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32100000001

第1章 序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是中国影响最大的、平凡中见伟大的人物。《论语》是孔子言行的真实记录。孔子在言谈中很少说“什么是”的问题,总是回答“如何做”的方法,但却具有超越时空的长久价值。《论语》重视情感教育,以学习本身为乐,从赏心娱目到怡性悦情,从社交行为到礼制道德,都可看出“克己复礼”的乐感。《论语》重视道德,把政治、伦理、宗教三者结合为一,认为政治是公德,伦理是私德,并以乐感或美感代替宗教,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体验到超道德的宗教境界,领会到人生的本体是如何生活,为什么活,活得怎样。孔子思想的特点是不重逻辑思维,不重归纳演绎,而重直观联想,重类比关系。结果,《论语》在塑造、构成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结构方面,成了整个社会言行、公私生活、思想意识的指引规范,渗透在政教体制、社会习俗、心里习惯、人的思想行为、言语活动之中。

七十五位荣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1988年在巴黎聚会,发表了一个声明,大意是说:人类如果要过和平幸福的生活,应该回到二千五百年前的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孔子的智慧是什么?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概括,可以说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圣经》中,也有一句差不多的话,那就是:“己之所欲,亦施于人。”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圣经》中的名言是积极的,而孔子的话是消极的。《圣经》说自己相信什么,就要别人也信什么;孔子却说自己不愿意做什么,就不要求别人做什么。如果自己相信自由民主,并且要求别人也相信自由民主,这是符合《圣经》的积极思想;如果自己不相信什么宗教,也不强求别人相信什么宗教,这就符合孔子的消极思想。在中世纪,发生了旧教和新教的长年战争,因为旧教徒信仰旧教,并且把不信旧教的新教徒叫做异教徒,甚至要把他们处死,所以发生了宗教战争。而在中国,两千年来,孔子的思想和佛教道教和平共处,统治者既不要求人信佛教或道教,也不勉强佛教徒或道教徒信仰孔子,所以从来没有发生过宗教战争。由此可以看出孔子思想的影响,也可以看出孔子的智慧。

孔子的思想言行,如果要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大约是一个“仁”字。什么是“仁”?《论语》第十七章中说:“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这就是说,“仁”是尊敬,尊重别人像尊重自己一样;仁是宽厚,要严于责己,宽于待人,容忍不同的意见;仁是诚信,言而有信,才能得到别人信任;仁是敏捷,只有行事迅速灵敏,才能得到成功;仁是恩惠,要为人做好事,决不损人利己。总之,就是“仁者爱人”,对待别人像对自己一样,将心比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要行仁政,就是礼乐之治。礼乐是“仁”的外化。据冯友兰说,礼模仿自然界外在的秩序,乐模仿自然界内在的和谐。礼可以养性,乐可以怡情。做人要重仁义,治国要重礼乐。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如果比较一下古代中国和古代希腊的文化教育,就可以发现,在孔子重视礼乐的时候,西方的柏拉图却在《理想国》中强调体育和音乐。由此可见,无论东方还是西方,都很重视音乐教育,也就是乐育。所不同的,中国更重礼教,就是维持社会秩序,处理人与人的关系;西方更重体育,要使人人体力更强,跑得更快,跳得更高更远。如果说乐育使人耳聪目明,成为智者;礼教却使人循规蹈矩,成为好人;体育则使人身强力壮,成为强人。这就是孔子和柏拉图的异同,他们使东西方的教育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东方要培养智者仁者,西方要培养智者勇者。

智仁勇三者的关系,不但表明了中西教育哲学的异同,也表现在中西方的文学作品之中。如西方的荷马史诗,《伊利亚特》歌颂了阿喀琉斯和赫克托耳等的英雄主义。《奥德赛》则赞美了奥德修斯的智慧和勇敢。而赫克托耳离开妻子上战场时的临别赠言是个典型的例子:

冲锋陷阵我带头,论功行赏不落后。

在中国的《诗经》中,歌颂的是圣君贤臣,对武王伐纣时的军师姜尚,只说了一句:

维师尚父,时维鹰扬。

把姜尚比作飞扬的雄鹰,和荷马史诗的描写相比,简直不可同日而语。而在《论语》第十一章中子路说:“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对这样的勇士,孔子只是置之一笑。

孔子不赞赏子路的勇敢,而赞美颜回的智慧,因为“回也闻一以知十”,又说:“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这就是赞美他的德行了。还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这说明了孔子的乐育思想。颜回如何能在贫困中“不改其乐呢”?《论语》开宗明义第一章就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说明了好学和乐育的关系,颜回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由此可以看出孔子哲学思想的基础是乐感。

乐感不但是孔子思想的基础,也是最高的境界,所以他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感就是孔子的智慧。乐感如何能产生智慧呢?孔子又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由此可见,诗和礼乐结合起来,就可以培育智者。孔子还说:“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孔子赞赏知者仁者,却不赞赏勇者强者。这种修文偃武、重德轻才、顺应自然而不是征服自然、天人合一而不是人定胜天的思想,结果造成了中国两千多年以来重柔轻刚的风气,积弱成习的后患。

而在西方,《圣经》上说,上帝创造了男人和女人,却把他们赶出了天堂乐园,因为他们偷吃了智慧的禁果。这就是说,上帝禁止人有智慧,而人违反了上帝的禁令,不是顺应自然,而是征服自然,违抗了上帝的意志,所以人有负罪之感,就是罪感,而不是乐感。这是中西文化不同的一点。柏拉图在他的《理想国》中也说,要把诗人赶出国土,可见希腊哲学也排斥诗人的智慧。当宗教和哲学都不重视智者的时候,智慧的解释权就落到教会神职人员手中。因此,一派神职人员只相信自己的宗派,而把不同的宗派叫做异教,并且要把异教徒活活烧死,因为他们反对上帝,所以有罪。这样用暴力取代了智慧,宗教战争就爆发了,中世纪变成了黑暗时代。更甚的是,宗教战争发展成为对另一种宗教的十字军东征,于是天下大乱。直到文艺复兴时期,盗火者从天上盗来了文明的火种,西方的智者才觉醒了,他们摆脱了偷吃智慧禁果的罪感,重新把西方建设成为繁荣富强的文明国家。

而在东方,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孔子,使儒家思想几乎成了国教。由于“子不语:怪,力,乱,神”,所以两千年来,中国没有发生过宗教战争。从公元前一世纪到西方文艺复兴时期,中国一直是世界上最繁荣富强的文明国家。据法国《回声报》的统计,1820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为世界第一,占全球总产值百分之三十。假如西方各国能像中国一样宣扬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并且付之实行,那么,世界可能会变得更加和平,更加文明。假如全世界都能宣扬并且实行孔子反对暴力、反对暴乱的思想,那么,世界上的武装冲突也并不是不能和平解决的。因此,我想,七十五位荣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提出要向孔子吸取智慧,就是为了这个缘故,就是因为孔子的智慧有利于建立世界和平的新秩序。

但从另一方面看来,孔子的思想也有其局限性,需要与时俱进。由于孔子不赞赏勇士和强者,因此中国历史上只崇尚圣贤,而不太歌颂英雄;重视脑力劳动,而轻视体力劳动。结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却缺少敢于与天斗争、与地斗争、与人斗争而感到其乐无穷的英雄。于是内忧外患,频频发生。到了20世纪上半叶,中国甚至沦落成了半殖民地。直至1970年,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还只占全球的百分之一。为了恢复繁荣强盛,中国需要学习西方英雄主义的精神,科学求实的作风。从前有句名言:“半部《论语》治天下”,说的是只需要半部《论语》就足够治理国家。到了今天,应该理解为只有半部《论语》可以治国,其他半部已经过时,应向西方取长补短,使《论语》现代化。东西结合,才可以使“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如果每个国家都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平共处,共同发展,那么,21世纪的人类就可以过上幸福的和平生活。让我们记住英国18世纪诗人蒲伯的诗句作为结束:孔夫子超凡入圣,教我们如何做人。

许渊冲

2005年4月18日

同类推荐
  • 儒家智慧第一经·四书

    儒家智慧第一经·四书

    繁忙的工作、沉重的压力、奔波的旅程、浮躁的心绪……,您是否愿意享受片刻的宁静?《轻松阅读?人文手卷》,史海撷英,去粗取精,能让您在文化经典的海洋中享受心灵的清闲!四书又称“四子书”、“四子”,是《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四部儒家著作的总称。四书是中国儒家思想的经典著作,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传统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治国、修身、立德的根本依据。为了方便阅读,本书采用了“原文”和“译文”对照的形式,为您架起一座顺畅阅读的桥梁。
  • 道德经(白话全译)

    道德经(白话全译)

    史文哲翻译的《道德经白话全译》借鉴了诸多名家的研究心得,其中既有高人隐士河上公、青年才俊王弼、经世之材朱元璋,又有国学大师冯友兰、知名学者傅佩荣、大作家王蒙等。《道德经白话全译》体例,先列原典,后附译文、注释,并精选古人所做注解,随后再通篇加以详细解析。最后,再从原文中提炼出老子思想的精髓,经过深入浅出的推敲演绎,把它们一拳一脚、一招一式地展现在读者眼前。希望借此引领您走进《道德经》这一块古老文化的宝地。
  • 庄子梦蝶——心灵自由之旅

    庄子梦蝶——心灵自由之旅

    庄子笔下的鲲,是一个属灵的生命。它本来只是一个还没觉醒的生命,天天困在海中,等待它的命运就是去死。但它选择了另一个活法,它飞了起来。它为什么飞得起来?因为它有信仰,它相信海运和风可以把它带到一个更好的地方。因为它的信心,它获救了。它的意志不是出自自己,而是出自信仰,因此意志就大,能力就强。它的自由不是来自自己,而是来自上帝,所以是真正的自由,“与天地同寿,与日月齐光”。自由不是无所事事,它是一种做事的良好状态。上帝给我们自由与能力,是要我们去完成使命,不是让我们只是玩。鲲化为鹏后,它想的第一件事不是去玩,而是“而后乃今图南”,向更光明的地方飞去。所谓“自由意志”,就是指一颗完全信仰的心。
  • 回首那盏明灯-品味中国哲学经典

    回首那盏明灯-品味中国哲学经典

    本书选取了众多国学典籍里面最具知名度,也最具永恒生命启示意义的20部哲学经典,对之进行了原汁原味的品读。
  • 每天读点哲学

    每天读点哲学

    智慧不是知识,知识关乎自然,智慧关乎人生。而关于人生的“知识。是没有规律可循的。因为没有哪一个人能够找到人生的规律,谁也不敢说自己掌握了人生的真理。所以,哲学家寻找人生的智慧,注定了是在解答一个没有固定答案的“人生方程式”,每天读点人生哲学,其内容或来自经验的总结,或来自理论的阐释,或是生活的感悟,它们以一种浓缩的方式记录了人类的思想史。也就是人逐渐认识自己的历史。从这意义上来讲,人生哲学都已经被读了几千年,但今天我们还在读,而且每读一遍都有不同的体会,究其根本,就是因为里面是。点燃火焰。的智慧,而不是“授人以鱼。的知识。
热门推荐
  • 圣龙弑天

    圣龙弑天

    武神大陆,龙族一夜被毁,尚是婴儿的龙皇太子被其母带往凡尘,长大后的龙邵阳从母亲口中得知父亲下落,他拼命修炼,希望救出父亲,在途中,他结识了九位同生共死的兄弟姐妹,在他们的帮助下,龙邵阳能否救出父亲,振兴龙族?
  • 暗黑龙皇

    暗黑龙皇

    黄金龙谷,这是一个十分神秘的地方,传说,在那里住着龙氏全族,他们身负黄金龙血脉,翻手间山岳崩塌江海倒流,乃是大陆第一血脉家族。而今日,一位衣着破烂的孩童被赶出谷内,他黑发竖瞳犹似龙目,眼神中没有委屈、没有悲伤、更没有泪水,只有锋利的寒芒隐隐闪烁!
  • 生死轮回系统

    生死轮回系统

    这个梦挺真实的,等等,桥豆麻袋!为什么这么痛?这不是梦吗?咦?居然不会死....成为九代火影,结束第五次忍界大战,成为一方强者。救下白胡子和艾斯,与龙结成同盟,打败五老星,成为海贼王。灭却师?虚?死神?血统我都有,与市丸银战三方世界,抗下友哈巴赫的进攻?一人独战星十字团?死神方想过河拆桥?这就有点麻烦了....
  • 怎堪梨花白若雪

    怎堪梨花白若雪

    那时已是暮春,你坐在梨花树下,梨花洒落了一地,我远远的望着你,注视着你,心里就在想,若是哪日我同你并肩坐在那里,定要将你肩头的花瓣拂去……
  • 史上第一传承

    史上第一传承

    太古三大传承——光明圣道、清神圣道、意神圣道。光明圣道作为太古第一传承,包含着天地宇宙的至高秘密。光明天尊,太古唯一至尊,担负着重塑纪元,再造宇宙的使命。时至末法纪元,整个天地宇宙进入生命末期,元界之内,乱象频生,天下道门,尔虞我诈。☆☆☆☆☆☆太一剑宗弟子萧元,在上古修真界大战中殒命,重生于万年之后的未来修真世界,进入了一个三流修真门派——天河派中,开始了逆天修真之路。而他,正是新一代的光明圣道传人。☆☆☆☆☆☆书友群:289744424
  • 幻梦神座

    幻梦神座

    传说中的仙人都跑哪里去了?生活在都市中的人们还能不能修炼成仙,得享长生不死?偶得无上宝物的任逍遥又将何去何从?
  • 本怪

    本怪

    由一个短暂而快的事件,使一名为拉伊莎的女人,插入命运为她安排的故事。她将与一个怪物为伍一生。病毒肆虐后,一名忆的怪物,跟随自己的意志,寂静六年,打破了随波逐流。它将因一女人改变其一生。…………据说命运从一开始就束缚着他,他信了,据说冥火能以命运来打破命运,他也信了。而最后……他什么都不信了。他的名字为服令。据他的父亲所说,这是为了侍奉一位神而起的名字,意为,服从命令。不信的他,最后说:”谁,服从谁?“……还有许多。而他们,本来就是怪物。
  • 万物长生

    万物长生

    长生界,万物共存,皆得永生,这个不死的世界,往往会破坏生物间的轮回,所以,这个世界弱肉强食,战争杀掠无处不在。弱者为奴为婢,强者富贵荣华,因此,万界的生物民不聊生,得永生又有何用?没有实力,在这个世界只能忍屈惨死,再落入妖腹,化为凄凄白骨黄土。
  • 医垒元戎

    医垒元戎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总裁霸爱:娇妻不好拐

    总裁霸爱:娇妻不好拐

    龙氏千金一朝落魄,不得已投靠了好友,与好友夏如初一起工作,误打误撞地与亲姑姑相认了,这运气是不是忒好了?宴会上,叶静的身份终于被人揭开了,众人窃窃私语:“哦,原来她就是叶家二少呀,怪不得出手会那么大方!”“唉,我一直以为叶二少是俊美,没想到,居然和我们一样。”叶静淡定的站在发言台上,平静的看着众人交头接耳,如墨的眸子中没有一丝波澜,只是当目光掠过那一抹熟悉的身影时,叶静的双肩颤抖了一下。讽刺叶静的话语不断地涌入耳中,龙雪忍无可忍,大吼了一声:“你们没资格评说叶静,你们又没有经历过她的生活,凭什么辱骂她!”此话一出,大厅里顿时鸦雀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