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岁时,鲁迅离开故乡去南京矿务学堂念书。这时,他的生活非常清苦,可读书却异常刻苦。每次考试,他总是第一个交卷,成绩也总是名列前茅。学校规定,考第一名的学生可以得到1个银牌,获得16个银牌就可以换取1个金牌,而同学中,唯有鲁迅一人获得过金牌。课余,鲁迅还阅读了大量的课外书籍。为了省钱买书,他常以烧饼充饥,以夹衣、辣椒御寒,甚至还卖掉了考试所得的金牌。
当时正值维新运动的高潮,他如饥似渴地阅读各种新式书刊。他特别喜欢赫胥黎的《天演论》,对书中的许多段落都读得滚瓜烂熟,直到许多年后还能背诵。他被书中所宣传的达尔文的进化论所吸引,以致在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内,进化论成了他世界观的基础。
读书的快乐佚名
有一些劝人读书的故事,把读书描绘得很恐怖。最着名的人物恐怕要算苏秦了,据说他不分昼夜地苦读,几案上放一把锐利的锥子,每当浓浓睡意袭来时,他就咬紧牙关用锥子猛扎大腿,直扎得鲜血淋漓。这样的读书自然不能说快乐。
但也不尽然。苦读的另一面不是还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黍,书中自有颜如玉”的许诺吗?而这种许诺显然是指向未来的,是苦读可能带来的某种后果。严格来说,这种快乐还不是读书的快乐,只能算作付出一些代价之后所得到的期待中的满足。
这里我想应该听听陶渊明的意见。陶老先生有一句名言:“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很多人只记得前面半句,认为“好读书”固然不错,而“不求甚解”却令人遗憾。这恐怕是对陶渊明的一种“误读”。重要的是后面半句,表达了一种不同于求知明理的读书态度。所谓“会意”,就是绕开求知明理的目标,追求与作者心灵的直接呼应,随心所欲,融会贯通。宋朝的欧阳修也有过类似的感受,他在着名的《醉翁亭记》中写道:“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这大约便是快乐的辩证法。唯有抱着这个目标去读书的,才能够体会读书的快乐。林语堂先生说得特别透彻,他认为:“一个人并不是为了要使心智进步而读书,因为读书之时如怀着这个念头,则读书的一切乐趣便完全丧失了。”他说:“凡是以出于勉强的态度去读书的人,都是些不懂读书艺术的人。这类抱着求知目标而读书,其实等于一个参议员在发表意见之前的阅读旧案和报告书。这是在搜寻公事上的资料,而不得谓之读书。”
按照林先生的意见,明朝的李卓吾应该算是一个会读书,懂得读书快乐的人。他作《读书乐》,说到他的经验:“龙湖卓吾,其乐何如?四时读书,不知其余。读书伊何?会我者多。一与心会,自笑自歌;歌吟不已,继以呼呵。恸哭呼呵,涕泗滂沱。歌匪无因,书中有人;我观其人,实获我心。哭匪无因,空潭无人;未见其人,实劳我心。”即使如此,他坚持认为:“束书不观,吾何以欢?怡性养神,正在此间。”这便说到关键处了。和世俗的目标不同,善于享受读书快乐的读者,心里只有“怡性养神”这四个字。所以,读什么书或以什么方式读书,在他们看来并不特别的重要,“善读书者,无之而非书。山水亦书也,棋酒亦书也,花月亦书也”。清朝的张潮说,历史宜与朋友共读。他的朋友王景州则补充到,如无好友,有薄酒也可以。当然还可以饮茶或者吸烟,完全是一种闲适的态度,随手拿起一本书来翻阅,读得下去,便读;读不下去,便换一本;读到兴奋之处,则欢呼雀跃,击节鼓掌均可。
看来,以往我们的许多经验,是太注重读书求知这一方面了,于是,责任和义务成了压迫读书人心灵自由的两座大山。而有些势利之徒,更把读书当成了做官与牟利的敲门砖。这种人怎么能有读书快乐的感觉呢?他们会觉得读书是一种交易,“苦”是读书人所能支付的代价。而“黄金屋”、“千钟粟”、“颜如玉”是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支付给读书人的报酬。所以,我们看所有劝人读书的格言,几乎都是成双成对的,如“十年寒窗苦”与“金榜题名时”就是一对。而这时的快乐(假如真的快乐的话),也只能说是商人牟利赚钱时的快乐,与读书无关。
好读书佚名
一
人生有种种享受,读书是其中之一。读书的快乐,一在求知欲的满足,二在与活在书中的灵魂的交流,三在自身精神的丰富和生长。
要领略读书的快乐,必须摆脱功利的考虑,有从容的心境。
青少年时期是养成读书爱好的关键时期,一旦养成,就终身受用,仿佛有了一个不会枯竭的快乐源泉,也有了一个不会背叛的忠实朋友。
二
藏书多得一辈子读不完,可是,一见好书或似乎好的书,还是忍不住要买,仿佛能够永远活下去读下去似的。
嗜好往往使人忘记自己终有一死。
三
有时候觉得,读书是天下最愉快的事,是纯粹的收入,尽管它不像写作那样能带来经济上的收益。
四
世人不计其数,知己者数人而已,书籍汪洋大海,投机者数本而已。我们既然不为只结识总人口中一小部分而遗憾,那么也就不必为只读过全部书籍中一小部分而遗憾了。
五
金圣叹列举他最喜爱的书,到第六才子书《西厢记》止。他生得太早,没有读到《红楼梦》。我忽然想:我们都生得太早,不能读到我们身后许多世纪中必然会出现的一部又一部杰作了。接着又想:我们读到了《红楼梦》,可是有几人能像金圣叹之于《西厢记》那样品读?那么,生得晚何用,生得早何憾?不论生得早晚,一个人的精神胃口总是有限的,所能获得的精神食物也总是足够的。
六
好读书和好色有一个相似之处,就是不求甚解。
七
某生嗜书,读书时必专心致志,任何人不得打扰。一日,正读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海德格尔叩门求访。某生毅然拒之门外,读书不辍。海德格尔怏然而归。
八
精彩极了!我激动不已。我在思想家B的着作中读到了思想家A曾经表述过的类似思想,而这种思想引起了我的强烈共鸣。
且慢,你是在为谁喝彩?为B,还是A,还是他们之间的相似,还是你自己的共鸣?
我怔住了,只觉得扫兴,刚才的激动消失得无影无踪。
九
学者是一种以读书为职业的人,为了保住这个职业,他们偶尔也写书。
作家是一种以写书为职业的人,为了保住这个职业,他们偶尔也读书。
十
对我们影响最大的书,往往是我们年轻时读的某一本书,它的力量多半不缘于它自身,而缘于它介入我们生活的那个时机。那是一个最容易受影响的年龄,我们好歹要崇拜一个什么人,如果没有,就崇拜一本什么书。后来重读这本书,我们很可能会对它失望,并且诧异当初它何以使自己如此心醉神迷。但我们不必惭愧,事实上那是我们的精神初恋,而初恋对象不过是把我引入精神世界的一个诱因罢了。当然,同时它也是一个征兆,我们早期着迷的书的性质大致显示了我们的精神类型,预示了我们后来精神生活的走向。
年长以后,书对我们很难再有这般震撼效果了。无论多么出色的书,我们和它都保持着一个距离。或者是我们的理性已经足够成熟,或者是我们的情感已经足够迟钝,总之我们已经过了精神初恋的年龄。
十一
书籍和电视的区别——
其一,书籍中存在着一个用文字记载的传统,阅读使人得以进入这个传统;电视以现时为中心,追求信息的当下性,看电视使人只活在当下。
其二,文字是抽象的符号,它要求阅读必须同时也是思考,否则就不能理解文字的意义;电视直接用图像影响观众,它甚至忌讳思考,因为思考会妨碍观看。
结论:书籍使人成为文明人,电视使人成为野蛮人。
视读书为人生的一大乐趣佚名
念大学时曾读过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对王教授充满崇敬之意;今又读王缉国、张谷所着《国文通才王力》,感到格外亲切,崇拜之情油然而生。
这部求实求真的传记,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真真实实的王力。王力(1890一1986)自述他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毕生读书着述甚勤。他把他的书斋自名为“龙虫并雕斋”。他一生既雕龙又雕虫,重视提高也重视普及,重视语言学研究又重视文学和中国古典文化的研究和写作,他既是语言学家,也是文学家、翻译家和诗人。在我国老一辈学者中,王力是少有的几个通才之一。国学大师季羡林送给王力八个字“中西融合,龙虫并雕”,准确地揭示出了王力学术的价值和独特鲜明的学术个性。王力的学者风范为海内外学者所赞赏。
《国文通才王力》告诉读者,王力的第一爱好是读书和搞科研。他觉得,读前人的书,继承前人的成果,是一种享受、一种快乐。他又不满足这种享受和这种快乐。他觉得自己必须有所创造,研究出新的成果,发展前人的学术,弘扬祖国的文化,供别人享受,是更大的快乐。因此,他把读书和科研作为他生活中的第一需要,人生的最大乐趣。他常对人说:“我有两种娱乐,一种和普通人一样,就是看电影、看电视、听音乐;一种是喜欢求知,搞科研工作,就是我的生活动力。”王力的求知欲至老不衰,老益弥坚。在他数十年的学者生涯中,他的待遇不算优厚,生活不算丰裕,而且还受到历次政治运动的冲击,备受磨难。可是事过境迁,为了培育后进,发展祖国的语言文学事业,他依然笔耕不辍,拼搏不已。有人曾问他:“你为什么数十年如一日地坚持搞科研?”他总是笑着说:
“大概因为我的求知欲很强吧!我觉得从不知到知,从不懂到懂,这是一种快乐,是一种很大的快乐。几十年来,我已习惯搞科研工作了,让我放下就觉得无聊,日子不好过。等到一天的工作做完了,有收获了,就很高兴。”他还说:
“前人不知道的东西,我也想知道。懂得人家知道的东西,更是收获。”就是这种为振兴民族文化的强烈求知欲,升华为以求知和拼搏为乐的人生境界,使王力宁静致远,奋力拼搏,而且真正做到了“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令人敬仰。
《国文通才王力》还告诉读者,王力一生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他爱书、读书、着书、译书、教书,立下了继往开来之伟功。王力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小资质聪颖,书香寒门的家庭环境,让他养成了酷爱读书的习惯,还使他受到了祖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他在父亲的口授亲传下,五六岁便吟诵大诗人李白的诗,还一边习字一边熟读了不少唐诗,从此培养了对祖国优秀文化的浓厚兴趣。七岁入私塾更是勤奋好学,1911年,王力到博白县高小就读,在这里受到了严格的小学教育。特别是辛亥革命胜利的消息传来之后,他从老师那里听到一些革命的道理,在王力幼小的心灵中,播下了民族意识、民主观念和爱国思想的种子,更加专心读书。高小毕业后,因家境贫寒而失学。在失学的10年中,他自学了10年,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地读了向人借来的经史子集齐备、天文地理医卜星象并陈的14箱书,他从中学到了许多知识,为他后来做学问奠定了基础。王力从17岁到24岁,当了七八年乡村小学教师,为了深造,在同事的资助下到上海进了大学,日学夜练,学会了英语。30年代到巴黎留学,攻读语言学。他只学了半年法语,就能讲一口流利的法国话,还能翻译法文着作,用法文写论文。1931年获得法国巴黎大学文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先后在几所大学任教。30年代末,利用休假时间到越南学了一年越语,50年代后又自学俄语、日语。学外语是很艰苦的,可他以苦为乐,每学会一门外语,就感到生活更为充实。特别是他运用外语来从事语言学研究有新的收获时,他就更感到其乐无穷。半个多世纪以来,王力一直是一面教书育人,一面钻研学问,把教学和科研结合起来。无论严冬酷暑,无论处在顺境或逆境,他都没有停止过语言学的研究,都在争分夺秒地工作。王力晚年视力不好,看资料得用放大镜一个一个字地看,他还是坚持每天工作好几个小时,直到1986年4月他入医院的前一天,还写下了两三百字。他的这种生命不息、学习不止、奋斗不止的精神,实在感人肺腑。
王力于书感触尤深,情有独钟。他说:“书该是文人亲挚的女友”,文人之于书籍,不仅是为了求知欲,“还有对于书籍的一种荚感”,所以藏书是一种需要,同时也是一种娱乐。他爱书、买书,专辟一室收藏图书,室头置一桌为伏案处,常长时间埋头书城。他常说,无书可读是文人的“悲哀”。他还专门着文谈“书呆子”。在他看来,“凡是喜欢读书做文章,而不肯牺牲自己的兴趣和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事业,去博取安富尊荣者,都可认为书呆子”。做这样的书呆子是很难的,但他们“自有其乐趣”,“能自得其乐”,可以说是“其乐无穷”,还是愿意“呆”下去,把书读下去,独享其乐趣。怎样读书?王力有自己切身体会与真知灼见。他主张读书“要有选择”,要“去粗取精”。他指出:“中国的书是很多的,光古书也浩如烟海,一辈子也读不完,所以读书要有选择。”他还说:“不加选择,如果读的是一本没有用的书,或者是一本坏书,那就是浪费时间。不只浪费时间,有时还接受些错误的东西。到底读些什么不读什么,还要根据各人的专业来定。”他还主张读书应该“由博返约”。他认为,研究一门学问,不能说限定在哪一门学问的书才读,别的书不读,如果不读别的书,只限于你搞的那一门的书里面,这是很不足取的,一定念不好,因为你的知识面太窄了,碰到别的问题你就不懂了。因此,他认为不需要把很多古书都读完了,念今人的书,古人的书也包括在里边了。如果这书的质量不高,没什么价值,那就大可不念。今人读书应很好理解并遵循王力概括的三项“读书原则”。王力毕生读书治学,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首先应读书的序例,即序文和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