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43500000019

第19章 错误不能一直下去

记得二十多年前一次法会的前夕,我到会场巡视,发觉所有的设计、布置都不合理想,便将主事的弟子叫来问话,她皱着眉头表示:“明天法会就要开始了,无法再作任何改变。”我当下责问她:“你要知道,错误不能一直下去!”结果大家连夜拆除,重新布置。第二天,人人称赞会场庄严殊胜,有如灵山再现。弟子伏首认错,对我说道:“还好是当初师父的一句‘错误不能一直下去’。“错误不能一直下去”不但是我经常拿来课徒的警语,也是我一生处事的原则。

许多人觉得一点点的错误,何必那么斤斤计较?其实,小错误如果任意不管,就会铸成大错误。过去有一个死囚在临刑前,要求吸吮母亲的奶水,当母亲解开衣服时,他一口咬下母亲的乳头,愤愤地说道:“小时候我偷了别人的东西,你不但不骂我,还夸我聪明,现在我到了这个地步,都是你造成的!”这则耳熟能详的故事无非告诉我们:小错误也要注意,否则一直下去,将会贻害终生。历史上,如战国时代,燕国由于中了田单的连环计,一战而溃;赵王因为听信谣言,不顾众人的劝谏,阵前换将,让仅知“纸上谈兵”的赵括率军攻秦,结果一败涂地。目前的社会新闻中,像不久前,台北捷运局因为一个小小的匣门没有锁好,使得两名孩童触电丧生;某街道一个小小的坑洞多日来没有修补,以致经常发生车祸,造成人命的伤亡。凡此都说明了因循苟且,让错误一直下去,足以酿成不可弥补的灾祸。

其实,错误具有教育的功能,但关键在于我们是否搪塞诿过,让它一直下去。像唐太宗因为具有“错误不能一直下去”的决心,察纳雅言,从善如流,所以成就了无可匹敌的大唐盛世。罗斯福总统也是以坦承己过而著称政坛,在他还是纽约市长的时候,曾面对大众,诉说自己因一时不察通过议案,结果赢得了更多人的尊敬。高僧大德中因纠正过失而开悟见性者更是不乏其人,像德山宣鉴禅师因为答不出卖烧饼老婆婆的问题,知道自己所知有限,为了不让错误一直下去,即刻将自己所著的《青龙疏钞》烧毁,继续参学,终于在龙潭禅师座下悟道;白云守端禅师因为老师的一句“你连一个脸色都放不下,还不如庙前耍猴把戏的小丑”,而心生惭愧,努力参禅,因为他能秉持“不让错误一直下去”的毅力,时时注意自己的举心动念,所以也获得了开悟。可以说,综观世界上有成就的人,都是因为对于自己一点的错误都不肯放过,所以能日新又新,不断进步。

我从小因为做事也力求完善,所以经常获得亲友的称赞,不料出家之后,却经常遭到家师无情的斥责,刚开始时也曾觉得百般委屈,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恍然大悟:家师之所以采取“以无理对有理”、“以无情对有情”的方式来教导我,是希望我能秉持认错的态度行事,不要像一般人一样犯了“死不认错”的毛病。后来,我一生走来都十分注意通盘考虑,“不让错误一直下去”,对于日后的弘法事业产生莫大的助益。

我二十岁时,从佛学院结业出来,曾极力主张僧伽也要加入社会生产工作。来到台湾之后,听到慈航法师对我开示时说:“僧伽出家是要立志做人天师范,如果也要开工厂,难道要做工人吗?如果也要开商店,难道要做商人吗?”

我闻言若有所悟,知道错误的宣导不能一直下去,当即发愿:“我所要从事的生产工作,是要为信徒生产正信,为社会生产感恩,为大众生产善缘,为国家生产慈悲,而不是生产工人、商人……”后来我开创佛光山,订立“以教育培养人才,以文化弘扬佛法,以慈善福利社会,以共修净化人心”为开山宗旨,并以“给人信心,给人欢喜,给人希望,给人方便”为佛光人工作信条,实际上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萌发意念,再经过多年以来的酝酿所产生的。

要做到不让错误一直下去,除了必须接受别人的劝告之外,能够时时反省,自我观照,也是十分重要的。因此,佛陀不但经常强调自觉觉他,而且教导我们要以达到觉行圆满为修行的最高境界。像中国南北朝时代的道生大师,不惜生命,提出“一阐提也能成佛”的主张;泰国的蒙昆贴牟尼法师不惧迫害,以自己修持所证,倡导“法身”的理念,就是在秉持“不让错误一直下去”的精神,让佛教的真理得到高度的发扬,以裨益更多的众生。

我虽无古圣先贤的通达智慧,但有幸蒙受丛林大海的陶铸,历经大时代的变迁,在一番身心洗练之后,我逐渐厘清佛教未来的方向,立志效法六祖惠能大师和太虚大师所提倡的“人间佛教”思想,破除积弊已久的观念及措施,“不让错误一直下去”!在诸多佛教革新的事件当中,尤以一九一二年仁山长老为革新佛教而大闹金山寺的事件最为大快人心,因为此举促使中国佛教会催生成立,让风雨晦暗的佛教出现了一丝曙光。直到抗日战争之后,当我等五位焦山佛学院的青年学生被推选列席旁听中国佛教会的会议时,我的心中即刻为之一振,以为施展抱负的时机终于来临了,不料时局生变,未能实现理想。

刚来到台湾的时候,看到当地佛教落后的情形,回想过去大陆丛林参学的盛况,曾以“回忆比现实美丽”为题撰稿,抒发抚今追昔之感慨。当这篇文章发表在《人生》杂志,再度映人我的眼帘时,却不禁感到赧然,自觉回忆虽然能够作为借镜,但一味沉湎其中,就如同“白头宫女话当年”一样,也是错误的,“不能一直下去”,不如改善现况,前瞻未来更有意义。

当时民风保守,再加上长久以来,“山林佛教”的形态深入人心,佛教成为一种老年人的宗教。因为出了家之后,没有什么事情可做,许多有知识、有抱负的青年僧尼因为不甘愿将岁月消磨在早晚课诵及打扫环境之中,只有易装再人社会;一些在家的佛教青年男女起初也是满怀虔诚悲愿,皈依三宝,希望能为佛教,为众生奉献一己之力,但法师们除了教他们拜佛、念佛以外,没有余事可做,最后也只有隐遁山林或离开佛教一途。目睹佛教留不住人才,庸才方能在佛教生存,我深深感到:这种错误的接引方式如果一直下去,将使得佛教益加衰微,遑论光大佛教,弘法利生!

因此,我不但大声疾呼,吁请佛教的长老们爱护青年,创办佛化事业;自己也身体力行,即使在生活最艰困的时候,仍节衣缩食,将所有的斋供、保钱拿来作为维持佛教事业的经费,结果佛教事业,如文化、教育、慈善等,不但利益了社会大众,也为佛教培养了许多人才。例如,筹设佛光大学和西来大学的慈惠、在世界各国设立寺院的慈庄、慈容,都是当初佛教文化服务处的基本干部;为我在幼稚园、育幼院带领小朋友的依来、萧碧凉等,都成为杰出人才。帮我办理佛教学院的慈嘉、依空、依恒、依淳、依华、依法、慧开、慧宽等,都是由于佛教事业而接引他们进入佛门;现时在世界各地建寺的依宽、慧礼、慧应、永祥、永全、满祯、觉穆等,也成为经验丰富的工程专家;在朝山会馆、麻竹园、云居楼服务的萧慧华、黄美华、吴秀月、妙晋等,都因展现了行政管理的才华,而被大众推选为佛光山宗务委员的候选人;曾经担任典座的依恒、依果、永度、永均等多位弟子,现在也住持一方,领众熏修。在出版事业、编藏及书记室工作多年的慈怡、依晟、永明、永进、永庄、满光、满济、满果等人,则是推动现代佛教文化发展的功臣。

事业固然具有养众、教众的功能,但如果沉溺其中,只知向前奔驰,不知向后观照,行之久矣,也会发生错误。所以数年前,我陆续辟建关房、禅堂、净业林、礼忏堂,好让徒众们在工作之余,轮流静修,但规定修持阶段到了一定的时日,就必须出来为大众服务,因为养深积厚,充实自我虽然是重要的,但是身为佛子,如果不能将修持带到日常生活,不能将修持运用在工作上,甚至不能将弘法视为自己的家务,不能将利生当成自己的事业,就是错误的。

过去常听人说:“中国人像一盘散沙。”佛教的情形也是如此,我在年轻的时候,就时时思考其中的原因,后来发现这是由于长久以来,中国人,尤其是佛教徒,不知道组织的重要,不强调制度落实才有以致之。其实,在佛陀时代的僧团就是一个讲究现代化的组织,它的布萨举过制度,它的羯磨议事制度,甚至比现代国家的法律程序还要来得细密周全;它通达人性的管理方式,它权巧变通的律仪规章,也足以媲美当今任何的团体机构。可惜的是,后代的佛子不知道灵活运用,扩而充之。所以,虽然历史上曾有高僧大德如道安、百丈等人融古汇今,编纂僧尼规范,撰修丛林清规,但终因后继无人或宗派分歧等因素,不能流传久远。

“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同样的,没有组织制度,如何凝聚成员的力量?有鉴于“错误不能一直下去”,我在早年成立念佛会,在寿山寺时,就着手拟订寺院规范组织及办法章程,后来辟建佛光山,更大刀阔斧地建立制度法规,并借此铲除教界一些似是而非的观念,例如:修行人拥有日用物资虽然不是罪恶,但如果不能清贫守道,乃至遭致讥嫌,就是错误的。所以,佛光人不准戴台币两千元以上的手表,不可用台币五百元以上的念珠,不准私置产业,不准私蓄财物。化缘如果能化到对方的欢喜,化到大众的善缘,固然是一件美好的事,但如果僧众不凭自己的智慧道德苦劳牺牲来奉献众生,却先想到别人的供养恭敬,从而损失了佛教的尊严、佛教的公益,就是错误的。所以佛光人不准私自化缘、不准私建道场、不可以经忏化缘为事业。度人出家固然功德无量,但如果滥收徒众,致使僧团水平降低,甚至造成徒众各自卫护自己的师父,闹得人我是非乌烟瘴气,就会变成严重的错误。所以,佛光人不准私收徒众,不准私交信徒。人才派到外地驻守,固然可以多方学习,但如果放任不管,任其行事,也是错误的,所以佛光山实行轮调及巡监制度。

所谓“会得香云盖,到处吃素菜”,经忏佛事本来是佛教了生脱死,弘法度众的法门之一,长久以来,却因为维生容易,而成为一些僧侣的职业。眼看不知多少出家众埋没大志,堕落僧格;多少社会人士误解佛教,丧失道心!在深恶痛绝之下,我决定从自己做起,不让错误一直下去,所以凡有人要求我做功德佛事,一定要先成为我的会员或佛教信徒,否则我都坚持拒绝,甚至为此不惜得罪名门大户。但久而久之,我发现经忏佛事虽然行久弊生,却也有其存在的理由,因为每个人根性不同,有些信徒可以一辈子不听经闻法,但是百年之后,却不能不找法师念经超荐;有些信徒可以在平日不参加法会诵经,但是在喜庆节日,却一定要延请法师念经祝愿;甚至有些人任你舌灿莲花,讲尽了佛教的道理,他也不信,但是参加了一场功德佛事之后,立刻就被庄严的坛场所摄受而皈依三宝。自忖:对于经忏佛事如果一味抱持禁止的态度,徒然失去了度众的方便,也是错误的,所以后来我订出一套程序、办法予以净化改善,并且一再告诫弟子们,要让经忏佛事做得庄严如法,而不以热闹应酬为能事;要让经忏佛事作为和信徒结缘的方式之一,而不流于世俗经营;要让经忏佛事能真正地超度亡者,安慰生者,成为一种了生脱死的修持,而不是虚假的应付;要让经忏佛事促使大家了解佛教对日常生活的美化作用与实用价值,而不只是死后的追思。

三四十年前,佛寺争相举行法会,但都是以诵经消灾、聚会吃斋为号召,徒有法会之名,而无法会之实。因此,我除了在例行法会中添增说法项目之外,更应当时信徒的喜好需求,到处成立念佛会,在共修中兼带讲经,一方面让大家知道佛教的好处,吸引更多的人前来学佛;另一方面借此提高佛教徒的水平。不久,佛教果然适应大家的根机,逐渐兴盛起来。记得当时我曾有一理想:“希望将来有一天,世界各地的信徒都能在周末同一时刻,同声念佛。”

二三十年后,这个愿望果真实现了,我却又在佛光山开会中提议:“为大众在周末假日筹划多样化的弘法活动。”有些弟子不能了解,前来问我:“师父!周末同时同声念佛,不是您过去一向的理念吗?为什么突然要改呢?”我回答他们:“因为时代不断地变化,念佛会有其时代的意义及功能,在目前多元化的社会里,如果我们依旧以过去的方式一成不变地推行念佛共修,就是错误的!”

一九九七年,佛光山封山之后,首度推出“假日修道会”,列出礼忏、坐禅、念佛、朝山、抄经、斋戒、佛学讲座、头陀义工、亲子营、青少年营等十种修持方法,供参加者选择,就是一种尝试性的突破。从目前各界纷纷组队报名参加的情况看来,当初的决定是正确的,从而更加警惕自己:“无论是个人或团体,无论是内修或外弘,故步自封,墨守成规,都是错误的,不能一直下去,我们必须像海水一样,时时激荡,时时更新,才能具有充沛的活力。”

舍利弗曾经问佛陀:“为什么您制定的戒律,有时开,有时遮呢?”佛陀回答他:“这是为了因时制宜,因为有些事情,在此时应该要这样做,在彼时必须要那样做。最重要的是,我们应该把握自利利他的原则来行事。”又说:“我所制订的戒律,如果在其他地方不宜实施,就不要实行。”伟哉佛言!什么事该不该做,必须因人、地、时、物等背景的不同而灵活变通,否则也是一种错误的继续,为害或许更深。例如:慈悲为怀是对的,但如果放纵歹徒,姑息养奸,就是错误的;随缘无求是好的,但如果丧失原则,不知变通,就是错误的;男婚女嫁是对的,但如果认识不清,勉强凑合,就是错误的;养儿育女是好的,但如果视为己物,任意处置,就是错误的;孝顺父母是对的,但如果助其恶行,耽误前途,就是错误的;广交朋友是好的,但如果结党组派,陷害他人,就是错误的;考试选才是对的,但如果偏重成绩,选人失当,就是错误的;出国深造是好的,但如果浮夸虚荣,不切实际,就是错误的。错误有时是因为自己的一念之差,有时是由于前人的偏差误导,但无论如何,一旦发现了错误,就必须要以无比的决心及毅力,阻止它一直下去,唯其如此,才能圆满自己的人生,促进社会的进步。

同类推荐
  • 哈佛幸福课

    哈佛幸福课

    在世界著名高等学府哈佛大学,排名第一的课程,不是大宗的经济学课程,也不是实用的法律课程,而是泰勒·本·沙哈尔博士的幸福课。泰勒博士被誉为哈佛大学“最受欢迎的讲师”和“人生导师”,他的幸福课引起了前所未有的轰动,美国、西欧及中国很多家新闻媒体都曾多次进行了报道。泰勒博士的幸福课程被全世界各大企业领袖们誉为“摸得着幸福”的心理课程。
  • 人为谁活着

    人为谁活着

    张宝瑞,笔名磐石、秋凉、雨亭等。著名文学家,书画家,社会活动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悬疑推理小说代表作家之一。1982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历任新华社北京分社总编辑,高级记者,新华出版社副总编辑。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武侠文学学会副会长,金蔷薇文化沙龙主席。1971年开始从事长篇小说和影视剧本创作。
  • 我知道没有人值得我羡慕

    我知道没有人值得我羡慕

    每天,基本上潜行在大都市的五脏六腑,用卑微的姿态伸出触觉,任凭时间无可救药地流逝。每天,基本上重复着昨天的故事,早上出去、晚上归来,苦逼的青年就变成了麻木的中年,悲惨的老年仿佛可以预见。你陷入了深深的恐惧,不忍短暂的一生沦为四季的衍生品。每天,基本上火急火燎,东奔西跑;或者百无聊赖,无所适从。你怀疑自己存在的价值,心里想着:呀,我这是在干嘛?你的心里有纠结,有悲催,有迷惑,有惆怅,有向往。你坐而言却没有起而行,归根结底,你是叶公好龙。
  • 博弈论的诡计大全集(超值金版)

    博弈论的诡计大全集(超值金版)

    说到博弈论,我们常常被其著作中大量的数学模型吓倒。其实,博弈论不是学者们用来唬人的把戏,而是一种一般性的分析方法。一个不会编程的人照样可以成为电脑应用高手,没有高深的数学知识,我们同样通过博弈论的学习成为生活中的策略高手。比如孙膑,没有学过高等数学,但他照样可以通过策略来帮助田忌赢得赛马。博弈论首先是人们思索现实世界的一套逻辑,其次才是把这套逻辑严密化的数学形式。博弈论的目的在于巧妙的策略,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我们学习博弈论的目的,不是为了享受博弈分析的过程,而是为了赢取更好的结局。
  • 一分钟和陌生人交朋友

    一分钟和陌生人交朋友

    本书讲解了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共分为13章内容,包括:心理自备、主动搭讪、继续沟通、结束交谈、印象装饰、投其所好等。
热门推荐
  • 让德公祠勒石诗章

    让德公祠勒石诗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幽草寸心集

    幽草寸心集

    本书为中国现代文学论集,分三辑。第一辑为作者对中国现代女性文学课题进行研究的心得;第二辑为茅盾研究专论;第三辑为现代作家论。
  • 絮絮叨叨

    絮絮叨叨

    现实生活的真实记录,反映现代生活的真是作品,没有吹嘘,没有伪装,是一部原生态的生活图。我不能吹嘘写的多好,只能有什么记什么,但也不是流水账,我有文学梦很久了,希望借助这个平台可以实现我的梦想。我的身边有很多的故事,有时听说了觉得心中久久不能平静,写出了跟大家分享一下,曾经在别的论坛也写过连载,但是觉得论坛的人气不是那么旺,写了很久也没什么反响,或者说我的火候不够,还差的很远。关于玄幻,穿越,我看的不多,但是这里好像很欢迎那些类型的作品,不知关于现代的事情大家感不感兴趣,我的介绍可能不够精彩,但我就是一个有什么说什么的人,希望大家给我机会,网站给我机会,让我实现自己的梦想。
  • 穿越独爱冷酷王爷:倾世小毒妃

    穿越独爱冷酷王爷:倾世小毒妃

    穿越了,丢个药渣被人扑倒,冷酷的男人纠缠不休!不就是喂错了“解药”,至于追着我不放?被逼代嫁个残废男:我说夫君啊,不脱你裤子怎么帮你医断腿?一座红楼,收容天下倾城男色,冷酷男人终于暴怒:当年失去的孩子,本王再给你就是!让你的男宠全部滚蛋!
  • 桐花:我们的童话

    桐花:我们的童话

    青春辗转,已过七年,今天,是春季开学的日子,一路上桐花渐渐开启,散落一地,一个脸上有着疤痕的少女卑微的走在路上,后面跟着一个男孩,朝着前方走去,渐行渐远......
  • 曙光利刃

    曙光利刃

    丞相之子,天生武术废物,仍然是天之骄子,受到万人追捧。一日抄家,沦为乞丐,万人唾骂,感受到世态炎凉,为了血洗耻辱,为了咸鱼翻身,踏上艰难的征途之路…
  • 四诊抉微

    四诊抉微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聚魂录

    聚魂录

    魂界,每个人死去都要来到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个人的战力高于一切。在机缘巧合下得到可以炼制战力倍增的魂界至宝聚魂炉,而以邓扬最为顶级的战魂,他很有希望成为有史以来最为强大的神。圣魂殿作为地球人类复生后的最强势力,然而和其它真正的强大势力比起来,历史太短太弱小了。直到邓扬的出现......魂师能力评定:士,师,宗,将,帅,王,皇,尊,圣,神。
  • 三生世,三生情

    三生世,三生情

    都是一些诗篇,好词好句,名言警句什么的啦
  • 双生之烟花

    双生之烟花

    夏桐一下子跳上舞台,一把抢过承业手里的精致黑色领结。笑说道:“这个成人礼,我收了。”吴慈恩眼中闪过一丝狠厉,还未有下一步动作便被承业挡在了身后,“铜子儿,这个领结,不太适合你。跟我回家,给你看看我为你备好的成人礼。”夏桐笑笑,对台下一脸担忧的楚默抬了抬下巴,说道:“我叫金元,是楚大少的贴身仆人。吴少总,你认错人了。这个领结...”夏桐拿在手里看了看,然后随意的丢在了身后,说道:“确实和我下人的身份不相符。”说完便又一跃而下,和楚默一起走出了大堂。吴慈恩、冯家轩、吴夏桐、吴承业、楚默...三朝两代人的恩怨情仇。烟花,易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