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42700000005

第5章 三板豆腐

春天的脚步迟迟未有到来。

有人说他自讨苦吃。

他却说苦也是乐。

他劝告农民种果树。山坡上梅、李和柑桔栽下去了,犹如投石下河。

他明白,老皇历此路不通。人们热衷的是短、平、快——中国女排的绝招。

绝招,这意味着什么?唯我独有。

他顿悟,即使是开放改革也别指望上头拨下款来。新瓶旧酒也好,旧瓶新酒也好,反正用得着的本领都可以尽量使出来。

捉着老鼠就是好猫。这大抵是开放的真谛吧!

周锦廷,人们就等着瞧你有什么本领使出来!

清晨。他独自沿着大路在跑步。

“周书记早!”每回路过中学校门,那位年轻老师总是朝他笑一笑。

他是镇政府里最早上班的一个。

突然,一个孩子蹬着辆旧自行车,从他身旁擦了过去。

“下车。”他认出是金娣家的孩子。

“周书记。”阿基腼腆地望着地下。

他走前去揭开车尾架上的竹篮盖子,里面装满了一串串油豆腐泡。

“妈要我赶深圳早市。”孩子怯怯地说。

“好卖吗?”

“一放下车就卖光了。”

当年,深圳人口突然膨胀。百业待举,菜贵如油。人们难得吃上油炸豆腐哩!

“一朝卖多少?”老周颇感兴趣。

“三十串!”孩子瞪大了眼睛。

“不多炸些?”

“你问妈妈。”

十五岁的孩子噔地一下,飞车而去。

深圳市距离横岗有十八公里路。不远,也不算近。钟金娣的豆腐竞伸进了深圳市场,而且一下子卖光。这个农村妇女真不简单!

我到过钟金娣家里,也听过她的传奇故事。

她家在大康村。靠山边的一条穷村庄。狭窄的小巷终年潮湿阴沉。一间砖砌瓦盖平房,堂屋依然阴湿湿的散发出一股霉味。白天也得点上火水灯盏。这房子缺少了点阳光。没想到让阳光照进屋里,也不是件容易做到的事。

她,一个黑瘦瘦的南方农妇,四十岁上下。她命苦,丈夫罹病卧床。她一手承包了七亩水田,犁耙插秧的田地功夫,样样得做。还得带着五个儿女。背的、拖的、自己会走路的,都朝着亲娘,张着一张嘴。堂屋大门边放着一口石磨。一盘我们祖先用过了几千年的,磨牙都研平了的圆磨。她请人给翻凿过,让石磨也变得年轻了。

每日,她做完田工,回来忙家务,还得上山割回一担草。拖着疲惫沉重的身躯才躺下床,梦未圆,又慌慌失失地惊醒了。望着屋顶明瓦片上的星星,半睁着双眼在推磨。磨呀、磨呀,推完了三板豆腐,村里才传来第一声鸡啼。丈夫有气无力,呆呆地守着一宵。末了,还眼瞪瞪地望着妻子,困倦地挑着付豆腐担子,消失在雾烟晨曦里。辛苦了一宵赚得一桶黄豆渣,指望养大十头肉猪。一家人的希望都寄托在这肉猪身上了啊!夜深人静,她两口子心有余悸。不时梦中惊醒。天晓得这政策那时那刻变啊!一家七张嘴咋办?她豁出去了,扩展业务,开油锅炸了三十串豆腐泡,装在竹篮里。让儿子蹬上自行车赶深圳早市。

钟金娣就这样一脚高,一脚低地开始了豆腐业和养猪业。村人心中有数,只是冷眼地望着。仿佛这背后还有些什么可怕的祸害。

同村的廖惠仁届不惑之年,虽已饱经风雨,但胆子不小。他养了十三只母鸡,妄想生下一个鸡场。人要活下去总得想方设法。优胜劣汰嘛!他异想天开,堆起了烂棉胎和鸡毛,造了个假鸡婆偎养鸡苗。居然让一只只黄茸茸的小鸡平安长出了翼毛。啾啾啾。他家堂屋俨然成了个鸡苗场了。

三板豆腐起家,十三只母鸡兴业!

周锦廷想:这大抵就是农村开放改革的萌芽了。

这是什么确芽?这是老掉牙的资本主义自发势力!?

人们在明里暗里的疑虑困惑中,观望着这个运动着的变异着的世界。

天空晴朗,阳光普照。

周锦廷在大康村开了个现场会。他领着人们参观了钟金娣的古老石磨,也看了廖惠仁那莲蓬松松的假鸡婆和鸡苗场。有板有眼地推广了他俩勤劳致富的经验。农民心里响起了个小算盘:

钟金娣一栏十头肉猪,一年两栏,一头赚一百元,可收入两千元。卖豆腐一天赚七元,一个月两百,一年也有二千四百元。

廖惠仁一圩卖十多只鸡,一个月九圩,一年净赚七千多元。

这个数目,在当时当地是个很诱人的数字。

人们简直喜形于色,边看边议论。最要紧的是观看公社头头们的脸色。摸准了就得早点动手。吃头啖汤嘛!

周锦廷、李煌康在横岗灰蒙蒙的天空中,挂起了个小太阳。

这天气说暖和就暖和了。

现场会后,钟金娣家竟亮底了。她悄悄地换上了台电磨。由儿子去操纵管理。自此之后,再不用捱眼困去推石磨了。在她手上,中国古老的石磨安装上马达,呼呼地飞转。她哪里会想到,是她自己,一个普通的农妇,悄然地把工业文明引进家里来了。

村南。廖惠仁靠假婆起家的堂屋,已打扫干净。他的鸡场在村外的山坡地上兴建。绿荫下长排的鸡舍、方形的饲料房、药房整整齐齐,似摸似样。看上去也有点家底了。

墙内开花分外红。花卉飘香,蝴蝶纷飞。黄阁坑村的陈月伦搞起了家庭农工商,陈宋昭勘勤恳恳开荒种养,也都成了个气候。这一下,全公社农村万元户如雨后春笋,一个个冒了出来。

人们的心思越来越凝聚在勤劳致富上去了。人心也逐渐地齐了。

唔,养猪养鸡磨豆腐,有什么新鲜?小题大做!

公社党委却在一意孤行地推广。

周锦廷临近不惑之年。他善于思考,长期的农村工作,帮助他摸准了中国农民的脉搏。他看到了这股凝聚力,看到了这凝聚力的组合变化。他意识到这个开放标志着,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农民私人占有的重新调整。历史的巨大转折在悄悄地、不知不觉地进行着。他顿悟:这正是开放改革的旺盛生命力啊!

他仍然一如既往地一村一村,一户一户地走着。看上去他并没有觉察到千万双眼睛在凝望着自己,千万颗温热的心在朝自己转动。他同农民从未有像现在这样的心贴心啊!

在阴湿的堂星里,钟金娣对我说过,“我一家人感谢党的开放政策,感谢公社的领导,感谢周书记的支持。”她节约俭用,毫无顾忌地把辛辛苦苦赚来的钱,全都投放进扩大生产中去了。

老实说,在当时向钱看的思潮中,我却在这里看到了人的思想的净化。但直至今天,我才意识到这净化的真正含义,这个勤劳致富的深沉的内蕴。

周锦廷终于看到了中国农村开放的起步。

同类推荐
  • 西方互文性理论对中国的影响

    西方互文性理论对中国的影响

    本文是一个典型的比较文学影响研究的课题。从比较的视角,综合运用理论分析、文本分析、社会批评、实证研究、文化研究等批评方法,对西方互文性理论及其在中国的译介、传播、影响和研究等方面进行全面深入的考察和研究。本文所探讨的互文性仅限于文学创作与文学理论方面的研究层面,对于国内出现的从语篇分析角度进行的诸多研究中只是在必要时提及,不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目前互文性在中国的研究还属于起步阶段,迄今为止只出版了一部专著,国内对互文性的研究和探讨可以说还处于有待深化和提升的阶段,因此本文将用较为浓重的笔墨对互文性理论的前历史、其在法国的诞生、其在欧美的流变及其理论本身的特点进行追根溯源、系统梳理和详尽描述
  •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苏曼殊作品集(1)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苏曼殊作品集(1)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丛书实质是中国现代文学肇基和发展阶段的创作总集,收录了几乎当时所有知名作家,知名作品的全部。
  • 为了逝去的青春

    为了逝去的青春

    闵凡利著的《为了逝去的青春/中国当代名家精品必读散文》中这些散文作品情感饱满,视角独特,想像开阔,内涵深邃。在这些作品中,对生活的感悟和描述绵细而稠密,对情绪的挥洒和开拓激烈而诗意。每一篇作品不光有着音乐的亲和力,而且还有着文学的高倍纯度。
  • 世纪留言

    世纪留言

    这本书的内容大体围绕着以世纪末文化和文艺思考为中心展开。“世纪留言”这个题目是出版社想出的,是由于这名字有点“苍老”,而作者则还不愿就此开始“苍老”。论辈分,但若从另一个含义上看,它是“世纪”的留言,而不是本世纪中某“人”的留言。这样,也就释然。这个世纪“留言”给后业者的。
  • 我想知道究竟有多远

    我想知道究竟有多远

    本书讲述了一个“在路上”的故事。住在山里的小说家,忽然萌发了徒步走回城市的念头。路远,刮风,下雨,体力不支,都挡不住唐吉诃德式的热情。他艰难地走完上百公里的路,愉快地思索关于信念、信条、执着、坚守、拒绝的问题。对人生意义的追问,引人深思,弥足珍贵。
热门推荐
  • 为留流年却负你

    为留流年却负你

    在凡间京城最繁华的长安街上有那么一家茶社,名为【桉茶纪】,据说,它的老板娘是个神奇人物,就算天上天君来了,也须礼让三分。又听说这家茶行卖的全是奇茶,而卖家却需奉献一个真实的故事和一枚铜钱。有说她家就属【冥茶】最奇。可知这传言当真?这位老板娘又是何方神圣?
  • 吏学指南

    吏学指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末天阴阳师

    末天阴阳师

    邱许桐从一个普通的中学生成为一个大神最后拥有六把上古神器斩妖除魔的故事
  • 如紫若影逆天大小姐

    如紫若影逆天大小姐

    爱?她不再相信。身为影士终身保护主人,可她却与主人相爱,用家族势力帮他成功,可他转眼邪恶一笑,手起一落将她残忍杀害。一朝穿越,夺舍了荒野婴儿的身体,被刚刚夭折孩子的将军夫妇带回家抚养。说她废柴?说她废物?好,等着她会让你们好看。被家里人强迫嫁给个不知名的人,她才不愿意。用前世的技巧假死逃离。以为终于解脱了,哪儿知今后的路上她竟惹上了那个腹黑男。。。。。。
  • 风陨玉镜

    风陨玉镜

    我是大偭唯一一位护族战神。护族战神,封号听起来很霸气威风,但其实很悲催。在大偭,护族战神就只有一位,没有万千兵马,没有计谋策略,只有一人孤军奋战,浴血而生。有时自然有人好奇,我是如何一个人站在沙场上击败万千修罗,便约了诸神君,用水月镜进行了一次集体观战。只这一回,我嗜血杀人魔这令人闻风丧胆的称号便传遍了整个大偭。我这造的什么孽。
  • 雪中悍刀行

    雪中悍刀行

    有个白狐儿脸,佩双刀绣冬春雷,要做那天下第一。湖底有白发老魁爱吃荤。缺门牙老仆背剑匣。山上有个骑青牛的年轻师叔祖,不敢下山。有个骑熊猫扛向日葵不太冷的少女杀手。这个江湖,高人出行要注重出尘装扮,女侠行走江湖要注意培养人气,宗派要跟庙堂打好关系。
  • 灾祸的降临上

    灾祸的降临上

    本书丛书向读者展示了人类在时空长廊里考证历史的回响、发掘生命的秘密、探寻太空的谜团、破解文明的神秘,所揭示的神奇绚丽的壮阔画卷,将让我们的视野更加开阔,将使我们的心灵感震颤。
  • 脱出牢笼

    脱出牢笼

    谁也不喜欢被监禁,知道了在监狱里,自然想出去,无论使用合法或者不合法的办法。要是不知道呢,在监狱里该怎么生活呢?要是从不知道忽然知道自己生活在监狱里,又不可能出去该怎么办呢?
  • 雾淞花开处处同

    雾淞花开处处同

    她,是一个平凡的女子,不过就是精通医术,有点特异功能罢了,偏偏误入了静心仙池,成为了女娲一族唯一的后人,奉女娲大神之命寻找幻器。而他,是女娲大神座下唯一的弟子,奉命保护她寻找幻器碎片来拯救天下苍生。却偏偏一切,都是那么的令人意想不到……园林初日静无风,雾淞花开处处同!
  • 舍利弗问经

    舍利弗问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