的70后、80后学生:“你们干电视的,自己爱看电视吗?”他们十有八九会说:“我们做的节目都是给我父母、爷爷奶奶、叔叔大爷们看的。我们都不怎么看。要看也偶尔看一下自己的竞争对手或收视率特别高的节目,作为学习和借鉴。”
那个从电视台跳槽到优酷的学生,如今已经成为优酷视频某个频道的主编。优酷2010年12月8日在海外上市,很多元老级员工一下暴富。她也得到了一小部分股份,小富了一把,很后悔自己加盟的太晚。自从搜狐、百度等中国网络IT企业成功在海外上市以来,中国的网络概念股在美国股市风起云涌。
以搜房网在2010年9月上市为标志的最新一轮上市潮算起,共有38家中国企业成功赴美上市,融资总规模达到45.57亿美元。盛大文学、58同城、迅雷等企业也将陆续在美国上市。搜狐老总张朝阳挖来凤凰卫视刘春,其目的也是要趁资本市场对中国概念股的青睐,加速搜狐视频等业务在美国的上市。
如果把各大门户网站比做一个个综合性传媒集团的话,那么,它们下属的“报纸”、“杂志”办得已经很不错了(网站的文字和图片媒体很发达),而它们的“电视频道和节目”刚刚从起步进入到迅猛发展阶段(视频网站)。
目前,搜狐、优酷、新浪、土豆等国内最早开展网络视频业务的网站,由于刚刚起步发展,再加上网络无限量的容纳空间,视频节目源匮乏,创作制作队伍还属于人单势薄,缺乏经验和技术人才。由于自制节目能力有限,所以,像优酷、搜狐、土豆,大多与国内的各大电视台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低价或免费得到电视台节目,充实自己各频道的视频内容。而电视台也看到了网络在年轻人中间的影响力和拥有几亿网民的实力,不敢轻视,各大电视台早已放下“老大哥”架子,纷纷争先恐后地与一些知名门户网站合作,借助网络或对自己的频道、电视节目进行宣传,或通过网络重播,再一次扩大其电视节目的影响和品牌宣传。
影视剧是提升电视台市场占有率和创收赢利的最主要项目,同样也是优酷、搜狐、土豆这些视频网站争夺和吸引网民的更重阵地。网民上网的主要需求是浏览新闻资讯、查找信息、与人沟通、休闲娱乐。看视频也是其中最主要的需求。有人调查:有22.7%的网民每天多次浏览网络视频,有34.8%的人平均每天最少浏览一次网络视频。各视频网站也不惜血本加强影视剧市场的竞争。
国内各大电视台(省级卫视)为争好戏的首轮播出,已到白热化。而视频网站对电视剧的竞争也同样激烈。电视台有“大戏看北京”(北京卫视的宣传语),视频网站有“首轮全覆盖,大剧看优酷”的口号(2011年优酷视频的战略口号)。
2011年,优酷联合20家卫视推出10部开年大剧,与各大卫视合作力度之大、签约剧集之多在行业内都属首次。各大卫视的热播剧,观众在优酷都可同步收看到。像在各省级卫视播出的电视连续剧《宫》《回家的诱惑》《夏家三千金》《灵珠》《乡村爱情交响曲》《美人心计》等6部大剧,在优酷的播放量均突破1亿次大关。2011年以来,每月优酷都有多部大剧上线,他们的目标是第一时间实现首轮全覆盖;同时优酷将重点打造“黄金剧场”,力推“大剧看优酷”概念。优酷网总编辑朱向阳表示,优酷已经决定进行股票增发,而优酷的现金储备目前超过6亿美元,影视内容是重要的投资方向。
除了像电视台一样花重金从电视剧制作公司抢购新剧、好剧,视频网站也开始自己制作电视。
由于正版影视剧采购价格暴涨、海外剧集播放受限、运营成本日益攀升、盈利渠道过于单一,看似红红火火的网络视频,却一直没有摆脱产业发展的瓶颈。从2011年开始,网络视频的龙头——优酷将目光瞄准网络自制剧,不断加大在此方面的投资。
《幸福59厘米》就是优酷2011年主推的网络自制剧之一。这部剧聚合了张亚东、罗永浩、苗炜、包小柏、张晨、吕惠洲6位导演,跨越了音乐、唱片制作、教育、话剧、媒体、广告等诸多领域,每位导演将拍摄与幸福有关的网络电影,6部短片将从不同维度诠释“幸福”的涵义。这样的组合更被网友戏称为“跨界私奔”。
在《幸福59厘米》之前,优酷就联合中影集团,由雪佛兰科鲁兹全程支持,共同打造“11度青春电影行动”,这11部围绕青春、奋斗主题的影片,在网络上创造了收视高潮,总播放量超过8900万次。其中,就有红遍整个网络的《老男孩》以及《泡芙小姐的金鱼缸》。业内人士曾感慨,如果每部影片每人观看一次收费10元,8900万次就是8.9亿元,是绝对的“大片”。
2011年一季度,中国网络视频行业收入规模达到6.61亿。其中,优酷、土豆、搜狐视频分别以22.4%、16.8%、13.6%的份额占据中国网络视频市场广告收入前三位置。截止2011年3月,仅搜狐视频的用户覆盖量已经达到1.45亿,同比增长77%,搜狐视频的估价为7.38亿美元。而国内视频网站大致走向了四个不同的方向:优酷和土豆在保证正版和独播权的前提下,通过广告支撑投入,而不是网友付费模式;56网则始终坚持具有娱乐特色的YouTube模式,并注重增值服务;奇艺、乐视、搜狐视频致力正版高清;激动网和第一视频的目标则是食品资讯。
视频网站在它的发展期、成长期与传统电视台合作,相互利用,互惠互利,相得益彰,而等这只“藏獒”渐渐长大的时候,竞争、蚕食、瓜分电视台的地盘是早晚的事,只是时间问题。
第五传媒——“新媒体”
技术的进步促进传媒产业的发展和变革。
有人根据传媒产业发展不同时期的特点,划分了几个阶段。传统的报纸被称为第一传媒,广播和电视则是第二传媒和第三传媒。1998年开始,网络媒介被称为“第四传媒”。近一两年,随着信息化、网络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些新型的传媒不断出现,于是又有了第五传媒阶段——“新媒体”,由于其传播方式和特点明显与前四种传媒不同,因此统称为“新媒体”。
所谓新媒体是基于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数字广播技术等,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数字广播电视网和卫星等渠道,以电脑、电视、手机、PDA、MP4等设备为终端,向用户提供资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它能够实现个性化、互动化、细分化的传播方式,部分新媒体在传播属性上能够实现精准投放、点对点的传播。新媒体,在形式上是不胜枚举的,如门户网站、数字电视、卫星电视、移动电视、IPTV、网络电视(WebTV)、触摸媒体、列车电视、楼宇视屏(各种大屏幕)、移动多媒体(手机彩信、手机报纸等)、网上即时通讯群组、对话链(Chatwords)、虚拟社区、博客(blog)、播客、搜索引擎、简易聚合(RSS)、电子邮箱等。
新媒体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一是以计算机为显示终端的网络新媒体,如各大门户网站、搜索引擎、虚拟社区、网络电视、在线即时通讯、博客、播客、换客、B2B(网络电子商务)等。二是以手机为显示终端的移动新媒体,如彩信、手机报纸、手机电视等。三是以新型电视为显示终端的电视新媒体,如车载移动电视、IPTV、楼宇电视、户外显示屏、多媒体触摸屏等。
8、我的地盘我做主
“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
让一个叫“胡戈”的年轻人备受关注。
自由制作人逐渐形成,视频制作工作室、视频制作公司渐成规模。
影视导演、演员、制作人员走进网络视频领域。
炒红草根的是网络拍客,
他们是另一支网络纪实、新闻拍摄大军,
他们会不会抢走电视新闻记者的饭碗?
电视业几十年的发展和进步,造就了一批批训练有素的电视节目制作人才。但在网络视频迅猛发展,逐渐占据受众市场更大的“地盘”时,一些电视人悄悄迈进这块地盘,与社会上一些视频人才悄然组建着另一支队伍——网络视频制作队伍,这支队伍正在发展壮大,很快将异军突起。
很多网络企业在海内外上市融资,使中国网络IT企业并不缺乏资金,但网络视频领域眼下最缺的是视频创作、制作和管理人才,急需扩充和组建队伍。除电视大军中的正规军开始有人投靠这支新生力量外,更多的民间高手、新生代电视制作人才、制作公司(“游击队”)将加入到网络视频这支“新四军”当中来。他们是网络上的“明星制造者”,视频节目制作和发布的生力军。
在这个特殊的变革时期,电视与网络视频的市场竞争、人才竞争将会是一个焦灼的状态。
自由制作人
很多网民还记得,2005年底,陈凯歌导演的电影大片《无极》一面赚取两亿票房,一面遭到各方褒贬。2006年初,网络上一个20分钟的视频小片《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迅速红遍网络,引来全国网民追捧。凭借这个讽刺电影《无极》的短片,自由职业者胡戈一夜成名。无厘头的对白、滑稽的视频片段分接、搞笑另类的广告穿插,是这个视频短片大受欢迎的原因。在网络上,《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下载率和关注度,甚至远远高于电影《无极》本身。据说,通过看《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这个短片,很多看完《无极》却满头雾水的观众终于深刻领会了《无极》的剧情,大批没有看过《无极》的观众产生了去影院看电影的冲动。这本来是帮助电影增加票房的,可由于它讽刺和颠覆《无极》,陈导被激怒了,甚至将胡戈告上了法庭。
靠恶搞一夜成名的自由职业者胡戈,2010年又推出第二部视频剪辑《春运帝国》。总长不过11分钟,却将《黑客帝国》的打斗,高速公路上的追捕,和周星驰的影片糅在一起。打斗与舞蹈结合,再配上宋祖英《辣妹子》的音乐,让你不得不大笑春运之难。该片最后播放刑警的呼吁,再按惯例跟上黄牛集团的赞助广告。
在经过短暂的沉寂后,胡戈又推出了新作《鸟笼山剿匪记》。片中,胡戈放眼世界,拿“美伊战争”开了涮。这部耗资近20万元的短片,在网上又着实火了一把。
胡戈,其实是一个很有灵性和视频制作水准的编导。他制作的《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等几部视频小片,能成为网络视频下载第一名,说明他有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编创能力。如果说他制作《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短片时是为了好玩,那么他一举成名后,制作的《鸟笼山剿匪记》就有很高的商业价值了。因为他已经成名,有多家知名网站都愿意出高价获得这部短片的首播权,于是他也开始对网络转载他的短片做出了限制,那就是“用我的东西必须付费”。据悉,凭借《鸟笼山剿匪记》的播出权转让,他成功地收回了成本,还至少赚了10万元。胡戈,是一个典型的网络视频独立制片人。他出名后,曾经有几家省级电视台向他伸出橄榄枝,又有数家公司要与他合作,但他还是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继续做自己的视频。
像胡戈这样的民间高手有很多,他们了解年轻人想看什么,知道怎样娱乐和满足年轻的网民。尽管他们不像正规军——电视台的编导记者那样,在电视台体制内受到“正规”的节目制作训练,所以他们的观念、思路、创意没有条条框框的束缚,更前卫、更灵活、更能赢得网民观众。我们前边分析过,电视台的编导记者(也包括在电视台播出,为电视台做节目的影视公司编导)作节目主要考虑的大多数电视观众的需要和好恶,也就是占电视观众70%以上的中老年观众的需求。而网络视频的制作人、编导,他们服务的主要对象是广大的年轻网民。
中国电视业从上个世纪70、80年代的崛起到90年代的发展壮大成为强势媒体,这几十年中成长起一支训练有素的专业记者编辑队伍和技术制作队伍。在电视业,这个集现代科技和人文学科于一体的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行业里,设备(专业摄录像设备)、制作技术、节目创编制作都必须是专业人员。然而,近些年就如同数码相机迅速普及到百姓家里一样,小型数码摄录像机、电脑摄像头、能拍摄的手机,甚至电脑的非线性编辑制作软件,都已经普及到普通家庭,电视的制作也不再神秘。视频制作软件越来越简单化,很多网友都能掌握电脑的视频制作软件操作,在电脑上剪辑视频小片、配音、配乐、做字幕、做特技都不在话下。所以,视频制作设备和技术已经不再成为广大网友参与视频制作的障碍。
网络上成长起来的视频制作人,他们就是靠自己的幽默、娱乐、轻松、时尚的风格赢得网民的喜爱和追捧,从而走红。
其实,最早风靡网络上的视频,是一个轻松诙谐的Flash《东北人都是活雷锋》。为这个动画视频配歌的,是后来也因为这部Flash而一鸣惊人的、自称“音乐评书歌手”的雪村,这首《东北人都是活雷锋》也是电视剧《东北一家人》主题歌。2000年,记得同事们围在电脑前,观看这个只有三分十八秒的Flash时,没有一个人不笑喷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