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不限量巴丹
读书应该有量,同时又不限量。
在青少年时期,什么样的阅读量与阅读范围是合适的呢?
2003年5月,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新课标”增加了阅读和推荐书目,“新课标”对原有的语文教学大纲进行了修订与调整,将中小学生的阅读与鉴赏放到了一个十分突出的位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如小学生应达到的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初中生应达到的阅读总量不少于405万字,应背诵优秀诗文240篇;高中生应达到的阅读总量不少于555万字。
我们认为,“新课标”对阅读量的要求和范围的界定是比较合适的。但是,如果你喜欢读书,就不要给自己限量。
从实用主义的观点出发,读书是文化资本的积累;从理想主义的观点出发,读书是心灵升华的过程,无论如何,都是多多益善。
一些家长不鼓励孩子多读书,认为高考是第一位的。这种想法很片面。如果孩子不喜欢读书,考上大学又有何用?如果孩子没有养成读书的习惯,知识之源岂不断流?所以,书要多读,风物长宜放眼量。
读书要养成习惯巴丹
宋人黄庭坚说:“三日不读书,便觉面目可憎,语言无味。”沿着名着名篇一行行字句,在文字中跋涉,我们仿佛踏着大师的足迹,解读深邃的思想,领悟美妙的语言,聆听生动的故事,体验心灵的交融。那是怎样美妙的时刻呀!
一杯清茶,袅袅轻烟,一片柔光,心中通明。阅读真好。你有阅读习惯吗?
有人说,阅读是人的本性,就像呼吸一样自然,就像吃饭睡觉一样必需。实际上,这是针对阅读的意义而言。莎士比亚说:“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但阅读的习惯不是天生的,必须依靠后天养成。
目前我国青少年的阅读状况极为令人担忧。据有关调查显示:全国有藏书的家庭占六成左右,到图书馆借阅图书的比例仅有11.6%,近四成人基本不读书。
目前我国青少年的阅读量,仅为美国的1/10。有调查资料表明:一些农村孩子每人每年只读2本课外书籍,有一半的学生家庭基本没有藏书,三分之一的学生家庭只有20本左右的书籍,其中大多还是教学辅导书。许多孩子不会选书,不会读书,偏读粗读,亟须阅读指导。少儿时期是孩子学会读书的重要时期,更是人一生潜能发展的最佳时期。一个人如果能够在七八岁时学会读书,在十一二岁的时候养成有规律的读书习惯,那么,这种习惯就会延续终生。
《东方书城》倡导读书,就是希望青少年从小养成阅读的习惯。如果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人的一生就会失去书籍这个良师益友。而当你一旦喜欢读书,你就会体验到阅读的乐趣。阅读会使人生境界无限,意趣无穷。
高洪波是《东方书城》的好朋友,更是小读者的好朋友。为了按时参加节目录制,在外地出差的他提前结束会议,从机场直奔演播室;他亲自到少年宫为《东方书城》挑选小演员,并指导节目的排练。他不仅在百忙之中任劳任怨地接受节目组长达6小时的专访,还为节目组提供拍摄人物线索。作为中国作家协会的一位领导,他关注着《东方书城》。我们知道,他关注的,是青少年的阅读。
孩子读书五戒肖复兴
常有人问我是如何指导孩子读书的。这确实是个问题。如今的书不是少,而是多得几近泛滥且鱼龙混杂,而孩子的时间是有限的,大多数时间又被繁重而无奈的学习考试所牵走(孩子一般比我们大人都忙),为孩子选择有用又有益的书来读,是每个做家长都会重视的事情。并非开卷有益,我同意这样的说法,要将这话告诉我们的孩子。
在我的孩子从读小学到中学12年的读书经历中,我遵循着这样的原则,即我和孩子之间形成的不成文的读书五戒。
一戒时效性的书。我家的新书很多,报纸杂志也很多,一般我不会让孩子看这些东西。即使有好些是专门办给孩子看的杂志,一般也不看。养成了习惯,孩子便也不对这些花花绿绿的东西感兴趣。并不是说这些杂志办得不好,杂志是以杂为主,对于相对清纯一点的孩子,杂便不适合孩子的天性,并且难以吸收消化,同时浪费时间。况且这些时效性的东西很容易让孩子的心不那么单纯,容易随风转随着流行时髦转,破坏了孩子读书的天籁情境。孩子读书还是需要一点这样的情境的,虽然水至清则无鱼,但水至浑则不仅无鱼,而且可能连孩子都没有了。这些杂志和书中也有相当不错的东西,一般我是替孩子找出来,经过他自己的认可,然后让孩子贴在或摘抄在本子里。
二戒礼品书。并不是所有的礼品书一律都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华而不实的,但是一把剪刀加糨糊、货卖一张皮里面却是浮文弱质的礼品书大量存在。不让孩子上当受骗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不让孩子从小养成崇尚浮华的坏毛病。读书本是一件朴素的事,不是去赴宴或去舞场,不要讲究化妆。将书弄得珠光宝气,将书变成硬壳虫,将书制作得和玩具服装一样,对于孩子是不适合的,就是拿起来读都不方便,孩子的小手拿不动,而将书只当成了书柜里的摆设。
三戒作文辅导类的书。这类书或许也有极个别不错的,但一般是害孩子的。
它们最为泛滥,而且随便编纂不负责任。它们东拉来一篇西扯过一篇,极尽分门别类之能事,将作文肢解成屠宰生猪般大卸八块,将活生生的生命变成机械式的批量生产,它们瞄准的是孩子和家长的钱包。大量的这类辅导书,会让孩子无所适从,孩子如果长期照它的模式写作文,最容易千篇一律,公式化、模式化,标准的学生腔,将孩子本来的天真天性磨蚀殆尽,将孩子的想象空间萎缩蚕食。
四戒媒体上鼓吹宣传的书。在一个商业社会之中,书作为商品,越发注重炒作,这本是自然之事,无可厚非。但对于孩子来说,他们很难一时分辨出来炒作之中的真假优劣。一定要让孩子小心,或者索性让孩子不要接触这种书评所鼓吹的书。我们大人的工夫已经不那么值钱,正在求知的孩子,时间极为宝贵,搭不起这份时间。
五戒卡通书。这种书自有其娱乐和游戏的意义,但终不入流。孩子偶尔翻翻,无妨大局,要是真的迷恋下去,不是好事。对于孩子,读书不能全是为了学习那种功利,游戏本是孩子的天性,读书中增加游戏的色彩是应该的。但这种从国外舶来的卡通书,实在是商业社会的一种产品,是影视文化的一种变种,长期读它,对文字的消解,对阅读的剥离,只会让孩子随之变得越来越懒惰,越来越不懂得读书。让孩子从小就要渐渐地懂得,读书的苦与乐是相辅相成的,从本质上讲,读书的乐趣在于读书的艰苦之中。读书并不是都如夏天吃冰淇淋一样美滋滋的痛快,有时读书就是一桩苦事情。作为孩子,读书是本分,是天职,不是玩,要付出这种代价,才能将读书化为自己的知识、血液和生命。
阅读要与文本沟通巴丹
阅读的本质是什么?简而言之,读书,就是与文本沟通。详说,就是对一套符号系统的破解,对文本内容的体验,对未知事物的求知,发展思维并拓展想象力,与文本进行信息、思想、观念、情感的交流。而阅读的超越,就是通过文本感悟新的内容,发现新的线索,找寻新的答案。
说得有点拗口了,实际上,还是孔子曾经说过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阅读的过程,就是学与思螺旋上升的过程。
老辈人为了测知子孙的未来,最喜欢给周岁的孩子“抓周”。放几样东西,钱、食品、玩具、书本、纸笔之类,看看孩子天性喜欢哪个。若是孩子拿了书本纸笔,老人家当然高兴,将来孩子喜欢舞文弄墨,当知识分子,符合“唯有读书高”的理念。其实,为功利所诱,或实用主义的阅读,并不能给人带来阅读的真正快乐。只有当你对书籍不膜拜,也没有功利诉求的时候,才会自然地亲和书籍。与书为友,与书沟通,那是一种心灵与心灵的交融,是灵魂与灵魂的对接。
书读至多,便可意会人生不可言传之妙,信服从无字句处读书。
读书读得无味无趣,常常是因为读者无法与文本沟通。与文本沟通,就是置身于文内,心与文通,心与作者交融。这样,你便把自己的感情交织在文章中,与之共鸣,写之抗辩,与之同悲,与之同喜。情不自禁,击节拍案,情之所至,不能自拔。
与文本沟通的前提条件,是无功利性的阅读,随心而往,兴趣使然。
禁读文化说巴丹
在我们倡导读书的同时,有哪些书要建议青少年不读?与推荐读书相反,对建议不读的书,名家们表示了相当的踌躇。这里,我们涉及一个敏感话题:禁读文化。
说是开卷有益,但小时候,在父母高高的书架上,总有一些书笼罩着神秘的色彩。当你无法抑制好奇与兴奋去阅读的时候,是不是有着如履薄冰的胆战?是不是有着如临深渊的恐惧?还是有了新的发现和阅读的飞跃?而作为成人,用既定框架为青少年圈定读物,有没有剥夺他们选择读物的自由?“禁书”到底是一种怎样的阅读文化?
简言之,“禁书”的理由形形色色,政治、道德、宗教,等等。西方特别是在16世纪,要消除“异端邪说”及“败坏”的文字,才出现“禁书”这个概念。
在中国的明、清期间,亦出现禁书。不过,大部分在历史上被列为禁书的,反而会名闻天下,如笛卡儿的《沉思录》及斯宾诺莎的《伦理学》;而正统的读物,则大量变成陈迹。被誉为欧洲文学发端的希腊神话《奥德修记》(荷马),在公元前387年、公元35年分别遭删节和禁止。《十日谈》(薄伽丘)所受劫难最多,先后十二次被禁止。1497年,在意大利佛罗伦萨,该书原稿和已付印部分被付之一炬。蒙田的《散文集》因为“宽容道德败坏”被禁;歌德的《少年维特的烦恼》因“有碍道德风化”而被教会禁止。现在,这些书都堂而皇之地摆上了我们的书架。中国四大名着,均曾被列为禁书,如今是经典文学。
最近,美国图书馆协会、美国书店协会及美国记者暨作家协会共同筛选出100本在90年代备受争议的书籍,《顽童流浪记》、《麦田捅手》、引起儿童阅读热潮的《哈利·波特》系列、赫胥黎的《美丽的新世界》,也榜上有名。
这份禁书的名单,书籍遭禁的条件和范围,也异常复杂,反映了当代的阅读文化。首先,比较明显的是针对那些倡导性自由——特别是带有色情和同性恋内容的书籍。只要是宣扬开放的性观念,或是较为露骨地讲述与“性”有关的话题的书籍,都被纳入禁书之列。如麦当娜所撰的《性》、《美国变态人》(American Psycho,中文电影译为“美式杀人狂”)便因有性暴虐的狂想内容受禁。
另外,在禁书名单中亦有不少经典的文学作品,如马克·吐温的《顽童流浪记》和《汤姆·索亚历险记》,本是极有趣味性的文学作品,成为禁书使人莫名其妙。
可见,在成人指导下的阅读,亦有阅读的硬伤。
那么,读还是不读?开卷有益还是小心中毒?我们的原则是,对于一本被行禁令的书,可以放一放,等一等,待尘埃落定,翻一翻,辨一辨,察言观色,沽少许尝一尝,判断一下味道。用中医的“望、闻、问、切”四法,然后再决定。
等你的心智可以接纳它的时候,等你的智慧可以消化它的时候,或者,等你可以审视、鉴别、质疑、批判的时候,再来读。急什么呢?反正有的是读书时间。
不做四种读书人
明人谢肇浙于《五杂俎》一书中说,爱书的人可以分为三种:一种是慕一时之虚名,只为装潢书架,以资炫耀;一种是穷尽心力,广为搜求,只为增加藏书数量;第三种人虽然爱书而又勤奋读书,博学多识,但却不能加以运用,“记诵如流,寸觚莫展”。前两种人病在爱书不读书,后一种人病在天分太低,只能读死书。
其实,装潢书架总比装潢酒柜显得儒雅,少一些俗气。藏书也是一种收藏,藏家并不一定因为收藏什么就要去学习什么。而读书不能运用,只是智慧问题,真是博学多识,何愁不能对社会有所贡献?其实,爱书而不读书与读书不能运用均不能称之为“病”,倒是有些爱书或读书的人应该以“病”称之,这些人大约可分为四种类型:
其一:记几句名人名言,背几条伟人语录,开会发言东引一句,西引一段;背几首古诗,读几篇古文,与人交谈不是“诗曰”就是“子云”;背几百个成语,作文当中,四个字四个字地说,东拼西凑。引来引去,就那么几句话,咬文嚼字,故弄玄虚,不为其他,只为唬人。此谓装点门面型。
其二:也曾书读百遍,也曾悬梁刺股,说起来,也称得上爱书嗜书,算起来,也吃了多年的寒窗苦,但一出校门,便视书为仇,从此手不碰书。谋职业,靠的是一纸文凭;评职称,靠的是文凭一纸,再加胡须一把;工作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全靠吃那几年苦读的老本。即使是老本吃尽,也想不到再去读书,即使是知识的灯光日渐暗淡,也不思“充电”。此谓一劳永逸型。
其三:别人读《兄弟》,他也读《兄弟》;别人读《梦里花落知多少》和《晃晃悠悠》,他也读《梦里花落知多少》和《晃晃悠悠》。今日掀起《唐诗》热,他跟着大伙读《唐诗》;明日掀起《宋词》热,他跟着大伙读《宋词》。而读这读那的目的,不是为了做学问,也不是为了写文章,只不过是为了跟个风头,赶个潮流。而他所读过的书,精髓内涵全然不觉,只记得几个鸡毛蒜皮的事情。此谓跟风赶浪型。
其四:现在用人、提拔人都看文凭,这一要求不打紧,令多少人仰天长叹:
“久有凌云志,一心想当官。只恨学历低,手无敲门砖。”于是纷纷读上了在职研究生。有的人读书二三年,有的人假装读书三五周,一旦文凭到手,就像甩掉手中的蝎子一样把书丢掉。明人西湖居士所着《郁输袍·春游》:“小生:‘二兄为何不做诗?’丑:‘这是敲门砖,敲开便丢下它。我们既做了官,做诗何用?’”这段简短的对话,可以充分揭示这些人的心态。此谓寻砖敲门型。
其实,年轻的朋友更应把读书和做学问联系在一起,且莫做上面四种人。反倒可以在苦读者、闲读者、乐读者三者之中选其一。
一般说来,能成大器的读书人,多为苦读而成,十年寒窗,头悬梁锥刺股,闻鸡而起,以琅琅读书声伴若干蹉跎岁月,其中艰辛不必言。但卧薪尝胆的苦读者靠一股志气读书,往往有志者事竟成,因此在众多苦读者中,倒也不乏功成名就之辈,终于在某一天读出一个状元才子出来。
通常情况下,苦读者的读书条件和环境大多不太好,不是衣食无着,就是缺少购书的那么几张票子,更有甚者,连照亮工具都买不起,于是便有了逮萤火虫照明和凿墙洞借光而读的故事发生;若运气好,那隔壁住的是乐善好施的贵人,难免要为此穷书生的勤奋所感动,如此便少不得慷慨解囊,资助其进京赶考的盘缠——放在现在,也就是为希望工程添砖加瓦,以实际行动为苦读者送炭,共同炮制出一段千古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