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39700000016

第16章 近代史(1)

15-19世纪,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使人类历史发生了重大的转折,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各个方面发生了质的变化。资本主义在欧美诸国的胜利和统治地位的确立,是通过一系列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完成的。这场席卷欧美大陆的革命风暴,以排山倒海之势给封建专制统治以致命的打击,这一场革命浪潮之后,欧美主要国家建立起了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制度。

牛顿经典力学的创建

1643年1月4日,牛顿诞生于英格兰东部小镇乌尔斯索普一个自耕农家庭。他被后世推崇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天才。对于现代科学的贡献,他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个人,他的研究成果对于整个人类文明都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在数学上,他发明了微积分;在天文学上,他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在物理学中,他系统总结了三大运动定律;在光学中,他发现了太阳光的光谱,发明了反射式望远镜。一个人享有以上任何一项成就,就足以名垂千古,而牛顿一个人作出了所有这些贡献。

年少时,他性情孤僻,上小学时,成绩也十分平常;12岁进中学,由于寄宿在一位药剂师家里而学会了做化学实验。

1661年,牛顿进入剑桥三一学院。他阅读了大量书籍,基本上掌握了当时的全部数学和光学知识。1665年初大学毕业,由于伦敦正闹瘟疫,他回到他母亲的农场里,度过了两年。这两年是牛顿创造发明最为旺盛的时期。他发明了二项式定理和微分运算,研究了颜色理论和积分运算,并继续思考动力学和引力问题。

1667年,牛顿回到剑桥。1669年,27岁的牛顿当上了剑桥大学的卢卡斯数学教授。1678年,因在光学问题上与胡克争论,牛顿深受刺激,性格内向的他不再发表文章,光学问题也被搁置一边,转而思考天文学问题。1679年,胡克主动与牛顿通信讨论引力问题,这也促使牛顿重新研究早年的课题。

1684年1月,胡克向当时的皇家学会主席雷恩和天文学家哈雷声称,自己已经发现了天体在与距离平方成反比的力作用下的轨道的运行规律,但他给不出数学证明。雷恩决定悬赏征解。哈雷8月份专程去剑桥,请教牛顿。牛顿于是在11月写出了《论运动》手稿。

向心力与半径的平方成反比,牛顿早就得出了这一结论。到了17世纪80年代,胡克、雷恩和哈雷也都独自发现了这一关系。但他们都没能证明其逆命题在平方反比于距离的力的作用下,行星必作椭圆运动。只有牛顿给出了这一数学证明。

然而,即使确认了椭圆轨道与平方反比作用力之间的这种互推关系,也并不等于发现了万有引力。万有引力的关键在“万有”,它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力。首先,人们必须证明支配行星运动的那个力与地面物体的重力是同一种类型的力。

牛顿最先想到这一点,着名的苹果落地的故事说的就是这段历史。

17世纪60年代就已萌发的思想,为何直到80年代才重提?事实上,牛顿面临的一个主要困难是,他不能肯定是否应该由地心开始计算月地距离,因为这牵涉到地球对月亮的引力是否正像它的全部质量都集中在中心点上那样。

1685年初,情况出现了转机,牛顿运用微积分证明了地球吸引外部物体时,恰像全部的质量集中在球心一样。在哈雷的鼓励下,牛顿全力投入写作一本着作。花了不到18个月的时间,科学史上最伟大的一部着作——《数学原理》,于1686年完成,并于1687年以拉丁文初版问世。

《数学原理》共分三篇。极为重要的导论部分,包括“定义和注释”、“运动的基本定理或定律”。定义分别是:“物质的量”、“运动的量”、“固有的力”、“外加的力”以及“向心力”,注释中给出了绝对时间、绝对空间、绝对运动和绝对静止的概念。在“运动的基本定理或定律”部分,牛顿给出了着名的运动三定律,以及力的合成和分解法则、运动叠加性原理、动量守恒原理、伽利略相对性原理等。这一部分是牛顿对前人工作的一种空前的系统化,也是牛顿力学的概念框架。

《数学原理》的出版立即使牛顿声名大振,它开辟了一个全新的宇宙体系。

正是从这里,人们获得了用理性来解决面临的所有问题的自信。《数学原理》出版后,牛顿不再考虑力学问题。1689年,牛顿当选为国会议员。1690年,他开始研究《圣经》。1695年,他被任命为造币厂督办,1699年被任命为造币厂厂长。

1701年,牛顿辞去教职。1703年,他当选为皇家学会主席,以后每年连任。1727年,牛顿去世。

“如果我比别人看得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的肩上。”“我不知道世人怎么看,但在我自己看来,我只不过是一个在海滨玩耍的小孩,不时地为比别人找到一块更光滑、更美丽的卵石和贝壳而感到高兴,而在我面前的真理的海洋,却完全是个谜。”从牛顿的名言中,可以窥见他博大深邃的精神境界。

欧洲三十年战争

1618-1648年,欧洲历史上爆发了第一次大规模的国际战争,史称三十年战争。这次战争的主要战场在德意志。它起初是德国诸侯之间、诸侯同皇帝之间以及德国统治阶级与被压迫民族之间的冲突,后来西欧和北欧的一些国家先后卷入,从而对欧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6世纪后期到17世纪初,欧洲社会资产阶级势力抬头,资产阶级新贵族和封建专制相对立,各地都有政治经济矛盾冲突,封建王朝及诸侯的领土之争以及宗教派别的矛盾也日益尖锐。欧洲各国逐渐形成两大对立集团:哈布斯堡集团和反哈布斯堡集团。以宗教改革而形成的新教派联合在反哈布斯堡集团旗下,力图建立中央集权的天主教派联合在以德国皇室哈布斯堡家族为首的哈布斯堡集团旗下,两大集团矛盾日益激化。

1618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指定信奉天主教的斐迪南二世为波希米亚(今捷克)国王。波希米亚是新教邦国,但是斐迪南二世却下令禁止布拉格新教徒的宗教活动,拆毁其教堂,并宣布参加新教集会者为暴民。结果,一些愤怒的布拉格群众把斐迪南公爵的两名随从扔出窗外,史称“掷出窗外事件”,它成为三十年战争的开端。

整个战争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1.捷克-巴拉丁时期(1618-1624年)。1526年,捷克并入神圣罗马帝国,实际沦为奥地利哈布斯堡家族的领地。“掷出窗外事件”发生后,波希米亚摆脱了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1619年,国民选举巴拉丁选帝侯弗里德里希为国王。

1620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斐迪南二世依靠德意志天主教同盟军,入侵波希米亚。西班牙出兵巴拉丁以作为波希米亚的援助。1620年底,波希米亚和巴拉丁联军被天主教同盟军击败,弗里德里希逃亡荷兰,波希米亚重归奥地利统治。

2.丹麦时期(1625-1629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胜利,威胁到了德意志新教诸侯,引起一些欧洲国家的武装干涉。丹麦得到英、法的资助,于1625年在北德意志新教诸侯支持下攻入德意志帝国境内。波希米亚贵族瓦伦斯坦率雇佣军协同天主教同盟军打败丹麦军队,控制了萨克森地区。1629年5月,丹麦同德意志签订《吕贝克和约》,保证不再干涉德意志事务。皇帝的势力延伸到波罗的海。

3.瑞典时期(1630-1635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和天主教同盟的势力扩张到波罗的海,促使瑞典与法国结成同盟。1630年7月,瑞典国王古斯达夫·阿道夫率军同勃兰登堡和萨克森选帝侯联合,迅速占领了德意志北部和中部的大片领土。1632年,天主教同盟军的统帅蒂利伯爵在莱茵河战败身亡。在吕岑会战中,瓦伦斯坦率领的雇佣军战败,瑞典国王古斯达夫·阿道夫也阵亡。1634年,瑞典和新教联军被皇帝军联合西班牙军队打败,瑞典军主力损失殆尽,失去了德意志中部的萨克森和勃兰登堡领地。

4.法国-瑞典时期(1635-1648年)。瑞典军队的战败,促使法国直接出兵,与瑞典联手对哈布斯堡王朝作战。1635年5月,法国又联合荷兰进入莱茵地区。瑞典军队在莱比锡附近的布赖滕费尔德取胜,并继续南进,法国军队也大败西班牙军。瑞典的胜利,又引起丹麦的不满,1643-1645年,丹麦同瑞典开战,结果战败求和,退出战争。1645年3月,瑞典军在捷克重创皇帝军。同年8月,法军又在纳林根会战中击败皇帝军,皇帝丢失大部分德意志领土。1648年,法、瑞联军在处斯马斯豪森会战中彻底击败皇帝军。皇帝斐迪南三世被迫求和。参战各方签订了《威斯特伐里亚和约》,三十年战争结束。

三十年战争是第一次欧洲大战。反哈布斯堡集团取得胜利。法国从德国得到大片土地,一跃成为欧洲霸主;瑞典确立了波罗的海霸权,成为北欧强国,荷兰和瑞士彻底独立;德意志遭到严重破坏,神圣罗马帝国名存实亡;西班牙进一步衰落;葡萄牙获得独立。这场战争基本上奠定了近代欧洲各国的国界。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5-19世纪,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使人类历史发生了重大的转折。西欧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各方面发生了质的变化。

新航路开辟以后,大西洋上的岛国英国因为地处美洲和欧洲大陆之间,所以经济发展非常迅速,出现了很多资产阶级新贵族。但是以国王查理一世为代表的落后的封建统治,疯狂搜刮资产阶级的钱财,引起了资产阶级的强烈不满,双方的矛盾日益激化。由资产阶级组成的议会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千方百计地限制国王的权力,这样,一场国王和资产阶级之间的战争拉开了帷幕。

查理一世是英国斯图亚特王朝的第二代国王,1600年11月19日生于伦敦,是英王詹姆士一世的次子,1605年被封为约克公爵。1612年他的哥哥死去,年满12岁的他被定为王位继承人,此后又被封为威尔士亲王。1625年5月,查理同法国国王路易十三的妹妹亨利·玛丽亚结婚。同年,詹姆士一世病故,查理一世继承了王位。

查理一世即位后,就发动了对西班牙和法国的战争。为了筹措军费,查理一世于1625年5月18日召开第一届国会。国会虽然同意拨款14万英镑,但议员们向国王的宠臣白金汉公爵发起了弹劾。查理一世拒绝了国会要求,并解散了国会。

翌年,查理一世召开第二届国会,议员们反对白金汉公爵的情绪更加高涨。查理一世再次下令解散了国会。1628年,他召开了第三届国会。国会中反对派提出了“权利请愿书”,国会内外革命情绪高涨,查理一世被迫在请愿书上签了字。

1629年4月,查理一世再次下令解散国会,并对国会里的反对派领袖进行迫害。

在此后10多年中,他实行无国会的统治。

在无国会统治期间,查理一世独断专行,实行了一系列的反动措施。经济上他设立了造船税、吨税等新税,颁布各种罚款条例,扩大工商业专卖权,垄断市场,严重损害了资产阶级利益;政治上,他实施高压统治,镇压政治犯,恢复皇室法庭,极力迫害清教徒等等,造成了国内矛盾空前尖锐。

1640年初,苏格兰人民爆发了起义,为了镇压起义,查理一世又一次被迫召集国会,要求拨款。国会反对派领袖皮姆等人乘机在会上提出把平反冤案作为拨款条件。5月,查理一世解散了国会。同年11月,查理一世又召集新国会。新国会仍坚持不合作态度,并以叛国罪弹劾和处死了国王的宠臣斯特拉福。1641年,在国会的强大压力下,查理一世被迫取消专制法庭和废除未经国会同意的征税项目。11月,国会通过“大抗议书”,谴责查理一世所犯的各种罪行。查理一世异常恼火,暗中招兵买马,准备与国会刀枪相见。

1642年8月22日,一阵刺耳的军号声在英格兰北部的诺丁汉城响过之后,查理一世升起了国王的军旗,正式宣布讨伐国会,挑起了内战。1645年6月在纳西比战役中,国会军彻底击溃了王军主力。查理一世连忙化妆成一个仆人,混过了国会军的哨卡,逃到苏格兰。5000多名王军士兵被生俘,更重要的是,国会军缴获了查理一世慌忙出逃时没来得及销毁的私通外国的许多信件,为最终让其叛国罪行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提供了有力证据。1647年2月,英格兰国会用40万英镑将查理一世从苏格兰买了回来,投进赫姆比城堡监狱。此后不久,查理一世又乘国会军内部发生冲突之机,在王党分子帮助下,从狱中逃出,并勾结苏格兰人发动了第二次内战。大敌当前,克伦威尔领导的新军团结一致,再次打败了王军,将查理一世再度捉拿归案。

1649年1月20日,最高法庭第一次开庭审判查理一世。查理一世在法庭主席的命令声中被押上被告席。查理一世在法庭上态度十分傲慢,摆着一副国王的架子。当库克检察长开始宣读起诉书时,查理一世竟用手杖敲打着库克的肩膀,凶狠地喝令道:“你给我住嘴!”库克只是用蔑视与厌恶的目光斜视他一眼,又继续宣读起诉书。起诉书控告查理一世实行暴政,两次挑起内战,破坏国家安宁,要求最高法庭将查理一世作为暴君、卖国贼判处死刑。查理一世听完后勃然大怒,暴跳如雷,咆哮着拒绝承认审讯的合法性和权威性。当他又要举杖打人时,引起了在场的军官士兵和旁听群众的愤怒,他们齐声高呼,要求严惩查理一世。

经过连续几轮的审讯,1月27日,最后一次庭审开始。在法庭主席布拉德肖发表长篇讲话后,由法庭秘书宣读判决书:查理·斯图亚特作为暴君、叛徒、杀人犯和人民公敌,应当斩首。顿时,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最高法庭全体成员起立,一致表示赞同。查理一世脸色苍白,像一堆烂泥,瘫倒在被告席上。布拉德肖命令军官和士兵把查理一世拖下去,押进了马车。

1649年1月30日的伦敦,阴冷而灰暗。天刚有了点亮色,人们便纷纷迎着寒风走出了家门,向王宫广场涌去。广场的中间特意设置了一个断头台,断头台旁站着一行威武雄壮的铁骑军。在万众瞩目下,全身黑装,面色惨白的查理一世被押上了断头台。最高法庭当众宣判:查理是暴君、叛徒、杀人犯和人民公敌,判处死刑,立即执行。查理一世直到此时还在监斩的汤姆森上校和杰克逊主教面前为自己辩解着。在履行完宗教仪式后,查理一世丧魂落魄,步履蹒跚地跪下,将头放在断头机的砧板上,一声令下,只听“咔嚓”一声,查理一世的头颅立即滚了下来。人们击掌相庆,把帽子抛向空中以示庆祝。

1649年5月,英格兰宣布为共和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在推翻国王的这场革命中,出身农场主的克伦威尔组建了一支军队,在与王军的战斗中屡立奇功,最终他成为领袖人物。

同类推荐
  • 清朝那些事儿

    清朝那些事儿

    作者以通俗的语言讲述清朝历史,以精彩的故事演绎清朝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并对各个时期的政治、军事和文化制度,做了较为生动详尽的描述。展现了一个逝去时代的缤纷史实,无论宏大抑或插琐,全都穿越时间的大幕而来,清晰逼真地呈现在读者的视域中。清朝那些事儿,有辉煌,有凄惨,有温情,有血腥,有文治武功,有丧权辱国,有板上钉钉的铁案,也有难求答案的谜雾。
  • 员外公子多情记

    员外公子多情记

    21世纪时,他是一个草根,虽然有色心,却无资本。一次意外,灵魂穿越到古代一个富豪子弟身上,从此,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身边更是美人如云。什么青楼歌妓,什么良家妇女,什么纯情少妇,什么千金小姐。只要与“美”沾边,都难免与这风流公子扯上风流韵事。
  • 市途

    市途

    前世本为小商人的胡松岩因为一次意外来到历史上经济最为发达的宋朝,看他如何倚靠自己的才能风生水起……
  • 炒作的历史

    炒作的历史

    历史新说,时尚的后现代阅读,汪洋恣肆,纵横捭阖,换个视角看历史。“炒作”就是有意通过透露某种似是而非的绯闻或异常现象来吸引媒体报道,以使自身达到某种得名或获利的目的,属于没事找事的事件营销。炒作常见于明星为了宣传自己的新专辑而使出的各种宣传手段。概括一下就是媒体用捏造、夸大、推测等非正常报道手段对某人或某事进行报道。炒作的目的是制造噱头、吸引读者的关注,置新闻的客观真实性于脑后。我们的古人早就对这一手段烂熟于心、运用自如,只是当时不叫炒作而已。
  • 华丽血时代两晋南北朝人的另类历史

    华丽血时代两晋南北朝人的另类历史

    中华盛世的胎动期——两晋南北朝的华丽血时代如果能有部历史回放机,我们按“返回”键,搜索公元265年至公元589年的历史,肯定会在这315年间中华历史上称作“两晋南北朝”的时间段上发现许许多多惊心动魄、叹为观止而又骇人心目、荒诞离奇的“场景”。场景一:公元280年,晋武帝司马炎灭吴国一统天下,飘飘然之余,这位…
热门推荐
  • 青蛇转

    青蛇转

    世人都知白素贞水漫金山救夫出塔,世人都知白蛇报恩济世救民,可谁知站在她身后的人亦不是情深似海,为她大闹四海抽筋无悔,这个故事将带领大家走进千古痴女白素贞的身后之人,前世今生爱恨纠葛,来我们一起窥探一番青白二蛇之间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故事虚构理智看文)
  • 盛元江湖异闻录

    盛元江湖异闻录

    施家“墨香坊”顶顶有名,可这新来的抄书师……嗯,有古怪!自捉着她的手瞧了那么一阵,他就灾祸连连,她挺神秘的,弄得他以为她多么……唉,搞了大半天,她那点小秘密根本算不得什么。但她的字一点一钩,勾得他好心痒啊……
  • 恶魔囚宠

    恶魔囚宠

    她人前是冰山美女,人后是他的禁脔;他人前是优雅天使,人后是嗜血魔鬼。明明是救命之恩,却是无尽痛苦的开始,为了弟弟,她忍辱负重,却误信他人,将弟弟推进深渊,一切平静下来,最后下黑手的,却是——她最亲的弟弟。
  • 情迷兽王:杠上狂野BOSS

    情迷兽王:杠上狂野BOSS

    传闻,传承久远的逐风部落族长狼墨不近女色,喜欢雄性,身边的人都是雄性。江晴嘴角一抽。——扯淡!这个粘着、霸着他的是谁?“狼墨,知道什么叫做相互相助吗?就是那天,你帮我,我也帮你,然后拜拜……”江晴怒吼。“帮了,要负责!”狼墨无视。“我要退货……”江晴有气无力道。感谢腾讯文学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天黑了,该睡了!”狼墨弯身一抗,关门,熄灯。
  • 豪门童养媳

    豪门童养媳

    什么?有人要给她介绍对象?拜托,她都是结婚七年的人了啦!虽然七年中她只和老公见过七面,虽然结婚不过是改了个户口本,虽然她自己也常忘记自己是豪门少奶奶。但这不代表她要淡定的看着老公养小三?!NND,老虎不发威,还真当她是病猫啊!
  • 风沙在后

    风沙在后

    驾着越野车奔驰在黄昏的旷野,拿着剑站在冷漠的巨龙之前,酒馆里听着故事喝着最烈的酒,或者站在心爱的女人身前质疑这世界,这不是穿越的故事,这只是属于一个男人小小的浪漫。一个不用修炼战斗力就会自然增长的主角,该如何进行一个修炼的故事,一场不为人知的俗套冒险该怎么留下一段不俗套的传说?缺的不是套路,而是想象力。这就是一个乱七八糟充满吐槽却又不失温情热血的故事。
  • 初回盛唐

    初回盛唐

    意外穿越到盛世唐朝,且看主角凭着聪明才智,如何混得风生水起,好一个风流倜傥,充满了机遇与挑战的人生!
  • 我和阿斗有个约会

    我和阿斗有个约会

    兔丁真的很笨啊!不会讲故事啊!很对不住大家啊!可耻的太+监了啊!不要送票了啊!
  • 女帝传:匪谋天下

    女帝传:匪谋天下

    一朝穿越却为匪身,本想听天由命混过此生,不想乱世乍起,一言偈语带出一场惊天阴谋,诡异的身世将呼延绿凝推上了风口浪尖,那个妖孽般的男人如影随行,用冷漠的眼神注视着她一生的跌宕起伏,云开雾散之后,呼延绿凝笑出满眼的泪,抬首屈指问天:天地为局,苍生为子,谁与我博弈天下?
  • 冷色美人很倾城

    冷色美人很倾城

    繁华落尽,我愿陪你看一世长安。一曲离歌,我愿陪你看尘世喧嚣。陌薰汐啊。我喜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