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43500000008

第8章 三分师徒,七分道友

“大师!您有千余名出家弟子,百万在家信徒,您是怎么领导他们的?”每回我在受访时,听到这个问题,就不禁想起我伟大的师父志开上人曾对我说过的话:“三分师徒,七分道友。”他是栖霞佛学院的院长,平日不苟言笑,对我十分严厉,但是从好几件小事情来看,他其实是一位通达事理的长者。

记忆最深刻的是,有一天早课刚完,天色未明,大家正在晨跑,我发现一条人影戴着帽子在前漫步,于是我以班长身份,大叫一声:“你这个拖拉鬼,还不快一点跟上前面的人!”再定睛一看,竟然是院长家师啊!他居然没有生气,反而还对我微微笑着。他虽然经常对我责深言切,但有的时候,他也给我转圜的余地,让我感到他不仅是一位良师,也是一位益友。

在我心目中,家师真正的好,不仅在于他的明理严教,也在他那恢宏的器识与开阔的胸襟。从大陆到台湾,从丛林道场到子孙寺院,我见过不少师父,他们收徒弟进来,或服侍防老,或继承家庙,或为谋道粮,或增添气势,而我伟大的家师则送我到各处参学苦修,让我在大众中熏修磨炼。

一九四九年,家师听说我将赴台湾参访,不仅办斋送行,还给我两枚银圆以备途中不时之需。家师那种为众育徒的慈心悲愿永远深印在我心中。

自古以来,前辈大德们的师徒传灯,心心相印,我只能仰望羡慕,何敢相比?何况我一生中,为徒不孝,为师不严,但想到恩师和古德所云“三分师徒,七分道友”,确实是我戮力以赴的目标。

从家师的为教培才,我意识到收徒度众确是一件非同小可的重责大任,所以尽管刚来台湾时,曾有许多人想随我出家,但我自忖一介云水衲僧,居无定所,又没有自己的寺院道场,无法尽到教养的责任,岂不反而愧对弟子,故均予婉拒,转而介绍给其他善知识。像慧瑞、明藏、觉律、普晖等,都是在这些因缘下,皈投到印顺、白圣、月基及德熙法师等人座下。其他的在家徒众由我介绍到其他道场参学者,也是不计其数,像黄丽明三十年后,还是又回来拜我为师;翁觉华在如熹法师处忠心耿耿地奉献了四十载青春,不久前与我不期而遇,泪流满面,欲言又止,彼此虽无师徒传道之实,但这份佛法因缘也不曾因时移事迁而中断无痕。

数年前,我应邀到宏法寺、澄清寺等道场说法,有许多过去数十年前结缘的在家信徒见到我,向我跪哭,请求我原谅他们成为其他寺院的护法。其实我一生只是为佛教,为众生,为社会培育徒众,从没有想要占为已有,因此,我对他们说:“大家所拜的佛祖都是同一个,到哪一家寺院道场不都是一样吗?”

说起自己收徒剃度,是三十年前在雷音寺落脚以后的事了。最早的出家男女弟子是心平与慈嘉、慈怡、心如等数人,那时我虽然经济困窘,但还是勉力凑钱,发给他们红包,而且亲手为他们制作僧衣,从买布到染色,从剪裁到缝纫,都是我帮忙完成的。直到现在,我还记得当他们接到僧衣时那种欣喜的神情。

后来,我才知道当时在本省,需要身怀相当财物,并自备衣单者,方能如愿披剃,而我却常常为了成就弟子出家,不惜牺牲自我。记得曾有一个年幼女孩向我请求剃度,我答应她后,她竟然还附带条件:“我要先穿一次牛仔裤、玻璃丝袜后,才要发心出家。”于是,我从日本回来时,托人购买。通关时,关员开箱检查,取笑说:“出家人竟然买这些东西!”天下父母心,有谁能了解?

三十年前,还有一位徒众为学佛而逃离家门,我念他仓皇离家,没有携带一衣一物,所以即刻掏出五百元台币,没想到他却对我说:“那么俗气做什么?”二十多年前,一位小姐来山念书,我见她脚登高跟鞋,身穿迷你裙,来参加早晚课诵,于是拿了三千元给她,意在资助她添购海青、制服、棉被、文具等日用物品,她竟然当下拒绝,并且说道:“不要想用金钱来买动我的心!”

虽然有好几次令我愕然的经验,我还是不曾失望,看到别人有心学佛,总是欢欢喜喜地关怀帮助,凡有所匮乏,我也想尽办法,满足所愿。我不但供应日用物品,衣单儭钱,连春节时都未尝少发过一份红包。记得一九六四年在寿山寺,眼看着年关将近,无奈阮囊羞涩,为了赶在除夕夜发给每一个人两百元压岁钱,我还是冒着寒风细雨,在除夕夜等候信徒前来进香。

近十年来,经济稍微宽裕,每次出外弘法之暇,我常常进出百货公司,购买便宜的纪念品,带回来送给徒众和育幼院的孩子们摸彩。虽然携带大箱小箱不但行动不便,而且每经过一次海关,总要接受一番拆箱盘问,才能通过放行,但看到徒众人手一份,皆大欢喜的样子,自觉再困难也是值得的。弟子中百般珍惜者固然有之,但是也有些人觉得大家都有,没什么稀罕。姑且不论运送途中的迂回周折,然为师的一番爱心他们何曾体会?还有些人溜单时,将我送的物品丢弃地上,更是令人见了伤心。也不禁让人想到古德“三分师徒,七分道友”的名言,而今师情隆厚,徒义何存?

对于弟子日常的衣食住行,乃至疾病医药、探亲路费等一切福利,虽然我都考虑周详,并且督促有关单位张罗齐全,有时还是难免老婆心切。心平、永平开刀疗养期间,我一次又一次地去医院探视,其他徒众卧病吊点滴时,我也经常提着稀饭、酱菜前往慰问……力有未逮处,则遣侍者携补品、瓜果代为致意。旁人看了,都笑称我是个“孝顺的师父”,其实我只想尽一点道友之情罢了。

所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我并不以为自己比徒弟高明,除了传道、授业、解惑以外,我更希望他们能“青出于蓝,更胜于蓝”,所以不但延聘名师前来教学,也鼓励他们出外参学游访,经由“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来增广见闻,拓展胸襟。

十八年前,依空到东京大学深造,我亲自陪他远赴东瀛,托付给水野教授;依昱在驹泽大学读书,我去日本看他,他竟然安排随侍我同行的弟子睡在房间,我则伴着日月星辰,在阳台上睡了一晚;心中悬念慧开的生活起居,我专程前往费城的天普大学;想要了解依法的学习情况,我不辞辛劳,去夏威夷大学、耶鲁大学讲演;甚至我借朝圣之名,数次至印度,走访诗人泰戈尔所创办的梵文大学,探望正在攻读学位的依华;我乘出国弘法之便,巡视各地道场,其实真正的用意,无非是想看看在海外开山拓土的弟子是否安好。我忍耐风霜雨雪,受着暑热严寒侵逼,这份爱徒之心,恐怕只有为人父母者才能体会。

早期的弟子出国参访,我努力筹钱,自掏腰包,但后来留学的人数日益增多,而常住财力也比以前稍好,我恐怕徒众只知道有师父,不知道有常住,于是改由常住支付学杂费用。虽然如此,每回出岛,我还是做“散财老爹”,拿钱给他们购买书籍文具,将身上带的盘缠,沿路收的红包全都送光了,才安心回山。一九九四年,我环球弘法,给五大洲的百余名留学弟子每人百元美金,两万元的美钞就这样从口袋里消失了。在飞机上俯瞰渐离视线的青山绿水时,我衷心默祷他们日后能学有所成,对国际佛教的交流有所贡献。

至今佛光山每一个弟子都有出国的经验,有人曾对我说:这样会使一些人才流失,岂不是白费心血?其实,如果真是这样,也可以散播佛法,与大众结缘,未尝不是“传灯”的方式之一。只要尽其在我,努力耕耘播种,一旦开花结果,不一定只留给自己欣赏,也应该让世人共同分享,这原本就是我一贯的度众信念。

东京佛光协会的陈逸民先生有一次对我说:“大师!您真了不起,不说别的,光是适应这么多不同个性的徒众,想必要费很大的功夫吧!”我未曾觉得自己了不起,因为我与弟子之间不是上令下从,而是思想的沟通,佛道的交流。所以,我同中存异,欣赏他们不同的性格;我异中求同,居间调和不同的观点。当他们向我请示事情时,我倾囊相授,用心指导;当他们前来告假销假时,我招呼喝茶,款待用餐。我不想以威权强迫他们接受我的意见,故采取循循善诱的态度,保其尊严。我不认为自己是至尊至上的,“三分师徒,七分道友”的观念,让我察纳雅言,广集众议。

在佛光山,每一个人都有自由发言的权利。有时,我才说了一句话,周遭的人也争相表达意见,如同小犬齐吠。有时,我话还没说,徒众反倒先开口:

“师父!您听我说……”

“师父!您都不知道啊……”

真是谁大谁小?尽管有时对于他们所说的话不以为然,我还是耐烦倾听。有人对我说:“他们是弟子,理应恭敬,你何必要对他们那么客气?”话虽不错,但想到过去古德对于弟子的自矜,曾留下“老为大,小有用”的教诲,这何尝不是“三分师徒,七分道友”的襟怀?佛寺的山门前面,总是有一尊大肚能容的弥勒菩萨,笑容可掬地接引来者,等到人了山门,回头才看到手持金刚杵的韦驮护法,这正说明了佛门的教育,既有弥勒菩萨爱的摄受,又有韦驮护法力的折服。唯有先让徒众敞开心门,畅所欲言,我们才好观机逗教,以种种方法调伏慢幢,让对方窥见佛法的堂奥。

过去佛光山的人手还不是很多的时候,每到假日期间,来山信徒络绎不绝,我便经常到果乐斋、朝山会馆炒菜煮面供养大众。厨房里锅碗瓢盆和着人声笑语,师徒共聚一堂,协力合作,大家其乐融融,倒也忘了彼此是谁。十年前,我到西来寺弘法时,曾独自一人人厨典座,效率之快速,色香之俱全,至今仍为信徒津津乐道。一九九五年春节,我为台北道场的信众煮了一道百味斋,大家也是有口皆碑,赞不绝口。不知如此之身教,是否比言教更好?

昔时,闵员外送儿子道明至九华山随地藏菩萨出家的故事成为千古美谈;裴休宰相所作的“送子出家诗”,至今读来,仍令人动容不已。现代的闵员外与裴休似乎更胜一筹,像在佛光山,亲人眷属互相成就,父母、兄弟、姊妹先后出家者,就有四十多对。近几年来,随着时代思想的进步,父母送子女来山出家的更是越来越多,每当听到他们改口叫自己的儿女为“法师”时,除了感动以外,更觉得世俗上所谓大小尊卑,岂有一定?

文殊菩萨虽贵为七佛之师,但在释迦牟尼佛面前,也得礼拜请法;鸠摩罗什与檗头达多之间“大乘小乘互相为师”的美谈,更是传扬千载。禅宗六祖发出“迷时师度,悟时自度”的豪语,不但在当时令五祖击节赞赏,即便在今日,仍是脍炙人口的名言;黄檗临济师徒之间的凌厉机锋,不仅无碍两人的道声,而且还成为后代佛子参禅的最佳公案。所以“三分师徒,七分道友”对于个人的成长而言,意味着如果光靠自己,没有指引,则无由因指见月;但一味地依赖别人,则将有如附本之灵,无所成就。

因此,为人父母者,能有“三分师徒,七分道友”的认知,则子女不仅是自己的骨肉,更是自己的朋友,可以分享成长的喜悦;为人师长者,能有“三分师徒,七分道友”的涵养,则弟子不仅是自己的晚辈,更是自己的同参,可以互切互磋;为人长官者,能有“三分师徒,七分道友”的体认,则部下不仅是自己的袍属,更是自己的同事,可以共同承担苦乐;夫妻之间能有“三分师徒,七分道友”的观念,就能彼此包容,互相尊重。能做到“三分师徒,七分道友”的缘分,是多么美妙!

同类推荐
  • 感悟:世界最佳哲理美文精华·第一卷

    感悟:世界最佳哲理美文精华·第一卷

    一滴水就能看出太阳的光辉,点点滴滴就能编织丰富的人生。如果通过美文来表现哲理人生,那么就是句句经典,字字珠玑,美丽的人生就如串珠晶莹闪烁。美文是指专供直觉欣赏的作品,一般重于感性,长于抒情,内涵丰富,韵味实足,能给人心灵与耳目以愉悦,能够让人尽情欣赏与品味。
  • 亮剑精神

    亮剑精神

    打造英雄团队,打造现代企业中的“独立团”,打造“职场英雄”的精神法则。亮剑精神——最卓越团队与人才的成功法则。面对强大的对手,明知不敌,也要毅然亮剑,狭路相逢勇者胜。即使倒下,也要成为一座山,一道岭。用亮剑精神激励员工——竞争中谋求生存,困难中寻找机会,绝望中创造希望。
  • 哈佛口才课

    哈佛口才课

    哈佛大学有着全世界最为出色的沟通学大师霍莉·威克斯、谈判专家巴泽曼;哈佛学生的人际关系心理测评、话语艺术测评的分值都远远高出美国其他同类学府的学生。
  • 办公室攻略——中国人不可不知的123个职场陷阱

    办公室攻略——中国人不可不知的123个职场陷阱

    总裁独家秘诀,职场版“宫心计”。《办公室攻略》是一部职场生存和发展的智慧宝典,引领您穿越危机四伏、五花八门的职场陷阱,在不断探索中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人身价值。
  • 30几岁女人的活法

    30几岁女人的活法

    30几岁的女人完全不必因韶华的推动而心生郁闷,年龄是生理的一个代表数字,人的青春更重要的是来自心理的调试。30几岁的女人,经历岁月的洗礼,抛却了小女孩的娇纵任性,举手投足间给人的感觉不仅仅是心动,更多的是一种味道,一种风情,一种气质,一种修养,和种妖娆!
热门推荐
  • 日月星王冕

    日月星王冕

    日,至阳;月,至阴;星,包容万物,阴阳调和。六人的身世各有不同,却来自同一地方,迷罔,困境,背叛将六人团团围住。晨清,到底要怎么办?你们,又何去何从呢?来自天上的星星,将是人间永恒的纪念。
  • 神崛法魂

    神崛法魂

    面对弟弟的阴谋,看南瞑焕怎么拯救世界,维护和平
  • 所谓王妃,在王爷怀中

    所谓王妃,在王爷怀中

    她是二十一世纪当红明星,但实际上她是WT王牌特工,不料,一朝穿越,醒来已在花轿,对方是个冷漠王爷,但事总会变.....某女:“gun!你怎么在我床上!”某王爷:“娘子你忘了?我们昨日已有夫妻之实,要不我再帮你回忆一下?”
  • 英雄联盟谜之穿越

    英雄联盟谜之穿越

    泡吧学生莫名穿越,来到奥法学院,被瑞滋看上的天选者,会阻止莫洛雷毁灭大陆吗?(爱LOL的盆友们一定要看哦)
  • 绝品废柴:纨绔二小姐

    绝品废柴:纨绔二小姐

    她是21世纪金牌杀手,机缘巧合下发现组织机密,惨遭组织灭口。重生?穿越!废物?呵,她的字典里一向没有这个词!五大神兽?每天换着乘!九大远古凶兽?不好意思,照单全收!不过……那个自称自己另一半的是什么鬼?“小清儿~”这货要干嘛“你还欠我洞房~”洞房?貌似……啧啧,果然人不可貌相“夫人~我还要~”我不认识他,不认识!说好的大冰山呢!
  • 老实人修仙

    老实人修仙

    社会上处处为人好的老实人经常受到欺负,当一个会修仙的老实人踏入滚滚红尘中、、、
  • 斗神道

    斗神道

    这是斗神的世界。一个人,就是一个时代。战吧,少年,拿回你的荣耀!
  • 老师晚上好之林夏的爱恋

    老师晚上好之林夏的爱恋

    “周宇腾!我喜欢你!我真的喜欢你!你可不可以不要走……”“林夏对不起,我不能喜欢你!”茶色又开了一个新的群哦!欢迎加入柠檬小茶色,群号码:595728310
  • 玉萍的故事

    玉萍的故事

    故事原型是生活中的一位可怜妇人,但只是取她的精神状态为题材,故事具体怎样发展还没有想好,如果觉得不错,那就一起来分享分享我对于这个女人的故事展述吧!
  • 七宿魂舍玉

    七宿魂舍玉

    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尘,塑连她与他之间的情结,一笑一情缘,一念一默然,成为她与他之间红尘的永恒。当她倾心未动,他只想默默守护,而当她动情的顷刻,却又因他,血色之花盛开在她的胸膛而长开不败,那一刻就再也挽回不了,她与他的同手携足之路也顷刻间崩塌碎裂……生死相随是他的诺言,而恩断义绝亦是她的决绝……