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32100000007

第7章 里仁篇

4.1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译文】孔子说:“住的地方,要有仁德这才好。选择住处,没有仁德,怎么能是聪明呢?”

【注释】

里——这里可以看为动词。居住也。

处——上声,音杵,chu,居住也。

知——《论语》的“智”字都如此写。这一段话,究竟孔子是单纯地指“择居”而言呢,还是泛指,“择邻”、“择业”、“择友”等等都包括在内呢?我们已经不敢肯定。《孟子·公孙丑上》云:“孟子曰:‘矢人岂不仁于函人哉?矢人惟恐不伤人,函人惟恐伤人。巫、匠亦然。故术不可不慎也。孔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智?’”便是指择业。因此译文于“仁”字仅照字面翻译,不实指为仁人。

4.2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译文】孔子说:“不仁的人不可以长久地居于穷困中,也不可以长久地居于安乐中。有仁德的人安于仁[实行仁德便心安,不实行仁德心便不安];聪明人利用仁[他认识到仁德对他长远而巨大的利益,他便实行仁德]。”

4.3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译文】孔子说:“只有仁人才能够喜爱某人,厌恶某人。”

【注释】

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后汉书·孝明八王传注》引《东观汉记》说:和帝赐彭城王恭诏曰:“孔子曰,‘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贵仁者所好恶得其中也。”我认为“贵仁者所好恶得其中”,正可说明这句。

4.4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译文】孔子说:“假如立定志向实行仁德,总没有坏处。”

4.5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译文】孔子说:“发大财,做大官,这是人人所盼望的;不用正当的方法去得到它,君子不接受。穷困和下贱,这是人人所厌恶的;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抛掉它,君子不摆脱。君子抛弃了仁德,怎样去成就他的声名呢?君子没有吃完一餐饭的时间离开仁德,就是在仓猝匆忙的时候一定和仁德同在,就是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一定和仁德同在。”

【注释】

贫与贱……不以其道得之——“富与贵”可以说“得之”,“贫与贱”却不是人人想“得之”。这里也讲“不以其道得之”,“得之”应该改为“去之”。译文只就这一整段的精神加以诠释,这里为什么也讲“得之”,可能是古人的不经意处,我们不必再在这上面做文章了。

恶乎——恶音乌,wu,何处。“恶乎”即“于何处”,译文意译为“怎样”。

违——离开,和《公冶长篇第五》的“弃而违之”的“违”同义。

4.6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译文】孔子说:“我不曾见到过爱好仁德的人和厌恶不仁德的人。爱好仁德的人,那是再好也没有的了;厌恶不仁德的人,他行仁德,只是不使不仁德的东西加在自己身上。有谁能在某一天使用他的力量于仁德呢?我没见过力量不够的。大概这样的人还是有的,我不曾见到罢了。”

【注释】

尚——动词,超过之意。

矣——这个“矣”字用法同“也”,表示停顿。

盖——副词,大概之意。

4.7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译文】孔子说:“[人是各种各样的,人的错误也是各种各样的。]什么样的错误就是由什么样的人犯的。仔细考察某人所犯的错误,就可以知道他是什么样式的人了。”

【注释】

仁——同“人”。《后汉书·吴祐传》引此文正作“人”(武英殿本却又改作“仁”,不可为据)。

4.8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译文】孔子说:“早晨得知真理,要我当晚死去,都可以。”

4.9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译文】孔子说:“读书人有志于真理,但又以自己吃粗粮穿破衣为耻辱,这种人,不值得同他商议了。”

4.10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译文】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事情,没规定要怎样干,也没规定不要怎样干,只要怎样干合理恰当,便怎样干。”

【注释】

适,莫——这两字讲法很多,有的解为“亲疏厚薄”,“无适无莫”便是“情无亲疏厚薄”。有的解为“敌对与羡慕”,“无适(读为敌)无莫(读为慕)”便是“无所为仇,无所欣羡”。我则用朱熹《集注》的说法。

比——去声,bi,挨着,靠拢,为邻。从孟子和以后的一些儒家看来,孔子“无必无固”(9.4),通权达变,“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孟子·公孙丑上》),唯义是从,叫做“圣之时”,或者可以做这章的解释。

4.11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译文】孔子说:“君子怀念道德,小人怀念乡土;君子关心法度,小人关心恩惠。”

【注释】

土——如果解为田土,亦通。

刑——古代法律制度的“刑”作“刑”,刑罚的“刑”作,从刀井,后来都写作“刑”了。这“刑”字应该解释为法度。

4.12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译文】孔子说:“依据个人利益而行动,会招致很多的怨恨。”

【注释】

放——旧读上声,音仿,fang,依据。

4.13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译文】孔子说:“能够用礼让来治理国家吗?这有什么困难呢?如果不能用礼让来治理国家,又怎样来对待礼仪呢?”

【注释】

何有——这是春秋时代的常用语,在这里是“有何困难”的意思。黄式三《论语后案》、刘宝楠《论语正义》都说:“何有,不难之词。”

如礼何——依孔子的意见,国家的礼仪必有其“以礼让为国”的本质,它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体。如果舍弃它的内容,徒拘守那些仪节上的形式,孔子说,是没有什么作用的。

4.14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译文】孔子说:“不发愁没有职位,只发愁没有任职的本领;不怕没有人知道自己,去追求足以使别人知道自己的本领好了。”

【注释】

患所以立——“立”和“位”古通用,这“立”字便是“不患无位”的“位”字。《春秋》桓公二年“公即位”,《石经》作“公即立”可以为证。

4.15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译文】孔子说:“参呀!我的学说贯穿着一个基本观念。”曾子说:“是。”孔子走出去以后,别的学生便问曾子道:“这是什么意思?”曾子道:“他老人家的学说,只是忠和恕罢了。”

【注释】

贯——贯穿、统贯。阮元《揅经室集》有《一贯说》,认为《论语》的“贯”字都是“行”、“事”的意义,未必可信。

忠恕——“恕”,孔子自己下了定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忠”则是“恕”的积极一面,用孔子自己的话,便应该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4.16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译文】孔子说:“君子懂得的是义,小人懂得的是利。”

【注释】

君子、小人——这里的“君子”、“小人”是指在位者,还是指有德者,还是两者兼指,孔子原意不得而知。《汉书·杨恽传·报孙会宗书》曾引董仲舒的话说:“明明求仁义常恐不能化民者,卿大夫之意也;明明求财利常恐困乏者,庶人之事也。”只能看作这一语的汉代经师的注解,不必过信。

4.17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文】孔子说:“看见贤人,便应该想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便应该自己反省,[有没有同他类似的毛病。]”

4.18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译文】孔子说:“侍奉父母,[如果他们有不对的地方]得轻微婉转地劝止,看到自己的心意没有被听从,仍然恭敬地不触犯他们,虽然忧愁,但不怨恨。”

【注释】

几——平声,音机,ji,轻微,婉转。

违——触忤,冒犯。

劳——忧愁。说见王引之《经义述闻》。

4.19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译文】孔子说:“父母在世,不出远门,如果要出远门,必须有一定的去处。”

4.20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注释】

见《学而篇第一》。

4.21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译文】孔子说:“父母的年纪不能不时时记在心里:一方面因[其高寿]而喜欢,另一方面又因[其寿高]而有所恐惧。”

4.22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译文】孔子说:“古时候言语不轻易出口,就是怕自己的行动赶不上。”

【注释】

耻——动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可耻的意思。

逮——音代,dai,及,赶上。

4.23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译文】孔子说:“因为对自己节制、约束而犯过失的,这种事情总不会多。”

【注释】

约——《论语》的“约”字不外两个意义:(甲)穷困,(乙)约束。至于节俭的意义,虽然已见于《荀子》,却未必适用于这里。

4.24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译文】孔子说:“君子言语要谨慎迟钝,工作要勤劳敏捷。”

【注释】

讷——读ne,语言迟钝。

讷于言而敏于行——这句和《学而篇》的“敏于事而慎于言”意思一样,所以译文加“谨慎”两字,同时也把“行”字译为“工作”。

4.25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译文】孔子说:“有道德的人不会孤单,一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人来和他做]伙伴。”

【注释】

德不孤,必有邻——《易·系辞上》说:“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又《乾·文言》说:“子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这都可以作为“德不孤”的解释。

4.26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译文】子游说:“对待君主过于烦琐,就会招致侮辱;对待朋友过于烦琐,就会反被疏远。”

【注释】

数——音朔,shuo,密,屡屡。这里依上下文意译为“烦琐”。《颜渊篇第十二》说:“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无自辱焉。’”也正是这个意思。

同类推荐
  • 菜根谭全鉴(第2版)

    菜根谭全鉴(第2版)

    《菜根谭》是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集。该书融合了儒家的中庸思想、道家的无为思想和释家的出世思想,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人生处世哲学,是一部有益于人们陶冶情操、磨炼意志、催人奋发向上的读物。本书在原典的基础上,增加了精准的译文、生动的解读,联系当下诠释经典,可以更好地帮助人们塑造与人为善、内心安适、刚毅坚忍、处世恬淡的健康人格,探寻现实生活的智慧。
  • 笛卡尔的智慧

    笛卡尔的智慧

    而在本书中,我们将对笛卡尔在哲学研究上所取得的硕果进行一个简单的介绍。主要内容包括:方法论,笛卡尔认为,方法论本身就是一门具体的科学,并提出了笛卡尔“方法论”里的第一个内容——“普遍怀疑”。在“普遍怀疑”的基础上,笛卡尔进一步叙述了“直观与演绎”、“分析与综合”以及“归纳与枚举”等具体的方法论原则。
  • 政治学

    政治学

    《政治学》被公认是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最重要的政治学论著,也是西方传统政治学的开创之作。它所建立的体系和一系列政治观点,对西方政治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 人生这道难题:培根随笔

    人生这道难题:培根随笔

    《人生这道难题:培根随笔》收录了培根的随笔散文,内容包括生活的方方面面,如“论真理”、“论死亡”、“论宗教”、“论勇敢”等,这些随笔作品充分展现了作者的价值观念,既真实又诚恳,为读者呈现出了一个立体而完整的培根,使读者可以一览这位科学全才的思想世界。
  • 弗洛姆:有爱才有幸福

    弗洛姆:有爱才有幸福

    本书是新世界出版社本年度之末隆重推出的“思想大师谈人生系列”其一。丛书第一批共四本,主要是听现代西方的思想大师讲人生哲理。本书请弗洛姆出场,宣讲他“有爱才有幸福”的人生哲理,本书是领悟人类情感、获得最优心理的必读书。弗洛姆是现代思想中的“情爱大师”。他对现代人的研究和批判,对现代人心理状况的准确诊断,被称为“综合了弗洛伊德和马克思的学说”,使他成为现代心理学领域最权威的典范。他提出爱是一门实践的艺术,呼吁只有用爱才能拯救人类,使他成为美国最著名、最受欢迎的心理学家。
热门推荐
  • 巨象

    巨象

    甫跃辉,1984年生,云南保山施甸县人,复旦大学首届文学写作专业小说方向研究生毕业,师从作家王安忆。在《人民文学》《大家》《花城》《中国作家》《青年文学》《上海文学》《长城》等文学期刊发表中国短篇小说。获得2009年度“中环”杯《上海文学》短篇小说新人奖。
  • 一念负红尘

    一念负红尘

    他不是天纵之才,他甚至对修炼毫无兴趣;他没有主角光环,他却有着仅属于自己的奇遇;他自诩智力超群,却深陷迷局而无法自拔。一次次的突破、一次次的追赶,朋友与恋人的死亡和离去所换来的究竟是成功,还是失败?一次次转折之后等待他的到底是绝顶,还是毁灭?……一代传奇的崛起和陨落之旅,就此展开……
  • 狩猎世界之远古复苏

    狩猎世界之远古复苏

    章节修改中,2015年6月将进行更新请看官稍等一个月。
  • 教皇系统

    教皇系统

    带着系统穿越,成为异世教皇!“我代表诸神行走人间,诸神有所不能,而我无所不能。”
  • 回头我依然在这里

    回头我依然在这里

    相识于学生时代的他们,因为一些变故而突然分开,面对男主角的不辞而别,女主角并没有放弃,心中只有一个信念-除非你亲口说你不再爱我,否则我不会妥协。在这十年间,一直在找一直在等,最后再也无法等待选择放弃时,却在生死关头如梦初醒。而远在他国的男主角总在梦里辗转千回,梦中总有一个女孩的背景,他抓不到,女孩也不曾回头,只道--你回头,我依然在这里。心中挥散不去的疑问,促使他踏上了回国寻梦之路。时隔十年,他是否还记得他,而她,是否能一眼认出他……
  • 眼镜里的鬼

    眼镜里的鬼

    当铁血冷静,武力值彪悍的女鬼将军,与胆小怕死,还爱吐槽的寄灵人相遇,是怎样一段奇缘?许尚本来就想好好地追一下这女鬼凡凡,可是这一个又一个出来作恶的黑袍骷髅是要干什么?!从前都是强悍女主保护许尚,现在就算他是弱鸡,也要崛起。把加在女鬼身上的仇,一并还了去!
  • 仙尘巅峰

    仙尘巅峰

    一次星空探险,一场空间风暴,一块家传玉牌,带领张逸来到波澜壮阔的修仙世界,仙路崎岖,灵根驳杂,凭借这家传的那块神秘的玉牌,他能否在这个冷血无情、凶险狡诈的修仙世界走到巅峰,逆天成仙。
  • 听世者

    听世者

    毁天灭地的一战之后,神明听世者陨落,之后的万年里,人类成为了世界的主宰。伴随着时间的流逝,遗存的上古神明苏醒,遗落的神明血脉回归,两大听世者注定要延续万年前的那一战。神明的战争,世界万物将何去何从。
  • 如若若寒

    如若若寒

    “人生看不透的,是轮回!而我看不透的,便是这命运啊!”“正如这树叶,终是摆脱不了凋零的命运……”爱与不爱,爱与被爱,逝去的爱,终究一辈子的伤!
  • 时间都去哪儿了:我和老爸30年

    时间都去哪儿了:我和老爸30年

    冯小刚、张国立、王铮亮、何炅、姚晨、柳岩含泪推荐,讲述一个普通家庭三十年岁月变迁和亲情往事。从1岁的“小米豆”,到30岁的“大萌子”,北京女孩赵萌萌的身边,总有父亲的陪伴,她的母亲则在旁边充当摄影师,用相机记录了父女俩的30年。30张照片记录了30载年华,一幕幕感人的画面,让观者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