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32100000018

第18章 乡党篇(2)

10.8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而,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唯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

【译文】粮食不嫌舂得精,鱼和肉不嫌切得细。粮食霉烂发臭,鱼和肉腐烂,都不吃。食物颜色难看,不吃。气味难闻,不吃。烹调不当,不吃。不到该当吃食时候,不吃。不是按一定方法砍割的肉,不吃。没有一定调味的酱醋,不吃。席上肉虽然多,吃它不超过主食。只有酒不限量,却不至醉。买来的酒和肉干不吃。吃完了,姜不撤除,但吃得不多。

【注释】

而——音懿,yi;音艾,ai;饮食经久而腐臭。

馁,败——馁音“内”的上声,nei,鱼腐烂叫“馁”,肉腐烂叫“败”。

不时——有两说:(甲)过早的食物,冬天在温室种菜蔬,在《汉书·循吏·召信臣传》和桓宽《盐铁论·散不足篇》里便称为“不时之物”。但在汉朝,也只有“太官园”和其他少数园圃才能供奉,也只有皇上和极为富贵之家才能享受,而在孔子时,不但不必有温室种菜的技术,即有,孔子也未必能够享受。(乙)不是该当吃食的时候。《吕氏春秋·尽数篇》:“食能以时,身必无灾。”即此意。

割不正——“割”和“切”不同。“割”指宰杀猪牛羊时肢体的分解。古人有一定的分解方法,不按那方法分解的,便叫“割不正”。说本王夫之《四书稗疏》。

食气——食音嗣,si。“气”,《说文》引作“既”。“既”、“气”、“饩”三字古书通用。“食气”,饭料。

乱——高亨《周易古经今注》云:“乱者神志昏乱也。《左传》宣公十五年传:‘疾病则乱。’《论语·乡党篇》:‘唯酒无量不及乱。’《易·象传》曰:‘乃乱乃萃,其志乱也。’得其旨矣。”

10.9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

【译文】参与国家祭祀典礼,不把祭肉留到第二天。别的祭肉留存不超过三天。若是存放过了三天,便不吃了。

【注释】

不宿肉——古代的大夫、士都有助君祭祀之礼。天子诸侯的祭礼,当天清早宰杀牲畜,然后举行祭典。第二天又祭,叫做“绎祭”。绎祭之后才令各人拿自己带来助祭的肉回去,或者又依贵贱等级分别颁赐祭肉。这样,祭于公的肉,在未颁下来以前,至少是放了一两宵了,因之不能再存放一夜。

祭肉——这一祭肉或者指自己家中的,或者指朋友送来的,都可以。

10.10食不语,寝不言。

【译文】吃饭的时候不交谈,睡觉的时候不说话。

10.11虽疏食菜羹,瓜祭,必齐如也。

【译文】虽然是糙米饭小菜汤,也一定得先祭一祭,而且祭的时候还一定恭恭敬敬,好像斋戒了的一样。

【注释】

瓜祭——有些本子作“必祭”,“瓜”恐怕是错字。这是食前将席上各种食品拿出少许,放在食器之间,祭最初发明饮食的人,《左传》叫泛祭。

10.12席不正,不坐。

【译文】坐席摆的方向不合礼制,不坐。

【注释】

席——古代没有椅和凳,都是在地面上铺席子,坐在席子上。席子一般是用蒲苇、蒯草、竹篾以至禾穰为质料。现在日本人还保留着席地而坐的习惯。《墨子·非儒篇》说:“哀公迎孔子,席不端,不坐。”以“端”解“正”,则“席不正”,是坐席不端正之意。然而《汉书·王尊传》说,“[匡]衡与中二千石大鸿胪赏等会坐殿门下,衡南乡,赏等西乡。衡更为赏布东乡席,起立延赏坐……而设不正之席,使下坐上”云云,那么,“席不正”是布席不合礼制之意。

10.13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

【译文】行乡饮酒礼后,要等老年人都出去了,自己这才出去。

【注释】

乡人饮酒——即行乡饮酒礼,据《礼记·乡饮酒义》“少长以齿”。《王制》也说:“习乡尚齿。”既论年龄大小,所以孔子必须让杖者先出。

10.14乡人傩,朝服而立于阼阶。

【译文】本地方人迎神驱鬼,穿着朝服站在东边的台阶上。

【注释】

傩——音挪,nuo,古代的一种风俗,迎神以驱逐疫鬼。解放前的湖南,如果家中有病人,还有雇请巫师以驱逐疫鬼的迷信,叫做“冲傩”,可能是这种风俗的残余。

阼阶——阼音祚,zuo,东面的台阶,主人所立之地。

10.15问人于他邦,再拜而送之。

【译文】托人给在外国的朋友问好送礼,便向受托者拜两次送行。

【注释】

问——问讯,问好。不过古代问好,也致送礼物以表示情意,如《诗经·郑风·女曰鸡鸣》“杂佩以问之”,《左传》成公十六年“楚子使工尹襄问之以弓”,哀公十一年“使问弦多以琴”,因此译文加了“送礼”两字。

拜——拱手并弯腰。

10.16康子馈药,拜而受之。曰:“丘未达,不敢尝。”

【译文】季康子给孔子送药,孔子拜而接受,却说道:“我对这药性不很了解,不敢试服。”

10.17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译文】孔子的马棚失了火。孔子从朝廷回来,道:“伤了人吗?”不问到马。

10.18君赐食,必正席先尝之。君赐腥,必熟而荐之。君赐生,必畜之。侍食于君,君祭,先饭。

【译文】国君赐以熟食,孔子一定摆正座位先尝一尝。国君赐以生肉,一定煮熟了,先[给祖宗]进供。国君赐以活物,一定养着它。同国君一道吃饭,当他举行饭前祭礼的时候,自己先吃饭,[不吃菜。]

【注释】

荐——进奉。这里进奉的对象是自己的祖先,但不能看为祭祀。

10.19疾,君视之,东首,加朝服,拖绅。

【译文】孔子病了,国君来探问,他便脑袋朝东,把上朝的礼服披在身上,拖着大带。

【注释】

东首——指孔子病中仍旧卧床而言。古人卧榻一般设在南窗的西面。国君来,从东边台阶走上来(东阶就是阼阶,原是主人的位向,但国君自以为是全国的主人,就是到其臣下家中,仍从阼阶上下),所以孔子面朝东来迎接他。

加朝服,拖绅——孔子卧病在床,自不能穿朝服,只能盖在身上。绅是束在腰间的大带。束了以后,仍有一节垂下来。

10.20君命召,不俟驾行矣。

【译文】国君呼唤,孔子不等待车辆驾好马,立即先步行。

10.21入太庙,每事问。

【注释】

《八佾篇第三》。

10.22朋友死,无所归,曰:“于我殡。”

【译文】朋友死亡,没有负责收殓的人,孔子便道:“丧葬由我来料理。”

【注释】

殡——停放灵柩叫殡,埋葬也可以叫殡,这里当指一切丧葬事务而言。

10.23朋友之馈,虽车马,非祭肉,不拜。

【译文】朋友的赠品,即使是车马,只要不是祭肉,孔子在接受的时候,不行礼。

10.24寝不尸,居不客。

【译文】孔子睡觉不像死尸一样[直躺着],平日坐着,也不像接见客人或者自己做客人一样,[跪着两膝在席上。]

【注释】

居不客——客本作“容”,今从《释文》和《唐石经》校订作“客”。居,坐;客,宾客。古人的坐法有几种,恭敬的是屈着两膝,膝盖着地,而足跟承着臀部。做客和见客时必须如此。不过这样难以持久,居家不必如此。省力的坐法是脚板着地,两膝耸起,臀部向下而不贴地,和蹲一样。所以《说文》说:“居,蹲也。”(这几个字是依从段玉裁的校本。)最不恭敬的坐法是臀部贴地,两腿张开,平放而直伸,像箕一样,叫做“箕踞”。孔子平日的坐式可能像蹲。说见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10.25见齐衰者,虽狎,必变。见冕者与瞽者,虽亵,必以貌。凶服者式之。式负版者。有盛馔,必变色而作。迅雷风烈必变。

【译文】孔子看见穿齐衰孝服的人,就是极亲密的,也一定改变态度,[表示同情。]看见戴着礼帽和瞎了眼睛的人,即使常相见,也一定有礼貌。在车中遇着拿了送死人衣物的人,便把身体微微地向前一俯,手伏着车前的横木,[表示同情。]遇见背负国家图籍的人,也手伏车前横木。一有丰富的菜肴,一定神色变动,站立起来。遇见疾雷、大风,一定改变态度。

【注释】

式——同“轼”,古代车辆前的横木叫“轼”,这里作动词用,用手伏轼的意思。

版——国家图籍。

迅雷风烈——就是“迅雷烈风”的意思。

10.26升车,必正立,执绥。车中,不内顾,不疾言,不亲指。

【译文】孔子上车,一定先端正地站好,拉着扶手带[登车]。在车中,不向内回顾,不很快地说话,不用手指指画画。

10.27色斯举矣,翔而后集。曰:“山梁雌雉,时哉时哉!”子路共之,三嗅而作。

【译文】[孔子在山谷中行走,看见几只野鸡。]孔子的脸色一动,野鸡便飞向天空,盘旋一阵,又都停在一处。孔子道:“这些山梁上的雌雉,得其时呀!得其时呀!”子路向它们拱拱手,它们又振一振翅膀飞去了。

【注释】

共——同“拱”。

嗅——当作狊,ju,张两翅之貌。

这段文字很费解,自古以来就没有满意的解释,很多人疑它有脱误,我只能取前人的解释之较为平易者翻译出来。

同类推荐
  • 谁是你的霞光

    谁是你的霞光

    刘霞把自己的生活心得视为思想,把思想视为财富,把自己的生活阅历视为人生,把人生视为历史。有意无意中,刚出校门不久的刘霞完成了她的第一部思想随笔集,记录了她自己思想的历史。这是一束照亮人生的思想的霞光。我有缘读到这部思想着的书,因于我的一名学生。那天,我当年中师时期的一名学生送来这部《谁是你的霞光》,说作者是他的学生。我顿感神圣,给学生的学生写序,是一件多么庄重的事情,这庄严感使我迟迟不敢动笔完成任务。待到翻阅书稿之后,我又产生一股由衷的喜悦,刘霞的文笔有一股思想的锐气,青春的朝气,童心的稚气,经典的书卷之气。随笔的清新,人生的颖悟,和思想的胆略,感情的深厚汇聚一书,生气勃勃。
  • 以意逆志与诠释伦理

    以意逆志与诠释伦理

    《以意逆志与诠释伦理》研究以意逆志诠释学的开创、拓展、限定、转换与重建的历史,力图重返中国传统视野寻求其汉语诠释学的特质,并总结其诠释学方法效应以实现中国现代文艺基础理论创新。源于儒学主题与方法的孟子以意逆志之学,奠定了汉语诠释的本体思想、方法观念与实践品质。以意逆志的汉语诠释学限定了西方诠释学的边界,开启了诠释伦理的问题意识与论域空间。以意逆志是中国传统诠释学的核心范畴与基础命题。在历代论者理解与运用的历史中出现了以意逆志诠释的种种差异,也正是在这种诠释过程中生成了以意逆志诠释学传统。
  • 哲学就是爱智慧(爱智书系)

    哲学就是爱智慧(爱智书系)

    在很多人的眼里,哲学是一个让人莫测高深的词汇,一提起它,就令人联想到某种至高无上的智慧,还有一张与这种智慧相连的刻满岁月年轮的脸。哲学真的是这样让人望而生畏的吗?这本小书将会回答我们最关心的几个问题:什么是哲学?哲学家们想的都是些什么问题、哲学家都是些什么样的人,读过这本书后你会发现,哲学原来有着这样一张生动有趣的面孔,而你自己也曾经像哲学家一样思考过!
  • 媒体伦理学:案例与道德论据

    媒体伦理学:案例与道德论据

    《媒体伦理学:案例与道德论据》本书既可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作为专业人员研讨使用。它广泛适用于新闻工作者、广告人员、公关人员及娱乐圈,对于培养分析技巧,提高对伦理学的认识,颇有助益。
  • 每天读点菜根谭

    每天读点菜根谭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历史的长河不断地冲刷、洗礼,留下了许多瑰丽无比的明珠。《菜根谭》就是其中一颗。《菜根谭》成于明朝万历年间,是一本语录体作品,作者洪应明,字自诚,号还初道人。《菜根谭》被中外名人称为是囊括了五千年中国处世智慧的奇书。菜根谭》包含了儒、释、道三家学说之精华,蕴涵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大智慧,在中华文化圈内广泛流传。无论在明清两代还是今日,都可算一部不可多得的经典,历来为世人所珍视。
热门推荐
  • 天龙霸部

    天龙霸部

    天龙八部分为六十四界,其中以霸部最为强悍……本书从霸部属下的地球位面开始,讲述一个由男人变成男孩,再由男孩变成男人的香艳又刺激,还非常火爆的成长经历。充满着各种明爽暗爽不住叫爽的故事,更有很多魅惑媚惑无尽诱惑的情节。小说通俗,不低俗,风流,不下流,乱搞,不乱伦,……******本故事是这样开始的:爸爸,我怀了你的孩子……(求暖床!求包养!求怀孕!)
  • 守护甜心之彼岸花的忧殇

    守护甜心之彼岸花的忧殇

    当她以为自己的友情牢不可破时,上帝却给了她致命的一击,她该怎么办?复仇?和好?,最后的复仇,会和什么一起落幕?
  • 神界危机

    神界危机

    玄幻新书…现在持续更新中…………希望书友们相互转告,帮忙广告,你们的支持就是我的力量!求点击、求推荐、求书评,求推荐票,各种求!
  • 逆走长生

    逆走长生

    仙道生,万道死。一切简介在内容里面体现!
  • 恐婚女王:总裁腹黑追妻

    恐婚女王:总裁腹黑追妻

    靖冉是属于恐婚一族的人,她拒绝交男朋友,拒绝结婚。都说结婚是女人的坟墓,这句话她一直确信着,而且把这句话当作人生中的铭言。在损友的引诱下,她成功的跟一个美如妖孽的男人发生一夜情,却不料,从此以后被一个妖孽死缠烂打。
  • 我的恶魔美女上司

    我的恶魔美女上司

    意外碰了恶魔女上司的腿,还以为要被打入十八次地狱,然而,女上司却助我一路直抵天堂……
  • 唐宫玉色

    唐宫玉色

    十年宫闱生活陪伴的是母亲的冷宫青灯,出宫的缘由源于被追杀。辗转中回到根本没有记忆的皇宫,她们享尽荣华不落隆恩正浓,而他们沧海桑田却依然孜孜不倦。众言,前生五百次的回眸换的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而从千年前重生而来与各位从不曾遇见,众嫔:为何你姗姗而笑却步步紧逼;众美男:莫放电,不来电。
  • 玄魔诛天

    玄魔诛天

    炼丹师们忙着采药炼丹的时候,秦天毅在用他的破烂鼎炉批量复制丹药。炼器师们在忙着采矿炼法宝的时候,秦天毅在用他的破烂鼎炉提升法宝的等级赚钱。武修们在为自己的钢劲炼体成绩沾沾自喜的时候,秦天毅在用他的破烂鼎炉淬炼自己的肉身。打人就打脸,踩人就踩蛋,抽人就抽脸……且看破烂鼎炉,成就巅峰魔帝。
  • 人法天

    人法天

    这是个没有魔法与斗气的世界,有的只是阴谋阳谋与刀光剑影,一方势力的生存与灭亡不过朝夕之间命照孤星又怎样?我便以这孤星的命格,让这天下臣服与我!
  • 诡案宓闻

    诡案宓闻

    一个生活在村庄里的放羊小青年,竟然跟失踪多年的国家至宝有关。国宝追查组的诗,诗穷追不舍,却因此牵扯出二十年前的大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