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40100000003

第3章 读书为什么重要(2)

第二点稍复杂,就是为读书而读书,为求过去的知识而读书。不错,知识可以从书本中得来,但读书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情,不读书不能读书,要能读书才能多读书。好比戴了眼镜,小的可以放大,模糊的可以看得清楚,远的可以变近,所以读书要戴眼镜。不读书,学问不能进去,读书没有门径,学问也不能进去。曾子固说过:“经而已不足以致经”,所以他对于本草纲目、内经、小说,无所不读,这样对于经才可以明白一些。所谓“致已知而后读”,读书无非扩充知识而已。我十二岁时,各种小说都看得懂,到了三十年以后,再回头看,很多不懂。讲到诗经,从前以为讲的是男女爱情、文王后妃一类的事,从前是戴了一副黑眼镜去看,现在换了一副眼镜,觉得完全不同。现在才知道诗经和民间歌谣很有关系。对于民间歌谣的研究,近来很有进步,北平有歌谣周刊、歌谣丛书,关于各地歌谣收罗很广。我们如果能把歌谣的文章、社会学、人类学研究一下,就可以知道幼稚时代的环境和生活很有趣味,例如诗经里有一段说:“白茅包之,有女怀春,吉士诱之。”在从前眼光看来,觉得完全讲不通,现在才知道当时野蛮人社会有一种风俗,就是男子向女子求婚,要打野兽送到女家,若不收,便是不答应。还有诗经里“窈窕淑女”一节,从比较民族学眼光看来,我们可以知道当时社会的人,吃饭时可以打鼓弹琴,丝毫没有受礼教的束缚。再从文法方面来观察,像诗经里“之子于归”、“黄鸟于飞”、“凤凰于飞”的“于”字,此外,诗经里又有几百个“维”字,这些都是有作用无意义的虚字,但以前的人却从未注意及此。所以书是越看越有意义,书越多读越能读书。再说在《墨子》

一书里,差不多各种学问都有,像光学、力学、逻辑、算学、几何学上的圆和平行线,以及经济学上的购买力和货币,几乎什么都讲到了,但你要懂得光学,才能懂得墨子所说的光,你要懂得各种知识,才能懂得墨子。总之,读书是为了要读书,多读书更可以读书。最大的毛病就在怕读书,怕书难读。越难读的书我们越要征服它们,把它们作为我们的奴隶或向导。我们要打倒难读,这才是我们的“读书乐”,若是我们有了基础的科学知识,那么,我们在读书时便能左右逢源。我再说一遍,读书的目的在于读书,要读书越多才可以读书越多。

第三点,读书可以帮助解决困难,应付环境,供给思想材料。知识是思想材料的来源。思想可分作五步,思想的起源是大的疑问。吃饭拉屎不用想,但逢着三岔路口、十字街头那样的环境,就发生困难了。走东或是走西,这样做或是那样做,困难很多。病有各样的病,发烧、头痛,多得很。第二步要把问题弄清,困难弄清。第三步才想到如何解决。读书就是出主意、暗示,但主意很多,于是又逢着困难。主意多少要看学问多少,都采用也不行。第四步就是要选择一个假定的解决方法。要想到这一个方法能不能解决,若不能,那么,就换另一个,若能就行了。这好比开锁,这一个钥匙开不出就换另一个,假定是可以开的,那么,问题就解决了。第五步就是试验。凡是有条理的思想都要经过这五步,或是逃不了这五个阶段。科学家要解决问题,侦探要侦探案件,多经过这五步。第三步主意或暗示很多,若无主意,便无办法,没有主意,便不知道怎样办,这是因为知识不够,学力不足,经验不丰富,从来没有想到,所以到要解决问题时便没有材料。读书是过去知识学问经验的记录,而知识学问经验就是要用在这时候,所谓养军千日,用兵一朝。否则,学问一点都没有,遇到困难就要糊涂起来。例如达尔文把生物变迁现象研究了几十年,却想不出什么原则去解决,后来无意中看到马尔萨斯的《人口论》,说人口是按照几何学级数一倍一倍地增加,粮食是按照数学级数增加,达尔文研究了这原则,忽然触机,就把这原则应用到生物学上去,创了物竞天择的学说。譬如一条鱼可以产生二百万鱼子,这样,太平洋应该占满了,然而大鱼要吃小鱼,更大的鱼要吃大鱼,所以生物要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但按照经济学原则,达尔文主义是很没有条理的,而我们读书就是要解决这个困难。又譬如从前的人以为地球是世界的中心,后来天文学家哥白尼却主张太阳是世界的中心,地球绕其而行。据罗素说,哥白尼所以这样解说,是因为希腊人已经讲过这句话,哥白尼想到了这句话可以解决这问题,便采用了。

假使希腊没有这句话,在六十几年之后恐怕没有人敢说这句话吧。这就是读书的好处。像这样当初逢着困难后来得到解决的事很多,单说我个人就有许多。在我的书房里有一部小说叫做《醒世姻缘》,是西周生所着,自然用的是假名字,这是十七十八世纪间的出品,印好在家藏了六年。这部小说讲到婚姻问题,其内容是这样:有个好老婆,不知何故,后来忽然变坏,作者没有提及解决方法,也没有想到可以离婚,只说是前世作孽,因为在前世男虐待女,女就投生换样子,压迫者变为被压迫者。这种前世作孽,起先相爱,后来忽变的故事,我仿佛什么地方看见过,后来在《聊斋》一书中见到一篇和这相类似的笔记,也是说到一个女子,起先怎样爱着她的丈夫,后来怎样变为凶太太,便想到这部小说大约是蒲留仙或是蒲留仙的朋友做的。去年我看到一本杂志,也说是蒲留仙做的,不过没有证据。今年我在北平,才找到了证据。这一件事可以解释刚才我所说的第二点,就是读书是为了要读书而读书,同时也可以解释第三点,就是读书可以供给出主意的来源。当初若是没有主意,到了逢着困难时便要手足无措,所以读书可以解决问题,就是军事、政治、财政、思想等问题,也都可以解决,这就是读书的用处。我有一位朋友,有一次傍着洋灯看小说,洋灯装有油,但是不亮,因为灯芯短了。于是他想到《伊索寓言》里有一篇故事,说是一只老乌鸦要喝瓶中的水,因为瓶太小,得不到水,它就衔石投瓶中,水乃上来。这位朋友是懂得化学的,加水于灯中恐怕不亮,于是投以铜元,油乃碰到灯芯。这是看伊索寓言看小说给他的帮助。读书好像用兵,养兵求其能用,否则即使有十万二十万的大兵也没有用处,有的时候还要兵变呢。至于《读什么书》,下次陈钟凡先生要讲演,今天我也附带地讲一讲。我从五岁起到了四十岁,读了三十五年的书。究竟有几部书应该读,我也曾经想过。其中有条理有系统的书可以说是还没有两三部,至于精心结构之作,二千五百年以来恐怕只有半打。如老子之部书,今天说一句“道可道”,明天又说一句“非常道”,没有一些系统。集是杂货店,史和子还是杂货店。至于诗经礼记易经也只有一点形式,讲到内容,可以说没有一些东西可以给我们改进道德增进知识的帮助。中国书不够读乐趣,我们要另开生路,辟殖民地。读书要读到有乐而无苦,能做到这地步,书中便有无穷。希望大家不要怕读书,起初的确要查阅字典,但假使能下一年苦功,能把所读的书的内容句句分析清楚,这样的继续不断做下去,那么,在一二年中定可开辟一个乐园,还只怕求知的欲望太大,来不及读呢。我总算是老大哥,今天我就根据我过去三十五年读书的经验,给你们一些贡献。

阅读经典的意义解玺璋

大卫·邓比是美国的一个影评人,他在48岁那年重返大学校园,成为哥伦比亚大学的一名学生。他在《伟大的书》——这是他重读大学的重要成果——中解释这种行为,是因为妻子的一个建议:“要是你对这件事这么生气的话,何不再去上一次哥伦比亚的课?”大卫的妻子,凯瑟琳·夏安,正坐在他们纽约的公寓里读书,膝上伏着一只猫,快乐地发出呼噜声,主人全神贯注在她的书里,一连几小时搔着猫的头。她说的“这件事”,是指当年发生在美国知识界的一场争论,即如何对待西方传统“经典”——是神圣不可侵犯,还是狗屁不是!这些经典作品中到底有些什么东西?居然能使激进派勃然大怒,恶语相加;又使保守派趾高气扬,志得意满!邓比因此被搞得义愤填膺,却又困惑不已。他接受了妻子的建议,因为,按照她的办法,“问题的解决之道确实近在咫尺,位于曼哈顿西侧的哥伦比亚离我的公寓只有两英里路”。

此外,邓比还发现,自己也“正在经历某种危机”,而这种危机,“使得这计划或许变得比我从前以为的还要有必要”。什么危机呢?他说:“我被铸进现代‘活在媒体里’的模子中……我觉得我读过的、懂得的东西在流失。我有的是缺乏知识的资讯、缺乏原则的意见、缺乏信念的本能。”每个人都生活在媒体里,如果说,这就是邓比所谓危机的话,那么,他指的正是那种面对媒体的疲惫感。他寻找解决危机的办法,仍然是“认真地阅读”。在他看来,读书“或许可以终止我被媒体吸纳的生活,让我重新找到方向”。

所以,《伟大的书》首先不是一本指导我们如何阅读经典的书,而是一本探讨为何要阅读经典的书。他要我们思考,经典究竟跟我们有何关系?如果说这本书对当下的我们确有针对性或现实意义的话,恐怕现在无论是我个人还是我们大家,都面对着邓比曾经面对的问题。巧的是,很多年来,我也一直做着影评人的工作,也曾陷入一种厌倦的情绪,也并非是对电影或影评感到厌倦,而是厌倦于那样一种“镜像社会”的生活氛围,一种被表征和幻象所塑造的、使人得不到真实感的生活。读这本书,我得到一些启发,我想,我虽然没有条件再回大学重读某一门课程,但我可以尽量做到,以平心静气的阅读,抵抗“生活在媒体中”对人的异化。

这只是就我个人而言。看一看我们周围,患有此症的也不在少数。一个时期以来我们关于“国学”的争论,关于“阅读经典”的争论,几乎就是十几年前发生在美国的那场论战的翻版。无论是支持或反对阅读经典,尤其是国学典籍的,都在实际上离他们所讨论的这些书——文学、哲学、历史的作品——特别远。比如四书五经,它们毫无疑问既是国学,也是经典,但它们真如某些人所言是邪恶的根源,或者如另外一些人所言,是民族精神的源泉或21世纪的希望吗?得到真实答案的最好办法,就是带着今天所遇到的问题,把这些书认真地读一遍。《伟大的书》很有启示性的一点,就在于它的重读经典,不是单纯的怀旧,发思古之幽情,而是从现实出发,寻找经典和现实的连接点。这是一种积极的读书态度。

也就是说,我们阅读经典,目的还是解决今天的问题。经典对于我们还有意义,也是因为它能够解决我们今天遇到的问题。比如他读霍布斯与洛克,讨论的却是20世纪90年代美社群的权利问题,即参与公民事务的观念在今天这个笼罩着个人主义精神的时代,还有什么意义?总之,这是一本很有实用价值的书,却又超越了实用性,表现出睿智的感悟和思考。它提醒我们,阅读经典,可以使我们重获得精神的健康与活力。

为怡情养性读书解玺璋

为怡情养性读书,是余光中先生读书的一种主张与实践,于今仍有指导意义。

余光中是福建永春人,1928年生于南京,从小受国文启蒙,接受的是中国文化教育,曾三度赴美留学、讲学,又在台湾两地数所大学任教,创作与研究生涯已超过半个世纪,是蜚声海峡两岸三地乃至全球的重量级作家、翻译家。百花文艺出版社于2004年隆重推出的九卷本《余光中文集》,便是他这位文坛宿将创作实绩的最好见证。

同类推荐
  • 一生的成功励志书——开拓潜力

    一生的成功励志书——开拓潜力

    心态决定一切!智慧创造一切!这是一个人人追求成功的时代,心智的力量具有创造成功态势的无穷魔力!即具有成功暗示的随着灵感牵引的成功力。
  • 有一种笑容叫无邪

    有一种笑容叫无邪

    我再也不为绿萝从阳光充足的阳台上走下来而惋惜,再也不为自己三年住校的寂寞艰难而懊悔。我开始庆幸,正因为这些“不幸”的变化,不管是绿萝还是我,都学会了适应环境,学会了从困境中走向新生。一扇门关闭了,还有扇窗向你打开。现在,无论遇到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我总会对自己说,别在意,也许还有一扇窗开着。没有爱好的生活是一杯淡水,没有追求的人生是一个昏梦,人生的哲学,深邃的智慧,需要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承载。夜阑人静,在柔和的灯下,伴着月光的铅华,独坐窗前,用心聆听,方可感觉在这穿越千年、亘古不变的夜中,智慧才能得到更完美的释放,然后沉淀……
  • 做人不要太老实大全集(超值金版)

    做人不要太老实大全集(超值金版)

    本书从几方面对老实人的做人方式进行了详尽的论述和阐释,并结合生活中的具体案例和经典智慧故事,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如何做人,如何做最好的自己,如何开创美好人生做了更为直观的介绍和分析。
  • 保持学生良好心态的故事全集——没有不带伤的船

    保持学生良好心态的故事全集——没有不带伤的船

    走进如歌的生命,走过诗意的青春。曾几何时,我们叹息时光的飞逝,叹惋落日的凄美,却任凭美好从身边转瞬即逝。不是青春短暂、岁月苍白,而是我们不曾将它涂上丰富的色彩。何不于喧闹中体会宁静,于繁杂中感受简约,以平静的心情看待得失,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功利,“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才是人生之大境界。
  • 马登成功学全集8:将生命变成一部杰作

    马登成功学全集8:将生命变成一部杰作

    我们已进入21世纪,我们已处于一个信息化时人,马登所总结的成功规律还能适用吗?是的,信息确实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但它并没有改变基本的人生准则。无论现代技术如何演进,制度和组织方式如何改变。但是人生和改变人性弱点的不法则不变。因此马登总结的第二种人、第三种人失败,以及第一种人成功的定律也未曾改变,他总结出的人的真正自我教育的理念也照样适用。基于此,我们花了近三年时间,从国外收集了马登的英文原著,并在此基础上翻译整理,于2006年新年到来之际,这套《马登成功学全集》诞生了!
热门推荐
  • 特种兵战都市

    特种兵战都市

    从外籍兵团归来的绝世高手,却被从不按常理出来的酒鬼老爸摆了一道,傻乎乎跑去找自己的姐姐退婚,之后,然后,结果……于是,世上最牛B的校花专属特种兵出现了。看这位跟班如何发家致富偷小姐,开始他牛X闪闪的暧昧人生……
  • 乐戈景年

    乐戈景年

    呆纯软萌的乐戈遇上有备而来的郁景年,温暖的邂逅,愉怿的追逐。作为大明星的校友,乐戈一直以为那张脸早已被她看厌,但没想到第一次见到真人,她就没骨气地着了迷,长得人神共愤,拥有一双大长腿,还会唱暖暖的情歌!唔~好喜欢,她该怎么办?
  • 青春期狂躁

    青春期狂躁

    主要是将讲一些正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们一些经历。
  • 夏天的冰安逸

    夏天的冰安逸

    冰夏,是一个女孩;安逸,是一个男孩。当冰夏和安逸俩人成为同桌时,会发生怎样的故事?起码,打打闹闹是常有的事吧!正当他们彼此从幼稚到青春;从朦朦胧胧的喜欢,到他们之间的爱情之时,竟然要毕业了!!!人家都说,毕业就是一场盛大得分手。但那是别人的说法,冰夏和安逸偏偏不信。最后,把毕业的那场盛大得分手便成了最美好的开始??????
  • 诱妻成婚

    诱妻成婚

    他是狂傲霸气的帝国总裁,多金帅气,不费吹灰之力就能虏获一大片芳心。一场阴谋,她被送到他的床上,成了他的女人,原以为不会再有纠葛,却不想一纸契约,她成了他的妻。他宠她,将她送上云端,她深陷其中,却不知……
  • 放弃也是一种宽容

    放弃也是一种宽容

    本书选编了古今中外故事中的精品,文字清新隽永,读后令人终生难忘。故事结束后的心灵智语,灵气十足,深入浅出地剖析了故事的寓意,点明故事中蕴含的道理,宛如从一线罅隙中奔涌而出的清泉,悄然渗入读者心田。短小、灵动、真切、睿智、感人是本书的特色;青春、活泼、真挚、真情、直爽是本书的感怀。文字清新隽永,读后令人终生难忘。每篇故事篇幅短小,寓意深刻。在茶余饭后,品读之后能让人的心灵为之震颤,醍醐灌顶;能陶冶人的情操,历练人的性情,厚实人的底蕴,纯粹人的精神,完美人的灵魂。文中一篇篇闪着智慧火花的文章,为人的心灵打开一扇扇窗,开启一扇扇门,指明了一条条路,让人的生活豁然开朗,意境提升。
  • 雨刚停

    雨刚停

    也许是命运的阴差阳错让两个毫无关联的女孩遇见,然后各自开始了截然不同的人生。想要抹掉的记忆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被唤起,曾经生命中的那些人开始逐渐靠近,想要守护的心愈加坚定,真相却慢慢浮出水面......那场关于青春的泪水和伤痛,在未来的陪伴下渐渐淡去,只留下那些浅浅的岁月的痕迹。
  • 中华破魔烈士

    中华破魔烈士

    公元2032年的中华大地上,魔民横行,一切皆因100年前的“地狱灾变”。在这个馄饨时期,出现了一批维护人鬼秩序的人,他们被统称为“破魔烈士”。飞御道是位18岁的雪岗中学高中生,同时也是“破魔烈士”的一员,平时靠接取除魔任务来赚取生活费与学费。直到有一天,他受雇于一位富商去雪岗山崖执行猎杀任务,却意外卷入到一起关乎人类存亡的事件当中。并且,他的猎杀目标反而成了他必须用生命去守护的人。从此,意外事件不断发生,他的生活也发了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 赤枫烬染

    赤枫烬染

    繁星点点,月色凌厉。碧枝飒飒,琴声如梦。她,生性单纯,却杀伐果断。人心险恶,迷茫的路又该如何走下去?他,冷漠无情,唯独面对她时温柔似水。情,终究困住了太多的人,再强大的人也难逃它的掌控。半壁江山如何?颠覆天下又如何?终抵不过佳人一笑。堕落其中,自是无法逃脱,犹如困兽犹斗。但他心甘情愿。逆天之人,终将踏上属于他们的逆天之路!
  • 拯救地府

    拯救地府

    喝下用你用泪水熬制的孟婆汤不知道还能记下你多久能不能让我再多看你一眼尽管我知道我习惯于躲藏但你是第一个人叩响我的心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